鏘鏘三人行·文化圈

出版時間:2010-05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鳳凰書品 編,竇文濤 主持  頁數(shù):24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王蒙、陳丹青、王朔、劉震云、張承志、白先勇、許子?xùn)|、梁文道、傅佩榮……知識精英們的“鏘鏘”別有一番味道。從“五四”精神到共和國記憶,從傳統(tǒng)文化復(fù)興到多元文化共存,從生命起伏到文學(xué)創(chuàng)作……智慧的清泉就從這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聊天中汩汩涌出。

作者簡介

◆一張圓桌、三把椅子、三個人,成就了鳳凰衛(wèi)視的王牌脫口秀節(jié)目《鏘鏘三人行》。在名嘴竇文濤的主持下,兩岸三地的精英人士輪番上臺,針對熱門新聞事件各抒己見。節(jié)目以個性化的表達,交流自由觀點,與觀眾分享聊天趣味。
◆《鏘鏘三人行》于2004年、2006年兩次入選“中國電視節(jié)目排行榜”的最佳談話節(jié)目,2004年被《新周刊》譽為“15年來中國最有價值的電視節(jié)目”。2008年7月14日,由《哥倫比亞新聞評論》(中文版)主辦的首屆傳媒行業(yè)“中國標桿品牌”揭曉,《鏘鏘三人行》獲得廣播電視類 “清談類欄目”中國標桿品牌稱號。

書籍目錄

王蒙  對“形而下”我愿意磕個頭陳丹青  我們都活在“五四”的后果里王朔  文學(xué)語言你讓我“規(guī)范”什么呀許子?xùn)|  張愛玲一生連“小團圓”也沒做到劉震云  好作家對生活要有不同“見識”張承志  知識分子的任務(wù)就是“堅持批判”白先勇  念過大學(xué)沒有理由看不懂昆曲傅佩榮  儒學(xué)熱滿足了國人的文化鄉(xiāng)愁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今天的人沒有熱血去“信”了竇文濤:你說那時候的人剛烈,我就記起胡適說他上過一個中國公學(xué),因為這個學(xué)校老辦不成,有志辦學(xué)的人就跳水自殺,說我要喚醒國人辦學(xué)校辦教育。這事兒今天的人很難理解,至于嗎?再說章太炎,清政府伙同巡捕房的人來抓他們,小年輕鄒容跑了,章太炎挺身而出,說“抓我吧,好漢做事好漢當”。進了監(jiān)獄之后,他還給鄒容小友寫了一首詩,那意思說別跑,回來受難。結(jié)果鄒容看到之后,還真就回來了,坐牢!陳丹青:還有譚嗣同。我后來看《走向共和》,它給了我一個感性認識,就是譚嗣同當時在軍機處上班一一軍機處的房子現(xiàn)在還在,其實就是國家的軍事官員,等于現(xiàn)在我軍參謀部的一個人??墒撬兀鄩蚜?!他說改革總要流血,那我做流血的第一個人。竇文濤:而且這些人出身都還是士紳家族、貴族子弟,譚嗣同是清末“四公子”之一啊。許子?xùn)|:關(guān)鍵是那代人他真信那些東西,他們強烈地信,不管民主也好,自由也好,他們信!因為他們信了這個,所以就不信原來那些禮教、倫理、裹小腳、辮子什么的。而且他們不僅是道理上信,還相信他們做的這個事情會使得他們信的東西得以實現(xiàn)。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三把椅子、三個人,秉承平民視角的清談態(tài)度,對每日熱門新聞事件進行研究,發(fā)表極具個人色彩的大膽言論,擁有濃厚的人文價值取向。  ——《哥倫比亞新聞評論》《鏘鏘三人行》到了竇文濤手里,偽君子不如真小人,大俗即大雅。觀眾將這個欄目比作老舍筆下的《茶館》。  ——劉長樂《鏘鏘三人行》的十年就是竇文濤這個涉世不深的小混混一步步被社會化的過程。  ——竇文濤文濤和文道長期合作,至今還在合作,不論他們真實情況如何,至少表面看上去頗為相投,算是鳳凰的文武雙煞?!  铁Q麟

編輯推薦

《鏘鏘三人行:文化圈》由王蒙,陳丹青,王朔,許子?xùn)|,粱文道,劉震云,張承志,白先勇,傅佩榮聯(lián)袂編寫。本書:放膽 放言 放松 偽君子不如真小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鏘鏘三人行·文化圈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34條)

 
 

  •   《鏘鏘三人行》這個節(jié)目我以前看的還真不多,可能是因為覺得老竇不夠帥,請來的嘉賓中,美女帥哥也寥若晨星。有種說法,男人是視覺動物,女人是聽覺動物,但說白了,不管是男人女人,無論誰坐在電視前,都會變成純視覺動物,智商嚴重下降,至少我是這樣。一直到這檔王牌脫口秀節(jié)目結(jié)集出版,變成持中、公允的文字,既沒有美幻的視覺刺激,也無富于磁性的甜言蜜語,此時,我才真正靜下心來,點一盞橘色的小臺燈,傾聽字里行間透出的智慧的聲音。

    王蒙,陳丹青,王朔,許子?xùn)|,劉震云、張承志、白先勇、許子?xùn)|、梁文道…這些猛人們在老竇的戲謔調(diào)侃中鏘鏘一番,經(jīng)常讓我大笑到滿床打滾,幸好當時住在賓館,可以縱情恣意。但更多時候是掩卷沉思,總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嘆。老竇請來的這些嘉賓們個個都是響當當?shù)娜宋?,談笑間,其人格魅力就會深深地地感染讀者,他們對于家事,國事,天下事的看法,反映了知識精英們的閃亮的人生智慧和深重的社會責任感。王蒙說“對形而下我愿意磕個頭”,陳丹青說“我們都活在五四的后果里”,王朔說“文學(xué)語言你讓我規(guī)范什么呀?”許子?xùn)|說“張愛玲一生連小團圓都沒做到”,劉震云說“好作家對生活要有不同見識”,張承志說“知識分子的任務(wù)就是堅持批判”,白先勇說“念過大學(xué)沒有理由看不懂昆曲”,最后一篇里,傅佩榮說“國學(xué)熱滿足了一種文化鄉(xiāng)愁”。

    回過頭來再看看書名,“鏘鏘三人行”后面還加了個“文化圈”,“文藝圈”似乎不是個什么褒義詞,但給“文化”后面加個“圈”字,則是另一番味道,仿佛是把那些大師們拉下神壇,“放膽,放言,放松”聊一聊真性情,真小人……但上天下地神侃一通后你會發(fā)現(xiàn),在這個全世界都吃在麥當勞,都在穿阿迪耐克,都在蓋摩天大樓,修高速公路的時代,作為一個背靠上下五千年歷史的中國人,我們內(nèi)心竟是有那么深的文化鄉(xiāng)愁,這不是矯情,而是你很可能不知道“五四”到底是什么,你很可能聽不懂“昆曲”、看不懂“論語”,你做不到像王蒙,張承志那樣在祖國的邊疆,在被放逐、被忽視的年代,依然能夠選擇樂觀,滿懷詩情……我們內(nèi)心深處希望連接傳統(tǒng),希望傳承文明,希望得到古老華夏和少年中國的力量,但此時的我們既回不去,也連不上,這就是文化的鄉(xiāng)愁……

    還好,還有人坐在這里“鏘鏘三人行”,讓我們至少知道可以有怎樣的一種“文化”,知道后才能“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傅佩榮說了“人活在世界上,最怕內(nèi)心無所向往,感覺生命好像就停在這里?!憋@然,我們不想讓生命停下…..
  •   每個人青年的時候都是文學(xué)愛好者,甚至都是詩人。

    詩人是夢想家——青年運動、青年辦報、青年救國,青年創(chuàng)造歷史。今天的青年也遺傳了祖輩的百年“幼稚病”,直到今天,我們都活在“五四”的后果里。然而差別是,當年的“五四”青年,高舉民主的旗幟,即使未能理解民主的真正涵義;可今天的青年,甚至沒能回到“五四”的起點。

    陳丹青說,解放后三十年中國幾乎沒有純正的小說。和民國才子沒辦法比較,更難和魯迅項背而望。劉夢溪說,二十世紀的大師是空前絕后的,他們對西方學(xué)術(shù)思想觀念的大量吸收,宋儒和清儒不能及;而其傳統(tǒng)文化根底和國學(xué)修養(yǎng)之深,又使后來者不易望其項背。王國維、馬一浮、熊十力、蕭公權(quán)、錢鍾書……中國現(xiàn)代文化史若是沒了陳寅恪的“獨立之精神 自由之理想”,定會黯淡許多。

    然而,“五四”的后果被劫持了。陳丹青在《鏘鏘三人行•文化圈》中說,“五四”被文化激進主義,被政治潮流,被政黨意識,被國內(nèi)外種種勢力劫持了;而新白話運動則被“民粹主義”和“權(quán)力崇拜”劫持了。

    此后年間,隨著大師陸續(xù)仙逝,中國繼而遭遇了每十年一大變的動蕩年代。王蒙說,中華民族吃飽才幾年???咱整個民族史就是饑餓史呀。文化圈的裂縫愈加明顯,而至今日,儼然生成大裂谷。

    舉昆曲為例。白先勇在《鏘鏘》一書中談到,我們幾乎從“五四”以來有系統(tǒng)地把中國文化排除在教育系統(tǒng)之外。我們不教山水畫,不教中國音樂,也不教昆曲了,使得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的認同有了問題。早在民國二三年,北京戲劇界對昆曲的熱忱,已經(jīng)由全盛時期漸漸衰落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更不消說今日了。

    面對傳統(tǒng)藝術(shù)的式微,對昆曲情之甚深的白先勇卻恨恨而言,現(xiàn)在的青年,念過大學(xué)沒有理由看不懂昆曲。他說,從古到今,從中到西,都有一種精致文化,雖然不普及,但它很重要。昆曲也許看的人不多,可是看過的那些人很要緊。

    姑且不論現(xiàn)在的青年能否鑒賞昆曲,早年的魯迅卻從根本上不贊同這一論斷——他似乎不大喜歡京劇。在《論照相之類》一文中,魯迅尖銳地諷刺:“我們中國最偉大最永久的藝術(shù),是男人扮女人?!迸c白先勇對昆曲的執(zhí)著形成了跨越時空的針鋒對話。

    陳丹青曾撰文寫道,從“五四”直到1949年中國幸虧有一位胡適,也幸虧有一位魯迅,幸虧有人反對胡適,也幸虧有人反對魯迅。可到了我們的時代,魯迅被獨尊、胡適被批判,絕大部分知識分子被抹殺,總的目的,就是剝奪我們的嘗試、判斷與選擇。

    仿照陳先生的那般思維,我只能說,當今文化圈,幸虧有白先勇愛昆曲,也幸虧有魯迅不愛昆曲。更幸虧有王蒙、陳丹青、王朔、許子?xùn)|、梁文道、劉震云、張承志、白先勇、傅佩榮……懷揣“獨立之精神 自由之理想”,堅持對生活的不同解讀與批判。

    這才是我們的“五四”,這才是我們的文化圈。(MM)
  •   一張桌子,三把椅子,“鏘鏘三人行”——中國式脫口秀。漫不經(jīng)心的聊天中涌出智慧的清泉。
  •   所謂脫口秀,就是不加思索脫口而出,有口才,那是很多人羨慕的。在鏘鏘三人行文化圈中的侃侃而談勢必影響著一代文化青年人。
  •   據(jù)我所知,這是鏘鏘三人行出的第一本書,十年心血的結(jié)晶,竇文濤的節(jié)目才能稱得上是中國最好的脫口秀節(jié)目。
  •   小時侯常常寫詩,到現(xiàn)在也時不時抒發(fā)一下感情.每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都通過作品通過交流聯(lián)系在一起,文化圈便逐漸形成.這些名人做客鏘鏘三人行輕松的聊天,勾勒出文化圈的一道風景.觀眾和讀者通過節(jié)目或者通過圖書認識這些人,知道這些事兒.這些簡短的談話,確實有時能發(fā)人深省.
  •   經(jīng)常聽鏘鏘三人行,書里的內(nèi)容基本都聽過。不過本書是將某一話題的幾次節(jié)目整合成一章。尤其喜歡看王朔的那章,非常有意思。應(yīng)該算是鏘鏘節(jié)目中的精品出版成集,喜歡鏘鏘的非常值得一看。
  •   愛看鏘鏘三人行!愛聽竇文濤那公鴨嗓,哈哈哈
  •   竇文濤可以算是鏘鏘三人行的靈魂人物了,其機智幽默,和其他的嘉賓比起來毫不遜色,看他們你來我往地閑聊,妙語連珠,實在過癮!
  •   原來就很喜歡鏘鏘三人行這檔節(jié)目,但這本書完全就是呈現(xiàn)當時談話內(nèi)容,還行
  •   鏘鏘三人行的節(jié)目90%以上期次都值得看,精選的書就更不用說了
  •   鏘鏘三人行的每一期節(jié)目幾乎都能讓觀眾看到每位嘉賓的性情。
    就像是真人秀一樣,很精彩,很帶勁。
  •   喜歡鏘鏘三人行,希望能有更多的好節(jié)目出來。
  •   大學(xué)的時候,老師就總拿鏘鏘三人行舉例。那時就對這個節(jié)目充滿了崇敬和向往的感情。沒機會看到節(jié)目,看看書也挺過癮的。
  •   看過鏘鏘三人行,挺喜歡的,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書.
    看了一下,寫的還不錯,眼前立刻就浮現(xiàn)出來節(jié)目的現(xiàn)場了,呵呵
  •   封面設(shè)計極為特別,鏘鏘三人行這節(jié)目很不錯,值得一看
  •   以前一直愛看《鏘鏘三人行》,但是電視上過快的語速和思維常常令我不能很好地閱讀主持人和嘉賓的思想和活動?,F(xiàn)在看書能能靜靜地思考和體會了
  •   收集鏘鏘三人行
  •   喜歡看鏘鏘三人行!好看。書也不錯。
  •   性情中的真小人,曾是他對自己的評價。
    他兩耳不聞窗外事,平時生活自閉如此,不愛看報也不看電視,只和關(guān)系較好的朋友來往。但是他的主持風格卻深深為我所喜愛。這種風格是所謂“閑人俗話”而非“正論”侃侃而談,談笑風生,一副“多少天下事,盡付笑談中”的豪情。文化圈內(nèi)的幾位朋友做客鏘鏘,那些話語可謂是有個性、有特色、有閱歷,很不錯。
  •   很喜歡竇文濤調(diào)侃式的主持風格。在他的帶動下,嘉賓們往往以最放松的狀態(tài)暢所欲言。王蒙、陳丹青、王朔、劉震云、張承志……一眾文化人,齊聚《文化圈》,調(diào)侃文化圈,讓讀者也跟著文化了一把。這也算難得了。
  •   平時每天下班后都在迅雷上看最新一期的鏘鏘,一直比較喜歡這個節(jié)目。這本書是根據(jù)類別提取精華,特別喜歡其中五四那章。
  •   古今多少文化事,都付鏘鏘笑談中。
  •   鏘鏘???,覺得就是一電視節(jié)目,過眼云煙,沒想到整理出來的這本書含金量還挺大。
  •   五四帶給文化圈的影響太大了,那個時候是少年中國,激情四溢熱血的年代。陳丹青說“我們都活在五四的后果里”說的太精辟了。《文化圈》這本書用王蒙、陳丹青、王朔、徐子?xùn)|、劉震云、張承志、白先勇、傅佩榮幾個人的觀點,精要的把文化圈的思想和事件做了一個小匯總。不錯
  •   放眼望去,竇文濤可算主持人當中的佼佼者?!段幕Α愤@本書里,不管他是一本正經(jīng),還是語帶調(diào)侃,總透著一股子智慧?;蛟S是這樣,才能在與王朔、許子?xùn)|、梁文道等重量級嘉賓的言談之中,總攬大局,令人佩服。
  •   以前常常收看鳳凰衛(wèi)視傅佩榮教授主講的《國學(xué)的天空》。在《文化圈》一書中,再次看到傅教授,倍感親切。
    傅教授說:“人活在世界上,最怕內(nèi)心無所向往,感覺生命好像就停在這里?!?br /> “國學(xué)熱”的興起,大抵也是如此吧。我們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被打斷了,似乎生命的過程就不完整了,于是大家更無所適從了,于是陷入了文化鄉(xiāng)愁之中,只有靠“國學(xué)熱”來彌補。
    此舉未嘗不可,但更好的,應(yīng)該是文化的復(fù)興吧。
  •   猶記得當年大學(xué)講到戲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播了青春版《牡丹亭》。雖然聽不太懂戲詞,但全班同學(xué)看得如癡如醉,其婉轉(zhuǎn)清麗的唱腔更是引人入勝。彼時便覺遺憾,我們有這么好的文化傳統(tǒng),為什么在那樣偶然的機會才一觸其皮毛呢。
    無獨有偶,看《文化圈》一書時,正好看到有白先勇先生在談昆曲。白先生在書中說:“我們幾乎從‘五四’以來有系統(tǒng)地把中國文化排除在教育系統(tǒng)之外。我們不教山水畫、不教中國音樂,也不教昆曲了,使得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的認同有了問題?!?br /> 先生所言,我極其贊同。按照蔡元培先生的提法,大學(xué)應(yīng)該是一個兼容并包的地方。但是目前看來,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完全不夠。希望大學(xué)生們都能讀一讀此書。
  •   這書名叫《文化圈》,不過在書里頭,竇文濤問王朔,你不是文人嗎?王大爺卻說:我當然不是了,孫子才是文人呢!
    王朔就盡管著侃吧,不過幾乎人人都把他當文人罷。即使是個流氓,那也是個流氓文人。

    本來看這流氓的文字就有意思了,這回聽他和竇文濤和梁文道鬼扯,更是過癮。不過這家伙是話癆,侃得竇文濤都成了陪客哈!
  •   陳丹青的揪人文字
    王蒙的老頑童性格
    王朔這個流氓!哈
    劉震云的個性幽默
    許子?xùn)|的這個氣質(zhì)
  •   沖著節(jié)目,沖著竇文濤,沖著王蒙王朔許子?xùn)|一對文化人,就想去翻一翻!

    結(jié)果,還不錯!值得一讀!
  •   買這本書,就是沖著陳丹青。但是看完以后,覺得很值,陳丹青不用說了,王蒙、王朔、劉震云、梁文道……每個人都講得很好。
  •   覺得它的目錄不錯,里面對每部分有個小簡介。
    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三個男人嘮嗑也差不多吧,只不過聊的內(nèi)容有些不同而已。聊天說白了就是讓人思考問題:
    現(xiàn)在大興國學(xué),到底應(yīng)該如何對待、普及哪些?國學(xué)的興起,就像文化鄉(xiāng)愁的大爆發(fā),國民在尋找生命的根、尋找生命安頓的力量。國學(xué)教會了我們真善美的我們該是什么樣子。
    文學(xué)該干什么?干預(yù)靈魂與揭露矛盾。如何才能出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學(xué)?了解國情,不是了解北京上海香港的情,而是了解最貧窮、最落后的農(nóng)村的情。
    形而上的東西和形而下的東西該怎么對待?解決了形而下,才有心思形而上;這是普通人的邏輯。
    該怎樣對待逆境?無論怎樣的逆境都有它值得珍惜的一面,像王蒙在新疆呆的十六年,用中國人的阿Q精神度過了十六年,當然阿Q不是貶義詞,他讓人樂觀、有力量。
    。。。
  •   文化圈,顧名思義,談得是文化與文人。
    張承志對此下了注解:作家也好,知識分子也好,他的任務(wù)和責任只有一條,就是堅持批判。阿諛奉承,到處去說好話、去搽脂抹粉,這永遠不是知識分子和文學(xué)的使命。

    那我是不是也要批判幾句?
  •   陳丹青說,我們都活在“五四”的后果里?!拔逅摹敝皇且粓鲞\動,但它成了中國文化的分水嶺,影響了好幾代人,并且這影響還將持續(xù)下去,看不到盡頭。上學(xué)的時候,從課本上了解到的“五四”完全是正面的、高大的,及至后來,也看到有人在批判“五四”。無論是正面評價還是負面批評,過去的已然過去,我們不可能讓時光倒流。比較積極的做法,是把握當下。因此,很欣賞陳丹青思考問題的角度,他讓我從第三面去重讀了“五四”,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五四”
  •   這節(jié)目很歡樂,幾品茶幾盒瓜子兩三友人,侃侃而談。談天談地談人生,這次談的是文化圈。文化是什么?精神財富物質(zhì)財富的總和。思想、行為、習(xí)慣、宗教、信仰都是文化的范疇。而這本書寫的這么一個圈子,我想應(yīng)該只是文人墨客的那個圈子吧。歷來這個圈子故事都很多也很精彩,看了這本書更有這種感慨了。
  •   竇文濤的這本書給了一個文化圈的輪廓,依稀見到文化人的影子.正如他主持的節(jié)目一樣精彩,值得一看.
  •   作為一個文化圈的邊緣人,我常常和主流文化圈擦肩而過.認識到了這一點時,我才把精力投入到文化圈發(fā)生的事中,看了這本書,學(xué)到了知道了觀點和文化圈的事,受益匪淺啊.聽竇文濤和這些文化圈的前輩聊天,感覺文化圈也不是那么遙遠.
  •   本來就喜歡看三人行,鑒于書上的內(nèi)容都是節(jié)目中的對話,我會考慮把節(jié)目全下下來看,有聲有色有表情比較有意思。
  •   王朔的東西看了不少,感覺這個人帶點痞氣。這回在《文化圈》里,發(fā)現(xiàn)王朔還是挺真性情的,他說:“別人委屈我,我絕對記仇,但我絕對不欺負比我弱的。”有這種念頭的人應(yīng)該不少,不過能像他這樣直接說出來的,恐怕就不多了。王朔,有個性!
  •   文化圈向來不乏八卦趣事,沒想到竇文濤也徹徹底底的八卦了一回。哈哈。有意思。
  •   這個前前前部長,就這么自吹自擂的哈~~~
    不過確實的,歷史都是我們改造的,文化也是。
    文化圈,其實沒什么界限,誰都可以偶爾地踏入一只腳來。因為誰都可以文學(xué)一把。
  •   喜歡三人行的朋友 都應(yīng)該收藏此書
  •   不管是脫口秀,還是真人秀,竇文濤都做到了很頂級的程度。跟嘉賓談笑風生侃侃而談,輕松實用??垂?jié)目的觀眾也自覺舒爽:終于有一個節(jié)目不裝了,終于有一個節(jié)目能把話說到人們心坎里去了。節(jié)目不錯,書也差不到哪兒去??催^了。
  •   每一個圈子都有一定的文化。文化圈卻更是文化氣息濃厚的地方。想想那些耳熟能詳?shù)奈幕γ苏勑︼L生的樣子,就覺得這本書應(yīng)該很不錯。
  •   一個圈子的形成,必定依附與一種文化,和很多種思想的交叉.<文化圈>用輕松的氣氛闡釋了這些文化圈里的人和事兒,很不錯!值得一看
  •   西漢史學(xué)家司馬遷評價孔子時說:“天下的君王乃至賢人實在太多了,活著的時候都很榮耀顯赫,一旦死去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鬃又皇莻€平民,可他的名聲和學(xué)說卻流傳了十幾代,學(xué)者們?nèi)匀煌瞥缢麨樽趲煛奶熳拥胶钔酰彩侵v論六經(jīng)道藝的人,都把孔子的學(xué)說當作是判斷和衡量的最高準則,孔子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圣人了!”文化圈是孔子奠定下來的基礎(chǔ),自然少不了儒文化,但在這些文化當中,有各種思想,可以說是眾說紛紜.讀了<文化圈>之后對這些文化界的名人生活思想更加貼近了幾分,有收獲!
  •   朔爺那么有個性有思想,太吸引人了!我沖著王朔和竇文濤也要看完它!
  •   近代作家當中,張愛玲一直是最喜歡的一位。沒想到《文化圈》里專門有一章就是談張愛玲的,許子?xùn)|教授深入剖析了張愛玲,從作品,從人生,從感情,讓人看到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張愛玲??赐瓴唤氲剑簽楹魏髞碓贌o人超越張愛玲?或許,只有那個特定的時代,那個特定的環(huán)境,才能早就那樣的人!伊人遠去,此情不再。
  •   聊天中智慧四溢,幾位文化圈的名人智客碰撞出來思想的火花給人啟示很多.不錯!
  •   在香港念書的時候,學(xué)校一共開了兩門昆曲課。一門是中文系的昆曲鑒賞,一門是藝術(shù)系的昆曲,包括肢體的,耍刀弄槍的。
    課程會安排經(jīng)常去看演出,因為香港演出特別多,《文化圈》書中白先勇那一章,中大那個教授說的青春版《牡丹亭》前年真的在香港火了一把,反響特別好。
    我記得前年的時候和一個北京同學(xué)看在香港看了一場三十六位名家的京劇大薈萃,有孟廣祿等等名家,唱經(jīng)典選段,像四郎探母,貴妃醉酒等等,也反響特別好。
    又記得再往年推兩年,廣州也搞過類似的粵曲新唱,用全新的高科技的布景,非常新穎的戲服,以及中英雙字幕,演了一場《花月影》,而且讓大學(xué)生一元錢看戲。也反響特別好。
    其實包括現(xiàn)在的服裝都開始復(fù)古了,年輕人對古典戲劇還是有很多好奇的。
  •   張承志的老同學(xué)說他的外號叫“張匪”。這個曾經(jīng)生活在內(nèi)蒙古大草原上的作家確實帶著一身豪氣。在《文化圈》里,他很坦率地說,知識分子的任務(wù)就是堅持批判。
    在犬儒主義盛行的當下,還能聽到如此直白的言論,十分痛快。
  •   提到“五四”,我們想到的就是那幾個人,那幾件事,誠如陳丹青講的,“我們現(xiàn)在知道的‘五四’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稀薄的、被提煉出來的‘五四’,就那幾個人那幾件事反過來倒過去在那講”。
    我們至今還活在“五四”的后果里,不過,我們對“五四”了解的太少太少。
  •   喜歡竇文濤,喜歡這個節(jié)目。。。藝術(shù)和瘋子只差一毫米。。。
  •   看了書,讓我想起節(jié)目的現(xiàn)場場景,真是回味無窮啊.....支持竇文濤!
  •   有這么一本書可以把文化圈里的事兒一一記起。很不錯呢。
  •   許子?xùn)|說,張愛玲一生連小團圓都沒有做到。《小團圓》很大程度寫的是她對于母親黃逸梵的記憶。她的母親擁有他所有的夢想:年輕漂亮,有外國男朋友,有新文化。
    對于黃逸梵來說,纏足之辱是唯一的遺憾,所以她很喜歡到處飛,仿佛在向命運宣戰(zhàn)。

    張愛玲恨媽媽,因此也恨離別,恨漂泊,但這就是命運。從四歲第一次看著漂亮的母親去法國,到后來張愛玲自己顛沛流離的大半生,她的生命仿佛是由一次又一次的離別、一次又一次的漂泊組成。
    不過她母親對于她的傷害是她母親自己不知道的。
  •   竇文濤主持風格喜歡,所以書也支持一下。
  •   第一章王蒙就談這個,對“形而下”我愿磕個頭……
    其實我們一直都趴著呢,匍匐前進。
    之所以有形而上下之分,還不是因為我們太依賴形而下了。

    形而下不只是那些俗氣的東西,還包括各種苦難,是那些苦難給予了我們想形而上邁伸的機會。
    面對苦難,劉震云是完完全全地自娛自樂,自嘲自解。沒有杯具,他哪能創(chuàng)造出意味深長的喜???

    王蒙也經(jīng)歷過不少苦, 他在書里邊說:“你不樂觀怎么辦,你讓我干嗎?你是想讓我自殺想讓我發(fā)瘋,你給我一建議。我只有一個選擇:樂觀。
  •   網(wǎng)絡(luò)電子年代,好久沒靜下心來看這種書了。大多脫口秀節(jié)目娛樂性要多于文化性,我不喜歡看,但是這本書暫時讓我靜下浮躁的心來認真的讀下來。
  •   政府的公文要規(guī)范,法律要規(guī)范,我文學(xué)小說你讓我規(guī)范什么啊。我對虛偽的道德說教特別討厭,我不侍候你!別人委屈我,我絕對記仇,但我絕對不欺負比我弱的。
    ——王朔
  •   之前也常看電視版的,但還是看著鉛字舒服??催@本書,真是體會到什么叫做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了。三個人,大膽、風趣、營養(yǎng)的言論,可以說是很有文化價值的,好好研究一下,說不定以后跟別人交流的時候可以用得到哦。
  •   應(yīng)該是國內(nèi)最好看的脫口秀節(jié)目了·
  •   很好,真實的語言,喜歡竇文濤
  •   嗯。。喜歡朔爺~~~

    竇文濤很機智。。語言很幽默。。不像大多數(shù)的電視主持人。。端著。。太討厭了。。。
  •   竇文濤說人話、鬼話,但不說神話。竇文濤說生活正確的話,但不說政治正確的話。竇文濤說討好的話,但不說賣乖的話。竇文濤說聰明而賣弄的話,但不說愚蠢而不自知的話。竇文濤說庸俗的話,但不說高尚的話。竇文濤說反諷的話,但不說憤怒的話。在娛樂受眾的同時,他自己身心也得到清洗,受眾在被娛樂的同時,發(fā)現(xiàn)憤怒已被消解殆盡。
  •   我一想到竇文濤壞兮兮的笑就想買一本看看,果然好玩。
  •   聊得漫無邊際,聊得轟轟烈烈。
    不愧是十幾年磨嘴皮子磨出來的功夫,不論各色人等,都能被竇文濤不露聲色地控制著節(jié)奏。
    高難度動作!
  •   真正的大家,也許就存在于不多見的事事道道之中,隨意的談話,便即凸顯出大家的風范,不過還是不茍同同某幾位的觀點,是有點做作的表情,喜歡陳丹青
  •   王朔的那篇不錯!很有個性.
  •   看王朔的談話,覺得他有過人才華,卻沒有大師的氣場,如果好好修煉,他是可以得諾貝爾的
  •   《我叫劉躍進》當時只看了開頭,就笑得不行了。
    我發(fā)現(xiàn)懂的《劉躍進》該怎么笑的人,看《夜店》那一堆喜劇是笑不出來的。
    所謂黑色幽默,何為黑色?必定夾雜著苦難。

    說回這本書,劉躍進,哦不,劉震云也講了一章。他太幽默了。
    沒有幽默我們怎么活?

    作為一個正宗的八零后,其實對于過往的動蕩年代無法想象,只慶幸自己生于平安年代,那些沒有刀光的劍影,在前輩的文字中感受即足夠。

    在早些年,生命貧賤的不值一文。光聽說誰誰誰家的孩子死了,養(yǎng)不活?;驹缲蔡!,F(xiàn)在?

    今天富士康跳第12個了。
    這世界咋么了?
  •   枕邊放著這本書,看每一次三個名嘴的談話。我知道,也許那永遠不是我的生活。

    但是,還是希望看這樣的文字,知道可以有人這樣看我們的生活,為生活而憤怒。
  •   不錯 有很多文化名人
  •   一個人成為受人尊敬的人,總有背后文化背景的支撐。讀了這書,馬上就能知道自己的視野和觀念上還是需要好好打造的。
  •   那三個小人,很耐人尋味。
  •   所有的悲劇打碎一地看也是喜劇。大惡之后才有大善,沒有經(jīng)過大惡的兒女,他的善良也是屈指可數(shù)的一小部分,不會有大善。
    劉震云的語言有幽默,有智慧,有哲理,有痛楚,錐錐見血。所有的一切來源于他的生活經(jīng)歷。
    電視劇《手機》熱播,不能錯過啊
  •   許子?xùn)|談的很好!
  •   這本書是將當代中國文人在節(jié)目的話進行初步的匯總。其實在電腦中都可以收看到,但是通過書的形式能更加直觀理性。
  •   劉震云太搞笑了??!同時也很深刻!

    他在書里這么下結(jié)論:

    所有的悲劇,其實打碎一地看,也是喜劇。
    憂患可以化成憤怒,但是憂患也可以化為幽默。
  •   聽他們幾個人聊天很享受,長知識
  •   對我這樣一個笨人來說,百無聊賴是書生,可是嘴也笨,所以讀他們的機智與幽默,是一件非常過癮的事
  •   三個火槍手,精彩
  •   點錯了買了兩本,
    基本就是節(jié)目內(nèi)賓,還略去很多,不推薦??梢宰鍪詹赜?。
  •   這個節(jié)目很不錯,氣氛很好,喜歡。這書也不錯啊,的確含金量很大恩?。?!
  •   學(xué)生黨,學(xué)新聞的,我覺得物有所值。
  •   關(guān)于繁體字的一段辛亥革命的一段非常的引人深思,真君子之道
  •   智慧閃爍
  •   好看 耐看 震撼
    智慧的一些人
    有社會責任感的一些人
    讓我覺得我要買要看的書真是太多了
  •   長了各方面的知識。
  •   電視中的永恒版
  •   看了,沒有想象中的好看
  •   好書,推薦擁有?。?!
  •   喜歡這個欄目去買的這本書,很好!
  •   言談犀利,給人啟發(fā)。
  •   TV每天播,每天播每天跟著看,好看。再回頭看書,還是好看,TV上用耳朵一聽而過的東西,又重新用眼睛咀嚼一遍,一種香甜的反芻,鮮美多汁的回頭草。
  •   對話形式的書
  •   隨意很真切
  •   質(zhì)量好,內(nèi)容輕松又有營養(yǎng)
  •   增長見識,耐心讀吧。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