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今讀

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江蘇文藝  作者:李澤厚  頁數(shù):432  
Tag標簽:無  

前言

  傅雷先生在一九五四年底給其子傅聰?shù)募視姓f:為學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養(yǎng)氣節(jié)、胸襟、目光;“通”才能成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觀天的危險?! ∵@是一代翻譯巨匠的切身體會,也是一個中國父親的肺腑之言?! ∽鳛橹袊?,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作為中國學生,需要在課本之外找到一條學習“語文”的貫通之路。無論你想決勝考場還是開拓人生,請靜下心來,從閱讀經典開始?! ∽x李澤厚《美的歷程》,以書畫、雕塑、詩文、建筑等等“美的巡禮”直觀了解何謂青銅饕餮,何謂筆走龍蛇。文章高屋建瓴、眼光獨到,用美的語言詮釋“美”,詮釋中國文化?! ∽x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你可知何謂選材精當、文筆精妙又意在通俗。這是用世界的眼光看待中國傳統(tǒng),用哲學體系讓文化有章可循,從而可讀、可解、可記。

內容概要

古人云:“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后又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這就是說,讀《論語》應使人“變化氣質”,不只是獲得知識,更不只是學習古文而己。因此,讀《論語》貴在“今讀”,培育人性情感,了解和區(qū)分宗教性私德與社會性公德,重視和把握個體命運的偶然,乃今日讀《論語》的三要點。

作者簡介

  李澤厚,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哲學系一九五四年畢業(y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西根大學、科羅拉多學院、斯瓦斯摩學院客席教授、客席講座教授,臺北中央研究院客席講座研究等職。一九八八年當選為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一九九八年獲美國科羅拉多學院人文科學榮譽博士學位。著有《批評哲學的制度——康德述評》、《我的哲學提綱》、《中國〈古代、近代、現(xiàn)代〉思想史論》,《美學論集》、《美的歷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走我自己的路》、《世紀新夢》、《論語今讀》、《〈己卯五說〉、〈歷史本體論〉等書,一九九一年后旅居美國。

書籍目錄

前言   論語 孔子對話錄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治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xiāng)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wèi)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后記附錄 孔子再評價(1980)

章節(jié)摘錄

  有子說:“講信任符合理則,才能履行承諾;講恭敬符合禮制,才能免遭恥辱;所依靠的不脫離自己的親族,這就可以效法。”  【注】  《集釋》何晏《論語集解》(下簡稱《集解》):復,猶覆也。  【記】  古意盎然。說明“信”、“恭”等品德對個體之所以可能和必要,非常具體和實在。最后一句,異解甚多,不列舉。本讀因重視孔學的氏族血緣的歷史根源,故作此譯。  什么是“義”?或如何是“義”?一大問題?!傲x”可以譯作“正義”、“適宜”、“合理”、“恰當”、“公理”、“規(guī)則”、“應當”等等?!傲x”與“儀”“舞”相關,源出于飾羽毛(“羊”)之人首(“我”)舞蹈,乃巫術禮儀中之正確無誤的合宜理則、規(guī)矩,此“儀”“義”后理性化而為“禮”之具體言語、舉止形式(“威儀三千”等),再變而為抽象化之“合宜”“適度”“理則”“應當”“正義”等范疇,并具有某種外在強制性、權威性或客觀性,再引申為“理”(合理、公邢、理則等等)或“當”(正當、適當、應當?shù)鹊龋?。就個體說,便成為行為的準則、規(guī)范、義務、責任。它基本上是某種供實用的理性原則或范疇?!  叭省币蚺c內心情感直接關聯(lián)而“義”則并不如是,于是從孟子時起,便有“義”在內抑在外的不同意見和爭論,亦即具有某種普遍必然、個體應予絕對履行的客觀行為準則(外),如何同時又可能是個體自覺要求即道德自律(內)的問題。告子以為“仁內義外”,孟子認為“仁義”均內,董仲舒認為“仁外義內”,宋明理學強調回歸孟子,如是等等??傊c“仁”相對應,“義”作為行為準則規(guī)范,是儒學的道德倫理的最高范疇(“仁”則超道德),它既是絕對命令(categoricalimperative)又是自律要求(moralautonomy)。這有近乎康德處。只是康德將之歸為超越外在,孟子說它是先驗內在(并非“內在超越”)。但在整個儒學中,“仁”畢竟高于“義”。而中國之所以缺乏或難接受那種超驗的形式原則如康德,則仍是一個人生一世界的緣故。前已說過(1.5),今又提及,后將再論,因此乃一關鍵處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千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薄  咀g】  孔子說:“君子不追求飲食的飽足,不追求居處的安逸;做事勤勉,說話慎重,接近有德行的人來匡正自己,這可說是喜好學習的了?!薄  咀ⅰ俊  墩x》《說文》:敏,疾也。敏于事謂疾勤于事,不懈倦也。焦氏循《論語補疏》:敏,審也。謂審當于事也。圣人教人,固不專以疾速為重?!  居洝俊 〕燥埵菫榱嘶?,活卻不是為了吃飯。吃好飯、居處安逸,并非“君子”活的目的。在儒學看來,人生是艱難而無可休息的。這就是“盡倫”或“盡人事”?!镀堊印酚涊d,子貢問孔子:“賜倦于學矣,請息事君?!笨鬃尤?,“詩云:‘溫恭朝夕,執(zhí)事有格’。事君難,事君焉可息哉?!薄叭粍t賜息事親?!笨鬃尤?,“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事親焉可息哉?!薄叭粍t賜愿息妻子?!笨鬃尤?,“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爾邦?!拮友煽上⒃??!薄叭粍t賜愿息于朋友?!笨鬃尤眨霸娫疲骸笥沿鼣z,攝以威儀?!笥央y,朋友焉可息哉?!薄叭粍t賜愿息耕。”孔子日,“詩云:‘晝爾于茅,宵爾蒙絢,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y,耕焉可息哉?!粍t賜無息乎?”孔子日:“望其曠,皋如也,填如也,鬲如也,此則知其息矣”子貢日:“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保ā洞舐浴罚┲挥小八馈辈趴梢杂行菹ⅰ_@種崇高的人生責任感,便也是“生的意義”所在,這也就是孔門的所謂“學”,亦即宗教性的道德修養(yǎng),這也是后世接受和改造大乘佛教,強調“普渡眾生”、“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思想基礎,同時也可與以“拯救”為重心的基督教相比較。儒學的“拯救”也許更為“世俗”(如上述的倫常日用)更為現(xiàn)實(即此岸性、一個世界內),但其“拯救”精神似并不亞于宗教徒。儒學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以及“成仁取義”、“視死如歸”便不只有道德意義而已。它正是“未知生焉知死”的形上探詢的大好注腳。詳后。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特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薄 ∽迂曉唬骸凹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青詩已矣,告諸往嘶知來者。”  【譯】  子貢說:“貧窮而不逢迎諂媚,富裕而不驕矜傲慢,怎么樣?”孔子說:“好。但不如雖貧窮但快樂,雖富裕卻愛好禮制?!弊迂曊f:“《詩經》說‘切割,銼刻,雕削,磨光’,是不是這個意思呢?”孔子說:“子貢呀,這樣才可以和你討論詩了。告訴你過去的,你便能用在未來上。”  【注】  《朱注》:子貢自以無諂無驕為至矣,聞夫子之言,又知義理之無窮,雖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  【記】  古本“樂”后有“道”字(皇侃《論語義疏補》),意更明確。此非以貧為樂,乃雖貧仍樂也。子貢提這問題時大概已經發(fā)了大財了?所以才有“詩云”的討論。這種解詩,當然不符原意。但中國實用理性的一個特征是不重邏輯推論,而重類比聯(lián)想。由類比而得啟發(fā),范圍寬廣,直覺性強,便于由感受而引發(fā)創(chuàng)造。這可以是一種不同于邏輯推理的思維方法,可以“類比思維”名之。

編輯推薦

  《論語今讀》為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推薦。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論語今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5條)

 
 

  •   李澤厚先生的書,寫的極具功底,深入淺出的讀論語,獲益良多。
  •   論語今讀,題目很準確。靜下來細細品讀吧!
  •   非常好??膳c錢穆的《論語新解》配合著讀
  •   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論語
  •   思想性很高,李澤厚先生的書,真正是適合“深閱讀”!
  •   名家解讀〈論語〉,很精準,很實用,特別是在當今浮躁的社會,更需要靜下心來讀讀圣人的著作。
  •   里面有原文,翻譯,注釋,還有作者自己的理解,理解很到位,能夠加深對論語的理解。不錯~
  •   孩子學論語的時候用的上
  •   李澤厚的書沒得說,書的品相也蠻好
  •   李澤厚的書,不用解釋了,內容都好,簡體排版的,適合給高中生學習背誦用,強烈推薦
  •   這本書讀了一部分了,雖說是已經看過,但看到李教授的評點不覺為之而感嘆,字字珠璣不敢說,的確是很有獨到的見解。如果單單是自己研究著,恐怕讀不了這樣的深度,而在閱讀之后才覺得原來其中還別有洞天。這也是新教育推薦的書,如果您是老師我想確實是應當讀一讀的。經典的東西不管對于誰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所以,與您分享,有必要閱讀的一本書!
  •   李澤厚李大師
  •   不僅是語文教師,所有學習中文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是一部普及經典的優(yōu)秀作品
  •   還未全讀,總體感覺很好
  •   書還沒有讀,不過這是我喜歡的一本書,將會慢慢去品味的!
  •   這是幫老公買的,看他每天都讀在認認真真地讀,估計收獲很大吧
  •   粗略的讀了一遍,感覺很好,還要細細地讀來啊.
  •   多宗教、哲學觀點的分析,很有收獲
  •   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一本古典書,有收藏價值
  •   國學無論以怎樣的形式編輯,都有它恒久的魅力,這本書還不錯,裝幀簡約,閱讀方便。
  •   經典好書,與時俱進地閱讀
  •   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深秋將至,是閱讀的好時節(jié)。
  •   書本內容很好 適合大學生閱讀
  •   很不錯的一本書,送給同事的
  •   必讀的一本書
  •   這本書高中生用很不錯
  •   愿其帶給我們更多的人生啟迪。
  •   有點評,有譯文,也比較忠懇,哪怕屯著隨時飯飯也很好,比較適合高中生。
  •   幫同事的孩子買的,是他指定要的,應該是很喜歡!
  •   多讀書可以更通達,更睿哲
  •   質量不錯,物流很快??戳藥醉?,非常的好
  •   推薦。愛不釋手。
  •   非常好的書,以前買過一本,
  •   門面有損!
  •   書的品質很好
  •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買給孩子的書,孩子喜歡!
  •   上網搜的電子書,感覺挺好的,好想買,但最近買東西太多了,書也買了一大堆,還是等啥時候打折了再說吧
  •    李先生的書很有深度
  •   捐贈給初中母校的,很不錯的書
  •   很好的書,朋友又托我再買
  •   本來想買給兒子看的,自己看了先。
  •   畢竟是經典,品讀中…………
  •   有原文、譯、注和記,很詳細,也很有啟發(fā)。
  •   這么深奧的書,不好評價
  •   書還不錯 看起來不錯
  •   曾幾何時,中國社會的理論與實踐之間開始嚴重脫離,而且是遠行越遠!今讀論語,感觸益深?!墩撜Z》對中國社會和個人提出了那么好的、那么系統(tǒng)的設想和追求,但反觀現(xiàn)實,只能徒喚奈何!還是不讀了吧,淡忘了吧,從歷史的記憶和文化的血管里忘記它,忘記我們曾經有過的思考!
  •   論語今讀,對于喜愛論語的朋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經典書目,值得一讀
  •   看過一點,很喜歡,買來細細讀。
  •   哲學家寫的書,有很深的思考,完全不同于為高考而寫的參考書!
    有個小缺點,就是重復多,看久了會膩。而且語言不是那么通俗。
  •   內容很好,不僅孩子看,我也重新學習了一下我們的古文化,寫得淺顯易懂
  •   挺教育人的
  •   幫朋友買的。她說不錯。
  •   給朋友的孩子買的,孩子很喜歡。
  •   學校里要的,有一點無聊
  •   不大精美,內容還是很好的
  •   -----------------------
  •   如果說論語看起來很難的話,那這本書是對論語最好的解釋。很容易讓人看懂,算是論語入門書。
  •   對于這樣的經典的著作,還是應該買三聯(lián)的版本,雖然貴,卻不愧于經典厚重的內容.這個版本雖然便宜,但是紙張?zhí)?文字太密,看著不舒服,買后悔了.如果只是想看看內容,選擇這個版本可以,如果要兼顧收藏,建議買三聯(lián)版本的
  •   內容豐富 但紙張和印刷確實太差 一看就不像正版的
  •   古為今用,傳承文化
  •   書是好書,但封面制作的不好,似乎好像是給中學生看的
  •   原文是全版,譯文不錯,不過有些地方與一些版本不一樣.
  •   書印刷的不行太粗糙
  •   有很多翻譯的不準確的地方,不建議購買
  •     難得一見的好書,讀此書方知吾人不孤也。其中心點試概括如下:
      第一,傳統(tǒng)儒家建立的是一種樂感文化,頗不同于歐美之罪感文化及日本之恥感文化。這一點和華夏文明無宗教,而其他各大文明都有宗教也有關系。為什么華夏文明無宗教呢?
      按照書中思路:蓋宗教者,源出自人類恐懼之心。有宗教在,人類心底有所依托,恐懼之意大為減低,此其優(yōu)處。其劣處乃在于自樹藩籬,成人群之間一大隔閡,不同宗教之間往往勢若水火,如今日之伊斯蘭與其他宗教然。歐洲古近代之宗教沖突甚至戰(zhàn)爭,其規(guī)模之大,時間之長,狀況之慘烈,為華夏歷史上所絕無,亦令吾華夏之人難以想象。未來世界之趨于大同,宗教所造成的人為差異,為一絕大障礙。然究其實,差異只在于細微之處,原則本質則近似為一也,所謂殊途而同歸。惟具無限包容性之華夏文化,不借助于宗教及偶像,卓然自立,以全然務實之態(tài)度,根于實用之理性,不懼現(xiàn)實,直面生命之苦難,遂有此無所不容、上進無窮之樂感文明也。宗教源出自人類恐懼之心,吾國之現(xiàn)實有兩點可以證之。五代十國之時,戰(zhàn)火慘烈可稱歷史之最,人人可隨時死于非命,故佛教大興;于今日,私營企業(yè)家信佛者頗多,蓋源于內心之恐懼。中國文化及現(xiàn)實均不容商賈或資產階級,一也;第一桶金往往非由正當途徑而來,二也。
      第二,食色之謂性。在性之一點上,人無甚大異于其他生命。唯基于此,方可對人性,社會有清醒認識,建立一種可行而向上之文化;
      第三,融理(道)入性乃為情。此人之情,乃人類不同于其他生命者。融理入性,克己,皆此謂也;關于性(欲望)和理(天理),孔子的思想是一種折中,中庸的思想。首先頗不同于后世宋明理學的分裂化,絕對化,所謂存天理滅人欲,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還有四十年前的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等等之類。這些思想都是把人欲和天理對立;然后孔子的思想也不同于西方的一味循著欲望。關于目前流行的說法,‘活在當下’,李澤厚有一段話很有道理:
      什么是‘我’,是個最大的問題?;钪膫€體的‘我’的‘真實性’或者‘意義’何在?某哲人說自殺是哲學根本問題,即此之謂,即我活著的意義何在?為什么我必須活?后現(xiàn)代的理論認為我已成碎片,并沒有一個完整的我,我既是此時此刻。于是追尋‘什么是我’也就沒有意義了。這樣,人也就近乎動物,動物不需要有自我意識,不需要因果范疇,不需要想過去未來。當下的‘存在’也既是無思慮無理性的欲望、沖動、本能而已。人類由此反異化、反機器、反理性而最終走上動物之途?但是,人就是動物嗎?‘我’就是碎片嗎?值得再考慮。
      第四,既得其情,乃以禮為之表,為之界,以期人人各得其份,各得其所,成一自然和諧且不斷向上之社會也;
      第五,情怡而復禮,久之乃固,其成德曰仁。
      儒家最核心的理念是‘仁’,上面幾點總結的是仁的發(fā)展軌跡,或者叫邏輯順序。
  •      李澤厚的美學三書,一直沒機會讀,但當你接觸他的文字,他的文章,你會跟我一樣想讀完他所有的著作。論語今讀更是給你一種全新的視角,多方面解讀論語,結合當今的社會狀況,國情發(fā)展,讓常人能跟清晰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做人守則,育人標準。頓時讓人對傳統(tǒng)文化心生敬意!感謝李老先生給后人留下如此寶貴的財富。
  •     李澤厚用他的理論來解釋《論語》的一部著作。有個人理論的偏向,也有"六經注我"的傾向,但是不乏啟發(fā)之言論,精辟的見解。一則不以注解疏通為囿,而是得其大義,而從中看如今之中國與人,二則語言不是純學術用語,而是有寫《美的歷程》之時的筆風,總覺又生氣,而不是死讀書。
  •     李澤厚老師在全書中非常強調儒家的樂感文化中包含的“悲苦艱辛,經營慘淡”的底子。我覺得可以將其總結為“盡其在我,成其在天”這8個字。
      
      所謂“盡其在我”,即所謂要“學而時習之”,“一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是儒家與佛,道兩家最大區(qū)分處。佛,道講究出世隱逸,絕情寡欲,清靜無為,而儒家強調君子有為。君子有為,是因為君子有欲,而君子有欲,是因為君子有情。君子有情于人,君子有情于世,君子有情于道,所以有苦苦追求,有艱苦奮斗。林覺民《與妻書》中說:“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贝思纯鬃又?。
      
      所謂“成其在天”,即所謂“五十知天命”,“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是儒家與基督教最大區(qū)分處。儒家沒有人格神,沒有一位真善美化身的全能上帝,儒家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偶然性歸之于蒼天。然則蒼天似乎是無情的,君子所求,無論如何高尚正確,皆未必可成??鬃硬皇且d基督,一生主張不得行,如喪家狗,死后三天也沒有復活,應許在末日審判再來拯救信仰者。因此與相信可以依靠上帝的基督徒不同,儒者精神上沒有依靠可供慰藉,不能希冀于來世和超越,必須從自己對內在道德追求,順事寧人的修養(yǎng),或者對社會,國家的責任感,在無常的人生,無情的命運中來獲得慰藉。王安石說:“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是前者;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眲t是后者。
      
      所以“盡其在我”是“仁”,“成其在天”是“命”。若只有“成其在天”,沒有“盡其在我”,則變成一種逃避,消極的隱者文化。而若只是“盡其在我”,沒有“成其在天”,則《論語》真如黑格爾所說淪為人生格言,心靈雞湯而已。就是明知“成其在天”,也要“盡其在我”,甚至還要“知其不可而為之”,才知“盡其在我”之堅定執(zhí)著,情深義重。就是因為“盡其在我”付出之多,所過之艱辛,才知“成其在天”之包含樂天知命,強顏歡笑,百倍悲情。此即體現(xiàn)孔子之學并非庸俗淺薄的廉價哲學糖果,而是“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的中國文化精神。
      
      更重要的是,這種蘊含悲劇色彩的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精神,已經達到一種非常高的美學境界,形成了一種不遜色于宗教的感召力,鼓舞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其獻身。所以中國兩千年來能立國于世,與教義嚴整的基督教,伊斯蘭教分庭抗禮,太半在此。中國人經常被說成是沒有“信仰”的,可是中國人一直有自己的“神”。每當境界危惡時,即有人挺身而出,不計成敗得失,盡其一身,于荊棘中開出小徑,于烈火中鋪出道路。此即儒家之精神,也即中國之精神。
  •     前記:《論語今讀》(李澤厚,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4)是李澤厚晚年移居美國的作品,作者信手拈來發(fā)筆為文,實為輕松,但于我讀來卻頗為踉蹌。拖沓至今,讀后不免生發(fā)些感想。但本文不擬對李澤厚的思想進行點評,無論是同意不同意,都為自不量力。學力不及,只當學習。之所以寫,一是對《論語》的個別字句提出自己覺得合理的解釋,一是梳理我對李氏儒家哲學觀的認識,兼及回憶讀李澤厚的經歷。人與書、作者之間是有某些緣分的,對于這,我深懷敬畏。
      
       一
      
      1.1 “學而時習之”,“習”作者譯為實踐,應準確無誤。我更愿將其譯為復習,學習后而按時間復習,亦通。我將此作為人生之常態(tài)、快樂之途徑、人之本性也。與19.5 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可作照應、互解。
      
      2.11 “溫故而知新”,作者譯為“溫習過去,以知道未來”,應準確無誤。我則理解為故中知新,其難度甚矣,依舊強調學習中復習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
      
      4.19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本句好作翻譯。作者在“記”中,解釋為“不使父母過分思念和過分憂慮”,“這樣具體地培育兒女對父母的愛心”。這也是歷來為人們接受之解說。但我以為,這僅為單向,忽視子女自身這一角度。遠游之子,心中必有掛念,只有明確自己的目標,方可離鄉(xiāng),否則終會負罪,不忍父母之辛勞。雙方互相凄苦,又落不孝之名,豈不悲哉?
      
      僅此三例,原書收錄其他解說,均不采,故記之。讀《論語》,應是日久私人之事,進而有所自明。他人之說,僅為初學參考,不可囿于其間矣。
      
       二
      
      在李澤厚諸多著作中,我以為,《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與《論語今讀》是最為重要的兩部,并且展現(xiàn)了李澤厚的學術及思想歷程。五十年代,寫《批》的李澤厚是徹底的馬克思主義者,其思想體系初為發(fā)端,對康德的研究構建起了李澤厚的哲學思想理論框架,此為“學”的階段。在八十年代,李倡導“要康德,不要黑格爾”,而《批》無疑是他有力的理論支撐。而晚年的這部《論語今讀》的性質和《康》頗為迥異,體例均是述評,但是本書卻是其思想理論體系已經完善,從而結合古代文本進行“六經注我”式具體闡發(fā)。也因此,如果沒有閱讀李的其他著作,閱讀生發(fā)驚異之余,便是不知所云。正如一高中同學,只讀《美的歷程》,便得出“寫得不過如此”,實為謬誤。即便像我這樣的淺嘗輒止之人,讀后不免惶惑不安,所得者甚少。其思想密度之高實在難以把握,古今中西、針砭時弊,娓娓道來,儼然孔子之遺風。這兩部著作跨度三十年,一為“學”,一為“著”,以《論語》為本融為一爐。“如有可能,我還想作些這種譯、注、記的工作,例如對《老子》、《周易》、《中庸》。我以為,如果能使這些中華傳統(tǒng)典籍真正成為今天和今后好讀、好用的書,那比寫我自己的文章、專著,便更有價值和意義”,可以看出,晚年的李澤厚更加切實,依舊在給青年人乃至中國人鋪路,這難道不讓我們想起魯迅嗎?其中的憂懷之心異域豈能阻隔?
      
      甘陽說有朱熹的孔子,有康有為的孔子,有馮友蘭的孔子,有李澤厚的孔子(可參閱《古今中西之爭》),時至今日,甘陽不也提出新“通三統(tǒng)”、“文化保守主義”嗎?儒學也恰恰是他現(xiàn)在的立足點。重要的不是誰的孔子,而是我們需要誰的孔子。
      
       三
      
      李澤厚提出“西體中用”的思想,“中用”一面就是“轉換性創(chuàng)造”(可參閱李氏《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論》),而《今讀》就是一典型范例。在本書中,可以細致去了解大思想家對文本解讀的切入角度,并可窺探其思想理路。專著中談及觀點,論證只會截取明顯的段落,但既然是整個文本,就可以看到作者對細節(jié)的注意以求探幽發(fā)微。
      
      作者以為中國社會的發(fā)源乃是“巫史傳統(tǒng)”——“中國從巫術中脫魅途徑不是將宗教(情感、信仰)與科學(思辨、理性)分離,而是融禮于情,情理合一,從而既不是盲目的迷狂執(zhí)著,也不是純冷靜的邏輯推理,終于形成了‘實用理性’‘樂感文化’的傳統(tǒng)而構成‘一個世界’(人生)的宇宙觀?!保ā督褡x》,241頁)在這種大框架下,作者對儒學的核心概念“仁”、“禮”、“德”等作出歷史性闡釋,進而指出孔子講外在的“禮“引向內在的人性需求生出“仁”,而“仁”復歸于“禮”(具體可參閱李氏《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從而作者希望對其進行解構——區(qū)分出宗教性道德與社會性道德?!扒罢撸ㄗ诮绦缘赖拢┯煽住⒚系剿稳灏l(fā)展為個體人生境界的儒道(釋)互補的準宗教性追求,而為理學所大力倡導,津津樂道。后者(社會性道德)則由孔子而荀子而與道家、法家和陰陽家合流互補,而成為一整套儒法互用的倫理——政治的規(guī)范、法則,支配了中國歷史兩千年。前者是‘內圣’,后者是‘外王’。”(《今讀》,6頁)
      
      作者主張“情本體”,因此對宋明理學(天理人性論)及牟宗三杜維明等新儒家持反對觀點,同時也更重視“外王”一面。在談及中國法律時指出“今后中國法律一方面應現(xiàn)代化,與建筑在現(xiàn)代經濟(大工業(yè)、近代財產關系等)基礎上的社會性道德相銜接吻合;另方面這種傳統(tǒng)的宗教性道德能否起某種范導作用,即轉換性地創(chuàng)造出前述中國式的‘商談倫理’、‘人際和諧’,便是值得重視的重要課題?!保ㄍ蠒?,334頁)這樣的具有現(xiàn)代性的透辟之見,我想搞法律的那些專家窮極一生也無法表述出來。作者并非希冀全部轉換,而是重視二者的分離化,“認為后者最多只起范導性(regulative)而非建構性(constitutive)作用”。
      
      李澤厚更多的是融會了康德馬克思于原典儒學之中,并自名為儒學第四期。作者也不無期許地提到海德格爾,借用“此在”、“煩”等海德格爾哲學中的核心概念解釋儒學中的實用理性特征及“畏”、“敬”等概念?,F(xiàn)代西方哲學中,語言哲學大行其道,于傳統(tǒng)儒學并無裨益,反而需借助我國語言的含蓄模糊輕邏輯等理念(可參閱甘陽《從“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而海德格爾或許是一新出路。想到這,心中不免興奮,但絕非一時之力的牽強附會,以自勉自警也。
      
      作者在行文中,還強調了樂感文化中的悲苦因素,更甚于西方的基督教原罪觀念下的悲劇意識(可參閱李氏《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同樣,對于中西諸多文化現(xiàn)象如思維邏輯習慣、語言文字的形成與演變等均由巫史傳統(tǒng)這一點出發(fā)給出相應的解釋。
      
      綜上,便是《今讀》之大體內容,李氏思想體系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本書中均有涉及,對其梳理殊為不易,而有些地方只讀此書不免片面誤解,還應系統(tǒng)閱讀其余專著。
      
       四
      
      20.3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贝藶椤墩撜Z》最后一章,說到君子知命?!督褡x》中,作者也一再反復申說他對“命”的理解,即主體性哲學思想的體現(xiàn)。作者認為“命”并非必然性,而是偶然性諸如“貴賤壽夭”,“這種偶然性可以去適應之和改造之。這適應、改造的原則就是‘仁義禮智’等等人類的倫理范疇。這便是立命、造命和知命”,“從偶然中去建立必然,從機遇中去把握生活,從主動中去開辟未來,而不是等待、接受、認同種種偶然,這就是自己把握命運,戰(zhàn)勝所謂‘宿命’”,“這才是‘知命’即認識偶然性的意義所在,這才是把握和體驗自己的存在之所在”,“這才是真正的主體性?!弊鳛閷Α墩撜Z》的解說應是準確的,也為今日大多數(shù)人們特別是學習唯物史觀的人所理解接受。
      
      而“知命”在馮友蘭的哲學觀里,恰恰成了必然性,“這是朝著一定目標前去的一股力量”、“宇宙間一切存在的條件和一切在運動的力量”,“要認識世界存在的必然性,這就是‘知命’,就是個人對外在的成敗利鈍在所不計。如果這樣行事為人,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就永不失敗。這是說,如果我們做所當做的,遵行了自己的義務,這義務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從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敗?!保T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41頁)理解會較為困難,由“知其不可而為之”講到“命”,又將“命”歸于道德義務上完成。
      
      我想兩位哲學家對“命”的解說絕不是局限于《論語》之中,而是關系到其哲學體系中的本體論問題。李澤厚為歷史本體論的主體實踐哲學,而馮友蘭則是“新理學”體系,“強調的是‘理世界’的主宰”(可參閱李氏《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論》)。由此看以看到,李澤厚將主體性作為命的主宰,馮友蘭則將命復歸于“理”的道德世界中。二者相異,一為偶然,一為必然,但就“知命”而言,卻都是注重行動本身,順應外界,主掌自我。
      
      因此,對“命”這一概念的理解限定就頗為復雜,也許概念本身不同,但實質卻是一樣。而且由于“命”早已淪為日常用語,根據(jù)語境不同,用法也就常有變化??梢哉f中國的“命”倒更像海德格爾所討論的西方哲學的“存在”一詞,看似自明,其實只是庸人懶人們的自欺。
      
      在這里,僅就自身談及我對“命”的認識,以求系統(tǒng)清晰的表述?!懊卑伺既恍?、必然性,這是無可置疑的。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將自己與命對立起來,承認命的全部或是部分主宰性。我以為,這樣的角度根本無法理清命,終會陷入矛盾。認為是偶然性的,那必然性來自哪里?認為是必然性的,那偶然性來自哪里?一個人為什么會信命?又為什么不信?
      
      我們經??梢月牭絻删湓挕爸R改變命運”、“扼住命運的喉嚨”,這是最大的荒謬,將命的主宰性一并取消。我還是要追問,為什么你能借助知識改變命運,但有人卻不能?是什么力量使你能扼住命運的喉嚨?我們還可以聽到“性格決定命運”,但什么決定性格?
      
      因此我以為,人生來并無“自己”,而有的是“命”?!懊钡淖畛躞w現(xiàn)就是一個人所出生的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包括家庭(父母的遺傳)、教育、社會、傳統(tǒng)、時代。也可以說,命將你塑造成了自己,體現(xiàn)就是身體與大腦。主觀,其實是大腦機能的客觀運作,“我想”實則是大腦在想,是受到局限的,而知識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局限,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命還有一種規(guī)定作用,也就是說你的大腦的客觀性會使你這個所謂的自己去走一條本是規(guī)定好的路。禍??此婆既唬瑢崉t是一種必然。比如生來是殘疾人,那是他的命;車禍身亡,那是他的命;與所謂的命運抗爭,那是他的命。“我走在命運為我規(guī)定的路上,雖然我并不愿意走在這條路上,但是我除了滿腔悲憤的走在這條路上,別無選擇”,尼采道出了命的真實性與本質,而這也是他的命。
      
      依我的觀點,是不是會陷入絕對的宿命呢?諷刺的是,這也是命。比如我論命也是我的命。其實如果這樣理解命,就是取消了命的概念,因為“命”實則變成了“自己”的同義詞。但是自有其作用。一是懸置自己,一切均開化,不會陷入自我糾結,成功失敗只是命中規(guī)定。一是對別人給予最大限度的尊重,人各有命。而我所理解的君子知命,就是到達一定年齡后對自我的認識。而《論語》16.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崩顫珊竦淖⒔飧堑轿弧鬃拥摹拔贰辈皇乔鼜?,“天命”“并非特定外在超越對象,而可釋作對自己存在及其有限性之深沉自覺(自意識),從而敬而畏,即在此有限性中更感生存之價值、意義與使命”(《今讀》,461頁)。實為妙矣。李澤厚或許是感到孔子的天命觀并不像自己所說具有如此強的主體性色彩,因此并沒有闡釋自己之見,而是將其放到了其他如最后一章加以論說。而孔子的天命觀恰恰是我所推崇的,是一種“畏”,無需過多的理性思辨,但一切可歸其間,主體卻依舊行動。我想這樣解釋海德格爾的“此在”也更為貼切。
      
      命即我,我即命,二者歸一,開而化之。
      
       五
      
      高二時朋友總會提及李澤厚,且給我講過李澤厚與余秋雨的趣事,我卻不以為然。有一次歷史試卷上出現(xiàn)了李澤厚的名字,高老師說了一句“這是李澤厚寫的”,當時并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可現(xiàn)在想來,高老師也是讀過并且推崇的,只是當時節(jié)制沒有繼續(xù)說。去年也是這時節(jié),朋友買了《雜著集》,三聯(lián)的精裝本,第一節(jié)課我什么都沒聽,看了很多,我預感到我被某種力量吸附著,似乎有我想要的。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便是周末放學我會去圖書城找到李澤厚的書在一個角落里讀很久,覺得書中所寫就是我等了好久的,盡管之前我不知道我等的是什么。由于高考,我也不敢買那些書,而且價格不菲,只是周末去讀。到了暑假,就狠心買了下來,每天都會看,哪怕是摩挲,仿佛我認識李澤厚、那書是我寫的一樣。以致從天津到廈門,我都會裝過來。
      
      李澤厚在訪談中說,他希望現(xiàn)在的年輕人有讀他的書的。看到這話,心里不免難受。我經常會向別人談及李澤厚,不是炫耀,真是想讓他們去讀一讀,知道中國有這樣的一位思想家?,F(xiàn)在的年輕人有個性,而在禁錮的七十年代末期,是李澤厚喊著“走我自己的路”。在思想漸為開放的八十年代,是李澤厚站在那里,用他的獨立與才學為青年學者指著路、鋪著路。
      
      如今李澤厚已入耄耋之年,但在我心里,他似乎永遠是那個當年在北大閣樓里抱病寫書的青年,也更是那個散步于黃昏小路的敏感哲人。
      
      劉再復稱他為“二十世紀中國人文科學第一小提琴手”,“小提琴手”多美的稱呼。如今他在美國落基山腳下“生活舒適”,“心境寂寥”,這或許是智者最為需要的。我想說的是,在中國的大陸,有許多年輕人站在那里,走在你的路上,而那路更是他自己的路。
      
  •     從以往的讀書經歷看:讀《論語》是件很吃力的事。古代文本和現(xiàn)代文本有很大距離,且涉及古代典章制度的細節(jié)也是今人所不易了解的。最大的問題是,這種語錄體形式所表達的內容大多沒有上下文的關聯(lián),讓人不得其解。而《論語今讀》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不但將原文解釋清楚,且還原了每段文字的具體語境環(huán)境,使人茅塞頓開。且李先生又能根據(jù)個人對相關問題的理解進行廣泛聯(lián)系和深入闡發(fā),使人讀后受益良多。真是難得的好書!
  •     
       “其實我的興趣更在老莊玄禪,這本書都是提綱,其實我更想對其中一些問題,例如宋明理學的發(fā)展行程做些細致的分析?!?br />   
      這是李澤厚本來的意圖,但終究沒有達成,只是翻炒了論語這盆冷飯,所以讓我對這樣的緣起充滿了期待,明明很清楚自己的立場,很知曉現(xiàn)在的狀況,但是為什么還要這么做呢?
      
      “時日如駛,馬齒徒增;歲月暮矣,能無撼然?!?br />   
      能生出這種感覺的人想必都是不錯的人了,如果不是在思考了人生,走過的這幾十年的人生,面對過去的每一個自己,反思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雖然我不知道究竟能記得多少,但是當走過一段或許是很長的一段路之后,我們才能更加深入的去反省。
      說不后悔,那是假話吧?;蛟S你能不去后悔,我會以為沒有好好認清自己,否則,想讓自己重新來過的人一定很多吧。沒有完美的人生,誰不想要重新體驗不同的人生呢?
      我想我對與敢說真話的人該有多么的喜歡呢?真話不一定對,也不一定好聽,但是總是能讓事情明明白白得呈現(xiàn)。每次看美劇的時候就有強烈的感覺,米國人還是喜歡講真話的,無論想怎么樣掩蓋的事實,最終都是包不住的。為何不生活的暢快點嘛。
      既然說到的這一點,我還想插入一句,任何的white lies 所謂的善意的謊言我覺得也都是廢話,或許極端了點吧,但能想明白這件事情的你應該知道的。都來說真話吧。
      應該說讓我們看看大圣人怎么為人處世治家治國。
      
      《論語》是本很奇妙的書,它的奇妙更在于滲透,點點滴滴都滲透到每個中國人的言語里,思想里。還有一點不得不提,《論語》的存在已經不僅僅只是一本書了,不識字的,不讀書的人,不自覺地也會像書里寫的一樣。
      《圣經》就是這樣了,我前幾天去參加了一個基督教堂的禮拜,牧師在主持,我周圍坐滿了人,但年紀都是大我?guī)妆兜慕掏搅?,虔誠的阿門不斷從嘴里,不,是心里涌出來。他們說的很多理想很多為人之道都很有道理,都是與人為善的。我也是從了孔子的“敬鬼神而遠之”了,我尊重他們的信仰和虔誠,但是我還是選擇不相信。這些信仰都是一樣,有了一個精神寄托之后可以去充分發(fā)泄自己的感情。那么為什么中國的儒不能成為宗教呢?難道孔子不是上帝的兒子,不能呼風喚雨救贖人類?還是統(tǒng)治者怕人類有了別的信仰就難以統(tǒng)治。中國沒有統(tǒng)一的大型的宗教,民間的各種諸如媽祖,觀音等就成了替代品。其實人類還是很容易就滿足了的,尤其是心靈上的慰藉比物質上的要容易,當然這都不是絕對的。
      
      中國的哲學也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構架,《論語》在這個時候又充當著什么樣的角色呢?李澤厚先生說論語傳遞出的哲學不是柏拉圖的理式追求,也不是黑格爾的邏輯建構?;卮鸬膯栴}是充滿詩意的,需要細細體會,在生活中悟出真諦。所以是中國實用理性的哲學。
      
      李澤厚先生就是要從半哲學半宗教的角度來讀論語。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而
      這個應該是我最早知曉的論語了,本來我是想寫點我們不常見的句子,其實最熟悉的就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我覺得我們應該有更加深入和嶄新的觀點了。
      
      本來這本書是《論語》心得,我現(xiàn)在寫的是心得的心得,我究竟能不能分析得比李澤厚先生更加深入些呢?我只能說用我的眼光和思維,很久之前看的《美的歷程》讓我一頭霧水,對于美學我于是知道了一點,可以愛美欣賞美,但是讀不懂美學?;蛟S那時候太小,產生了恐懼感之后再也沒有碰過美學的書籍,我現(xiàn)在修煉的差不多了么?該拿本來練練手了吧。
      
      回歸正題。學習要常常實踐,其實這兒我就發(fā)現(xiàn)我們理解的“習”是不對的了,以前學的都是溫習,然后還會引經據(jù)典地告訴我們回家要溫書,其實要去實踐啊。我似乎是剛剛才了解到原來這么簡單地一句論語,我都錯了,把學習到的東西拿來實踐,這個是很具有時代意義的。以前上中的時候,課時滿滿的,完全沒了做其他事情的時間。這個違反了孔老夫子教授我們的實踐要和學習結合起來。
      “不亦說乎”其實就是很快樂,我們沒有時間去享受這個快樂,等我們安于背答案記公式抄論文后,我們原本的好奇心早已丟光了,現(xiàn)在讓我感到很可悲的事情是大學中給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們都不愿意去花時間花精力來做好它。首先我覺得原因在我們,我們不愿意去承擔這些任務的責任,沒有標準答案,沒有了參考,我們只能靠自己的摸索得出結論,沒錯了,我們畏懼了。其次這些實踐環(huán)節(jié)都沒有有機的和我們所學的理論結合在一起,就算我們想去實踐,我們也無從下手。
      
      由于我最近就在做課程設計,所以這方面的感觸挺深。真正的“學而時習之”應該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完美的話就是每位同學都“不亦說乎”。
      學習這件事情應該也是和自我意志相關。或者說天賦占了很大一部分,學習這件事情不是光自己主動就能成功的,當然自己的意志力也是可以改變很多東西的。真正去達到我們想要的境界就足夠了。
      
      作為開篇,論語強調了“說”“樂”,這個和西方的“罪感文化”日本的“恥感文化”相差很多,人人生而有罪,活著就是要凈化內心。儒家思想是“樂感文化”。場景就設定在此世間,不想來世不想前生,人活著就是要“說”“樂”,如果單單理解成活著就是要追求快樂似乎把孔夫子說的又太簡單了。它不離人世不離感性,卻又超脫他們。
      
      關于朋友相聚,這個無論在哪個年代,采用什么樣的交通方式都不會有所改變。但是文中所提到的“朋”其實應該是大家一起談論哲學切磋修養(yǎng)的士大夫學者,儒家思想關于這個還是界限挺分明的,和庶民能談論什么呢?他們注重內心世界的交流,就算朋友是來反駁自己的觀點,和自己爭論的,那也應該感到開心。古代朋友來一趟不容易,肯定要住上數(shù)日,主人要招待好,還要相處融洽,或許在當時這一點還比較困難,柴米油鹽都要多消耗很多,所以來了朋友還要和自己交流觀點,不是一件看似簡單快樂的事情。
      
      然后緊跟著的是別人不了解自己,不用感到悲傷,這才是君子。當朋友來反駁了自己,不同意自己的觀點,甚至貶低了自己的時候,我們可以淡然地說:你們都不懂我。這才是君子之道。朋友“騙吃騙喝”之后又不贊同你,本來想在思想上,心理上得到慰藉,卻又遭受打擊,這個時候應該聽孔夫子的教誨,做一個君子。
      
      別人不理解你,這沒什么奇怪,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這才好,但是讀書人就是想要個思想上的認同感,沒有人欣賞那表演了做什么?誰都不是圣人,不過圣人自然有無數(shù)無數(shù)追隨者,所以做君子也是自我安慰了。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公治長
      
      孔子對子貢說:你與顏回誰強?子貢回答說:我哪敢比顏回?他聽到一件事便推知十件事,我聽了一件才推知兩件??鬃诱f: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
      
      這兒出現(xiàn)了很奇怪的一個翻譯,就是很多翻譯《論語》的書籍中,都把最后一句翻譯成“我允許你不如他”。這難道是為了維護孔子的權威?不能說他不如別人?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鬃右灿兴叫陌?,圣人也會吃飯拉屎吧。這兒孔夫子怎么能擺這個態(tài)度,問完學生之后又說,恩,我允許你不如他。唉,如果真的有這樣的翻譯那簡直爛透了。
      
      孔子在這兒也是自謙,其實稍稍有點修養(yǎng)的中國人都是謙虛的吧。這個我覺得還是很厲害的,吹牛的人不少,謙虛的人才可貴了。不過話說回來,遇上謙虛的人其實還是很有壓力的。對方的實力完全看不出來嘛。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丟磚頭后,那種感覺只能是——無地自容啦。還是真實的存在著吧。
      
      孔子問子貢這個問題,是不是要難為他考驗他呢?在孔子身邊的人都不是一般人了,他們可以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謙虛的很真實。顏回聞一知十,自己只能知二,謙卑的姿態(tài)盡顯無遺,能不教孔夫子歡喜么?
      
      所以說孔子和弟子在一起相處能夠有多快樂。
      
      高中時候很喜歡一本書《追風箏的人The Kite Runner》因為從那個時候起我才知道,面對一個心靈無比純凈的人,就像通透的水面上看到自己,自己的內心世界確是那么的邪惡,那種感覺我雖然沒有,但很神奇得可以完完全全得領悟了。我知道了為一個可以付出那么多那么多,可以完全不計成本,不報任何怨恨的。這件事情在我生活的環(huán)境里是遇不上的了,有時候我看一些公益活動的宣傳照片,看見那么純凈的眼睛,不帶任何猶豫的真誠,真的自愧不如,自己該是有多么腐朽?!
      
      這兒我是覺得孔子面對自己那么多得意門生的時候,即便是心里有了稍稍邪惡,也會瞬間被學生的真誠羞愧的無法適從。
      
      會不會呢?
      
      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啦。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泰伯
      
      孔子說:泰伯可以說是最高德行了啊。三次讓出國君位置,百姓都不知怎么去稱贊他了。
      
      朱熹注:泰伯乃周大王之長子。
      其實史書的記載還是很少的,為什么要三次讓出國君的位置呢?我們見過太多殺父繼位,兄弟殘殺,謀權篡位,庶民造反的,王位這個誘惑哪怕是在今日也會讓人無法抵御吧。泰伯是正常人么?有正常人的心智么?
      
      這個我是不得而知的,但似乎這有點那個什么民主的意味。民主哈哈,剛看到走讀大中華說留學的低齡化,是家長舉腳不滿中國的教育。這個問題我說不明白,也完全沒有任何的話語權,但是作為一個經歷了這個體制20年的青年,我看到太多弊端,事實結果也證明了這種體制是不行的,落后的,如何改變我想不是沒有人嘗試的,效果在哪里?逃避了又能解決什么問題,只能在另一片土地上看孩子們繼續(xù)處在“水深火熱”中。
      
      三是一個虛數(shù),感謝我的語文老師還能讓我記住這個。泰伯這么做我不能理解,沒有事實真相,我也想不出來他究竟為何這么做,猜想可以有,終究也僅僅是猜測罷了。百姓們的觀點我覺得不可信,百姓有時候真的看不清狀況,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雞同鴨講,是容易被利用的。唉,我自己就是百姓。
      
      儒家把理想國,烏托邦放在“復三代之盛”講,唉,理想這玩意兒還真陰魂不散。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吧。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子罕
      
      孔子很少講利,許命,許仁。
      
      《論語》中很少提到利,但是講命,仁的卻很多。
      我們知道《論語》不是孔子出的書,而是后人總結孔夫子的話語言論集結的一本書。孔子究竟說不說利呢?還是社會上更加流行命和仁,流傳的廣,被后人記住的多,抑或是不受統(tǒng)治者喜愛就夭折了?還是不得而知,我們能知道的真的有限,這也是各種事情的魅力點。
      
      “命”是“宿命”么?
      
      它是非邏輯的,不能預測的。這個觀點流行了該有幾千年了,我現(xiàn)在更加傾向于我們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我不說命運,那個對于我而言傳奇色彩太濃郁,化不開了。讓現(xiàn)在的行動具有未來的意義,這個不是假話,我們自己的力量還是無限大的。
      
      如果你是一個劍士,那么應該懂得怎么去控制刀刃的力量,它可以砍不斷一張紙,但卻可以斬斷鋼鐵。物理學上,分子結構上說不通了,恰恰我還是學這個的,似乎有悖于科學啦。我沒有感到絲毫矛盾,能用科學解釋的事情又能有幾樣?
      
      別懷疑自己啦,我是不會“認命”的。
      
      李澤厚先生也說要排除這些主宰人們的異己的力量,你們憑什么來設定我?我是漫畫中的角色么?
      
      關于“仁”,儒家思想的核心了,我怎么也要談談這個?!懊笔鞘裁?,很難知曉。而“仁”確實我們可以掌控的。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是說我們可以知道“道”就是一個存在的物,但是如果可以說出來,那就不是“道”了。這個很玄妙啊?!叭省币彩侨绱?,雖有理則,并無常規(guī),能做到仁義的都是各有各的仁義,仁人志士也是紛繁多樣。
      
      其實要去定義“仁”也很簡單,可以說是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我們可以去復制么?答案是肯定的,NO。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我們注重思想境界,對比中西方的文學作品,繪畫作品都不難得出這一點。
      
      李澤厚先生在后記中說孔子乃“本質主義”的虛構??鬃邮欠翊嬖冢课胰ミ^曲阜,看孔子故居時候,是不帶任何感情的,如果真的是孔子故里,那也不應該有很奇妙的穿越感吧,不過是生活過得地方,我們也只能臆想下,啊,孔圣人睡過這張床,孔圣人用過這個碗。那又如何,絲毫不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怕一毫克的改變。
      
      人類是要思想寄托的,終究讓我們活下去的還是意志,是思想,等到我丟掉了思想我寧愿選擇死亡?!墩撜Z》中的很多言論都是自己理解的為妙,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心理暗示,就去怎么解讀,孔夫子當然是圣人,我只能活在最底層成天想著吃上飯等等庸俗的事情吧。
      
      《論語》這本微言大義的書,從小就沒有好好的利用好,小孩子會懂么?沒有生活的磨練能理解到哪一層?作者寫書就是“請讀者思量”的,李澤厚先生的態(tài)度我真的很贊賞,和緣起毫無二致,希望我們都能從《論語》中找到自己,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吧。
      
      
      
  •     大三時,無意中借閱了包裝簡約雅致的三聯(lián)簡裝版《歷史本體論》,“李澤厚”的名字雖從未聽過,卻讓人頓生好感。
      初讀時,只覺得此書絕非俗作,也許遠非我的修養(yǎng)所能讀懂。強忍著倦意和惰性挺過了那一段“適應期”,漸入佳境。一日,讀及“馬克思、恩格斯以及鄙人……”,方知此書輕重。那段日子逢人便說,“哥們正在讀一本大書!”感謝這只因包裝看起來脫俗便借閱此書的緣分,是它讓無所事事,無知混頓的我立志為學。之后又以《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加深了對李澤厚哲學思想的認識。讀這兩本書的日子,精神煥發(fā),常感喜悅,沉浸在作者詩一般的文字和對生命偶然性、儒學精神的熱情謳歌中。
      《論語今讀》中,作者常借譯注《論語》闡述哲學、美學。由于反復讀過前述兩本書,對于“社會性道德與宗教性道德”、“文化心理積淀”、“情本體”等論,已不覺新鮮。當年的封禁致使如今我輩聽說過李澤厚的人寥寥無幾,這些關乎民族前路的金玉良言,有關人士大概是聽不進去的,不多想了。
      所以讀此書時,我偏重于學習《論語》本身的要義。最喜歡之處,在于作者為每章精心挑選的前人注述,如“朱注”、“康注”等等。或許對于普通人,很難有雅興去閱讀宋明理學之詞或者《大同書》,但是通過這些精選的片斷,亦可窺見先哲思想的光輝,領略大師文字之美。在“記”的部分,作者也常提及名家宿儒的作品,至少讓我學到些好書的名字。
      至于儒學要義、儒學之美,除非原文摘抄,以小弟的功力,實難表述清楚,須親自翻開《論語今讀》。
  •     說來也巧,6月中旬開始讀這本書之后,南方人物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人物剛好是李澤厚,標題是:八十李澤厚,寂寞的先知。
      
      他也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二十幾歲即因與美學名家朱光潛論戰(zhàn)而成名,八十年代他的學術性的美學書籍居然在社會上風靡一時,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讀了整整一個月,終于將這本500多頁的書讀完,非常、相當有成就感,畢竟是第一次全部讀完這本書(也為自己汗顏,畢竟這也是系里的必修啊!)
      
      此前最接近孔子的一次,就是讀錢穆的《孔子傳》,比起他的《論語新解》,這本書相對簡單易讀,而且呈現(xiàn)出的孔子形象,也比較可愛。
      
      對《論語》的解讀,幾千年來從未停止,最近的不是有于丹的“心靈雞湯”式么?比較出名的幾大學派,有漢代董仲舒,宋明理學,現(xiàn)代儒學等等。人家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論語》也是吧?
      
      <今讀>的開頭,就明確指出,這本書在于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一個在原始氏族制度瓦解的社會里奔走救贖禮崩樂壞的時代的孔子。
      
      黑格爾曾經嘲笑論語就是一本人生箴言,根本沒有哲學思辨的成分。當我們從前三三兩兩讀著《論語》里的篇章時,得出的結論可能也正是如此。
      
      而李澤厚則否定了這種看法?!墩撜Z》不是散漫的無體系的格言。相反,通篇讀完,孔子的思想已經浮出水面。書中闡述了他的哲學、教育及政治思想。
      
      但中國人確實不善于思辨哲學,《論語》所體現(xiàn)的哲學為“實用理性”,即一切思想均可應用于政治和生活。因此與西方的哲學體系分發(fā)為兩種不同的體系,這種體系的分別也正是東西方文化的差別所在。
      
      孔子思想的源頭及最終的理想即是原始氏族社會時期的社會關系。氏族長不僅在政治上統(tǒng)領族人,而在在思想道德上,也是部落的典范,比如堯舜。因此,中國人對統(tǒng)治者向來要求“內圣外王”,及“社會性公德”與“宗教性私德”不分。同時,這些首領是由古代負責與上帝溝通的巫師發(fā)展而來。也造成了中國社會的政教統(tǒng)一。
      
      
      孔子的貢獻之一,在于對氏族社會形成的一些典禮,禮儀,重新進行解釋,內化為中國人心中的情感,即“仁”。比如,守孝三年的制度,古已有之。而在孔子這里,就解釋成了,嬰兒從出生到脫離父母的懷抱有3年的時間,因此孝子要用3年的時間來報答父母,已寄哀思。"禮"經情感化而變成“仁”(所謂“情本體”),內化為中國人的文化積淀,團結了整個民族。
      
      以上所述的“情本體”“兩種道德”等等,只是《今讀》所闡述的基本的理論基礎?!墩撜Z》各章,從一些細節(jié)方面對這些理論進行解釋、補充及說明。
      
      當然,《今讀》的目的之一是還原真實的孔子。如果在讀《論語》之前,讀者不去接觸其他各家的闡釋,則各章中所顯現(xiàn)出來的孔子形象,也絕不是后世所看到的在神壇之上受人膜拜的圣人。
      
      比如,孔子的“經”與“權”,即原則性與靈活性。理論上三年守孝,那如果守孝一年之后,你覺得自己可以接受錦衣玉食,孔子也認為可以,因為守孝是為了寄托哀思,時間只是一種表達方式。比如,如何報怨?以德么?不是,孔子說,要“以直報怨”,公正對待,這就是報答別人怨仇的方式,犯不著人家打你左臉,你右臉也伸過去給人家打......
      
      孔子的弟子中,除了顏回最為人熟知之外,《論語》中所刻畫的其他的人物,也各有特性,栩栩如生,如勇猛的子路,好辯的宰我,遲鈍的樊遲,修身養(yǎng)性的曾子,一心從政的子張等等。對待不同的學生,孔子的教育方法也不同,可謂因材施教也......
      
      松下幸之助創(chuàng)辦的旨在培養(yǎng)青年政治力量的松下政經塾,將《論語》列為學員必讀科目,且必須熟練背誦?!墩撜Z》的魅力,跨越時代與國家。如果有時間,還是可以多讀幾遍滴!
  •     第一次寫書評,以前都是在本上寫讀書札記, 多說無益就一句話 楊伯峻的《論語譯注》 李澤厚的《論語今讀》 南懷瑾的《論語別裁》要讀,而且要精讀,要用一輩子來讀,因為這個社會需要這樣的經典。人需要這樣的養(yǎng)分。
  •     七年前初版時即讀過,當時印象很好,似乎兩三天看完的,做了很多評注,可惜書不知搞哪里去了,前幾天又買了一本,印象就不太好了,但暫時還說不出什么,因為還沒有讀多少。感覺就是作者視野雖廣,但是,僅限于哲學,歷史,等文科領域。
       不過,無論如何,有李澤厚來注評論語,真是當代學人之幸,以大哲學家而注論語,以自己的一套哲學體系來解析論語,特別是在這個中西融合的時代,作者不但有自成一套的哲學,而且,還有西人的眼光,當代的視角,一切只是平視之,同時,又有理解之同情。這種中國哲學再造的功夫,以當今之世推之,還有幾個人能做得了呢?作者說要把老子,莊子也做了,真是盼望有那么一天,不過,年齡畢竟是太大了,思想未免漸漸保守,要是早個十幾年做就好了。
  •     最近在看四書,用孔子他老人家的話說,叫溫故知新。讀書時代的好讀書不求甚解,遺留了一大堆的歷史問題。這次正好也可以挨個解決。
      
      
      
       于是我 最近在想“語言環(huán)境”的問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說話背景。提及這個問題,是因為《論語》里面的一句話。
      
      
      
       《論語.為政篇》里,孔子有這么一句話: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從古到今,對這句話的解釋一向有兩個互相對立的理解。就現(xiàn)代而言,主要是以楊伯峻先生的“攻”派,和李澤厚先生的“不攻”派兩種比較主流的解釋方式。而其解釋的著重點,我估摸著,大約就是說話背景的問題了。
      
      
      
       先說李先生的“不攻”主義。按李先生的理解,孔子這句話意思大約是:不要去攻擊和你不同的異端學說,那樣的話,反而是有害的??! 假如這么解釋,那么這個“害”字,就可以理解為有害,而最核心引起分歧的字義,基本上在于最后的那個“已”字。按李先生的理解的話,那么這個“已”就是無實意的語氣助詞了。
      
      李先生的解釋,基于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主要是“儒學”教義中的“寬容精神”。中國儒學,千百年來的延續(xù),一直講究一個“求同存異,兼容并蓄”。這可以具體體現(xiàn)在孟子吸收墨家兼愛思想、荀子吸收法家法治思想,日后董仲舒吸收陰陽家的“天人感應”思想,而最最主要代表性的,那自然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道釋儒”三教合一的思想了。中國儒家傳統(tǒng),重視“道理”,講究的是實用理性。因此中國人也很少為了和尚去和道士打架。于是一座山上,經常有道觀也有寺院,說不定還有書院。典型代表就是岳麓山以及嵩山。這種異常寬容的人文環(huán)境,是歐洲從中世紀以來都不可能存在的。
      
      
      
       李澤厚先生認為孔子提倡“不攻”還有一個依據(jù),就是《論語顏淵第十二》中說道,“攻己惡,無攻人之惡”,因此,李先生說“不攻”,是有其歷史和學派的文化背景的,通。
      
      
      
       再說楊先生的“攻”。楊先生的理論依據(jù),我想,第一方面是西方式的思維方式,即非黑即白,和我不一樣的,就是錯的,就該消滅。直接表現(xiàn)為基督教的十字軍東征,號稱讓全世界都沐浴在主的光輝之下。但,正如上文所說,這和中國文化的整體背景特征不符合,所以這一條應該不成立。
      
      
      
       那么楊先生為什么會這么解釋呢?我想應該和孔子自身的行為有關?!妒酚洝泛汀吨悄摇吩浂加涊d過一個故事:孔子殺少正卯。
      
      
      
       話說魯國有個學者,叫少正卯,長的帥不帥我不知道,但是口才非常好,而且知識相當豐富,于是很是吸引了一些學生去求學。雖然孔子也算是能說會道的,但和少正卯一比就沒什么魅力了,他的學生除顏回外都多次翹課去聽少正卯的講座,甚至干脆轉學了,孔子看著空蕩蕩的教室,曾經很不爽的問顏回:我K,人都死到哪里去了?
      
      
      
       顏回是個很低調并且內斂的人,面對這種情況,就和老師說,天太熱了,大家去游泳啦。雖然顏回給同學們做了掩護,但是孔子還是知道了少正卯在挖自己墻角。當時孔子沒有權勢,又說不過人家,也不好開什么無遮大會來PK。但少正卯嚴重影響了孔子的生意,雖然學費低,但好歹還是有些臘肉可以吃嘛。這下好了,連臘肉都沒得了,孔子那個怨恨啊。于是估計心里在想,你個異端邪說,看老子以后怎么收拾你。因此孔子極度討厭雄辯之人,故而時常說“巧言亂德”,提倡“君子敏于行而訥于言”。老先生于是還遷怒了。。。話說子路要子羔做一個縣的縣長,孔子就說了,你小子這是誤人子弟?。∽勇氛f了,有老百姓,有莊稼給他們種,難道一定要讀書才算是學問么?孔子于是說,所以我才討厭狡辯的人。
      
      
      
       這話沒多長時間,魯國的君主就任命孔子擔任大司寇一職,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家最高法院院長兼任最高檢察院院長??鬃右豢?,機會來了,就逮捕了少正卯,給少正卯安了一個罪名:以異端邪說荼毒魯國年輕人的思想。然后把少正卯給殺了。
      
      
      
       而且,孔子還專門說了少正卯五大惡,簡直就是把自己的敵人死死踩在腳底下,死了還不放過人家的名聲。因此,我認為,孔子說這句話時的背景,很可能是把少正卯殺了以后,在給自己的學生講道理。很可能就是在回答問他為什么要殺少正卯的那個子貢的問題,順帶還下了總結性語言。假如楊先生是考慮這樣的語言背景的話,那解釋為“攻”,就相當準確了。
      
      
      
       于是乎,語言環(huán)境何其重要,一句話,不過8個字,但假如考慮的語言背景不同,那意思可就完全反了啊。慎思,慎思。
      
      
  •     李澤厚大師不愧是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不可傲過的“巨將”《論語》本身就是五千精神文明的“皇帝”但較深。不推薦精讀。而李澤厚大師的這本《論語今讀》就是東方維納斯的一個美女形象。深入淺出。把這本書讀完讀懂了就搞懂了做人的基本道理。最后感謝盜版書商給了我們“廉價的”精神食糧。
  •     剛讀完李澤厚老先生的《論語今讀》,之所以定這個題目,與自己的專業(yè)相聯(lián)系,才有了心理模式這個角度。其實談不上自己的看法,充其量也就是一片讀后總結而已,練讀后感都算不上。急于記下自己對夫子和老先生的認識,才有了這篇文章。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往往是通過行為來推演心理狀態(tài)或人格特征。雖然這一研究方法給我?guī)砹撕芏嗟睦Щ?,但是在讀書的時候,不才還是潛意識的沿用了這一傳統(tǒng)方法來思考老先生和老夫子的文字。
       因此,首當其沖便是夫子的行為模式。夫子的行為模式,莫過于禮。在中國,禮是非常乃至極端重要的人際交往手段,斗膽運用《茶館》里松二爺?shù)慕浀湔Z錄:“怎么說,缺什么不能缺了禮兒不是?”,即使在道德基線日益下降的現(xiàn)代社會,中國人也是十分講究禮儀規(guī)矩,人情往來的。然而子之禮,并非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人情往來,我們所謂的“請客送禮”,而是一套完整的制度規(guī)范,即周文王所定之周禮。什么是周禮?周禮是文王將從遠古到殷商的原始禮儀加以大規(guī)模的整理、改造和規(guī)范化而形成的用來維系社會穩(wěn)定的行為規(guī)范。上至天子諸侯,下至庶民百姓,都有一套特定的行為規(guī)范。這套行為規(guī)范,以孝為前提,以祭祀和尊敬祖先為核心,形式卻是多種多樣,至祭祀,至朝拜,至舞蹈音樂(如八侑),乃至天子門前幾棵樹,諸侯門前幾顆樹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芍^等級森嚴,具有明確的等級性。然而,與之對立,有明確的等級性必然有明確民主性,所謂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嘛。因此子常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也曾說過“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現(xiàn)在某某富豪聲勢浩大的母親葬禮,某某權二代富二代的浩浩蕩蕩的婚禮車隊,不僅讓人不堪入目,更讓人深深體會到當今中國貧富差異之大,等級差別之巨!莫談國事,言歸正傳,再看周禮。正是因為周禮的等級性和民主性,因而周禮并不適合春秋戰(zhàn)國那個資本積累的時代,李澤厚老先生也是諷刺的稱那個時代為“禮壞樂崩”的時代,新興的諸侯通過經營商業(yè)和資本積累逐漸強大起來(呂不韋便是典型代表),不再以周天子為尊,深深打破了周禮等級性。有名句“孔子謂季氏曰‘八侑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為證,也有“‘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為證??佳械臅r候讀過一些馬克思主義,想來用這位先哲的話來詮釋,也是周禮并不符合當時的生產力的需求吧?呵呵。不幸的是,歷史總是在悲劇性的二律背反中進行的:強大的生產力發(fā)展必然以道德的落后為代價,社會資產的增加必然以絕大部分人的犧牲為代價。興起的諸侯階級在打破周禮等級性的同時,為了維護其階級統(tǒng)治,也在破壞這周禮的民主性和社會性,因此夫子才有了“苛政猛于虎”的感嘆!這是一個矛盾的歷史現(xiàn)象,也是一個矛盾的客觀存在。在這樣一個矛盾的年代,夫子極力保留傳統(tǒng)顯得那么的不合事宜,那么的不知君心,后來也證明,中國的“祖宗之法不可變”到了何等迂腐的程度,迫害的仁人志士之多令人發(fā)指,我想,這也是儒學被人利用的悲劇所在吧?不過,諸侯的行為也不值得效仿,常年以來的相互侵伐,破壞禮法,鉤心斗角,不僅破壞了社會的穩(wěn)定,也使得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是赤裸裸的犯罪和極深的業(yè)力。因此我同意李老先生的說法:面對傳統(tǒng),改良大于保守,吸收強于推翻。這是一個哲學政治問題,也是我認為夫子的行為模式具有局限性的理論依據(jù)。
       當然,夫子并不是沒有改良,正如心理學家常說的一句正確的廢話一樣,行為與心理并不是一一對應的,夫子的改良,并沒有確實的落到行為之處,而是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了一個心理模式----仁。仁是一個復雜的概念,李老先生說,最初子提出仁,是為了釋“禮”也是為了護“禮”,要求維護或恢復周禮是仁的根本目標。同樣也正如心理學家常說的一句正確的不廢話一樣,人類對外界事物的認知才是支配人類行為的根本原因,仁這一心理模式大大超越了禮,成為儒學的本質與根本。李老先生認為,仁的結構,存在四種因素:(一)血緣基礎(二)心理原則(三)人道主義(四)個體人格。這四個因素相互作用,構成了仁的整體,形成了仁的整體特征,即李老先生所講的實用理性。所謂實用理性,首先指的是一種理性精神或理性態(tài)度?!安皇怯媚撤N神秘的狂熱而是用冷靜的現(xiàn)實的合理的態(tài)度來解說和對待事物和傳統(tǒng);不是禁欲或縱欲式地扼殺或放任情感欲望(比如存天理,滅人欲),而是用理智來引導滿足情欲;不是對人對己的虛無主義或利己主義,而是在人道和人格的追求中取得某種均衡”并且,仁的這種特點,極端重視現(xiàn)實實用,不去探求理論性的哲學課題,思辨的抽象難題,而是“用理性作為實踐的引導,來規(guī)范塑造情感,意志和行為”,所謂,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進則建工立業(yè),退則立說著書,這可以說是我們常說的中庸(當然最先是夫子說的),也是仁最大的特點,更是我們中國人最大的特點。然而論語中有上百次提到仁,并不能給我們一個有關仁的清晰的定義。不過秉承李老先生所說的實用理性,單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這個爛大學的爛大學生(吾母之名言)斗膽提出了這么一個概念,所謂仁,就是在血緣關系的基礎上,是在理性認知的指導下,以尊敬和愛人的情感為核心,輻射出的一種對外的行為模式和對內的理想人格,并且這種行為--心理模式具有極強的實用性。
       值得尊敬的是,夫子和李澤厚老先生在闡述這種行為--心理模式時,并沒有像我這樣爛大學的爛大學生一樣用這樣抽象,朋友稱之為裝逼的語言,他們只是像一個個年事已高的長者一樣,諄諄教誨,告訴我們對待人生,要用積極進取的精神,知道“君子以自強不息”;服從理性,不暴怒,“不怨天,不尤人”;善于協(xié)調群體,懂得“泛愛眾”。在培養(yǎng)仁心的時候,不僅要追求知識、勤奮學習,而且要自我控制、鍛煉意志?!俺劦?,夕死可已”和“約之以禮”要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因此,可以說,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健康的人格特征乃至一個人的培養(yǎng),不是所謂學習拿文憑可以培養(yǎng)出來的,不是所謂混社會可以培養(yǎng)出來的,也不是成天胡思亂想可以培養(yǎng)出來的,而是“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行有余力,則學以文”,并且懂得“吾日三省吾身”來克制約束自己,明白“歲寒,而知松柏之后調也”,來鍛煉強大的意志,才是一個健康的人的培養(yǎng)之道。
       夫子的行為與人格,令人尊敬;李老先生細心詮釋,大膽解讀,同樣令人尊敬。
      
      
  •      李澤厚先生是研究中國古代美學的大家,在哲學,美學,文學領域也頗有造詣。“南方周末”曾經對李澤厚先生做過一次專訪,文章以魯迅先生開頭,及至李澤厚先生,筆者以為寫得很好,完全符合“鳳頭”之意,故借用于此。
      
       ——據(jù)說,魯迅曾經想寫一部長篇小說,描摹包括自己這代人在內的4代知識分 子,可惜最后沒有實現(xiàn)。而李澤厚曾經想寫一部思想史論,記錄中國近現(xiàn)代6代知識分子,研究這每一代人的時代使命、道德責任、現(xiàn)實功能和其間的傳承、沖突 等。在他的構想中,康有為(第一代)、魯迅(第二代)、毛澤東(第三代),可能是最為重要的3位。我們不得而知,他把自己歸為第幾代,對自己這代人的時代 使命、道德責任、現(xiàn)實功能,又如何認識和踐行,因為這部思想史論最后并沒有按預想的面目問世。
      
       李澤厚先生的作品曾在上個世紀80年代隆盛于國內,甚至有人這樣概括:80年代,鄧麗君是愛情的啟蒙老師,李澤厚是思想的啟蒙老師。由此可見李澤厚先生的“流行”,這種事在一個真正的學者身上絕對是小概率事件。這也至少說明了李澤厚先生做學問高深但為人為文都是何等得平易近人。
      
       這本《論語今讀》是李澤厚先生于1989—1994年期間完成的, 為李澤厚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先后對二十篇《論語》逐一讀解。其書的體例分為譯、注、記。譯章盡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原貌,采用直譯,對于專有詞匯如“君 子”、“小人”則一律不譯,而重要的詞匯如“仁”“禮”“義”則有專章說明;注則參考朱熹的《論語集注》、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陳樹德的《論語集釋》等 多家注,力求精簡全面;記是作者的評論、札記和解說?;蛑v本文,或談哲學、或發(fā)議論,無一定之規(guī),明白透徹,文體活潑。
      
       《今讀》的內容有四部分:原文、譯文、歷代注釋、作者自己的解讀。言簡意賅,清楚明白,有深度也有廣度。
      
       對儒學和孔子的研究現(xiàn)在幾乎成為顯學,電視臺上娓娓善言的女教授,市面上名目繁多的解讀分析,甚至端午節(jié)我去串親戚的時候,家里叔叔輩的人都在向我們這些“孩子”推薦這樣那樣的心得... ...電視節(jié)目我看過了,書也拜讀了,可確實沒什么觸動或者特別的感受,實在是不能理解這樣的解讀為什么這樣紅。也曾經和老師探討過這個問題,老師的解釋是:這是一個信仰稀缺的時代,人們太容易被這種古色古香,又閃爍的所謂思想光芒的東西所迷惑了。
      
       現(xiàn)在再捧起李澤厚先生的《論語今讀》,再一句一句地閱讀下來,心靈仿佛也沉靜也澄澈了。
      
       儒學無疑是構成中國哲學的重要部分,《論語》于是自然而然成為了探究中國哲學或者中國人性格的一本最直觀的材料。儒學在中國人的心中其實是有著一種類似宗教的作用的,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基督教于西方文明的那種影響,筆者以為,儒學優(yōu)于宗教的地方恰恰就在這里:它包含哲理,卻又極富實用性,很多時候甚至可以直接用來指導現(xiàn)實生活。
      
       譬如“學而”中的這一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是《論語》中頗為膾炙人口的一段?!敖褡x”中譯為: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謀劃考慮,進了心沒有?與朋友相交,有沒有不信實的地方?所傳授給別人的東西,自己實踐過了沒有?”
      
       在其后的“記”中,李澤厚先生對這段話進行了解讀。李澤厚先生的解讀可以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普遍聯(lián)系對應理解,李澤厚先生說人都是處在一個與他人共在的整體中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社會,每個人都處在與他人或它物的聯(lián)系之中,也正是因為如此,每個人的所作所為所產生的影響往往不止于行為者自身,或大或小,或既可或以后都會對其他人,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那么作為一個完整正直的人,尤其是儒家,強調人要修身養(yǎng)性,要持“君子”之道,要內圣之后外王,最終推動整個社會的一個良性發(fā)展。那么要實現(xiàn)這樣的理想,首先就要從自身做起。即這段話所說到的“日三省吾身”。
      
       而三省的內容置于今日,也絲毫沒有過時。于筆者而言,這三省中的最后一省,——“傳不習乎?”無疑是有著更為具體的指導意義,作為一名老師,傳授給學生的知識,不經過反復的實踐與驗證是斷然不可輕易出口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倘若未加驗證傳授的是不實之識,恐怕也就是誤人子弟,枉為人師了。
      
       在“為政第二”中有兩句也使筆者印象頗深。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這又是一句國人耳熟能詳?shù)摹懊浴保袑W課本中就收錄了這句,記得課本取的是本意,是講學習態(tài)度,要溫習學過的東西,從而更好的掌握新知識,能做到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當然這只是對這句話最表層意思的學習,李澤厚先生在本句的“記”中寫道:中國極端重視歷史經驗,記錄各種經驗,教訓,以為未來殷鑒,乃此文明一大特征。中國史書之多,舉世無匹。當然中國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且紙張印刷之術又適于此處,這也為中國的史書傳統(tǒng)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記錄歷史不是為了記錄或者回憶,是為了從過去學習好指導將來,這一點也可以在前面寫道的“吾日三省吾身”中得以體現(xiàn):吾三省吾身,是對過去的一天中自己的言行思想進行回顧總結,其目的是梳理功過,今日過后的明日繼續(xù)“功”而避免“過”。這句話也很生動地體現(xiàn)了儒學的一大特征, 那就是實用性。
      
       記得曾看到一本書中有這樣的說法,四大發(fā)明以及許許多多的實用技術皆發(fā)端于中國, 但這些技術之上的理論思想?yún)s發(fā)軔于西方。例如我國古代就有了地動儀指南針,但卻沒有發(fā)展出相應的地理學物理學。作者就認為這種現(xiàn)象就是由中國人的“實用理性”造成的。這樣的觀點也不無道理,但是實用自有實用的好處,譬如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的飛速發(fā)展本身就驗證了中國人性格中的這種“實用理性”的作用,正如鄧小平曾說過的“白貓黑貓”理論,迅速地接受先進生產技術和應用科學,并迅速地于生產實踐中加以應用,實現(xiàn)發(fā)展的目的,這一點上,我們無疑做得很好。但正如那位作者所發(fā)現(xiàn)的,這種實用理性也有它無法規(guī)避的副作用,那就是忽略思想上的同步更新。
      
       現(xiàn)在資訊發(fā)達,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主動或被動地接受各種各樣信息的沖擊(在此處,筆者所指的信息是廣義的信息),如果缺乏良好的信息處理機制,一個人很容易在海量的信息中迷失,進而失去理智做出一些違背社會道德的事情。譬如前一陣子多起的小學,幼兒園里的惡意行兇事件,富士康的連跳事件,網絡上的69圣戰(zhàn)... ...其實都可以歸結到這里,在這個加速發(fā)展的社會里,一部分人無法應對生活的巨大飛速變化,就會產生對這種發(fā)展的不適應反應,這種反應如果得不到及時地處理就會演變?yōu)榈钟|情緒,再進一步發(fā)展就變?yōu)椴粷M與仇恨,當這種不滿或仇恨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必然導致過激的行為。
      
       我們的社會生產力在朝著繁榮發(fā)達的方向一路狂奔,卻把思想落在了后邊。這使得我們看上去很美的發(fā)展顯得危機重重。
      
       顯然,儒學的智慧并不局限于此,孔子似乎預料到了這種實用理性發(fā)展的副作用,于是《論語》中緊隨其后,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句話。
      
       ——子曰:君子不器。
      
       這句極簡,君子不是器具。這就探討到了人性以及人的社會屬性的問題。李澤厚先生在“記”中解到,這句話今天可以讀作非robot,即人不要被異化,不要成為某種特定的工具和機械。“異化”這個概念來源于西方,是西方學界在反復思考討論的一個問題,經濟學,傳播學,社會學,人類學無一例外。原因很簡單,畢竟,人才是所有學科服務的最終點。寫到此處,就不難得出解決實用理性副作用的處方了。
      毛主席說這個世界上最可寶貴的始終是人,溫故也好,知新也罷,目的始終是服務人類,而不是服務利益。
      
       這段時間在總部培訓,最常聽到的告誡是要讀書學習充實強大自己,而不是為了上幾節(jié)課做些表面的花活兒。自己最大的感觸也在于此,從進入新東方的第一天起,首先明確的是如何進行自我定位,怎樣去認識自己。在這個基礎上,積累沉淀學識,在上課之前,在豐富物質之前務必先強大自己的精神。 人活著,不是作為任何機器或機器的部件,不是作為某種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而壓迫,占領,控制自己的“異己”力量的奴隸。人應使自己的潛在才能,個性獲得全面發(fā)展和實現(xiàn)。這才叫做“活”。而在追求這樣的“活”的過程當中,一個人也必然實現(xiàn)對他人對社會的價值實現(xiàn)。
      
       這種win-win的智慧無疑才是儒學的精髓所在。
  •     重讀李澤厚
       1980年代的李澤厚,以其《批判哲學的批判》、《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論》、《美的歷程》等充滿智慧而又令人耳目一新的論說,征服了中國思想界。那個時候,處于文化與知識雙重饑渴之中的青年學子們,對于中華文化的再度輝煌心向往之卻又將信將疑,對于借國門初開(其實是半掩半開式的)一股腦涌入中國的西洋學說深信不疑卻又不知所云。李澤厚先生的學說恰如甘甜的乳汁,充饑又解渴,點燃了我們對于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的雙重想像性期待。
       在那個劃時代的事件之后,年愈花甲的李先生,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那塊由權力編織卻又以科學命名的地界兒。這一次,他走得很遠,不是從山上步入田野,而是遠涉重洋,落戶于異國他鄉(xiāng)。此后,他也曾多次往來于陸、港等地。但來去匆忙,家已變成了客舍,客舍反更像是家了。此舉的象征意義耐人尋味?;蛟S,這是默然的言說?或許,這是在距離中略帶寂寞的遠眺?又或許,這是老先生的率性而行,寧愿在漂泊中回歸永恒寧靜的家?……或許有太多的或許,連老先生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
       終于,《論語今讀》問世了,在兩岸三地相繼發(fā)表。這使人們眼前一亮,盡管遠不如1980年代的文字效應來得光芒四射。據(jù)老先生自己說:“我之選擇做這項工作,著手于1989年秋冬,時斷時續(xù),于1994年春完成。這倒并非一時興起,偶然為之;也非客觀原因,借此躲避。實際恰恰相反。盡管我遠非鐘愛此書,但它偏偏是有關中國文化的某種‘心魂’所在?!?990年代以來的年輕的批評者們,往往以“知識者”的銳利目光自居,對老先生的“半宗教半哲學” 論、“情感本體”論、“文化積淀”說、“樂感文化”說等大加撻伐。但在我看來,應該關注的恰恰是“心魂”—一種把個體精神安頓于中華文化大化流行之中的歲暮心境。
       這種安頓,是通過與孔夫子的對話完成的。李先生著述等身,晚年卻執(zhí)意述而不作。在前言中,他這樣說:“《今讀》之所以注明為‘初稿’,并非故作謙虛,而且是我確實很想以后再多幾番修改,包括這個寫得很不順暢的‘前言’。這方面,我倒佩服古人。像朱熹,他不著意寫自己的文章、大著,卻以注好‘四書’為一生的任務,至死方休。這頗有些不現(xiàn)代化,但我現(xiàn)在寧肯更保守些。……如果能使這些中華傳統(tǒng)典籍真正成為今天和今后好讀、好用的書,那比寫我自己的文章、專著,便更有價值和意義?!蔽腋艺f,老先生這里的所謂“順暢”,不只是知識的,更是精神的,是情理合一的情當理當;不只是一己的精神,也是文化的精神,是通過今日之我的注和疏,打通重重阻隔,把一己的生命融入中華文化之中,又讓文化之流浸入現(xiàn)代中國人的心田。這種疏通性的事業(yè)所以比橫空出世、徒增紛擾的“個人專著”(更不消說那些假眾人之手、擺滿書架,內中卻情與理皆相抵牾的煌煌“巨著”)等更有價值,原因即在于此。其實,真正的“述”確比急功近利的“作”更難:它需要述之者調動自己的全部人生經驗,用整個生命去體帖古人;又需要述之者與立說之古人處于同一境界,在連續(xù)不斷的對話中開啟現(xiàn)代中國人的文化生命之旅。
       那對話,又時時充滿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警悟。我注意到,《論語》首篇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和“普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傳不習乎?’”中的兩個“習”字,先生皆以“實踐”釋之。論及前者,先生說:“學習‘為人’以及學習知識技能而且實踐之,當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中心悅之,一種有所收獲的成長快樂?!闭摷昂笳?,先生說:“自己所講授所寫作的東西,認真思索過、研究過或實踐過嗎?很好的自警語,今日之‘謬種流傳,誤人子弟’,特別是言行不一,品學分離,蓋亦多矣?!敝匾曐`履并將其納入自我成長之中,體現(xiàn)的也是一種“順暢”,一種打通知與行的阻礙隔而來的生命舒展。記得曾有論者指出:1980年代的李澤厚有著一種“欲為帝王師”的心態(tài)。這話雖有些過分,但若放到時代的大氛圍(李先生就是開那時代風氣的主要學者之一)之中加以檢視,也不無幾分道理。那個時候,在“回歸五四”和“現(xiàn)代化”的宏大敘事籠罩之下,知識人大都關注大問題、喜用大字眼,自覺不自覺地會站在國家主體的立場上,欲熔古今中外為一爐,進而指點江山,開出一副副國家現(xiàn)代化的妙計良方。那方“希望的田野”,讓人們壯懷激烈,而自我卻被卷入到了集群的、有些迷狂的未來希望,自我的精神安頓似乎已被淡忘。進入1990年代,本欲把追求主義落實到具體問題研究中的學術化趨勢,在學院中卻漸漸演變成又一次的乾嘉考據(jù)之風。不僅淡忘了“主義”,也疏離了自我。于是,問題與主義,思想與學術,精神與制度,人文與科學從而人文主義與科學主義、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人文學者與社會科學家等等的關系,都成了值得追問的問題。
       在這種情形下,強調“實踐”和“自我成長”,就是要重新認取儒者的“為己之學”。對于《論語"憲問》的“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李澤厚的今譯是:“古時的學者是為了改進自己,今日的學者是為了教訓別人?!痹凇坝洝敝校M一步引申道:“宋明儒對此揚高鑿深,無非宣揚‘內圣’高于‘外王’等等,本文干脆結合今日實際,平易解之。君不見,好些風頭正健、時髦十足的青年學人(其實也未必都年輕)專以踐踏他人炫耀自己為學問志業(yè)乎?”作為對1980和1990兩個年代學術偏向的雙重解毒,如今重提“為己之學”,確乎無須再落入宋明儒“內圣”與“外王”之辨的歷史窼臼(其實,宋明儒的那套話語原本也十分切己,因為它直接關聯(lián)著他們作為“士大夫”的社會身份)。人的自然生命有生老病死,有少年、壯年、老年;人的自然倫理有兒、孫、父、祖,人的社會倫理有徒子、徒孫、師父、師爺……考慮到正常人大都要經歷那些人生階段和身份轉換,且每個階段、每種身份都有它特定的問題和需要學習的地方,那么,成長和自我教育就是貫穿整個人生的事業(yè),不是一成為父親、祖父,一當上師父、師爺就只有教訓兒孫的份兒了。如果一個人以學問為自己的職業(yè)甚至志業(yè),那么,學問就是其自我成長之地;如果他從事的是人文、社會之學,又希望那學問能有補世用,那他首先就得讓學問發(fā)之于性情之真并能自我受用之。孔子的“君子三戒”似與此有關:“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已衰,戒之在得”。李先生所“記”也深得個中三昧:
       朱注(指朱熹的注釋)甚好?!把獨狻薄ⅰ熬Α卑ㄉ眢w和心理,特別是老人貪戀已有之名利祿位,患得患失,迎合當朝,丑態(tài)畢露,雖白發(fā)岸然的名學者亦不或免,今屢見之矣。
       一位名噪一時的大學者,在夕陽西照之時,能清醒意識到這一點,身體力行,讓自己的生命參與到大化流行之中,這是何等坦然、溫馨與從容?
       有兩種態(tài)度,真的能使中華文化斷子絕孫。一種是劉曉波的,他說,“孔子死了,李澤厚老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早該后繼無人”;一種屬于魯迅在《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中》所批評的“圣人之徒”,他們“以為父子關系,只須‘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應為長者所有。尤其墮落的,是因此責望報償,以為幼者的全部,理該做長者的犧牲”。只因有個“斷”的欲念,生命便沒了血脈貫通、生生不已的意思,如何能參與到大化流行之中?
       孔子的確死了,李澤厚也確實老了,但透過《論語今讀》,我們是否也能領略到兩位鶴發(fā)童顔的思想者跨越時空、促膝暢談的熱烈場景?
      
  •     自序
      程子曰:“頤自十八歲讀《論語》,已曉大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币酝N讀《論語》,只是為了在“義正言辭”中加些孔夫子的話混點重量,而今弱冠,重讀《論語》,竟是翻來覆去不知倦,而體會也不只是“騙小孩”那麼簡單。少讀紅樓,只覺女子甚是麻煩,一人開哭,大夥開哭。暑假重讀紅樓,只覺竟是小時候遺棄的月光寶盒,再見恨晚。
      《論語》是語錄體,文辭簡約,前後內容並不連貫(竹簡和記錄緣故),而又缺乏詳細的背景鋪陳, 異解遂滋。予知古漢語尚淺,每每閱覽皆有阻礙,但其一問一答強烈的現(xiàn)場感,輔之諸多韻句駢言,瑯瑯上口,誦之有味,用yu的話說是“讀的很舒服”。
      《漢書·藝文志》言:“《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西漢安昌侯張禹,擇《魯論》、《齊論》、《古論》善者而輯《張侯論》,此為後世《論語》之藍本。
      在體驗《論語》的過程中,我不將相關章節(jié)和觀念上綱上線,擇其善者而從,用己之人生去體悟它。所謂與時俱進,中國文字本來就彈性極大,拿來用在現(xiàn)在好的方面,就沒什麼了。當然不是說訓詁不重要,訓詁還是有它存在的價值,這樣可以有個比照,或許哪天不像現(xiàn)在這樣了,或許哪天回到以前那種情況了,便有了參照了。但是不在工夫上去驗證,事實上去說話,只從符號上去講求,終無頭緒(文院害人往往於斯)。最要緊的是要把符號用事實去驗證出來。我們通常的毛病,就是有許多觀念,也許本來並不欺人,在原來確實有這麼一回事,而後人偏不從事實說話,完全在無所依的觀念上大講形而上(並不是說形而上怎麼不好了,只是自知自己對其無力把握,故之好避開形而上學的推演辯證,而切近事實),那自然站不住腳?;蛴腥缑抑q的狡黠,但終究是欺人欺己。
      羅曼·羅蘭說“一個人生活在太古老的民族中間,是需要付出很大代價的?!痹诰耦I域方面,先人曾比我們更有智慧,他們曾親身體悟到的事,我們今天只能盲目地當作信仰。
      這篇讀書筆記寫的一直精神抖擻,但漸漸發(fā)現(xiàn)於心不安,我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寫下這種感受(或許是感到褻瀆)。這種感覺有點像上回兩個基督徒向我佈道,我【似乎饒有興趣地】追問,但追問之後,我卻懊惱自己的作為。這份情緒與上帝無關,只是覺得剛剛不該如是,心裡不安。自身體驗尚淺,自己放不過自己,便覺得此次論語劄記,強為之耳。有了不再作此類筆記之想。
      這是弱冠之年的認識體驗,以後的體驗與此書的思想當有消融增長會有新的觀點或是完全相反的觀點。
      十年之後,一向對時間看得很緊的我,甚是驚異此番提及便是十年之久。
      十年之後,而立論語該是一部劇本。
      總而言之,我要正本清源!
  •     李澤厚《論語今讀》札記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5年新版 2005年購于當當網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陸依阻。靜寄東窗,春醪獨扶,良朋悠邈,搔首延貯。
       停云藹藹,時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陸成江。有酒有酒,閑飲東窗。愿言懷人,舟車靡從。
       東園之樹,枝條再榮,競用新好,以招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說彼平生。
      
       詩人通過寫這首詩,讀者通過讀這首詩,豈不使自己情感更深沉?這就是說:人類的一些基本情感本是生物性的,動物也有友誼和友情,包括狗、馬對主人的親密依戀等等。但把情感保存,延續(xù)和提升到如此高級水平,觸景生情,借景抒情,卻正是文化的功績。這首詩如同孔老夫子這句話一樣,它們都在塑造人的情感心理。文化使情感人化。友誼、友情的快樂正是通過文化的積累,又特別是文學藝術作品的直接塑造,而在人的心理中培育成長?!@就是我說的“積淀”。“積淀”是一種“文化—心理結構”(Cultural-Psychological forming),亦即所謂“自然的人化”,亦即人區(qū)別于動物的“人性”所在。
       2005.10.8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中屢見此語,第一章即有“人不知而不慍”。中國知識分子從來就有這個“求名”的困擾。“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币驗椤懊标P系于“不朽”,是人生寄托所在。其實,億萬百姓勤勞一生,并無姓氏可傳,雖無名焉,卻并不與草木共朽。所以“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實為石破天驚之說,我至今信奉之,雖責我死守馬克思主義,亦欣然接受也。為求名聲而曲學阿世無所不用其極者,如注(按:《論語集釋》:王夫之《四書訓義》:患己知之不早,則屈學以阿世。)所言,固多見于今日也。
       真正值得探討的是今天和未來知識分子的社會功能和命運問題,是老扮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啟蒙者“先知”或社會批判家的角色呢,還是作為市場經濟的科技或科層的附庸?還是能夠逃脫這現(xiàn)實的兩難倫理?我期望歷史的前行將有此逃脫之客觀可能。也只有這樣,知識者才并不“特殊”,也不再需要“人不知而不慍”的教導、鍛煉或修養(yǎng)。這正是我強調“道在倫理日常之中”,并以“情本體”作為拙作“哲學探尋錄”歸宿的一個原因。
       但“不患人之不己知”要義仍在把握個體的價值和尊嚴,即走自己的路,為自己當為,作自己所當作,“毀譽無動于中,榮辱在所不計”,自我實在存于自我認知中而不在“人知”也。
       2005.10.13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天命”,似可解釋到五十歲,自己對這偶然性的一生,算是有了個來龍去脈的理解和認同,一方面明確了自己的有限性,另方面明確了自己的可能性。不再是青少年時代“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前景茫茫,也不再是“天下事舍我其誰”那種不自量力的空洞抱負了。
       ……包括孔孟之內的儒學共同精神,即人生活在無可計量的偶然性中,卻絕不是其主宰。這才叫“知天命”。“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這種“立命”“知命”“正命”都指人對自己命運的決定權和主宰性,而絕非聽命、任命、宿命,這也才是“知天”。從而“知天命”、“畏天命”便不釋為外在的律令或主宰,而可理解為謹慎敬畏地承擔起一切外在的偶然,不“怨天尤人”,在經歷各種艱難險阻的生活行程中,建立起自己不失其主宰的必然,亦既認同一己的有限,卻以此有限來抗阻,來承擔,來建立,這就是“立命”“正命”和“知天命”?!拔迨烀敝庠谶@種承擔和建立的完成,即一己對“命運”的徹底把握?!傊?,認識并安定于一己存在之有限性,仍強自建立,并不悲觀、焦慮,或作徒勞之無限追求,此種中國式的“知命”“順命”的情感“超越”,似有異于西方。
       2005.10.14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br />   
       這大概是全書最重要的一句哲學話語。
       “逝者如斯夫”正在于動。其中,特別涉及時間在情感中才能于本體相關涉。這是對時間的詠嘆調,是人的內時間。以鐘表為標志和標準的外在時間是一種客觀社會性產物,為人的實踐活動,人的群體生存所需要,它是人的活動的另一種空間,是一種工具性的,實用性的活動的外在形式,它產生于生產勞動的社會實踐中,由使用工具的活動所造成,人類為了未來的謀劃考慮,為了過去的經驗總結,需要這種空間化的實踐時間??档?Kant)所謂“內感覺”的時間也仍從屬和服務于此,它只是認識的感知形式。這種形式時理性的內化。而“真正”的時間則只存于個體的情感的體驗中。這種“時間”時沒有規(guī)定性的某種獨特綿延,它的長度是心理感受的長度。有如席勒(Scheller)所云:“我們不再在時間中,而是時間以其無窮的連續(xù)在我們的心中?!保ā秾徝罆啞罚?br />    作為時間現(xiàn)象的歷史,只有在情感體驗中才能成為本體。這亦是情感本體不同于工具本體之所在:工具本體以歷史進展的外在時間為尺度,因為工具本體是人類群體實踐所創(chuàng)造,所規(guī)范,所制約。個體在此歷史長河中,誠如黑格爾(Hegel)所言,常為理性狡詐的犧牲品,而無自由可言。
       唯情感時間則不然,人能在這里找到“真實”,找到自由,找到永恒,找到家園,這即是人生本體所在,陶潛詩曰:“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br />    人在對象化的情感客體即大自然或藝術作品中,觀照自己,體驗存在,肯定人生,此即家園,此即本體——人生和宇宙的終極意義。在這里,過去、現(xiàn)在、未來才真正的融為一體而難以區(qū)別。在這里,情感即時間,時間即情感。人面臨死亡所感到的虛無(人生意義)在此才變?yōu)椤坝小?。廢墟、古物、藝術作品均因此由“無”(它本身毫無實用價值或意義)而成為“有”。中國傳統(tǒng)詩文中的“人生無?!备兄允悄撤N最高感受,正由于一切希望、憂愁、焦慮、恐怖、驚訝、失望、孤獨、喜悅等等均在此“人生無常”感前自慚形穢。對照之下,實用時間(即空間化的“現(xiàn)實”時間)的無意義和價值,便昭然若揭,即所謂江山常在而人事全非。李白詩曰:“宮女如花春滿殿,而今只有鷓鴣飛”是也。
       可見實用時間在這意義上即無時間,即“無”。只有在情感體驗中,才“有”,時間才獲得它的本根性質。然而這“本真”的時間又必須以此“非本真”的實用時間為基石。否則它不能存在。人之所以是一種歷史性的生物存在,也只有在情感時間中才能深深把握?!伴e愁最苦”,“閑愁”即失去了實用時間。人完全失去生存的目的活動,也就等于什么都不存在。莊子以“無”誘導人們托塵俗求逍遙;佛家以“空”教人斷俗塵絕生念;然而人還得活,還得吃飯穿衣,于是只有在此情感的時間中來獲得避難所和依局地。叔本華(Schopenhouer)曾以觀照藝術消解求生之欲,亦此意也。因為只有在藝術中,時間才可逆,從而因藝術而重溫歷史,使一己求生之欲望雖消釋而人性情感卻豐富?!柏S富”一詞的含義,正是指由于接觸到人類本體的成長歷程,而使理性不再主宰、控制而是深深浸入和滲透情感本身之中。
      
      ——未完待續(xù)
  •     這本書是寫論文時給我以啟發(fā)最多的
      
      尤以對“宰我問喪”段的解釋
      
      李澤厚此人才華橫溢,數(shù)十年一見
      
      
  •     這本《論語今讀》我花上除吃飯睡覺外幾乎所有的時間,用了整整半個月才把它讀完。請不要誤會它艱澀乏味,相反的,我常常讀的興致勃勃、津津有味,可惜時間實在有限,否則我想我更愿意再細致一點的去研讀它。
      
      之所以用了這許多時間來讀這本書,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慚愧的很,這竟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完整的通讀《論語》——這部被奉為儒家經典和中華文化之“心魂”的著作,所以難免要對其中的字句反復推敲解讀,甚至搬出小學的《新華字典》來查對里面古文生僻字的發(fā)音。這種如同回到少年時代讀書時專注于古文的精神體驗,讓我仿佛跨越了時間和年齡的限制,再次變得充實而富有激情。我也似乎從困擾自己多年的裹足不前的困頓中蘇醒過來。
      我曾很關注過莊子,并對他超脫而自由的藝術人生精神著迷,可這卻讓我原本就避世獨立的性格在面對和應對這個現(xiàn)實世界時顯得雪上加霜。我想,對于我個人來說,讀《論語》是一種精神上的制衡,它能夠平衡我,使我不至于在一條道路上走到盡頭。
      
      第二,李澤厚先生學養(yǎng)深厚,治學嚴謹。他不嘩眾取寵、用艱澀特異的語言或偏頗的論點吸引人,相反的,他常常采用的方法是把一個問題的復雜性和多面性盡可能的展現(xiàn)出來,更多地還原給讀者問題的本來面目,不輕易下結論,卻讓人產生更多的思考。李先生具有哲學學術背景,所以書中常常會涉及到一些哲學問題,而我對哲學領域實在毫無涉獵,所以讀起來有些吃力,這也是我花費更多時間的原因。所幸這并不是一本哲學專注,而是在前人注疏基礎上對《論語》進行當下時代的簡要注評,每章一“記”,簡明扼要。文筆流暢,啟發(fā)人不斷的思考,一旦有所領悟,欣喜之感伴隨而來,仿佛尋到了現(xiàn)實人生中的導師和同伴。這恰好契合了李先生書中的觀點,即強調儒家學說的“實用理性”特點。那么這本書也可算所李澤厚先生對于自己理論的一次具體的實踐吧。
      
      易讀的書常不能帶人思考,它不是你進步所需要的;而讀起來有些困難,卻又不至于十分艱澀的書,往往是你目前所需要的,因為它既不完全跨越你的知識結構和背景,又能推動你進步。雖然并不是所有不易讀的都是好書,但好書卻往往是不易讀的。
      
      這點文字不能算所書評,只是借此記錄自己的一些讀后感罷了。
  •     http://jorin.ycool.com/post.1066174.html
      
      結束了漂泊的生活,完成了痛苦的裝修,終于有了一個窗明幾凈的生活環(huán)境。雖然擁有自己的書房之愿望還沒有實現(xiàn),輾轉遷徙留存下來的幾百冊書仍需呆在紙箱里,但我已不能等待。幾個月沒有讀書,只覺得自己中氣不足,面目可憎:整天在網上搗鼓翻弄,看一些有思想有知識的blog也還罷了,但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著迷于一些低級趣味的小玩意兒。是該也有條件重新繼續(xù)開卷閱讀的習慣了。在大大小小的紙箱里翻來揀去,找出了自己這段時間最想念的一本書,李澤厚的《論語今讀》。
      
      我不想被人說成是思想保守或故作高深,但我真的很喜歡論語、喜歡這本書。解釋一下愛上這本書的原因。在以前那個美好純真的年代,我是那么的幸福,黨呀老師呀告訴我們的一切真理我都相信,以至于除了感情的失落和學業(yè)的迷茫,心中決不會有其它深刻的痛苦。但是internet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雖然生活還是不緊不慢的繼續(xù),但一個感覺被騙了二十多年的心靈,很難再真誠的相信什么。一個失去了信仰的人,不再堅持什么原則。這個世界有很多荒謬,只需用游戲生活的態(tài)度麻木自己,那什么都可以接受,什么都可以詛咒。
      
      但我快樂嗎?
      
      我需要有一種渾厚穩(wěn)重的東西支撐自己。我拖著慫耷的肉身到處尋找。我找了一本論語今譯,看到的是干巴巴的說教;我看了一本莊子,卻只想閱讀優(yōu)美的散文,而不敢進入那靈動飄逸的虛空;我買了一本圣經,高興的了解了希伯萊神話故事。但是我需要的東西還是沒有找到。
      
      有一天,在圖書批發(fā)市場,一手提著滿篇日文字符的游戲機實用技術,一手拿著到處處歐美動態(tài)的三聯(lián)生活周刊,我看到了這本《論語今讀》。翻開看學而第一,李澤厚說論語開篇講悅講樂,孔子的儒家塑造了中國人的“樂感文化”,有別于西方基督教傳統(tǒng)的“罪感文化”和變態(tài)小日本的“恥感文化”……翻回去看序,李澤厚說 “儒學不重奇跡、神秘,卻并不排斥宗教信仰……它本身遠不止是‘出世格言’、‘普通常識’,而是具有‘終極關懷’的宗教品格。它執(zhí)著地追求人生意義,有對超道德、倫理的‘天地境界’的體認、追求和啟悟。從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儒學的這種品德和功能,可以成為人們(個體)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歸宿。它是沒有人格神、沒有魔法奇跡的‘半宗教’”。
      
      我需要信仰,但我不需要神話;我需要理性的思想說服我,而不需要神秘的奇跡愚弄我;我追求信仰是為了堅強的生活在此生,而不是為了獲得彼世的幸福;我受傷的心靈需要的是啟發(fā)鼓勵和快樂,而不是說教威懾和恐懼。這,不正是我需要的嗎?
      
      如獲至寶,立馬買下。
      
      在李澤厚的講解和引導下,枯燥的子曰化作了生動的畫面,干澀的文字變成了智慧的思想,原以為道貌岸然的孔子原來是親切的師友,謙恭溫讓的叢弟子也不乏性情中人。這種正本清源,拋棄了后世道學家對孔子的穿鑿附會,也化解了我等被洗腦革命群眾對孔子的誤會。更重要的是,李澤厚的精辟評論,達到了其意圖的兩個目的(至少我覺得是到達了):一是解構儒學發(fā)展中形成的中國式的政教合一,將宗教性私德和社會性公德分開,將倫理和政治分開。二是重建孔子學說對當前中國的現(xiàn)實意義。
      
      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終于又堅強起來。并記住了儒家提倡的這兩句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還有一個體會,想了解和學習中國古代經典,不要去看現(xiàn)在市面上充斥的那些胡亂拼湊的白話今譯等垃圾,而是要看名家大師的作品,寧缺勿濫。以前就是因為不明白這個道理,看了多少遍的論語都看不進去,還責怪無辜的孔子他老人家,真是不應該呀。
      
      申明一點,我討厭政府民間大張旗鼓的祭祀孔子,我永遠不會加入現(xiàn)在那些所謂的新儒家鼓吹的孔教,就算它能夠建立的話。
      
      只希望這次重讀論語,能有更深的體會,更加快樂。
  •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似乎是兩隊對立,君子小人兩不立,義氣利益兩不立。不過“現(xiàn)代人”程樹德的注釋有這么一說,“小人利而后義,君子以利天下為義”。李先生從這一說法,并言明義利并非沒有關系。我的看法是,兩者實際上存在著互生的可能。儒家講究“差異”,君子和小人、義和利都不過是些差異,各有所依,各有所理, 并且互補互成。其實正如費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然后美美與共。
  •     李先生對論語的解讀關鍵在于很“活潑”,這也是他想還原論語原貌的努力,祝賀他啊,想當成功。讀著讀著,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形象就躍然紙上,讓人可以去用心感受他們的言談舉止,這不正儒家的境界之一——推己及人嗎?讀到了生動、形象、活潑,就會感受到樂趣。
  •     幾乎是一口氣把這本書讀完了,非常之好,一,非常平實,沒有過度闡釋之病,不象古代那些人,把孔子看作圣人,似乎他每一句話都是對的,所能作的只是對他的論證,李不同,他有現(xiàn)代之眼光,把孔去圣去魅,還原為人,又不失尊敬。二,作者本身是一流學問家,是思想家,吾謂之當代第一也,有思想,有學問,有見識,又關注現(xiàn)實,不是埋頭學問,不問世事之人,這一點和孔很象,因此,他的注釋雖然也參照數(shù)家,但多取政治學問兩棲的人,比如他很多觀點折中于康有為。三,本書實在有用,棄繁就簡,沒有在繁瑣的考證上用力過多。四,由于作者本身是思想家,有自己自創(chuàng)的一套,所以,無論什么,他都能一語中的,深入骨髓。
      順便說一下,想有所作為的人,當代中國,看李一人就行了,除李之外,皆類垃圾,徒浪費時間而已。
  •     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才讀完李澤厚評注的《論語今讀》,小生第一次如此認真的看書,竟然讀懂一段就老老實實的摘抄下來。倒不是因為李的學術水準有多高,(和黃仁宇君相比,他要做的功課還有很多)完全是沖著孔圣人的面子去的。還有一個原因是過去崇洋媚外,中華經典看的太少,多少有些愧疚之意。
      
      之前看過傅佩榮對論語的講解,沒有什么獨到的見解,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重新斷句解釋當時讓人眼前一亮,但在讀完此書后才發(fā)現(xiàn)是康有為的首創(chuàng)?!督褡x》一書逐段逐講,也引用了不少康氏,朱熹,李光地的說法互為參考印證比較。小生以為,該書最大的特點是提出了宗教性私德與社會性公德的區(qū)別,而國人最易混淆的恰恰是這兩點,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克林頓。最可惜的是,我們對道德的要求寬泛嚴苛,但又最為虛偽,也許是因為文化延綿數(shù)千年沉淀太多,不能自新??傊?,儒家文化給中國人打下的烙印太深,即是普羅大眾進入士大夫階層的唯一通道,也是傳統(tǒng)社會維持其特定形態(tài)結構的粘粘劑。
      
      受此文化的熏陶與影響培育出的“士”總是積極的參與政治,卻往往在“明儒暗法”的官場生態(tài)中頭破血流。當然,如果僅僅把論語當作一本增強自身修養(yǎng)的道德規(guī)范書,不啻為一種更好的選擇,可是這樣,又有多少人會有讀它的動力呢?
      
      
  •   所謂盡人事聽天命
  •   先生,“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一句是出自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
  •   好的,已修改,多謝
  •   敬天愛人,是為仁。
  •   慕善老師說的很好
  •   謝謝古老師謬獎了!可惜我做不到
  •   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
  •   那是至聖先師孔老大人的境界,我做不到
  •   此文得之,“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儒家對君子的學識人歌乃至心理素質都有非常高的期待和要求,不是一般宗教之信徒可比。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