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棄的人

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作者:[美]湯姆?富蘭克林  頁數:346  字數:243000  譯者:子文  
Tag標簽:無  

前言

  譯后記  讀到這里,故事已經完結。感謝大家,陪我一起在富蘭克林先生平實真樸、意境飽滿的文字中暢游。希望我的翻譯和轉述,能帶給大家最接近原著的一手體驗。  不知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樣,被這個充滿懸疑色彩但又并非純粹懸疑的故事深深吸引和打動。開篇發(fā)生的一場謀殺案(面具殺手對拉里開槍)引出幾日前的兩起失蹤案(蒂娜·盧瑟福和M&M),又牽帶出多年前的謀殺案(辛迪遇害)。當謎底揭曉,真相大白時,我對辛迪一案的簡陋和粗線條略感失望——雖做足鋪墊,但竟毫無技巧性和設計感可言,全然不像其他的兇案橋段。然而,由此引致的誤解和冤情,又是多年后這一連串罪案的根源禍首?! ∫蚬麍髴垒喕??;匚?,是引人入勝的……  密西西比是美國那片并不古老的土地上的一個神奇、富有特色的州。州名來自印第安語,意為“大河”。在密西西比河沿岸,有大片森林,也有大量黑人。20世紀60年代以前,農業(yè)經濟是該州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動力。想必那傳說中的種植園經濟和棉花莊園,大家都不陌生。在南北戰(zhàn)爭之前,密西西比州是全美第五富裕的州。而如今,該州人均收入位列全美之末?! ”娝苤?,二戰(zhàn)以后,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和壓迫成為美國尖銳突出的社會問題。很多州都有種族隔離的法律,黑人被剝奪了被選舉權,在政治上毫無平等權利。20世紀40年代開始,黑人運動逐步展開。大家想必都在歷史書中讀到過著名的黑人運動及案例,譬如:小石城運動、“自由乘車”運動等。1963年,在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的領導下,二十五萬黑人向華盛頓自由進軍,爭取就業(yè)、爭取自由。金牧師在林肯紀念塔前發(fā)表了舉世聞名的《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說?! ”緯墓适戮桶l(fā)生在20世紀70年代的密西西比州,將情境還原到上述歷史、政治、社會、文化背景中,其厚重的時代感即刻顯現。一切都始于拉里和塞拉斯在寒冷冬日里的初次見面,但一切又都早已在上一代人的青春歲月中埋下伏筆。記得中學時代的語文課上,老師反復強調,矛盾沖突是戲劇的核心內容。當初并不理解,只覺得這論斷簡單到可以過目不忘,但又隱隱地懷疑其真實性。后來才逐漸懂得,有些道理,就是可以精辟到如此言簡意賅、一語中的。  貫穿故事情節(jié)始終的、最基本的“矛盾沖突”框架,是這對 “黑白”兄弟。起初,冥冥中有一股親情的力量將兩人拉近,共同玩耍、分享快樂,撇開世俗偏見,度過了一段快樂無憂的少年時光。后來,在更多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的糾纏和作用下,他們終究難逃社會和命運的作弄,近乎反目。結尾,在身世之謎和兇案之謎順利告破后,拉里和塞拉斯終于相認。暗夜里,窗口的燈光和汽車的亮光散發(fā)出暖意,淡淡的,卻充滿希望。翻譯時,不知不覺中,我?guī)状螣釡I盈眶?! ≈魅斯锸且粋€普通的白人,也許他也不明白,自己是怎樣被卷入那么多無奈又莫名的“矛盾沖突”。他不打架不滋事,卻被同齡伙伴排斥,認為“不合群”;他愛讀書喜安靜,卻被父親嘲笑,認為“不成材”;他感情內斂思想單純,卻被辛迪鄙視,認為“不潮酷”;他本分淡定守規(guī)矩,卻被全世界唾棄,認為是“殺人犯”。在重重誤解和洗不清的冤屈中生活,一晃就是二十幾年。也許大家都忍不住會想:“換作是我,我會怎么辦?”  拉里的生活規(guī)律有序,從容坦蕩。對待工作,他本分經營,盡忠職守——接過父親的汽修鋪,按時上下班,守著那攤蕭條到近乎停業(yè)的“家族”生意。對待家人,他寬容尊重,體貼關心——定期去養(yǎng)老院探望母親,陪她聊天,為她祈禱,愿她順利走過人生最后一段歷程。對待朋友,他拋卻成見,仗義相助——想將自己的修車技能傳授給華萊士,幫流里流氣的華萊士回歸正途。對待社會,他履行義務,安守法紀——配合定期上門調查的法蘭西探長,容忍不定期上門滋事的年輕人。對待愛情,他遵守諾言,退出成全——不以出賣辛迪的秘密作為洗清自己嫌疑的手段?! ∷回撍耍藚s負了他。  他做到了所有的一切,卻偏偏被世界遺棄?! ∷钤谧约旱氖澜缋?,上班下班,與書為伴。沒有同事,沒有朋友,沒有愛人;只有回憶和信仰?! ∠啾戎?,拉里的兄弟塞拉斯卻是命運的寵兒。他有一份自己熱愛的職業(yè),有幾位要好的同事,有知冷知熱的愛人??伤⒉恢溃约寒斈甑臒o心不語和簡單逃避,讓拉里成為背負罪名的替罪羊。拉里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失去的青春”和“失去的二十五年”。  當矛盾沖突亂成一團麻的時候,我們艱難地理清頭緒,卻發(fā)現很難找到萬惡之源。要怪不明真相的群眾的武斷反應,還是道德輿論的沉重壓力,抑或是法制紀律的失衡不公?也許,這個世界本就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幸好,法律賦予了他“無罪推定”的權利,制度給了他生存的空間,讓他有機會參軍,有機會學習技能,有機會自我提高自我發(fā)展。在那“失去的二十五年”里,支撐拉里的,是信仰還是義務?或許,兼而有之?! 〔环艞?,就是最執(zhí)著的堅持。  堅持禱告,堅持生活。  終于,上帝聽到了拉里的心聲,為他帶來了生命中“特殊的朋友”。然而,更重要的是,這么多年來,拉里始終能夠聽到自己的心聲,保持內心的力量?! ∥淖衷诶锏陌裁咧惺展P。所有的喧囂和躁動,都消散在鄉(xiāng)村的暗夜里;多年的恩怨和情仇,也都消散在郊野的涼風中。如此簡單,不著痕跡??梢粋€人一生最好的時光呢,是否也該消散得如此簡單?是否也會消散得如此不著痕跡?  合上書本,留下的是綿長的思考。反復咀嚼富蘭克林先生的故事,便能體會到回味無窮的魅力,在這個躁動的時代里,感受到撫慰和治愈的沉穩(wěn)力量。人生路上,無論精彩與挫敗,無論幸福與孤寂,始終要保有的,是強大的內心和堅定的信仰?! ∽g者  于2011年立秋

內容概要

  這是無可預知亦無法掌控的命運,這是萬分凄苦又萬般無奈的人生,每個讀者都會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因為,我們都是這孤寂社會里“被遺棄的人”。
  20世紀70年代的密西西比小鎮(zhèn),少年的拉里和塞拉斯在一個寒冷的冬日里初次相逢。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白人少年和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黑人小子,從此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拉里性格木訥,在學校里并不受人歡迎,塞拉斯的到來,讓他有了生命中第一個朋友。善良怯懦的拉里對塞拉斯照顧有加,二人情同手足。然而,隨后發(fā)生的一件事,讓生性木訥的拉里成為眾矢之的,好友塞拉斯也遠走他鄉(xiāng)。
  二十五年悄然過去,拉里依舊在眾人的指責和非難之中凄涼度日,塞拉斯重返故鄉(xiāng),成了一名警察,卻始終不敢面對曾經的好友,直到一起失蹤案件的發(fā)生。心懷愧疚的塞拉斯一心想要幫助拉里,卻不得不先解開自己的心結。可是,已經深埋了二十五年的秘密,要怎樣才能說出口?

作者簡介

 湯姆·富蘭克林:美國當代文學領域最受推崇的知名作家之一,以強大的敘事能力和在人物刻畫方面的卓越天分蜚聲文壇,曾獲“愛倫坡獎”和“古根海姆”獎,現執(zhí)教于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富蘭克林暌違七年推出的新作《被遺棄的人》不僅成為《紐約時報》暢銷小說,而且獲得了《洛杉磯時報》年度圖書獎,被評為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最佳小說、巴諾書店最佳小說,并已入圍2011年金匕首獎、愛倫坡獎和安東尼最佳小說決選。

書籍目錄

第一章:事發(fā)的那一天
第二章:警官塞拉斯
第三章:友情的開端
第四章:遲到的留言
第五章:母親的祈禱
第六章:照片里的秘密
第七章:改變命運的約會
第八章:樹林里的小木屋
第九章:特別的朋友
第十章:塞拉斯的秘密
第十一章:最無辜的人
第十二章:告白
第十三章:令人絕望的傷痛
第十四章:響尾蛇的主人
第十五章:我們都很孤獨
第十六章:兄弟
第十七章:那么多的歉意
第十八章:安吉的禮物
第十九章:回家
致謝
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一年后的今天,拉里扛著步槍走在樹林里,回想起那段往事,仍感到羞愧難當。當晚,父親用鞭子打他——因為他從秋千上跳下來的時候,弄破了衣服。“那衣服是我辛辛苦苦掙錢買的!”第二天,他走到杰姬面前,嘟囔著向她道歉說對不起,她卻轉身走開了。  他朝塞拉斯和母親居住的小屋走去,漸漸到了樹林盡頭。來到田野的邊緣處,拉里向冰凍的田地里張望,看到小屋的煙囪冒著黑煙?! ∷谝粔K樹樁后蹲下來,荊棘正好遮擋了他的臉,屋里的人看不見他。他認識那棟小屋,以前去過。推開拴著毛皮鉸鏈的門,屋里滿是灰塵,陰暗處漏進幾縷陽光,清晰地照在腐朽的木板上。屋里沒什么東西,一張木桌,幾張獵人們用過的單人床,一個洗臉盆。角落處有個爐子,爐門敞開著,管道直通向屋頂的煙囪,頂端處是被熏得發(fā)黑的鋁管。還有一個沾滿灰塵的木箱,打開一看,里面只有死蟑螂和老鼠屎?! ±镞h遠地看著小屋,心里想也許塞拉斯正借著爐火做作業(yè)?小屋沒有自來水,必須去田地另一端的小溪打水。拉里琢磨著也許該離小屋更近些,而最近的是六點鐘方向。拉里在十二點鐘方向,離六點鐘方向還有一百碼。四周全是空蕩的田地,只有一棵白橡樹直立沖天。還是晚上走比較保險,他想。他們肯定沒養(yǎng)狗,否則早就該聽到叫聲了。今晚再來,他要走到屋前,趴在窗戶上張望。  “嘿。”一個聲音在拉里背后響起?! ∷弥鴺?,回過頭。塞拉斯站在他身后,抱著一堆柴火?! ∧且凰查g,塞拉斯迅速扔掉柴火,舉手做投降狀。他身穿拉里母親給他的舊衣服,頭戴拉里的舊棉帽?! ∪箯堊煺f道:“你要殺我嗎?”  拉里放下步槍,說:“不會不會,你嚇了我一跳,鬼鬼祟祟的。”  “我沒有鬼鬼祟祟。”塞拉斯放下手?! ?ldquo;對不起。”拉里說。他把槍放在樹下,猶豫了一陣,然后上前跟塞拉斯握手。拉里的父親常常這么做。塞拉斯也猶豫了一下,迎上去握住拉里戴著手套的手,因為樹林中沒有其他人。  他們互相注視了對方一會兒。然后,蹲在地上撿柴火。拉里把木柴堆在塞拉斯懷里。塞拉斯說了聲謝謝,然后離開。就要走出樹林時,他停下腳步,回頭看著拉里?! ?ldquo;你來這兒干什么?”  “這是我父親的土地”,拉里指著放在樹邊的槍,說:“我來打獵。”  “打到什么了?”  拉里搖了搖頭?! ?ldquo;我根本沒聽到槍聲。”  “我在打鹿。”拉里說?! ?ldquo;如果我有槍,就用來打松鼠,然后拿回家給媽媽做菜。”  拉里伸手去拿自己的槍。  “下次我能借你的槍用用嗎?你父親肯定有很多把槍吧?”塞拉斯問?! ±锏母赣H確實有很多把槍。拉里之所以選擇這把,是因為與那些12、20甚至口徑更大的槍相比,它的后坐力不大,噪音也相對較小?! ?ldquo;你們現在怎么去城里?”拉里問?! ?ldquo;媽媽有車。”  “從哪里弄的?”  “不知道。你爸爸的車是從哪里弄的?”  “買的唄。”  他們站在原地。塞拉斯朝小木屋的方向張望了一下,然后扔下柴火,指著拉里的槍說:“讓我試試吧。”  拉里看了看小木屋,問:“你媽媽不會聽到嗎?”  “她正干活呢。”  “我以為你媽媽是上早班的。”  “是的,她還在福瑟姆的餐廳里上晚班。來吧。”塞拉斯說著,向前一步,從拉里手中拿過槍。拉里并沒有阻攔。“怎么裝子彈?”塞拉斯問?! ?ldquo;已經裝好了,你上膛然后開槍。”  “怎么開槍?”  “你從沒開過槍?”  “我從沒摸過槍。”塞拉斯說。他端著槍的前托和后托,就像舉著個沒有重量的啞鈴。  拉里抬手,比畫了一下該如何瞄準。“你平時習慣用哪只手?”  “怎么了?”  “左手還是右手?我用右手。”  “左手。”  “所以咱倆的姿勢正好相反??吹侥莻€小錘子了嗎?向后拉。”  塞拉斯照做了,拉里看他把槍舉到自己的右腮邊。“把臉放在木托上。”拉里說?! ?ldquo;好涼啊。”塞拉斯說?! ?ldquo;現在,閉上左眼,用右眼瞄準??吹侥莻€小環(huán)了嗎?用它瞄準你想射擊的目標。”  塞拉斯瞄向小屋附近的某樣東西,扣動扳機,槍聲在樹林里回蕩?! ?ldquo;噪音不大。”塞拉斯說。他放下槍,望著自己打過的地方。  “這就是我喜歡它的原因。”  “我能再打一槍嗎?”  “沒問題。”  “你有多少發(fā)子彈?”  “這種槍用的是22點子彈。”  “能打22次?”  拉里笑了,說:“不,22是槍的口徑??梢匝b長子彈或者短子彈,我今天帶了長的。”  “有多少發(fā)呢?”  “足夠你打的。”  塞拉斯舉起槍,看著槍管,扣動扳機。槍沒響?! ?ldquo;得用那個杠桿。”拉里邊說邊比畫?! ∪估烁軛U,打過的空彈殼彈了出來?! ?ldquo;看到子彈是怎么上膛的了吧?現在可以再打了,小心。”  塞拉斯小心翼翼地舉著槍,彎腰去撿彈殼。  “燙手。”拉里說。塞拉斯撿起彈殼,握在手心里?! ?ldquo;這個有什么用?”  拉里聳了聳肩,說:“沒用,扔了吧。”  塞拉斯聞了聞彈殼,說:“味道不錯。”  “火藥的味道。”  “火藥的味道。”  他們注視著對方。  然后,塞拉斯再次舉槍,掄起槍桿指向田野和小屋,劃了一圈回到拉里面前,槍口對著拉里。拉里看著那規(guī)則的O型和塞拉斯的眼睛,渾身僵住了。  “現在我們扯平了。”塞拉斯說。  然后他又舉起槍,繼續(xù)轉圈,最后瞄準一棵松樹,開了一槍。他抬起杠桿,抓住空彈殼,放進手心里空空作響。然后,塞拉斯把彈殼放進衣兜。拉里心中不禁涌起一陣悲傷——這樣一個視空彈殼為寶物的小孩?! ?ldquo;拿去用吧,這槍。”拉里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剐α?,露出整齊潔白的牙齒:“真的可以嗎?”  這是拉里第一次看到塞拉斯的笑容。“過些日子你再還給我,怎么樣?說話算數?”  “我就用它打幾只松鼠,”塞拉斯說,“你還有子彈嗎?”  拉里打開衣兜,掏出兩個小白盒,遞給塞拉斯。塞拉斯小心翼翼地接過,放進自己的口袋。拉里教塞拉斯如何裝子彈,如何瞄準和射擊。這些都是父親曾教給拉里的。當他給塞拉斯講完如何清潔步槍的時候,樹林盡頭的天邊泛起了紅暈,小木屋的煙囪也不再冒煙?! ?ldquo;噢,天哪,”塞拉斯說著,一只手抓起柴火,一只手拿著槍,“爐火滅了的話,我媽會殺了我的。”  他抱著參差不齊的柴火朝夕陽奔去,直到無法看清步槍與柴火后,拉里才轉身走回樹林。夜幕開始降臨。拉里很享受夜色,也享受這空氣。他摘下手套,撿起一根Y形樹枝,將它插在落葉下面寒冷的護根上,在每個枝杈上掛一只手套?! ?hellip;…

媒體關注與評論

  《被遺棄的人》是一個關于救贖的故事,是一個關于誤解和偏見怎樣毀了一個人的人生的故事,人物形象飽滿,場景描寫逼真,故事情節(jié)動人心弦,實現了懸疑小說和文學作品的極佳結合,并探索了文學作品所有的創(chuàng)作可能性。  ——《波士頓環(huán)球報》  愛倫坡獎獲獎作家湯姆·富蘭克林在《被遺棄的人》這部情感豐富、技藝嫻熟的作品中展示了優(yōu)美的文筆,塑造了生動的人物形象,為我們奉獻了又一部文學佳作?! ?mdash;—書單  精彩絕倫的新作……如果你想看一本故事精巧,又兼具文學深度的作品,《被遺棄的人》將是你的首選。  ——《華盛頓郵報》  一部催人淚下的懸疑作品,同時又具備文學作品的美麗面向,隨著作者極富影視畫面感的場景描寫和生動逼真的人物形象塑造,讓我們每個人都深切地被書中的情緒所感染,強烈推薦!  ——《圖書館期刊》  湯姆·富蘭克林的新作出版對廣大讀者來說總是令人振奮的事情,這部《被遺棄的人》更加值得讀者期待,這是一部精彩絕倫的作品,是這個時代最受推崇的小說家?guī)Ыo我們的又一部杰作?! ?mdash;—暢銷作家:丹尼斯·勒翰  文學創(chuàng)作大師湯姆·富蘭克林的新作《被遺棄的人》,以優(yōu)美流暢的筆觸、身臨其境的場景描寫和直擊人心的對白,成就了本年度感人至深的杰作?! ?mdash;—暢銷作家:喬治·皮利卡諾思  當我腦海中閃過今年所閱讀過的所有小說時,最令我回味的還是這本《被遺棄的人》,這不僅是一個一流的故事,更是一部極具創(chuàng)作才華的高品質文學作品?! ?mdash;—普利策獎得主:理查德·羅素  最近我常想,如今這個時代,每一本新書都恨不得被鼓吹炒作成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然而,傳統(tǒng)經典所講究的三要素——天賦、投入以及入木三分的敘事方法卻越來越鮮見。終于,我等來了富蘭克林先生的《被遺棄的人》。閱讀此書的諸多樂趣之一莫過于看富蘭克林同時游走于幾條寫作鋼絲,卻沒有弄灑一滴手中溫熱的密西西比啤酒。這是大師級的表演,技巧嫻熟,帶給人身心的愉悅和滿足感?! ?mdash;—著名作家:戴維·弗羅布萊夫斯基  拉里·奧特和塞拉斯·瓊斯注定會是本年度所有文學作品中最令人難以忘懷的形象,湯姆·富蘭克林筆下的他們仿佛就活在我們中間,那些純真的少年時光,那些無助的隱忍凄涼,那些在背叛和救贖中的掙扎和迷茫,等等,讓我們牽腸掛肚,讓我們熱淚盈眶?!侗贿z棄的人》也注定會成為一部被人們永遠記住的作品,它進一步彰顯了富蘭克林先生作為全美最優(yōu)秀作家的創(chuàng)作才華?! ?mdash;—著名作家:羅恩·拉什  總有一些小說讓人不忍釋卷,它像是有一種魔力吸引著你一頁又一頁地看下去,無法停止;你會一整天都惦記著書里的內容,你會匆匆處理完手頭的其他事,只為騰出時間來閱讀這一本書。湯姆·富蘭克林的新作《被遺棄的人》就是這樣一部讓人難忘的作品,它講述了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不平凡的生活歷程,它穿越世事的凄涼與滄桑,為我們留下了一部縈繞心頭的經典之作?! ?mdash;—著名作家:安·胡德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小說,同時保持了富蘭克林作品中慣有的深度和文學傳統(tǒng)。那可憐的主人公,作者將他的生活和遭遇描述得細膩飽滿,讓他的形象躍然紙上,讓我們看到了命運的逆轉,生活的殘忍,在背叛和救贖中掙扎的無奈,以及一個普普通通的綽號怎樣剝奪了一個純凈善良的人幾十年的快樂人生。每個學校的英文課都應當將此書作為閱讀材料?! ?mdash;—著名作家:尼爾·懷特

編輯推薦

  2011年金匕首獎、愛倫坡獎、安東尼獎決選作品;  《紐約時報》暢銷小說,洛杉磯時報年度最佳小說;  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最佳小說,巴諾書店最佳小說;  富蘭克林先生一直以強大的敘事能力和在人物刻畫方面的卓越天分蜚聲文壇,繼獲得愛倫坡獎之后,暌違七年推出的這部《被遺棄的人》,更是將主人公的凄涼孤苦和命運跌宕演繹得動人心弦、引人落淚。身為尋常百姓,都曾體驗過這個社會的冷漠與凄涼,都深知命運的無奈與滄桑,所以,也都會理解一個二十多年含冤莫白的人,心中有著怎樣的苦楚與隱忍。但是,誰能做到,像書中的主人公拉里那樣呢?二十多年凄涼孤苦,二十多年含冤莫白,二十多年隱忍無奈,他,卻始終不曾改變。一如當初那個善良怯懦的少年,懷揣一顆最溫暖純凈的赤子之心,獨自向善。人們都在說,這個世界越來越不好了,可這是誰的責任呢?任世事滄桑,歲月變幻,其實最應該保持的就是純真的內心和堅定的信仰,因為,只有我們的不放棄,才能成就這世間的美好。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被遺棄的人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2條)

 
 

  •   富蘭克林先生一直以強大的敘事能力和在人物刻畫方面的**天分蜚聲文壇,繼獲得愛倫坡獎之后,暌違七年推出的這部《被遺棄的人》,更是將主人公的凄涼孤苦和命運跌宕演繹得動人心弦、引人落淚。身為尋常百姓,都曾體驗過這個社會的冷漠與凄涼,都深知命運的無奈與滄桑,所以,也都會理解一個二十多年含冤莫白的人,心中有著怎樣的苦楚與隱忍。但是,誰能做到,像書中的主人公拉里那樣呢?二十多年凄涼孤苦,二十多年含冤莫白,二十多年隱忍無奈,他,卻始終不曾改變。一如當初那個善良怯懦的少年,懷揣一顆最溫暖純凈的赤子之心,獨自向善。人們都在說,這個世界越來越不好了,可這是誰的責任呢?任世事滄桑,歲月變幻,其實最應該保持的就是純真的內心和堅定的信仰,因為,只有我們的不放棄,才能成就這世間的美好。
  •   我們都是這個孤寂世界“被遺棄的人”
      ——讀《被遺棄的人》有感
      近日有幸拜讀了美國作家湯姆富蘭克林(Tom Franklin)的最近譯著《被遺棄的人(Crooked Letter, Crooked Letter)》。讀罷,合上書本,心里對這圓滿而充滿真實的結局而感動,同時也對這小說的虛擬世界與真實的現實世界的相似而感到悲哀。
      當你因為二十多年前的一起冤枉而被影響,造成無可逆轉的負作用時,你會怎么做?也許,你無法接受這一切。而本書的開始,就是主人公拉里因一起離奇的失蹤案而背負無辜的罪名,一直背了二十五年。直到書中另一個主人公塞拉斯同二十五年后的相似事件再次相遇,揭開了這一切塵封了認識五年的真相,更揭開了兩個人的上一輩已經埋葬到土地中的真相。
      正如譯者子文在后記中說的那樣:“他(拉里)不負他人,他人卻負了他。他做到了所有的一切,卻偏偏被世界拋棄?!笔前?,他在富蘭克林先生的筆下顯得是如此的單純,善良,富有底線。甚至于在中國,這就是一個實誠的人——可惜他太實誠了,因而背負了如此悲哀的罪名——“殺人嫌疑犯”。
      他是一個白人,在二十五年前的一場與其有關的“辛迪失蹤案”中,他身負污名,家庭的平靜生活終結。而在此之前,他因性格孤僻,特立而被眾人嘲笑——無論是黑人,或是白人。他是那么熱愛讀書,卻被父親嘲笑了他是那么單純,卻被周圍的人戲弄。而他,卻始終不抱怨一句,默默忍受這一切。
      可是,就是因為他的忍耐,造成了這一切的開始與發(fā)展。
      二十五年后,一個同樣神秘的失蹤案將拉里又卷入了這場人情與法情混亂無比的社會世界,而他在開場不久就被神秘的人謀殺未遂,重傷住院,昏迷不醒。這一切更讓疑團留給那些自認為了解拉里,了解一切案件發(fā)生經過的警方們。同時也是他們在拉里蘇醒之后像是勸說引誘一樣讓拉里認罪。這一切讓我們對拉里富有同情,但有些許無奈。
      而打開這一切秘密的人,卻是二十五年前,拉里最熟悉的人——塞拉斯。
      當警方在院中詢問著拉里,正即將引誘成功之時。塞拉斯及時趕到,直到他說出二十五年前“辛迪失蹤案”的更真實的細節(jié)之謎后,這一切,或許已開始終結。
      可這一切的終結,竟然走了二十五年。
      拉里不敢想象,這樣一個二十五年前的朋友,卻是與他被冤枉被羞辱了二十五年的案件有關,而當初,他卻一聲也不吭的離開了夏博鎮(zhèn),留下了拉里獨自背黑鍋。
      當然,還有他更不敢想象的,是那上帝賜予他的“特殊的朋友”,是這個新案件的主謀。
      曾經,拉里小的時候,他的母親因他經常犯哮喘,從而有很厲害的口吃,而時常擔心,因此懇求上帝在新的一天里“不要讓拉里口吃,不要讓拉里哮喘?!倍匾?,她也同時祈禱能夠給拉里帶來一個“特殊的朋友”。
      前兩個祈禱似乎就在拉里升入六年級的一瞬間痊愈了。而那“特殊的朋友”卻一直沒有出現。
      直到物是人非,時過境遷的二十幾年后,華萊士的出現讓拉里或多或少的感到世界的溫暖,這“特殊的朋友”才出現。
      可是,當年祈禱的母親,卻已患老年癡呆,不知其事;而這時出現的“特殊的朋友”,卻成為了謀殺自己的“兇手”;當年認為最要好的朋友,卻因一個真像毀掉了他二十年的人生。這讓拉里無法接受。
      在這樣的情境下,雖然事件各方的反應不盡相同,但當另一個秘密的漸出水面,讓塞拉斯的命運與拉里的命運交結在了一起。
      當拉里文件袋的一張舊照片的出現,讓塞拉斯知道了母親的秘密,也讓自己知道了真正的身世之謎時。他對待拉里的感情,就不僅僅是一般的朋友了。
      他與拉里,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這一切謎底的揭開,讓這一切發(fā)生得事情雖已明朗,但由此所牽出的前因后果的線索,卻已然讓事件當事人難以捉摸,更讓讀者揪心思考。
      故事的結尾在華萊士自殺結案,拉里與塞拉斯共同回到拉里的農場,那燃著的溫馨的燈火中結束。我們不得不說,這結局讓人如此之溫暖,也讓人如此之感動。但當我們回頭看故事的起因時,我們不禁為這不應該開始的場景而惋惜——但我們卻發(fā)現很難找到萬惡之源。要怪不明真相的群眾的武斷反應,還是道德輿論的沉重壓力,抑或是法制法律的失衡不公?也許,這個世界本就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
      小說的亮點正在于矛盾沖突的設計上,富蘭克林先生所涉及的小說情節(jié)矛盾讓人有些恍然大悟的感受。不得不說這一切是多么的令人感同身受。正如譯者在后記中寫到的那樣:“這是無可預知亦無法掌控的命運,這是萬分凄苦又萬般無奈的人生,每位讀者都會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因為,我們都是這孤寂社會中‘被遺棄的人’?!?
      是啊,我們都是這個孤寂世界“被遺棄的人”。當我們因自己的心受到打擊,抑或是被這無奈的感情問題挫敗時,在那皎潔明亮的月亮掛著的夜空,你是否嘗到了被遺棄的滋味?還好,我們并不是像拉里一樣被耽誤了二十五年,而只是心中蕩漾了幾天抑或幾周。因此,我們需要自己感謝上帝,讓我們如此幸運。
      我們都是這個孤寂世界“被遺棄的人”。這不是一種消極的觀點,而是一種感情的真實體現。這是這個世界另一種面貌,這是這個世界另一種對待方式。我們的不得不說,自己的想法,定要融入這無所畏懼的世界;而這世界,卻以一個不一樣的方式來給予我們想要的結果。而當我們被這不一樣的結果所迷惑時,或許我們就不是“被遺棄的人”,而是更嚴重的“自我拋棄”。因為拉里并沒有自己拋棄自己,他在堅持著自己一如既往的信念,直到二十五年后的真正實現?!氨贿z棄的人”才擺脫了自己所被遺棄的束縛。
      而在擺脫這一切的時候,我們所去想的,就如這拉里一樣,在慘遭世人如棄置般的對待態(tài)度時,仍能不改變自我的保持崇高的信念,亦或是單純。等待的過程或許是被人所遺棄的,但當二十五年后的斗轉星移,二十五年后的柳暗花明時。人們才睜大自己的眼睛,想到了這是如此的錯誤?!氨贿z棄的人”或許不僅僅是人,更是看待人真正內心的一個“顯微鏡”,從而導致一切都被世人所擲。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撿起這臺彌足珍貴的“顯微鏡”,用自己的心去觀察他人,不要讓這些人因如此之事而被人遺棄。
      “被遺棄的人”更需要自己的內心,像拉里一樣強大。
      我們都是這個孤寂世界“被遺棄的人”。因為,這里,有你的影子。
      寫于2012年4月15日
  •   翻過《被遺棄的人》的最后一頁,淚水打濕了我的雙眼。湯姆富蘭克林的這部作品深深地打動了我。陪伴著主人公一同走過落寞而孤寂的成長歲月,一起在無邊的冷漠與歧視中承受著心靈的重壓。品著隱忍的痛,忍著心的創(chuàng)傷,面對這份讓人窒息的孤寂之苦我的心糾結著被刺痛,問自己是否也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念在含冤受辱的深淵中始終向善,如拉里一樣平靜的一路走來。看到善良純凈的拉里最終能回歸溫暖,心中方釋然,朦朧著雙眼思緒無邊。

    作者把故事安排在密西西比河畔這片神奇的充滿鄉(xiāng)村氣息的土地上,整本書都充滿著田原色彩。作者從一對“黑白”兄弟拉里和塞拉斯展開情節(jié),時空在二十幾年之間交錯,回憶與現實的更迭。一連串的離奇案件是貫穿全書的線索,當你伴著拉里和塞拉斯走過年少時光,迷局也便被重重打開。精妙的構思,逼真的場景,細膩的心理,飽滿的人物,構成了這部動人的不同尋常的懸疑小說。它的不同尋常在于在精心設計迷局的同時,作品充滿了豐富的情感,牽動著讀者的心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案情,更重要的是對于人生的思索。

    性格懦弱的拉里自幼便過著規(guī)矩本分的生活,唯一的嗜好便是安靜的看書,最大的渴望便是能擁有一個特別的好朋友,讓自己不再孤單。他會善良的期待能和路遇的黑人孩子塞拉斯分享一切,他會單純的寧肯自己受冤也要為自己深愛的女孩兒辛迪保守秘密,他會從容地隱忍上門尋釁的年輕人,他會設身處地的為朋友華萊士規(guī)劃人生。但正是這樣一個溫和而善良的人卻成為所有人眼中的“恐怖拉里”,在世人眼中他的邪惡超乎尋常,拉里在誤解中成為一個被遺棄的人。他孤獨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守候著一成不變的日子,每一天都期待著充滿陽光新開始。他有條不紊的生活著,即使父親留下的修車鋪無人光顧也會日復一日的經營著,對母親心愛的母雞們照顧有佳,不斷地把被人砸壞的信箱換掉,不斷地把被人砸碎的車燈裝好……拉里的生活里沒有未來只有回憶,沒有愛只有痛和傷。但拉里卻始終是從容的,清者自清,他的內心的力量是何等的強大,他始終堅定著自己的執(zhí)著和信仰。

    拉里的心中最最懷念的是與塞拉斯的友情,那段少年時光成為拉里一生中最快樂的回憶。相對于拉里的生活,塞拉斯的生活便是天堂,盡管少年時的物質并不豐裕但他的周圍總是充滿關注的眼光,他有朋友也有愛人,他的生活似乎蒸蒸日上。少年時與拉里的情誼似乎已經淡忘,相對于拉里的重情重義,塞拉斯看起來又是怎樣的淡薄。一場案件讓拉里和塞拉斯再次面對面重逢,而迷霧洞開之時,拉里情何以堪,塞拉斯又將以怎樣的心態(tài)來面對拉里獨自承受的二十五年的苦楚?這對“黑白兄弟”,這對特別的朋友是否會親密的走在一起……《被遺棄的人》觸動了心靈,時而心亂如麻,時而糾結不安,時而潸然落淚,而作者希望的是我們能夠最終從糾結的煩亂中蛻變,擁有拉里一樣強大的內心,堅強的生活,即使全世界都放逐你了,我們依然能勇敢的活著。
  •   這是一個開篇就很殘酷的故事。

    他叫拉里,41歲的孤獨男子,沒有朋友,沒有伴侶,在日復一日的簡單生活中與植物相伴,與自然為伍,直到有一天,一個“魔鬼”戴著他熟悉的僵尸面具出現在他面前,用一把槍抵上他的胸口粗暴地說:“去死吧!”沒有恐懼或疼痛,他最后的眼神里寫著對闖入者的寬容和憐憫,所有對塵世的眷戀與不舍,都在那一刻變成釋然和解脫。因為,早在二十五年前,他就已經死了。

    這又是一個懸疑故事:遇襲后生死不明的拉里,盧瑟福家失蹤的女孩,在沼澤地被謀殺的棒球隊二壘手腫脹的臉,以及二十五年前那宗撲朔迷離的辛迪.沃克綁架案,接踵而來的一系列案件營造出謎一般的懸疑氛圍。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在努力探尋隱藏在一系列事件背后的真相:誰是襲擊拉里的人?盧瑟福家的女孩下落何在?M&M被誰謀殺?二十五年前辛迪.沃克和拉里分開以后究竟見了誰?又被誰殺害?

    然而,它和普通的懸疑故事又有著本質的不同。

    首先,它并不側重于懸疑氣氛的烘托,不管是在發(fā)現尸體時,還是真相大白時,文字始終保持著沉著冷靜的風格,所有的對白和景物描寫中都有一種緩慢安然的節(jié)奏,它更傾向于一種平靜的敘述,一種既能壓制住急切的閱讀心情,又會在適當的時候,恰到好處地透露出意味深長的線索的表現方式。

    其次,或許是因為故事本身所承載的內容過于沉重悲痛,作者為了突出這樣一個關于人生及救贖的主題,仿佛是刻意地略去了破案及推理的過程,警察在這本書中也只不過是用于串起整個事件的必不可少的裝飾,正是因為他們的無能和無所作為,才使得拉里的人生在16歲那年出現悲劇性的顛覆和逆轉。

    事實上,這本書更適合被歸于社會小說。拉里和塞拉斯,一個是被眾人唾棄的殺人嫌疑犯,一個是受人尊敬的夏博鎮(zhèn)警官。他們曾經一起分享過多么美好的少年時光,記憶中的一切清澈如水:彼時拉里是16歲的白人少年,整日沉迷于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說,他單純,善良,有著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和令人羨慕的人生。與之相反,塞維爾則處于完全不同的境況,被歧視的膚色,貧窮的家庭,卑微的身份,這一切令他對拉里羨慕之極。所幸身份的差異并沒有阻擋兩個孩子間純真的友情,塞拉斯喜歡拉里,喜歡他腦子里那些令人著迷的故事,喜歡他如陽光般燦爛的笑容,還有和他一起割草,一起打槍,一起捉蜥蜴時酣暢淋漓的感受,甚至,喜歡上他喜歡的女孩辛迪。

    拉里介紹塞拉斯認識辛迪的那一幕應該是整本書的轉折之處,為了這個女孩,他們間原本純真的友情突然間變得尷尬,一向喜歡拉里的塞拉斯在看到辛迪后突然沉默而悲哀地意識到:拉里一直擁有一些自己不曾擁有卻極其渴望的東西:完整的家庭,豐盛的物質生活,淵博的學識,以及此刻那單純美好的愛情。他內心的陰暗與野性在拉里面前開始蠢蠢欲動,他先用英雄救美的辦法吸引辛迪的注意,再用狂熱激烈的感情征服她,從而平生第一次擁有了拉里所不曾擁有的東西,這感覺令他驕傲無比,盡管他沒有勇氣告訴任何人。

    不同于拉里的清澈和陽光,塞拉斯的內心一直潛伏著陰暗的渴望,被過度壓制和歧視的童年經歷令他對權力、名利、物質等身外之物極為在意。不管是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棒球手,還是受人尊敬的警官,他需要那種被人們仰視和簇擁的熱量來溫暖長久以來被藐視的冷漠。25年前他為了發(fā)展自己的棒球事業(yè),決定結束一段美好的戀情遠走他鄉(xiāng),殊不知自己已無心地釀成大禍,在事情發(fā)生后,他的懦弱和沉默雖完美地保護了自己,卻也摧毀了拉里全部的人生。他并不想傷害拉里,然而這意料之外的結果卻讓他在逃脫責任的同時,同時感受到一絲莫名的快感。對塞維爾來說,拉里仿佛是一個象征著高貴、權力、完美等符號的化身,一直以來,拉里帶給他的除了一份溫暖的友情,還有被壓得透不過氣的沉重。所以,他內心的陰暗情緒讓他選擇了沉默,更何況,他已經卑微了16年,在他的人生剛剛透出一絲渺茫亮光的時候,他絕不能也不允許它毀滅在一個女孩的手中。

    就是這樣的沉默,在將自己的事業(yè)推入巔峰的同時,卻將拉里推向了萬劫不復的地獄。對拉里來說,原本應該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年齡,最甜蜜的周末,卻在轉瞬之間演變?yōu)橐粓霾辉感褋淼膼簤?,愛情,希望,憧憬,未來,所有的一切,統(tǒng)統(tǒng)撲向一場死亡般的幻滅。善良的拉里,他寧愿被全世界誤解和遺棄,也不肯透露辛迪生命中最重要的秘密。也正是這樣的善良與沉默,將他此后的人生陷入漫長而冰冷的孤獨中,從此生活在一個人的世界里,沒有朋友,沒有信任,沒有陽光,沒有溫暖,被唾棄的目光和清苦的生活所包圍,一次又一次地忍受著外來的粗暴與凌辱……

    想必塞拉斯在逝去的25年間,也從來未曾真正地放松過。自辛迪事件后,塞維爾原本高大的形象便開始發(fā)生悄然的轉變,故事緩緩講述,真相漸漸大白。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是他在青澀無知的少年時代犯下的一個大錯,也是他生命中揮之不去的恥辱和陰影,幸運的是25年后,他能夠和拉里再度重逢,共同揭開一個屬于彼此的秘密。

    所幸富蘭克林給了這個故事一個充滿希望的結局,塞拉斯親手幫拉里布置他的小屋,洗凈曾經的血跡,結束陰暗不堪的過往,對拉里而言,這樣的結局仿佛浴火后嶄新的重生,他終于用寬容和原諒放了自己一條生路,如果怨恨對于失去的人生無濟于事,那么又何苦糾結于一段既定的往事?而對塞維斯而言,坦承真相并幫助拉里逃離骯臟的泥淖是唯一可以實現自我救贖的方式,他或許無法償還拉里失去的人生,但是至少,他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去彌補自己的罪責,尋回曾經溫暖的回憶和友情。

    秋天的夜晚清涼無比,在這樣的夜色中合上書本,漸漸平靜下來,突然想起不知道在哪里看過的一句話:生活從來不圓滿,但依然美好。于是我想說:過去或許不圓滿,但明天依然美好。這句話送給拉里,也送給塞拉斯。
  •   有這么一些人,一直生活在世界邊緣


    裳裳五月 2011-9-29


    前幾日返回大學,參加畢業(yè)十年的同學會。途中經過男生宿舍時,幾個男生指指點點的說:“當年他們210宿舍還住著一個師弟,看起來就很馬加爵的樣子。他們幾個整天擔心半夜給那個師弟砍了……”
    現在聽來自然覺得好笑。只是后來便模模糊糊的想起那位寡言的師弟,當年因為他的沉默,而不知不覺的被人劃分出一道界限,而后毫無根據的認定他具有犯罪傾向。在他讀大學的四年里,沒有什么朋友,每天就孤獨的生活在校園中。

    社會上就是有這么一些人,一直生活在世界的邊緣。他們并沒有做過什么壞事,反而很努力的希望被別人接納,但卻始終無法如愿以償。也許是因為他們長相怪異、相貌丑陋;或者是因為他們個性內斂,不善于說話;又或者是笨拙的表達方式……而成為被嘲笑被冷落的對象,甚至如手中這本小說的男主角拉里一般的,莫名其妙的卷入少女失蹤事件,而長達二十五載的忍受周遭恐懼加鄙夷的目光,還差點因此而死于非命。
    他們是被社會遺棄的人。
    ——《被遺棄的人》,是美國作者湯姆.富蘭克林的作品。

    花了一個下午,在圖書館的自修室內安靜的讀完這本書,而后,內心充滿了難以表達的傷感。
    翻開書,撲面而來的是美式犯罪懸疑小說的味道,失蹤的少女、槍支、癮君子、謀殺案……對于喜愛閱讀CSI犯罪小說的我而言,是倍感熟悉和親切。而隨著一步步走入書中的世界,才發(fā)現那一切,并不僅僅是“犯罪懸疑小說”那么簡單。

    故事發(fā)生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的密西西比州,往前追溯回憶,則需要再跳到二十五年前,那還是一個對黑人種族歧視嚴重的時代。白皮膚的拉里和黑皮膚的塞拉斯,這對少年時代的朋友,便是在那個時代剛剛認識的。最開始,是家境優(yōu)越的拉里和家境貧寒,由單親媽媽帶大的塞拉斯在一起玩耍嬉戲,那時拉里的內心,還隱隱潛藏著優(yōu)越感。后來,兩人因為一件小事不歡而散,從此不再回復此前的友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那個崇尚強壯體質的國度,體育優(yōu)秀的塞拉斯,漸漸成為學校里受人矚目的對象;喜愛讀書、沉默寡言、羞怯膽小的拉里,則成為眾人愚弄的目標。一場意外后,塞拉斯遠走他鄉(xiāng),成為一名警察;而拉里,則無端的成為殺害美少女的犯罪嫌疑人,無辜的背負了二十五年的罪名,甚至再度成為一名失蹤少女的謀殺嫌疑犯。
    二十五年后,塞拉斯終于回到故地,在前思后想中,他勇敢走出來,坦誠面對和彌補自己曾經犯下的過失,還拉里一個清白。當看到這里時,忍不住數次眼角濕潤,拉里,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啊?這個愛讀書的男子,這個靦腆害羞的男子,這個從小到大從未傷害過任何人的男子,這個用活動的雞籠,每天精心照料自己的雞群的男子,這個有著一雙靈巧的手,可以修理汽車的男子……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勇敢的生活著的?在面對所有猜疑甚至歧視,在被背叛甚至欺騙,在被傷害甚至殺害,他都一如既往的努力活著,用那顆最溫暖純真的心,去偎貼這個冰冷的世界。
    那么,到底這一切是誰的錯?也許誰都沒有錯,也許誰都是錯的。

    想起的是大學時代的自己,風頭過盛,于是在某些不懷好意的人的描抹下,也有著許許多多聳人聽聞的流言,甚至有過當面被從其他學校聞名而來的人指指點點的經歷。有些時候,不明真相的人便是如此的,能將流言放大到百倍千倍。沒有人在乎事情的真相是怎樣的,也沒有人試著去理解你是個怎樣的人,只是他們需要一個發(fā)泄口,而那些駭人聽聞的傳說,便可以滿足他們的胃口。
    當我遠離了那個學校后,流言便自然而然的消逝;而拉里的人生卻因此失去半個世紀的光芒。到最后一切終于水落石出時,一絲溫暖悄悄的從內心升起。故事是如此的令人傷感,但幸運的是,拉里終于重新被接納和融入這個世界。
    他終于不再是被遺棄的人。

    只是,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像拉里這樣,被世界遺棄的人呢?他們,是不是最終都能得到幸福的微笑呢?
    不。
    總有那么一些人,活得很孤獨。

    那么,作為能被社會融入的我們,是不是, 也該對這樣一些人,抱持多一分的關愛呢?
  •   如果在你青春年少時,赴一位女孩的約會后,她失蹤了,繼而得知被先奸后殺。你是眾人眼中,她生命的最后時間里,唯一見過她的人,你接下來的人生會變成什么樣?答案是,你肯定是罪犯嫌疑人,在沒有其它線索之前,你永遠都是。那么,如果你知道線索,卻又不肯說出來呢?結論是,你要一生都背負著這個秘密,被人懷疑唾罵,嘗盡孤獨,直到終老。這樣的人生如何承受?
      
      以上即是美國作家湯姆.富蘭克林的第三部小說《被遺棄的人》想要講述的故事。本書英文書名“Crooked Letter, Crooked Letter”,直譯為“彎曲的字母”,這個名字好似與故事并無關系?在美國南部密西西比州,為了方便孩童掌握如何書寫“Mississippi”(密西西比州)這個字母重重疊疊的復雜單詞,有首兒歌,第一句就是“M,I,crooked-letter, crooked-letter…..”。
      
      密西西比州,名稱來自于印地安語,意為“大河”。該州有兩個特點值得讀者關注,第一,它是美國各州中黑人占比較高的州之一,超過全州人口的三分之一;第二,它是美國人均收入最低的州。 “貓王”艾維斯、作家福納克、劇作家田納斯.威廉斯、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還有那位寫《如何讀大學》的理查.萊特都來自于此州。當然,這里的棒球隊“密西西比勇士”在小聯盟中打得也不錯?!侗贿z棄的人》的故事就發(fā)生在該州的一個小鎮(zhèn)上。
      
      在20世紀70年代,金博士領導的黑人民權運動剛剛告一段落,種族問題仍然存在,南方地區(qū)的黑人仍然受到白人的歧視與壓迫。白人男孩拉里生在一個中產階級下層家庭里,塞拉斯是一個不知生父為何人的單親家庭的黑人小子,他們相識在一個寒冷的冬日,在短短的三個月里結下了友誼和悔恨。命運女巫在兩個人都守著同一個女孩的秘密時,悄悄地翻轉了人生的輪盤。在之后的二十五里,兩人面對著截然不同的人生。塞拉斯由于棒球成績優(yōu)異,赴他鄉(xiāng)求學,后回鎮(zhèn)**一名警察。性格內向的拉里卻背負著殺人嫌犯,“恐怖拉里”的名聲孤獨地守著父親留下的修理汽車生意,又意外遭到槍擊。
      
      《被遺棄的人》構思巧妙,故事情節(jié)絲絲緊扣,是推理小說中的杰作。湯姆選取了兩個社會身份地位對比鮮明的角色。白人拉里和黑人塞拉斯;嫌犯拉里和警官塞拉斯;繼承父親遺產的拉里和不知生父是誰的塞拉斯;喜歡辛迪的拉里和被辛迪喜歡的塞拉斯;長年孤獨守身的拉里和倍受女友關愛的塞拉斯;勇敢地為朋友保守秘密的拉里和羞于說出真相的塞拉斯。它是一本憂傷之作,結局卻又充滿希冀。
      
      湯姆說,他想塑造一個內心善良、為人執(zhí)著、勇于擔當,卻被小鎮(zhèn)驅逐拋棄的拉里。我們就是身處一個真相與謊言、現實與欲望、好與壞、善與惡,這些矛盾相生的世界里。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也沒有完全的對和錯。人生存在許多偶然,我們需要用必然的善良和愛作為回報,就像小說中的拉里。
      
      湯姆.富蘭克林是位作品不多,但每本都叫好又叫座的作家。他不但擅長講故事,還精于挖掘故事背后的人性內涵。他出生于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小鎮(zhèn)上,對人居稀少,人與人之間關系緊密的小鎮(zhèn)生活極其熟悉。他一邊在工廠工作,一邊選修大學課程,學習寫作。所以,他了解底層的百姓生活,并將之生動地運用到小說寫作中。湯姆認為,沒有天生的作家,如果當年有人給他一架照相機,那么他現在就是攝影家,可是他拿到的卻是一部打字機。若想成為一名作家,多看名家作品,多進行寫作練筆,這是作為牛津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教授的湯姆.富蘭克林,給每位熱愛寫作的人的忠告。
  •   多年用心力作,經典小說寫作典范
    亞馬遜:喬•哈特勞布
    自從看了《偷獵者》(Poachers),我就成了湯姆•富蘭克林的粉絲?!锻但C者》是一本短篇小說集,包含一個同名的短篇故事。富蘭克林并不是高產作家,看重質量而非數量,《被遺棄的人》是他這十年來的第三部小說。單憑該書的品質,新聞雜志就應該為富蘭克林做專訪,廣泛宣傳;書店也應該延時營業(yè)至凌晨,便于讀者排隊購買此書;知名圖書俱樂部更應該選購富蘭克林的作品。我已經看到有關跡象,表明很多人贊同我的觀點。譬如,某大型圖書經銷商已經將《被遺棄的人》作為下一季的重點書目之一。不論是評論界還是商業(yè)界,更多對于富蘭克林的褒獎定會接踵而至。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富蘭克林的新作,注定是一部經典。
    本書的故事圍繞兩個男主人公展開。在20世紀70年代的南方鄉(xiāng)下,兩人都是無憂少年。他們相識相知,在人生的關鍵時段發(fā)展了短暫的友誼。拉里•奧特是白人的孩子,父母都是工薪階層;塞拉斯•32•瓊斯生活在一個黑人的單親家庭,隨母親從大都市芝加哥來到密西西比夏博這座邊遠小鎮(zhèn)。兩人短暫的友誼破裂后,塞拉斯繼續(xù)努力,成為中學棒球明星,而拉里飽受冷落,成為“怪人”和“丑小鴨”。有一天,拉里與一名女同學去汽車電影院約會。之后,女孩卻失蹤了。拉里從被人歧視的“丑小鴨”變?yōu)楸娙藬骋暤南右煞?。盡管警方未能找到證據逮捕拉里,但鎮(zhèn)上所有人都認定拉里是兇手。拉里被迫過著獨居寡友的冷清日子。
    塞拉斯離家上大學,二十多年后回到夏博,成為當地的警官。拉里已經是一名技工師傅,維持著那間鮮有顧客的汽修鋪。塞拉斯千方百計避開拉里。但是,當地商業(yè)富豪的女兒突然失蹤,使拉里再度陷入嫌疑犯的境地。塞拉斯和拉里都有秘密,但各不相同。只有寬容仁慈,心懷正義,兩人才能面對過去。沒有人能毫發(fā)無損地逃避真相。經過良心的審判,兩人的思想和生命都將得到升華,更加完整。
    《被遺棄的人》講述的是一個疑案故事,但此書并非單純的懸疑小說。像所有偉大著作一樣,它超越了所有的特定體裁,獨樹一幟。通常,我檢驗一部作品是否可以被列入“偉大著作”的一個方法,是看該書在不模仿經典作品的主題和手法的情況下,是否仍能達到經典作品的效果和感受。這本書做到了。我們可以劃一條線,從莎士比亞的《奧賽羅》開始,到查爾斯•狄更斯的《雙城記》,再到威廉•福克納的《圣殿》;到哈珀•李的《殺死一只知更鳥》,再到馬克•麥卡錫的《老無所依》,最后是《被遺棄的人》。單看書名,富蘭克林的新作與前述經典并無相似之處,但是他貫穿始終的生動人物刻畫,輕喜劇與大悲劇交鋒的對話描寫,情節(jié)設計的巧妙復雜,友情和愛情、寬恕和救贖相互交織的精神探索,留下對虧欠與償還、補救與永遠無法彌補的無盡思索,卻和經典著作有著共通之處。
    閱讀此書,就像進行一場盛大的旅程。結尾出人意料,字里行間輕描淡寫卻寓意深刻,讓人不禁反復閱讀、反復回味。這是作者多年用心的力作,是經典小說的寫作典范,實屬罕有。
  •   隨著拉里回到整潔溫馨的家中,這個令我無法釋懷的故事也畫上了句號。合上書,我問自己,如果上帝是公平的,那么拉里這個倒霉蛋兒究竟得到了什么補償?難道僅僅還他一個清白就夠了嗎?而當我想起拉里即使知道了真相也從未責怪過塞拉斯的時候,我突然明白,其實拉里從未失去過什么,因為在一顆博愛的心面前,不論是委屈還是仇恨都渺小得不值一提,人性的大愛則可以平息一切內心的波瀾。

    黑與白。小說《被遺棄的人》中的兩個主角是一個黑人和一個白人,故事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的密西西比。雖然當時當地的種族問題已經稍有改善,但可以想象,黑人和白人的關系并不會像希望的那樣融洽。拉里生長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再加上小時候患有一些口吃的毛病,無論是受客觀條件影響還是先天不足,都注定了拉里的與眾不同。從辛迪失蹤案件到華萊士的惡意嫁禍,25年前和后的拉里都被作者描寫成一個十分弱勢的人,小時候木訥膽小,長大了逆來順受,這些很容易讓讀者對這位生長在密西西比的白人男孩產生憐憫和同情。與之對應的黑人男孩塞拉斯,卻因為出身貧寒和自尊心的原因對拉里多了幾分嫉妒,并且在很多方面要超過拉里。因此,這個黑人男孩的命運也注定成了悲劇的釀造者。

    在我看來,本書的成功之處,也有寓消滅種族歧視這種人文關懷于人物命運當中的寫法。比如塞拉斯對當初背叛辛迪的解釋——年輕時犯下的錯是可以理解的;拉里與塞拉斯特殊關系的揭秘——黑人、白人本是兄弟。所以無論是當初的分歧還是最后的和好,都有作者對化解種族矛盾的深情期望。

    愛與恨。作者在故事中對兩個不同膚色男孩成長經歷的描寫堪稱精湛。他成功塑造了兩個平凡而真實的人物,讓他們在充滿懸念的信任、背叛;盼望、絕望;生與死當中反復尋找自己,救贖自己。在拉里身上,我們能看到一個弱者的博愛與希望,在塞拉斯身上,看到的又是一個強者的自責與悔恨。兩個男孩出身截然不同,卻冥冥之中被命運鎖鏈牽絆在一起。從兒時伙伴到分手多年,再到重歸于好,其間發(fā)生的故事以及拉里所承受的委屈與痛苦都令常人無法想象,而拉里面對不公平時所表現出來的堅強和最終原諒塞拉斯的情懷,則是故事中最為耀眼的發(fā)光點。作者用愛化解了恨,用包容驅除了宿怨,用自己廣闊的胸襟感動了包括塞拉斯在內的所有人。當然,也包括讀者。

    畫龍點睛的辛迪失蹤案。書中對一個關鍵因素,也是一個引起故事重大轉折的事件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乍一看,這在懸疑類小說當中貌似犯了忌諱。也容易被一些讀者誤以為這是作者的一個疏忽甚至敗筆。其實不然,正因為辛迪失蹤案沒有最終破獲,才使本書的整體故事架構更為牢固,使故事情節(jié)真實豐滿。而對辛迪失蹤案的最后解釋——猜測被害也成為了本書的畫龍點睛一筆。首先從邏輯上分析,拉里被冤枉是奸殺辛迪的兇手,但又沒有找到任何證據,無法定罪,也才有了拉里被當地人排擠25年的后戲。如果辛迪尸體在第一時間被發(fā)現,那么拉里的命運只有兩個可能,要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陷害)辛迪被拉里所殺,拉里得到更嚴厲的懲罰,要么用證據證明了真相——不管是什么,至少能證明拉里的清白,拉里從此過上正常的生活。再從情理上分析,如果在故事結尾給辛迪失蹤案一個解釋,那么這個解釋為什么非要等25年——拉里受盡折磨后才出現?另外,25年前的案子恐怕也已經過了訴訟時效。也就是說,如果真有這么一個解釋,就會顯得牽強附會。所以,對辛迪失蹤案的推斷式解釋才是最完美的解釋。

    此外,《被遺棄的人》并非純粹的懸疑小說,它的確有很強的懸疑色彩,但是讀過本書的朋友一定會發(fā)現,真正能打動你的不是那些謎團和答案,而是那個慢慢等待答案的拉里。

    一個人能在生命垂危時還惦記著敬老院里的母親和院子里的雞,在身陷囹圄成為眾矢之的時卻并不嫉恨背叛他的人,這就是人類最可敬的包容心、最強大的精神力。小說《被遺棄的人》可以讓人在平靜的閱讀中沉醉于故事的波瀾壯闊,也可以使人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張細膩的故事情節(jié)中感受人性最美好的一面。最重要的則是,通過閱讀,你會發(fā)現其實我們自己也有拉里的這股強大的精神力,并且可以駕馭。只要你愿意。
  •   
    偷愛警

    小說前十章讓我看的很乏味,甚至覺得湯姆所要表達的構圖并不透徹和明顯,但看過后幾章之后,陰云密布的疑團,忽然明朗起來。雖然小說采用了大量的陳年舊事,但這些陳年佳釀的回味中,品嘗到了烈火柔情的醉意。湯姆的構思挺有縱深度,但其中的前鋪,還是過于堆疊,很多時候,湯姆的修飾環(huán)境讓讀者身臨其境,但很多時候,白與黑的友誼、是與非的判斷,裹在其中的期待心情,難以找出頭緒來。

    這部小說,從整個描述過程來看,既不屬于推理,也不屬于懸疑。借用心理病變的假釋,釋放一段更具隱匿性質的故事。難以追究責任人的從屬關系,當疑犯,被繩之以法的時候,數年來盤繞的心結,終于解開。

    湯姆帶讀者進入到美國夏博小鎮(zhèn),在小鎮(zhèn)里面,黑人是最基層的一線工人,白人比黑人付出的勞動力少,收獲的資本相對高些。而作為人種之間的交際關系,似乎在少年的時候,就已經通過耳濡目染的熏陶中,得到了一點屬于自己的審視和判斷。孩子畢竟是孩子,自尊心都很強,尤其是在成長的階段,父母的勸告只能是一種引導,成為自己掌握的選擇。身邊朋友之間的說笑言談,左右著年少的行為判別力。拉里與塞拉斯的友誼,在最初的時候,無比的純潔,雖然彼此存在著膚色上的差異,存在著種族之間強大的排斥。同是天涯淪落人,同是孤獨的角落人,相默的同感,自然靠近。三個月的時間,兩個朋友成為一輩子的知己,雖然他們不了解父輩的感情問題。但他們足以享受三個月的快樂之旅。1

    母愛情至的流淌,附上更多的含義。一件舊大衣,從表面上看是一種仁愛的善良,從深層來看,卻是禮義廉恥的責罵。當母愛承載著生存的希望,縱然頂著單親、不守婦道之名,顏面掃地,都可以作為換取的代價。母親需要的不再是面子,而是汲取一切力量,守護孩子的成長,下一代的成長,是母愛最無私的終極財富。母親住進養(yǎng)老院,神志不清,但母親始終不肯說出秘密的關鍵,父輩的恩怨,不能夠,不應該成為新一代人的負累,即使是家庭感情的矛盾,是由于一個人的原因,或者心智失衡,造成的惡果。都不能成為借口,強加給年少的孩子們來償還。無辜的人,不應該為此埋單。善惡懺悔,會因為心靈拜祭,得到上帝的寬恕。

    辛迪到最后還是死無全尸,湯姆將辛迪封存起來,就是為了充當回憶糖果的么?沒必要吧。這個看似處心積慮的女孩,應該受到上帝的譴責,辛迪很可能,早就計劃好了,對拉里和塞拉斯進行報復,辛迪并不是個正派的女孩,她的心理受到父親的極大影響。辛迪對拉里和塞拉斯,都有可能懷有擬定敵意,從塞西爾的醉態(tài)中,就能看到惡意暴行。辛迪用美貌為資本,引發(fā)一段友誼斷裂了二十五年,應該受到罪惡的懲罰,心魔的責問。湯姆應該將死亡結果公布出來。

    并不是有人被遺棄,而是有很多人被毀棄。在羅列的人物當中,華萊士最后的出現,印證了影子的味道。孤獨是有對照的,是有襯托的,一個人的無端行為,影響到另一個人的獵奇心,想要極力效仿的對象。無意中的傷害,也是在層層追加罪孽的陋習。一個人只屬于你自己,人生的棄置,來自于內在的盤問和良知,當孤獨的心,被謾罵、恥笑的時候,另一個孤獨的心,在尋找新的接口,需要新的繼承人,拾起棄置的孤單感。
    閱讀這樣的書,發(fā)覺身心俱疲,并不舉得輕松,書中的壓抑感,強烈的影響著思維的判斷,案件最終揭曉,并不是關鍵。而是拉里與塞拉斯的相認,視為文中的亮點。或許小鎮(zhèn)上的連環(huán)殺人案,不會引來全美關注,但足以影響兩個人的后半生成長,以及讀者對母愛的全新理解。
  •   第一次讀美國作家湯姆 富蘭克林的作品,總的感覺還不錯。《被遺棄的人》寫的是一個高中生男孩拉里被警方懷疑殺死了女同學辛迪,在找不到尸體沒有證據而本人又不認罪的情況下,拉里沒有進監(jiān)獄,但卻在小鎮(zhèn)上度過了二十多年被眾人遺棄、自我封閉的生活。其實知道拉里不是罪犯的人是有的,一是真正的罪犯,他是拉里的鄰居。當然他早就丟失了人性,不會站出來為拉里澄清冤情。二是拉里兒時的朋友。拉里的一生幾乎沒有朋友,而這一個小時候曾經能夠玩在一起的朋友,之所以有一種親近感覺,是因為他是拉里同父異母的兄弟,他叫塞拉斯,而她的母親是一個黑人,曾經是拉里幼時的保姆,塞拉斯繼承了母親的膚色,所以這個知情人其實是拉里的黑人弟弟。雖然當時他們都不知道這個真象,但塞拉斯是拉里唯一的朋友卻是事實??墒窃谒械娜硕颊J為拉里是兇手的時候,塞拉斯沒有站出來說明自己是辛迪的男朋友,是最后見到辛迪的人,而是默不作聲極力想忘記這件事情,一直到他離開小鎮(zhèn)參加工作做了警察又回到這里都沒有說,以至于拉里背負兇手惡名二十多年。人的一生有幾個二十年呢?在這些年里,鎮(zhèn)上的人們不搭理拉里,沒有人與他交往,還咒罵他,喝了點酒的人以侮辱他為樂,多次砸壞他的汽車和信箱。他沒有地方說理告白,他默默隱忍,承受著一切。他內心里只有一點盼頭:辛迪有一天會出現,會洗盡他的冤情;塞拉斯會回來,會有一個人和他說話。在這些年里,他竟然把定期來監(jiān)管、查看嫌疑人的警察作為朋友看待,因為只有他來問詢時同他說話,拉里把這種應付差事也當作一種關懷,真是可悲可嘆。后來,塞拉斯回來了,拉里多次與他聯系,但他卻沒有回應。正是在這樣一種沒有人用人性來對待拉里的情況下,他面對前來刺殺他的槍口,直視那熟悉的眼睛和面具,沒有躲避。在他受重傷被救之后他也不說出槍手是誰,他想用丟掉自己生命的方法來否認人性的存在,因為他已經不相信這世上還有人性。讀這本小說,我覺得作者的立意還是很深刻的,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社會中殘酷的一面,那就是輕信、盲從、冷漠、殘忍。但閱讀小說的時候看不到作者的說教,作品立意都是通過故事本身的發(fā)展和人物的經歷展現出來,所以讀起來故事性很強,有些描寫也很細膩,很值得一讀。
    當然,作品最后的結局還是比較樂觀的。那么作者是怎樣描述的呢,只有讀過了才會知道。
  •   心結與救贖,友誼與守諾
    ——《被遺棄的人》

    塞拉斯與拉里是兩個對立的人,用哲學的觀點看,他們是一對矛盾統(tǒng)一體,既有同一性同時又有斗爭性。他們是兩個種族的人,身上卻留著一半相同的血液,他們曾經是很好的推心置腹的朋友,卻因為一件事情使他們永遠隔閡。拉里是一個好孩子,可是這個好孩子卻為一些社會觀點所冤屈了整整25年。塞拉斯是一個奮發(fā)向上的私生子,可是他卻也逃避了整整25年。沒有人論定誰對誰錯,因為無聲的反抗已經定了拉里的罪,認定他是一個具有威脅恐怖的人,認定他是綁架犯、強奸犯、殺人犯,而不更深入的去調查了解,僅僅因為他的不合群,他的不解釋,就給他添加了社會道德乃至法律認定的一個符號。而這個符號本身卻正是拉里。當看著拉里那顆善良的心靈在痛苦的同時還在回憶一些美好的事情的時候,還在緬懷他的朋友,為那一件事情愧疚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他為了他和她付出了多少。青春不是可以重頭來過的,可是他默默背負著那個沉重的枷鎖,一步步的等待著,等待著。他也想過清白的去過好往后的歲月,他甚至了解很多不為塞拉斯所了解的過往,可是他什么都沒說,一個人默默承受著,為了他的朋友不再受到傷害。這時,能指與所指就體現出它符號的價值來,在夏博鎮(zhèn),因為拉里的冤案,人們不分清紅皂白的就給他定了罪,因為他是最后一個見辛迪的人,于是恐怖拉里變成了一個符號,而這個符號的名稱一響起來的時候,人們想到的首先是那個案子,而不是那個曾經單純善良的男孩子。可是又有什么關系呢,在一個機械化的社會里,人情就是如此的冷漠,他們根本不會在乎他是不是被冤枉的,也不會在乎他們的行為所帶給拉里的會是怎樣的傷害?而華萊士所追隨的,也并不是拉里本身,而是他所代指的與恐怖相關的這一個符號,他想變成那樣的人,所以他在犯案后嫁禍給了拉里,又有誰知道呢,反正那個印記已經在拉里身上了,是不是他都已經無法排除嫌疑了不是嗎,更何況還是在拉里的小屋內發(fā)現的尸體,百口莫辯……

    那么,造成所有隔閡的,造成所有悲劇的罪魁禍首是誰呢?我認為應該是卡爾,塞拉斯與拉里共同的父親。他挑唆自己的兒子互相斗毆,破壞了他們之間友好的關系,他引起了那兩個孩子間關于種族與人權問題的沖突。同時,他雖然是一家的支柱,卻也充滿著暴力色情的一面。他對于他們兩個人的關愛,甚至都比不過漫畫店老板對拉里的信任。對于其父的這一點,拉里與塞拉斯其實都是相當討厭的,只是他們的個性不同,拉里將不滿與委屈發(fā)泄在書籍中,從書籍中吸取營養(yǎng),而塞拉斯卻選擇了逃避。雖然他有逃避的理由,可是最后與辛迪的見面卻成了拉里一生的痛。我們可以看出,辛迪是一直想要逃脫繼父的束縛與禁錮的,可是沒想到卻成了她命喪黃泉的理由,而這個理由卻成為拉里為她守諾所背負的最大的罪名。塞拉斯呢,25年后才徹底知道真相的他,看到昔日的好友因為這樣的原因而被人暗殺時,心里的愧疚,悔恨連帶著一種矛盾逃避的心理一起涌現了出來。可是友誼終于戰(zhàn)勝了他的執(zhí)念。拉里所帶來的快樂終究比那一句黑鬼要重要的多。所以,他重新調查,重新證明拉里的清白。

    實際上,富蘭克林在整個故事的敘述中,運用了雙重視角,而這視角構成了一個敘事三角形,拉里與塞拉斯之間有友誼亦有誤會,有過幫助亦有逃避。這便成為兩個人之間的心結。而這心結的解開與否則存在著或然性,他們就如同兩條交叉線,無論如何延伸也終究有匯合的一天,只是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用布雷蒙的“基本序列”為基本單位來定位,塞拉斯與拉里各自擁有一種行為定位。而這種行為也只需經過三個階段:“一種情境開辟某種模式,實現該可能性,行為取得結果?!蹦敲次覀儽憧梢苑治觯@兩個人的行為在這整個友誼的分合過程中所占有的重要性。

    塞拉斯通過查案的過程成功了解了拉里所守信的事情是什么,那么,他查案是成功還是失敗呢?這時,類似于平行蒙太奇的回憶與現實的敘述便起了很大的作用,塞拉斯一方面想起自己曾經遭受過的侮辱,便開始躲避拉里。于是在這25年中,這成了一種不采取行動的失敗做法。然而,拉里的重傷,讓他開始回憶所有兒時的事情,這時現實的查案,讓他了解了一部分的真相,于是他又開始采取行動,,然而他面臨兩種困境,在采取行動的時候,如何讓拉里與其溝通,如何打開自己的心結,這便成了證明拉里清白的成功與否的關鍵。于是,他開始慢慢反省,慢慢回憶,通過回憶排除自己的心魔,終于證實了拉里被冤屈的真相,而真正的見證者不是別人,恰恰就是他自己。

    視點再次轉到作為被動著的拉里身上,他被誣陷也存在著兩種可能性。而他卻屬于失敗的那一類型。他的悲劇在于男性的背叛總是歸咎于女性自身,辛迪繼父的暴力行為導致辛迪離家出走的舉動,卻由于拉里對辛迪的守諾造成了塞西爾對拉里的指正,于是,罪名便成立了,一個罪人的代號就由此產生。所幸的是,由于華萊士的栽贓與嫁禍,由于塞拉斯對于友誼的歸省,一切終于開始美好起來。

    只是,那美好背后所付出的代價,我們卻需要深深地思索,那是一個人最美好的青春歲月中所留下的最心傷的印記。那也是一個社會法制不完善的重大指正,同時,也是那冰冷的親情,社會之間對一符號名詞的冷漠。那冰冷,滲人骨髓,凍人心結。作為一部作品的接受者來說,都不免感到心中的抽搐,而作為當事人的拉里,他的忍耐,他的堅持,他的善良,又怎樣承受了那段孤獨的歲月?合上書卷,我不禁在想,這雖然只是一個故事,可是并不代表沒有這樣的原型存在,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會如仇恨者的眼神帶給他們雙重傷害呢?


  •   拉里•奧特回到家時,發(fā)現有個“魔鬼”正在等他。今天,是盧瑟福家的女孩失蹤的第八天。
    故事有一個驚悚的開頭,但是隨著閱讀的深入,謎團一個一個揭開,令人感到驚悚的,不是故事本身,不是多年前的失蹤謀殺和如今叢林中的小木屋中腐朽的尸體,而是,故事中最坦誠的人性,最天真的善意是怎么樣在漫長的歲月中回報給最冷酷的世界,而最寒冷的孤獨又是經歷怎么樣的涅槃才得到救贖?
    拉里就是故事中那個被世界遺棄的人。多年前的少年拉里,懷抱著一個赤誠之心愛著一個美麗卻活在繼父的淫威下的少女。雖然少年拉里羞澀、內斂和周遭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卻并不能想象少女的偶然一次垂青讓他的人生從此徹底走上了被邊緣的軌道。
    一次次的信箱被爆車燈被砸遭到騷擾,父輩留下的生意慘淡經營。沒有人理會拉里,在夏博這個小鎮(zhèn)里,恐怖拉里是他唯一的標簽。少女失蹤之后,他被列為第一嫌疑人。
    盡管這樣,在二十五年前,為了兌現對辛迪的承諾,他還是三緘其口。對于上門的陌生青年他也以誠相待。當那個魔鬼將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他的胸膛時,他仍舊沒有仇恨。在醒來之后,第一時間想到的依舊要保護那個在他過去的二十五年來偶然出現能夠和他說說話的兇手。
    他認為這就是那個母親祈禱中的“那個特別的朋友”,就像多年前,他真心對待的朋友塞拉斯一樣。
    其實,故事中,被邊緣被遺棄的何止拉里一個人,只不過他的兄弟塞拉斯的遺棄更為隱晦罷了。眾所周知,二戰(zhàn)之后的美國,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和壓迫是一個歷史上尖銳的社會問題,而70年代的密西西比州,上一代的種族沖突依然硝煙彌漫。塞拉斯因為自己的黑皮膚,從一出生之前就被自己的父親所遺棄。在卡爾的一生,雖然對這個有著一半黑皮膚的親生子在內心贊賞有加,但是卻依然不敢于也不愿意相認。多年后在幫助自己的異母兄弟拉里找到回歸世界的道路的時候,塞拉斯不得不先面對自己從童年時代就開始的遺棄。
    從少年時代起,他就不能對自己內心的排斥和邊緣視若罔聞:拉里擁有那么一大片土地,他有完整的家庭,他甚至有各種型號的槍支,而作為兄弟的塞拉斯,卻連一只點22都難以擁有。雖然他有勇氣在人欺辱辛迪的時候站出來保護她,但是卻沒有勇氣站在自己的兄弟拉里面前澄清寡言拉里不能自言其說的證詞。
    故事的最后,拉里曾經問塞拉斯:現在你不羨慕我了吧?
    在經歷了二十五年的遺棄生活之后,拉里洗清了嫌疑回歸社會,而在幫助拉里的過程中,塞拉斯也終于面對了自己父愛缺失不能彌補的現實,找回了自己的血親兄弟。
    結局是完滿的。只是我在想,一個人有多少的二十五年?記得在一本書里有人說過,最難的是在沒有人在乎自己的死活的狀況下依舊不放棄活著。也許,小說中的拉里,等待的就是那一刻,他和自己的兄弟握手言和,只有他們彼此不遺棄,世界才不會將他們放棄。
  •   故事精巧,又兼具文學深度。人物形象飽滿,場景描寫逼真, 敘事技巧非常大師級。 故事情節(jié)動人心弦。主人公拉里&;middot;奧特被人誤解成殺人犯。二十五年凄涼孤苦,二十五年含冤莫白,二十五年隱忍無奈,從十六歲到四十一歲,他,卻始終不曾改變。而另一個主人公塞拉斯&;middot;瓊斯最終解開自己的心結,說出深埋二十五年的秘密。故事的結局不算喜劇,卻也不是悲劇。也許情節(jié)有些老套,但沖著作者無與倫比的描寫手法,這本書絕對值得一看。相信我,看完之后你會潸然淚下,掩卷深思......
  •   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一些肢體殘缺的乞丐,唱著些悲涼的歌曲,眼神空洞麻木地伸出殘缺的手臂,一寸寸地挪動著乞討,每次我都會忍不住想:這也是一生。

    這也是一生,無論怎樣的生命,只要來過,就是一生,可是生命和生命的形態(tài)與質量,卻是多么不同。

    這本《被遺棄的人》讀完,又忍不住讓我想到這句話:這也是一生。

    主人公拉里的命運,我想,或者就是我們身邊某些人命運的寫照,只是在真相未被揭露前,他們一定也正在承受著這樣的孤獨與無奈,而我們每個人或者都是不自覺地做著冷漠地自以為是的聰明的觀眾。

    拉里自幼多病,不為父親所喜歡,只喜歡靜靜地看書,沒有朋友,所以當他有了第一個朋友塞拉斯時,他對他充滿了信任與期待,他渴望像個正常孩子一樣,加入到孩子們的世界,他希望通過一些舉動,獲得他們的喜歡與鼓勵,但是他卻總是不能溶入到正常孩子的群體中,他是一個孤獨長大的孩子。所以當第一個女孩決定和他約會時,他是那么興奮與期待,但那不過是女孩利用他的一次誤會,女孩是為了見自己真正的男友,拉里被耍弄了,可是怕認識他的人笑話,便不敢和任何人說出實情,也正是這一次致使的約會,使他的人生徹底發(fā)生了改變,女孩從此失蹤,他是最后見到她的人,只是因為沒有證據,他便從此背上嫌疑犯的罪名,承受著眾人懷疑的目光。他一直默默地承受著,期待真相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而真相竟然是那么出人意料,當真相被揭開時,拉里心靈上的枷鎖才終于被缷下,但是那多年被誤會所捆綁的人生,卻再也不能回頭了。讀完全書,心頭并沒有因為拉里被解除嫌疑而如釋重負,我想,本書揭示的人生背后的悲涼,是值得我們認真思索的。

    我覺得生命的一切結果其實都是有源頭的,拉里人生的悲劇看似是全社會的冷漠所造成,但事實上,根源還來自于家庭。拉里的父親不喜歡拉里,拉里從小便體弱多病,性格懦弱,和父親之間有著深深的隔閡,其實假如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夠與拉里及時溝通,給予心靈上真誠的關愛,拉里便不會遭遇如此悲劇的命運。

    故事來源于生活,故事將生活提煉得如此精辟,此書中不僅涉及到種族主義,也涉及到社會倫理問題,也涉及到家庭教育的警示,讀書時,會為主人公的命運而感同身受,是因為在那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只是希望這樣的悲劇越少越好,人的生命多么寶貴,這樣的一生,是多么讓人唏噓不已啊。
  •   如果把“遺棄”定格為一個畫面,我們會客觀地看到,遺棄并不是一種單向選擇的結果,無論是誰,無論是哪一方主動做出的決定,遺棄,我們最終看到的會是——“彼此的離開”。人性,不是一刀切開的兩面,而是你無論怎么去切,切成多少分,每一份,都包含著人性的全部。由此,通過“遺棄”來看“人性”,遺棄者與被遺棄的,我們如果只是從既有的道德層面去看,就很難看出真正的人性意味來。

    《被遺棄的人》其實也可以解讀為《遺棄者》或《棄者》,因為無論是對孤獨的主人公“拉里”,還是遠離“拉里”而去的整個社會來說,這個故事所表現的,是一張完整的人性DNA圖譜,螺旋狀交錯的兩面,要結合起來看,才清晰,才準確。這是一個充滿懸念的偵破故事,而作者最終要揭曉的,不僅僅是真兇,還有關于人性的秘密。

    父親“卡爾”一明一暗一黑一白兩個兒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既象征著美國黑人白人的兩個社會階層(他們共同的父親是美國),又象征著人性亦正亦邪的兩面。故事的沖突,既可以看做是美國社會的沖突,也可以看做是人性的沖突。“白人兒子”因為與女孩約會后,女孩離奇失蹤,而被認定為“莫須有”的罪名,雖然沒有定罪,卻擔負了巨大的懲罰——人們的猜測和遠離,甚至身邊一有案情發(fā)生,人們首先想到的嫌疑人就是他;而身為警察的“黑人兒子”,卻是那場約會的真正男主角,那個“白人兒子”只是開著車載著那女孩走了一趟而已,可“黑人兒子”卻“忘記”了向眾人解釋,以致他這個同父異母的兄弟擔負了二十五年的冤屈。要怎么去看這件事呢?到底誰有罪?這不是法律能夠定義的。其實,我想說的是,在法律之外,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自己的選擇,這些在我們看來都是天經地義的,雖然,這這種立場和選擇有可能會給他人造成改變一生的影響。僅僅用法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著自欺欺人的嫌疑。

    人人自危,而又人人孤獨。

    回到“遺棄”這個主題上來,無論是對整個社會,還是某一個人而言,都可以理解為“趨利避害”。如何來理解“黑人兒子”的“忘記”一說?法律不能判其有罪,真正的判決來自自我良心的譴責:“如果當初我及時把與女孩約會這件事情向大家說清楚,我的兄弟就不會承受二十多年的冤屈?!庇秩绾蝸砝斫怄?zhèn)上那些偏聽偏信,集體遺棄那原本無罪之人呢?更沒有哪一部法律能判其有罪,而事實上他們對“拉里”的傷害卻不容置疑。當然,也有例外。那個賣熱狗的老太太,就因為那個給她打工的小姑娘炫耀說自己當面指責了“拉里”而將她開除了。說起來老太太的理由也著實簡單而真切:我不認為拉里是那樣的人,他來我這里買東西的時候,總是那么安靜,那么有禮貌,那么善良。

    被遺棄的人,究竟是誰?是“拉里”,還是那個美國小鎮(zhèn)上的所有人?這個故事似乎告訴我們,我們的獨孤,我們的無助,是不是正是來自我們的“遺棄”?我們遺棄了信任,遺棄了包容,遺棄溝通和理解……這樣一來,我們自己便在一種人人都感受到的孤獨中,成了被遺棄的人。故事的結局溫暖人心,真兇被擒,黑白兩兄弟在黑夜里結伴回家。是的,我們無法真正去遺棄誰,就像我們誰也不想輕易就將自己遺棄一樣。



    ***
  •   落瀟/文
      
      看完湯姆富蘭克林的《被遺棄的人》,掩卷沉思,故事情節(jié)歷歷在目,可是我還在苦苦思索,從而尋找故事中的主題。被遺棄,并不是最悲哀的,被遺棄從而放棄才是人生最殘酷的事情。塞拉斯被遺棄了,拉里被遺棄了,遺棄中的他們相遇,相互之間有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時光飛逝,他們走向不同的人生歷程,塞拉斯成為一名警官,拉里成為一名汽車修理工。然而,一次殺人的案件,卻又讓兩人相遇,相互之間的扶持,使得一個大大的謎團慢慢解開。當安吉給塞拉斯做那好吃的飯菜,當塞拉斯幫助拉里收拾房間,我想到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愛。因為有愛,所以關懷。
      
      愛,有的人認為這是一個最簡單的東西,只要有錢,就能有愛;也有人認為這是他一生苦苦尋找卻總是擦肩而過的寶貝。愛,對于一個被遺棄的人來說,將意味著什么呢?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和發(fā)展,農村留守兒童成為中國現代的一個特有現象,從小沒有父母的關愛,成長的過程變成了人生的修行,當他們開始走向犯罪的歧途,作為父母,該如何去思考。當拉里遇見華萊士,他的人生如同平靜的湖水泛起輕輕的漣漪,華萊士的來訪使拉里意識到:孤獨是一種修行,長久寂寞后,即使最沒有營養(yǎng)的陪伴,身體依然渴望至,這是一種自己都未曾意識到的絕望。華萊士的到來,讓拉里身陷囹圄:拉里知道華萊士陷害自己,讓自己成為殺人嫌疑犯,但對朋友的錯誤理解,讓其依然自信為朋友充當保鏢而內心感到自豪。對愛的缺失,使得自己該如何付出都成為一種選擇,沒有愛,世界真的一片黑暗。
      
      塞拉斯享受著來自安吉的愛和關懷,這讓他也開始對拉里釋放發(fā)自內心的關懷。愛是一種可以傳遞的,讓人能夠感覺到的力量,即使微小,但很重要。在我的人生中,我憧憬過軍人的生涯,享受過軍校的人生歷程,當我觀看《血色浪漫》中,李奎勇敢于為一身邪性的朋友小混蛋鋌而走險時,我們是該贊揚他的義氣,還是該嘲笑他的簡單。都不是,至少鐘躍民不是,鐘躍民看到的是李奎勇的正直,從而將他的正直引向正途。這就是愛,安吉付出的是愛,塞拉斯付出的是愛,鐘躍民付出的也是愛。
      
      因為有愛,所以關懷。當時光剛剛跨入2011年的春天,我們都在探討人生的幸福感,當有愛從我們開始傳遞時,我在內心感到非常的幸福。進入深秋,感到更多的是收獲,獲得更多的是關愛。有父母的愛,有妻子的愛,有朋友的愛,有同事的愛,有家庭美滿帶給我的愛。當愛變成關懷,從而產生愛的力量時,我又看到塞拉斯整理好拉里的房間,遠去的背影,那是多么美好的關懷。
      
      落瀟 2011-9-20晚
  •   剛開始買這本書的時候就從書的名字了解到一定是個悲慘的故事。 可我沒有想到的是,故事竟會讓人如此心痛,就像生活中的自己被世人拋棄一樣。其是每個人心中都或多或少的裝著一個拉里,誰又敢承認自己總是被他人關注被他人喜愛呢。
    拉里的善良得不到大家的認可,甚至他最親近的人,父親、僅有的朋友塞拉斯、以及他曾經深愛的女孩辛迪都拋棄了他。拉里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沒有人在意他,甚至都去憎惡他,給他“恐怖拉里”的稱號,投給他鄙夷的眼神,砸他的車。所有的差錯都因曾經的那個承諾,那個為辛迪保守假秘密的承諾。而辛迪根本上沒有在意拉里,她將他只是當做實現愿望的工具。
    塞拉斯是拉里最好的朋友,也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他們在少年愛著同一個女孩辛迪。塞拉斯在他的棒球路上一路馳騁,卻將可憐的拉里狠狠的摔在腦后。等到回到密西西比,看到拉里的遭遇后,愧疚,尷尬,難過,無奈等等復雜的心情都涌上心頭。只有他知道拉里沒有殺害辛迪,沒有殺害M&M,沒有殺害那女人。雖然他找出證據證明了拉里的清白,拉里又重新得到大家的尊重??墒抢锒嗄甑耐纯嗾l能彌補。拉里的父母所遭遇的一切誰又能挽回。
    現實生活其實也是這樣,謠言能殺死人。沒有人愿意去尋求真相,只聽大眾的,只跟大眾同步,大家討厭他,自己就越看他越不順眼,逐漸也開始討厭他??墒撬娴挠绣e嗎?他的錯真的可惡到這種程度嗎? 如果我是拉里,我想我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了。試問一下,誰有能力抗拒這些不該落在自己頭上的可怕遭遇。
  •   被遺棄的人(2011年金匕首獎、愛倫坡獎、安東尼獎決選作品,最溫暖的心,為什么總是換來冷漠以對?)
  •   很多時候,當我們以為這就是事實的時候,是否有人會去懷疑一下,看這個所謂的事實是否真的如此確鑿,也許這個通常的事實就會毀掉一個人的青春年華。
    這是一個殘酷的故事,卻也是一個符合現實生活的真實故事。當我們在看完這個故事的時候,感慨的不是案件的撲朔迷離,而是一個被毀掉青春年華的人如何能在那樣的時光中隱忍不發(fā),默默承受著周邊不公平的一切。
    拉里,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卻牽扯著一樁幾十年前的失蹤案件,屬于有著案底的人。如今,又產生了一樁離奇的少女失蹤案件,自然而然的,警察們,周邊的鄰居們都把眼光放在了這個有著案底的人身上,將他列入嫌疑人之名??蓪嶋H上,這是一個無辜的人。他安安靜靜的生活,循規(guī)蹈矩地重復著他的人生,蜷縮在父母留下的小屋中孤獨地生活著,打理著父親那個已鮮少有人光顧的修理廠,開著那輛破舊的老車,生活凄苦無奈,還要遭受周邊人們的冷嘲熱諷和各種懷疑,而他卻忍耐著這所有的一切,像是懷抱著對生活的美好期望。
    沒有人想要為他辯解,沒有人想過幾十年前的那樁案件是否有不正常之處,更沒有人想過要將他帶離那片寂寞的世界,他就像是個被社會遺忘的人,悄悄地在角落里自生自滅。所以,那個對他開槍的人才會如此順利地對他下手,因為沒人關心他的存在。除了那個對他充滿愧疚的兒時的好友,如果不是他,那么拉里早已不在人世了,也正因為他的愧疚,最后在他的努力之下一切才能真相大白,拉里的冤屈才能洗刷干凈。只是,這二十五年的青春年華是再也追不回來了,
    這個故事中充滿著推理懸疑的元素,辛迪的離奇失蹤案,如今的少女失蹤案,那個突然出現在拉里家中的人又是誰,還有殺死M&M的兇手又是誰?撲朔迷離的案件,看起來仿佛是推理懸疑小說,可真正讀起來卻又透著社會倫理小說的沉重。作者的重點不在案件,而在于一種發(fā)人深省的思考,思考諸如拉里這樣的一群人,一群被社會遺忘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確實存在著那么一群人,他們通常有些沉默寡言,他們不太引人注意,異常平凡,可人們常常會習慣性的將一些不好的事情投影在他們身上,而他們就會在輿論的重壓之下背負著這個沉重的包袱。
    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當我們面對這樣一群人的時候,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不偏頗,正視他們,善待他們。
  •   對這兩個本是好友的拉里與塞拉斯,因為命運的作弄而分道揚鑣,直到一起謀殺案的浮出水面,他們不得不再一次面對逝去的友誼,重新審視彼此的關系,可以說這是一本非常感傷的書。關于黑人白人間的種族歧視,人性的冷漠,看了讓人心涼。但是,我們并不能因此而以牙還牙,我們應該相信愛是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的,哪怕很少了,我們應該用自己的愛去喚醒更多的愛,傳播他而不是抑制它,總有一天,那些冷漠的心會被我們喚醒。
  •   ~~~~很不錯的書O(∩_∩)O~~~~支持哦!??!~~~~~2011年金匕首獎、愛倫坡獎、安東尼獎決選作品,最溫暖的心,為什么總是換來冷漠以對?
  •   首先,聲明:我很喜歡這本書,富蘭克林先生的故事很精彩,敘述方式深得我心,子文老師的翻譯,讓我獲益匪淺。

    正因為如此,所以,看書過程中,發(fā)現了幾處錯誤,特指出。希望下次加印的時候,給予改正。

    P36,第二行:
    “塞拉斯,”一個女人叫道,“你們把那些瘋狗趕走?!?br /> 此處,這個女人應該是在叫下一行那個拿玩具槍的男孩,而不是塞拉斯警官。


    P94頁,倒數第一段,第一行:
    “在小河最寬闊處,拉里教塞拉斯如果將魚餌掛在鉤上,扔進水里,等魚上鉤。。?!?br /> “如果”,應該是“如何”


    P178頁,倒數第三行:
    “辛迪?”塞拉斯回避了辛迪的眼神。。。
    應該是:塞拉斯回避了安吉的眼神

    P232頁,倒數第一行:
    但是他仍插著尿道管。。。
    “尿道管”,應該是“導尿管”

    P329頁,第五行:
    “說什么?!”市長盯著筆記本。。。。
    “市長”,應該是“鎮(zhèn)長”

    P338頁,倒數第二段,倒數第二行和倒數第一行:
    一只狗正在路中間吃東西,看到有車經過,都四散跑開了。原來,它們的食物是小雞仔。
    “一只狗”“都”“它們”,這幾次有些矛盾。如果原文就是這樣,那可能是作者的問題,編輯應該給調整一下。
  •   被遺棄的人難道就無幸??蓪幔科鋵?,拉里并不可憐,可憐是塞拉斯,拉里雖然受苦,但內心寧靜,塞拉斯雖然生活表面風光,內心的掙扎想必更難受。所以,拉里的是無奈,塞拉斯的才是痛苦
  •   任世事滄桑,歲月變幻,其實最應該保持的就是純真的內心和堅定的信仰,因為,只有我們的不放棄,才能成就這世間的美好。 當初一直想買這本書,就是因為被這句話吸引了。雖然現在還只看了一點,不過果然沒讓我失望。絕對值得一讀,面對所遭遇的冷漠,保持一顆溫柔純真的心何其不易,看似平凡的拉里其實是最不平凡的人。
  •   對于塞拉斯和拉里25年的時間里,一個從社會的底層通過自己 努力的要認可,一個卻因為一起失蹤案成了人們眼中的殺人犯過著孤獨的生活。但是對于他們來說市區(qū)的不僅如此,還是作為兄弟的25年
  •   乍一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覺得書名有著無比的蒼涼之感,感覺應該是個很厚重的故事,看完之后覺得,雖然故事并不復雜,但作者在整本書中所融入的情感和關懷,都令人動容,或許,我們都該想一想,我們是否也曾是拉里,是塞拉斯,是所謂秉持正義但往往不明真相、武斷冒失的大多數?
  •   其實拉里只是一廂情愿地對待塞拉斯,可是塞拉斯并沒有真正把拉里當成是朋友,之前是不愿,后來則是不敢。
    塞拉斯并沒有真正珍惜拉里對他的忠誠和善待。但到最后他會后悔。
    能得到這樣真心對待自己的朋友在現在的社會里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   政治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多數人的暴政”,是法國人托克維爾提出的,意指以多數人名義行使的無限權力。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多數人的暴政并不鮮見。集體起哄往往會使可憐的極少數更加沒有出頭之日。這是我看《被遺棄的人》這本書時再次想到的問題,拉里并沒有做錯任何事,可是大家不喜歡它,因為大家的不喜歡,他被排斥,被冤枉,被孤立,被嫁禍,大家都自以為是地認為他是個恐怖的人,卻沒有看到他的善良隱忍。這本書看完之后,感覺很氣憤,為什么要讓這么善良的人遭受這樣不平的命運?
    這本書也是對所有人的一個提醒,理智地判斷,不要讓自己成為多數人暴政的執(zhí)行者,不要成為不明真相而又集體起哄的人。
  •   一個很傷感的故事。讓人惋惜,又無奈的人生。隱形的監(jiān)獄比那個有形的監(jiān)獄有更大的傷害力。如果我們有人和拉里一樣的遭遇。我們大部分人是否直接說出辛迪的秘密,為自己洗清白。也許那樣才是理智。一個寧愿隱忍二十年,也不會違背諾言的人,帶給我們的震撼與感動。冷漠,到處都有冷漠。那些生活的邊緣人,他們同樣也有享有正常生活的權利。卻始終被邊緣化,這應該引起這個社會的反思
  •   塞拉斯反復問自己多年前,如果他跟著拉里走到停車場,拍拍拉里的肩膀說句'等等',現在的一切會有多么不同?拉里該有怎樣的人生?我們害怕后悔,但卻在不停的做著令自己后悔的事。
  •   在書店里看到這本書,被整個包裝和書名吸引了,翻開簡略看了看內容,就迫不急待地在網上買了這本書??赐旰?,卻是有說不出的感覺憋在胸口。性格對一個人的人生的確起著莫大的影響。而童年的經歷則會直接影響到性格的形成。拉里因為小時候體弱多病,因為口吃,所以達不到父親對一個兒子的要求,自然,他也不招父親待見??墒亲约河H人的冷嘲熱諷卻直接導致了拉里這種安靜隱忍、近乎木訥的性格,這也是他日后人生一系列悲劇的根源,想起來,確實為拉里感到悲哀。
    或許,每個做父母的都應該看看這本書,不要讓自己孩子的童年生活蒙上陰影,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   因為算是推理小說的狂熱者,一看到愛倫坡獎就忍不住買了,最溫暖的心,為什么總是換來冷漠以對。但是永遠不變的就是這顆溫暖的初心。
  •   好看,翻譯得也很好,讀起來很流暢,最吸引的就是拉里和塞拉斯這兩個人物,看書的時候會覺得他們就是生活在我們中間的一員,他們的故事很感人。
  •   這本書里拉里的父親對待他的態(tài)度,讓我印象深刻。拉里小時候體弱多病,有只愛看書,喜歡安靜,所以一直被身為機械師的父親所嫌棄,認為他不成材,總是對他冷嘲熱諷。我想這就是拉里隱忍木訥的性格的根源,小時候他不敢反抗自己的父親,長大后,依然不敢為自己聲辯。他的悲劇命運應該說是從小就造成了。
  •   富蘭克林大師級的設計,一步步、一層層地揭露罪惡,展示溫情。亡羊補牢,為時已晚;有些罪孽,尚可救贖。這讓我想起丹尼斯·麥克法蘭的《愛德華王子》,書中描寫了一個白人男孩和一個黑人男孩間灰暗的友誼。但是,富蘭克林的故事有著獨特的南方哥特式陰影,更陰暗,更令人心神不寧。如果你已經厭煩了很多懸疑小說中 “綁架婦女”的情節(jié),《被遺棄的人》會帶給你耳目一新的感受。作者將女性的失蹤作為故事的疑點,但并非核心要害。作者更看重的是幾宗案件的關聯和影響。

    富蘭克林最初以短篇小說成名,在這本書中,我們仍舊能看出他的深厚功力。雖然書中有大量歷史背景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故事還是緊湊地結束在第272頁。我們對于很多小說中沉默寡言的怪胎主人公已經見怪不怪,但是富蘭克林成功地將本書的主人公帶進一段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故事。
  •   如果我是拉里,我是一天也生存不下去的,無論如何,在被遺棄中。
    這個人物的內心太強大了,令人敬佩,也讓人心疼。
    感謝上帝感謝作者在25年后給了他公正,給了他一個特別的朋友,讓他不再孤單。
  •   人們崇尚很多難能可貴的品質:寬容,善良、忠誠,堅持……
    其實有很多都是人類最基本的素質,可是什么時候,這些東西變得越來越稀有,越來越珍貴?
    拉里的一生都是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他受了很多苦,可是卻從未改變他的善良本質,這正是書中的動人之處,總要有一些人,有一些事,讓我們對這個社會還懷有希望。
  •   湯姆富蘭克林的《被遺棄的人》里面塑造了一個因為個性過于沉靜不善交往,而逐漸被人邊緣化,同時因為喜歡讀書,特別是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說而被人誤解為幾起失蹤案件的嫌疑人而遭到周圍社會的歧視和排斥,反過來影響了他的朋友對他的態(tài)度,朋友漸漸疏遠。只是過分渲染豬腳的孤立,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   在我看來這本書的亮點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故事架構極好:整本書采用童年和現在交織的描寫方法,使得讀者的代入感更強,便于深入到作者的故事情境中去;
    2.角色塑造很成功:作者書中的人物都是社會中的普通人,甚至是底層民眾,作者對他們的生活、工作、個性等的描寫非常的真實,讓整個人物都活躍了起來,能夠加深讀者印象;
    3.也是我認為最有積極意義的一點,拉里童年的經歷對他性格塑造的影響、武斷的大多數如何成為了幫兇、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朋友之間的信任和忠誠等,都非常值得人深入思考。

    所以,如果大家都看到這個故事,從而對自己和這個社會進行反思,我們的生活或許會更加美好!
  •   書的背面有一句話很打動我:“我們都是這孤寂社會里被遺棄的人。”這本書最令人感動的地方是讓人在冷漠中感受到溫暖,在悲憫中學會原諒,在黑暗中看到人性的閃光。
    不是現在的人們都不夠善良,只是現實社會著實有太多太多的東西影響了人們的判斷,迷蒙了人們的目光,也漸漸地關閉了心門。
    而這本書會讓人在感動之余,品味人生純善之德,諒解之美。
  •   看完之后,總是隱約覺得拉里跟《追風箏的人》里面的哈桑有點兒像,寂寞隱忍,內心純善無比,很感人,都是好書,推薦
  •   “你怎能熬過?如果那個是我,一定比你懦弱?!痹诔林氐牡赖螺浾搲毫ο?,拉里活著自己世界內,上班下班與書為伴。無朋友,無同事,無情人只有回憶和信仰。不放棄,就是最執(zhí)著的堅持。最終 上帝為其帶來特殊朋友。我深信,上帝一定有聽到我的禱告,愛我,與我同行.Thanks GOD!
  •    《被遺棄的人》是一個關于救贖的故事,是一個關于誤解和偏見怎樣毀了一個人的人生的故事,人物形象飽滿,場景描寫逼真,故事情節(jié)動人心弦,實現了懸疑小說和文學作品的極佳結合,并探索了文學作品所有的創(chuàng)作可能性
  •   故事中的拉里-不幸,可最后二十多年的等待終換來了渴望已久的清白!為拉里鼓掌
  •   看完這本書,真是為拉里的命運感到悲哀,這樣的寂寞隱忍又是何必呢?不過想想,處在那樣的情況下,拉里也確實別無選擇。本來別人就不喜歡他,即便他一開始就說出了事情的真相,又有幾個人會相信他呢?說不定他照樣得受苦。希望現實生活中,不要有這么悲哀的故事,拉里失去的是人生最寶貴的青春時光。
  •   被遺棄的人.最溫暖的心。為什么總是換來冷漠以對?
  •   拉里這樣的人社會也許有很多,但不是每個拉里都有這樣美好的結局。
  •   很適合我的口味。跟其他的小說不一樣,這部小說主要用過去來揭露謎底,闡釋主人公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真正的兇手是誰。娓娓道來,平靜,純真,善良。一天就看完了!哎,好的書讀的飛快?。?/li>
  •   這本書不錯,我喜歡,如果有一個像拉里那樣的朋友,絕對是值得珍惜的事情
  •   被人遺棄,也許是一件令人難過和難堪的事情。畢竟,人,是群居類生物。
    被別人遺棄,被社會誤解幾近一生,卻依然保有自己最初的愛好,心態(tài)和善良。一個人如此的獨處,讓人感動。
    當一切謎底揭曉,看到的是人心的寬廣和執(zhí)著的暗力量。

    ps,有愛好,很重要。
  •   終于看完了,比較厚的一本書,三百多頁。
    只是一件很簡單很簡單的故事,絕對不是用推理和懸念來吸引人的小說。
    但是細膩的描寫娓娓道來的細膩,讓人深深沉醉。
    不經意的冷漠和幸災樂禍,造就了這個不應該的悲劇。
    如果多看他一眼,多和他說一句話,事情也許就會不一樣。
    這個故事的悲劇就在于,它完全可以不用發(fā)生。
    只是差一句話。
  •   讀完整本書時,心里久久的在想:如果我是拉里,實在做不到這樣。很喜歡這本書
  •   書本很感人,很心疼拉里······
  •   拉里
  •   被遺棄的人就像活在白夜里,自在孤單,沒有人能去求助,雖然仍有陽光照射,但還是宛若在有光的深夜。有時候活的很累,感覺別人不關心自己,不在意自己,其實很多時候都還是因為自己不想去接受外界的陽光,覺得自己一個人更好,自由自在。
  •   每一個人,都是被這個世界遺棄的人。我們渴望得到關注,可往往事與愿違。到底什么樣的人才是朋友,秉持正義,或者只是陪伴自己度過孤獨?
  •   從《相助》開始,我就對美國南部的作品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本書的故事發(fā)生在美國的密西西比小鎮(zhèn),神秘的美國南部所孕育出來的作品確實沒有辜負我的期望,有點懸疑,但更多的是社會、人性的主題,好看,這本書我很喜歡。
  •   看完湯姆富蘭克的書,掩卷深思。故事情節(jié)歷歷在目,可是我還在苦苦思索,從而尋找故事的主題。被遺棄,并不是最悲哀的事,被遺棄從而放棄才是人生最殘酷的事情。
  •   誰是被世界遺棄的人 誤會 諒解 朋友重要的人
  •   被遺棄是件可怕的事 但是該如何尋找那溫暖。
  •   一點小事,偏差一點,就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甚至影響一個家庭。小說很好看,只是結局讓人有些失望??傮w來說還是很好的。
  •   這是一個悲傷甚至絕望的主人公的人生故事,但卻依然能讓人感覺溫暖。好看!
  •   沖著那么多獎買的 一次買了太多書沒來得及看
  •   還可以吧,說出一些社會人情的冷漠,也說出來人性的無奈
  •   看得我都想替他平反了 被誤會那些多年 被人唾棄那麼多年 換作是我都不知會怎樣 他對朋友的信任和他的善良很感人
  •   合上書本,感慨萬千,這本書里的故事其實并不復雜,人物關系也很簡單,但是書中所蘊含的意味卻令人回味悠長,那是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很無奈,需要自己慢慢體味。
    推薦
  •   一直喜歡看懸疑類的小說,不過這本書倒是出乎我的意料,雖然是以一件案件開始,但是整本書更加偏重社會意義,其背后蘊含的深意令人沉思和動容,值得閱讀。
  •   心靈被觸動了 最溫暖的新 為什么總是換來冷漠以對
  •   這本書很棒,故事講得很精彩,會在看的過程中想象出電影畫面的樣子,將現在發(fā)生的事情和過去發(fā)生的事穿插講述,逐步推進,逐步揭露。單就故事性來說是個很不錯的故事,甚至拍成電影應該也很不錯;同時對故事中所發(fā)生的一切,主人公所經歷的一切又是那么讓人心酸。好在故事的結尾是好的,不多說了,擔心劇透。非常推薦,值得一看!
  •   這本書講述的主人公讓人有種嘆息的感覺,是開篇的懸念支撐我看完這本書,雖然結局給人希望的感覺,但是還是想說這是本比較沉重的書。PS:若是能拍成電影,應該是那種可以得大獎的類型。
  •   這本書正符合我現在的心路歷程,不明白,為何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獨自向善,卻成為人們眼中的異類
  •   一個背負莫需有罪名的人,或許因為性格使然,不擅長交際和略微怪癖的愛好讓他成為外人眼中的異類與懦夫,第一次愛情的萌芽讓他成為無辜的犧牲品,他被人唾棄,遺忘,他渴望友情,真誠。然而等待他的只有傷痛。他接受了不公,放棄了抗爭。哀莫大于心死。讓畸形的社會招搖,他以沉默反擊,堅守自己的內心。
  •   故事中的主人公很像我們生活中大部分人一樣,不敢反駁和對抗對自己不公的事情,最后把罪都留給自己.當然故事最后還是給了主人公一個美好的未來,看到了光明.
  •   不僅僅是一個推理故事,更讓我們不自覺地審視周遭的社會,的確是一本引人向善,凈化內心的杰作。
  •   好有意境的封皮圖案啊,很喜歡這樣的敘事方法,喜歡這個故事,雖然殘忍了二十五年,可結尾還是溫暖的~
  •   兄弟,親情,誤解,孤獨,快樂,童年....這是美國新英格蘭地區(qū)一個偏僻幽靜的小鎮(zhèn)。你會了解普通美國人的生活,工作,政府職員和工廠工人、無業(yè)者、自謀職業(yè)者的真實生活。故事分兩條線并行,穿插著倒敘。很精彩,一口氣讀完,心理久久不能平靜。
  •   勇敢的人總是最強大的,不論怎樣被擠兌被孤立但自己卻堅持擁有最豐富的內心。
  •   提前去書店看過,很吸引人。朋友也說很好。
  •   很好快的一本書,小說的內容非常吸引人。
  •   從小就那么懂事,為什么會讓人們認為他是不正常的人呢!前面看的心酸酸的,之后真相大白時,他仍然沒有怨恨誰,他只是想要有個朋友,有人說說話而已。結局很完滿!
  •   就算是被全世界遺棄,也不能自己放棄自己。。。。。。
  •   是被別人遺棄,還是自己遺棄了自己。。。
  •   我讀過的小說不多 這是我最喜歡的而且讀的下去的第一本小說
  •   一部催人淚下的懸疑作品,同時又具備文學作品的美麗面向,隨著作者極富影視畫面感的場景描寫和生動逼真的人物形象塑造,讓我們每個人都深切地被書中的情緒所感染,強烈推薦!
  •   看到了一半,本來想看完這7本書在一起評價,奈何又想 買書看了,其實書真的都很便宜,現在的人是應該多看看書,每個月看一兩百的書不過分,哈哈哈哈,希望自己能堅持多充電。PS:感覺湖南出版的書的質量都不是很好啊。雖然我是湖南人哈
  •   用你的溫暖喚起我內心的冷漠
  •   能夠在最無助的情況下依然堅持自己的善良,很不容易。一本很溫暖的書。
  •   買了那么長的時間 剛看 覺得人生真是變化莫測 一件小事就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   因為作者是國外的,翻譯過來多少有些變味,所以我很少能完整的把一本國外的小說看完,但是這本我在短時間內就看完了,當時有很深的觸動,但是幾個月以后,好像記憶不是那么的深刻,所以總的來說,中等偏上吧,有時間需要再看一遍。
  •   案件并不復雜,卻發(fā)人深省。重要的不是誰是兇手,重要的是怎樣保持我們的內心。
  •   是在圖書館借來看的,結果在自習室被人拿走了,只好買一本賠給學校。書挺不錯的
  •   內容豐富、敘述描寫細膩。一個誤會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自己微不足道的自私卻不經意地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   自從上了大學就好久沒看過這么不錯的小說了
  •   特地看完了整本書才上來發(fā)評論,感覺內容很不錯,雖然一開始的大片場景描寫容易讓人覺得故事不緊湊,但是接著看就會明白開頭的描寫多么地動人心懷,作者的人物塑造和場景描寫堪稱一流,看這本書就像是在看一部電影,給這本書打五星,強烈推薦大家都來看。
  •   每個人都有私心,但是善良,正直還將是永恆的追求!
  •   一個人簡單的堅持,人生有時候輕易被改變。
  •   這本書看完之后,內心有些壓抑,總覺得在主人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   小說內容是我喜歡的類型。
  •   好久沒有看過這么好看的小說了,很贊
  •   一如既往的好,有些顧客來找外國小說,就進了幾本試試,但愿能早些賣出去。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