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之美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湖南文藝  作者:傅佩榮  頁數(shù):288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本書是我在浙江大學(xué)為“文化中國人才班”的同學(xué)講解《論語》的實況記錄,再稍加修訂而成。年輕的心靈在面對龐大的孔子形象時,免不了有一番反思、批判與論辯,他們的敏銳提問一再刺激我的靈感,使我充分享受了教學(xué)相長的樂趣。本書取名有個“美”字,意在贊嘆今日青年善于讀書,勇于提問,認真思考以及服膺真理的美好心態(tài)。    這次講課的緣由是這樣的。浙江大學(xué)為了培育學(xué)生,設(shè)立“文化人才班”,由全校二年級五千多名同學(xué)中對國學(xué)有興趣者,精選出三十五人組成,由周生春教授主持規(guī)劃。承蒙周教授厚意,要我為第一屆同學(xué)講解《論語》。我未曾在大陸為本科生正式授課,正好可以借此機會了解優(yōu)秀大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興趣及能力,乃欣然應(yīng)允。結(jié)果呢?學(xué)生們的熱衷學(xué)習(xí)與熱切討論,讓我深深感受到身為老師的重大責(zé)任與無比喜悅。一年之后,周教授告訴我所有上課實況已由孫帥、徐舒、李煦、蘭田、王芳蕾等同學(xué)費心整理成文字稿,希望我加以校訂并設(shè)法出版。如此,《論語之美》有了面世的機會。    有關(guān)《論語》的解讀、闡述與推介,我已寫了十幾本書。本書的特色是加入了年輕學(xué)生的提問與我的回答。我的回答不是結(jié)論,而是引發(fā)新問題的線索。這些問題與答案使我們走出《論語》,面向今日世界與現(xiàn)代人生,使我們在肯定“人人心中有孔子”時,可以進而活出兼具人文之美與人格之美的一生。愿以本書與有心上進的朋友們共勉。    傅佩榮    2011年11月

內(nèi)容概要

《論語》是儒家文化的源頭,其清明剛健的入世精神,中行敦厚的人文之美,深深浸入中國人的心魂血脈。原典形式貌似松散,實則一以貫之,“半部《論語》治天下”,字字珠玉啟人心。
傅佩榮教授凝聚三十年研究心得,甄別上百家注解,以全新形式解讀《論語》原典原意。本書依二十篇次序,圍繞精要命題逐句細解,指引讀者輕松領(lǐng)悟《論語》精髓,找到立身處世的人生正路。本書還收錄傅教授在浙江大學(xué)“文化中國人才計劃”的國學(xué)講稿精華,師生思想碰撞層層深入,以當(dāng)代視野闡發(fā)經(jīng)典新意,猶有昔日孔門十哲的論道風(fēng)采。

作者簡介

傅佩榮,1950年生,祖籍上海,現(xiàn)任臺灣大學(xué)哲學(xué)系教授。傅佩榮在教學(xué)、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曾獲臺灣地區(qū)“教學(xué)特優(yōu)獎”“校園最熱門教授”,新浪、搜狐年度杰出文化人物。著述繁多,范圍涵蓋哲學(xué)、宗教、神話、教育、文化、心理勵志等。學(xué)術(shù)論著融貫古今與中西,結(jié)構(gòu)嚴謹,迭出創(chuàng)見,是當(dāng)代新士林學(xué)派的重要代表,當(dāng)代華人世界公認的一流國學(xué)研究專家。    
傅教授還是一位杰出的演講家,近年來,每年演講達兩百多場,態(tài)度真誠,條理清晰,理融辭暢,使聽者不倦,相悅以解。2006年首開大陸問道,先后在浙江大學(xué)、復(fù)旦大學(xué)、北京大學(xué)、人民大學(xué)、清華大學(xué)、北京師范大學(xué)、中國社科院開展了一系列國學(xué)演講,引起了熱烈反響。自2007年起,陸續(xù)在中央電視臺、鳳凰衛(wèi)視、山東衛(wèi)視、上海衛(wèi)視等多家電視臺主講國學(xué),獲得一致好評。

書籍目錄

自 序/001
一、緒 論/001
1.《論語》緣起/001
2.為學(xué)有術(shù)/003
二、學(xué)而第一/011
1.學(xué)問特色/011
2.因材施教/014
3.修身之道/016
4.為民愛人/023
5.性格特征/024
三、為政第二/025
1.善與真誠/025
2.孔子言孝/029
3.君子之道/040
4.為政之道/048
5.禮與鬼神/049
四、八佾第三/053
1.禮主別異/053
2.祭祀之禮/062
3.樂其可知/067
4.君子之風(fēng)/069
五、里仁第四/071
1.里仁為美/071
2.仁者安仁/072
3.仁者無私/072
4.立志行仁/073
5.研究方法/073
6.超越自我/081
7.一以貫之/082
六、公冶長第五/089
1.特殊才能/089
2.仁的判定/092
3.教學(xué)特色/093
4.宰我其人/094
5.性與天道/095
6.君子之志/096
七、雍也第六/099
1.心之修煉/099
2.哲學(xué)深意/100
3.教育理想/102
4.樊遲問仁/103
5.宰我問仁/105
6.子貢問仁/105
八、述而第七/107
1.何有于我/107
2.德行修養(yǎng)/109
3.道德仁藝/109
4.孔子唱歌/110
5.無神論者?/111
6.生活態(tài)度/114
7.孔子其人/115
8.怪力亂神/116
9.顧諟天命 /116
10.圣人與仁/117
九、泰伯第八/119
1.人文教化/119
2.守死善道/120
3.圣明之君/122
十、子罕第九/125
1.行為修養(yǎng)/125
2.受命于天/125
3.學(xué)習(xí)感悟/128
4.天不可欺/129
5.師生情誼/130
十一、鄉(xiāng)黨第十/131
1.人文精神/131
2.與朋友交/132
十二、人性向善/135
1.研究方法/135
2.人性向善/136
3.真誠由內(nèi)/142
4.善與追求/149
十三、先進第十一/157
1.用人之道/157
2.孔門諸賢/158
3.鬼神生死/161
4.學(xué)生特色/162
十四、顏淵第十二/167
1.顏淵問仁/167
2.行仁之道/170
3.天道之辨/173
4.無信不立/175
十五、子路第十三/179
1.名正言順/179
2.子為父隱/180
3.行己有恥/185
4.教育目標(biāo)/187
十六、憲問第十四/189
1.仁者管仲/189
2.以直報怨/196
3.知子者天/197
4.修己安人/201
5.不出其位/202
十七、衛(wèi)靈公第十五/205
1.子路其人/205
2.人能弘道/207
3.朝聞夕死/208
4.殺身成仁/209
5.曰“如之何”/211
十八、季氏第十六/213
1.損益三樂/213
2.三戒三畏/214
十九、陽貨第十七/219
三年之喪/219
二十、微子第十八/223
舌撻隱者/223
二十一、子張第十九/229
萬仞宮墻/229
二十二、堯曰第二十
    (總結(jié)的話)/235
1.儒家原則/235
2.孤魂野鬼?/236
贈冊目錄:
附錄一:《論語》原文
附錄二:孔子小傳

章節(jié)摘錄

一、緒論2.為學(xué)有術(shù)無論是做學(xué)問還是讀《論語》,都有可以遵循的方法。有個詞叫做“文本(text)”,打開《論語》,第一句話是:“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出自《論語?學(xué)而第一》)這就是文本。怎樣去理解一段文本,這是個大問題。我們要問,第一,文本它究竟說什么?第二,它想要說什么?第三,它能夠說什么?第四,它應(yīng)該說什么? 第一,它究竟說什么。這需要通過文字學(xué)、訓(xùn)詁方面的考據(jù)搞清楚。中國大陸每隔一段時間就新發(fā)掘出一些古代墳?zāi)?,接著就可能對歷史研究進行某些修正。最有名的例子是帛書本《老子》。一般人看《老子》,都看王弼的注解,而王弼是魏晉時代的人,但是帛書本《老子》據(jù)考證出自更早的漢高祖時代。何以見得?因為古代寫書要避諱皇帝的名字。譬如,有一句話是“治大國,若烹小鮮”,如果寫成“治大邦,若烹小鮮”,說明這個版本早于劉邦。因為漢高祖名叫劉邦,在他當(dāng)皇帝之后,“邦”字就不準(zhǔn)用了,只能改為“國”字。還有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新發(fā)掘出的版本如果寫作“道可道,非恒道”,說明此版本在漢文帝劉恒之前。我們回頭再讀王弼的《老子》,就明白有些字是相通的,“?!本褪恰昂恪?,“國”就是“邦”;不過在其他地方可能不一樣。另外,斷句不一樣,也影響對文本的解釋。在充足的材料沒有發(fā)掘出來之前,讀書的人只能猜測。目前只有一個版本,就只能看研究的人誰講得比較合理。在猜測的過程中,有時候誤會也可以成為一種創(chuàng)造,可以繼續(xù)發(fā)展,可以講得很有道理,不過這畢竟不是古人原本的想法。有時候挖掘出來就是好材料,是比較早的正式版本,沒有什么問題;而有時候可能只是多刻了一個字,這樣就成了猜謎大會。譬如,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保ǔ鲎浴墩撜Z?為政第二》)其中“耳順”的“耳”就是多出來的字。如果看孔子之后的先秦儒家經(jīng)典,《孟子》《荀子》《易傳》《中庸》《大學(xué)》,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提到耳朵順不順,倒是有很多人談?wù)摗绊樚烀保鬃右苍凇兑讉鳌罚ㄈ寮医忉尅兑捉?jīng)》的材料)中多次談到。這就值得懷疑:孔子說的真是“耳順”嗎?另外,怎么理解“耳順”呢?是指能聽進去各種不同意見嗎?不是??鬃硬⒉恢鲝埪犨M去各種意見,而是主張“道不同,不相為謀”。還有人認為耳與繁體的“圣”(聖)有聯(lián)系,這句話暗示孔子六十歲時認為自己成圣了。其實,孔子從不認為自己是圣人,他認為,就連堯舜還有很多事情做不到,    而且一個人死后才能蓋棺論定,“若圣與仁,則吾豈敢!”“六十而[耳]順”的“耳”實在是多出來的字,是衍文。涉及孔子六十歲這么重要的階段,在先秦儒家經(jīng)典中沒有第二個例子,這個就成為孤證,讓人無法解釋這一只孤單的耳朵。我們注意到,孔子晚年就是在“順天命”。古人的“順”是指下對上,如順天、順父母、順國君、順長輩……但是除了孔子沒有人說過耳朵順不順,而且“耳順”與孔子在六十歲前后做的事情完全不相干。從五十五歲到六十八歲,孔子花了十四年的時間周游列國,這需要的不是“耳順”,而是“順天命”,即“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理論上的一種解釋。以上是第一步,理解文本究竟要說什么,要看論據(jù)夠不夠多,道理講得是否圓滿。第二步是探討它想要說什么。每一個時代有自身的問題,其記錄往往意在言外。隔了幾代之后,后人往往不理解古人的用意。譬如:孔子為什么要談“仁”?仁是孔子的核心觀念,在《論語》中出現(xiàn)了一百零四次,除了“之乎者也”,這個字出現(xiàn)得最多。孔子的學(xué)生反復(fù)問他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每次都不一樣。他究竟為什么要提出這個概念呢?在孔子的時代禮壞樂崩,社會的行為規(guī)范已經(jīng)瓦解,禮和樂變成外在形式。孔子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出自《論語?陽貨第十七》)意思是:我們說禮啊禮啊,難道只是說玉帛嗎?我們說樂啊樂啊,難道只是說鐘和鼓嗎?“禮”(禮)這個字右邊是“豐”(豐),“象二玉在器形”(出自王國維《釋禮》),形如兩塊玉在桌子上??鬃诱J為,禮和樂不能只有外在的形式,還需要有內(nèi)涵。在古代,禮樂用來約束人的行為。禮代表“分”,長幼尊卑,都有規(guī)矩;樂主“和”,使人們情感和諧。有分有和,人的社會才有秩序。在孔子的時代已經(jīng)禮壞樂崩,他之所以談?wù)撊?,是要重新找到價值的基礎(chǔ),一種內(nèi)在的真誠的力量。當(dāng)外在規(guī)范已經(jīng)瓦解的時候,只能從內(nèi)在找到規(guī)范的基礎(chǔ)。其實我們現(xiàn)在也應(yīng)該問自己:為什么我要行善避惡?以前周公制禮作樂,孔子非常崇拜他。但是現(xiàn)在禮壞樂崩,不可能復(fù)古了??鬃硬皇且獜?fù)古,而是承前啟后,承禮啟仁,承的是周朝的禮,啟的是仁義的仁??鬃臃磸?fù)強調(diào)“仁”這個概念,因為他想挽救時代的危機——價值觀上的虛無主義。所以說,離開時空的脈絡(luò),我們不可能理解孔子的思想或整個思想史的背景。第三步,它能夠說什么?“能夠”二字代表可能性?!墩撜Z》傳習(xí)到現(xiàn)在有兩千多年了,很多讀書人都為它作注解,每一種注解都是一種可能。我就至少看過上百家注解,說明起碼有上百種可能來解釋每一句話。《論語》中有些話比較簡單,有些話卻沒有定論。一句話既然啟發(fā)了某個人的某種注解,說明它有著豐富的可能性。我們多了解別人的解釋,就不會誤以為自己的同一種解釋是創(chuàng)見。譬如,“六十而[耳]順”的“耳”字是多出來的,我起初以為是自己的創(chuàng)見,后來才發(fā)現(xiàn)很多人早就講過了。比如馮友蘭先生就講過,但他沒有給出證據(jù),只是憑借哲學(xué)智慧認為“耳”字是多出來的。去年我看到梁漱溟先生的一本書,是他在北大教《孟子》時的講義(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3年出版)。書中寫到,孟子主張的不是“人性本善”,而是“人性向善”。我講“人性向善”講了二十多年,忽然發(fā)現(xiàn)梁先生早就講過了,只是他沒有給出論證。做學(xué)問,不能說先發(fā)明這個詞的就贏了,要看誰能對這種理論作出完整的建構(gòu)。 最后一步最難,它應(yīng)該說什么。通過前三個階段的檢驗,研究者最終要判斷它應(yīng)該說什么。這么多人都在講《論語》,我們聽哪一位的呢?看誰講得有道理!所謂有道理,分兩方面看。一方面,看在《論語》這部書中有沒有前后呼應(yīng)。譬如,孔子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出自《論語?述而第七》),向來在翻譯上有爭論,從中可以學(xué)習(xí)讀《論語》的方法。一般來說,這段話有兩到三種解釋。第一種最原始,自己帶著十束肉干來找我的,我沒有不教的;第二種,自己帶著薄禮來找我的,我沒有不教的;第三種是南懷瑾先生的翻譯,自己穿戴整齊,束發(fā)修行。不過第三種在漢代就有人講了,他選擇了這種來解釋。第一種是后人最常采用的,邏輯上有問題。首先,讀懂一句話,有時候要聯(lián)系全篇相關(guān)內(nèi)容來讀。參考10?8的最后一句“沽酒市脯(fǔ),不食”?!肮辆啤笔窃谑忻嫔腺I來的酒,“市脯”是市面上買來的肉干??梢娍鬃邮遣怀再I來的酒與肉干的。如果有學(xué)生送孔子肉干,孔子難道會問“是你家人做的還是外面買的”嗎?顯然不可能。其次,根據(jù)司馬遷的記載,孔子有三千弟子,假如每人送十束,就有三萬束肉干,這樣吃法恐怕會得胃癌死掉的。再次,把“自行束脩以上”翻譯成“自己帶十束肉干來找我”,顯得孔子高高在上,這合理嗎?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xué)史》中提到,中國有一個孔子,西方有一個蘇格拉底,他們都是有名的老師,但孔子還是比不上蘇格拉底,因為后者不收學(xué)費。不過馮先生又說,我們也不能怪孔子,因為總歸要維持生活的。馮先生是好心,這番話卻完全是誤解。南先生解釋為:自己束帶修飾、服裝整齊,跑來找我的我都教。他也是把“自”當(dāng)成自己,只是用了比較合理的方式,但是理解有偏差。事實上,束帶修飾是漢代的禮節(jié),孔子的時代“行束脩”不可能是這個意思。假如采用這種解釋,“以上”的“上”又代表什么呢?是說孔子高高在上嗎?同學(xué)們見了我,都要跪下來匍匐前進,我高高在上。這種解釋很不合理。其實,上面提到的三種解釋,都把“自”當(dāng)做自己,本身就是錯誤的。這里的“自”是“從”的意思。在《論語》中,“自”有兩種用法,共出現(xiàn)二十次,有十次作“自己”講,另外十次作“從”講。例如,有朋“自”遠方來,“自”就是從。“自”當(dāng)“自己”來講時,一定是一個反身動詞的主詞。所謂反身動詞,就是主詞和受詞是同一個字?!白浴钡倪@種用法在《論語》中出現(xiàn)了十次,無一例外。譬如,“自道”“自辱”“躬自厚”等,反身動詞“自”的受詞就是“我自己”,主詞后面不能另有受詞。“自行束脩以上”,如果“自”是自己,翻譯成自己帶著學(xué)費或是肉干,主詞后面就有了受詞,不合《論語》的文法。有人把這句話念成“自行……以上”,其實是不對的。整部《十三經(jīng)》中“自……以上”出現(xiàn)了三次,另兩次出現(xiàn)在《周禮?秋官司寇》中,很抱歉,都不是這種句法,而孔子顯然不會自己創(chuàng)造一種句法。另兩次都是“自生齒以上”,指數(shù)字的增加,用以描述年齡?!白陨X以上,皆錄于版”,生齒代表一歲了,長牙齒了。古代登記戶口很麻煩,需要在竹簡上刻名字,而嬰兒的死亡率很高,所以有等小孩子長了牙齒后再登記的規(guī)定。因為嬰兒長了牙齒,就可以吃硬的食物,存活問題不大。這有古代資料可查?!耙陨稀保須q數(shù)往上增加,從一歲以上。第三次就是孔子講的“自行束脩以上”,當(dāng)然是指從十五歲以上?!靶惺憽睘槭裁词侵甘鍤q呢?最早的時候,貴族子弟確實是十五歲開始上大學(xué),要帶十束肉干;后來就以“行束脩之禮”代表十五歲。這在古代是很常見的用法。古時候,女孩子十五六歲就要及笄,看到女孩子不能問幾歲了,要問她及笄沒有;看到男孩子,則要問加冠沒有。女孩子及笄之后就可以結(jié)婚了,男孩子加冠之后也算成年,可以結(jié)婚了。這種禮節(jié)是代表一個階段。孔子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意思很清楚:從十五歲以上,我沒有不教的。古時候老百姓子弟在十五歲之前有鄉(xiāng)學(xué),就是孟子說的“謹庠序之教”,在鄉(xiāng)學(xué)里學(xué)習(xí)文化常識與基本武藝,但是十五歲之后就沒地方學(xué)習(xí)了,只能準(zhǔn)備子承父業(yè)。孔子開了平民教育的先河,讓老百姓繼續(xù)受教育,所以他強調(diào)從十五歲以上,沒有自己不教的。這是多么簡單清楚的道理。                     十三、先進第十一                                    4.學(xué)生特色【11?2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狈蜃舆又!扒螅柡稳??”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薄包c!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弊釉唬骸昂蝹酰恳喔餮云渲疽??!痹唬骸澳赫?,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薄拔ㄇ髣t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這一章很精彩,談到孔子的四個學(xué)生的志向。子路、曾點、冉有、公西華在旁邊坐著??鬃诱f:“我比你們虛長幾歲,希望你們不要因此覺得拘謹。平日你們常說:‘沒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們,又要怎么做呢?”子路搶先說了:“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幾個大國之間,外面有軍隊侵犯,國內(nèi)又碰上饑荒;如果讓我來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變得勇敢,并且明白道理?!?孔子聽了微微一笑。因為治理國家要靠禮讓,子路總是搶先說,一點都不含蓄,不夠禮讓??鬃咏又鴨枺骸扒?!你怎么樣?”冉有膽子小,比較內(nèi)斂,回答說:“縱橫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讓我來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富足。至于禮樂教化,則須等待高明的君子?!比接泻髞淼谋憩F(xiàn)倒也不錯??鬃釉賳枺骸俺?!你怎么樣?”公西華適合做外交官,他回答:“我不敢說自己可以做到,只是想要這樣學(xué)習(xí):宗廟祭祀或者國際盟會,我愿意穿禮服戴禮帽,擔(dān)任一個小司儀。”孔子又問:“點!你怎么樣?”曾點,即曾晳,他的兒子是曾參。曾點在《論語》出現(xiàn)這一次就夠了,永遠留名。 曾點彈瑟的聲音漸稀,然后“鏗”的一聲把瑟推開,站起來回答:“我與三位同學(xué)的說法有所不同?!笨鬃诱f:“有什么妨礙呢?各人說出自己的志向罷了?!逼鋵嵲c的志向?qū)嵲诓凰阒鞠?,他說:“暮春三月時,春天的衣服早就穿上了,我陪同五六個成年人,六七個小孩子,到沂水邊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fēng),然后一路唱著歌回家。”這是生活態(tài)度嘛!這是真正精彩的一段??鬃勇犃速潎@一聲,說:“我欣賞點的志向??!”前面三個學(xué)生聽了,反應(yīng)很激烈,立刻離開教室。古時候上課不開心,老師可以跑掉,學(xué)生也可以跑掉。四個學(xué)生中,老師只稱贊了一個,另外三個趕快走吧??鬃訛槭裁捶Q贊曾點呢?因為曾點配合天時,暮春三月;配合地利,住在沂水附近,有舞雩臺;配合人和,五六個大人,六七個小孩。人活在世上,當(dāng)然希望成為人才而為社會所用,但是那要靠別人安排,不是想要就有的。如果你配合天時地利人和,自己可以隨時掌握快樂。人真正的志向在內(nèi)不在外,快不快樂要自己負責(zé)。我們不能選擇時代,不能說本來想要過得好一點,時代不允許??鬃臃Q贊曾點,說明他心里也希望天下太平,大家可以過和諧快樂的生活,不用為政治問題煩惱。其實前面三個學(xué)生都有正常表現(xiàn),希望得君行道,好好為社會服務(wù)。三個人走了之后,曾點就露出了馬腳。曾點太得意了,立刻乘勝追擊,說:“那么三位同學(xué)的話怎么樣?”他要老師點評??鬃诱f:“各人說出自己的志向罷了?!笨鬃酉M灰獑柫?,這次你第一名了,還問什么呢?但是曾點還要問:“老師為什么對由的話微笑呢?”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禮,他的話卻絲毫不謙讓,所以笑他。”曾點又問:“難道求講的就不是國家嗎?”孔子說:“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怎么見得不是國家呢?”曾點又問:“難道赤講的不是國家嗎?”孔子說:“有宗廟祭祀的諸侯會同之事,不是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赤只做個小司儀,那誰能來做大司儀呢?”孔子又把三個同學(xué)稍微抬高一點,避免曾點一路狂妄下去。曾點有比較之心,說明他沒有那么超越。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傅先生對于國學(xué)真有心得,而且善于簡捷清晰的表達。我很欣賞傅先生眼界和心胸的開闊,他在講課中做到了兩個打通:其一,打通各個領(lǐng)域;其二,打通中西哲學(xué)。作為一個有著活潑心智的愛智者,他能在課堂上產(chǎn)生一個磁場,把思想的樂趣傳遞給每一個人?!車?著名哲學(xué)學(xué)者、散文家人生不只是為了活下去,還須明白活著有何目的,仁德與義利不只是圣人或政治領(lǐng)導(dǎo)的必備條件,也是每一個人內(nèi)心最深切的愿望。這是人性向善的體現(xiàn),離開了仁與義,人生難免陷于迷惑與失望中?!墩撜Z》就是要給人指引“人生的正路”?!悂?清華大學(xué)國學(xué)研究院院長傅教授是我所聽過課的中國所有的國學(xué)專家中,講得最好的一位講師。尤其是他能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點上來詮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意義,視野絕對不一樣?!u先生 北大歷史系國學(xué)培訓(xùn)班學(xué)員、上海某民辦大學(xué)董事長

編輯推薦

《論語之美》編輯推薦:著名國學(xué)大師、CCTV《百家講壇》主講人傅佩榮教授,凝聚三十年研究之功,甄別上百家注解,透徹闡釋《論語》精髓,逐句解讀,精妙雋永。全新形式:收錄傅教授在浙大“文化中國人才計劃”的講稿精華,與精英學(xué)子問答解惑,獨家傳授解讀方法。國學(xué)熱第二階段,“回歸《論語》原典”的權(quán)威之作,明快曉暢,可讀性強。著名學(xué)者周國平、陳來、杜維明,鄭重推薦。超值贈冊:《論語》全文+孔子小傳,裝幀精美、易于攜帶。每日感悟經(jīng)典之美?!鞍氩俊墩撜Z》治天下”,字字珠玉啟人心。每一顆中國心靈都想親近的人文之美??鬃诱f:“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薄墩撜Z》啟示我們:人性的價值由內(nèi)而發(fā),真誠就能引發(fā)力量,立志走上人生正途,不斷超越自我局限,活出生命的尊嚴與美感。行走于《論語》的字里行間,尋找儒家精神的真正源頭?;畛黾婢呷宋闹篮腿烁裰赖囊簧?,并因此立于不敗之地。

名人推薦

傅先生對于國學(xué)真有心得,而且善于簡捷清晰的表達。我很欣賞傅先生眼界和心胸的開闊,他在講課中做到了兩個打通:其一,打通各個領(lǐng)域;其二,打通中西哲學(xué)。作為一個有著活潑心智的愛智者,他能在課堂上產(chǎn)生一個磁場,把思想的樂趣傳遞給每一個人?!車?著名哲學(xué)學(xué)者、散文家人生不只是為了活下去,還須明白活著有何目的,仁德與義利不只是圣人或政治領(lǐng)導(dǎo)的必備條件,也是每一個人內(nèi)心最深切的愿望。這是人性向善的體現(xiàn),離開了仁與義,人生難免陷于迷惑與失望中?!墩撜Z》就是要給人指引“人生的正路”?!悂?清華大學(xué)國學(xué)研究院院長傅教授是我所聽過課的中國所有的國學(xué)專家中,講得最好的一位講師。尤其是他能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點上來詮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意義,視野絕對不一樣?!u先生 北大歷史系國學(xué)培訓(xùn)班學(xué)員、上海某民辦大學(xué)董事長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論語之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6條)

 
 

  •   《論語》是儒家文化的源頭,其清明剛健的入世精神,中行敦厚的人文之美,深深浸入中國人的心魂血脈。原典形式貌似松散,實則一以貫之,“半部《論語》治天下”,字字珠玉啟人心。
      傅佩榮教授凝聚三十年研究心得,甄別上百家注解,以全新形式解讀《論語》原典原意。本書依二十篇次序,圍繞精要命題逐句細解,指引讀者輕松領(lǐng)悟《論語》精髓,找到立身處世的人生正路。本書還收錄傅教授在浙江大學(xué)“文化中國人才計劃”的國學(xué)講稿精華,師生思想碰撞層層深入,以當(dāng)代視野闡發(fā)經(jīng)典新意,猶有昔日孔門十哲的論道風(fēng)采。
  •   買來后三天就看完了,傅佩榮老師的書毋庸置疑,定會讓讀者從中獲益,《論語之美》里的內(nèi)容有一小部分之前在別的書上看到過,但通讀下來更想去買一本完整的論語注解(當(dāng)然是傅教授注解)。
  •   《論語》為什么兩千多年來傳承不絕,始終是最重要的經(jīng)典,我想就是其中包含孔子那種特中國范兒的人文思想。所謂中國范兒,就是講究樂天知命,又講究理性和現(xiàn)實入世,講究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講究人性的敦厚和善。我認為現(xiàn)代人很多都缺少了這種中國范兒,而傅佩榮這本書,講得很好,讀這本書,很受啟發(fā)。
  •   現(xiàn)在許多人把當(dāng)今社會的不良現(xiàn)象以及人類的弱點歸結(jié)為儒家思想對中國兩千年的統(tǒng)治。其實,是我們現(xiàn)代人太道聽途說斷章取義,沒有真正了解到儒家的思想,也沒有真正了解孔子的思想。希望通過這本書,我們能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重新定位對儒家對孔子對論語的看法。很喜歡本書的作者傅佩榮教授,他的講述深入淺出,很具有啟發(fā)意義。
  •   論語從不會過時,因為它講的是人心講的是人性,以及我們在社會中的如何自處并有所作為。讀傅佩榮講的《論語》,既不像學(xué)術(shù)著作那般深奧難讀,也不是于丹似的浮光掠影,而是把握原典,深入透徹,很受啟發(fā)。
  •   以傅佩榮教授的學(xué)識和閱歷解讀的《論語》更美!
  •   閱讀傅佩榮教授所著《論語之美》講解清楚,與其他有關(guān)論語的著述比較別具一格,讓人耳目一新。
  •   傅佩榮是我認為講《論語》講得最好的國學(xué)大師。他講得有理有據(jù),又非常有趣味。每天讀一點,對《論語》的理解又更進一步,心里總是很充實很愉快。
  •   傅佩榮教授不虧是臺灣國學(xué)大師,善于從現(xiàn)實生活講經(jīng)典,講得清楚準(zhǔn)確,理解起來很輕松。附贈的小冊子很實用,版式清爽,原典權(quán)威無誤,可以放心讀的版本。
  •   傅佩榮的解讀,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論語》這本經(jīng)典,值得一看,建議大家購買,而且是來當(dāng)當(dāng)買
  •   自從在《百家講壇》上聽到傅佩榮的講座,我就開始搜集他各種解讀經(jīng)典的書。這本新書裝幀很美,講解細致,尤其是其中師生問答部分,論題都很吸引人,比如關(guān)于孔子的樂天知命,當(dāng)代人的信仰問題,命運與承擔(dān)的問題等等,講得很貼近生活,啟發(fā)良多。
  •   傅先生這版對《論語》闡釋有很多獨到的見解,尤其是與學(xué)生問答的形式很新穎,讓讀者更易理解。收藏了!版式也很精美,大愛!
  •   傅佩榮的書:老子,莊子,論語,一本也不能少!
  •   傅佩榮的書還是很喜歡的,但是像《論語》、《老子》這樣的著作,還是得慢慢品啊
  •   傅佩榮先生品讀《論語》。
  •   傅佩榮老師的作品收集得差不多了,這本書無論從紙質(zhì)、印刷,再到內(nèi)容都是值得購買的。另外我感覺臺灣的學(xué)者對國學(xué)經(jīng)典的解讀更有其獨到之處,特別是傅佩榮老師,堪稱大師佾,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博古通今,值得收藏啊?。?/li>
  •   透徹解讀《論語》精髓
  •   論語之美,這個書名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論語流傳至今,千年不哀,是因為它是美的。
  •   很好的一本書。讓我們重新體悟論語的大美。
  •   封面很美,確實能感受到論語的美
  •   論語之美,就是美??!
  •   國學(xué)大師傅佩榮的書確實是值得一看。喜歡國學(xué)的人。
  •   讀懂論語,便行天下
  •   買了有一段時間了,但最近才拿出來讀,正因為它,讓我迷上了論語。這本書的視角很不錯,評論非常有見解。推薦大家閱讀
  •   正在讀,讀的很開心,難得的真正通論語的一位名家。
  •   其實讀書這么久以來老師教的論語就那么十幾句而已,想了解得更多。
  •   有助于深入理解論語,還挺便宜的,贊一個~
  •   讀了兩章,真心覺得不錯,在論語解釋方面,有很多獨到的見解??梢院蜅畈壬摹墩撜Z譯注》對照,收獲會更大。
  •   這本書很好,可以幫助我更好的理解和運用《論語》。
  •   精讀論語,做一個善思之人。
  •   讀《論語》,多看各家之言,此書值得一看
  •   修身立命,必看《論語》
  •   普及讀物,跟南老論語別裁境界差太遠了
  •   這個版本的論語解釋很不錯
  •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br /> 我特別喜歡這句話,傅佩榮的講解深得經(jīng)典原意,并作了針對現(xiàn)實的闡發(fā),讀了之后心胸豁然開朗,各種糾結(jié)的俗世紛擾,逐漸有了清晰的脈絡(luò)。是一本啟發(fā)人生的好書。
  •   和國學(xué)之美一起買的。內(nèi)容有一點重復(fù)。很好的。
  •   傅佩榮這本書深入淺出,不錯。
  •   書很不錯,精美,內(nèi)容頁不錯,傅老先生的啊?。?/li>
  •   傅子的作品就是爽
  •   美~
  •   美就一個字
  •   那么多國學(xué)大師推薦定是精品
  •   看了一些,沒有都讀完,作者的見解和解讀非常喜歡!
  •   內(nèi)容通俗,隨書贈送的小冊子很方便!封皮精美,但不是精裝!
  •   很不錯,有空多讀讀這本書心情也會好很多,整個人也會變得輕松起來。值得推薦。
  •   里面有很多見解獨到的觀點,而且對前人的看法做了詳盡的闡述,條理清晰,論證有力
  •   與想象的形式不太一樣,不過也不錯
  •   大師的解析,果然不同凡響!
  •   好書,心靈之書。
  •   作為寒假期間的所讀書籍,來拜讀的,很喜歡這本書。希望能帶給我人生的悟處。
  •   老師推薦購買,很好很好!
  •   老師推薦,給女兒買的。
  •   不錯,可以好好研究研究
  •   國粹經(jīng)典,不可錯過
  •   付老師視野開闊,見解獨到,受教!
  •   娓娓道來的哲學(xué)著作。
  •   這本書不錯,很受啟發(fā),印刷也很好。喜歡
  •   本來看文言文就有些不好懂,感覺空,但是這本書融合了作者的個人見解和生活感想,就覺得很有感觸,而且對于老師來講很有實用性
  •   很喜歡這本書,慢慢看
  •   這本書質(zhì)量很好,價格便宜,比在書店買實惠多了。
  •   物流有點慢 其他都不錯
  •   這也是孔丘活在我們心中的證據(jù)啊。
  •   嗯嗯。很好!擴充我的知識!
  •   這個商品不錯,要仔細看!
  •   如沐春風(fēng),沁人心脾!
  •   很通俗,象揭開了神秘面紗一樣,但比想象中失望
  •   還沒看經(jīng)歷挺好感覺
  •   拿來翻翻看的書
  •   通俗易懂,學(xué)習(xí)中。
  •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孩子很喜歡所購書籍!
  •   好好地研讀
  •   發(fā)人深省的好書!獲益良多!
  •   還不錯,但感覺作者可以多寫一些啟迪的話和故事,幫助思考。
  •   這種書看時間長了就不愛看了
  •   老師的理解很精彩
  •   付老師的整體講得不錯,但還是有些不能認同。
  •   很有感受,書不錯!值得
  •   書立方推出的系列叢書非常適合學(xué)生閱讀,可惜限購。
  •   還是有很多獨特的見解
  •   讀后挺有感觸的,印刷,紙張也很好
  •   好書,終于買到了,收藏了!
  •   非常好的書。從內(nèi)容,外觀設(shè)計,包裝運輸都滿意。
  •   已讀完,寫得真好,看了很有啟發(fā),有收獲!
  •   即不是論語注釋,也不是完整的品讀,很散亂的寫了一些東西
  •   值得推薦 內(nèi)容很淺顯易懂
  •   1、有不少自己的新見解2、但講解不全面
  •   喜歡臺灣人寫的關(guān)于文化的書
  •   論語經(jīng)典之作,可以時時欣賞!
  •   內(nèi)容還沒具體看,雙色印刷,贈送的論語只是原文,能有點疑難字詞句方面的注音、注釋就好了。
  •   靜不下心去看~但是看著封面就很喜歡
  •   大學(xué)的時候就看過一些,這次有優(yōu)惠就買下來了,很值!
  •   有如此名氣畢竟是有其道理的,很有自己見解,易讀,不過覺得有其不盡人意處,有些翻譯不怎么按字面翻譯,很籠統(tǒng)只說其意思,有些覺得模糊處反而帶過
  •   還沒認真讀 假以時日吧
  •   正版書,包裝很好,正待細讀
  •   論語之美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