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7-1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湖南衛(wèi)視《零點鋒云》欄目組 頁數(shù):230
Tag標簽:無
前言
編輯手記很少看電視,尤其很少看湖南衛(wèi)視。德國漢學家顧彬在這本書里說:“有市場的東西我都不喜歡,即使在德國,我聽說有什么暢銷書,我肯定不看,暢銷書肯定不是好的?!弊鳛橐幻庉嫞P者也這么認為。當然,并不是說一件事做的人多了,就肯定是不好的。比如大家都要吃飯,基本也都喜歡吃飯,我們就不能說吃飯是不好的。凡事都不能絕對。我想顧彬先生說這話的時候,更多是在表達自己對暢銷書情感上的好惡,理性上并沒有絕對化的意思。湖南衛(wèi)視的節(jié)目收視率高,并不代表湖南衛(wèi)視的節(jié)目品質(zhì)低,《零點鋒云》就是一檔不錯的欄目。借編輯此書之便,編者有幸把2008年《零點鋒云》開播以來所有的節(jié)目看了一遍,收獲頗多。古希臘城邦政治的公開性和民主性為演說與辯論的活動提供了豐厚的政治養(yǎng)分,演說與辯論的發(fā)展又反過來造就了公民思維和政治體制的理性,從而確保了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性和公民個體的獨立性。盡管煽動家的出現(xiàn)在后來直接導致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墮落,我們?nèi)哉也坏饺魏卫碛扇【喫枷肱c言論的自由?!读泓c鋒云》的節(jié)目宗旨是:以“新銳名流交鋒新銳話題”為內(nèi)容,讓70后、80后乃至90后的新秀們與主流名人對話,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領(lǐng)域乃至民間話題的交鋒中展示精英立場和草根思想,發(fā)掘新銳的思想者,以啟迪更多的觀眾,即薈萃精英主體的文化,以引導民眾文化的進步,旨在打造一個中國知識分子討論中國話題的公共平臺。編者以為,這個平臺很好很和諧,它一定是有利于打造理性的公民思維和社會主義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體制的,如果播出時間不是午夜零點而是每天晚上的黃金時段,那就更好更和諧了。編輯此書的目的,自然是繼續(xù)貫徹《零點鋒云》的節(jié)目宗旨,通過把電視語言轉(zhuǎn)化為紙質(zhì)文字,讓更多的人聽到思想精英們的聲音。我們不保證這些聲音定能振聾發(fā)聵,我們只希冀讀者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到思想與智慧的沙漏緩緩流淌,哪怕只那么一瞬,它觸動了你渴望獲得真理與自由的靈魂……我們更不保證讀者能因此而收獲很多,如果你是城市的孤獨者,我們希冀你至少從這些文字中找到一絲形而上的歸屬感,如果你是鄉(xiāng)村的孤單者,我們也希冀這本書與你做伴,消解你的形而下的孤單。正如賴聲川在書中所說,“一件事能不能比較長期地保證你的精神層次處在一種很好、很善、很爽朗的狀態(tài),我覺得這應該是幸福的標準。而就現(xiàn)在的媒體來說,電視也好,互聯(lián)網(wǎng)也好,它更多的是給你帶來一些感官上的刺激,然后你越來越享受這種感官上的刺激,以至于到最后你這個人變得麻木了”,——我們更不保證給讀者帶來什么感官的刺激,我們只許諾治愈你暫時的麻木,而我們相信,短暫的開悟,很有可能成就永恒的幸福。我們沒有觀點,我們僅提供一個平臺,一個紙質(zhì)的平臺。但是,我們有立場,我們的立場,需要您于緩慢的閱讀中領(lǐng)悟。我們不提倡快餐式的閱讀,正如書中不提倡對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的追逐?!拔覀兌枷衽艿郎吓懿降娜?,拼命地追,其實沒有誰非得讓你跑不可,就是你自己在追”,尹鴻如是說;“成功是一種邪教”,張鳴如是說;“成功是一粒毒藥”,周孝正如是說。這里沒有成功的經(jīng)驗,只有內(nèi)心的寧靜與靈魂的共鳴。我們精選的15期節(jié)目,會集了各界精英的各種聲音,但我們的聲音只有一種:讓思想的沙漏緩慢流淌,讓對話的靈光頻頻閃現(xiàn)。
內(nèi)容概要
這本《你對這個時代滿意嗎》由湖南衛(wèi)視《零點鋒云》欄目組編。
編輯這本《你對這個時代滿意嗎》的目的,自然是繼續(xù)貫徹《零點鋒云》的節(jié)目宗旨,通過把電視語言轉(zhuǎn)化為紙面文字,讓更多的人聽到思想精英們的聲音。我們不保證這些聲音定能振聾發(fā)聵,我們只希冀讀者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到思想與智慧的沙漏緩緩流淌,哪怕只那么一瞬,它觸動了你渴望獲得真理與自由的靈魂……
作者簡介
《零點鋒云》是湖南衛(wèi)視一檔原創(chuàng)高端文化節(jié)目,以“新銳名流交鋒新銳話題”為內(nèi)容,讓70后、80后乃至90后的新秀們與主流名人對話,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領(lǐng)域乃至民間話題的交鋒中展示精英立場和草根思想,發(fā)掘新銳的思想者,以啟迪更多的觀眾——即薈萃精英主體的文化,引導民眾文化的進步,旨在打造一個中國知識分子討論中國話題的公共平臺。
書籍目錄
韓寒:我與陳丹青不存在代溝
張悅?cè)唬和趺稍趧e處
李敬澤:中國人能否不怕沉默?
周濂:趙汀陽,你的幸福有點難
顧彬、葉開:當代文學的堪與不堪
張紀中:故事為王,此路不通
桑格格、張檸:城市需不需要回歸鄉(xiāng)土?
賴聲川、尹鴻:電視給人帶來了什么?
戴志康:“社交死亡”的背后……
林嘉欣:剩女,堅持還是妥協(xié)?
許知遠:你對這個時代滿意嗎?
張鳴:成功是一種邪教
王岳川:讓夢想踏上回家的路
周孝正:成功是一粒毒藥
林清玄:一口清茶半壺人生
章節(jié)摘錄
韓寒:我與陳丹青不存在代溝【背景】這天下午,來北京參加賽車比賽的韓寒要出門了,他要去見一個人。從發(fā)表《三重門》的天才少年到“不務正業(yè)”的職業(yè)車手,從“80后”富豪作家到流量過億的博客大紅人,韓寒的故事,還包括輟學、出專輯、抨擊現(xiàn)代教育……他去見人,會和他的文字一樣殺伐之氣凸現(xiàn)么?在北京的一家居民小區(qū)里,這個人正在等著韓寒。這個人叫陳丹青,畫家,中國少有的幾個通才之一,還記得他的西藏組畫么?“文革”后劃時代的作品,中國寫實油畫轉(zhuǎn)向溯源歐洲傳統(tǒng)的轉(zhuǎn)折點,那是他藝術(shù)語言的一次極大勝利,后來他旅居美國,以畫畫為生,回國從教清華美院時突然辭職,以后就忙于知識分子寫作和言說,儼然成了文化斗士。他和同樣擅長“罵人”的韓寒比起來,不同的地方太多了,一個是50后,一個是80后,一個是定居北京的上海人,一個是放棄北漂回到上海的上海人……畢竟是第一次見面,而且是在有強迫性的鏡頭記錄下,兩人顯然故作鎮(zhèn)定,不會有主持人來救場的求合游戲就這樣開始了。這場談話,其實是一個求證的過程,兩個人都很在乎對方的態(tài)度,從個人體驗的交換,到對城市和愛情的共識,韓寒和陳丹青兩個以叛逆姿態(tài)聞名的人,在語言的進行中越來越親近,談話的默契感也越來越強,這算是對彼此的尊重,還是對合作者的能力確認呢?經(jīng)過長達一個小時的交談,從大雅到大俗,在話題的認知范圍越來越大的時候,他們終于觸及各自最擅長的領(lǐng)域——文學與教育。兩個彼此確認的男人開始合力,他們會發(fā)出什么樣的驚人之語呢?當兩個人的認同點超過十個,他們已經(jīng)抵達“朋友”的基準。年齡沒有距離,跨界不是問題,韓寒和陳丹青這對奇妙的組合,兩個同樣進入了歷史的精英知識分子,他們可能本來就是同類。正如韓寒所說,他與陳丹青不存在代溝。他們成長于兩個時代,卻一下子逾越了時間的障礙,各抒己見,卻相談甚歡……【對話一】陳丹青:你是80年的?韓寒:我82的。陳丹青:82,那你屬雞的?韓寒:不是,屬狗的。陳丹青:我怎么記錯了,你82年的,我記成你是80年的,我女兒是屬羊的,79年。82年,那你才26歲今年,我一直以為你是80年的。韓寒:可能外面說太多了,80后啊,說著說著感覺就像是80年的。陳丹青:你習慣人家說你是80后嗎?韓寒:一開始不習慣,后來沒有辦法,就像那些導演一樣,第幾代第幾代,人家可能也不喜歡。陳丹青:是。韓寒:到后來說的多了也沒有辦法。陳丹青:我在畫畫的里面被歸為第三代,很奇怪,第一代就是徐悲鴻他們那一代,第二代就是解放初期到蘇聯(lián)去的那一代,第三代就是“文革”以后出來的,可是,像陳凱歌他比我大一歲,屬龍的,就被歸為第五代導演。韓寒:這就是他們的歸法。陳丹青:我也很晚才習慣這件事情,因為我們不會老去記是哪個年代的。你有兄弟姐妹嗎?韓寒:我特別希望自己有,一開始希望自己有弟弟妹妹,看一些電視劇覺得不好,電視劇里面特別多,所以我……我是獨生的。陳丹青:我們那會兒是這樣的,按照西方的說法,我屬于二戰(zhàn)以后出生的,從1945年到1955年這樣。我是1953年出生的,像我的同學他們家里面有七八個孩子、四五個孩子都很普通。我有一個弟弟,我父母后來都變成右派,工資一下子減下來了,我到很大的時候才知道,我母親其實打掉過兩個孩子,不然我們家會有四個孩子。我什么時候得上你博客去看看……可我不太會上網(wǎng)。韓寒:我其實平時看得也不多,雖然自己也上網(wǎng)。其實寫博客不好,尤其對于寫東西的人來說,他的文字肯定不能老是免費地被別人看見,當自己出書的時候就知道不好,但是沒有辦法。陳丹青:上網(wǎng)對我們來說是個很新的經(jīng)驗,你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有這個經(jīng)驗,一篇東西發(fā)上去以后,當天,或者第二天就有好多人在講這篇東西,我們那會就知道可能有人讀,但是誰在讀,他們有什么想法,我們根本不知道。韓寒:但其實這樣更好,我覺得這些經(jīng)驗都不是以后能夠替代掉的。陳丹青:但是不太可能了,連我都回不去了,我現(xiàn)在除了看書,通常都在電腦上,雖然我現(xiàn)在還是不習慣在網(wǎng)上看東西,我還是習慣去讀書,但是已經(jīng)沒有辦法了,大量訊息而且最有意思的訊息都在網(wǎng)上,所以就只能去上網(wǎng)。想起來覺得是挺好的經(jīng)驗,因為我也很早就發(fā)表作品,二十幾歲的時候,但不是文字,是繪畫,因為有虛榮心,很想知道誰在讀,人家怎么看,現(xiàn)在沒有這種虛榮心,反而隨時都會知道人家怎么看。韓寒:我剛發(fā)表東西的時候,過大概四五天還會有信寄過來,然后拆信看,感覺挺好,現(xiàn)在這些都沒有了。陳丹青:你(20世紀)90年代是在上中學或者小學嗎?你如果82年出生,92年你十歲,95年你十三歲,差不多95年你才小學畢業(yè)吧,2001年你才高中畢業(yè)。韓寒:高中,我高一的時候,我念了兩年的高一。陳丹青:念了兩年的高一,什么意思?韓寒:本來念一年,念了一年以后開始寫書,當時我太高估自己的聰明才智了,寫了一個學期的書,然后大概留了一個月的時間,自己各門課補一補,覺得應該還都能通過,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不行,高中的數(shù)理化跟初中的不是一個概念,所以就留級了。陳丹青:多老實啊,你看,句句實話。其實我們那時候也都討厭考試,然后忽然說不用上學了,簡直是……后來我問起其他北方的老知青,比如阿城他們,都說有這個感覺,阿城是66屆的初中生,還有一些67、68屆的高中生,就是都在十六七歲十七八歲這樣子,突然可以不考試了……我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人是這樣的。到后來我們又非常想上學,因為那時候才知道青春沒有了,又什么都不懂,但是我想我跟你一樣,我很討厭數(shù)理化,我現(xiàn)在對初中數(shù)學就記得一條,什么兩點成一線,幾何基本都沒有上過,然后到“文革”后再來考大學也不考這些,我幸虧考的是藝術(shù)學院。韓寒:現(xiàn)在我經(jīng)常做夢還夢見自己在考數(shù)學,因為實在是骨子里就不是特別喜歡,所以沒趕上你們那個時候,挺遺憾的。陳丹青:永遠趕不上,不會再有一次了。韓寒:對,所以當時在學數(shù)學的時候,因為數(shù)學當中有一個很大的謬論,就是我們?yōu)槭裁磳W數(shù)學?我們總覺得學數(shù)學是在培養(yǎng)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完全是錯的。我們那時候還想,就算自己不喜歡,好歹也得學,因為你不學數(shù)學,作為一個人就沒有邏輯思維能力……后來實在沒有辦法,就破罐子破摔了,因為實在是不合適。陳丹青:現(xiàn)在有一個問題,就是所有喜歡人文藝術(shù)方面的學生,在今天都會比較痛苦一點,按理說考藝術(shù)學院的學生,已經(jīng)被寬限很多了,他們所謂的文化課,要求已經(jīng)相對要低得多了,但還是有很多人進不來,就是因為文化課,再加上英語課、政治課這些。韓寒:我也發(fā)現(xiàn)了,通過跟一些女生的交流,我發(fā)現(xiàn)對文化課的要求的確已經(jīng)降低了很多。陳丹青:但是他們在這方面還是很差。美國也是這樣的,我女兒他們考初中考高中的時候很煩的也是這個,要求也蠻嚴格的,但那個嚴是真的對你的成績很嚴,咱們這里嚴是對分數(shù)特別嚴,而且他們那兒不是一年考一次,這次不行,一年有四五次機會可以再考,所以沒有那么大的壓力。韓寒:像我的表弟今年他高三考大學,有好多專業(yè)可以選,然后他就在那里選,我到底是要學新聞呢還是要學經(jīng)濟,或者是要學其他那種完全不搭界的各種專業(yè),總之有七八個,他在那里想。我就覺得這是教育挺失敗的一個地方,一個人到了將近二十歲,就是說二十歲之前還不知道以后將要去的一個方向,考大學的時候是先看你能考上什么,然后我以后再去做什么,這其實是挺悲哀的一件事情。我當時從學校里面出來以后,大家都說搞文化要去北京,當時不懂,年齡小,因為都這么說,我就花了一段時間,其實花了四年的時間才弄明白,原來搞文化不一定要在北京,因為當時在北京看了一圈,可能是交友不甚或者怎么樣,沒有發(fā)現(xiàn)很敬佩的人在那里,關(guān)鍵是我不適合這個城市,我被北京淘汰了,因為我是屬于那種……就是雖然我懷疑很多事情,但是我相信一切人的那種,但是在北京肯定不能做到相信一切人。陳丹青:這個說法有意思,你懷疑一切可是你是相信人的。韓寒:所以當時覺得很難過,我是屬于那種……比如說你跟我談一個出版的協(xié)議,最后給多少錢,或者怎么樣,最后對方違約了,我肯定不會為了損失這些錢去難過,因為去別的地方也能出版,但是我心里會覺得特別的……就是說不出的味道,然后時間長了以后,因為在北京老被騙,可能很多當事人他們不覺得……陳丹青:是不是年紀比你大?韓寒:當時我剛從學校出來,他們基本上年紀都是比我大,當然也不一定是合同上那種事,還有其他各種事情,所以我就覺得自己不是特別適合這個城市,可能人家也不是有心的,人家可能就這么一說,并沒有上心,他們也習慣了,我覺得可能一方面這是一個比較喜歡空手套白狼的城市,像上海好歹你也買一些工具才去套白狼,而這純粹是空手……其實陳丹青:你是指跟出版社打交道?還是寫作圈?韓寒:其實我一直都不認識寫作圈的人,基本上這一兩年開始認識一兩個……反正就是老被騙,覺得不適合這個城市……其實我屬于在北京失敗了,然后回到上海,但是唯一在北京學到的就是一些賽車的技能,因為當時喜歡開車,在朋友的改裝店改了自己的車。陳丹青:你是十八歲就有駕照了?韓寒:對。當時我在上海要買輛車,因為當時有了版稅……我從小就夢想自己有輛車,當時老看《成長的煩惱》,覺得這么小就能開車特別厲害,然后當時就考慮買,在上海幾個月里面,其實我什么都沒做,就考慮要買什么車,每天上汽車論壇,當時就三種車可以選——富康、捷達還有桑塔納,我想捷達這個太遙遠了,一汽大眾的,桑塔納呢是上海的出租車,我當時覺得不行,我覺得我這么有性格,打死我我也不能買出租車,后來我就買了輛富康,然后第一天我就開到北京,從上海開到北京,去改裝。當時全國剛剛開始有汽車改裝,結(jié)果不幸到了北京以后,富康是北京的出租車,然后我就特別難過。后來在北京大概待了有幾年吧,幾年以后……因為我當時就想做職業(yè)車手,想做全中國最好的車手……陳丹青:這有意思,我完全沒有這種經(jīng)驗。韓寒:因為當時我總覺得寫東西不好。陳丹青:為什么?韓寒:當時覺得寫東西泡妞不方便,人家問你干嗎的,你說我是一個作家,會不好意思,我想畫家可能也有一樣的困惑,不過可能好點兒,好點兒。陳丹青:我們那會沒有泡妞這一說,在青春期的時候看到女孩都很害羞。韓寒:以前我問一個朋友做車手好不好,他說做車手其實挺好的,因為當時他在重慶也是國內(nèi)最好的一個車手,他跟國內(nèi)一個下圍棋的國手同時追一個女孩子,結(jié)果那女孩子跟他走了,那女孩子跟他走的原因我覺得是他的職業(yè)聽上去比較拉風,所以當時一開始我也有這方面的因素子里面,因為不管是賽車還是別的,總是覺得是人類的力量的一個延伸,所以就很喜歡。陳丹青:對,英雄啊。韓寒:后來參加職業(yè)賽車,基本上把寫書的錢都用來賽車了,然后外面的說法還都很難聽,因為他們不能理解,雖然你自己覺得賽車是一個非常正當?shù)穆殬I(yè),但人家覺得你是在那里飆車,或者跟人家想象的不一樣,人家覺得你是開著名貴的跑車滿街跑,其實賽車不是這樣的。陳丹青:這個對于我是新的經(jīng)驗,我完全沒有這個經(jīng)驗,不過這是對的,這倒接軌了,美國人就是這樣,美國姑娘如果選男朋友,男的要是有一輛車,結(jié)果就太不一樣了,比如跑車,或者敞篷車之類的。韓寒:我是一直不喜歡跑車和敞篷車,我就喜歡職業(yè)的比賽。因為當時我在學校里面是長跑,我在區(qū)里面跑的時候,怎么跑都是第一名,那個時候我是可以控制自己跑步的(名次的)。陳丹青:跑得很快的。韓寒:對,很快那個時候。就是說我想拿第一就拿第一,我想拿第二就拿第二,因為有的時候你要適當?shù)啬玫诙?。因為我不喜歡訓練,然后我們老師就說你不訓練怎么能夠跑第一,然后我跟老師說我是那種比賽型的選手,我相信人的體力是一定的,你一訓練就訓練掉了,我就訓練訓練給你看,于是我就辛苦地訓練了一個星期,到比賽時故意拿了個第二,然后我們老師一看,說你不能訓練,你以后就別訓練了……現(xiàn)在好多人認為你去賽車是為了出風頭,但是這不是一個出風頭的行業(yè),因為如果你到街上去問任何一個人,他都不會知道去年誰拿了第一,誰拿了第二,所以離出風頭還差很遠,或許等到能夠出風頭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退役了。陳丹青:我有一次坐出租車,那個司機就特別會超車,當時已經(jīng)快下班了,高峰期已經(jīng)到了,他就像魚一樣在那里游,我說你應該當賽車手,他說你說到我痛處了,我從小就想當,可爹媽不讓,他說他十四歲還是十七歲時有過一次比賽的機會,他偷偷地把報名費交了,結(jié)果父母硬給他拉回來了。韓寒:很多時候父母覺得賽車很危險。陳丹青:你父母覺得危險?他父母是覺得賽車沒有出息,結(jié)果他就當了出租車司機……剛才講了那么多,我有一個感覺,就是你在高中發(fā)表《三重門》以后,差不多到現(xiàn)在,你沒有被經(jīng)濟困擾過。韓寒:衣食方面是沒有。陳丹青:那工作呢,通常在這個年齡上,要不就是為升學,要不就是為職業(yè),然后有了職業(yè)之后就會嫌錢少……韓寒:其實我覺得一個人——尤其對于那種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人來說,只要你的錢可以維持你的生活方式,那就已經(jīng)很好了,但是當哪天你發(fā)現(xiàn)你的錢維持不了你的生活方式的時候,那你首先就要想是不是你的生活方式出現(xiàn)了問題。如果每天要去恒隆,每天要去王府買東西,我肯定也維持不了。我現(xiàn)在能維持我的生活方式,我就很開心了。陳丹青:對,應該說很幸運,年紀很小就找到自己特別喜歡的一件事情。韓寒:而且還能靠這個來養(yǎng)活自己。陳丹青:對。韓寒:在我們這里,在我們這個國家,人們就覺得一個寫書的人或者一個畫畫的人,他們覺得你不能很有錢,覺得你有錢就是違背了職業(yè)的初衷,但其實我覺得這些人更應該有錢,這些人只有有錢了才能更有骨氣,因為有的時候骨氣是跟錢聯(lián)系在一起的,比如有的時候你都快餓死了,你還哪來的骨氣啊,人家讓你說什么你就說什么。陳丹青:這個想法你是什么時候有的?韓寒:很早就有了,我十八九歲的時候就有,因為對我來說我也可以去賺更多的錢,那么很多商業(yè)的東西我都不接的話,比如說有一些活動、代言我都不去接,我就覺得我是做到了自己作為一個寫東西的人的本分,就是不要那么商業(yè)化,我自己靠寫東西能夠掙點錢,所以我覺得就很好了。但是很多人都不能接受這個,他們覺得你越窮越有骨氣,其實不是這樣。陳丹青:在你的同齡人里這種觀念很多嗎?韓寒:現(xiàn)在比如說報紙上,或者一些評論,他們可能都會這么覺得,就是說你一個寫東西的人不能有很多錢。像余秋雨,當時大家都驚呼說余秋雨怎么賺了這么多錢,有一個收入榜說余秋雨大概十年賺了一千多萬,當然我相信沒這么低,但是他十年賺了一千多萬,大家都已經(jīng)驚了。一個搞文化的人不能這么有錢——這是很可憐的一件事情。如果余秋雨這個是真的的話,一年才一百萬,連十萬英鎊都不到,中國最頂尖的一個暢銷書作家,十年賺這么點錢,很多人都已經(jīng)心理不平衡了,甚至有一些讀者會覺得,會懷疑自己為什么支持他、買他的書,結(jié)果讓他發(fā)了,自己現(xiàn)在卻還在看他的書,還要去找工作……我覺得這是一種很變態(tài)的想法。陳丹青:是。你看像《百家講壇》,像易中天、于丹出來以后,很多人攻擊他們,其實這背后攻擊的原因是掙錢的方式開始變了,所以很多做學問的人不舒服,其實都是想改善情況。我們學校里原來是工藝美院,每個老師自己都在外面接活,都開公司,只是不能很坦然地去掙錢,或者很坦然,就是別人有錢了,你怎么去看這件事,你也去掙就是了。韓寒:所以有的時候比如說我批評一個事情的時候,我會先想一想,假設我是那個人,我是不是也會那樣去做,如果我不會,好,那我再去批評他,如果我也會那么做,我就不能這么去批評他,因為那樣的話就說明我心里有妒忌的成分在里面,或者有不舒服的成分在里面,你憑什么這樣啊是吧……其實我還真的不是這樣一個人,因為前兩天還有……也不好說這事……前兩天還有媒體給我打電話,說郭敬明被《紐約時報》評為“中國最成功的作家”,問我怎么想。陳丹青:找一個人撩你說話。韓寒:對,我只能說我無所謂,但其實有的時候我不方便說,我說了以后人家肯定會覺得我心理不平衡,其實根本就(無所謂)……你看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在那里辱華,大家都覺得它是在那里辱華,因為CNN說中國人是呆子、暴徒,其實人家評郭敬明是中國最成功的作家,我覺得這也是在辱華。陳丹青:一回事。韓寒:但我不能這么說,我這么說人家肯定會覺得我是心里不舒服。陳丹青:可能他們聽不懂你在說什么。韓寒:所以我有的時候就不說,像有些問題,你說了人家會誤會,會認為你是在妒忌,所以這種事情我是不碰的。
編輯推薦
《你對這個時代滿意嗎?》編輯推薦:分享思想。這里是聲音的廣場。70后、80后乃至90后的新秀們,與主流名人對話,在交鋒中展示精英立場和草根思想。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