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操作系統(tǒng)與人工智能

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薛廣振 著  頁數(shù):429  字數(shù):540000  

內容概要

人工智能課題矛頭直指人的思維規(guī)則,雖然仍有科學家說人的思維沒有規(guī)則,但大多數(shù)科學家還是堅信思維是有規(guī)則的。而中國已故科學家錢學森在1984年甚至說過,人的思維規(guī)則應該就是某種物質規(guī)律,問題是如何去確認它。這聽起來幾乎是在說,思維規(guī)則應該就是某種已知的科學知識。如果此話確有此意,那么本書作者研究發(fā)現(xiàn),人的思維不僅有規(guī)則,而且真的就存在于已有的知識當中,只不過不是科學知識,而是人的自然語言。
作者在自然語言中發(fā)現(xiàn)了一系列語言現(xiàn)象,司空見慣卻又奇特無比,比如,人稱代詞為什么只有“你、我、他”這三個,而不是兩個或四個?“有/無、多/少、什么、怎么樣、為什么、多大空間/什么位置、多長時間/什么時刻、是/否”,這些是僅有的疑問詞嗎?因為作者發(fā)現(xiàn):人的所有知識,都無非是針對包括人在內的宇宙世界,提出和回答了這幾個且僅這幾個問題!作者稱之為“索引現(xiàn)象”。那么,“你”、“我”、“他”真的是這個世界被觀察的僅有的和充分的視角嗎“有/無”、“什么”、“怎么樣”、“為什么”真的是這個世界被描述的僅有的和充分的層次嗎?
另一個讓作者為之震撼的發(fā)現(xiàn)是:自然語言中的“什么”、“怎么樣”、“為什么”,與物理學三大守恒定律,動量守恒與轉換定律、能量守恒與轉換定律,和物質守恒與質/HE轉換定律,“恰巧”分別具有一致的內涵結構——時空的l、2、3次方層次!那么,誰是誰的翻版?這個“翻版現(xiàn)象”又意味著什么?并且,與三大守叵定律相比,自然語言在“什么”、“怎么樣”、“為什么”之前,還有一個疑問詞“有/無”,一個0次方層次!那么,是物理學少一個運動定律,還是自然語言多了一個表達層次?這個“0缺失現(xiàn)象”又在說明什么?而歐氏幾何的“點、線、面、體”,也構成“0、1、2、3”次方的有限層次系列。重要的是,它們都進入自身模式的循環(huán)……
人工智能要求找到思維規(guī)則,科學家又預示這個規(guī)則不應該與人們已經(jīng)認識的物質規(guī)律相沖突,但是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卻揭示了人造知識的局限性——人的科學只能做被證明的對象而無法做證明的依據(jù),那么現(xiàn)在,如此讓人熟視無睹的自然語言現(xiàn)象,卻深藏著不為人知的內在確定性,就讓作者意識到,人類自然語言,這個躲開了完備性缺陷的自然體系,將可以作為認識的依據(jù),給人們認識思維規(guī)則,提示至少是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還原線索。
但是,思維規(guī)則使人能認識和描述一切,就表明思維規(guī)則對世間萬物具有結構的一致性和兼容性,那么,人工智能就不應該是個技術課題。事實上,那些奇特的自然語言現(xiàn)象最初引發(fā)作者思考的,也遠不限于人工智能課題。比如,這些現(xiàn)象是在什么層次上由誰來決定的呢?是各路先哲的認識極限呢,還是它們原本就應如此?它們即將給人們帶來的新知識,在哲學上,是經(jīng)驗的,先驗的,辯證的,思辨的,還是所謂約契俗成的?
因為,如果通過“索引現(xiàn)象”和“翻版現(xiàn)象”能夠提純出一個兼容所有知識與事物的通用規(guī)則的話,那么它就應該是一個關于整個世界的結構模式,相反的,人的思維現(xiàn)象僅僅只是那個整體存在的一個特例。而這,在無形之中又印證了諸多科學家們長期以來的一個哲學困惑:人工智能課題、對人的思維規(guī)則的認識,能在人們最終認識世界之前完成嗎?而這又將如何影響人工智能?看來,人們也許真的有必要老老實實地從頭開始?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理性的化石
 第一章 知識要素體系
  §1—1 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2 理性的問題
 第二章 知識的定義與極限
  §2—1 知識的動態(tài)定義
  §2—2 知識的極限
 第三章 知識要素體系無歧義
第二部分 哲學導論
 第四章 認識論
  §4—1 認識論性質
  §4—2 人的認識論
  §4—3 宇宙的認識論
 第五章 不可調和的沖突
  §5—1 最大關系思考
  §5—2 “無限”的困惑
  §5—3 割裂的本質
 第六章 天演通論
  §6—1 思路
  §6—2 哲學體系
  §6—3 進化的直觀一致性
  §6—4 進化的本質
 第七章 方法論
  §7—1 一架破照相機
  §7—2 哥德爾禁區(qū)
  §7—3 一組自然解
  §7—4 知識就是力量
  §7—5 考古的方法
 第八章 總體內涵結構
第三部分 哲學反思
 第九章 破碎的科學
 第十章 機械論與還原論
  §10一1 生銹的發(fā)條
  §10一2 橫向極限
  §10—3 縱向極限
 第十一章 綠色哲學
 第十二章 愛因斯坦與海森伯
  §12—1 黃金悖論
  §12—2 極限哲學
 第十三章 重塑決定論
  §13—1 主體認識原則
  §13—2 重塑決定論
 第十四章 真理的毛坯
  §14—1 “精神世界”再考
  §14—2 哲學毛坯
第四部分 邏輯導論
 第十五章 邏輯的交叉點
  §15—1三大障礙
  §15—2形式量的概念
 第十六章 二十世紀邏輯史話
 第十七章 邏輯上的沖突
  §17—1 類型要素的自然屬性
  §17—2 有限廣泛性
 ……
第五部分 邏輯反思
第六部分 考古
第七部分 知識分析
第八部分 結論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知識操作系統(tǒng)與人工智能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