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作者:陳楫寶 頁數:343 字數:348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個故事只可能在中國發(fā)生。刀刀入肉剖開內幕,既是融資和投資的“帶路黨”,又是揭秘者。
現金短缺,銘記傳媒只能再挺三個月!這時,秦方遠從華爾街摩根士丹利總部歸來,主導B輪融資,他能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嗎?做調研,選基金,大談判,搞“外交”……一次次較量,波瀾起伏,費心費時。終于,成功融資3000萬美元!然而,就在他盤算著去美國納斯達克敲鐘時,卻驚聞種種內幕,膽子之大,貓膩之多,令人觸目驚心。他這才知道,在中國,不僅找錢時有很多“地雷”,花錢同樣有“地雷”。傷不起的,不僅僅是企業(yè)家,還有投資人。
作者簡介
陳楫寶,創(chuàng)業(yè)家,投融資研究專家和實踐者。成功操盤某公司A、B兩輪股權融資,該公司榮獲《上海證券報》第二屆
“金融資?****企業(yè)”獎,被《中國企業(yè)家》評為“21未來之星——2012年最具成長性的新興企業(yè)”。
財經記者出身,曾供職于商務部研究院、《21世紀經濟報道》,發(fā)表過一系列專業(yè)而犀利的文章,參與并見證了當年非常出名的某戶外傳媒公司的浮沉,以及中國戶外傳媒行業(yè)黃金十年的興替,感慨良多,發(fā)而為《對賭》。
書籍目錄
楔子
第一章 瘋狂造富
1. 100倍市盈率蓋過華爾街
2. 回國,還有青春可以賭
3. 人人都跑到中國淘金
4. 做投資兩年就有了豪房名車
第二章 中國式基金
1. 人民幣基金想不懷胎就生孩子
2. 全民PE:個個拼爹,投資靠搶
3. 前輩忠告:海歸必須本土化
4. 融資求生
5. 要操盤,先掌權
6. 中國式海歸聚會
第三章 運籌帷幄
1. 成大事者,不怕得罪人
2. 一天接到好幾個VC電話也不是好事
3. 融資關鍵:商業(yè)模式清晰
4. 人生處處名利場
5. 商業(yè)計劃書的三個關鍵問題
第四章 關鍵交易
1. VC的七寸
2. 投行的雷池
3. 期權池:利益矛盾集中點
4. 各種協議,各種貓膩
5. 中國式上市:狡猾的VIE
6. 典型性造假:陰陽合同
7. 分手情意在
第五章 對賭
1. 對賭是還沒結婚就想著離婚
2. 投資的非正常競爭
3. 僵局才是真正的較量
4. 壓力測試:灰色交易的信用方案
5. 繃到最后再笑
6. 落袋為安
第六章 高調出擊
1. 出來混,有些規(guī)矩還是要守的
2. 跳槽高管有反骨
3. 帶一個美國姑娘回老家
4. 資本入侵鄉(xiāng)村
5. 記者大鬧發(fā)布會
6. 有了風投不一定就能上市
7. 一輩子與錢打交道也不是好事
8. 媒體潛規(guī)則:封口費
9. 物是人非事事休
10. “傍大款”的銷售經
11. 暴富了可以嘚瑟,但要看對象
第七章 洗錢
1. 收購中的虛擬對手
2. 盡職調查:要規(guī)范,還是要時間
3. 在資本市場,你騙別人,別人也會騙你
4. 疑竇重重的收購
5. 要為股東負責到什么程度
6. 收購的三種方式
7. 最大的規(guī)則是沒有規(guī)則
8. 市長想吃“洋豆腐”
9. 誰敢掙官員的錢
10. 一頓600萬元的午餐
11. 花錢也要講技巧
第八章 內部人控制
1. 冷颼颼的夏天
2. 舊愛歸來
3. 攤牌
4. 瞞不住了
5. “親信會議”浮夸風
6. 高管也是局外人
7. 斷臂求生
第九章 董事之戰(zhàn)
1. 董事會匯報材料是“做”出來的
2. 紙里包不住火
3. 投資人的秘密會議
4. 執(zhí)行對賭失敗
5. 期權夢想成空
6. 人人都有感情債
7. 送上門的美女不能要
8. 新CEO被人買了一條腿
9. 政商關系:離不開,靠不住,得把握一個度
第十章 資本騙局
1. 東窗事發(fā)
2.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3.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4. 融資騙局
5. 借殼上市的隱患
6. 華僑騙子
7. 前女友孤獨離開
8. 暗箱操作靠不住
9. 上市后遺癥
第十一章 理性歸來
1. 中國概念股寒流
2. 內幕重重
3. 不能上市,那就期待被并購
4. 磨難是男人的財富
5. 故園喬木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第三章運籌帷幄5.商業(yè)計劃書的三個關鍵問題這天下午,秦方遠也是在小會議室的白板上寫寫畫畫,讓張家紅恍惚如昨。不過,這次實實在在比畫的是自己的企業(yè)、自己的孩子,由專業(yè)人士從頭到腳說健康。秦方遠說:“這份商業(yè)計劃書是我和石文慶一起做的,包含了公司眾多同事的共同努力,當然,也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要說的是,做商業(yè)計劃書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解決如何吸引VC,如何讓VC激動,促使VC做出投資決定的問題。因此,商業(yè)計劃書既可以長篇大論,也可以簡明扼要。從目的性來講,關鍵是要關注三個問題。”“首先,我們企業(yè)是做什么的?”說到這兒,他停了下來,開始以提問的形式跟大家交流?!靶た?,請您回答,我們要提供給VC的是:我們是做什么的?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什么,其獨特性在什么地方?主要解決用戶的什么問題?我們的客戶是誰?是普通的個人消費者,還是政府、商家等集團客戶?”肖強本來在走神,出于一種本能,他對這種枯燥的講解有著抗拒心理,沒想到被秦方遠叫起來提問。他想了半天,老老實實地回答:“我們就是賣廣告的。至于獨特性嘛,就是分分眾,屬于自有媒體。人家主要安裝在電梯間而我們在衛(wèi)生間,這應該是我們的獨特性吧!至于客戶嘛,當然是企業(yè)啊?!鼻胤竭h有些失望,他最不喜歡的就是這種基本不過大腦的簡單回答,尤其是長時間從事一項職業(yè)所產生的職業(yè)惰性和思考問題的結構性缺陷。他皺了皺眉頭,業(yè)務交流會嘛,也是張家紅想看看商業(yè)計劃書是怎么寫的,就不計較回答得是對是錯了。于是他翻看了自己對“我們企業(yè)是做什么”的分析,讓大家做了一些筆記?!暗诙€關鍵問題就是,我們是怎樣賺錢的?“如何讓客戶掏錢?如何將價值送達客戶?商業(yè)模式在國外是否有成功的案例,是否經過市場的驗證?在中國的擴張性如何,市場是否足夠巨大?如果國外沒有這種商業(yè)模式,投資者不敢投。在國外,不確定性越大就越有可能獲得風險投資,但是在中國則恰恰相反,這大概就是中國式創(chuàng)新與美國式創(chuàng)新的重大區(qū)別?!崩顣约t站起來提問:“這幾句話說起來容易,能否用實際案例逐步給我們分析講解?”這時候,石文慶站起來,徑直走到前臺,接過秦方遠遞過來的白板寫字筆,換下秦方遠。他在白板上寫寫畫畫:“我來給大家舉個例子,畢竟我在國內工作了幾年,也接觸了不少企業(yè)。我最近在關注一個家用醫(yī)療器械企業(yè)的案子,我簡單地描述一下就一目了然了?!笔膽c舉的例子是家用醫(yī)療器械領域的廣州百聞康健公司。這個公司的連鎖品牌是“健康屋”,在全國擁有500多個社區(qū)店,做玉石理療床;同時以水凈化和空氣凈化設備為主的連鎖店有120多家。在海外,如印度和俄羅斯等地,有200多家。“為回答剛才秦總提出的四個問題,我們分析一下百聞康健公司,以例說明。簡單說,這家公司就是賣產品。賣誰的產品?賣自己研發(fā)生產的產品,構建成以‘陽光’——溫熱理療設備、‘空氣’——空間環(huán)保除菌儀、‘水’——多功能制水機、‘營養(yǎng)’——保健食品、‘能量’——高電位能量場等為代表的‘生命健康五環(huán)’完整產品系列。這就與國美電器和蘇寧電器不一樣,他們是大超市,賣的是別人的產品。賣自己產品的好處是什么?一是產品質量可控,醫(yī)療器械與理療產品比家用電器要重要得多,畢竟是與人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二是保持高毛利,保證所有的合作者都有利可圖,就是我們常說的多贏模式;三是塑造自己的品牌?!鼻胤竭h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好,言歸正傳。剛才石總給大家講述了一個案例,回答了‘我們是做什么的’‘我們是怎樣賺錢的’這兩個問題?!暗谌齻€問題是,VC為什么要投資我們?“我們必須做到,或者要讓VC們認識到,我們的公司就是目前最好的項目。這個圈子里的一個明規(guī)則就是同一個項目會有很多VC來看甚至競爭,同樣VC們也會對同一類的項目做比較:哪個公司是當前投資的最好選擇?如果讓他們認為我們就是最好的選擇,那就非常棒了!一旦有數家VC來競爭,屆時我們選擇的就不光是錢了,還要看他們能夠給我們帶來哪些附加值,能提供什么樣的增值服務。別小瞧這些軟實力,在同質化競爭中,它們往往會成為關鍵棋子?!?/pre>后記
數年前的一個傍晚,我和好友符策慧在北京方莊一家湘菜館共進晚餐,談論的話題是當時一家名氣很大的傳媒公司的巨幅震蕩。有著兩輪巨額融資的公司在一年多的時間里迅速崛起,然后垂直下落,讓我們不勝唏噓。 這是當時國內創(chuàng)投界的一個縮影。由于與該公司高層有著很深的淵源,了解到不少內情,震驚與遺憾之余,加之以前做財經記者的職業(yè)習慣,那時我就有要寫作的沖動。只是,那時對整個行業(yè)所知、所見、所思甚淺,而后來投身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和合伙人一起埋頭打理業(yè)務,就逐漸淡忘了這個念頭。 數年來,由于耳濡目染,我對資本市場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并分別在資本市場狂熱和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兩個不同時期內成功操盤公司的兩輪融資,感觸頗深。同時,我與那個特殊群體——所謂權貴資本,也有著深深淺淺的接觸。業(yè)內傳聞一位大哥級人物,當年因受一樁舉國震驚的高官腐敗案牽連,遭受牢獄之災,之前積累的億萬家財一夜歸零。出來后,在很短的時間里東山再起,在資本市場閃轉騰挪,所獲得的財富遠超以前;政商關系也更加緊密、牢固、高端,這源于在牢房里表現出的“鋼鐵意志”和“江湖義氣”。這些傳聞就是這些年權貴資本市場瘋狂的縮影??傊?,幾年間對這個圈子聽到、看到甚至閑暇時參與的,時常讓我長吁不已。 去年,與出版界朋友劉辛閑聊時又提起這個話題,他對這個選題很感興趣.當場拍板要出版。然后,他就不斷催促我拿起筆來。不幸的是,他突然英年早逝。之后,我和視聽藝術創(chuàng)作資深人士李欣、導演劉寧老師有過一場酒局,我們天南地北地侃著時局、經濟以及當前的影視熱點話題,后來一致地認為,資本市場已在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人們對此不再陌生;預計不久的將來,投融資會成為影視熱點題材。 我決定拿起筆?!赌戏饺宋镏芸酚浾?、財經作家薛芳,是我前同事兼好友,她推薦了中南博集天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伍志總監(jiān),還有他的同事、我的編輯于向勇先生,我們深入商談后,很快達成共識,定位為“知識小說”.即“閱讀小說,同時獲得知識”。 老舍文學獎獲得者、作家毛銀鵬曾經對我說,文學作品最關鍵之處在于揭露A-N的真相,揭示人性的根本,而不是玩弄花哨的技巧。因此,在寫作中,我做了取舍, “知識為主,故事為輔”,講究文字真誠,技巧其次。 我的研究生同學大都分布在銀行、保險和證券甚至擔保領域,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不在金融系統(tǒng),包括我自己。我們在學校所獲得的金融知識,局限于書本和“明規(guī)則”;對于股權投融資實踐和“潛規(guī)則”,還得吸收大量外來的營養(yǎng),所謂實踐出真知。因此,在這里,我要感謝投資人、曾經是著名融資顧問的桂曙光先生,他當年在《創(chuàng)業(yè)邦》開辟的融資系列專欄文章頗是精彩,我從中學*-7甚多,文中也是多次引用;也得感謝義云堂關于vc和PE的微博,關于這個圈子的有趣的談資。不得不提的是安普若先生當年寫的《回國馴火記》,雖未aZ式出版,但在網上風靡一時,圈內朋友總會聊起這篇小說,說是“寫絕了”。雖然這本書所寫的人和事差不多已經過去十年,環(huán)境、政策以及人的心態(tài)也許發(fā)生了一些改變,但是該書所揭露、批判的思想沒有過時,甚至很多細節(jié)依然與當下十分相似。自然,這本書也成為我寫小說的營養(yǎng)源之一,在此深表謝意。 還要感謝遠在故鄉(xiāng)的程志遠大哥,作為鄂東民間文化的記錄者,他不僅文筆好,而且對時局認知深刻。他逐字閱讀了小說初稿,提出了一些中肯的修改意見。從事基金投資的好友陸悅、財經專業(yè)人士朱地術與我探討了一些技術細節(jié)。年輕的書畫家江屹和我從小看著長大的妹妹、已經是廣東某高校老師的王賢以及朋友鄭蕾,也都對書稿中的情感部分提出了良好建議。對此,我均深表感謝。媒體關注與評論
資本是企業(yè)發(fā)展的助推器,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推動企業(yè)向前發(fā)展的因素很多,比如技術、產品、人才、市場,當然也包括資本。做企業(yè)這么多年,我個人比較喜歡講究方法論,并推崇專注性。《對賭》一書展現了當下風險資本與實體企業(yè)的生存狀態(tài)和依存關系,比較真實、客觀,所批判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魚躍醫(yī)療(002223)董霧長吳光明 我們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機會潮起潮涌,旋渦時隱時現?!秾€》一書給我們的啟示是:創(chuàng)業(yè)者只能是趕潮兒,能做的是進德修業(yè),完全依賴資本是靠不住的,想不勞而獲、走潛規(guī)則路線是不可取的;投資人也非再潮兒,想投機取巧,也是靠不住的,忠恕才是王道,守正才能出奇。 三諾生物(300298)董事長李少渡 《對賭》一書所披露的情節(jié)似曾相識,幾乎發(fā)生在我們每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企業(yè)家和投資人身邊,直實而震撼。有警示也有倡導,有拷問也有溫情。一口氣讀完,好不痛快! 東盛科技(600771)董事長張斌 好賭是人的天性,對賭是一種選擇。創(chuàng)業(yè)者要學會自知,自知才能致人而不致于人。投資看要做到知人,知人方能幫忙而不添亂。對賭作為一種估值調整機制,創(chuàng)業(yè)者贏了是雙贏,輸了是雙輸。 康復之家創(chuàng)始人柏煜 有人拿自己的青眷賭明天,有人拿錢賭別人的青眷。本書中所描述的企業(yè)家與投資人在利益上的博弈和斗爭,非常真實地展現了目前國內創(chuàng)業(yè)和風險投資圈實實在在發(fā)生過以及正在發(fā)生的一些事情,對正處于其中的創(chuàng)業(yè)者、投資人雙方都有值得回味、反思的地方,對想進這個名利圈的人來說,也有警示作用?!秾€》不僅僅是在講故事,更是在講道理!好看,有用! 著名投資人、杰睿投資董事桂曙光編輯推薦
陳楫寶編著的《對賭(中國背景下最權威的融資全程實操小說)》是《杜拉拉升職記》《浮沉》之后最有“料”、最厚重的財經小說,投融資小說的鼻祖,跟風大幕即將拉開……你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無論你是創(chuàng)業(yè)者、企業(yè)管理者,還是投資人。它取材于真實案例和作者的親身經歷,以最真實、最中國的故事,給你看一個活生生的新世界,一本書熟悉一個行業(yè)!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