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施蟄存 頁數(shù):328 字?jǐn)?shù):270000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后記 《雨的滋味》編后小識 沈建中 我曾為施蟄存先生編過七本集子,這是第八本,也是有些難產(chǎn)的一本。江蘇文藝出版社修榮君主持“大家散文文存”,蔚為大觀,邀我也為先生編一冊加入?yún)矔缡鞘⒁?,使我感謝,可我卻頗費躊躇。先生往矣,已有七個年頭,我理想擬為先生編一本《北山譯雨》或是《古詩文串講》,興許先生會說:“蠻好。”直到去歲末重議此事,延至今秋,汪君、趙陽君曉以大義,其情隆重,恭敬不如從命,遂允編役。現(xiàn)時已臨近大雪方告竣工,對于玉成本書之有功之臣,實在抱歉得很?! ∮袡C緣為先生編此散文集,屈指算來,適時先生誕辰105周年,也能以此表達(dá)紀(jì)念。同時又讓我再次瀏覽先生文章長廊,細(xì)細(xì)品味,著實感到按叢書規(guī)定的體例編此選本實屬不易。先生遺下妙篇佳作不勝枚舉,都是好文章;選來選去,大大超出頁碼限制,只得無奈地將篇目刪來除去;所選區(qū)區(qū)五輯凡七十八篇,實在難以概括先生始于上世紀(jì)二十年代初期,直至進(jìn)入二十一世紀(jì)頗為綿長之寫作生命。不過,我還是自認(rèn)為選文時頗有些自家見解,總想著眼于先生之學(xué)識、才情,加上他的趣味,又偏好自我的閱讀感覺與體會。先生雖不以散文大家名世,然確實耐讀耐品自成一格。依我印象,他的散文既有絮語隨筆,又有精勁雜感,既是文人作品又是學(xué)者文章,在我讀出了他的學(xué)識、才情和趣味兼具的豐富性特點。 先生早年寫作始于像《西湖憶語》那樣文辭清麗的絮語美文在鴛鴦蝴蝶派報刊頻頻亮相,后又轉(zhuǎn)入在新文學(xué)報刊上發(fā)表雋永明凈的述懷言志之筆記文章,像《雨的滋味》、《繞室旅行記》,乃至《推薦者的立場》、《創(chuàng)作的典范》、《文學(xué)之貧困》、《怎樣紀(jì)念屈原》等議諷精勁的雜文。五十年代“反右”前寫了一系列如《夏原和知識分子》、《才與德》那樣才氣加勇氣的雜感;六十年代“文革”前多是學(xué)養(yǎng)加情趣的悠然小品,如《云間語小錄》、《北山集古錄》;八、九十年代析理機智的《論老年》、《古文名句賞析》等隨筆,還如超然議事、筆調(diào)縱意的《賣糖詩話》、《旅晉五記》等尋幽問勝游記,其中巧諷官僚轎車威風(fēng)、詼諧“造反派”信佛,表現(xiàn)其一貫于復(fù)雜世事的深沉思辨。我覺得還應(yīng)重視的倒是“文革”期間他在“牛棚”寫的“思想?yún)R報”、“改造日記”,他說似乎都是很有意思的散文,特別是每日寫的“日記”,由紅衛(wèi)兵收去貼在學(xué)生宿舍樓下的大黑板上,惹來學(xué)生們“欣賞”。看似自嘲,也無文本留存,畢竟他有“那些只占抄本簿兩頁的文章,可能有不少很妙的小品文”那樣的話。這些階段都可以視為先生具有精彩特點的寫作高峰期?! ≡賮硖骄肯壬鷮懽饕宦纷邅碇纺饺》?。他老人家說過“五十年來古今中外,文章看了不少”,可見其徜徉于古今中西書林之間,啟示我認(rèn)識其文章豐富性之淵源,我以為他確實進(jìn)入了“很懂得為文之道”那樣一種“把玩”境界,按陳平原君的說法:“不是頂禮膜拜,而是知其得,也知其失。”先生青年時期就于西方散文心向往之,飽讀十六世紀(jì)英國培根、法國蒙田的散文文本,卻感到“他們的散文還只是短篇論說文,沒有家常味”,可尤為青睞那部十七世紀(jì)的英國萬人叢書本中的埃札克·華爾頓《釣道大全》,十八世紀(jì)英國查爾斯·蘭姆隨筆性散文,還有二十世紀(jì)像盧卡斯(E.Y.Lucas)、米倫(A.A.Milne)、林特(R.Lynd)等名家散文,“文章寫得真好,一向是我休息時的讀物”;又說:“我羨慕弗朗思的《文學(xué)生活》那樣精勁的批評散文,也羨慕蘭姆及史蒂芬孫那樣從容的絮語散文,我想我恐怕永遠(yuǎn)不能寫出有他們的文章之一半好的東西來。”同時他更為熟諳我國歷代散文,尤喜筆記類文本,深得兩漢辭賦、魏晉玄言、六朝駢儷、唐宋文章、明清小品的滋養(yǎng),之后唐宋八大家卻被他“一一淘汰”,“只有韓愈、王安石二名可以保留。曾南豐文章枯瘁,如尸居余氣之老人。歐陽修詞勝于詩,詩勝于文。其他如丑女簪花,妖嬈作態(tài),而取譬設(shè)喻,大有不通,等而下之。”由閱讀而產(chǎn)生自覺式的這種“悟”漫語,雖說并非史著專論,但能一窺其散文觀發(fā)生了何等微妙的變遷,可算跳到了古人繩墨的框架之外了。在現(xiàn)代散文中,先生覺得魯迅《野草》、《朝花夕拾》為佳作,并以為他的絕大多數(shù)雜文“思想性表現(xiàn)得極強,相對地未免有損家常味、親熱感”;周作人“如《自己的園地》之類,也很有味道”;他推崇朱自清《背影》、梁遇春《春醪集》以及冰心《寄小讀者》“非常潔凈”,還稱贊茅盾、俞平伯、廢名、王魯彥、魏金枝諸家的杰出散文。當(dāng)他言及林語堂提倡“閑適筆調(diào)”,似乎有意給散文開辟一個新園地,那么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他自己同《莊子》、《文選》以及晚明小品的關(guān)系,都先后引起與魯迅之爭端。他的確有過鉆研,曾視《莊子》、《文選》為青年文學(xué)修養(yǎng)之助,不久后說過:“自從因為‘勸青年人讀《莊子》、《文選》這罪狀而被當(dāng)今文壇上的泰山北斗訓(xùn)斥一番以來,我至今不敢對人再提起這兩部書。既然這兩部書送不了人,那么留在家里自用罷。不過《文選》這部書我在今年也覺得不很有味道了,它競變了一部送不了人,也不想自家享用的廢物,被我束之高閣了。但是《莊子》,至少在我,是愛讀書之一,當(dāng)做散文看,并不壞啊!”到了晚年干脆自稱是“以老莊思想為養(yǎng)生主的人”,他深知自己曾因文章賈禍,據(jù)說被下放農(nóng)村勞動時,甚至悟出了棉花性格妙在富有彈性,當(dāng)受到擠壓變得渺小無力,一旦外部松弛便會彈性十足地恢復(fù)原樣。所以,其為文常遇論爭、批評和誤解,始終持有平和達(dá)觀、超然理解的獨立姿態(tài),在生命行程中張弛有道、進(jìn)退自如;若時機適當(dāng),照舊會寫些“不合時宜”的雜文,倘有文章引火燒身亦不后悔。再看他說自己選編《晚明二十家小品》“只是應(yīng)書坊之請”,“著的書既沒那么多,而‘稻梁謀’卻是每日的功課,便只好借助于編書了。”其實,他確有很濃厚的興趣,明末文人的集子收藏不少,“在我書齋中代替了《文選》的地位的,乃是一部翠娛閣評選《明文奇艷》,這是一部明人小品文的選本,‘游記’、‘序跋’兩卷中尤其有絕妙的文章,它天天放在枕函邊”,那是1934年的事情。如今看來當(dāng)年《晚明二十家小品》所選篇目還是頗有一些特色的,但他后來僅對張宗子《陶庵夢憶》、《西湖夢尋》“擊節(jié)稱賞”,認(rèn)為“還經(jīng)得起我五十年讀書的考驗”,卻又“看出了張宗子一點毛病”,“亦無損于陶庵文章之美也”;又以為“公安竟陵,當(dāng)年奉為小品魁斗,后來愈看愈不入眼,大抵三袁之病,還在做作;鐘譚之病,乃在不自知其不通”。因此先生之于晚明小品賞析的轉(zhuǎn)變痕跡,很需要仔細(xì)推敲,在他以后的寫作生涯中,早已祛除那種輕佻之習(xí),而最終成為自我的審美個性和文章格調(diào)。先生在經(jīng)歷苦澀沉寂多年后的老年時期,其寫作生命力遠(yuǎn)未衰竭,其散文風(fēng)格更趨平易厚樸,很大程度根源于學(xué)識才情,一九八○年應(yīng)約“筆談散文”如是說:“屬于文學(xué)形式的散文,是專指一種比較輕松、比較隨便的文章。它們不是學(xué)究式的高議宏論,而是‘擺龍門陣’式的閑談漫話。偶然高興,對某一事物議論幾句,評贊幾句。或者索性把話頭搭到別處去,借此發(fā)些牢騷,談些感想。文章內(nèi)容不一定扣住題目,題目也未必能概括文章。”如此獨特見解,無疑與他的閱歷是大有關(guān)系的。我覺得其寫作具有獨思與冷眼的方法,使得其文章越發(fā)灑脫通達(dá),表現(xiàn)出婉轉(zhuǎn)含蓄與率性直言相融會貫通的一種可能性,并為文本增添了韻味無窮的閱讀魅力,值得我們時常鑒賞和品味。這樣看來,則本書的選編應(yīng)該說是有意義的。是為編后小識,二○—○年十二月一日午間于滬上陸家嘴綠地畔樓內(nèi)38層C座。
內(nèi)容概要
施蟄存先生在經(jīng)歷苦澀沉寂多年后的老年時期,其寫作生命力遠(yuǎn)未衰竭,其散文風(fēng)格更趨平易厚樸,很大程度根源于學(xué)識才情,一九八○年應(yīng)約“筆談散文”如是說:“屬于文學(xué)形式的散文,是專指一種比較輕松、比較隨便的文章。它們不是學(xué)究式的高議宏論,而是‘?dāng)[龍門陣’式的閑談漫話。偶然高興,對某一事物議論幾句,評贊幾句?;蛘咚餍园言掝^搭到別處去,借此發(fā)些牢騷,談些感想。文章內(nèi)容不一定扣住題目,題目也未必能概括文章?!比绱霜毺匾娊?,無疑與他的閱歷是大有關(guān)系的。
《雨的滋味》只分為五輯,選取了先生的作品七十八篇,仍難以概括先生始于上世紀(jì)二十年代初期,直至進(jìn)入二十一世紀(jì)頗為綿長之寫作生命。
《雨的滋味》包括了西湖憶語、書相國寺攝景后甲、《文藝風(fēng)景》創(chuàng)刊之告白、我的名字和別署、買舊書等內(nèi)容。
書籍目錄
輯一 梅影軒隨筆
西湖憶語
書相國寺攝景后甲
書相國寺攝景后乙
鴉
雨的滋味
繞室旅行記
玉玲瓏閣叢談
浮海雜綴
跑警報
栗和柿
河內(nèi)之夜
在福建游山玩水
賣糖詩話
旅晉五記
雨窗小詠
輯二 紅禪室雅說
《文藝風(fēng)景》創(chuàng)刊之告白
《燈下集》序
《晚明二十家小品》序
交蘆歸夢圖記
云間語小錄二則
《北山集古錄》自序
序《安持精舍印最》
魯少飛的心境
閑話重陽
箏雁
畫師洪野
弘一法師贊并序
紀(jì)念傅雷
懷念李白鳳
最后一個老朋友——馮雪峰
滇云浦雨話從文
輯三 南望校齋漫談
我的名字和別署
我的日記
我的創(chuàng)作生活之歷程
震旦二年
我和現(xiàn)代書局
我的家屋
適閩家書
我的第一本書
且說說我自己
以健康之身迎二○○○年
輯四 無相庵雜感
推薦者的立場——《莊子》與《文選》之論爭
致黎烈文先生書——兼示豐之余先生
“不得不讀”的《莊子》與《顏氏家訓(xùn)》
文學(xué)之貧困
怎樣紀(jì)念屈原
賦得睡
書簡
夏原和知識分子
才與德
論老年
雨窗隨筆
董其昌是什么人?
輯五 北山樓清話
買舊書
一人一書(上)
一人一書(下)
尼采之“中國舞”
關(guān)于圖書館
薄鳧林雜記
一個永久的歉疚——對震華法師的懺悔
十年治學(xué)方法實錄
“管城三寸尚能雄”
雜談《金瓶梅》
重讀“二夢”
祝由科的巫術(shù)
禪學(xué)
花的禪意
古文名句賞析
批《蘭亭序》
《雨的滋味》編后小識
章節(jié)摘錄
偶然從書叢中檢得一幀舊雜志的插畫——是張生與鶯鶯相會的相國寺的影片,因此又惹了我二十分鐘時間去賞玩它。近來的生活,真是不安定。將這本書檢一會兒,將那本書讀幾頁,再靜坐一會兒,喝一杯淡茶,如此,一天便靜悄悄地過去了。出門去,已是絕端不愿意了,雖則已是踏青佳節(jié)。只因為巷里也煩囂,城郭外也是煩囂。宏大而古制的建筑物如相國寺這般的,已許多個月沒有看見了,而況還有些文藝上的趣味,才子佳人的浪漫史的產(chǎn)生地呢?! χ@幅畫,我真不想做一個考據(jù)家。因為在此時我即使明知張生與鶯鶯的故事不過是一個文藝上幻想的事情,然而我真不愿意對著這幅畫譏諷它:“不是!張生和鶯鶯的事是假擬的,事實上并沒有你這相國寺。即使你這個寺是真有的,你也莫要自夸說是這浪漫史的產(chǎn)生地。”這旬煞風(fēng)景的話,我是不甘心說的?! ∮辛艘槐尽段鲙洝罚闶菦]有一個相國寺,我也十二分愿意替它蓋一所起來點綴點綴景致。這顆迷戀于文藝的頭腦是生定的了。我是不怕人家笑話,我每到一個地方,最先喜歡翻檢它的志書——府志或縣志之類。檢到了什么古跡,我便會得興沖沖地自去尋訪,即使我的目的地不過是一堆蔓草荒煙,我也會在那里留連數(shù)十分鐘或竟是一二小時,我決不會覺得失望,也不會覺得是受了愚了——即使十二分的確的是受愚了?;蚴强戳艘徊渴裁床徽撌钦娴幕蚣俚墓攀聲?,我也渴望能留些遺跡給我玩證。因此我是常常在想看看梁山水泊,大觀園風(fēng)景,或是向太古郵船公司賒一艘海船去找《鏡花緣》中的君子國無腸國。對于我這種思想,萬一有人要笑將起來啐我一口,道我是一個干脆的“木瓜”,那也只好聽他罵,請便罷?! ∫虼?,如我這般只會得胡亂謅幾句書的村夫子,物質(zhì)上的生活是窮夠了。但是精神上的生活卻是快活的,(我知道一定有人對于這句話要齒冷的。)雖然不過是一種主觀的,自以為快活的快活。我常常在華茨活士的鴿舍,伊爾文的日光草屋,雨果的舊居,莎士比亞的誕生處,趁我的高興去游覽。安徒生聚集了一群天使般的孩子大講童話的桌邊,馬可孛羅被一群意大利后生們圍繞著聽他夸獎幾百萬黃金幾千萬珠玉的天國街市的火爐邊,我也常常去神游。其余如出名的老骨董店,我也??匆娝缰槐K昏黃的街燈占住了倫敦之一角。再古舊些,則如古代埃及王的宮殿,羅馬人的浴場,阿普羅的祭壇更是足以勾引我一二小時的心往。 然而不要忘記了我是東方古國中的人呀。自己的布衣總比人家的綢服可愛惜些呀。因此之故,我并不專愛人家五花八門的綢服;我常在熱心地開我的衣箱,想檢幾件自己的布衣來稱道一會。如果自己也有綢衣,那是更好了。無奈我的衣箱是空的!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家,據(jù)說是在自己嫌憎自己太丑了,比不上人家。她以為這是衣服不時髦的緣故。因此她把她的綢的布的衣飾全都丟的丟了,燒的燒了。她不惜花了許多錢許多時間去穿人家的衣裳,于是這許多天,我看見依然是這般老丑。讓她盡是老丑,原不干我甚事,無奈衣箱的衣服散了,于我便有了重大的影響?! ≠|(zhì)直地說,我們自己的古跡是沒有了。據(jù)幾位把國家抬在自己肩膀上的人說,如果我們的古跡還要保留下去,她的老丑無論如何不能有返到童年之美的希望了。所以,萬一因了特別的關(guān)系和勢力,不能將某一個古跡取消,則不得已而覓其次,也應(yīng)當(dāng)替它返老還童一下。至于造一個古跡起來附會什么古事古書,則是一個該當(dāng)梟首示眾的賣國奴了。因此我已有好多年不敢到市上去高談我的興味,不瞞你說,我是怕事的人??!只是我不知如何煩悶地踱向我們杭州的西湖上去逛逛,我走到岳墳舊址,我已找不到埋殮風(fēng)波亭上的遺尸的荒墳,眼前高高的一個大墓,我想此中的將軍,不是拿破侖便是惠靈吞。迷惘了一會兒再返到蘇小小的香冢。也是如此,我找不到收拾盡六代繁華的美人之墓,卻只見一座塞門土山,要不是對面有一塊石碑,我競將猜為日本舞姬,巴黎歌女的埋骨之處。一個失笑的思想來到我腦中。方一我們的友邦在嫌她們太美艷了,太新麗了,想找一些兒古物來調(diào)劑調(diào)劑,則我想拿破侖墓不可以改為岳墳么?莎拉般娜忒之墳不可以改為蘇小小墓么?然而愚蠢的西洋人,我曉得,一定不肯將塞門土去修理殘圮的阿普羅神廟的斷柱,也更不會到我們古國里來買明孝陵的黃瓦去蓋古回王的離宮的?! 】蓱z啊!你這相國寺的崇巍的大殿??!怕不到十年之后,我如有機緣能來參拜你,我怕不要趑趄在你山門邊不敢走進(jìn),望著鐘樓,紅磚,疑心是一所新建的基督教禮拜寺么! ……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