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技巧

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張大均、 劉衍玲 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9-04出版)  作者:張大均,劉衍玲 著  頁數(shù):252  

前言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要求教師學高身正;教師是春蠶、蠟燭,所以教師要多奉獻少索取……教師在獲得太多的美譽的同時也承載著太多的責任和壓力。社會對教師角色的美善化,對教師賦予過高的期望值,使得身處教育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不但長期超負荷地工作,而且承受著來自社會、學校、家長、學生和家庭多方面的壓力,經(jīng)常處于心理應激之中,必然導致各種心理問題,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有關教師心理健康的調(diào)查顯示,我國小學教師工作節(jié)奏快、在校時間長、競爭激烈、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隨之產(chǎn)生的抑郁、焦慮、暴躁和強迫等心理問題也呈上升趨勢。部分小學教師出現(xiàn)了抱怨、委屈、疲勞、抑郁、焦慮、無動力、無熱情等不良情緒反應和狀態(tài)。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已凸顯成為影響他們工作質(zhì)量和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問題。小學教師的心理問題不僅影響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也一定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和生命質(zhì)量。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的身心造成的危害在某種意義上遠遠超過其教學能力低下對學生產(chǎn)生的不利影響。因此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既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師教育應該關注的問題。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學校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給予教師民主、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和諧、有序的工作氛圍外,還需要小學教師自我積極參與和主動調(diào)整。小學教師要正確認識自己的各種角色,認識教師職業(yè)的特點,重視自己的心理問題。通過自我學習和心理咨詢隨時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并且在心理自助書籍和心理專家指導下運用正確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和心理健康水平,進而開發(fā)自己的潛能,以獲得更大的發(fā)展,成為稱職的教師。

內(nèi)容概要

  《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技巧》是針對小學教師的實際,梳理出40個典型心理問題加以分析和指導,幫助小學教師掌握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技巧。在體例編排上,每個問題從教師“身邊故事”引入,讓小學教師在故事閱讀中去對照和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在“心海泛舟”中對“身邊故事”進行心理學的剖析和解釋;用“策略指導”與小學教師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借“他山之石”反思內(nèi)化自己今后的言行?!缎W教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技巧》編寫時注意了科學性、目的性、實用性和操作性的結合,讓小學教師在輕松、生動、愉快的心境下客觀認識自我,積極探究自我,努力完善自我,成功超越自我。

作者簡介

劉衍玲,1975年生于四川省汶川縣,現(xiàn)為西南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學生心理素質(zhì)教育、教學心理研究,參加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六項,主持重慶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和西南大學青年基金課題各一項,擔任十余部著作、教材的主編或副主編,參與編寫著作、教材二十余部,住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十篇。張大均,1954年生于四川省南充市,現(xiàn)為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重慶市科學技術(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學術帶頭人,全國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重慶市社會心理學會理事長,重慶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獲全國模范教師、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家稱號。豐要從事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16項,發(fā)表、出版論著200余篇(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8項。

書籍目錄

認知篇1  好教師應是心理健康的人2  我的腦子為什么一片空白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4  擺脫思維定式的束縛5  都是認知惹的禍6  當教師還需做心理準備7  元認知對小學教師的作用8  教師也要與時俱進    個性篇9  性格決定命運10  小心眼怎么辦11  你的“外衣”是什么12  低頭是一種智慧13  我是誰14  我的精彩何在15  天生我材必有用16  誰動搖了我的雄心    情緒篇17  別讓完美成為自己的絆腳石18  壓力越大動力越強19  辛辛苦苦有何用20  工作,沒勁21  不要守株待兔22  煩惱都是自找的23  沖動是魔鬼24  焦慮真的很可怕    行為篇25  讓學生快樂地學習26  做個有效的課堂管理者27  生活方式,隱形的殺手28  為何學生不懂我的心29  行動的力量有多大30  反思教師的失職行為31  認識職業(yè)倦怠的惡果32  行為可以自己調(diào)節(jié)    交往篇33  你是否陷入交往圍城34  父母、成人與兒童35  如何走進學生的心靈36  成功源于合作37  如何吸引領導的注意38  建立良好的同事關系39  親子交往有良方40  我的父母,他(她)的父母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徐老師的這些表現(xiàn)說明她生理、心理均處于疲勞狀態(tài),因缺乏關于小學生心理發(fā)展方面的知識,對自己的工作感到力不從心,在事業(yè)上也沒有成就感,并且感覺實際付出與應得報酬不成正比,心理上產(chǎn)生了失衡。漸漸對自己的職業(yè)評價出現(xiàn)了偏差,而且不能及時有效地調(diào)整心態(tài),產(chǎn)生了職業(yè)倦怠心理。總之,這些都是徐老師對小學教師這個職業(yè)沒有正確認知而產(chǎn)生的結果,可見她還沒有做好當一名優(yōu)秀小學教師的準備。教師應該多奉獻少索取,因為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教師是“蜜蜂”,辛勤采花,給人釀蜜。但教師也是人,教師也是平凡勞動者中的一員。特別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提倡,出現(xiàn)了“家長向教師要分數(shù),校長向教師要升學率,教師面對同事要爭面子,教師面對學生要講良心”的多種角色應對局面。教師的工作節(jié)奏加快、在校時間長、競爭激烈、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隨之產(chǎn)生的抑郁、焦慮、暴躁和強迫等心理問題也呈上升趨勢。教師出現(xiàn)了由教學工作導致的疲憊不堪狀態(tài),也就是經(jīng)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一系列研究探討后提出的教師職業(yè)倦怠。小學教師職業(yè)倦怠是他們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的一種極端反應,是在長期壓力體驗下產(chǎn)生的情緒、態(tài)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tài),表現(xiàn)為情緒疲勞,工作熱情降低,缺乏應有的師德、師愛,甚至認為自己的工作沒有價值或沒有意義。

編輯推薦

《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技巧》:備課,殫精竭慮;上課,激情滿懷;批改作業(yè),一絲不茍;關心學生,無微不至;輔導學生,不厭其煩;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深入細致……教師不愧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然而,教師畢竟也是普通的社會人,在處理與學生、工作、家庭和自我關系時,教師同樣會遇到壓力、困惑和挫折,同樣會產(chǎn)生常人的喜怒哀樂。教師怎樣排解自身的壓力和困惑?怎樣正確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挫折?怎樣在繁重而復雜、單調(diào)而忙碌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技巧》將幫助教師解決這些問題,指導教師掌握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技巧。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技巧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