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傳家菜

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蘭姨  頁數(shù):263  字數(shù):10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簡單的菜最考驗做菜人的用心。
  很多人說不會做飯,問及家里誰做飯?答案是媽媽。
  因為是媽媽,所以會做。廚藝其實不是什么高深的技術,只要有愛,只要有心,每個人都能成為技藝高超的廚師。
  ——蘭姨
  蘭姨師承一帶(自貢一帶)名廚的祖父,在熱愛美食烹飪的家庭中長大,用美味滋養(yǎng)家人是她最幸福的享受。在本書中,她將自己做了幾十年煮婦的心得與經驗傾囊相授,不僅按家傳美食、陽春三月野菜季、夏之清甜、秋之偶遇、冬之暖養(yǎng)五個版塊向讀者介紹了99道講究又好學的私房菜譜,更是認真負責地將食材、工具、調味料,烹飪方法逐一詳解。每章的最后都有一篇蘭姨的味覺記憶,凝結著傳承、鄉(xiāng)愁、親情的濃厚氣息,讀之令人深感溫暖。
  就像作者所言,珍貴的不是美食,而是家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從爺爺、爸爸手里傳下來的菜,我們還希望能傳下去。這是一本絕對實惠實用的食譜,也是一個親切真誠的普通人家的廚房故事。

作者簡介

  蘭姨,本名陳嵐,高級經濟師,充滿愛心的資深煮婦。因為其祖父陳北星為自貢鹽幫菜傳人之一,是國家特級廚師,因此從小熏染出對美食的超常悟性和挑剔的味蕾,尤其擅長總結所嘗食物的配料及制作程序。蘭姨信奉大道至簡,認為簡單的菜最考驗做菜人的用心。此外,她對特殊兒童的語言訓練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耐心,已幫助十幾名孤獨癥兒童通過訓練進入了正常小學的學習。
  蘭姨生在四川,十幾歲時隨父母遷至西北,現(xiàn)與家人長居南京。在她的廚房里,混合著四川、西北、南京三地的地方滋味。蘭姨做的美味中總是極為注意對食者健康與心態(tài)的影響,帶著給予家人的特別補養(yǎng)與關懷。

書籍目錄

序 愛上廚房 
第一章 家傳美食
阿公其人
拿手菜 01 老爸的頭碗
 02 秘制辣椒油
 03 秘制香辣醬
 04 四川泡菜
 05 回鍋肉
 06 豌豆扎
 07 粉蒸牛肉
 08 蔥烤鯽魚
 09 話梅陳皮牛肉干
 10 水煮肉片
 11 嫩姜牛肉絲
 12 牛骨湯與酸辣牛肉粉
 13 魚香肉絲
 14 酸菜魚
 15 百搭蘸水
 16 豆瓣魚
 17 麻婆豆腐
 18 熗炒包菜
 19 自制速凍餛飩
 20 家鄉(xiāng)的涼面
蘭姨說食材 瓜、果、蔬菜
廚事必備 開放還是封閉,這是一個問題
廚房技術帖 初加工:食材的整理與清洗
記憶 阿公的小板凳
第二章 陽春三月新鮮季 
陽春三月野菜季
拿手菜 01 薺菜大餛飩
 02 薺菜豆腐羹
 03 馬蘭頭拌香干
 04 馬蘭頭豆腐卷
 05 蘆蒿炒香干
 06 菊花腦雞蛋湯
 07 枸杞頭雞蛋湯
 08 香椿頭漲蛋
 09 香椿頭花生米
 10 清拌苦菊
 11 蒜泥馬齒莧
 12 酒香豌豆苗
 13 白芹炒千張
 14 荸薺炒肉
 15 蒜薹炒肉
 16 春筍燒肉
 17 菜薹汆湯肉片
 18 清炒油菜薹
 19 銀魚煎蛋
 20 豉汁蒸鱸魚
 21 松鼠鱸魚
 22 清蒸小仔雞
 23 菠蘿五花肉
 24 香辣螺螄
蘭姨說食材 雞、鴨、魚、肉
廚事必備 理想的櫥柜
廚房技術帖 刀工與刀法
記憶 母親與油菜薹
第三章 清涼甜蜜之夏
清涼甜蜜之夏
拿手菜 01 回香豆
 02 酸湯蠶豆瓣
 03 豆瓣玉米湯
 04 翡翠香塔
 05 糖醋排骨
 06 酸辣黃瓜條
 07 蔬菜水果沙拉
 08 雜糧薄餅
 09 生炒辣仔排
 10 家常豆腐
 11 山藥豬肝粥
 12 冬瓜瘦肉粥
 13 涼拌茄子
 14 涼拌苦瓜
 15 櫻桃之夏
 16 珠玉滿堂
 17 芒果西米撈
 18 草莓酸奶
 19 木瓜燉奶
 20 自制甜酒釀
 21 噴香的驢打滾
 22 鴛鴦奶茶
 23 紅豆西米撈
蘭姨說食材 甜酸苦辣咸:味的故事
廚事必備 精明主婦的鍋碗瓢盆配置原則
廚房技術帖 煎炒烹炸
   油溫的鑒別與健康用油
記憶 甜蜜的寵溺
第四章 秋之藕芋 
秋之藕芋
拿手菜
 01 蜜之偶遇
 02 荷塘綠影
 03 剁椒毛豆藕丁
 04 空心菜兩吃
 05 嚼得菜根香
 06 自制純藕粉
 07 藕渣獅子頭
 08 豆腐藕圓
 09 雜糧藕餅
 10 荷塘秀色
 11 芋兒燒鴨
 12 宮保鴨丁
 13 鹵鴨翅
 14 烤鴨豆腐羹
 15 筍尖老鴨煲
 16 毛豆燒仔雞
 17 板栗燒肉
蘭姨說食材 油鹽醬醋:調味品的特性
廚事必備 刀具和砧板
廚房技術帖 冷水鍋、熱水鍋
 火候:火力的識別與運用
記憶 第一次獨自承辦的家宴
第五章 冬之暖養(yǎng)
冬日暖養(yǎng)
拿手菜
 01 黃豆燒豬腳
 02 骨湯雜燴
 03 扒蹄
 04 腐乳肉
 05 胡辣湯
 06 番茄牛腩
 07 超辣的小米剁椒
 08 豉椒蒸鳊魚
 09 剁椒魚頭
 10 豉椒蒸排骨&醬汁山芋
 11 白菜三絲
 12 爆炒腰花
 13 胡蘿卜煲仔飯
 14 姬菇菜心
 15 一魚三吃
蘭姨說食材 正確使用蔥姜蒜
廚事必備 廚房的清潔
廚房技術帖 上漿、掛糊與勾芡
 配菜的基本原則
記憶 炒雞雜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開鍋后一定要撇去浮沫,這是去除異味和腥味極其重要的步驟,千萬不能偷懶省掉哦。 好了,所有的步驟都完成了,調到小火慢慢煨2—3個小時吧。這時候你可以看書、上網,做很多別的事,但關鍵的關鍵是要有個提醒自己的方法,不要忘記爐子上燉著湯呢!!不然,要闖大禍的!! ①各類菜譜在做肉湯時常用料酒去腥,蘭姨不推薦,因為料酒有股發(fā)酵味道,會影響到肉湯的鮮香醇厚;蘭姨也不喜在湯里放蔥和鹽,蔥會影響成品的保質期,使做好的湯容易變質;鹽會影響湯的濃稠度,可以在每天喝湯的時候現(xiàn)吃現(xiàn)加點蔥花和鹽等其他調味品進行再加工。蘭姨做湯只用花椒、三荼、生姜!很簡單吧。 ②現(xiàn)在各類廚具琳瑯滿目,有專門煲湯用的燜燒鍋,商家以高效為賣點。蘭姨也不推薦!煲湯的關鍵是小火慢慢煨,一定不能太封閉,要適當?shù)刈屨魵饷俺鰜?,這樣可以使腥味慢慢蒸發(fā)掉,使湯味更醇正。所以沙鍋是最好的湯鍋! ③燉牛肉等氣味重的肉類,一定要用涼水燉!這樣才能使肉中的血水完全滲出。 ④湯燉好了,一定濃郁醇厚!因為骨髓里的脂肪全部都溶解到湯里了!為了健康,咱們還是要適當?shù)乜紤]下脂肪的問題。特別是怕胖的MM,對湯上面漂的那層油要特別注意。 蘭姨教你個辦法:等湯冷卻了,按自己每次的量分別盛到幾個保鮮盒里進冰箱冷藏,等吃的時候拿出來加工之前,請先把上面凝固的那層白油撇掉,就可以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了。 ⑤保鮮盒中的湯,每次吃多少用多少,不要反復加熱。煲一次湯最多不要超過4天。夏天為了保鮮,可以放到冷凍室內凍一天再冷藏。冷凍時注意盒子不能過滿,以免冰塊膨脹撐破盒子。當然,經過冰凍的肉湯,口感是要大打折扣的。

媒體關注與評論

  簡單的菜最考驗做菜人的用心?! 『芏嗳苏f不會做飯,問及家里誰做飯?答案是媽媽?! ∫驗槭菋寢專詴?。廚藝其實不是什么高深的技術,只要有愛,只要有心,每個人都能成為技藝高超的廚師。  ——蘭姨

編輯推薦

《溫暖傳家菜》編輯推薦:只要有愛,有心,誰都可以成為技藝高超的廚師。傳承自一帶名廚的99道美味暖心家常菜,讓跟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光成為我們的珍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溫暖傳家菜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7條)

 
 

  •   只要有愛,有心誰都可以成為技藝高超的廚師
    文/童寶蛋蛋
    簡單的菜,最能考驗做菜人的用心。
    很多人都說不會做飯,問及家里誰做飯,答案是媽媽。
    因為是媽媽,所以會做。廚藝其實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術,只要有愛,只要有心,每個人都能成為技藝高超的廚師。
    ——蘭姨
    蘭姨,本名陳嵐,高級經濟師,充滿愛心的資深煮婦。因為其祖父陳北星為自貢鹽幫菜傳人之一,是國 家特級廚師,因此從小熏染出對美食的超常悟性和挑剔的味蕾,尤其擅長總結所嘗食物的配料及制作程序。蘭姨信奉大道至簡,認為簡單的菜最考驗做菜人的用心。 此外,她對特殊兒童的語言訓練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耐心,已幫助十幾名孤獨癥兒童通過訓練進入了正常小學的學習。
    蘭姨師承一帶(自貢一帶)名廚的祖父,在熱愛美食烹飪的家庭中長大,用美味滋養(yǎng)家人是她最幸福的享受。在本書中,她將自己做了幾十年煮婦的心得與經驗傾囊相授,不僅按家傳美食、陽春三月野菜季、夏之清甜、秋之偶遇、冬之暖養(yǎng)五個版塊向讀者介紹了99道講究又 好學的私房菜譜,更是認真負責地將食材、工具、調味料,烹飪方法逐一詳解。每章的最后都有一篇蘭姨的味覺記憶,凝結著傳承、鄉(xiāng)愁、親情的濃厚氣息,讀之令人深感溫暖。
    對于我一個做菜白癡來說這本書和平常的菜譜有很大的不同,她的菜譜簡單易學,透著家的味道,彌漫著幸福的清香。在眾多的菜譜中,我對它的印象極深,這是一本溫暖實用又貼心的菜譜。簡單而又正宗的味道,這是每個家庭主廚一直追尋的重點,很簡單的菜,卻能看出做菜人的用心。很多菜看似簡單,做起來可不是那么簡單。
    《溫暖傳家菜》就是這樣一本能夠很輕易的找到你需要的那個菜譜。目錄按照四季來分類,每個季節(jié)介紹一種拿手菜。并且在菜譜之外還詳細介紹了如何選擇食材、如何設計和規(guī)劃廚房設施、怎樣進行食材的整理和清洗、刀工與刀法、精明主婦的鍋碗瓢盆的配 置原則、油溫的鑒別與健康用油、調味品的特性、刀具與砧板的選擇、火力的識別與應用、如何正確使用蔥姜蒜、廚房的清潔、上漿、掛糊與勾芡、以及配菜的原則。
    其實,僅以肉夾饃來說,鹵肉鮮香入味,以辣椒等作料配合,使肉本身的湯汁與饅頭相互滲透,各食材間的搭配相輔相成,真正稱得上是絕配!鮑魚,本應以清淡的方式來體現(xiàn)其海鮮特有的鮮美,用辣椒去抄,無疑是暴斂天物!可惜了鮑魚不說,連饅頭也糟蹋了!
    通過這個我們學習了關于烹飪的一個基本原理:食材和人一樣,并不貴賤之分,上天賜予我們每一種食物,都有它獨有的特質,沒有好壞,只有適宜與否的問題,適宜的搭配,適宜的時令,適宜的烹飪方法……就像選擇人生伴侶,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其實每個人做出的菜都是不一樣的,關鍵還是要看你用不用心去做這道菜,只要用心去做,相信你一定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就像作者所言,珍貴的不是美食,而是家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從爺爺、爸爸手里傳下來的菜,我們還希望能傳下去。這是一本絕對實惠實用的食譜,也是一個親切真誠的普通人家的廚房故事。
  •   一翻開這本《溫暖家常菜》,就有好多美味的菜肴的大幅圖片撲入眼簾,光是看著就足以讓人口水直流了,真是太美味、太誘人了!而這本書的作者蘭姨可不是一位普通的家庭煮婦,而是一位大有來頭的資深煮婦,她的祖父陳北星是自貢鹽幫菜傳人之一,是國家特級廚師哦!所以蘭姨才這么會做菜,并且在美味的菜肴中融入了自己大道至簡的做人之道。她的美食總是極為關注食者的健康與心態(tài),并帶給家人特別的補養(yǎng)和關懷。
    我是一個對廚藝沒什么研究的女生,但是我真的很能讀進去蘭姨的這本愛心菜譜,因為她不只是單純講做菜,而是從講自己的人生經歷出發(fā)跟我們聊她是怎么愛上廚房的,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她有一個名廚阿公,阿公常說“一飽百不思”,好吃的人比較樂觀知足,幸福指數(shù)很高。有這樣的阿公真的很有口福,很幸福,不僅可以吃到許多阿公做的美食,也會在其熏陶下練就出高超的廚房技藝。蘭姨將對阿公的愛、對家的愛全部融入了她的美味菜肴之中,所以她的菜肴才特別的色香味俱佳,特別的讓人感到溫暖和感到。
    在本書的第一章,蘭姨就將她的家傳美食和盤托出,包括老爸的頭碗、秘制辣椒油、秘制香辣醬、四川泡菜、回鍋肉、豌豆扎、粉蒸牛肉、蔥烤鯽魚、水煮肉片、嫩姜牛肉絲……真是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忍不住想馬上親自下廚做看看。而且每道菜的制作都有詳細的介紹,不僅包括原料、配料、制作步驟,而且還有詳細的制作步驟的分步圖解,讓讀者可以一步一步地跟著蘭姨好好地學起來,完全不用擔心學不會。而且在每道菜的前面會有蘭姨貼心地介紹這道菜特色、功效、口味等特點,在每道菜的后面還附有蘭姨秘籍來提點讀者做這道菜需要注意的關鍵步驟和容易把握不到位的地方,例如在講解第一道菜“老爸的頭碗”之后,蘭姨會提醒大家“攤蛋皮最重要的是耐心,小火慢慢攤;鍋里的油不能多,只能擦涂薄薄的一層,多了會使蛋液起泡而不能起皮”,真是太貼心啦!
    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個部分,是蘭姨在每一章之后所寫的關于廚事的小文章,像“蘭姨說食材”、“廚事必備”、“廚房技術貼”這些非常獨家的“技術貼”,調味料怎么用,鍋碗瓢盆怎么使,都不是簡單的事情哦!快跟蘭姨一起學起來吧!
    中國有句俗話叫“民以食為天”,那么蘭姨可以說是“以食為家”,用濃濃的愛意來做出每一道溫暖菜肴,來傳承祖父的廚藝和做人的溫情。
  •    吃貨,叫起來好像不太耐聽,可卻是個挺令人得意的詞,形容那些喜吃、善吃,能在家常便飯里吃出饕餮盛宴滋味的食客。我有位朋友就是標準的吃貨,年紀輕輕,云游四海,味覺極其敏銳,我一直認為他的味蕾天生就會對食物綻放。最令我佩服的是他能將吃的感覺用最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諸如各種酸甜苦辣在唇齒留香,在舌尖蕩漾,在胃里化成一股心怡神往的能量。
      
      可我最痛恨的不是不能成為他那樣的“吃貨”,而是他除了會寵愛他的胃,還做得一手好菜。他說,在地溝油、轉基因、農藥殘留愈來愈兇猛的年代,常年在外用餐約等于慢性自殺,最好還是在家里下廚,咸淡適宜,口味獨享,是延年益壽的法寶。我真心希望他長命百歲!當他看到《溫暖傳家菜》時,得意地指著封面上那些令人口水欲滴的菜肴圖片對我說,你的“吃貨”之路要始于足下了,這書就是一張“吃貨”的地圖。
      
      這本書的作者蘭姨,并不是什么烹飪大師,也不是什么特級廚子,就是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盡管她稱自己是“充滿愛心的資深煮婦”,但要我說,按當下的流行用語,她是位“烹飪達人”。當然,她與美食是有淵源的,其祖父是自貢鹽幫菜的傳人之一,從小的耳聞目染使她對美食有著獨特的鐘情與悟性。書中的菜都是家常菜,是你絕對可以在自家廚房里一揮而就的。你一旦占領了廚房,就會有種統(tǒng)領千軍萬馬的感覺,青菜、肉類、海鮮和調味品都是你的精兵強將,就像蘭姨在序里寫的,愛家人就從愛上廚房開始吧!
      
      我有一個將自己打造成“烹飪達人”的夢,我買過無數(shù)本菜譜,但沒有一本是我鐘意的。有的是滿篇的專業(yè)術語,比如白糖一錢,我查了一下,一錢等于五克,我還真沒有自由拿捏五克白糖的準確度。還有的是一張張地排列圖片,每張圖片都能引起人的食欲,可就是看不懂菜是怎么做出來的!蘭姨的書的內容很清楚,第一章是家傳美食,其它四章分別介紹春夏秋冬的四季特色佳肴。她在介紹每道菜時,不僅將原料、配料描述得細致,制作過程的步驟也一目了然。原料如何使用,用哪種炊具,油燒至幾成熱,火調至何種狀態(tài)……我記得當年學電腦時,大家都讀一本WINDOWS傻瓜書,蘭姨的書也是像我這樣的“烹飪傻瓜”的摯愛!
      
    我想在每個人的成長記憶里,都有關于爸爸媽媽,甚至爺爺奶奶的拿手菜吧?那些記憶不僅是對于滋味的享受,更多的是親情的感懷。當我讀到書中拿手菜01,“老爸的頭碗-過年才能吃到的招牌菜”時,我猛地想起了老爸的白發(fā)和那成疊的熱氣蒸蒸春餅,可惜如今我已經吃不到了,從此,我家的飯桌上少了這道主食。如果我學會了爸爸的手藝,他的愛將是餐桌上永恒的記憶。
      
      四季花常開,季季不相同。季節(jié)之變,也給萬物帶來別樣的情愫,何種心境,食何種食物,也頗有說道。按照中醫(yī)的理論,食補即養(yǎng)生,所以看到蘭姨談到“陽春三月野菜季”,就知道她不僅是家人的美廚娘還兼職營養(yǎng)師呢!她在每個季節(jié)里都介紹了當季易吃易做的好菜,原來寒冷的冬季也會做出“冬之暖養(yǎng)”,養(yǎng)心養(yǎng)胃。書中還介紹了食材的特性,廚事必備的常識,以及做菜時要使用的技術。我想,熟讀了這本書,居家招待一桌客人應該不成問題吧!
      
      本書就像一幅為“吃貨”準備的四季地圖,按圖索驥,你會發(fā)現(xiàn)嶄新的美食天地。既會吃,又會做,才是這個時代標準的“吃貨”!
      
  •   每個人都愛吃,但是怎么個吃法菜最讓人感覺到溫馨和美味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不言而喻地就珍藏在我們的內心。那道道家中的傳家菜,凝結著親人濃濃的神情,更珍藏著愛與味的交融是讓我們永生難忘的珍貴記憶。
    而此時此刻,就有這樣一個有心的作者通過精心的編排,通過細心的羅列,通過圖文并茂的結合,通過飽含神情的總結用菜譜的形式揭開了這個暖人心易的傳承親情的菜譜著作?!稖嘏瘋骷也恕穫鞒凶砸粠麖N祖父,99道溫暖美味的傳家菜,凝結了濃厚的鄉(xiāng)愁與親情,絕對實惠實用的食譜,親切真誠的普通人家的廚房故事。
    喜歡這本書的緣由有很多,但是最為主要的還是如下的幾點。首先,我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專情的吃客。無論是公眾的聚會,又或者是小小地下個館子大快朵頤一番,還或者是溫馨地窩在家中品味父母制作的美餐。不同的地方品味美食,擁有著不同的感受。但是,任何時候家中的菜肴是我們留存記憶深處最久遠的珍貴寶藏。這里的食物不僅可口,這里的食物更包含著深情。因為有愛,所以我們無比感嘆。因為有情,所以我們感受無比美味。正如作者在文中時刻提到的,只要有愛,只要有心,每個人都能成為技藝高超的廚師。也正是因為如此,任何充滿愛心的讀者都希望和渴求學習相關的美味佳肴制作方法。讓這份暖暖的愛意可以在家中源遠流長;讓這份濃濃的心意可以在家中遍及各處。于是乎,傳家菜變得如此溫暖;于是乎,《溫暖傳家菜》變得如此珍貴地幫助我們開啟美食寶庫殿堂。其次,本書中收羅了極其詳細的溫暖美味的傳家菜訊息。帶領著我們那些愛吃,卻不會做菜的小菜鳥們共同學習和欣賞道道美食佳肴。盡管書中的菜譜有很多,但是卻是那么可以讓人一點即通地學習和掌握。拿手菜并非復雜難拿得出,學習著這本書冊,我們其實也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家常菜大廚師。在本書的每個章節(jié)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眾多的列舉的菜譜。我們同樣還可以學習和認識相關的食材建議。廚事必備有講究,廚房技術也涉及。在這里,我們可以領略到的是一個充滿著愛心的,全方位的傳家菜配備法則。再次,我更在每個章節(jié)之后的記憶內容中感受到來自于作者關于家人的情誼,類似于阿公的小板凳,母親與油菜薹,甜蜜的寵溺,第一次獨自承辦的家宴和炒雞雜。所以說,這本書不僅僅講述的是菜譜,這本書更集結了關于作者對于溫暖親情的回味。以菜譜,文字,食物照片的濃縮精華,匯集而成一段又一段關于溫馨記憶的收錄。讓我們書外的讀者也一同領略著次數(shù)與眾不同的溫暖所在。
    讀完這本書,其實我更覺得自己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展廚藝?!稖嘏瘋骷也恕穾Ыo我的又何止是制作美味的提點;《溫暖傳家菜》帶給我的是更多關于將溫暖匯聚于美食的祝愿呢!
  •     看過好幾本閱美文化出版的關于美食的菜譜了,《溫暖傳家菜》就是其中之一,是蘭姨的美食之作。99道美味暖心家常菜在蘭姨的手中驚艷飄香,記憶里的滋味在蘭姨筆下洋溢出親情的溫馨與幸福。很喜歡這種帶著濃郁生活氣息和親情感受的讀物,讓我在看到美食圖片養(yǎng)眼的同時,也被真摯的美文醉了心。
      
      本書開篇先介紹家傳美食,然后按照春、夏、秋、冬季節(jié)更替分為陽春三月新鮮季、清涼甜蜜之夏、秋之藕芋、冬之暖養(yǎng)4個篇章介紹時令美食,每章都包括拿手菜、蘭姨說食材、廚事必備、廚房技術帖、記憶等內容。美食、養(yǎng)生加親情,一羮一菜總關情。拿手菜中既包括熟知的大眾菜,也有蘭姨自創(chuàng)的私房菜,生動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片完美結合,將蘭姨精湛的廚藝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一款款舌尖上的美食極具誘惑,看著就眼饞。
      
      我是個笨女人,廚藝不精,結婚之前更是連鍋臺都沒有沾過,有了老公有了家乃至以后有了孩子,都成了我每天必須做飯的理由。雖然廚藝不精,但是老公孩子不挑剔,即使做得不好,也會很快吃完多夸贊,所以,為他們做飯既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享受。為所愛的人下廚房,看著他們吃下自己親手做的飯菜,內心該是多么的滿足!
      
      “這是一本絕對實惠實用的食譜,也是一個親切真誠的普通人家的廚房故事?!焙芏鄠骷也耍褪羌页2?,但是因為有蘭姨的演繹而變得與眾不同,帶有濃濃的親情味道,讓我有了下廚嘗試的沖動。雖然老公常駐外地無緣品嘗,還有女兒給我捧場。我和女兒都是吃貨,值得欣慰的是女兒從不挑剔。我跟女兒一起篩選了書中列舉的99道美食,選出了我倆都垂涎的菜式,準備找機會一一嘗試。
      
      書里的粉蒸牛肉、蔥烤鯽魚、話梅陳皮牛肉干、馬蘭頭豆腐卷、松鼠鱸魚、清蒸小仔雞、雜糧薄餅、山藥豬肝粥、各種西米撈、藕渣獅子頭、豆腐藕圓、雜糧藕餅、鹵鴨翅、板栗燒肉、醬汁山芋……都在我們的嘗試之列。不管廚藝好不好,態(tài)度很重要。雖然學不到色香味俱全的料理手段,那么照著菜譜有樣學樣,做不到好吃,能做到好看也行啊。吃貨向前沖
      
      珍貴的不是美食,而是家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感謝我身邊有能夠為之做飯的可愛之人,為所愛的人下廚房,心甘情愿!
  •   大學畢業(yè)前從來沒有進過廚房,父母的呵護讓我從小就沒有體味切菜做飯是什么滋味,直到遠離父母才開始慢慢著手自己解決胃口的問題,但出乎意料的是,我的菜做起來有模有樣,因為非常喜歡熱鬧,便開始邀請朋友們來到家里聚餐,他們對我做的菜贊不絕口,色香味俱全談不上,但“香”和“味”都已經相當不錯,而對于“色”來說,這幫餓狼根本不在乎,因為剛擺上桌就已經被搶的沒有任何造型可言了。也正因為如此,我越來越喜歡烹飪,口腹之欲只是粗淺的一方面,更多的喜愛是因為朋友聚在一起,談天說地,品嘗美食時的肆意痛快,更喜歡給父母奉上親手做的飯菜時,他們滿意幸福的笑臉。這也許就像《溫暖傳家菜》中說的那樣:“珍貴的不是美食,而是家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br />《溫暖傳家菜》是一本非常精致的書,首先從裝幀來看,精致的全彩印刷,將各種佳肴的美色一一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讓人食指大動,非常想盡快按照菜譜操持起來,做出和圖片一樣美麗的菜色來。作者蘭姨,是一名高級經濟師,不僅專業(yè)知識淵博,烹飪方面也非常拿手,她的祖父是自貢鹽幫菜傳人之一、國家特級廚師,蘭姨也從祖父那里傳承了對于美食的敏銳和感悟。在本書的第一章,蘭姨也用了不長的篇幅介紹了祖父的經歷,傳奇而又美麗,家里的拿手菜便是點題的傳家菜,有著動人的歷史和誘人的口味。老爸的頭碗、秘制香辣醬、辣椒油等等,更多的應該是家鄉(xiāng)的滋味和感動吧。
    接下來蘭姨將菜譜分為春夏秋冬四季,陽春三月新鮮季、清涼甜蜜之夏、秋之藕芋和冬之暖養(yǎng),四季不同的食材,不同時期的身體需要,配合蘭姨貼心提供的菜譜,讓我們更加愛上廚房,愛上這個充滿人間煙火,又飽含人間溫暖的地方。
  •   打開書被一幅幅美味可口的飯菜圖片吸引,垂涎欲滴,自己是一“吃貨”看到美食眼睛放光,O(∩_∩)O~。這些美食圖片談不上很精美,但很實在,看到封皮上蘭姨的照片,媽媽的感覺,想到家里媽媽的做菜的畫面,想念媽媽的味道,媽媽的食鋪。
    書中的美食都很適合自己的口味,粉是喜愛,有時間嘗試做做,品嘗自己做的美食,做出屬于自己的味道,做出適合家人的美食。溫暖傳家菜,溫暖的媽媽食鋪。書中有所謂的大菜也有很家常的菜,通過書中圖片步驟再加上文字詳細講解,簡而易學,對熱愛美食的我吸引不小,躍躍欲試很想大展身手,從小到大品嘗媽媽做的美食,哪天也盡兒女孝道讓父母也嘗到咱們?yōu)樗麄兿聫N做的可口飯菜。
       蘭姨所推薦的99道美味暖心家常菜,很用心。推出了適合春夏秋冬各個時節(jié)及應季時令美食,還有蘭姨提供的廚事必備,廚房技術貼,記憶中甜美的回憶?,F(xiàn)在大家都講養(yǎng)生,在加入些清淡美食更適合不同地區(qū)的人們口味更好。
       爸爸的頭碗,屬于自己家的傳家菜。讓我的回憶回到自家,每家都有自己的傳家菜,想到每年過年前期老爸準備的過節(jié)美食:皮凍,鹵肉鹵肘子,蒸小酥肉,紅燒魚,南熘魚片。。。。。。還有老媽的拿手菜:大盤雞,燴面,鹵面,餃子等等,美味的拿手菜太多,勾起離家許久的我的味蕾,這些家常菜也許無法與那些大廚所做的美食無法媲美,但是為家的幾班而烹飪,旁人無法體會的舌尖上僅屬于自己的父母食鋪。
       蘭姨為家人烹飪美食的用心我體會的到,看到母愛親情偉大。贊同蘭姨大道至簡,簡單的才最靠岸做在人的用心。用心給予家人特別補養(yǎng)與關懷。翻看蘭姨溫暖傳家菜,是否想到屬于自己那份溫念的傳家菜呢,想念媽媽的味道,想念所屬于媽媽的食鋪及那份自己那份滿滿的暖暖的愛。
  •   吃貨這個名字不好聽,但卻不得不承認,在吃飯與做飯上,我只能算是個吃貨。從小到大,會做的菜不超過五樣,能做的飯也達不到兩位數(shù)。如果是我自己一個人做,肯定會天天去外面吃,遲早要把自己吃窮。盡管我不喜歡吃肉,尤其是豬肉,吃的菜樣也很少,但是對吃的要求還是比較有自己特色的。
      這是一本講吃的書?;蛘咧卑椎刂v,這是一本菜譜。對,就是菜譜。只不過這是一本比較精致,有特點的菜譜,不像以前的那種菜譜,一個目錄,上百道菜,一個個就跟字典一樣擺在你的面前那種菜譜罷了。
      這本書帶給你的第一感受就是精美。光滑的封皮、全彩的書頁,再印上精美的菜肴,讓那些吃貨們不得不直流口水。越過簡介,翻開目錄,一道道誘人的菜名擺在面前。隨手翻開幾頁,里面每一頁印的都是那些美食,令人垂涎欲滴。盡管有些菜我愛吃,有些菜是我的禁忌,但是看著那些圖片,同樣是胃口大開。
      重新翻回目錄,你會發(fā)現(xiàn)全書按照家常菜、春、夏、秋、冬四季菜分為五大部分。每一部分的最開始,作者都不急于賣弄自己的廚藝,而是各寫了一篇應題的散文。每一部分的結束處,作者還有一篇記憶短文。這些都飽含了作者的記憶,讓你更加體會到吃的親情。你必須承認,本書的序,開篇的散文,結尾的記憶短篇,這些文章的質量都是相當高的。作者的筆名雖然純樸簡單,但是作者的文筆還是相當出色的。在沒有翻看那些菜譜的時候,我們便已經被作者的這些家庭親情所吸引,深深地浸入到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當中。
      除卻這些文筆優(yōu)雅的文章之外,作者還在每一個大章節(jié)的最后面寫了一些有關廚房與廚藝的內容?!疤m姨說食材”這個環(huán)節(jié)當中,作者為我們詳細地介紹了各種各樣的食材,其中包括這些食材的營養(yǎng)價值、烹飪特點和正確的使用方法,讓我們對自己天天見到的各式食材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更具體的了解?!皬N事必備”這個環(huán)節(jié)當中,作者主要為我們介紹了一些廚房里需要的硬件設施。比如廚房應該開放還是封閉,櫥柜有什么具體的要求,鍋碗瓢盆的配置,刀具和砧板,廚房的清潔等等?!皬N房技術貼”則主要講述了一些廚房工作中的軟件要求,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廚房的技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廚藝,比如食材的初加工、刀工與刀法等等。
      除卻正文,上面的部分已經讓我們覺得這本書物有所值了。如果再算上那九十九道美味暖心的家常菜,這本書絕對是物超所值。那些菜譜我只看了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些,主要是夏季菜和秋季菜,還有一些魚的做法。因為在肉食當中,我對魚類是最感興趣的,而夏季菜和秋季菜的板塊中,則為我們提供了不少爽口的湯飲。
      拿到這本書后,不僅我非常喜歡,它也深受家人的喜愛。尤其是我的父親,對這本書真的是愛不釋手,非要讓我給他看。因為父親平時最喜歡做菜,對菜也略有研究,所以這本書真的是很對他的胃口。正是因此我才認為,這書不僅僅是讓我這樣的吃貨大飽眼福,也讓父親這樣的廚師深感興趣,是菜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   溫暖家傳菜,正如其名這是一本洋溢著溫情的菜譜。因為是典型的吃貨,所以很喜歡收菜譜。在我看來,每一本菜譜都有自己的特色,蘭姨的這本最大的特點便是圍繞著家的溫暖。不是廚師,只因家傳,耳濡目染間的熏陶,成長歲月中的積累,便愛上了廚房,愛上了每一餐。蘭姨“愛上廚房”的自序像極了我家的經歷,樸實無華的文字一下了就觸動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蘭姨的祖父是位名廚,她的家傳菜味道正宗;而蘭姨是個居家的主婦,又崇尚家常的食材和簡單的烹飪,她的家很實用。蘭姨的文字流動著親情的溫暖,字里行間處處體現(xiàn)著一個大家庭的和諧。她的菜譜簡單易學,透著家的味道,彌漫著幸福的清香。在眾多的菜譜中,我對它的印象極深,這是一本溫暖實用又貼心的菜譜。簡單而又正宗的味道,這是每個家庭主廚一直追尋的重點。
    生在四川,長在西北,定居南京,蘭姨的菜匯聚這三地的特色。九十多道菜,無論是記憶中的家傳菜,還是蘭姨自身的經驗總結,或是憑借悟性的創(chuàng)新設計,每一道菜都做得十分的精心。每一道菜入手時都是一張大幅照片,無需文字單單是這張印入眼簾色彩絢麗的成品照就已經讓人忍不住垂涎,好像香氣已經穿透書頁撲面而來。再配上蘭姨簡單而質樸的文字介紹,讓人從心底泛出的一種舒坦,這才是生活中的絕美佳肴。
    我一認為菜譜對于大眾的需要最重要的不是欣賞而是實用,否則多少會顯得華而不實。蘭姨的貼心盡在紙上,從原料到成品都有詳細的照片;制作過程的說明不是僅僅停留于三言兩語的精簡之詞。蘭姨是個很細膩的人,她很注重細節(jié),時時處處都體現(xiàn)出了她的用心??炊嗔瞬俗V,生怕那種一副只顧自己講不管別人會不會的大師教法,還是蘭姨這樣的溫暖讀本比較實用。每道菜的最后都道出一段蘭姨秘籍,這是烹飪的精華所在,所以非常的可貴,難得有人這樣實在的將自己的家傳絕秘傾囊而出,要知道這往往才是一道菜對不對味道的根源??!而每章之后的蘭姨說食材和廚房技術帖讓人收獲了不少的廚房經驗。
    蘭姨把菜譜安排也甚為巧妙,除家傳菜獨立一章外其他菜品被歸入春夏秋冬四季,每個季節(jié)的特色盡在其中。所有常見的食材都有提及,葷素冷熱一應俱全,主食、湯品、醬和秘汁全部囊括,有這本溫暖家傳菜在手辦不論何時想要辦一桌家宴至少是不成問題了。這本溫暖實用又貼心的菜譜,激起我們一家人的烹飪欲望,感謝蘭姨,為我們傳遞著廚房里的幸福。
  •   傳承自一帶名廚祖父,99道溫暖美味的傳家菜,凝結了濃厚的鄉(xiāng)愁與親情,絕對實惠實用的食譜,親切真誠的普通人家的廚房故事
  •   作為吃貨,一應美食如有可能自然皆不可放過?!稖嘏瘋骷也恕樊斎灰膊焕?。書很厚,彩版印刷,圖片精美,美食讓人垂涎欲滴。雖然說人生不過一食一寢,但如何吃得好,吃得舒心貼意,可是個大學問。尤其是在遠離父母,走在異地之時,回想想各種駐家菜,或者會從心底嘆息,還是媽媽的菜最好吃?!皞骷也恕北闶沁@種勾起人念想的好食書。是菜譜,又不光光是菜譜,還有濃濃的人情味,特別是家的味道。
    翻開書,一道道美食,讓人立即感覺餓了。再細看,菜式誘人,按時令節(jié)氣分為家常、春、夏、秋、冬五大部分。每大章節(jié)開篇,都以心情隨筆入題,再以精要而精美的佳肴滿滿讓人歡喜。因為重點在于家常,于是作者的選材都偏向易尋找易制作的家常材料。當然制作起來也不算太過復雜,或者太過耗時。這對我們這些要花大量忙工作的人來說,非常實用。作者在每一章節(jié)未也以心情小散文點題。讓人在品嘗美食之余,感受到作者于美食之中蘊藏的那份鄉(xiāng)情親情和愛心。
    以前聽人說,飯菜隨心,所以制作時需用心。意思是說,作飯人的心情會直接影響到飯菜的口味。我想著作者蘭姨這些功力齊備的各種廚事貼,技術點撥,食材建議以及各種關于廚事的回憶,她的美食里也早已盛滿了她對家人的愛護。這也真讓人想念爸爸媽媽的手藝,想念他們了。
  •   初識蘭姨精品是在她博客的上,當時想要是能匯集成冊,何等快意啊!今天終于等到當當?shù)目旒?,細看書中每一道菜品都是相當?shù)募页I掀?,選料簡單易行,廚事必備等等的小貼士,讓我深感蘭姨的熱誠和細致,再看每道菜品按季節(jié)分類,重分考慮到我等慵懶的饕餮之徒,每時令按圖都可享受大快朵頤之美!書中點綴的小散文、生活點滴,讓人感受到蘭姨深深溫馨之情,“珍貴的不是美食,而是與家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多溫暖的感覺!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一日三餐是每個人、每個家庭都要都要遇到的事情和問題,山珍海味與家常小品,要的是一個可口溫暖的感覺,是廚者對家庭的愛,是餐者的幸事。現(xiàn)代生活的種種忙碌,讓許多人喪失了對這種久違溫馨的感受,其實家的溫暖,簡單而平實,這也是家庭文化傳承的一個基本載體,我想蘭姨書名溫暖傳家大概也是這個意思吧!
  •   小時候常常對媽媽端上桌的飯菜挑三揀四,覺得不如外面酒店的味道可口啦,沒有人家大廚做的賞心悅目啦,當獨身一人遠渡重洋來到國外求學,為了減少支出不得不每天跑去超市趕大減價,回到狹小的廚房頂著嗆人的油煙味辛辛苦苦端菜上桌的時候,想到當初的我懶散到要讓媽媽把飯送到面前來吃,還不肯從電腦旁邊挪動一步的樣子,眼淚忍不住順著臉頰潸然而落……
    我的媽媽不是很會做菜的人,可是那些并不華麗的菜式,將我活潑健康的養(yǎng)大成人。如今已經漸漸習慣每天做飯,只是偶爾才會偷懶去店里吃頓好的,可是閑下來的時候想想以前媽媽做的菜,不知為何總覺得特別向往……
    媽媽的家里有種特別的味道,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每當媽媽在廚房做飯,一家子的人,我還有爸爸,總會一邊把注意力放在電視上,又隔三差五的探出頭看向廚房里那抹忙碌的身影。就算媽媽做的菜不是最美味可口的,那也是旁人不能取代的味道??吹竭@本《溫暖家常菜》,看到里面不少曾經吃過的媽媽親手制作的菜肴,想起媽媽說她在大學畢業(yè)的時候什么都不會做,再想想從前只會煮方便面現(xiàn)在卻能炒出美味的菜肴,不知為何忽然覺得心里酸酸的澀澀的,卻又有一道道暖流緩緩滑過心間……
    和家人自愛一起吃飯的時光已經成為記憶中最美麗的畫面,每當做菜時被辣椒的味道嗆到的時候,我總會想起小時候調皮的我總愛在媽媽做菜時,不安分的在廚房里面繞著她走來走去,那時正在切洋蔥和辣椒的媽媽總會出聲提醒,“小心辣到眼睛,快出去坐著吧,菜馬上就做好了?!泵慨斶@時,媽媽的音容笑貌就會不自覺浮現(xiàn)在眼前,一種莫名的沖動涌上心頭,讓我迫不及待的拿起電話撥打熟悉的號碼,聽著電話那頭媽媽驚喜又有些擔憂的問“怎么突然來電話了?”,心里暖暖的如同泡在溫泉水里面。
    這本《溫暖家常菜》很適合需要自己做飯的人,或是需要給家人做飯的人來參考,里面的菜式都是很常見的,非常實用而且實惠,那些家常菜所包含的情意和動人的故事,更是深深撩撥人內心柔軟處的亮點。這本書不僅僅是拿來參考的料理書,這是融入了感情在里面的美味和溫暖。
  •   看得出是蘭姨真實生活經驗的積累,可操作性強,不同于一般網絡上的泛泛介紹。個人認為,同時買的薩巴蒂娜的《美食堂》、《米飯殺手》都不如這本。當然,這本書的菜以南方口味為主,北方同學可根據(jù)口味選購
  •   不同于其他的菜譜,各種的食材用量沒有詳細說明。但在書里,你可以感受到蘭姨暖暖的愛意和真情。值得收藏。
  •   蘭姨的書很棒。有技巧,有誠意,充滿愛心和人間煙火,食材和調料在日常都很常見,適合所有人的好書。
  •   初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不以為然,就是一本普通菜譜而已。后來聽看過的同事說起,才知道原來作者的不同尋常。她這半輩子經歷過許多大風大浪,非一般的坎坷,可是她卻依然樂觀開朗,熱愛生活,為家人、朋友做出一道道溫暖的家常菜。在這些尋常的菜中我們能體會到一種精神,這讓我在這樣浮燥的社會中感受到了溫暖和生活的意義。
  •   每一個家庭都應該有自己的傳家菜,那些菜不一定味道特別鮮美,但絕對會非??煽?。在一款普普通通的菜肴的傳承中,不僅蘊含著長輩對晚輩、對家庭的愛,還蘊含著我們祖祖輩輩從小養(yǎng)就的生活習慣,蘊含著晚輩對長輩的孝敬、思念。一口湯羹一口菜,總能讓我們想到無數(shù)的故事,引發(fā)我們無盡的回憶。
  •   很好看帶便當很方便。寫的也很幽默支持蘭姨
  •     溫暖傳家菜,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心里是有溫暖也有失落的。溫暖是能夠想起媽媽的味道,失落則是傳家菜要傳給誰?所謂傳家菜,不一定就是要帶帶相傳的菜,但一定是能夠充滿家庭溫馨的菜。
  •   作者祖籍四川,爺爺是川菜大廚,年少時在蘭州生活學習,大學畢業(yè)后又來到南京……菜譜的內容相當廣泛呀,看起來就很有食欲,里面包含著作者對家人濃濃的愛
  •   收到書好幾天了,發(fā)貨很神速啊,內容不錯,都是簡單的容易操作的菜式,很多自己也會做,但是還有些值得借鑒的地方,書中的故事很好,溫暖
  •   第一道菜就是自己的大愛,做菜過程講得非常詳細,所有的菜,看著、想想就很有食欲!
  •   按季節(jié)分還有溫馨的家庭故事,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樂觀熱愛生活的人。照著做了倆菜,味道不錯
  •   菜式貼近生活,更被作者筆下的溫暖親情感動,好想看看光頭阿公的樣子。
  •   書如其名,讀著很溫暖很溫馨。已經選了幾款菜式,準備試試身手??淳W上說書中\(zhòng)"三荼\"應為\"三奈\"?哪位高手能給個確切的答案呢!
  •   很想喜歡這本書,還有這本書傳達出的溫暖。菜品按春夏秋冬呈現(xiàn),既實用又健康!
  •   傳家菜。正在努力學習中
  •   越看越渴望有一個自己的家,每天動手做菜給心愛的家人吃
  •   本想買貝太10周年類似的書,覺得這本書的菜就是平時家里經??梢宰龅牟?頁數(shù)厚實,實用的才市好的
  •   每道菜都那么誘人,學著自己做。
  •   文中內容不是教條式呈現(xiàn),而是向讀者娓娓道來某道菜的做法,這樣讀起來就沒有枯燥感。個人覺得不錯
  •   剛拿到書,翻了一下,覺得步驟很詳細,有的菜步驟很長,覺的很好,希望可以學會做里面的菜。
  •   這本書不生硬,做菜很溫暖,很有家的感覺,喜歡又實用。
  •   我這個月買的第三本菜譜,看中的是它的季節(jié)性編排,但是感覺夏季的菜式少,別的還沒看
  •   媽媽看了很喜歡,現(xiàn)在周末就研究新菜式給我們試菜
  •   尤其是每章里面都有廚房技術帖,從廚具的選擇到買菜、洗菜、切菜……對我這個廚藝菜鳥來說超實用
  •   菜品種類不少,做法挺詳細可以試著做,難度不大。關于菜的提示、延伸菜品的設置挺好。
  •   收到書還沒仔細讀,大致瀏覽一下,很喜歡里面的菜,希望有空跟著學一學
  •   博友推薦的這本書,很不錯,都是些下飯菜,很實用。
  •   菜不像是別的書那樣偏,比較常吃的菜,材料也比較容易準備,感覺挺實用的
  •   不錯,配合小故事很溫馨,菜品也很好
  •   有點像故事書 菜上實用性不是很強 而且都是南方菜
  •   菜式看起來都很過癮,指導清楚,還有故事,甜品也相當誘人。
  •   圖文并茂,都是真實的故事,講述祖?zhèn)鞯目醇也耍潜竞脮?,以后都來當當網買書
  •   書已經擺在案頭,希望每天睡前是伴著菜香入睡的。
  •   試炒了一個菜,非常好!謝謝!
  •   這本書講的是川菜和各個菜的融合,看的我口水直流,很棒
  •   很喜歡這本書。質量不錯,而且可以學做好多的菜
  •   挺好的。很多菜的細節(jié)都交待出來了,慢慢試
  •   經常頭疼晚上吃啥菜的老媽,拿到書就試了兩個菜,還不錯,挺好吃的。
  •   菜品很全,各種各樣的,感覺很不錯,值得細細看
  •   哈哈,以后自己燒菜吃,但是原料不大好配呢
  •   很舒服很溫暖的一本書,看的時候會讓我想起媽媽做的飯
  •   有很多技巧,可以把家人喂得胖胖的。。。
  •   非常好!家人很喜歡
  •   學做飯,不知道能不能做出來這樣的
  •   從日常的菜譜中讀出溫暖的感覺!
  •   很喜歡這本書,用起來順手,做起來溫暖,不錯。
  •   里面的材料都好找,講的也通俗,適合我們這們的菜鳥做飯人。
  •   比通常的家常菜譜好很多,不是菜譜的簡單拼湊。融入了作者的心血
  •   讓人感覺到溫暖的一本書,值得品味
  •   內容不錯很實用,但是你要喜歡做菜。
  •   即精致又實用的美食書
  •   圖大且多,美食步驟分解詳細,敘述認真。
  •   希望會有溫暖的感覺
  •   很舒服的一本書,很喜歡作者傳達出的溫暖和生活態(tài)度
  •   總是要學幾道大菜的 值得一看
  •   書的質量很好,看著都好有食欲,希望自己能夠學會幾道拿手菜。
  •   對于廚藝不精的我,這本書是個寶貝!
  •   本書都是家常菜,超實用!
  •   很好的食譜,有感情在里面。
  •   看到這本書既有菜譜,又有故事,所以覺得蠻不錯的
  •   剛拿到書,先翻了一下,挺實用,都是家常菜,不錯。
  •   比較實用,基本上適些普通家常菜,易學。
  •   這本可真的實用了,做了很多好吃的呢
  •   看了幾天才來評價的,書寫的很好,非常實用的一本菜譜。
  •   翻閱了一下,內容詳細,步驟明確,給熱愛生活的人增添好幫手
  •   加油??!媽媽比較辛苦了!
  •   我支持媽媽的作品,加油媽媽?。。?!
  •   圖片很詳細,內容很棒,很有家的味道的書
  •   菜譜也很全,方法也很詳細,對于初學者是不錯的選擇
  •   家常菜。還可以。。。。
  •   學了做包餛飩和回鍋肉,味道很棒
  •   圖片很多,很家常的味道,慢慢學著做
  •   只看了一部分,邊學邊做
  •   喜歡吃也喜歡做,書都是彩頁,圖片很漂亮,以后可以經常做著吃。
  •   內容很實用,菜色豐富
  •   這本菜譜可以收。
  •   是我買過的最好的一本菜譜
  •   不錯,比其他菜譜更貼心!
  •   好書,非常實用,材料也很普通,我的同事也想買一本了。
  •   很好 幫朋友帶的 很喜歡
  •   還行吧 看了一次 后來不大看了 感覺沒有說的那么玄乎 只是普通的家庭主婦吧
  •   非常非常好,買下的這類書籍,如果最后只能留一本的話,那就是這本。
  •   喜歡。希望學到幾款拿手菜
  •   很喜歡,快遞速度很快。正在學習中。
  •   挺溫馨的一本書,內容也豐富
  •   明明有貨,卻不發(fā)給我,說缺貨,完了第二天就改價變得很貴,什么意思
  •   還不錯的 推薦 對我有幫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