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學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馮友蘭  頁數:19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名為新理學。何以名為新理學?其理由有二點可說。     就第一點說,照我們的看法,宋明以后底道學,有理學心學二派。我們現在所講之系統,大體上是承接宋明道學中之理學一派。我們說“大體上”,因為在許多點,我們亦有與宋明以來底理學,大不相同之處。我們說“承接”,因為我們是“接著”宋明以來底理學講底,而不是“照著”宋明以來底理學講底。因此我們自號我們的系統為新理學。     就第二點說,我們以為理學即講理之學。普通人常說某某人“講理”,或某某人“不講理”。

作者簡介

馮友蘭(1895-1990):中國現代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門。1920年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系,師從杜威等名師,1924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貒笕窝嗑┐髮W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北京大學教授。他畢生的事業(yè)可以概括為“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他以《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小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和“貞元六書”等著作,成為中國近代以來能夠建立哲學體系的哲學家之一。他是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貢獻的杰出學者,也是影響巨大的思想家之一。

書籍目錄

自序緒論  (一)新理學與哲學  (二)哲學與科學  (三)思與辯  (四)最哲學底哲學  (五)哲學與經驗  (六)哲學之用處  (七)哲學之新與舊第一章  理太極  (一)實際與真際  (二)類  (三)全  (四)理  (五)形上形下  (六)太極  (七)“物物有一太極”  (八)“理一分殊”第二章  氣兩儀四象  (一)氣及真元之氣  (二)道家所說之道  (三)“無極而太極”  (四)所謂氣一元論  (五)時空及理氣先后問題  (六)兩儀  (七)四象第三章  道天道  (一)道及天道  (二)道之六義  (三)十二辟卦圓圖  (四)先天后天  (五)反,復,日新  (六)循環(huán)底日新  (七)進退底日新  (八)損益底日新  (九)變通底日新  (十)“未濟”第四章  性心  (一)性與命  (二)義理之性,氣質之性,氣質或氣稟  (三)正性,輔性,及無干性  (四)性善性惡  (五)人性是善是惡  (六)情,欲  (七)道心,人心  (八)心  (九)“心統性情”  (十)宇宙底心  (十一)宇宙底心及宇宙的心第五章  道德人道  (一)道德之理  (二)社會之理及各種社會之理  (三)不道德底道德行為  (四)君子小人  (五)革命之道德底根據  (六)仁  (七)義,中,經權,王霸  (八)禮  (九)智,良知  (十)信第六章  勢歷史  (一)勢與因之而成之事物  (二)社會制度與思想  (三)社會制度之好壞  (四)無為  (五)歷史第七章  義理  (一)何為義理  (二)是非  (三)本然命題與實際命題  (四)本然系統與實際系統  (五)哲學系統與各種哲學系統  (六)從哲學看宇宙及從宇宙看哲學  (七)哲學與道統第八章  藝術  (一)技與道  (二)比,興,風格  (三)藝術作品之本然樣子  (四)本然樣子之一與多  (五)對于藝術作品之實際底評判  (六)藝術之教育底功用第九章  鬼神  (一)張橫渠所謂鬼神  (二)鬼  (三)鬼神之際  (四)魂魄  (五)神  (六)以鬼為神  (七)命運  (八)宗教  (九)祭祀第十章  圣人  (一)才人  (二)才人與圣人  (三)格物,致知,知天  (四)窮理,盡性,事天  (五)道家之渾沌  (六)宇宙底心

章節(jié)摘錄

  事物人手,由分析實際底事物而知實際,由知實際而知真際。由此則哲學是以真際為其研究之對象。但若此章所說,則哲學又有其本然系統,則似哲學又以其本然系統為其研究之對象。此二說恐有沖突?! £P于此點,我們可以說,于此章中,我們并沒有說,哲學以其本然系統,為其研究之對象。我們于緒論中,是在哲學內講哲學,于本章中,是在哲學外講哲學。我們在本章所講者,仍是哲學,不過此哲學是在哲學外講哲學之哲學。在緒論中,我們在哲學內,講哲學所以別于其他學問者,并說其研究之對象,下手之方法。在如此說時,及以后,我們講理講氣時,我們是從哲學的觀點看宇宙。在本章中,我們的觀點,完全不同。在本章中,我們是從宇宙的觀點看哲學。從宇宙的觀點看,哲學亦是一類物,人之哲學底活動亦是一類事。哲學之一類物,亦有其理,此即哲學之所以為哲學者,即哲學之本然系統。哲學之一類物中,又可分有許多別類,此即哲學中之各派別。此許多別類又各有其理,即各哲學派別所代表或所擬代表之各種本然哲學系統。每一派別中之哲學家所講之哲學系統,即依照其派別之本然系統者,亦即其本然系統所有之類之實際底分子。每一類哲學,皆依照“哲學”,但有依照多者,有依照少者。我們于緒論中說,我們的哲學是最哲學底哲學,意即是說,我們此派的哲學,是最依照“哲學”者,最依照哲學之本然系統者。我們的新理學與程朱的舊理學,俱屬于此所謂我們此派,但我們的新理學,較舊理學更依照此派哲學的本然系統。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新理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承宋明理學,起時代新篇。
  •   先收藏,后拜讀。新理學,值得讀。
  •   書買了還沒有看,不過一向比較喜歡馮友蘭!!
  •   不錯的文集,包裝也很好,值得購買
  •   三聯版的賣完了,只有買這種的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