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笑沙鷗

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王躍文  頁數(shù):256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我一直不太分得清雜文和隨筆的區(qū)別,或許在我看來它們都是一類文字,即隨心隨性而直抒胸臆的文字。似乎純粹意義上的散文應(yīng)該另有面目,散文在我看來須具美文特質(zhì),可以拿去做中小學(xué)語文課本。所謂課本,文本上要能提供范式,內(nèi)容上要經(jīng)得起挑剔。雜文之類,大多不便用作中小學(xué)課文。因為這種膚淺而直觀的認(rèn)識,我的所有創(chuàng)作都很令自己羞愧。寫了小說,我會想:這樣的小說能讓沒長大的孩子看嗎?寫了雜文,我更會想:這樣的文字未成年人最好不要看。為什么會如此?原來成人世界有太多見不得陽光的東西,過早讓孩子們看到未必是件好事。盡管人生總有夢醒時分,孩子們還是在美夢里久待些日子吧。中國成年人大多是越成熟越虛偽,很多時候講到所謂成熟其實就是虛偽。成年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扮演著各種角色,很多情況下扮演的是并不光彩的角色;可是,我們不忘記在孩子們面前扮天使,還要用世界上最高尚的道理教育孩子們;而且,我們知道孩子們未來之路也許更邪惡,也仍然會拿最純潔的人生哲學(xué)哺育他們。向邪惡的讓步和妥協(xié),這是中國現(xiàn)實暫時的特例,還是整個人類的宿命?依我之偏狹見識,目前之中國,羞于讓孩子們看到的東西太多了。有時我會這么想:成年人如何判斷自己言行,無需做太深奧的分析論證,只需想想能否過得了自家孩子的眼!近三十年,中國有很多家族財富上崛起了,一人可開幾代人的幸福。但是,這類人中間,很多人在家族中的未來顯祖形象是需要重新虛構(gòu)的。雜文便是這類文字:既不替現(xiàn)實涂抹迷人的油彩,也不為未來虛構(gòu)光輝的顯祖。其實可以說得簡單些:雜文就是說真話。可是作為一個定義判斷,這話容易讓人鉆空子。有人會說:說好話也是說真話,難道說真話只能是批判嗎?我們太熟悉有些人的所謂真話了。中國人都知道的一個段子說,有人批評領(lǐng)導(dǎo):您這么不愛惜身體,這是對革命事業(yè)極不負(fù)責(zé)的行為!這樣的真話,還是不說為妙。曾見識過一種新的雜文理論:雜文也可以和風(fēng)細(xì)雨!拿年輕人的網(wǎng)語說:這話就有些搞了!用這種新的雜文標(biāo)準(zhǔn)衡量,批評領(lǐng)導(dǎo)不愛惜身體,也是極不妥當(dāng)?shù)?,它有違和風(fēng)細(xì)雨之精神。和風(fēng)細(xì)雨之雜文,大概同某個時期的忠字舞異曲同工。我以為,雜文除了批判,沒有其他存在的意義。魯迅先生所謂投槍和匕首,應(yīng)是對雜文的經(jīng)典定義。任何時代都需要魯迅式的雜文,和風(fēng)細(xì)雨論不過是奴才的獻媚罷了。我總不相信人心會永遠如此墮落下去。今后的人們大可忘記某類顯祖,也不必去虛構(gòu)他們的神武圣明。善于健忘的中國人,索性多忘記些不必繼承的東西,于未來是有益的。雖自古有道文章千古事,但我對文章的功用總是懷疑的。寫錦繡文章而滿腹雜碎的人多了去了,何談文章真能輕易塑造誰的靈魂?但是,只要有道德良心在,總有文章要寫的。雜文的眼睛,專要看世上的不好。好的東西,倒真可以留給和風(fēng)細(xì)雨去。雜文是成年人的苦藥,不必管他們愛不愛吃,不必包上哄小孩的糖衣。倘若成年人吃不得苦藥,世道就真沒救了。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包含了著名作家王躍文從未出版過的99篇隨筆、散文、雜論。用作者本人的話來說,這是他“隨心隨性而直抒胸臆”的文字。如果說王躍文的官場小說讀后讓人有種冷風(fēng)拂過后的戰(zhàn)栗,那么他的這近百篇思想力作就是匕首和投槍,能夠刺入我們每一個成年人的靈魂深處>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是,水到最低處,流向大海就成海水,失掉了水的真味。人到最高處,倘在古代就是人主,缺少了人的真性。所謂人生如戲,多指往高處走的人。人越是位高權(quán)重,越活得不像本真的人。演戲是常事,背叛和被背叛也是常事。古人說“白首相知猶按劍”,大抵是指權(quán)利場上的所謂朋友。平頭百姓不必如此,自可笑罵由已,快意恩仇。古人又說“狹義每從屠狗輩”,指的便是身在低賤處的老百姓。

作者簡介

  王躍文,湖南省溆浦縣人,小說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1984年大學(xué)畢業(yè)后分配在溆浦縣政府辦公室工作,后調(diào)入懷化市政府辦公室,湖南省政府辦公室,現(xiàn)服務(wù)于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出版有長篇小說《國畫》、《梅次故事》、《亡魂鳥》、《西州月》、《大清相國》、《蒼黃》等,以及小說集、散文雜文集多種。他的文字始終滲透著深沉的憂患意識和凌厲的批判鋒芒,頗受讀者喜愛。有官場小說第一人之美稱。

書籍目錄

1.融入大地
2.雜書談
3.老爺都有壞脾氣
4.老爺去廟里喝茶
5.皇帝見農(nóng)夫
6.皇帝也會打招呼
7.甲申事
8.雍正十三年
9.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
10.從自卑亭往上走
11.精舍之類
12.零碎話
13.幽默的代價
14.假如沒有內(nèi)幕
15.常識性困惑
16.拍照有兇險,官員須警惕
17.老姨媽的自豪
18.手氣不好
19.山寨與騙術(shù)
20.世界很冷,中國很熱
21.信與不信之間
22.遙想當(dāng)年高峒元
23.找個地方打鐵去
24.康熙的真性情
25.從傳聞到傳聞
26.我們沒人寫講稿
27.體育明星的富貴路
28.頭發(fā)短長與是非
29.拍手笑沙鷗
30.猴子、熊貓和愛國病
31.一個不要臉的時代
32.旁觀者言
33.發(fā)明一種文本
34.電腦的幽默
35.電腦的幽默(續(xù))
36.起個名字叫蓋茨
37.伏爾泰和年羹堯
38.仁者?君子?凡人
39.說一種歷史邏輯
40.越寫越偏題
41.中國天天感恩節(jié)
42.君子與圣訓(xùn)
43.告別英雄
44.錢水說
45.幾個真實故事
46.禁止女人養(yǎng)公狗
47.假裝無恥
48.直面人生
49.仁勇與憂懼
50.在路上
51.奢侈的失戀
52.被平均的大多數(shù)
53.比爾?蓋茨內(nèi)疚了
54.別拿學(xué)問嚇唬人
55.不知道又如何
56.從女媧到女禍
57.浮世與浮想
58.關(guān)于屁股
59.皇帝其實都知道
60.機場革命
61.賈府失盜之后
62.官話
63.康雍乾
64.你的石頭砸向誰
65.神性女人
66.四十猶惑
67.素材與靈感
68.我的成人禮
69.我想遠行
70.家鄉(xiāng)人的血性
71.羊毛出在豬身上
72.權(quán)杖與華表
73.袁世凱的稻草龍椅
74.枕頭記
75.做人要厚道
76.我們把肉體放在何處
77.二十年小說創(chuàng)作之檢討
78.讀書太少
79.不要這些帽子
80.碎片
81.張愛玲的《小團圓》
82.兒子的課堂文學(xué)
83.我不說“自以為非”的話
……
98.官話之變遷
99.體育未必要湘軍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融入大地曾讀日本南北朝時代法師吉田兼好的《徒然草》,周作人翻譯的,里面有一則講長生的文字,說人如能常住不滅,恐怕世間更無趣味?!皦蹌t多辱”,活在四十歲內(nèi),死了最為得體。倘若過了這個年紀(jì),就會忘記自己的老丑,想在人群里胡混;到了暮年,還要溺愛子孫,執(zhí)著人生,私欲益深,人情物理,都不復(fù)了解。這是甚為可嘆的。我讀這書時,剛過四十歲,不覺駭然,陡然心虛起來,好像自己是個茍且偷生的懦夫無賴。很小的時候,同齡人也許懵懂蒙昧,無憂無慮,我卻對死有著莫名的恐懼。似乎很神秘,沒有人認(rèn)真告訴過我人終將會死去,但我慢慢的就知道了。我小時右邊屁股上有塊青記,長到七八歲都未褪去。大概三四歲的時候,奶奶告訴我人要降生了,閻王爺朝你屁股上重重地打一巴掌,說:下去吧。你就來到人世間,屁股上的青記,就是閻王爺打的。敝鄉(xiāng)的神話和民俗里,似乎很少聽說天界跟玉皇大帝,聽得多的卻是閻羅殿,閻王爺既管生,又管死。似乎從那天起,我就知道自己是閻王爺打下凡間的,又將回到閻王爺那里去。那便是死。屁股上的青記,誰小時都是有的,只是不知道別人也會由此早早的想到生死嗎?我的童年,身邊總是彌漫著死的氛圍。我家的老木屋,據(jù)說是明代留下來的。奶奶敬奉先人,好幾代祖宗的生辰祭日她都是記得的,中堂神龕上便隔三岔五香煙繚繞。神龕上的供品,只有那杯酒會潑在地上,算是祖宗享用了,余下的肉或果疏,都會被家里人吃掉。我卻不敢吃。很多的禁忌,也都同死有關(guān)。比方看見條金環(huán)蛇從地板底下鉆出來,斷不能打的,只能望著它逶迤而行,鉆進某個洞眼里去。那叫家蛇。說不定,它就是哪位祖先化身而來。那個洞眼,便讓我望而生畏。我有時候忘記了,坐在那個洞眼旁邊玩泥巴。正玩得入迷,猛然想起那條金環(huán)蛇,嚇得尖叫著騰起來。深夜里,木屋子突然嘎地發(fā)出聲響,奶奶會驚得從床上坐起來。她說這又是哪位祖宗回來了,便滿嘴阿彌陀佛,想想家里哪件事情做得不好,惹得先人生氣了。那棟古舊的木屋,仿佛四處飄忽著祖宗的幽靈。我常常觸犯一個禁忌,就是天黑之后吹口哨。夜里是不能吹口哨的,會喚來山里的鬼魅。而那些鬼魅,就是我的先人。奶奶聽見我吹口哨,會厲聲吼住。我嚇住了,側(cè)耳傾聽,窗外蕭瑟有聲,真像先人御風(fēng)而來。我家的中堂寬敞而高大,地面是平整而光滑的三和泥,四壁有粗而直的圓木柱。圓木柱上原本掛有楠木鐫刻的楹聯(lián),破四舊時毀掉了。雖然到了爺爺這代,家道早已衰敗,祖上卻是讀書做官的。神龕上貼著大幅毛主席畫像,我多年之后才知道那畫像后面仍貼著家族譜牒,世系源流,高祖高宗,盡供奉其上。中堂里的舊物,惟有神龕下那個青銅香爐。那香爐現(xiàn)在早不見蹤影了,說不定是個宣德爐也未可知。但小時候我是很怕見那個香爐的,上面滿是香油殘垢,它的用場總是同死有關(guān)。中堂北邊角上,放著一副棺材。我從記事時候開始,棺材就已經(jīng)在那里了。那是奶奶替自己備下的。奶奶很細(xì)心地照料著她的棺材,每隔些日子就會掀開蓋在上面的棕墊子,抹干凈上面的灰。奶奶似乎把那棺材當(dāng)著寶貝,我卻害怕得要命。因為那棺材,我獨自不敢在中堂里玩,天黑之后不敢從中堂門口走過。家族里的紅白喜事,都在中堂里操辦。從小就見過好幾位老人的死,先是停放在中堂里的案板上,蓋著紅紅的緞面壽被,再擇日入殮到棺材里去。那紋理粗重的案板,那紅得扎眼的壽被,都令我生發(fā)古怪的聯(lián)想。過年時熱騰騰的糍粑便要攤放在這案板上,而這案板早不知停放過多少死去的先人了;新媳婦過門都會陪嫁紅紅的緞面被子,而這紅緞被面又總會讓我想起蓋在死人身上的壽被。新郎新娘在中堂里拜堂成親,多年之后又躺在這中堂里駕鶴西歸。那個青銅香爐,不管紅白喜事,不管人們歡笑哭號,一律都燃著香煙。生與死,喜與悲,就這么臉挨著臉。我原先總不明白,為什么人到老年以后,再不怕死。去年還鄉(xiāng),見鄰家族叔正圍著堆木料忙乎,便同他打招呼。族叔是位木匠,已快七十歲了,笑瞇瞇的說在給自己做棺材。他說得若無其事,卻把我震撼了,不免黯然神傷。敝鄉(xiāng)替老人備棺材是件很莊嚴(yán)的事,需做酒請客,舉杯暢飲。老人還得爬進新做好的棺材里躺會兒,說是可以延年益壽。小時候見過好幾回,老人家在鞭炮聲中心滿意足地躺進棺材里去。我卻是怕得要命,想不通那老人居然笑容滿面。又想起自己奶奶,她老人家去世的時候我才十幾歲。記得奶奶總是笑呵呵的同別人講到自己的死,真像要去極樂世界。哪怕村里有青壯男人做了不好的事,奶奶仗義執(zhí)言,都會說道:不怕我死了你不抬我上山,我也要說你幾句!奶奶總是把死輕輕松松的掛在嘴邊,我聽著卻是毛骨悚然,害怕奶奶死去。我外婆和外公脾氣不合,三十幾歲時就分居了,直到老死互不通問。兩個舅舅成家以后,外公住在大舅家,外婆隨二舅過日子。外公死的時候,外婆已經(jīng)癱瘓,成天伏坐在門口。人們抬著壽棺,白衣白幡,哭號震天,從二舅家門口經(jīng)過。外婆老眼昏花,問道:這是誰呀?聽說是外公去了,外婆沉默良久,只說了一句話:他到好處了。我相信此時外婆心里,幾十年的恩怨早已冰釋云消,只有對死亡的淡定和從容。我有回偶然在某本書上看到,原來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表明,人進入暮年之后,內(nèi)在機理上會慢慢為死做好準(zhǔn)備,不再懼怕死亡。我倒寧愿相信人是越活越通達的,進入暮年皆成哲人,于生死大道都圓融了。我尚未出生,父親就“因言獲罪”,家庭陷入水深火熱。我兄弟姐妹又多,父母肩上的擔(dān)子很重,很難有好的心情。父親面色本來就黑,常年不開笑臉,很是怕人。孩子們的耳邊時常充斥著咒死聲。“老子打死你!”“你想死啊!”“吃了你去死!”“哭個死啊你!”但聽著父母的咒死聲,我是麻木的。我從小怕死的原因,既不是眼見著別人的死亡,也不是耳邊充斥著咒死聲??謶炙劳鏊坪跏桥c生俱來的,只是這種恐懼來得太早,糾纏得太深。我很小就開始失眠,躺在床上不免胡思亂想,經(jīng)常會想到自己死了怎么辦?我想自己死了就永遠見不到父母兄弟了,我在這個世界上就永遠不存在了,今后世上還會發(fā)生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了。想著想著,我根本不知道自己還沒有死,還躺在黑夜里。我只看見自己躺在中堂的案板上,穿著小小的壽衣,父母、奶奶、外婆、姐姐、哥哥,都圍著我嚎啕大哭。依著鄉(xiāng)俗,小孩子死了不會享用棺木,多用薄薄的木板簡單地釘個木箱,叫做函子。也不會慎重的卜選墳地,而是草草地埋葬在荒地野坡,尸首常常被野狗刨出來吃掉。我見過很多尸骨狼藉的童子墳,讓人懼怕和惡心。我猛然回過神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早哭濕了枕頭,渾身哆嗦不止。有時被父母打罵了,滿心委屈,也想自己干脆死掉算了。我會躲到某個角落,想象自己的死。想著想著,仍是想象全家老小圍著我哭,又把自己弄得淚流滿面。但是,此刻心里卻有著報復(fù)了父母的快意。我真切的感受到死是那么容易,那么近在咫尺,大概是六七歲的時候。那是夏天,我去河里游泳。我至今記不得自己是如何學(xué)會游泳的,仿佛生下來就能在水里撲騰,就像鴨、鵝和水牛??墒悄翘?,我正在河里玩得高興,突然聽說淹死人了。我嚇得要命,奮力游向河岸,仿佛水里盡是落水鬼。從小就知道,水里淹死的人,就會變成落水鬼,須得害死一個人,自己才得超生。淹死的那個人叫毛坨,已有二十歲了,被人撈上來抬回了村子。一大幫男孩尾隨著,有的穿了短褲,有的光著屁股。毛坨被平放在案板上,兩個人扯著他的手,來回?fù)u擺著。據(jù)說這么搖著搖著,人有可能活轉(zhuǎn)來。毛坨的媽媽在旁邊呼天搶地,哭訴毛坨從小是多么懂事,卻沒吃過好的,沒穿過好的。旁邊有人在議論,肯定是碰上落水鬼扯腳了。

編輯推薦

《拍手笑沙鷗》:王躍文2011年度唯一新作,《拍手笑沙鷗》隆重出版!深度思考社會時政,獨到領(lǐng)悟官場文化!官場小說第一人、《國畫》《蒼黃》作者王躍文十年沉淀之作,講透中國社會真相,展現(xiàn)中國政治生態(tài),揭示最現(xiàn)實的官場“權(quán)規(guī)則”。典型王式幽默,解讀社會現(xiàn)實、官場生態(tài),妙說各種關(guān)系。為官從政者必讀枕邊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拍手笑沙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2條)

 
 

  •   王躍文是以寫官場小說出名的作家,這本書也是也是談官場的,不過是用雜文形式來分析官場的社會真相和官場的“權(quán)規(guī)則”,一針見血,十分深刻。
  •   書是正版,印刷質(zhì)量和裝訂都不錯。喜歡王躍文的作品源于他的第一本小說《國畫》,文筆干凈利落,揭露真相入木三分,語言自然流暢。這本書風(fēng)格依舊,讓人一如既往地喜歡!
  •   展現(xiàn)中國政治生態(tài),揭示最現(xiàn)實的官場規(guī)則,。
  •   幫同事孩子買的 比書店便宜很多 紙質(zhì)很好 王躍文的官場小說 還是不錯的 很滿意!
  •   如果你投身官場,就不得不看王躍文的小說,就算不能教會你什么。至少能讓你揭下蒙上雙眼的黑紗
  •   王躍文是最好的官場文學(xué)作家,人物刻畫可謂入木三分!
  •   讀過王躍文的小說,但是沒想到他的隨筆、散文、雜文也是如此精彩,不為別的,就憑敢說實話這一點,就值得一讀了。
  •   《國畫》后好久沒讀王躍文的書
  •   沒讀一次官場小說 都能顛覆我20多年的世界觀,從小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受黨和國家的九年義務(wù)教育,樹立的公平正義思想,與書中內(nèi)容發(fā)生了強烈的沖突,這里有唔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本好書!
  •   感受王躍文的深沉、睿智。
  •   王躍文這本書思想深刻,值得閱讀。
  •   一直很喜歡王躍文的書,收 了
  •   沖著王躍文的名氣買的,雙十一買的。比較合適!
  •   很喜歡王躍文的作品
  •   還是官場書籍,沒有仔細(xì)看,包裝不錯的
  •   官場現(xiàn)形記——大家應(yīng)該看一看!
  •   無論是《國畫》,還是《蒼黃》,我都覺得一般,倒是這本書,寫出了真性情!
  •   不錯,講身政治生態(tài)邊真相
  •   講透中國社會真相
  •   對其中作者的許多感觸深有同感,特別是第一篇文章就讓我仿佛回到了小時候的時光。后面的許多內(nèi)容都直面說出了讓的痛恨而有待于變革的現(xiàn)實。
  •   好幾次到當(dāng)?shù)貓D書館去借閱《茶花女》這本書,可都沒有借到,就在當(dāng)當(dāng)網(wǎng)上購來閱讀,世界名著就是名著,魅力無窮,耐人尋味!好的小說,不在于有華麗的詞藻,而在于文字背后蘊藏著的無窮無盡的味道,讓讀者去思考,去體味……
  •   本來以為是長篇小說,結(jié)果是短篇,一些小故事,有些還是寫的可以的,就是紙張不是很好,有點粗糙,還行吧。
  •   喜歡這類時評的書,深刻地剖析了中國社會
  •   一本揭示社會百態(tài)的好書。
  •   茶余飯后的消遣,語言犀利,直指時事。
  •   每一篇雜文讀后都耐人尋味。
  •   這本書主要是雜文,短小精悍,字里行間透出作家的豐厚的學(xué)識和豐富的經(jīng)歷。值得一閱
  •   作者不愧為大家,隨筆一集,儼然成書。
  •   社會處于轉(zhuǎn)型時期,我們不要咒罵它的混亂,而是要了解它,適應(yīng)它~
  •   社會病的很久很重
  •   社會現(xiàn)象
  •   豈止是匕首
  •   散文再看看,看評論不錯啊
  •   挺好的雜文集。
  •   期待作者新作的誕生
  •   書中的文字讓我有醍醐灌頂?shù)母杏X,有時又感到心痛、無耐
  •   還木來的及讀,先曬曬,讀后再補充?。。?/li>
  •   語文老師推薦的數(shù)目,有思想,有溫情
  •   王老師的針砭時弊,嬉笑怒罵,信手沾來,文思敏捷。
  •   王的雜文,篇幅短小,精干,寓意深刻,有點意思!
  •   很喜歡作者的文筆,書很好,快遞也好。
  •   很有見地,很受啟發(fā)
  •   印刷質(zhì)量好,內(nèi)容很有可讀性,值得推薦
  •   書的內(nèi)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筆法細(xì)膩,觀點客觀,不錯的書。
  •   一本令人值得讀,值得回味的書。
  •   基本書都不錯,這本一樣
  •   這本書需要用心去讀,很好,很直白。
  •   很好看 ,速度快,,
  •   80%的文章值得一讀
  •   此書皆雜文,文筆流暢,內(nèi)容生動,有思想性,敘事說理由小到大,由淺至深,真是“惟楚有才”!
  •   很給力,看了很喜歡,快遞也快。
  •   有時候不知道那么多是件好事
  •   分析透徹啊
  •   包裝很干凈,內(nèi)容很期待
  •   看過部分電子版就買了,很好
  •   不太喜歡,把他和劉震云搞錯了。
  •   與大家共同分享!
  •   非常好,針砭時弊。
  •   書包裝規(guī)整,短篇,內(nèi)容還沒細(xì)看
  •   喜歡實話的透徹
  •   老公讓買的,說是不錯哈~
  •   睿智雋永
  •   讀的很痛快
  •   還沒看呢,感覺質(zhì)量不錯
  •   看過了還得繼續(xù)生活
  •   正好 好書
  •   還是涮了吧!
  •   相當(dāng)精辟
  •   能引起共鳴
  •   會仔細(xì)看完再評,希望得到啟發(fā)!
  •   這是一本揭示社會百態(tài)的一本很好的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