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大江健三郎 頁數:128 譯者:竺家榮
Tag標簽:無
前言
記得是2007年的8月底至9月初,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奧茲先生及其夫人前來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進行學術訪問,在一次午餐的餐桌上,這位作家說起希伯來民族在歷史上曾遭受許多劫難,多次面臨種族滅絕、文化消亡的危險,卻總能在非常艱難的環(huán)境下延續(xù)至今,究其重要原因,就是在任何時期,群居的希伯來人都會推舉族群里最有知識和智慧的長者擔任拉比,將歷史、法典和智慧一代代地傳承下來。即便在今天的以色列這個現代國家里,拉比在社會生活中仍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當時我便插話說道,奧茲先生您以及大江健三郎先生、愛德華·賽義德先生等人都是當代的拉比,在不停地為人們講述著歷史、知識和智慧,當然,更是在不停地講述著歷史的教訓以及我們面臨的危險。奧茲先生當時似乎沒再拘泥于禮節(jié),用提高了許多的嗓門說道:“對!對!正是如此!” 這里說到的大江健三郎先生,就是你們正要閱讀的這套叢書的作者、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這位可敬的老作家已經七十多歲了,在自己的人生中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教訓,為了把這些經驗和智慧以及感受到的危險告訴你們,特地為他所認定的新人,也就是象征著希望和未來的你們,陸續(xù)寫下了《康復的家庭》、《寬松的紐帶》和《在自己的樹下》這三部作品,并且請夫人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繪制了非常漂亮的彩色插圖,與“妻子一道,從內心里期盼這些作品也被翻譯成中文并在中國出版……悄悄期盼著將來有一天能夠把這三本書匯編成一套系列叢書”,而且,老作家“現在正想象著,這三本書匯編成一套叢書后,被中國的孩子以及年輕的父母們所閱讀時那個家庭的情景。在并不久遠的將來,在東京,在北京,抑或在更為廣泛的各種場所,假如閱讀了這套叢書的日本孩子、中國孩子(那時,他們和她們已然成長為小伙子和大姑娘了吧),能夠圍繞這套叢書進行交流的話……啊,在我來說,這是至高無上的、最為期盼的夢境”?! 〈蠼壬錾谌毡舅膰貐^(qū)一座被群山和森林圍擁著的小村莊,他最初的“拉比”是家里的一位老奶奶,這位老奶奶向兒童時代的大江極為生動地講述了當地歷史上的幾次農民暴動,還述說了那片森林里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老奶奶去世后,母親接替了老奶奶曾扮演的“拉比”這個角色,她不去理睬戰(zhàn)爭時期那些宣傳極端國家主義的所謂“國策”書籍,卻從家里并不多的糧食里取出一部分,徒步前往很遠的地方城市換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和《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使得大江得以沉浸在美妙的神話世界里。戰(zhàn)爭結束之后,母親取出原本作為敵國文學而藏在箱子里的《魯迅選集》送給少年大江,作為他由小學升入初中的賀禮。由此,大江開始了對魯迅文學從不曾間斷的閱讀。七年后,大江考入東京大學,邂逅了人生中另一位“拉比”,法國文學專家渡邊一夫教授,開始沐浴在人道主義的光芒之下…… 在人生不同時期的“拉比”的引導下,少年大江掌握了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學會了慈愛、悲憫和寬容,同時形成了不畏強權、堅持真理的個性,及至成為作家后,他又將這一切反映在包括這套叢書在內的文學作品里?! ‘斎唬F實生活中的大江先生更是時時鮮明地表現出他的以上品質。四十多年來,他一直用慈父的愛心關愛著患智力障礙的兒子大江光;為南京大屠殺、廣島原子彈轟炸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等二十世紀的人道主義災難大聲疾呼;為日本復活國家主義并導致再次走向戰(zhàn)爭之路的可能性不斷提出警告;為人類社會當今所面臨的巨大危險和災難發(fā)出警示…… 自不待言,大江先生的這種高貴品質盡管為所有擁有良知的人們所贊許,卻也讓另一部分人惱怒異常。你們將要閱讀的《在自己的樹下》中,大江先生曾這樣告誡孩子們:“早在你們出生之前——直到現在,就有人提出要寫出新的歷史教科書,他們現在都是和我同齡的老人了。他們說這是為了日本的孩子們,也就是為了你們,能夠擁有一種尊嚴。他們打算怎么去寫呢?那就是從歷史教科書上,把有關日本侵略過中國以及亞洲國家的內容統統抹掉!”這里所說的想要從教科書里刪除侵略歷史的老人們,就屬于那些惱怒異常的那部分人了?! ∵@些人不僅要刪改教科書中的相關歷史記述,還將大江健三郎這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象征著人類文明和良知的老作家送上了被告席,理由是大江先生在將近四十年前出版的《沖繩札記》里,部分內容談到在二戰(zhàn)末期,面對美國軍隊的進攻,日本軍隊曾強令沖繩當地居民集體自殺。在保守團體的支持下,曾參加沖繩之戰(zhàn)的原目軍士兵及其遺族于2003年起訴《沖繩札記》的作者大江健三郎先生,說是該書中的相關表述沒有事實根據,要求停止出版并進行賠償。 面對挑釁,大江先生沒有逃避,而是選擇了戰(zhàn)斗,表示要將這場戰(zhàn)斗一直打到底。這種“橫眉冷對干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钠焚|,讓我們無法不聯想到另一位可敬的作家——魯迅先生。所以,在傾聽大江這位“拉比”為我們講述知識、智慧以及警示時,我們不但要善于學習大師的知識和智慧,更要繼承為了真理而戰(zhàn)斗到底的優(yōu)良品質?! ≡S金龍 于東京都白金臺
內容概要
本書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自傳性隨筆集。收文章16篇,介紹了自己的學習和成長經歷,是作者在“漫長的作家生涯中”,第一次為孩子們寫的書。 年幼時奇特的生命經歷,母親關于再生的講述,祖母口中“自己的樹”的故事,對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的親身體驗與深刻反省,在樹上的小屋中再等待一段時間的信念,森林中的小海豹,一百年的孩子,連接過去和未來……孩子為什么要上學?樹為什么會筆直地向上生長?從森林環(huán)繞的山村走出來的文學巨匠,以他特有的筆觸,為年輕人展現自己的成長道路與生活體驗,寬容中的犀利,溫厚中的鋒芒,一切,都在提醒讀者正視自己,正視人類自身。 作者說:當他漸入老境,總期望能在“自己的樹”下與過去的自己相逢。相信翻開本書,你也會在這里與一位智者、一位朋友相逢,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作者簡介
大江健三郎 (1935-),日本作家,生于四國愛媛縣一個森林環(huán)繞的山村;1954年考入東京大學,專修法國文學,以薩特為主要研究對象;1958年,小說《飼育》獲得芥川文學獎;1994年,以小說《個人的體驗》和《萬延元年的足球隊》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他作品有:《死者的奢華》、《沖繩札記》、《同時代的游戲》、《燃燒的綠樹》、《被偷換的孩子》等,表現出對社會、歷史、生命以及青少年成長的深刻思考與人文關懷。大江健三郎曾先后五次訪華,受魯迅影響極深,對中國和中國文學一直懷有深摯而善意的關心,深受中國讀者喜愛。
書籍目錄
孩子為什么要上學你是怎么生活過來的小海豹的故事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愛抄寫書的孩子孩子的戰(zhàn)斗方式新加坡的皮球在某中學講課我的學習方法被洪流沖下來的人坦克太郎的“腦袋”樹上的讀書小屋抵制流言的力量一百年的孩子孩子永遠來得及請等待一段時間
章節(jié)摘錄
孩子為什么要上學 1 在我以往的人生中,曾就這個問題思考過兩次。對于重要的問題,再費腦筋也得好好去思考,因為這樣做是正確的。即使問題沒有完全得到解決,但是花時間認真去思考本身,會使你今后想起這個問題時,覺得是很值得的?! ⌒疫\的是,我每次思考這個問題時,都獲得了令人滿意的答案。甚至可以說,是我這一生中獲得的無數答案中最好的答案。 我最開始對“孩子為什么要上學”的問題產生強烈的疑問——還不是思考,是在我十歲那年的秋天。那年夏天,我國在太平戰(zhàn)爭中被打敗了(日本是在和美國、英國、荷蘭、中國等國打仗)。也是在這次戰(zhàn)爭中,原子彈第一次被投在了人類居住的城市里?! ∮捎趹?zhàn)敗,日本人的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直到戰(zhàn)敗之前,我們這些孩子,包括大人,一直被灌輸的是:要相信我們日本最強有力的天皇是一位“神”??墒牵瑧?zhàn)敗后我們明白了,天皇也是人?! 〗粦?zhàn)國中,美國是我們最懼怕、最憎恨的敵對國家,而現在,這個國家是要從戰(zhàn)爭廢墟中重新站起來的日本最為依賴的國家?! ∥倚⌒∧昙o也覺得這種轉變是對的。我懂得了,比起“神”主宰的社會,還是人人享有平等權利、攜手共進的民主主義要好。我還切身感到,從此不必再去當炮灰,不必再以殺敵為名去別的國家殺人——也可能被人家殺死,是多么巨大的變化?! 】墒牵瑧?zhàn)爭結束后一個月,我就不想去上學了?! ∵@是因為曾經一直跟我們說天皇是“神”,要我們向天皇的照片頂禮膜拜,說美國人是“惡魔”、“禽獸”的老師,從戰(zhàn)敗那天起,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若無其事地說起相反的話來,而且也沒有跟我們解釋一下以前的看法、教育方法是錯誤的, 應該反省等等??傊?,老師極其自然地開始教我們說“天皇也是人”、“美國人是朋友”這樣的話了?! ∶绹_著幾輛吉普車,進駐了森林峽谷中的小村子——那里是我出生的地方。學生們搖晃著自己做的星條旗,夾道歡迎他們到來,還朝他們喊著:“Hello!”只有我從學校悄悄溜出來,跑進森林中去了?! 纳缴细╊焦龋嚹P退频募哲囇刂舆呴_進了村莊,雖然看不清楚只有豆粒大小的孩子們的表情,可是,他們喊的“Hell0”卻聽得一清二楚。我的眼淚流了出來?! ? 第二天早上,我一到學校,就從學校后門出去,進了森林,自己一個人在那里一直待到太陽落山。我?guī)Я艘槐竞窈竦闹参飯D鑒,照著圖鑒,一一比對著每一棵樹的名稱和特性,把它們都記在腦子里?! ∥覀兗覐氖碌墓ぷ髋c森林管理有關,所以我把各種樹木的名稱和特性記下來,將來也派得上用場。森林里的樹種多得數不清,甚至每棵樹都有自己的名稱和特性,這讓我著了迷,實在太有趣了。至今我還記得的一些樹木的拉丁文名稱,就是那段時間在森林里實地學到的?! ∥也淮蛩闳ド蠈W了。自己一個人在森林里對照著植物圖鑒,把各種樹木的名稱和特性記下來的話,長大以后靠這些知識就可以養(yǎng)活自己了。再者說,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對樹情有獨鐘,而學校里沒有人能和我一起談論它們,無論老師還是同學。既 然這樣,我為什么還要去學校,學那些和將來的生活毫無關系的東西呢? 仲秋的一天,我照常冒著瓢潑大雨進了森林。雨越下越大,森林中四處水流成河,連道路也被泥沙阻斷了。直到天黑,我也沒能從森林里出來,并且還發(fā)起了燒。第三天,村里的消防隊員發(fā)現了昏倒在一棵高大的七葉樹的樹洞里的我,才把我救了出來?! 』丶乙院蟾邿矝]有退。從附近的鎮(zhèn)子上請來的醫(yī)生對媽媽說:“這孩子救不活了,我無能為力了。”——我恍惚在夢里聽見有人這么說。醫(yī)生說完就走了。但是媽媽始終沒有放棄我,一直悉心看護著我。一天深夜,我還發(fā)著燒,也很虛弱,卻從昏昏沉沉中睜開了眼睛,腦子十分清醒?! ∥姨稍陂介矫咨希硐轮讳伭艘淮踩熳?。這是日本人家的傳統做法,如今,農村里都很少見得到這種做法了。媽媽正坐在我的枕邊,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她已經幾天幾夜沒合眼了。我和媽媽說的是方言,為了讓年輕人能看懂,我把這段對話譯成普通話。 “媽媽,我會死嗎?” “你不會死的,有媽媽為你祈禱啊。” “我都聽見了,醫(yī)生不是說‘這孩子救不活了,我無能為力了’嗎?我以為我快要死了?!薄 寢寷]有回答,過了一會兒對我說:“你要是死了,我就再生你一次啊,你放心吧。” “……可是,那個孩子,和死去的我是不一樣的孩子吧?” “不,是一樣的。我會把你從出生到現在所看到的、聽到的、讀的書、做的事,全都講給新生下來的你聽的。這樣,新的你就會像你一樣說話了。所以說,這兩個孩子是完全一樣的呀?!薄 ÷爧寢屵@么說,我雖然似懂非懂,心情卻平靜下來,安心地睡著了。第二天,我開始好起來,盡管好得很慢。而且一入冬,我自己想要去上學了。 3 我在教室里上課,或在操場上打棒球時——這是戰(zhàn)爭結束后開始流行的體育運動,會不自覺地獨自發(fā)呆,胡思亂想起來?,F在的我,會不會是那個發(fā)了高燒死去后,又被媽媽重新生出來的孩子呢?原以為是屬于自己的那些記憶,會不會是媽媽把那個死去的孩子所看到和聽到的事、讀過的書、做過的事都講給我聽才會有的呢?還有,我會不會是接替了那個死去的孩子的語言,在想事、說話呢? 在這個教室里和操場上的孩子們,難道都是聽了大人講的那些沒長成大人就死了的孩子的所見所聞、所經歷的一切,成了他們的替身的嗎?其證據就是,我們都在使用同樣的詞語講話。 我們不正是為了使這些詞語成為自己的東西才來上學的嗎?因為不僅語文、自然和算術課,就連體操也是為了繼承死去的孩子所需要的!自己一個人去森林,照著植物圖鑒辨認樹木,是不能替代死去的孩子,不能成為和那個孩子一樣的新孩子的。所以我們才到學校來,大家一起學習,一起做游戲的…… 大家可能會覺得我講了些莫名其妙的話。因為我感到,現在成了大人的我,回想起被記憶封存已久的小時候的事情時,以為那個初冬,大病初愈后,懷著平靜的喜悅到學校去時,自己已經很明白的事,其實并不太明白?! 《銈冞@些孩子——新的孩子或許能夠理解這一切。此時此刻,我正是懷著這樣的希望,才講了上面那些從來沒有寫進小說里去的回憶?! ? 還有一件事,發(fā)生在我成人之后。我的頭一個孩子叫做光,他出生的時候腦部異常,后腦上帶了個大瘤子,就像腦袋后邊又長了個小腦袋似的。醫(yī)生把它切掉了,縫合傷口時盡量地不影響到大腦?! 」饨】档亻L大了,可是到了四五歲時還不會說話。不過,他對音調和音色格外敏感。他最先學會的是辨別各種野鳥的叫聲,而不是人的語言。只要一聽到野鳥的鳴叫聲,他就能說出那種鳥的名字來——這是他聽唱片知道的。光就是這樣開始說話的?! 」馄邭q的時候,比正常的孩子晚一年上了學,進了“特殊班”。這個班里的孩子都是殘疾兒童。有的孩子老是不停地大聲叫喚;有的孩子坐不住,總愛轉來轉去,不是撞到桌子上,就是弄翻椅子。我每次從窗戶往里看時,都看見光用手堵著耳朵,身子僵直地坐著?! ∮谑?,我又一次向自己問起了那個問題:光為什么一定要去上學呢?這孩子只能聽懂野鳥的叫聲,還喜歡把鳥的名字告訴給父母。既然這樣,假設我們回到村子里去,在林中高地上的房子生活又如何呢?我比照植物圖鑒辨認樹木的名字和特性;光一邊聽野鳥鳴唱,一邊念叨各種野鳥的名字;妻子給我們父子倆寫寫生,做做飯。這樣不是也挺好嗎? 誰知給我這個大人解開這一難題的,竟是光本人。光上“特殊班”后,遇到了一個和自己一樣討厭噪聲的小朋友。從此,他們兩個人總是躲在教室角落里,握著彼此的手,一起忍受教室里的噪聲?! u漸地,光還幫助起那個比自己活動能力弱的小朋友去上廁所了。能為小朋友做點兒什么,使在家里一切依賴媽媽的光,感受到了新的喜悅。后來,他們倆就把椅子搬到離其他孩子遠一點的地方,一起聽廣播里的古典音樂了?! ∫荒赀^后,光漸漸意識到,比起鳥的叫聲,人類創(chuàng)作的音樂已經成為更能使自己理解的語言了。他甚至能把兩人一起聽音樂時,那個小朋友喜歡的曲子寫在紙上帶回家,并從家里的光盤中找出來。就連老師也注意到了這兩個不愛講話的孩子的對話中,出現了巴赫、莫扎特的名字?! ? 光和那個孩子從“特殊班”一直上到了殘疾兒童學校。在日本,讀完高中,智障孩子的學校教育就算完成了。我以家長的身份去學校參加了光的畢業(yè)典禮。在畢業(yè)典禮上,老師要告訴即將畢業(yè)的光和同學們,明天他們不用再來學校了?! ≡诋厴I(yè)典禮的宴會上,當聽到老師一遍又一遍地說“從明天開始不用來學校了”時,光很感慨地說: “真是不可思議啊?!薄 ∧莻€小朋友也充滿感情地跟著光說: “真的是不可思議啊?!薄 蓚€人臉上都露出了驚訝而又恬靜的微笑。 從小受到母親音樂啟蒙的光,現在已經可以自己作曲了。我根據他和小朋友的這段對話寫了一首詩,光譜了曲,這個曲子就是后來的《畢業(yè)變奏曲》,在各種音樂會上演奏?! ∪缃?,對于光來說,音樂是他用來確認蘊藏于自己內心深處的豐富情感,并與他人溝通,使自己與社會聯結起來的最有效的語言。雖然這語言萌生于家庭,卻是通過上學結出果實的。對于孩子們來說,不只是語文課,自然、算術、體操、音樂課等,也都是使孩子能夠真正了解自己、與他人溝通的語言。還有外語也是如此?! ∷晕艺J為,不管到了什么時候,孩子們?yōu)榱藢W習這些,都是要去上學的?! ∧闶窃趺瓷钸^來的 1 這應該是我七八歲時的事,因為在關于祖母的許多回憶中是比較靠后的。那還是在戰(zhàn)爭中,祖母給我講了她的名字為什么叫“毛筆”?。ㄈ照Z發(fā)音是Fudei)的秘密。祖母說,她是為了把森林里發(fā)生的故事記錄下來而出生的,就如同這名字。我心想,假如祖母把她知道的故事記在了本子上的話——過去叫做記賬本,我倒是很想看一看的。 我猶豫了一番,終于拐彎抹角地問祖母記錄過沒有,祖母答道:“我記得挺清楚的呢!不用記呀。”接著又補充了一句:“等我歲數再大一點,記性不行了,再記也不遲。到時候還得你給幫忙喲?!薄 ∥艺嫦M约耗軒瓦@個忙呢。就算不是為了幫忙,我也特別愛聽祖母講故事。祖母能把自己腦子里的故事講得特別生動風趣。每次講故事,她總喜歡兜個大圈子,從我熟識的地方、人家、人名,講到盛開著山茶花的地方,以及某某人祖輩以前名叫左衛(wèi)門等等。講得來了興致時,祖母會聲音悠揚地不停講下去?! ∽婺钢v過這樣一個故事。 “這個山村里呀,每個人都有一棵‘自己的樹’,這些樹生長在森林里的高坡上。人的靈魂從‘自己的樹’的樹根出來,下降到山谷村莊里,進入剛出生的嬰兒身體里去。人死的時候,光是身體沒有了,靈魂呢,就回到屬于自己的那棵樹的根里去了……” 我問祖母: “我那棵‘自己的樹’在哪兒呢?” “人快要死的時候啊,要是能睜開靈魂之眼,就會知道‘自己的樹’在哪兒了呀!”祖母回答。“你這么小,急著想知道這個有什么用啊!據說啊,聰明的靈魂呢,當它降生的時候,會記住自己是打哪棵樹根兒來的,只是不能隨便亂說的嘍。還有啊,進了森林,偶然到了‘自己的樹’下的話,有時會碰見上了歲數的自己呢。可是這種時候,小孩子面對那個人多半會驚慌失措的,所以,最好還是不要靠近‘自己的樹’啊。” 祖母這么叮囑我說?! ≌f心里話,我小時候常常為自己的靈魂不夠聰明,以至于連“自己的樹”都記不住而感到遺憾。有一次,我獨自一人走進了森林深處,在一棵相當高大的樹下站住等起來,期望見到老年的自己。要是能幸運地見到“那個人”,我想問他一個問題。我已經做好了用學校里學的普通話提問的準備?! 澳闶窃趺瓷钸^來的?” 我所說的“怎么”這個詞包含著“用什么樣的方法”和“為什么”這樣兩層意思。那時我還是個孩子,似乎是想把這兩層意思合在一起提問的。按說一般人是先確定下來要問哪一個,然后再提問??晌耶敃r就想兩個問題一起來問,總覺得那個人會把兩個問題很好地糅在一起作出解答的。 轉瞬之間近六十年過去了,現在我已經真的成了老年人。當我回到故鄉(xiāng)的森林里,從那棵大樹下走過時——盡管不知道它是什么樹,我不禁想象起來,說不定半個多世紀以前的小時候的自己,會在那里等著我,提出這個問題吧?! 澳闶窃趺瓷钸^來的?” 我常常想,自己不是一直在用寫小說,而不是用口頭噦噦唆唆地來回答這個問題的嗎?我這個想法是反復地閱讀夏目漱石的小說《心》得出來的。順便插一句,當你感覺某本書確實是本好書時,那你就隔上一段時間后再重新讀一遍。如果每次閱讀時,都能用彩色鉛筆在重要句子下面畫線條,或寫寫眉批,會對你有所裨益的?! ‖F在回到《心》這部小說來。小說中引起我注意的,是那位被稱作“先生”的人對年輕人說的一句話: “請你記住,我就是這樣生活過來的。” 這句話給我一種感覺,原來漱石一生都仿佛是在“自己的樹”下,講述長長的故事般在寫小說的。 《心》里面還有一句話使我不能忘懷?! 爱斘业男呐K停止跳動之際,倘若能在你的胸中孕育新的生命,我當無憾?!薄 ∥乙贿厡懳恼乱贿呉苍诨孟胫?,我離開這個世界之后,能化為新的生命繼續(xù)存活在年輕人的心中,是我最大的心愿??墒?,我沒有勇氣說出來。換句話說,我沒有為年輕人,尤其是為小孩子們寫書的勇氣。我想,這正是我已經寫作了四十年,卻仍未完成的課題吧?! ? 盡管這樣,在我內心里,就像在“自己的樹”下和他們聊天那樣,為年輕人,尤其是為小孩子們寫書的愿望越發(fā)強烈了。從1999年秋末到今年開春,我在柏林自由大學講學。與學生們的交往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重要的經歷。在柏林工作的日本人很多,有的是一家人都在那里,也有的家庭父親是德國人,母親是日本人。他們的孩子,有的去德語授課的學校上學,也有的在日本人辦的學校里學習。 家長們?yōu)榱俗尯⒆觽冋莆杖照Z,自己籌集辦學資金,借用公立學校休息日的校舍,辦起了一個柏林日語補習學校。我和從事學校管理工作的父母們認識。由于我一個人生活,經常得到其中一位母親細致入微的幫助,這位母親曾邀請我去那所學校給孩子們講一講。 其實四年前,我在美國的普林斯頓也有過同樣的經歷,那時候,我就琢磨出了一個給孩子們演講的“方法”。因為對于聽講的孩子們來說,某一天,一個不認識的大人來給他們演講,當然不會引起他們的興趣。而對于去演講的人來說,站在一群不認識的孩子面前,也不知該從哪兒說起。 因此,我就讓來聽我演講的孩子們提前做一篇作文。我用紅筆修改一些不確切的表述,以及雖然沒錯但不夠通順的句子;調整文章的順序,使其最想說的內容一目了然。日語過去管這種改法叫做“添削”,自己對自己寫的詩或文章進行修改時,則叫做“推敲”。
編輯推薦
當他漸入老境,總期望能在“自己的樹”下與過去的自己相逢。相信翻開《在自己的樹下》,你也會在這里與一位智者、一位朋友相逢,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真切感悟,寄語青少年,溫暖厚重。夫人由佳里女士的畫作,素淡筆墨展現世界的多彩?! ∥业耐觌m說不是快樂和富裕的,但是少年時代抄在紙上、記在腦子里的文章和詩句,會在現在的生活中自然浮現出來。這就是說,我的少年時代或許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不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