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4 出版社:崇文書局 作者:方塊字編委會
前言
經(jīng)典與名著是人類文明的積累和文化思想的結晶。它凝結了人類的智慧,對人類歷史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它經(jīng)受了時間的考驗,并得到了讀者的認可。當今社會,我們更需要通過閱讀名著來與古人交流,了解世界各國精彩的歷史文化和藝術成就,從而獲得啟發(fā),拓展人生。 從小學到中學,是一個人的心智由懵懂開始走向成熟的階段。中外名著的作用,就像是為我們的心靈打開一扇又一扇窗戶。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鄙勘葋喴舱f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泵篮玫淖髌纺茏屛覀兛匆娏送饷婺俏宀世_紛的世界。我們通過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來了解西班牙文化;通過莎士比亞的悲喜劇集來了解真正的英國;通過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見證前蘇聯(lián)歷史的寬廣和苦難。經(jīng)典名著就是一個國家的名片,閱讀它們是了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的捷徑。一套全面而意義深刻的經(jīng)典人文教育叢書對中小學生精神世界的成長至關重要。它起著傳承和凈化,啟迪和感悟,融個人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典的養(yǎng)分于一體的作用,是中小學生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方塊字”語文新課標必讀經(jīng)典是為全國中小學生量身打造的中外名著系列叢書。我們希望這次修訂后的“語文新課標必讀經(jīng)典叢書”內容更原汁原味、知識更實用、針對性更強。它一定能成為中小學生朋友的良師益友。本套叢書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選本。所選圖書為現(xiàn)行教材、大綱、新課標所指定必讀名著;是經(jīng)過幾年市場檢驗沉淀精選出來的最受中小學生喜歡的名著。 其二,體例。無刪減,原文原著呈現(xiàn);書中設置作者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特色人物、人物關系表、旁批、注釋、思考練習題等欄目。 其三,作者隊伍的現(xiàn)代性和專業(yè)性。本叢書的編者是中小學語文教育界權威或從事外國文學教育的老師。他們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與獨到眼光,精益求精,能滿足學生日益提高和不斷變化的閱讀需要。 廣大的中小學生朋友們,這是一片廣闊的閱讀海洋,這是一次精神的游歷,進入其中你們會獲得一次神奇的體驗!
書籍目錄
書路導航知識鏈接憎白水漈勿匆[精讀]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精讀]航船中的文明正義春暉的一月白種人——上帝的驕子![精讀]說夢背影[精讀]執(zhí)政府大屠殺記荷塘月色[精讀]一封信阿河兒女[精讀]白馬湖看花[精讀]論無話可說[精讀]沉默《梅花》后記給亡婦春[精讀]冬天[精讀]擇偶記潭柘寺戒壇寺[精讀]羅馬房東太太蒙自雜記論誠意論別人論自己論做作論青年飛論氣節(jié)論吃飯試題練習參考答案
章節(jié)摘錄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開篇數(shù)語 1923年夏天,作者同友人俞平伯夜游秦淮河。舊中國的夜秦淮,是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是富人們追逐聲色犬馬之所。兩個年輕的知識分子登舟來尋歷史的舊夢,感受到的卻是“膩人”的誘惑和“不健全”的現(xiàn)實的重壓。當他們“夢醒”時分上岸,“心里充滿了幻滅的情思”。這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文。在其細致入微、鮮明如畫的描寫中,始終貫穿著主人公們復雜微妙的心理活動,達到了“形神兼?zhèn)洹钡木辰纭? 【精讀】 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來了。我們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陽已去,皎月方來的時候,便下了船。于是槳聲汩——汩,我們開始領略那晃蕩著薔薇色的歷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萬生園,頤和園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揚州瘦西湖的船也好。這幾處的船不是覺著笨,就是覺著簡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們的情韻,如秦淮河的船一樣。秦淮河的船約略可分為兩種: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謂“七板子”。大船艙口闊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陳設著字畫和光潔的紅木家具,桌上一律嵌著冰涼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鏤頗細,使人起柔膩之感。窗格里映著紅色藍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紋,也頗悅人目?!捌甙遄印币?guī)模雖不及大船,但那淡藍色的欄桿,空敞的艙,也足系人情思。而最出色處卻在它的艙前。艙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頂,兩邊用疏疏的欄桿支著。里面通常放著兩張?zhí)俚奶梢?。躺下,可以談天,可以望遠,可以顧盼兩岸的河房。大船上也有這個,便在小船上更覺清雋罷了。艙前的頂下,一律懸著燈彩;燈的多少,明暗,彩蘇的精粗,艷晦,是不一的。但好歹總還你一個燈彩。這燈彩實在是最能鉤人的東西。夜幕垂垂地下來時,大小船上都點起燈火。從兩重玻璃里映出那輻射著的黃黃的散光,反暈出一片朦朧的煙靄;透過這煙靄,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縷縷的明漪。在這薄靄和微漪里,聽著那悠然的間歇的槳聲,誰能不被引入他的美夢去呢?只愁夢太多了,這些大小船兒如何載得起呀?我們這時模模糊糊的談著明的秦淮河的艷跡,如《桃花扇》及《板橋雜記》里所載的。我們真神往了。我們仿佛親見那時華燈映水,畫舫凌波的光景了。于是我們的船便成了歷史的重載了。我們終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麗過于他處,而又有奇異的吸引力的,實在是許多歷史的影像使然了。 秦淮河的水是碧陰陰的;看起來厚而不膩;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們初上船的時候,天色還未斷黑,那漾漾的柔波是這樣的恬靜,委婉,使我們一面有水闊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著紙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燈火明時,陰陰的變?yōu)槌脸亮耍瑚龅乃?,像夢一般;那偶然閃爍著的光芒,就是夢的眼睛了。我們坐在艙前,因了那隆起的頂棚,仿佛總是昂著首向前走著似的;于是飄飄然如御風而行的我們,看著那些自在的灣泊著的船,船里走馬燈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遠了,又像在霧里看花,盡朦朦朧朧的。這時我們已過了利涉橋,望見東關頭了。沿路聽見斷續(xù)的歌聲:有從沿河的妓樓飄來的,有從河上船里度來的。我們明知那些歌聲,只是些因襲的言詞,從生澀的歌喉里機械的發(fā)出來的;但它們經(jīng)了夏夜的微風的吹漾和水波的搖拂,裊娜著到我們耳邊的時候,已經(jīng)不單是她們的歌聲,而混著微風和河水的密語了。于是我們不得不被牽惹著,震撼著,相與浮沉于這歌聲里了。從東關頭轉灣,不久就到大中橋。大中橋共有三個橋拱,都很闊大,儼然是三座門兒;使我們覺得我們的船和船里的我們,在橋下過去時,真是太無顏色了。橋磚是深褐色,表明它的歷史的長久;但都完好無缺,令人太息于古昔工程的堅美。橋上兩旁都是木壁的房子,中間應該有街路?這些房子都破舊了,多年煙熏的跡,遮沒了當年的美麗。我想象秦淮河的極盛時,在這樣宏闊的橋上,特地蓋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麗麗的;晚間必然是燈火通明的?,F(xiàn)在卻只剩下一片黑沉沉!但是橋上造著房子,畢竟使我們多少可以想見往日的繁華;這也慰情聊勝無了。過了大中橋,便到了燈月交輝,笙歌徹夜的秦淮河;這才是秦淮河的真面目哩。 大中橋外,頓然空闊,和橋內兩岸排著密密的人家的大異了。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襯著藍蔚的天,頗像荒江野渡光景;那邊呢,郁叢叢的,陰森森的,又似乎藏著無邊的黑暗:令人幾乎不信那是繁華的秦淮河了。但是河中眩暈著的燈光,縱橫著的畫舫,悠揚著的笛韻,夾著那吱吱的胡琴聲,終于使我們認識綠如茵陳酒的秦淮水了。此地天裸露著的多些,故覺夜來的獨遲些;從清清的水影里,我們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這正是秦淮河的夜。大中橋外,本來還有一座復成橋,是船夫口中的我們的游蹤盡處,或也是秦淮河繁華的盡處了。我的腳曾踏過復成橋的脊,在十三四歲的時候。但是兩次游秦淮河,卻都不曾見著復成橋的面;明知總在前途的,卻常覺得有些虛無縹緲似的。我想,不見倒也好。這時正是盛夏。我們下船后,借著新生的晚涼和河上的微風,暑氣已漸漸銷散;到了此地,豁然開朗,身子頓然輕了——習習的清風荏苒在面上,手上,衣上,這便又感到了一縷新涼了。南京的日光,大概沒有杭州猛烈;西湖的夏夜老是熱蓬蓬的,水像沸著一般,秦淮河的水卻盡是這樣冷冷地綠著。任你人影的憧憧,歌聲的擾擾,總像隔著一層薄薄的綠紗面冪似的;它盡是這樣靜靜的,冷冷的綠著。我們出了大中橋,走不上半里路,船夫便將船劃到一旁,停了槳由它宕著。他以為那里正是繁華的極點,再過去就是荒涼了;所以讓我們多多賞鑒一會兒。他自己卻靜靜的蹲著。他是看慣這光景的了,大約只是一個無可無不可。這無可無不可,無論是升的沉韻,總之,都比我們高了。P7-10
編輯推薦
朱自清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文和詩歌方面。朱自清是以詩人的身份步入文壇的,但卻以散文成就最為突出,他的散文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范”。這本《朱自清散文精選》特別收入了多篇散文佳作,包括《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可供廣大青少年更好地體驗朱自清散文的魅力。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