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瑛碑

出版時間:2007-6  出版社:河南美術(shù)  作者:劉文秋 編  頁數(shù):34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清人王澍在《虛舟題跋》中說:[隸法以漢為極,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在爭奇斗艷的漢代隸書碑刻中,《乙瑛碑》以其雍容、典雅、超逸、虛和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被歷來師法者所稱頌。清翁方綱對此碑給予極高的評價,認(rèn)為是[漢隸最可師法者].,清孫承澤在《庚子消夏記》中稱此碑是[漢石中之最不易得者]。此雖有過譽之虞,但把《乙瑛碑》作為學(xué)習(xí)隸書最理想的范本之一,是毋庸置疑的。    《乙瑛碑》,全稱《漢魯相乙瑛奏置孔廟百石卒史碑》,又稱《百石卒史碑》、《孔和碑》。東漢桓帝永興元年(公元一五三年)立,碑高二百六十厘米、寬一百二十八厘米,隸書十八行,滿行四十字,無額。后有宋人張稚圭正書題字:[后漢鐘太尉書,宋嘉祜七年張稚圭按圖題記]。此碑現(xiàn)存山東曲阜孔廟內(nèi),與《史晨碑》、《禮器碑》合稱廟堂三巨制。碑中內(nèi)容主要記載司徒吳雄、司空趙戒以前魯相乙瑛之言,上書請于孔廟置百石卒史一人,執(zhí)掌禮器廟祀之事,桓帝準(zhǔn)可,碑中刻有奏請設(shè)置百石卒史的公牘和對乙瑛的贊辭。因遴選的百石卒史為孔和,所以此碑又稱《孔和碑》。    漢代立碑,特別是東漢,對碑石的質(zhì)地、制作、書刻都相當(dāng)講究。碑石要有專人采集,打磨平光后加以雕飾,并請賃書寫手藝高超的書家、刻工寫刻。《乙瑛碑》石質(zhì)細(xì)潤,石面平整光潔,歷千年而不剝蝕,刊刻工致,字口光潤,筆畫的起訖提按清晰可辨,充分表現(xiàn)了書寫的原貌,如睹墨跡。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乙瑛碑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這個沒有畫辣么贊。。老師叫我們買這個碑文的,就是黑底白字的,,但是弱弱的說我覺得這種看不清啊。。??蘖恕?。。。。
  •   太棒了!古樸典雅,看了很久了,時機(jī)合適才出的手.
  •   書還可以的!比較清晰!
  •   版本不錯 內(nèi)容頁很好 就是有點不清晰
  •   音量少、價格貴的珍貴圖書,另外開本過大,書容易卷曲、損害,這是我的一點建議——不如縮小開本,書體更精致、結(jié)實。
  •   此版本的拓片是沒有分割處理過的
  •   確是漢碑中名品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