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鄧亦兵 頁數(shù):460
Tag標簽:無
前言
關稅對于現(xiàn)代人并不陌生,它似乎還有一些魔力,有人想盡辦法逃漏,更有人企圖貪污,關稅制度①正是為保證稅收,防止官員貪污,抑制商人逃稅而確立的?! 〔贿^古代人所說的關稅,與現(xiàn)代人所認識的關稅有所不同。明代以前已經(jīng)有設關收稅之事,②全面設置鈔關,始于明代。開始設關只為治安防奸,隨著商品貿易活動的增多,政府增加了關口的職能,兼對過往商人征稅。③到了清代前期(1644-1840),政府在水路要沖和商品集散地,專門設置收稅口,對過往貨物和船只,征收貨物稅和船稅,時稱船料。④明代人對稅口稱為鈔關,對征收竹木的關口,稱為抽分局、廠。清代前期人或稱榷關,或稱鈔關,或稱稅局,⑤稱謂各異,原無一定。
內容概要
關稅對于現(xiàn)代人并不陌生,它似乎還有一些魔力,有人想盡辦法逃漏,更有人企圖貪污,關稅制正是為保證稅收,防止官員貪污,抑制商人逃稅而確立的。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稅關歿置第一節(jié) 明代關稅制度概述一、稅關設置二、稽征方式三、關稅制度第二節(jié) 清代前期稅關設置一、繼承明代的稅關二、從明代宣課司與官設市場中演變的稅關三、清代前期新設稅關四、各關口岸第三節(jié) 中央關與地方關一、中央關與地方關的劃分二、在中央關與地方關之間變化的稅關第二章 稅務證管第一節(jié) 商人自報親填第二節(jié) 登記三簿第三節(jié) 豎立木榜第四節(jié) 漏稅條例第五節(jié) 征稅工具第六節(jié) 征管制度評價第三章 定額制度第一節(jié) 正額一、正額確立二、正額變化原因第二節(jié) 盈余銀一、盈余銀的產生二、盈余銀定額第三節(jié) 各關正額盈余數(shù)額表一、戶部管轄各關二、工部管轄各關第四節(jié) 附加稅一、雍正時清厘整頓二、乾隆時確立附加稅制度三、制度評價第四章 稅則制度第一節(jié) 戶關則例(一)一、表面修正二、實質改變第二節(jié) 戶關則例(二)一、各關稅則具體變化二、牲畜稅第三節(jié) 船料第四節(jié) 工關則例一、量排量筏二、按木徑圍三、按木定價四、按木核價折征五、征木植實物第五節(jié) 稅率第六節(jié) 稅則制度評述一、根據(jù)實際調整稅則二、稅則制度缺陷第五章 任官御度第一節(jié) 稅官選擇一、滿官與漢官二、論俸與保舉第二節(jié) 官職派遣及任期一、官職二、派遣三、任期第三節(jié) 督撫兼管第四節(jié) 書役家人一、定編定額二、書役家人弊端三、督撫、監(jiān)督管理第五節(jié) 任官制度缺陷一、稅官產生的制度缺陷二、書役存在的制度缺陷第六章 考核制度第一節(jié) 考核制度的內容與變化一、對稅官的考核二、考核時限三、各清各任四、考核標準五、處罰與獎勵第二節(jié) 考核制度中的賠款一、賠繳稅款二、各任分攤三、賠補限期四、賠款方式第三節(jié) 考核制度缺陷一、考核標準單二、監(jiān)管有名無實三、以賠代罰第七章 影響稅收的原因第一節(jié) 自然環(huán)境一、年景豐歉二、自然災害三、河路狀況四、資源減少第二節(jié) 經(jīng)濟原因一、糧食價格二、消費需求三、運價昂貴第三節(jié) 人為因素一、制度內因素……第八章 政府的作用
章節(jié)摘錄
第三節(jié) 中央關和地方關 清代前期是中央集中財政,沒有中央稅與地方稅之分,也沒有中央關稅與地方關稅的區(qū)別。.而實際上,除了中央政府設置的稅關之外,各省也都設立多個稅口,這類稅口與中央政府設置的稅關比較,不僅稅款數(shù)量少,而且管理制度也頗有不同。為了研討方便,有必要將當時的各關進行分類。對于中央關與地方關的劃分,祁美琴最早提出,④她認為:“地方關與地方關稅是兩個概念,地方關是指其隸屬關系與戶關不同,而地方關稅的來源,根據(jù)有關資料提供的信息,既有來自戶關的稅款,也有來自地方關的稅款?!睆呢斦愂諏W的角度看,地方關征收的稅款,就是地方關稅,與行政屬性是兩回事。本文將征收中央關稅的關口,簡稱為中央關,將征收地方關稅的關口,簡稱為地方關。對于地方關稅款的去向,本文下面將具體討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