鏘鏘三人行·王蒙說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作者:鳳凰書品  頁數(shù):21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王蒙VS竇文濤,20年來最尖銳的話題大碰撞:“特殊環(huán)境下的告密”“同性戀”“性早熟”……從毛澤東說到韓寒,從“文化革命”說到國學熱……    “鏘鏘三人行”被譽為“15年來中國最有價值的電視節(jié)目”,是中國“清談類欄目”的標桿品牌?!剁I鏘三人行•王蒙說》基于該節(jié)目,將王蒙先生的精彩對談收錄成集,該書分十個章節(jié),從文化談起,用最尖銳的語言評論文化現(xiàn)象、文化事件和文化人物。    平時鮮少接受媒體訪問的王蒙做客“鏘鏘三人行”,與竇文濤、梁文道、查建英當面鏘鏘、笑談人生。王蒙數(shù)十年的歲月滄桑,使他成為文化變遷史的一個標本,而他的命運也與中國的命運息息相關。當王蒙遇上竇文濤,兩人麻辣斗志、放膽放言。在節(jié)目中,這位頗具魅力的文學大師向我們展示了他最辛辣睿智的一面。而依靠三把椅子、三個人,秉承平民視角的“鏘鏘三人行”,對熱門新聞事件進行研究,剖析文化現(xiàn)象背后隱藏的真相。通過有深度的對話,王蒙的深刻敏銳、從容淡定、俏皮幽默在此間展露無遺。

作者簡介

主講
  王蒙,三零后。這個老頭兒不簡單——出了無數(shù)書,走了無數(shù)國家,得了無數(shù)獎,出任無數(shù)大學的教授,差點得個諾貝爾,還當了三年的文化部長,人生坎坷也能涉險成趣。
  主持人
  竇文濤,畢業(yè)于武漢大學新聞系,曾獲首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金話筒獎”、全國廣播電視“雙十佳”主持人等。1998年推出電視談話節(jié)目《鏘鏘三人行》,以一張桌子、三把椅子成就中國王牌脫口秀。

書籍目錄

1949我參加了開國大典   每一代人都唱自己青春的歌   臺灣同胞最苦的是無歌可唱   最主要的唱段共產(chǎn)黨員都是女的   口號的不同代表了中央意志的轉變   “楊朔體”不能完全由楊朔來負責   冒充大款冒充大官沒人冒充作家   丈母娘代表了房地產(chǎn)市場的“特剛需求”   感情專一和五十年代沒有關系   性這個東西它離不開恩與義特殊年代里告密的人和事 037  當時的政策是挑動群眾斗群眾   誰能洗我腦子?我讓他洗!   打小報告是為人所不齒的   不能用政治的東西取代道德   老舍批判丁玲時堅持說“您”   我給你提意見,但我是忠誠的   文懷沙哪至于成個事兒啊   共產(chǎn)黨的情報工作太厲害了毛澤東、奧巴馬與文人的語言魅力   白話自古就有,沒什么新鮮的   魯迅的語言疙里疙瘩的   最不受毛文體影響的就是毛澤東   奧巴馬愛用“無限上綱法”   不能光從小學課本看冰心的貢獻   沒有一種語言是純粹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雇速記員寫作   網(wǎng)絡腦殘體魔高一丈八零后作家真的那么小資嗎   誰剝奪了進城民工的青春   我因為精神原子彈吃虧吃得太多了   李商隱就缺少體育精神   韓寒這種人二十年前不可能存在   言論自由的結果是言論貶值   網(wǎng)絡批斗揭示人的奴隸性   什么是言論自由的真義當心“國學熱”走火入魔   “國學熱”屬于饑不擇食   中央文件里沒有“國學”二字   道德淪喪不是現(xiàn)代化和革命造成的   沒有“五四”現(xiàn)在就沒有資格談國學   儒學的道理無法滿足社會發(fā)展   任何學說到了中國馬上走樣兒   中國最神圣的是實用主義   老子有后現(xiàn)代文化批判主義的味兒   你們別死乞白賴地只認識GDP   不須為生存忙碌可能也是一種不幸   政府少折騰是得了老子營養(yǎng)趙本山發(fā)動了一場“文化革命”   春晚連京劇都很有政治內容   在東北看二人轉太High了   三鹿奶粉不是看了趙本山小品學壞的   歌劇不火是因為寫得不夠好   吃大蒜的和喝咖啡的不一樣   千秋功罪都歸趙本山一個人?  是不是中國男的本來就沒自信啊   Gentleman說話、做事兒都很輕柔五十年代就處理過同性戀問題   “一見鐘情,白頭偕老”是最好的   愛情中的很多反應和精神病人一致   恰恰是凄美的愛情限制了張愛玲   我們往往把疾病和道德聯(lián)系在一塊   歷史上太多同性戀藝術家了中國人生活老有一種高潮化趨勢   中國運動員和觀眾變漂亮了   游泳是“五四”精神的一部分   我要把我父親沒游完的泳補上   中國作家能說因為開會多   我摸不清北京的標志性建筑是什么   在深層次上毛澤東與我們同在   社會發(fā)展階段是不能被超越的   允許百姓上網(wǎng)的國家不算極權國家   一家子琢磨怎么掙錢是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   十三億人變成十三億甘地也很可怕   《戰(zhàn)爭與和平》是吃飽后的好作品   從“全民皆兵”到“全民結冰”印度哲學是既禁欲又縱欲   現(xiàn)在這個社會戾氣太重   印度人樂天知命窮開心   中國農民反抗性之烈歷史少見    唯獨泰戈爾的達觀令我折服   給他們帶來恥辱的英語成了溝通工具   種姓等級敗給了權力等級   印度哲學把性愛神圣化    咱們有“戲說天下”的傳統(tǒng)   印度對于全球化很矛盾   古老國家都不喜歡摳摳縮縮   尋找無關宗教的核心價值世博會不是經(jīng)貿奧運會   《海的女兒》是愛情圣經(jīng)   《藍色多瑙河》是為世博會寫的   古代懂審美的也只是士大夫   臺灣同胞溫情但不煽情   拒絕下飛機,原理和自焚很像   過早把孩子培養(yǎng)成“人精”   中國青少年“被晚熟”了   性早熟導致“性待業(yè)期”

章節(jié)摘錄

打小報告是為人所不齒的王蒙:不搞告密活動這個觀念,其實在“文革”之后又樹立起來了。批判“四人幫”的時候,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詞兒叫“小報告”,打小報告是為人所不齒的。我想起美國獲奧斯卡獎的一部電影《女人香》,講只要你是告密者,不管你告什么,都是抬不起頭來的。竇文濤:就是幾個學生一塊兒干了壞事,學校非得逼著一個目睹的好學生告另幾個。王蒙:但他死活不告。他是最好的學生,結果被學校開除了,美國社會也有這種事。查建英:美國的小學生有一條,不管你是欺負別人還是被人欺負,都是不光彩的事情,但是比這兩者更不光彩的就是告密。你受了欺負去告密,你也是包,這是道德最低下的表現(xiàn)。他們每星期除了學習以外要互相交流思想,跟咱們開班會似的,老師來了問,你們有多少人欺負過別人,然后有幾個人舉手;有多少人挨過欺負,更多人舉手,都覺得自己好像受過欺負;但是問有多少人告過密,沒有一個人舉手。王蒙:這個很好。查建英:告密是最惡劣的事。據(jù)說現(xiàn)在我們的小學里,打小報告雖然沒有當年“文革”那么厲害,但確實名聲也很臭。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比如要求“進步”,想當少先隊員,你就要匯報思想。竇文濤:有個新聞說,一所學校為了促進學生互相進步,每個禮拜選一名學生監(jiān)督另一名學生的言行,但是不告訴他是誰在監(jiān)督他。查建英:這不就是告密嗎?王蒙:這種事,道德上有悖論。譬如說刑事案件,你是警察或者檢察官,你就希望該告的密全告了,這案子就破了,是不是?咱們眼前例子多得很,比如販毒集團、貪污集團,你說他是應該“死都不說”好,還是干脆“我犯不著,是他販毒,我是被掐著脖子運了一次,我當然應該坦白”?;剡^頭來說當年,現(xiàn)在我也挺瘆得慌。比如當年蘇聯(lián)樹立過一個少先隊員的榜樣,怎么回事呢?他父親是富農,他去匯報父親對黨的不滿,最后被祖父給殺了。當然他祖父的行為,無論如何這底線也夠嗆。最后他就被樹立為全國少先隊員模范??墒敲绹寺犕赀@個故事,嚇得面無人色。竇文濤:毛骨悚然。王蒙:是啊,世界上怎么能有這種事呢?怎么能宣傳這種事呢?那已經(jīng)是八十年代了,美國人說起蘇聯(lián)少先隊員的事,仍然激動得渾身哆嗦(文濤笑)。查建英:咱這個例子其實既反了西方道德,又把老祖宗比如《論語》的“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給反了。如果父親殺了人,或者兒子殺了人,家里人是不能出去告密的。王蒙:但是咱們國家刑法規(guī)定,幫著隱匿或者拒絕坦白,有脅從罪。竇文濤:包庇罪。不能用政治的東西取代道德竇文濤:其實我很好奇,當時你們心里是怎么想的?比如最好的哥們朋友喝酒聊天,私下里談話說什么都行啊,但是他把你逐條逐條匯報上去,遇到這種事情,你心里怎么想?或者有一天你也給關到牛棚里,關到監(jiān)獄里去了,被審訊的時候人家讓你(王蒙)說,哪天在哪兒和查建英吃飯時聊了什么,你心里沒有掙扎嗎?查建英:我聽吳祖光的外甥女說——她比較熟悉這幾位老人嘛,他們互相之間有一種默契,都知道在非常的情況下,可能不得不做一些事情。甚至聶紺弩可能也心知肚明,他那幾首詩就只是給那幾個朋友看過,怎么一進去人家就問這幾首詩呢,肯定是他們告的。但是他出來以后仍然跟這幾個朋友賦詩往來,喝酒作樂。也許有一天打開聶紺弩的檔案,說不定聶紺弩自己也告過、匯報過或者揭發(fā)過告他的人,這都難說。所以她的意思是,大家要理解在那樣一個極度政治化的年代,所謂的“群眾斗群眾”其實還只是從犯,要問罪的話,應該追蹤到制度。竇文濤:我看章詒和的文章,感覺當年的臥底告密者可以分兩類,一類是被迫的,已經(jīng)進去了,被逼著交代一些朋友的往事;還有一類是做一做還做上癮了,甚至很投入,把告密當成自己的一種進步。當時你們心里是怎么想的?王蒙:剛才說到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這是一種政治的說法,并不是道德的說法。但是對待敵人有沒有道德可言?我覺得仍然有道德可言。敵人沒有的事,我們不能隨便給他栽,是不是?還有一條,優(yōu)待俘虜,對俘虜不應該肉體折磨,這幾乎是全人類的共識。所以不能夠用政治的東西取代道德,更不能夠用政治的東西取代法律。你犯的是什么罪就是什么罪,不能因為是敵我矛盾就槍斃你,化成人民內部矛盾就無罪釋放,那叫什么事兒???這是一個經(jīng)驗,但這個經(jīng)驗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當時毛主席能分出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已經(jīng)是很大的進步了,因為斯大林只承認敵我矛盾,只講階級斗爭。竇文濤:分開講了。王蒙:還有,不管哪種矛盾,要知道當時革命那種總的形勢——當時一個口號叫什么?把一切獻給黨?。“岩磺蝎I給黨,你知道一點秘密情況,能不獻嗎?竇文濤:連自己的隱私、朋友的交情都要獻給黨。王蒙:我把自己的日記都交出去了,把自己沒有發(fā)表的小說都交出去了??!張弦,寫《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那個作家,本來定“右派”沒他的事兒,他只是因為發(fā)表的一篇小說在反省,最后他沒事兒把自個兒寫的一個中篇也上交了,結果——查建英:自己密告自己。王蒙:對(齊笑)。竇文濤:這是懺悔到靈魂深處了。查建英:靈魂深處爆發(fā)革命,狠斗私字一閃念。你心里剛有一點對黨不忠的私念,都得狠斗它。竇文濤:我就不明白了,你把自己的一切,包括思想、隱私獻給黨,黨要它干什么呢?王蒙:當時的想法是,你認為你能夠得到黨的教育,得到黨的理解,得到黨的最正確的判斷。但是這種情況到了“文革”已經(jīng)亂套了,整我的、捧我的全完蛋,一鍋端了性這個東西它離不開恩與義王蒙:回過頭來,無性化確實在“文革”中達到了極點。你看《海港》里頭,那個主角叫——許子東:方海珍。王蒙:方海珍的動作都是老生的動作,唱腔也往男人方向發(fā)展。當時我一外甥看完《沙家浜》,老學胡傳魁說話:“阿慶嫂,阿慶呢?”家里人都批評他,怎么能說這種流氓話呢?竇文濤:“阿慶”就是流氓話了?王蒙:只有胡傳魁這樣的人才問人家“阿慶呢”。許子東:對啊,你關心人家私生活干什么?王蒙:人家阿慶嫂是有主兒的,明媒正娶的。至于阿慶上哪兒去了,你管得著嗎?你腦子往這方面想,就是走上了邪路。竇文濤:大概六十年代,北京西單出現(xiàn)過一張大字報,倡議:革命群眾去游泳池游泳,都要穿長衣長褲。一群人在那兒圍看,說要沒這個大字報,還沒想起來平常是不穿什么游泳的。王蒙: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特點之一,就是,把人際關系高度地道德化,所謂“一夜夫妻百日恩”。其實陳世美,孤立地說,無非就是一個第三者的問題嘛。竇文濤:對,婚外戀。王蒙:罪不至死。但你要是看了那個戲,就覺得非殺了他不可,因為他殺妻滅子啊。作者因為怕你同情他,所以寫陳世美不光休了糟糠之妻,而且派韓琪去殺他的妻兒,這就喪失人性了。作者把它高度地道德化了,而不考慮人有沒有欲望。但反過來我還有一個故事,和現(xiàn)在解放的思想完全不一致,我一說起來就很激動。竇文濤:什么故事?王蒙:我有一位女性同事,家里一共六個兄弟姊妹:一個大哥,女的為多。她父母雙亡,父母臨死前跟大哥說,這幾個弟弟妹妹就全靠你了。后來她大哥一個人打幾份工,把他們全都供養(yǎng)得上了大學,有了工作,結了婚。這時她大哥已經(jīng)五十好幾了,而且特顯老,就把五個弟弟妹妹找來,說大哥今天給你們說個事兒,我想結婚了,然后這五個弟弟妹妹全跪那兒了。要是從解放的、人權的、個性的,甚至法律的觀點來看,大哥并沒有撫養(yǎng)弟妹的義務。您查查《民法》,父母有這個義務,大哥沒這個義務,大哥可以把他們送到孤兒院去,自己早早結婚。但是您聽完這個故事,覺得她這個大哥傻嗎?竇文濤:這是中華民族的東西。王蒙:所以性的問題,你別給它定規(guī)矩,說凡是放縱自己的就是解放,凡是對自己有所要求的就是不解放。因為在性的問題上,我或許會考慮到我對家族、父母、妻子,甚至于兄妹的某些責任。竇文濤:聽了是很感人,可是咱們用這么慘嗎?它畢竟是慘痛的。王蒙:很慘痛。許子東:但是你不可否認它是一種愛的故事。愛情有兩面,除了情與愛以外,另外是恩與義,性這個東西它離不開恩與義,有時候有犧牲的東西也是一種愛。竇文濤:所以中國人講什么?有情有義。王蒙:性也有恩與義啊,為什么說“一夜夫妻百日恩”呢,是不是?許子東:完全沒有恩與義,只顧歡與愛,那性就不完整了。王蒙:性是一種享樂,但在享樂當中,你難道對一個跟自己關系如此密切的人沒有一種真正的喜愛嗎?甚至于還產(chǎn)生一種責任感嗎?美國人也講責任感啊,什么都講Responsibility啊。許子東:只要是發(fā)自內心的,就是好的。竇文濤:沒錯兒。親恩難忘,這是心里很深的一種東西。許子東:六十年恩與義!竇文濤:六十年還有一個變化,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好像兩性關系、愛情、婚姻都跟組織有關。我記得小時候鄰居也有搞婚外戀的,那時候叫“搞破鞋”,夫妻打到廠里,讓廠長和黨委書記——叫“坐地炮”嘛,評評理。現(xiàn)在咱們是分得出來那是個人的事情,但當年連介紹對象都由組織上安排。王蒙:特殊情況有。比如我聽說有一批老戰(zhàn)士到新疆的兵團工作,年齡都相當大,兵團領導很操心,說這么多男光棍怎么辦?就從某省——那個省因為在戰(zhàn)爭中傷亡的男性比較多——運了一大批婦女來。這批婦女到得比較晚,老兵就在等,等到了以后,都跟瘋了一樣,每個人上去抱了就往家里帶。竇文濤:?。慷汲蓳屃耍R笑)?王蒙:詳情我不在場,我還沒到新疆就聽說了,所以說組織上的安排是有的……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三把椅子、三個人,秉承平民視角的清談態(tài)度,對每日熱門新聞事件進行研究,發(fā)表極具個人色彩的大膽言論,擁有濃厚的人文價值取向?!陡鐐惐葋喰侣勗u論》《鏘鏘三人行》到了竇文濤手里,偽君子不如真小人,大俗即大雅。觀眾將這個欄目比作老舍筆下的《茶館》。——劉長樂《鏘鏘三人行》的十年就是竇文濤這個涉世不深的小混混一步步被社會化的過程?!]文濤

編輯推薦

《鏘鏘三人行?王蒙說》:王蒙VS竇文濤:20年來最尖銳的話題大碰撞從韓寒說到毛澤東,從“文化革命”說到性早熟……20年來王蒙最尖銳辛辣的話語——國學熱屬于饑不擇食恰恰是凄美的愛情限制了張愛玲你們別死乞白賴地只認識GDP韓寒這種人二十年前不可能存在政府“少折騰”是得了老子營養(yǎng)一家子琢磨怎么掙錢是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當王蒙遇上竇文濤,兩人麻辣斗志、放膽放言。王蒙數(shù)十年的歲月滄桑,使他成為文化變遷史的一個標本,而他的命運也與中國的命運息息相關。而《鏘鏘三人行》作為鳳凰衛(wèi)視王牌類談話節(jié)目,依靠三把椅子、三個人,秉承平民視角,對熱門新聞事件進行研究,剖析文化現(xiàn)象背后隱藏的真相。在節(jié)目中,文學大師王蒙的深刻敏銳、從容淡定、俏皮幽默在此間展露無遺。觀眾將《鏘鏘三人行》比作老舍筆下的《茶館》。該節(jié)目于2004年、2006年兩次入選“中國電視節(jié)目排行榜”的最佳談話節(jié)目,2004年被《新周刊》譽為“15年來中國最有價值的電視節(jié)目”。2008年7月14日,由《哥倫比亞新聞評論》主辦的首屆傳媒行業(yè)“中國標桿品牌”揭曉,《鏘鏘三人行》獲得廣播電視類“清談類欄目”中國標桿品牌稱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鏘鏘三人行·王蒙說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41條)

 
 

  •   “一個人在寫作當中,自己有一種得心應手的那樣一種快樂,”王蒙認為。世界本來就是讓人覺得沉重。相比于寫作,人在辦別的事情時沒有那種得心應手的感覺?!皩懽髌鋵嵤且粋€對自己精神空間的一個開拓,人生并不是那么一切都順隨,很舒服的。但是你在寫作當中,你可以締造一個世界,”
    在談到寫作時,他說道:如果你的文章與生活互不相干,如果你除了概念名詞還是只有名詞概念,而你還是堅持要寫文章,我為你親愛的是――欲哭無淚。
      而讓人不高興的是文章里顯露出的不是活人,而是裝腔作勢,是賣弄時尚,是賣弄舶來膺品,是自我拔份兒,是酸溜溜地倒牙,是故弄玄虛,是自己并無真貨,沒有自己的見解,沒有自己的判斷,沒有自己的幻想與追求,只有空洞的名詞與半生不熟的、消化不良的剛才躉入的學理。
      寫你的文章的應該是你自己,而你必須是活人。你應該眉目傳情,你應該好學深思,你應該期待傾訴與交流,你應該有自己的最最想說的話。一句話,你應該恰恰是你自己,而不是你想制造出來的一個什么他人。你不是他人的拷貝更不是克隆。你不必像天使圣徒一樣地說話,你不必像混混子或殺手一樣地說話,你不必像某個學派的壇主一樣地說話,你也不必像智利引進的遠來的和尚一樣地著述經(jīng)文。請不要裝相。中國人講,修辭立其誠,一切對于文字文章的講究,首先在于出現(xiàn)一個真誠的你自己。讀者有權,讀者必須像拒絕假冒偽劣的奶粉一樣地拒絕假冒偽劣、裝腔作勢的文章。
    《王蒙說》這本書,不止談到如何寫文,更論及如何做人,以及對社會熱點和亂象作出評點調侃。里邊談到的話題非常龐雜,有國學熱、小沈陽、性早熟、對韓寒和郭敬明等80后作家的看法等等……里邊的智性和機敏,讓人很受啟發(fā)。與竇文濤的對談,也滿是逸氣和不羈。如果你對《鏘鏘三人行》感興趣,或者想看看王蒙辛辣的一面,這本書值得買回家翻翻。
  •   執(zhí)當代文壇牛耳的王蒙先生可謂大智慧,反對他的人可能會拿出單項創(chuàng)作如詩歌、小說、散文與之叫板,但是估計不敢與王蒙比學問,我很佩服王蒙做學問能發(fā)人所未發(fā),道人所未道。講學問時如行云流水,紅樓夢講得好,李商隱講得好,老莊研究也很有成果。當然也有人說王蒙太圓通、太靈活。我倒理解老先生的生存之道。

    王蒙、竇文濤、查建英在鳳凰衛(wèi)視“鏘鏘三人行”,節(jié)目我沒有看到,見到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鏘鏘三人行.王蒙說》便抓緊看了。老先生一如過去般智慧風趣。而且還抖了不少料,比如說黃秋耘做過情報工作,我就是第一次聽到。

    看完書,有一個疑問,不知竇文濤是有意如此,還是因為讀書少,不了解情況,在采訪中多次提到寫過《往事并不如煙》等書的章詒和,每一提到,王蒙便機智地回避了,因為兩人是有過誤會的,大家讀了下面王蒙、章詒和的各自講述就明白了。

    王蒙自傳第一部《半生多事》:

    “比如當年寫信求見一時出任了領導職務的某文化人,見完面了,給幫助自己聯(lián)系求見事宜的友人——也是被求見者的老相識——寫下了感激涕零的感受,這樣一位名門人士,等到追隨潮流揭出了點玩藝,吐了吐苦水,從而頗有響動以后,立即用另一種傲然青松的口氣講自己求見的故事了,而且換一個腔調嘲諷起自己當年巴不得一見的人,一見便感激涕零起來的人來了。這樣的人士是硬骨頭還是信口雌黃的小販呢?”

    章詒和《人生不朽是文章——懷想張庚兼論張庚之底色》

    “我的公開信也遞交到文化部。一天我忽然接到通知,說文化部部長要接見我。我緊張得連覺也沒睡好。腦子里反復琢磨自己當如何回應部長的垂詢,細細編排自己該怎樣簡明扼要地介紹單位評職稱的情況。
      記得那是一個周六下午,我穿著白衣黑裙,手提包里裝著材料,跨進了部長辦公室。
      部長隨便又平易,倒了一杯茶。上級和下級對面而坐。接著,他問我的出身,問了我的學歷,問了我的家庭,問了我的父母情況,還問了我為什么坐牢……我是有問必答,且心生感動。瞧,咱部長多好,那么關心“普通一兵”。談話的時間不短,記得在此期間,部長還接了胡繩同志打來的電話。好像對方有件什么事要辦。部長說:“我是晚輩,自然是我該上您那兒辦事啦?!?br />   部長對我的詢問結束,我們的談話也跟著結束。
      我被禮貌地請出了辦公室。
      “那我們單位評職稱的事兒呢?”出了門的我,扭臉兒叫了起來。
      “哦,有關部門會辦理的。”部長如是說。
      幾天后,部長對他的一個新疆朋友說:“我見到章伯鈞的女兒了,她好像有點兒神經(jīng)質?!?br />   我聽了這個新疆朋友的轉述,霎時胸口憋悶,監(jiān)獄養(yǎng)出的老毛病犯了——不禁破口大罵:“王ⅹ蛋!”
      新疆朋友很害怕,勸我別罵,說:人家是部長。
      我高喊:“本不該罵人,可現(xiàn)在我都神經(jīng)質啦!還不該罵?”
      新疆朋友走后,我的眼淚簌簌而下。我不禁想起了張庚,想起了他召集的座談會,想起了他那專注的目光,想起了他說自己“高高在上”。

    從上面兩人的自述中我分析,發(fā)生誤會,主要是中間的傳話人就是那位王蒙的老相識又是幫助章詒和聯(lián)系見王蒙的人沒有起好作用,很可能添油加醋了一番,讓王蒙很接受不了,讓章詒和也很惱怒。假如沒有中間人不嫌事大的傳話,我想王、章還沒準成為朋友呢。惺惺惜惺惺嘛。但是從這一事件也可以悟出:大智慧如王蒙、聰穎如章詒和有時也會輕信,因輕信而結怨,何況我們這些愚鈍之人呢?
  •   最早看王蒙的書,源于他寫的《我的處世哲學》:不要陷于標簽與旗號之爭,不要認為一劃類一戴帽子就可以做出價值判斷。不要以為一劃類一判決世界就井井有條了——多半是相反,更加歪曲了。
    戴上桂冠的也可能狗屎,扣上屎盆子的也可能冤枉,這是一。桂冠云云可能本身就不可貴,盆子云云可能本身就不丟人,這是二。同一個類屬或概念之下可能掩蓋著各種不同的狀態(tài)以至于性質,這是三。你的分類法本身就沒有被證明過,你的劃類術又極低智商,因此不足為憑,這是四。
    要善于使用概念而不是被概念所使用所主宰。

    一生比較討厭什么什么迷,因為被迷住總不好,是不能自制的表現(xiàn)??刹恢獮楹螀s迷上了“鏘鏘三人行”,得閑必看。這也是因為有王蒙在的緣故。比如看最近一期王蒙、查建英和竇文濤的閑聊,又大有斬獲。

    1. 認為現(xiàn)代青年不了解歷史不應怪罪他們自己,年長者和國家有責。
    2. 不了解歷史,使人不豐滿,成了平面人,很干枯,俗說的沒見識。
    3. 談到文明道德,王蒙說的太好,有人為深圳農民工伸冤,他們受剝削、壓迫,可廣大農民工最高興的是允許他們到城市打工。難道在農村就文明道德?文革時他們就文明道德?(大意)問的多么好!一個作家,站在弱勢群體立場,為他們說話固然好,但站在歷史角度,更深刻認識弱勢群體豈不更為重要?
    4. 我們只看現(xiàn)在是不能正確認識問題的,只有看到現(xiàn)在和它的過去,才更能深刻的認識它。

    我所以迷上三人行,實為當今用通俗的閑聊講真理的方式太少。有些真理,不一定要用官話或專用術語來表示,也可用心靈去體會。讓我們自己給自己更多的思維空間吧。
  •   很喜歡鳳凰衛(wèi)視的竇文濤 他的幾檔節(jié)目總是有意無意會去看

    鏘鏘三人行 是我和我爸的最愛 總會到點開過去看看 今天的內容

    王蒙和竇文濤 都是那種有學問 感覺很嚴肅但是說話不失幽默的人

    這本書里總結的一些 很值得讓大家了解一下 知道一點 畢竟和我們的生活其實很近很近~~
  •   一直看王蒙的書,這次看了他在鳳凰衛(wèi)視做的鏘鏘三人行。
    親切、反應快,帶著一副大的黑框眼鏡,坐在那里侃侃談著文革,談著紅樓夢,談同性戀。
    感動于他和夫人長久的愛情。
  •   鏘鏘三人行的風格一向調侃小放肆。
    王蒙的幾期又帶入了他老辣、一針見血的觀點。
    挺有看頭的一部小書。
  •   通篇討論的是祖國、時政、人??梢钥闯鲞@個《鏘鏘三人行》和王蒙的價值觀。
    他們熱烈的討論著,正是來源于他們對生活和這個祖國這篇土地的熱愛。
    好好活。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     王蒙的講故事的方式很特別。雖然往深里有一點淡淡的居高臨下,但也是溫和、從容、不刺激人的那種。   
      這個人很陽光,但這個人也受過傷。   
      想想看,他當過文化部長,在風波里辭職,認識周揚,熟悉夏衍,毛主席夸獎過他,胡喬木領導過他,在文壇經(jīng)受傾軋,在政壇上上下下。然后,老了,他還,挺陽光。
      想想看,他沒解放十幾歲就干地下黨,生活剛要開始就成了右派,在新疆度過近二十年,在中國文人圈里當部長,然后,老了,他還,挺健康。
      他當然受過傷,他從來不是對時代混然不覺的一根木頭。他輕描淡寫地告訴人,他從那個傷人的年代走過來。也許就是讓我們記住兩條:第一,那一路走來就是我們自己的歷史,沒得忘記;第二,那畢竟是傷人無數(shù)的悲傷旅途。
    這本書,或許只是他數(shù)十年體悟的精華,但是因為有了竇文濤、查建英、梁文道等人的參與,變得熱氣騰騰,富有人情味,許多冷暖和笑罵,都濃縮在里邊了。
  •   喜歡竇文濤和鏘鏘三人行
  •   書里是竇文濤與王蒙的對談錄,這些飽含機鋒的話語里,有很多老辣的處事哲學。
    “不永遠覺得天下人對不起你,不永遠氣哼哼地覺得自己是最憋屈最倒霉的人,不永遠覺得自己所在的環(huán)境是最壞的,不永遠想象自己在絕路上,很重要。大可不必夸張得像演戲一樣過日子。當然有可能不順,也有可能有麻煩,但誰會什么都順呢?”王蒙說:快樂不僅在于達到目標,也在于為達到目標而走的全過程。
  •   今年春晚趙本山小品再登“我最喜愛的央視春晚節(jié)目”。民間眾說紛紜。而本書王蒙和竇文濤給出了很中肯的評論。趙本山打響了民間藝術和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成功結合。摒棄二人轉里的粗俗成分卻又適當?shù)谋A袅酥S刺效果,在春晚的大舞臺上弘揚了主旋律又打響了自己的品牌。
  •   古典愛情的概念就是“一見鐘情,白頭偕老”,這個概念并沒有說必須是一男一女才能一見鐘情。王蒙和竇文濤嘴皮子磨破也是希望社會能給同性戀一個寬容的環(huán)境。只要不是濫交,不傳播疾病,兩個人互相忠于對方,社會應該給這個人群一點笑容。
  •   覺得文人語言魅力那章雜感最有意思。王蒙和竇文濤笑嘻嘻的談遍了近代文學史上的大家,魯迅、冰心、巴金、矛盾、毛澤東,也有泰戈爾、莎士比亞、妥耶妥耶夫斯基,視野寬闊,評論犀利,輕松肆意,甚至還談到了共產(chǎn)黨和國民黨的宣傳爭斗,毛爺爺一句“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都要擁護”豪爽快意。
  •   鏘鏘三人行的節(jié)目,是比較好看的節(jié)目,他讓我聽到了不同的心聲,而再看文字版的書籍時,又使媒體不能相比的~~
  •   王蒙是我喜歡的作家,喜歡看竇文濤的節(jié)目,他們兩人的對話是值得一看的。
  •   甚至是當竇文濤和王蒙談起來“精神病”般感性化的愛情,也是帶著男性特有的邏輯感和物質感。頗為好笑。談起來張愛玲的愛情,也是從她愿不愿意給胡蘭成花錢說起的。
  •   是的,我們往往把疾病和政治、和道德、和意識形態(tài)硬生生扯在一塊兒。這更不利于疾病的發(fā)現(xiàn)和防治。關于愛情和同性戀和艾滋病,書里說得很開,卻又有一些點到為止的感覺。畢竟整個書里的話題很多,不能都談得很細。畢竟鏘鏘就是以跑題出名的╮(╯▽╰)╭。我最喜歡的,是書里關于《假面的告白》的節(jié)選。三島由紀夫看了一幅宗教畫之后,同性戀的感知從體內憤怒地迸發(fā)。
  •   都是王蒙跟查建英做客三人行時的對話,很喜歡他們兩個,書很好
  •   談話節(jié)目貴在新和奇。找到尖銳的時事話題,再有王蒙這樣集作家、文化部部長多重身份于一身的人來評論,值得一讀。
  •   這本書比電視里的對話多了一些聊天中提及的名人的介紹;還有它的目錄不錯,里面對每部分有個小簡介。
    從這本書才開始了解王蒙,以前一直覺得他跟李敖很像很像,可能是共有的激情造成的假象吧。
    這次聊了很多地方的文化,日本、印度、德國、中國……天馬行空。
    原來文化也可以用我的專業(yè)眼光去審視,保持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tài)平衡。
    我不知道各種各樣的知識對我一個理工科的學生有什么用處,只是喜歡、閱讀、閑情所致;我不知道這些思考是不是一種時間的浪費,我這么質疑過,至少它讓我開始形成自己的觀點、不那么辯證也不那么偏激,可以說糅合了幾家之言、也可以說是我的一家之言,隨性的思考伴隨著工作會越來越少吧,且行且珍惜。
  •   鏘鏘三人行,你懂得
  •   喜愛鏘鏘三人行的童鞋,都可以入手。
  •   我是鏘鏘的忠實觀眾,這是一個信息量很大的節(jié)目,不愛聽新聞的我,看這個節(jié)目,天下大事基本上也能了解了。而且還很有意思。這本書把這些話題梳理得更系統(tǒng),挺值得收藏的。
  •   王蒙說他七十歲,依然有很多困惑,而我們看來,他是多么明白的人。。。看來人們都是在一條道兒上,只是修行的級數(shù)不同而已。書里談到的許多話題,都是節(jié)目里有的,相當于一個精華的合輯,喜歡老竇和王蒙的人,都可以買來翻翻。
  •   老文化部長,大作家王蒙是一個敢言之人,其內容也很尖銳,我在鳳凰衛(wèi)視上聽他侃過,現(xiàn)在又重讀此書,仍然回味無窮,值得一讀。
  •   現(xiàn)在人是為了車子房子可以不要愛情,以前文革時候,聽王蒙談起來是夫妻可以互相告密,檢舉揭發(fā)。即便是再精神至上的文人,也未能免俗。所以正如那句歌詞說的,有時愛情徒有虛名。
  •   王蒙說自己不喜歡讀張愛玲……估計又該受讀者觀眾們攻擊了。但我覺得他說話挺實誠的,有的人別人說千般好萬般好,從你個人來講,也許就是接受不來。做個說話不好聽的實誠好人,和做個說話跟蜜似的但是被別人認為成壞人…不知道各位想做哪種人。
  •   王蒙說八零后作家那部分我特贊同。從前人寫書,積聚了十幾年的生活歷練,才能出本書,那才叫“作家”。現(xiàn)在的某些八零后甚至九零后“作家”,早已經(jīng)被吸進快餐時代,稍微接觸點兒洋玩意兒,就覺得自己小資得不得了了,還在書里把這種小資情調發(fā)揚光大,自以為這就叫生活。
  •   小時候不懂茅盾,覺得他的文章怎么這么冷酷少感,現(xiàn)在讀沙與沫才逐漸感出他獨特的冷靜沉郁風格。正如王蒙說的,他是一個非常冷靜剖析社會的作家。
    很喜歡他的那句,記憶是相會的一種形式,忘記是自由的一種形式。
  •   雖然快遞讓我自己下樓去取,但看在書內容不錯,就忍了。
    王蒙出過很多書,有談他自己的人生哲學,有小說,這本比較特別的是,他說得很松弛,但是很多想法就在交談里敞開了,你會覺得他是一個活得通透的人,歷經(jīng)那么多人事風波,一層一層累聚起來的,是生命的厚度。
  •   欣賞王蒙是因為他在寫作上不僅是內省的,還是外化的,他公務員高官的身份,使他可以更多的接觸和改變外在的世界。他提倡與世界共舞,大膽的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并不驕不餒的發(fā)揚自己的本土文化,這點很贊。
  •   王蒙這節(jié)談的極有趣。我們的宣傳果然是做的活色生香妙筆生花。各個年代的宣傳口號各有特色,體現(xiàn)了十分豐富的政治文化。特別是那句“一個人有動脈靜脈”。
  •   書里王蒙有句如題的玩笑話,對于網(wǎng)絡上各種言論的態(tài)度,這體現(xiàn)了一個人應有的豁達。
    陳寅恪大師有句著名的話,“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是我們仍舊追求的目標。
    網(wǎng)絡上最大程度的釋放了這個思想,所以我們在看不慣網(wǎng)絡的種種時候,是否也想想它的自由度帶給我們了什么好處。
  •   王蒙講就算農民工不進城,也不會有更好的生活。這一點我同意,但是為什么大家還說農民工沒有human right的生活呢?就是因為和正常的城市人相比,他們的生活水平太差,簡言之,就是貧富差距太大。所以我們在必須承認他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礎上也必須承認,我們向前發(fā)展改善HR的道路還很長。
  •   一直喜歡鳳凰臺的這個節(jié)目。再加上王蒙。果斷買之
  •   王蒙在批判李商隱太文弱,這點我不能茍同。文學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元性。如果李商隱也去練短跑,練出了一身肌肉,那我只能表示遺憾,那么多優(yōu)美綺麗的詩句就再也丟失了出處。有時候一種絕望凄美的境地才能煉出美麗的文學。
  •   王蒙用一種老頑童的語調,調侃當今社會和文學論壇上的各種現(xiàn)象。他沒什么觀點,卻處處是觀點。
  •   圍繞同性戀的法律和道德問題是世界性的一個難題,我贊同王蒙的觀點,同性戀結婚可以不被法律贊同,但是同性戀應該逐漸在道德上被接納。
  •   竇文濤說小沈陽敢于解構大腕,這個論點很有意思,表明了一種偏后現(xiàn)代主義的東西,藐視權威,解構。模仿。拼貼。體現(xiàn)了當代文化的特點。原創(chuàng)固然好,但是解構如果能出現(xiàn)自己的特點也會因為它的草根性受到歡迎。
  •   讀這本書與王蒙交流人生。
  •   聽王蒙這樣講臺灣也是有這樣的感觸,尤其是在臺中臺南高雄一帶,民風淳樸,笑容真摯,生活平淡溫馨。好像回到了電影電視里面講的那個溝通不大便利,生活節(jié)奏慢悠悠,老少鄉(xiāng)鄰都過著樸實日子不物質不金錢的生活。
  •   竇哥和王蒙,呵呵~這組合肯定出彩!希望當當早點把書給送到!
  •   看見王蒙他們討論高爾基的著作,突然對他產(chǎn)生了好感,不是帶著那個年代或者那個階級的色彩來看,他是一個很樸實真誠的作家。當社會充斥流言蜚語爾虞我詐,他能喚起我們一些心靈上的靜謐感,像是回到“童年”,或是遠離塵囂。
  •   三人一桌總能碰著出不少新鮮的思想火花,這本書在輕松調侃中見出王蒙老師的智慧和閱歷
  •   聽王蒙老師的話,能學到很多東西
  •   從小讀王蒙,對他有一種很自然的親切感。
  •   王蒙還是講得不錯,姜還是老的辣啊。
  •   這本書好似有一種魔力,那種下午茶一般輕松而誠懇的語言氛圍,吸引著人一直讀下去,有種暢快之感。古今中外的各種文化現(xiàn)象,它仿佛什么都說了,智慧而尖銳;它有仿佛什么都沒說,只是聊了一場天,然后等待讀者自己去消化,在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以前不曾發(fā)現(xiàn)的角度。
  •   在文革時期,批斗告密橫行,竇文濤謂之,“泥沙俱下”。
    為了自保而去陷害他人,做了時代的奴隸,為換取肉體而虐殺了靈魂。
    大部分人選擇了閉嘴,照做,這恐怕就是被時代湮沒。因為大家看到了那么多可怕的結果。
  •   喜歡竇文濤,所以將相關的東西都買齊了。
  •   三人行的節(jié)目我每集都看,這些節(jié)目過去都好幾年了,現(xiàn)在看紙質的東西,還是很有感覺,那幾年王老剛出山到三人行露面,是多年的積淀。最近王老也露面,但談的東西就有點應景了。
  •   一直以來就喜歡鳳凰臺的“鏗鏘三人行”,喜歡他們幽默又犀利的語言風格,但沒有辦法每期觀看。看到出書了,偶毫不猶豫地買了,收到書后迫不及待地讀了。
    受教育了。。。。。呵。。。。
  •   喜歡鳳凰衛(wèi)視中文臺的鏗鏘三人行,
  •   支持三人行
  •   說到文明我們不得不提人類的等級?,F(xiàn)實當中通過金錢、權利、地域在事實上劃分出了很多等級。正是這些不同的等級喚起了各種文化畸變。甚至由此產(chǎn)生戰(zhàn)爭,孕育出各種民族、宗教心理。有時候處在一個等級里面也不得不慨嘆命運,畢竟似乎一切都已經(jīng)安排就緒。
  •   談到愛情和性早熟的那段特別逗樂,幾個人貧嘴的功力都很強。笑了很久。這個節(jié)目的口徑和尺度確實有意思。
  •   旅游事業(yè)在中國蓬勃發(fā)展的這些年,各地政府為了博得旅游業(yè)創(chuàng)收,各種“妙招”層出不窮,并且有越來越三俗的傾向。確實應該號召一些有品質、有內涵、給人以美的享受,弘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而不是靠八卦來出新的景點。
  •   若論整合話題的能力,這是一個很好的欄目,每次都能碰撞出一地妙語如珠。
  •   書里探討的文化現(xiàn)象十分有趣。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主導氛圍里。同樣的行為也可以賦予不同的含義。兩個雄赳赳氣昂昂的解放軍戰(zhàn)士穿著大衣在冬天的飄雪下拖著手。那時候是同志的友誼,現(xiàn)在卻可被理解成“同志”的友誼~
  •   新中國成立的最初五十年可能會有引領社會的文學潮流,因為普眾接觸的東西少,但是在當代,文化的多元化和信息爆炸使得某一種文學范式不再容易那么躋身潮頭。這是好事。我們更愿意看到百家爭鳴。
  •   確實,幽默感是有地域限制的。很多就帶著方言中的特色。有時候高度的排外性導致別個地方根本無法理解,這也是文化語言上面的多元化。也正是這個多元化是很多學者不遠千里來到一個地方考察研究的原因。
  •   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在當今社會中值得借鑒的地方。包括于丹講的《莊子》對人心理的借鑒,孫子兵法對軍事的借鑒,儒道對治國的借鑒。即便是主張清靜無為的老子,他的無為思想亦可映照于“小政府大市場”的當今管理之道。
  •   以對話體評論文化,輕松活潑中又不失深刻,現(xiàn)場感強,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很適合茶余飯后的閱讀。
  •   近幾年的國學熱是中國的焦點之一,我很同意書中的觀點,很多道德淪喪的事情使民族的價值觀缺失,此為國學熱風行的源泉。但是被商業(yè)化所利用或是被某些作秀者利用舊失去了它的原味。
  •   主要就是把電視欄目里的內容說了下,還是蠻不錯的,紙張很好,很漂亮的封皮
  •   這老爺子是個明白人,比如他在書里說:“中國什么東西都缺,就是不缺人;中國什么東西都缺,就是不缺熱鬧。中國人的生活老有一種高潮化的趨勢?!睘槭裁绰浜蟀??就是喜歡自己騙自己,老以為自個多強大了。就像現(xiàn)在流行的,你有本事辦奧運,辦亞運,你再有本事,把春運給辦好看看,所以還是踏踏實實干好自己的事再說。
  •   一直有追這個節(jié)目來看,很多論點還有評說的方式都很新穎,有趣,看后發(fā)人深思。
    整理成冊的話,留存下來以后翻閱是對幾十年各類事件的一個很好的回顧。
  •   這本書討論了很多文學現(xiàn)象、社會現(xiàn)象,迎合時代潮流,但討論的又不是一時的狀況,話題很有延展性,值得人思考。
  •   文化的一個屬性是包容性。如果一個文化可以包容百花齊放,所有選擇都有平等的空間,這才是一個和諧的、健康的文化孕育環(huán)境。給佛、儒、道、基督教、伊斯蘭教等自由的生存環(huán)境,相信我們的世界能夠更加的和諧。
  •   以前沒聽說過聶紺弩,后來透過這本書才知道他,一個十分正直的文人。
    他臨死前說,我很苦,想吃一個蜜橘。
    看到這句話心酸的不得了。
  •   思想的碰撞,看著過癮!
  •   這本書,找了好久,終于買下了,因為這個節(jié)目,認識了好多有趣的嘉賓。
  •   我認為人生最難理解的,不是擁有,而是失去;不是滿溢,而是空白。當我們懂得了“空”,一切心魔就會被毀滅,也許那時,再也沒有什么能阻擋我們在真實的世界里前行。
  •   話題的確很辣,原來很多前衛(wèi)的事,在我們出生之前就已經(jīng)存在了,佩服。
  •   一直追著看這節(jié)目,終于出來書了。
  •   人們常說要懂得知足,憶苦思甜。但是社會要不斷的前進,就必須有更多的人像牛虻一樣跟這個政體跟這個government去提出意見建議,不斷的改進。坐在原地想著解放前的奸淫擄掠如果可以讓日子好過一些,那么大家都可以不干活了。
  •   同樣是民主制度,反應到各國道路建設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印度幾乎沒有高速公路,俄羅斯高速公路根本不收費,美國和中國的高速公路都征稅。這反應了國家的施政、歷史傳統(tǒng)和國民的價值理念。
  •   綜藝節(jié)目,消遣看看
  •   很好讀的一本書,好多新鮮撩人的話題
  •   網(wǎng)絡時代,尤其是博客時代,再到微博時代,人人都成了作家。言論的自由確實會導致語言的低俗,一些人通過網(wǎng)絡來抒發(fā)自己的壓力。這是言論自由必然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應該因為這個就否認言論自由的價值。我們在這里發(fā)書評,不也是言論自由的一種形式嗎。
  •   新鮮熱辣,讀得很開心。
  •   書編的很精致,里面相關內容都會附圖片或者段落節(jié)選,下面加上詳細的注釋。這就不像看電視的時候只看個熱鬧,在讀書的時候,是細細地品味其中的門道。
  •   “中國什么東西都缺,就是不缺人;中國什么東西都缺,就是不缺熱鬧。中國人的生活老有一種高潮化的趨勢?!?br /> 用這句話作為本書的評語,也很恰當。
  •   對各種社會現(xiàn)象有別樣的觀點和評價,有意思!
  •   這句話說的不錯,正如現(xiàn)在的中國,大家太浮躁,一件事情干好了就好似要登天,干不好了就好像要滅亡。需要沉住氣記住巴爾扎克這句話。慢慢來。take it easy.
  •   非常好的書,王老師看問題太敏銳了。
  •   語言幽默、犀利,三人之間看似隨意而侃中時有神來之筆。值得一看。
  •   真不錯的一本書,讓你對人生的理解更加透徹明白。
  •   什么是愛情?愛情的必備條件是不是丈母娘要的房產(chǎn)證?我覺得時下批判物質化的人也應該思索,以前為什么結婚沒有追房產(chǎn)證?因為以前大家都有房住。結婚沒有房住,和吉普賽有什么區(qū)別。
  •   整部書有精當?shù)挠^點,幽默的說道,還透著一股老北京的貧嘴味兒,倍感輕松。
    經(jīng)常看著看著就是一樂,譬如那句突然蹦出來的話,你罵誰呢?
  •   一直認為有自省意識的人是不會被洗腦的。因為他清楚要從兩方面要客觀的去看待一個問題。
    有的時候被洗腦只是一種表面的狀態(tài),因為人要在一個規(guī)則里面生活,不管是真是假,有規(guī)則才能玩下去。
  •   幽默中隱含著大道
  •   呵呵 看他們的對話還是蠻有趣的 但只是看過吧 沒什么特別深的印象
  •   這個問題是值得商榷的。
    尤其是當你清楚很多歷史是被manipulated之后,你接受的東西不一定就是事實,不一定對你邏輯思維道德觀念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作用。
    尤其是當社會上更多更實際的事情擺在面前,工作、吃飯、房子、物價、福利,這些東西難道沒那些已經(jīng)過去的歷史更加重要?
  •   書中也談到了網(wǎng)絡上面的紛爭,比如對于某個人某件事大吵大鬧甚于人肉搜索。這次日本地震又是各種立場鬧得兇狠。我覺得網(wǎng)絡就好像很多人聚在一起做的一場大夢,其實什么也沒有留下,吵了鬧了過了就算了。
  •   性價比很高,內容精彩!
  •   世博會其實又印證了王老的那句話,中國人喜歡集體式狂歡。
    去了一次世博會,頭暈腳軟。從來沒有看到過那么多人,什么藝術的心思也沒有了,只想活下來,走出去。
  •   語言很犀利
  •   熱熱鬧鬧的談話輯錄,很適合在大年下的節(jié)日氣氛里看。
  •   寫得很不錯的書,空閑打發(fā)時間很不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