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18歲前就做過這些事

出版時間:2010-9-1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作者:俞敏洪,張洪偉,周容  頁數(shù):264  
Tag標簽:無  

前言

  18歲,展翅飛翔  俞敏洪  一年前,新東方出版了《立志要趁早》,讓10個孩子講述自己成長的故事,沒有想到這本書銷量突破了10萬冊,成為2009—2010年最暢銷的青少年讀物之一。這本書的讀者有家長和孩子:家長希望通過讀這些孩子們的故事,來整理出自己培養(yǎng)孩子的思路;孩子希望通過讀這本書,能夠對自己的成長和未來有更清晰的想法,也能找到榜樣的力量?! ∮屑议L和我說,讀了那本書,終于知道了培養(yǎng)孩子的重點應該放在什么地方,知道了如果讓孩子死讀書,而不給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寬松的環(huán)境,最后孩子即使成績優(yōu)秀也不一定會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更多的孩子讀完了這本書,明確了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在中國人山人海、苦苦掙扎的高考之外,也找到了另外一條可行之道。也許這些故事并不適合每一個家庭,因為畢竟書中的孩子們家境都比較不錯。但我深信任何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背后的理念。不管在什么環(huán)境下,只要理念是正確的,那最后的果實就是好的?;谶@一理解,我們決定今年再讓12個孩子來講述自己的故事,從更加生動和真實的角度,來聽聽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聲音,這就是現(xiàn)在在大家手頭的《最好18歲前就做過這些事》?! ≡谶@些孩子的文章中,他們生動地講述了自己的成長故事,以及自己對成長的總結。令人高興的是,孩子們并沒有被應試作文講大道理的風氣所影響,用非常生動的語言和非常真實的情感,來描述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自己的挫折和成功、自己的親情和友情,有些孩子還非常坦誠地描述了自己的初戀感情。中國的成年人,對于上世紀90年代出生的孩子,都會有一種偏見,覺得他們自我和自私、不懂得責任和努力。我們講到90后,很有點九斤老太的味道,覺得似乎一代不如一代了。讀完這些故事,也許我們可以改變一下自己的態(tài)度。從這12個孩子身上,我們看到了這一代人的努力、責任、眼光和成長,他們身上也體現(xiàn)了很多我們作為父輩沒法擁有的優(yōu)勢和環(huán)境。我想說的是:讓孩子們自由飛翔吧,他們能夠飛多遠就讓他們飛多遠吧,他們不僅僅擁有隱形的翅膀,更加知道風的方向。  雖然這12個孩子性格迥異,各自人生經(jīng)歷也千差萬別,但回歸到本質問題上,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的成長是有共通點的,他們的童年成長環(huán)境大體都很寬松,父母對他們的培養(yǎng)教育是放養(yǎng)型的,所以很小的時候,他們就養(yǎng)成了獨立的好習慣;在初中階段,他們大多有過豐富的旅游經(jīng)歷,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旅游大大充實了他們的眼界,更樹立了他們渴望成功、渴望與眾不同的信心。在學校里,他們參加了很多的團體活動,從學生會到模聯(lián),他們積累了很豐富的組織管理經(jīng)驗,他們還熱衷于社會活動,幾乎都參加過各種形式的志愿者工作……當然了,他們還集體做了同一件事:通過新東方的培訓,成功考取了世界名校,今年夏秋,他們將離開祖國,奔赴北美進一步深造?! ‘斎唬⒉皇敲恳粋€孩子都像他們這么幸運,都有這么好的條件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還有很多孩子和他們一樣聰慧,一樣對未來充滿了向往,但是因客觀條件的限制,他們只能在狹小的空間里繼續(xù)奮斗,但是不管你現(xiàn)在處在什么狀態(tài)下,不管實現(xiàn)你的理想有多困難,都不要放棄。蝸牛只要能夠爬到山頂,和雄鷹所看到的景色就是一樣的。我們需要一輩子的時間,才能夠知道自己走到了什么地方;我們需要每一天的努力,才能夠知道自己這輩子能走多遠。18歲的時候,我還是一個沒見過世面的農(nóng)村孩子,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走遍了世界。  真的,人生在每一階段都會有驚喜,對這12個孩子是這樣,對其他所有的孩子都是這樣。希望所有新一代的孩子,都能比我們過得更加精彩,也希望本書中的12個孩子,在未來的路上,走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內容概要

孩子成長故事 + 父母教育心得
  權威、生動、實用的青少年成長讀物
  俞敏洪最新作品
  都說孩子個個是天才,可為什么條件相當,他們的成長卻大相徑庭?
  那些全優(yōu)生的成長和成功究竟能不能復制?
  著名教育家俞敏洪和他的同事,通過對12位全優(yōu)生18歲前的成長剖析,總結出了他們成功的規(guī)律。
  同時,這12位全優(yōu)生的家長也現(xiàn)身說法,將自己培養(yǎng)孩子的心得悉數(shù)總結。
  這就是《最好18歲前做過這些事》的內容和意義!
  18歲,人生分水嶺。
  有些事18歲前不做,一輩子就來不及了;有些事18歲前做了,人生就會不一樣。
  如果您是學生,本書會讓您發(fā)現(xiàn)自己成長中的缺失,獲得動力和方向。
  如果您是家長,本書會啟發(fā)你的教育思路,讓您更加成功地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

作者簡介

俞敏洪:
    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著名英語教學與管理專家、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盟中央常務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lián)合會常務委員、中國青年企業(yè)家協(xié)會副會長。  
  張洪偉: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北美項目主任、北大國際MBA、

書籍目錄

CONTENTS
序言:18歲,展翅飛翔/003??俞敏洪
第一篇
生活有大愛:發(fā)現(xiàn)生活的無限樂趣,做一個有愛的人/001
生活是枯燥還是有趣,完全取決于自己。
她在亞馬遜叢林看海龜,她在奇幻世界里肆意游蕩,她在院子里養(yǎng)兔子和花草……
最細微處,有大美。18歲前,一定要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你會發(fā)現(xiàn)更大的世界和更多的有趣。
宋思嘉?我的城堡/003
賀夢石?掌握自己的命運/025
周靜雨?我的旅途/049
第二篇
術業(yè)有專攻: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專業(yè)的人/071
有一技傍身,則天下足。
他在實驗室研究基因,她12歲英語已經(jīng)和美國人一樣好,她對顏色有設計師一樣的敏銳度……
三百六十行,都能創(chuàng)造新世界。18歲前,一定要發(fā)現(xiàn)自己最擅長的事,你進入更深邃的一條路,發(fā)現(xiàn)更美的風景。
劉奕辰?堅持?勇氣?責任/073
劉漪濃?從未停下的腳步/093
郭雨橋?在平淡中怒放/118
第三篇
機會有選擇:機會常有,發(fā)現(xiàn)了、抓住了才能站上舞臺/141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你要準備什么呢?
她認為只要能想到就一定能做到,他在一次競選中徹底釋放了自己,她能讓身邊所有事物給自己帶來快樂……
每一刻都有新機會,未知的世界正打開大門。18歲前,一定要知道怎么發(fā)現(xiàn)“這是個好機會,我可以試試”。
吳軼凡?一切皆有可能/143
公澤?信念決定與眾不同/162
柴婉盈?在路上/187
第四篇
自然有神奇:順其自然,聽從內心,成為最好的自己/207
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他想尋找未知的自己,一直努力知行合一,她對動漫有無限熱愛,是位手辦達人,他覺得自己至為平常,只是在做自己……
你自己就是一個完整的寶藏。18歲前,要知道挖掘最真實最原始的自己,發(fā)覺內心的力量,成為那個你想成為的人。
韓希澤文?遇見未知的自己/209
耿然?我的青春,一直在路上/233
龐笑然?謀事在人,順其自然/249

章節(jié)摘錄

  宋思嘉:我的城堡  她太厲害了  校模聯(lián)主席,北京市模聯(lián)大賽最佳代表  還是校音樂劇社成員,參加多部音樂劇演出  她思維敏捷,口才上佳,辯論賽上她是最佳辯手  她才華橫溢,自編自導多部英語短劇,會寫英文古體詩  她興趣廣泛,閱讀、寫作、設計、制作、唱歌、表演、辯論  她無限熱愛生活,自己做肥皂,做織布機,做網(wǎng)頁  她關注公益,熱衷慈善,參與各項人文關懷活動  她崇尚真實,討厭做作  她即將前往耶魯大學  在那里,她的優(yōu)秀和精彩將會繼續(xù)!  要塞——小學時光  很多人在回顧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時都會首先提到父母,我也不例外。我媽媽一直在對外經(jīng)濟技術交流中心工作,爸爸之前是在中石油做對外經(jīng)貿方面的工作,后來成為自由職業(yè)者。爸爸是一個性格很獨立的人,有時候性格也比較急,媽媽則比較平穩(wěn)、穩(wěn)重,她特別會辦事,基本上什么事交給她她都能完美完成。她屬于“有話好商量,慢工出細活”的那類人。我很崇拜我媽媽,盡管我的急性子很像爸爸。有時我想,我對媽媽的崇拜,是不是源于對她那種與生俱來、我無論如何也培養(yǎng)不出的性格的向往?  由于父親的工作關系,我小學有一段時間是在新加坡度過的。新加坡的教育制度與中國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但是在某些方面,新加坡的教育比中國更加殘酷,例如新加坡的小學會從四年級開始劃分重點校與非重點校,他們將之稱為“小四分流”,而這些則是不被中國的教育制度所允許的——在學校里我時常和同學討論這些,盡管我們對這些的了解也是懵懵懂懂。  那時我讀的是一所教會學校,班里的很多同學父母都是虔誠的教徒。一個人的宗教信仰往往受家庭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在幼年時代。我的父母不信教,所以我自然也不信。由于對宗教的理解并不深入,我們這群剛進校不久的小孩子爭論的話題時常停留在“你為什么不信教”這個層面。而對于他們的此類疑問,我往往會以“為什么信上帝?你看得見嗎?你摸得著嗎?你看不見、摸不著,憑什么跟我說他存在”來反駁他們——或許就是從那時起,我開始漸漸明白原來人的想法這么稀奇古怪。在這個世界上,其實很多事情沒有對錯,有的只是一個爭論過程,以及過程之后不同人所得出的結論與思考?! 『芏嘧x過《簡·愛》的人都會對女主人公童年在教會女校的生活印象深刻——每天凌晨起床,借著昏暗的光線洗臉,禱告,吃飯,閱讀。沒有人敢交頭接耳,否則就會像海倫一樣被勒令站在凳子上,接受所有人的嘲笑與鄙夷,還有那種來自環(huán)境的壓抑對人心理的摧殘——我所就讀的雖然也是一所女校,但生活卻大相徑庭——記憶中學校會三天兩頭放假,因為我們班同學的背景比較多元,所以動不動就是各個民族的節(jié)日,比如印度教的節(jié)日,還有伊斯蘭教的開齋。而7月21日——也就是我生日,是新加坡的種族和諧日。出于對這個節(jié)日的重視,我們學校每年都有大型活動,還可以穿旗袍。于是我就很開心,好像整個學校都在給我過生日一樣?! ⌒录悠碌慕逃?,在嚴格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老師經(jīng)常鼓勵我們看書,寫論文。小學生所謂的“論文”,也不是特別高難度的東西。老師的目的主要是鼓勵你將自己想到的東西盡量表達出來,而不要依附于來自老師或者學校的填鴨式教育。小學二年級那年我做了一個關于蝙蝠的調查。為了做這個調查,我天天在圖書館里翻閱大量關于蝙蝠的書,最后弄出來一個板報似的東西?,F(xiàn)在看來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所做出的東西自然與“高深”不搭邊,并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也早已淡忘了制作過程中的諸多細節(jié),但那次經(jīng)歷卻在我的腦海中形成了這樣一個觀念:鉆研過后的成就感往往會將鉆研過程中因困難而遇到的挫敗感抵消,可是鉆研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往往比最后的結果更令你回味。并且,鉆研的成果要展示給別人看,并且要有理有據(jù)。這種嚴謹?shù)膽B(tài)度很重要,無論是對科學還是文學來說。  那里的生活帶給我一種很真切的快樂,對我往后的生活也有深遠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都是我在成長的道路上慢慢感受到的。四年級那年我隨父母一同回國,就讀于史家胡同小學,本以為回國后的生活還會像在新加坡一樣快樂,但我錯了?! ‖F(xiàn)在都說出國要過“語言關”,而我回國以后同樣也面臨著“語言關”——我雖然會說漢語,卻不會寫漢字。而漢字的書寫是學習語文的基礎,期中期末考試的重點也是漢字書寫。而我那時根本不認識漢字,語文成績自然很差,百分制的試卷我最低考過28分;而我原本非常不錯的數(shù)學,也因為我看不懂應用題而屢次不及格。小孩子的內心往往比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自然也差,更何況我在新加坡的時候一直屬于模范生。  那段時間,除了糟糕的成績以外,我的壓力還來自于同學們的眼光。每次他們看我的時候眼光都非常異樣,我的朋友自然也不多。獨處的時候我常常揣摩他們,我覺得他們肯定在想“這人怎么這么奇怪,不會寫字也不會算數(shù),她到底干嗎來的”,這種念頭讓我覺得特別委屈,平時在家里不太敢跟父母說,于是周末的時候總回家抱著姥姥哭——我姥姥是個特別慈祥也特別可愛的老太太,我很喜歡她。家里誰有什么不開心的,她都會特別用心地安慰。她安慰人也從來沒有什么長篇大論,更加不會講什么大道理,但就是讓人心里特別舒服?! ∑鋵嵞嵌螘r間父母也挺擔心我的,他們主要是怕這樣會讓我的性格越來越自卑。而解決現(xiàn)狀的最好辦法就是讓我補課,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四年級的寒假和暑假,我把小學一到三年級課本全部補了一遍,雖然不是很扎實,但至少考試的時候不會再不及格。到五年級中間的時候,多多少少能跟上了,到六年級基本沒事了。到現(xiàn)在想到那個時候的我,我還是覺得挺自豪的,那會兒那么個小不點,克服的這個困難,也挺大的。但是無知者無畏,所以有時候我想,人有時候覺得自己有什么坎實在過不去了,其實是因為隨著年齡的成長而雜念太多,太瞻前顧后,僅此而已?! ≡趪舛冗^童年的同學,回國以后很難找到歸屬感。這不僅僅是因為剛回國時語言被同學們嘲笑,更重要的是,我看待事物的視角已經(jīng)多多少少改變了,我很難像一直生活在國內的人一樣看問題。每當我把自己的想法與他們分享的時候,他們就會反問“你怎么這樣想呢,我們都不這樣想”,于是我就更覺得沒有歸屬感了?! ∥蚁矚g閱讀,這是我在國外養(yǎng)成的習慣。那時候,包括現(xiàn)在大部分時間,看的都是故事書、小說之類。當時,老師給我們灌輸了這樣一種思想:只要是書,都是有價值的,哪怕是所謂的“閑書”或者是課本之外的書,甚至一些比較雜的東西。因為它就算沒有深刻的“意義”,依然會給你帶來快樂,給你帶來豐富的想象?! 炊嗔?,我也經(jīng)常試著動手去寫——六七歲時寫神話故事,假如我是神,我會在云彩里建一座城市,把人全拎上去住。再長大一點,喜歡看別人的書,續(xù)寫那里的人物之后干了什么,一直斷斷續(xù)續(xù)地寫下來。進了初中,我就很少寫童話了,而是開始寫類似雜文的東西——我特別想記錄初中、高中的時候校園里大家在一起那種感覺,不一定是發(fā)生了什么事,僅僅只是一種屬于校園的感覺,或者說是氛圍。比如秋高氣爽的時候,大家全都回校園了,那種特別高興,同時又有點憂傷的感覺,因為暑假過去了。寫這些文章的時候,我非常注重自己的感受,而這些感受又會讓我收獲新的發(fā)現(xiàn)。例如人的感覺有時是特別微妙的,不能用“開心”或者“生氣”來簡單地下定義,正如這個世界對人的分類不僅僅是“好人”“壞人”那么簡單。  記得小時候,我特別愛看《孤島生存》那類書,包括《草原小屋》。我特別感興趣當人們完全靠自己的時候是怎么生活的。記憶猶新的是《草原小屋》中有一段在描述如何織布,而小孩子的好奇心往往會讓他們對陌生事物充滿興趣。于是那天回家以后我跟我媽宣布,我要天天吃冰棍。她很驚訝,問我原因。我說我要拿冰棍棍兒做織布機。當時是夏天,天氣特別熱,我隔三岔五地吃冰棍,吃了大概一個月,攢了不少冰棍棍兒,做了一個小織布機。因為是織毛線用,所以特別粗。但是當真的織成一小塊布之后,特別有成就感?! ∵€有一段時間我對染料特別感興趣,有時候我媽帶我出去逛街,我就會盯著那些布料發(fā)呆,心想這是怎么染出來的,難道不會掉色嗎?有時候我會跑到公園里摘花,回來搗碎,弄到水里想染東西。后來發(fā)現(xiàn)我摘的那些花兒不管怎么弄,都不能把水染色,于是我就覺得特別郁悶。而后來上中學才發(fā)現(xiàn),其實是我選錯了溶劑,應該選有機物。  還有一次,我姥爺家空調壞了,排水管往陽臺上滴水。我姥爺弄了個桶在底下接著,他就去睡覺了。水把桶盛滿以后,就流到了地上。我當時興致勃勃地弄一個小塑料球杠桿,妄圖弄一個系統(tǒng),裝個鈴鐺,如果水滿了就響,但是怎么設計都沒成功,于是我又特別沮喪。最后是我爸爸過來幫我解決了這個大難題——他到外面買了個門鈴,把底下的線拆開,然后把線的兩頭探進水里——因為水是導電的,所以水面一上去電路一通它就響。當時特別崇拜我爸,覺得他是個徹徹底底的大天才?! ∥覍夹g方面的東西也很感興趣,其中,一個娛樂活動是做網(wǎng)頁。從小不點的時候,我姥姥家買了臺新電腦,那個新電腦帶微軟的Frontpage,我在那玩兒,我說假設這個網(wǎng)頁是一個王國,這一篇是城堡,那一篇是樹林,這幾篇用鏈接串起來,又是網(wǎng)頁,又是故事,當時自己玩兒得特別高興。大一點開始真的做網(wǎng)頁,在網(wǎng)上弄了個服務器。外國網(wǎng)頁有免費的服務器,中國的域名也很便宜,所以兩邊都占著。我現(xiàn)在自己有一個主頁,寫的東西會接到網(wǎng)上去,像blog之類的。后來我改用Dreamweaver,因為Frontpage貌似已經(jīng)沒有了,Dreamweaver比較專業(yè)。有一陣比較瘋狂的時候,我們家電腦兩個軟件都沒有,我就拿記事本寫代碼,就是最基礎的代碼,斷行、滾條,還有表格。但是寫代碼特別煩人,因為你看不見效果,等你把代碼寫完了,打開網(wǎng)頁一看全是錯的,還要重寫。我其實沒學過網(wǎng)頁制作,但是我會去網(wǎng)上找一個有各種各樣花樣的網(wǎng)頁,把原代碼打開,然后把它一點一點拷貝粘貼。  稍大些之后,我開始喜歡玩網(wǎng)上的文字游戲,80年代那種特別古老的游戲。有點像網(wǎng)游,只不過全都是文字的。假設你是個人物,你在一個虛擬世界里干很多很多事,但是你干所有事情都沒有畫面,只是用文字呈現(xiàn),比如你往里面打一個sit表示坐下。其實聽起來很無聊,這個主要好處是有很多人一起玩,特別有主動性。如果你的文字思維能力強的話,你會覺得這個會比圖畫還好玩?! 『髞砦野堰@些事當玩笑講給別人聽時,尤其是一些大人,他們都會問我:“你到底喜歡科學還是文學?”在我看來,這種想法其實是在把一件特別簡單的事情復雜化——我感興趣的是人怎么過日子,包括染料、織布都是這種方面的東西。因為小時候如果沒有人給你刻意分這是科學、這是文學,那么小孩子是不會對這些在意的,他們只知道這是好玩的東西。  父母教育心得  Q請簡單概括下您的教育方式?  A我們采用的方式基本上可概括為“影響式教育”。通過父母的學習生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來影響孩子世界觀的建立以及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比如父母在業(yè)余時間經(jīng)常讀書看報,對時事作出評論與敘述等,并盡量讓孩子也參與其中。例如,我們在旅行途中都會帶上書籍閱讀,孩子看到父母的這種習慣,也會模仿。  記得思嘉在4歲時,坐飛機就會問鄰座的乘客:“你看你的報紙的卡通版嗎?我可以看嗎?”鄰座的叔叔當然不看報紙的卡通版,于是思嘉就和我們一樣,也拿著報紙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如此,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習慣,父母每次出差問她需要什么,答案幾乎都是書,所以每次出差的主要購物環(huán)節(jié)都是去書店按照思嘉的書單買書。思嘉也經(jīng)常半開玩笑地說:“爸爸總是說給我買書把錢都花光了!” 她應該知道,這也可能是父母最愿意為孩子把錢花光的地方了。后來,思嘉幾乎過于沉浸于讀書了,以至于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和口舌來讓她避免讀書過度,比如,要求她限制每天閱讀的時間,讀書時要注意休息和放松以免用眼過度,和親戚朋友聚會時不能帶書,等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涉獵廣泛的閱讀,使得思嘉的知識面非常廣泛,從古埃及史到荷馬史詩,從指環(huán)王到莎士比亞她都有了解,她初中便可以大段背誦莎士比亞的劇作,并且在指環(huán)王官方網(wǎng)站的古體詩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您最注重培養(yǎng)的幾種品質是什么?  A誠實、自信、獨立、自然、追求真我?! 在教育過程中,您覺得您做過的最驕傲的事情是什么?最有風險的事情是什么?  A一直堅信“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應該是人生最重要的經(jīng)歷,在思嘉的成長中,最引以為傲的是:為她創(chuàng)造了“行萬里路”的條件和機會,培養(yǎng)了她讀萬卷書的興趣和能力。14歲前思嘉就游歷了10個國家的20幾個城市,通過旅行了解不同的人文、歷史、文化,也開闊了眼界。她4歲起開始喜愛讀書,每周5本,一年下來200多本,10歲時幾乎讀遍了圖書館兒童部的所有圖書,閱讀速度已經(jīng)超過了成年人,厚厚的《指環(huán)王》一天就讀完了。我們曾經(jīng)懷疑她是不是真的讀懂了,試著在書中隨意摘出一段,結果她幾乎能夠完整地敘述出來。常言說:功夫在詩外。對讀書的喜愛和超常的閱讀能力,給思嘉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也積累了豐富的知識財富。  在思嘉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一直注意培養(yǎng)她獨立的個性:“我的生活我做主”也一直是我們倡導的。當然,作為家長,我們通常會給一些意見和建議,但會尊重孩子的選擇?;仡^想想,這種絕對的尊重在某些事上,還是冒了很大風險的。初一學期結束時,在清華附中普通班就讀的思嘉因為成績優(yōu)異被調到重點班,這對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是求之不得的好機會:師資配備好、學生水平相當、學習氣氛濃。都說水漲船高,我們有理由相信,思嘉在重點班學習,一定能夠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兩個多月后,思嘉期中考試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但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她鄭重提出要求返回原班級,理由是:在重點班感受到的只有學習、學習、再學習,她不希望將來回憶起初中3年,能夠想起的只有學習。經(jīng)過痛苦的掙扎,我們最終還是同意思嘉返回原班級,也許對于思嘉的課業(yè)學習,這并不一定是正確的選擇,但值得欣慰的是,思嘉在快樂中度過了初中3年的學習和生活?! 您是怎么處理兩代人之間的溝通問題的?  A多傾聽,少說教,盡可能平等溝通。  Q根據(jù)您的經(jīng)驗,您對其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是?  A鼓勵、信任、放手,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您的孩子馬上要離開您,到大洋彼岸,現(xiàn)在您最想對他(她)說的是什么?  A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

媒體關注與評論

  權威、生動、實用的青少年成長讀物  俞敏洪最新作品!  如果您是學生,本書會讓您發(fā)現(xiàn)自己成長中的缺失,獲得動力和方向?! ∪绻羌议L,本書會啟發(fā)您的教育思路,讓您更加成功地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  襁@本書里的孩子們所表現(xiàn)出的自信、自知、自強,讓人欣慰,他們用自己的故事完美詮釋了什么是“做最好的自己”。  —— 李開復  ● 以前,我們總說孩子不聽話,請問我們聽了孩子的話沒有?這本書里有孩子們最真實的心聲?!  ?馬云  ● 我是從北大畢業(yè)后才去美國的,這些學生要比我厲害得多,直接到美國讀大學,而且都是名校。  —— 李彥宏  ● 從這12個孩子身上,我們看到了這一代人的努力、責任、眼光,他們身上也體現(xiàn)了很多我們作為父母輩的人沒法擁有的優(yōu)勢和環(huán)境。我想說的是:讓孩子們自由飛翔吧,他們能夠飛多遠就讓他們飛多遠吧,他們不僅僅擁有隱形的翅膀,更加知道風的方向?!  ?俞敏洪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最好18歲前就做過這些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42條)

 
 

  •   18歲,人生分水嶺。   有些事18歲前不做,一輩子就來不及了;有些事18歲前做了,人生就會不一樣。
      都說孩子個個都是天才,可為什么條件相當,他們的成長卻大相徑庭?
      那些全優(yōu)生的成長和成功究竟能否復制?
      著名教育家俞敏洪和他的同事,通過對12位全優(yōu)生18歲前的成長剖析,總結出了他們成功的規(guī)律。
      同時,這12位全優(yōu)生的家長也現(xiàn)身說法,將自己培養(yǎng)孩子的心得悉數(shù)總結。
  •   最好18歲前就做過這些事---18歲前做了這些事,人生就會不一樣!生動實用的青少年成長讀物,李開復、馬云、李彥宏撰文推薦!隨書贈送價值百元的新東方聽課優(yōu)惠券!
  •   給女兒買的,女兒很喜歡讀,我也很喜歡讀(還沒讀完)。書里講得幾個孩子18歲前的成長記錄以及申請國外大學的經(jīng)歷。很羨慕那些孩子,大城市的教育就是不一樣,機會也多。我們雖然不能給予孩子那么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但對于書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是可以汲取的。
    總結幾點體會:(不一定非得出國留學)
    1.盡量讓孩子博覽群書。
    2.學習成績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培養(yǎng)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積極參加班級、學校及社會活動。
    3.有機會帶孩子去旅游,見識不同的風土人情。
    4.有些東西是要靠一點一滴積累的,如英語、文學修養(yǎng)等,要持之以恒。
    5.興趣往往是靠堅持培養(yǎng)出來的。
    我相信孩子看完這本書,也會有不少的收獲。
  •   一群很優(yōu)秀的孩子,他們的成長讓成人可以回顧自己的路,從他們身上折射出的光彩可以用于我們對自己子女的教育甚至是自我成長的反思中,不僅適合中學階段的學生讀,同樣適合為人父母者與欲為人父母者讀。我已經(jīng)將他們的故事講給了女兒聽,6歲的女兒很喜歡。
  •   一直以來對自己都挺滿意的,對現(xiàn)在的生活也挺滿足的,我只知道開心的過,根本沒有對未來的事做過構想,已經(jīng)17歲了,卻還是像一個孩子一樣的不長大??戳诉@本書真的受益匪淺,原來在我看不到的世界里還有那么多厲害的人物,很讓人羨慕。所以有了一種想超越自己的沖動。有句話說得不錯,我可能沒有能力比別人好,但是我可以做到最好的自己。嗯,加油吧,一起努力!
  •   其實這本書更適合家長看,可以作為一本教育書籍供家長學習;看看那些成功的孩子曾經(jīng)有過的經(jīng)歷和教育,對家長的啟發(fā)會很大;教育就是要看別的優(yōu)秀的孩子是怎樣成長的。
  •   新東方的書籍一般勵志成份頗多,這本書也不例外,但年輕總要面對挑戰(zhàn),如果總是按部就班,家長和孩子均不會進步,了解別人不一樣的生活和面對挑戰(zhàn)的態(tài)度,會給怯懦的自己一份勇氣,即時沒有面對挑戰(zhàn)的機會,也可以創(chuàng)造機運?。?!值得激勵18歲前的孩子閱讀,正面效應很強?。。?/li>
  •   很喜歡這本書中的父母問答,尤其其中的問題都是父母很關注的教育問題,如父母和孩子兩代人之間溝通的問題,父母應當重點培養(yǎng)孩子的幾種品質等問題,叫我們所有人都在閱讀之中學到東西,孩子學到很多成功的“秘密”。家長學到很多教育的方法,非??尚械姆椒ǘ皇呛唵慰斩礋o效的教育理論。
    比我之前買的一些書好多了,非常的實用、
  •   18歲,人生分水嶺。有些事18歲前不做,一輩子就來不及了;有些事18歲前做了,人生就會不一樣。
  •   書中介紹了一些“成功者”的成長經(jīng)歷,天下父母都希望兒女成才,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希望這本書對孩子和家長能有幫助。
  •   我想看的景色其實很高,我自小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的目標很高,有的時候我會覺得壓力非常大,我不想要這樣的感受,我想盡力做到完美,可總是事與愿違。直到看到這本書上的這句俞敏洪的名言:“蝸牛只要能夠爬到山頂,和雄鷹所看到的景色就是一樣的。”這句話的時候我才明白,我不應該在很多事情上輕易放棄,應該像蝸牛一樣的去腳踏實地,我不是雄鷹,我只是一只努力的蝸牛,但我堅信我一定會做的更好。
  •   這是在北京新東方學習過的孩子寫的,成功的榜樣,讓孩子有學習的動力,語言真實,
  •   還沒看完,不過里面的孩子的確都很優(yōu)秀,家境也都不錯,自問可能提供不了孩子這么好的環(huán)境,但是書還是不錯,對教育孩子和孩子的成長都有幫助!
  •   為了表面優(yōu)秀的成績而去逼迫孩子,強迫孩子們學習,抹殺掉他們的天性,是一種家長沒有長遠眼光的做法,嚴重的遏制了孩子的成長,限制了孩子們未來的發(fā)展空間。
  •   這本書里的孩子都是素質教育的結果,個個品學兼優(yōu),而且他們都有懂教育的家長,希望有計劃出國的孩子越早看越好1
  •   深受啟發(fā),做父母必讀,后悔讀這本書讀晚了,現(xiàn)在知道首都的孩子和地方孩子的產(chǎn)生差距的原因在哪了
  •   對待孩子的教育,一定程度上要“順其自然”,不要強行壓制,孩子的天性有時會促使他們更快更好的成長。
  •   這本書是十幾個孩子自己寫的求學和一些經(jīng)歷的故事,看過以后都恨不得自己早看20年,呵呵?,F(xiàn)在的孩子真是很厲害,比那會看新東方精神那本書還振奮。留著給女兒長大看了。這本書確有給新東方打廣告的嫌疑,不過內容還是不錯滴。
  •   有些事,總是想過才會去做,給孩子看有一定的啟迪意義
  •   關于女孩子的比例比較大。關于女孩子教育成功案例的書較多。相對來說女孩子比較聽話,男孩比較調皮搗蛋,更加難以教育,如果能夠多些男孩子成長或教育的案例就好了。
  •   這本書不但適合初中的孩子讀,更適合即將當爸爸、媽媽的家長讀,期待它會給您和家人帶來一些教育孩子的啟示
  •   第一天買了,孩子就看了。我也看了,確實挺好,告訴了許多不知道的關于孩子未來發(fā)展的問題,給孩子做些早期規(guī)劃,這本書對家長有些幫助。
  •   作為一個家長我一直都不斷的買一些專家、大家推薦的好書給孩子看,這書不錯,許多理念可以借鑒,讓孩子有榜樣學習,有努力的方向。
  •   買給即將初中畢業(yè)的兒子看的,我先看了,每個孩子和家庭都不一樣,所以教育沒有固定的格式,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   真的很羨慕這些孩子,他們咋活得這么明白,想自己在18歲時整個坐井之蛙,現(xiàn)在也是,雖然是讀孩子的書,覺得也有抬頭看天的感覺。
    明白了一個道理,出身決定你幼年的視野,理想的高度決定你成年的高度。
  •   買給高一孩子的,希望對好的成長有幫助
  •   每一天,我們的生活都會因為我們的努力而變得不同,每一天我們都因為彼此的邂逅而產(chǎn)生各種的改變,我想,正如書上面所說的這樣,最好的成長便是遇見自己并且超越自己。
  •   看了里面這些孩子的故事,在內心深處有種觸動,孩子的好與壞不光是用成績來衡量的,而是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敢想敢做,做一個真實的自己
  •   這本書是給我14歲的女兒買的,我也在看。覺得如果我在18歲之前看過這本書,那將會少一些遺憾。所以我現(xiàn)在會允許 女兒做一些她想做的事,比如將她的房間刷成黑色.....理解萬歲!
  •   這些孩子以親身經(jīng)歷寫了自己成功的秘訣,適合青少年閱讀。
  •   一口氣看完,這些孩子都將自己的青春活得豐富多彩!也更認識了新東方!
  •   在朋友家看到的,感覺很好,適合家長和孩子同讀,自己也買一本在家慢慢讀吧
  •   不錯的一本書,孩子看后有了很多的促動,學習態(tài)度有了轉變,建議家長與小孩一起都看看。
  •   一口氣看完,很不錯的一本書。無論優(yōu)秀還是比較普通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一段很勵志的講述,家長也有不少啟迪。
  •   我正在讀,內容很吸引我,尤其是這些孩子家長的育養(yǎng)理念。孩子正在后面催我快點,好讓她早點讀。
  •   用90后的代表來敘述18歲前與18歲后人生的不同變化.這是一本青少年值得看的一本好書
  •   了解現(xiàn)在孩子不僅僅是讀書,還應該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鍛煉自己的能力,有機會、有能力就應該多讓孩子體驗生活。
  •   書中的孩子真優(yōu)秀,家有中學生的家長應該買給孩子看看。
  •   俞敏洪序里面那句關于蝸牛和雄鷹的話實在是太經(jīng)典了,很喜歡。
  •   朋友的孩子上初三了,恰逢生日聚會,就給她買了這本書。自知高中階段的重要性,希望孩子能很好地把握。收到之后,草草地翻了一下,內容很好,希望她喜歡。
  •   我和孩子同步看的書,孩子可以學到那些優(yōu)秀孩子的學習方法。家長也可以了解到孩子不為人知的想法。
  •   孩子和家長可以一起看,共同取其長。
  •   適合家長和大一點的孩子看
  •   雖然里面的孩子都不普通,家長也不普通,但也有許多值得家長借鑒和思考的地方,孩子看了也會受到鼓舞。
  •   正在觀賞中,個人覺得很不錯,很有借鑒價值,孩子還沒看,待我看完可以指導性的讓她看。很羨慕那些孩子,但也是有著一定的條件才成就了他們,我們可能沒有那樣的條件與環(huán)境,但激勵作用還是很大的。
  •   雖然已經(jīng)十八歲了、但覺得書很好、所以就買了讀讀看、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在我十八歲之前都沒有做過、現(xiàn)在剛剛十八歲、現(xiàn)在做也應該不晚、所以應該讀讀~受益匪淺~
  •   非常值得推薦,尤其是向正在讀中學的孩子推薦。幫助孩子認識人生的種種可能性,樹立比較與遠大的人生目標!
  •   給孩子買的,現(xiàn)在的社會不但要求孩子學習優(yōu)秀,競爭這么厲害,其他方面也要優(yōu)秀,所以看一看吧。多長見識呀。
  •   感覺里面的孩子個個出身不凡,經(jīng)歷豐富,天資聰穎
  •   看別人的成長經(jīng)歷也會激勵到自己,誰說未來總未來?只要堅持理想就有希望!要相信自己!把握青春
  •   和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起訂的,期待
  •   為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   一本留學孩子的勵志書,跟買這本書的初衷不大一致,還是有點收獲
  •   可以看到中國優(yōu)秀的孩子在干些什么。不錯。
  •   很實用 能引起孩子共鳴
  •   給孩子買的,自己簡單瀏覽,覺得不錯,自信的的孩子,有夢想的孩子更出色。
  •   很不錯的一本書,送給17歲的侄女,希望她看后能開闊眼界,也希望她的心靈和夢想能走得更遠!
  •   這本書讓我感覺受益匪淺,很有意義,未滿18歲的青年都應該看看!
  •   過來人在看這本書時,很受啟示;在女兒出現(xiàn)所為的問題時,才想到辦法去補救,可能晚了,送給女兒時,她連正眼都不看一下;不過書中說的很好;還是在小孩十歲左右給他們看
  •   真的很不錯一本書 應該給孩子看看
  •   拿到書時,孩子就對此書名字很感興趣,很有好奇心,書中的人物對孩子觸動很大,對孩子的獨立生活影響深遠。
  •   為孩子準備的書,內容很好。
  •   最喜歡馬云了!
    他說話很直接,但是很幽默很有道理。
    雖然我的18歲已經(jīng)成為過去,但是他的這些箴言對于現(xiàn)在的我同樣很有用。建議剛剛或者即將走上社會的朋友們讀讀,對生活態(tài)度很有影響的。
  •   讀晚了點,以后讓孩子看看
  •   孩子很喜歡,值得讀一讀。
  •   剛剛收到書,孩子就看了看,質量確實不錯,當當網(wǎng)上的書值得購買,價格實惠,品種齊全。搞活動時購買更加劃算。
  •   書不錯,勵志的,孩子還小,買的早了點
  •   書剛到,適合比我家孩子更大的孩子看
  •   這是一本幾個孩子自己寫的書,通過自己的經(jīng)歷闡述,有說服力
  •   就是些新東方做廣告的,郁悶!!!
  •   18歲之前的生活很美好 趁著18歲 做有用的自己喜歡的
  •   不錯給孩子,讓孩子及早建立上進心
  •   給青春期孩子看。
  •   有孩子的要給孩子看哦,真的很棒
  •   給孩子買的,能有點用.現(xiàn)在的價格還更優(yōu)惠一點.
  •   第二次買了,送給朋友的孩子,很喜歡
  •   當然孩子也上中學了
  •   孩子很快就會長大,希望她多讀書多收益
  •   感覺孩子起點很重要
  •   激勵孩子揚起風帆
  •   買給孩子的,希望和她一起受益。
  •   北京的孩子視野是世界性的,更注重能力!小城市的孩子應該好好學習!
  •   十八歲之前,我們領略的太少了,走過的人生太少了,看看書中的主人公,他們十八年的精彩歷程,有過辛酸,有過快樂,我們羨慕他們,然而我們也向他們那樣去過自己的一生吧。
  •   女兒說:媽媽,我很喜歡你送我的這本書,我也想嘗試去做一下
  •   送給女兒的,希望對她的成長能起到作用。
  •   希望能影響到女兒的成長!
  •   我上初一初二的時候學習一點也不努力,馬上臨近初三了,就買了這本書,讀了之后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成功并不是想來就來的,我開始努力,果然一直在年級名列前茅,感謝這本書?。?!
  •   聽過老俞的演講,深受感悟,上來當當搜其作品發(fā)現(xiàn)多但不知道那本是最精彩的。權衡下就選了這本,想和兒子一起學習一下,但感覺這本不是特別的值。
  •   書的質量很好,挺有教育意義的一本書
  •   兒子10歲,書拿到手的時候,我先看了一遍,覺得很適合他
  •   一本適合15-18歲看的書
  •   送給女兒的書,自己先看了一遍,我18歲時有這樣的書看該多好啊
  •   機會=挑戰(zhàn),我們每個人生存的過程都是一次次不斷的挑戰(zhàn),我們在挑戰(zhàn)之中學會以最完美的姿態(tài)迎接下一次的挑戰(zhàn),將美麗的一瞬間留給永恒的成功!
  •   送給16歲姑娘
  •   之前看了《立志要趁早》,很受激勵~
    現(xiàn)在買了這本書之后,一邊感慨文中人物的優(yōu)秀,一邊又再次反思現(xiàn)在的生活。
    之前就有了留學的想法,現(xiàn)在的目的則更加明確。

    它又讓我有了學習英語的動力~!
  •   真的很炫,自己多少有遺憾,當然下一代就不會這么多遺憾了,父母們和青少年都值得一看!
  •   個個才華橫溢,令人倍受啟發(fā)
  •   是一本讓你知道知道差距的書。
    并且會給你指明方向
  •   對于專業(yè),我覺得一定要精,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社會的生存之本,但在我們第一次選擇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有一個強烈的主觀意愿,這就說明我們感興趣的不足,這樣的情況源于我們從小沒有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任何事情面前都想依靠別人。
    我想這本書所告訴我們的就是一個人要努力把自己的愛好變成職業(yè),這樣的人恐怕是最幸福的吧、。
  •   首先是這個題目吸引了我,作為一個家長,我想我的選擇應該沒錯,盡管我還沒來得及仔細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