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年09月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辜鴻銘 頁數(shù):159
Tag標簽:無
前言
有一天,我在和幾位外國人討論中,對住在上海的中國人和歐洲人的品行做了一番比較?!斑@個嘛,”一位英國人說,“取決于你的觀點。,,這位英國人的“觀點”哲學(xué),就是馬太·阿諾爾德①所謂的奇特的大不列顛式的無神論的代稱。馬太·阿諾爾德宣稱:“在我們中間,有一種廣泛流傳著的哲學(xué)理論,其大意是,沒有作為最高尚的品行或者正確的推論這樣一種東西可以宣稱自己享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威,起碼來說,可以弄得清楚并確實管用的高尚品行或正確推論是完全不存在的?!瘪R太.阿諾爾德接著又援引倫敦《泰晤士報》的一篇文章說:“把我們的好惡強加于人是沒有用的。我們必須實事求是,每個人對宗教的或世俗的完善都會有自己的一點兒看法(his own little vision)?!比缃瘢噲D幫助英國人解中國的實際情況,那將是無望的。究;其原因,不僅每個英國人都有自己一點兒看法或觀點,而且他根本不認為存在著什么正確的觀點和錯誤的觀點的區(qū)別。我認識一個很受尊重的英國人,他可以說是最有頭腦的上海企業(yè)家之一。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由辜鴻銘兩篇在內(nèi)容上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的著述構(gòu)成。其中《中國牛津運動之內(nèi)情》(The Story of a Chinese Oxford Movement)據(jù)Shanghai Mercilry Limited,Print 1912版譯出?!稄埼南迥桓o聞》據(jù)庚戊(宣統(tǒng)二年)原刊本校點。 辜鴻銘先生所著的《中國牛津運動之內(nèi)情》(The Story of a Chinese Oxford Movement)一書第一版的讀者眾多,供不應(yīng)求,第二版的推出勢在必行。在第一版的基礎(chǔ)上,第二版增補了一封辜氏寫給《北華捷報》(North China Daily News)的信和一篇關(guān)于他對德齡公主的《在紫禁城的兩年》(Two Years in the Forbidden City)一書的評論,以及一封由一位著名中國學(xué)者寫給一位德國牧師的題為《雅各賓派的中國》(Jacobin China)的信。
書籍目錄
中國牛津運動之內(nèi)情 再版簡介 自序 雅各賓派的中國——一位中國官員給德國牧師的信 導(dǎo)言 第一章 滿族政權(quán) 第二章 學(xué)者階層的崛起 笫三章 滿族的復(fù)辟 第四章 三位一體的空位期 結(jié)束語 附錄一 已故皇太后(致《北華捷報》編輯) 附錄二 評德齡著《在紫禁城的兩年》張文襄幕府紀聞 弁言 卷上 卷下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和平條約締結(jié)了,朝廷返回北京后,榮祿死了,于是慶親王①繼任了滿族貴族的領(lǐng)袖。無論中國社會情況與英國的有何不同,——慶親王就是中國的巴爾福(A.J.Balfour)先生。跟巴爾福先生一樣,慶親王是一個偉大的悲觀主義者,因此是個犬儒(Cynic)。有些不動腦筋的外國人與中國人,過于看重下述情況:慶親王所提拔保護的部下都從公務(wù)上抓錢致富,或者說白了就是受賄。不過,他們還沒有到李鴻章那般卑鄙、下流的程度。可是,慶親王的犬儒主義使他肆無忌憚地接受禮物和金錢,正如臭名昭著的羅伯特·沃爾坡②爵士的犬儒主義使他在英國掌權(quán)時寬容、保護“假公濟私”一樣。羅伯特·沃爾坡爵士說:“每個人都是可以明碼標價的?!?Every man has hisPrice.)而慶親王說:“我死后,天塌下來我也不管?!雹廴欢瑧c親王認為,假如生逢一個沒有希望的世界,又遇上一個沒有指望的政府,要是再不能供養(yǎng)生來喜好奢侈的老人以及他的一大家人口,加之他又是一個一輩子辛勤工作的老人,喪失他的全部地產(chǎn)和私人產(chǎn)業(yè)甚至生命,都是為了救濟一個沒有希望的世界上的一個不能作指望的政府,——啊唷唷,處在那樣的時候,他,這個老人,恐怕只好盡最大的力量供養(yǎng)他自己和他的家庭了。假如英國的巴爾福先生不是生活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而是生活在喬治王朝,他的犬儒主義也會使他寬容和保護“假公濟私”,完全跟羅伯特·沃爾坡先生一樣。在中國,巴爾福先生也會接受張佩綸先生和他在伯明翰的朋友們的禮金,就像慶親王接受袁世凱及其廣東朋友的禮物一樣。
后記
本書由辜鴻銘兩篇在內(nèi)容上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的著述構(gòu)成。其中《中國牛津運動之內(nèi)情》(The Story of a Chinese Oxford Movement)據(jù)Shanghai Mercilry Limited,Print 1912版譯出?!稄埼南迥桓o聞》據(jù)庚戊(宣統(tǒng)二年)原刊本校點。本書譯、校過程中得到了林永福和林光兩位先生的熱情幫助和鼓勵。此外,辜鴻銘這兩篇著述,曾分別有南星先生的中譯本(香港)與馮天瑜先生的點校本,正值本書付梓之際,幸得好友孔慶茂慷慨借閱,使我得以參照訂正了好些疑難之處。在此,謹向兩位前輩所做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表示敬意。
編輯推薦
《清流傳》由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