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話與民族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丁山  頁數(shù):36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古代神話與民族》是丁山的一部論文集,主要就中國上古史的一些重要問題——如三代都邑遷徒、殷商史、宗法制度起源、大禹治水、炎帝事跡、神農(nóng)、九州方位等進行詳細考證,書中許多論點在當時乃發(fā)人所未發(fā),既便今天來看,對上古史研究,尤其是古代神話及中外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書籍目錄

自序由三代都邑論其民族文化(一)引言(二)夏后氏都邑十遷(三)殷商都邑十六遷(四)周都十余遷(五)論三代異族(六)論三代文化異征(七)夏后氏文化(八)殷商文化(九)周代文化(一○)論周祖后稷興于夏衰新殷本紀卜辭所見先帝高祖六宗考(一)先帝(二)高祖(三)六宗(四)結論宗法考源開國前周人文化與西域關系(一)七日周制(二)以事紀年(三)火葬由陳侯因咨□銘黃帝論五帝禹平水土本事考(一)論書始《堯典》即以洪水神話為國史起點(二)論禹平水土故事傳自殷商(三)論禹字從蟲九即《楚辭》所謂雄虺九首(四)論能平九土之句龍即禹之化名(五)論禹盡力乎溝洫演自“禱雨不如決瀆”神話(六)論禱雨之祭周名舞雩,雩用人犧(七)論“舞雩”即“熏”之語誤,禹之為禹,得名于□(八)論禹平水土主名山川演自禱雨山川神話(九)論禹合諸侯于涂山演自禱雨神話,其“娶于涂山”演自止雨神話(一○)論渝州涂山本杜宇遺跡(一一)論禹勞天下而死為社(一二)論禹為姒姓,姒象蛇身自環(huán)形(一三)論御龍氏為祀龍之官,夏后御龍即其民族圖騰神話(一四)論飂叔安即□安,□安即九黎九隆之圖騰(一五)論越王無余亦舞雩之音轉(一六)論鮮虞、厹繇皆東胡部族,匈奴以厹繇為圖騰,故傳為夏裔(一七)論夏后氏宗禹與蘇美爾人所祀恩利爾神格相同由鯀堙洪水論舜放四兇(一)論共工壅防百川為鯀堙洪水散事所分化(二)論共工、帝鴻、帝江、渾敦、驩兜,皆為鯀之緩言(三)論帝江之最初神格為江神(四)論帝鴻即陽鳥,隨日南北,故或以象征旱神(五)論夸父飲河即虹飲水之喻言,虹亦共工本名(六)論虹象兩頭蛇,鯀篆作蚰,即其別體,鯀堙洪水亦演自虹飲神話(七)論殛鯀于羽山,即放驤兜于崇山,故鯀又稱崇伯(八)論流共工于幽州演自逐旱魃回朔漠神話(九)論共工怒觸不周山為不周風吹折沙邱之喻言(一○)論窮奇、窮發(fā)即有窮鬼,窮得名于,故世傳后羿作弓(一一)論羿即蛻之音轉,“羿焉□日”演自朝□其雨神話(一二)論共工即倕,任即梼杌之合音(一三)論禱杌即饕修、委蛇,其貪冒故事演自靈蛇吞象寓言(一四)論周鼎著饕修,取其公正勇武,為吉祥之象征(一五)論饕修、窮奇為匈奴部族,匈奴為夏后氏苗裔(一六)論梼杌、渾敦亦羌人圖騰(一七)論“舜流四兇族”故事演自春秋士大夫之“戎狄無親”觀念(一八)論《孟子》所傳“舜放四罪”故事純演自雷神擊旱龍神話(一九)結論后土后稷神農(nóng)蓐收考(一)論烈山氏子柱即后土(二)論八愷主后土,后土即司徒,八愷即“鄨令開明”之簡稱(三)論柱即杜主、“后稷”亦“司唆”傳寫之誤(四)論杜主開明別號裝帝,叢帝即叢社(五)論“束木而涂之”為社主,主以木為質,故或謂之杜主(六)論社音轉為坤,坤為地為母,故知后土即原始地母神(七)論方社象征地道日方(八)論姜螈為原始地母神,其生后稷故事演自農(nóng)耕神話(九)論田祖即農(nóng)神,不必為叔鈞、后稷(一○)論神農(nóng)即農(nóng)神乙稱(一一)論神農(nóng)制耒耜演自“農(nóng)祥晨正”神話(一二)論蜃為原始農(nóng)器,農(nóng)字即象摩蜃而耨形(一三)論蓐收亦農(nóng)神,因公族有罪,磬于甸人,乃誤為天之刑神(一四)論蠟讀為耤,即所謂耨獲之耤,所以祭蓐收(一五)論蓐收即后稷,其所潛大澤在敦煌,疑周本氐族(一六)論邦社與國家民族相終始,又當為圖騰遺跡(一七)論里社即氏族圖騰,社母即原始地母神(一八)結論句芒、高襟、防風、飛廉考——風神篇(一)論風神古名箕星或日飛廉(二)論飛廉一名費中,急言為風(三)論禹戮防風氏與周公驅飛廉同為寧風寓言(四)論汪芒即句芒,句芒為木正,即鳳鳥氏為歷正(五)論句芒面方,象風之有四方,其烏身得名于鳳(六)論《莊子》鵬運為風之寓言,《周易》所見朋字,亦皆讀為風(七)論句芒作網(wǎng)羅演自系風神話(八)論玄鳥即高禖,高禖亦句芒音轉(九)論吉神泰逢即逢蒙,逢蒙殺羿為風起而虹藏之寓言(一○)論黃帝之臣大封、封鉅、封胡皆風后別名(一一)論卜辭所見帝使風,亦可證句芒確為最古風神(一二)結論吳回考——論荊楚文化所受印度之影響(一)引言(二)論楚祖重黎非顓項后(三)論黎即吳回,吳回即楚公逆镈銘所稱吳雷(四)論吳雷即火神Agni之音譯(五)論吳雷脅生故事演自印度因陀羅神話(六)論楚人尚左亦印度人習慣(七)論楚人以肉袒示敬俗同印度(八)論重黎絕地天通故事為婆羅門教分別三界神格說變相(九)論楚史倚相所讀《三墳》即婆羅門教之三《吠陀》(一○)論《五典》即楚國《訓典》、《祭典》、《雞次之典》等,非五帝之書(一一)論《八索》猶四分律、五分律,《莊子》所引《法言》即《八索》佚文(一二)論《九丘》即《九歌》,《九歌》迎神曲全用婆羅門教祭儀(一三)論《天問》宇宙本源論即《黎俱吠陀》創(chuàng)造贊歌之意譯(一四)論老子有、無、道、一名詞皆出《吠陀典》(一五)論新鄭出土銅器群皆楚器,其蓮鶴方壺即印度藝術之特征(一六)論楚王名上所加“含”字,涵有神飲故事,楚國孀姓,得音于S○ma(一七)論老聃多髯誠楚人,楚人長鬣,其血緣與印度近(一八)論楚都邑遷徒,自西徂東,其發(fā)祥之地初在荊山(一九)論郢都西控巴蜀、南制沅湘,為古代中印交通之樞紐(二○)論支那即荊蠻對音論炎帝太岳與昆侖山(一)論望與封、禪,非祭天地,但祭山神(二)論炎帝太岳、四岳、伯夷皆姜姓(三)論炎帝即烈山氏,烈山氏即伯夷、伯益(四)論火山為岳,岳即太岳,因岳用稀禮,遂又號炎帝(五)論太岳之后分為齊、呂、申、許四國,因訛太岳為四岳(六)論方岳之說演自昆侖山神話(七)論昆侖山為帝之下都演自印度三十三天宮(八)論須彌山四大天王即秦疇四帝所本(九)論須彌山與昆侖山神格風物多相同(一○)論昆侖一名西俞,西俞即須彌之對音(一一)論昆侖得名于火山,華夏謂之岳(一二)論《禹貢》所見昆侖即漢代烏孫王號之昆彌(一三)論瓜州、九州即Kundur之對音,陸渾與流昆即Pulaw Kundur之簡譯(一四)論陸渾即昆侖,三涂即須彌,伊川附近昆侖祠即陸渾遺跡(一五)論申、呂與陸渾皆西羌,故皆姜姓(一六)論方岳學說因方望故事附會五阮與須彌四垛而成(一七)論方岳與封禪皆造說于燕齊方士(一八)結論河出昆侖說九州通考(一)論“九州”說始于宗周,州之初誼為聚族而居之下邑(二)論“九族”猶言“百姓”,九州即部落時代所謂萬國(三)論秦國與狄同州,在西土,大于邦國,似為《禹貢》九州之濫觴(四)論《禹貢》九州之名誼寓有種姓歷史之背景(五)論《呂覽》與《爾雅》九州說皆據(jù)戰(zhàn)國形勢改訂,《禹貢》之作《周官·職方氏》疑出《淮南子》后(六)論《淮南·地形》之九州、八殯、八纮說即鄒衍大九州說之節(jié)錄(七)論鄒衍大九州說成于戰(zhàn)國時代域外交通之實際地理知識(八)論鄒子大九州說亦得天算之根據(jù),故其州名多本天象(九)論神州即“弗婆提”之初譯,鄒衍大九州說亦蒙印度四大部洲之影響(一○)余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古代神話與民族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