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4 出版社:江蘇文藝 作者:劉海粟 頁數:21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劉海粟(1896—1994),江蘇常州人,“是飲譽海內外的杰出美術教育家和藝術大師,是我國新美術運動的拓荒者和現代藝術教育的奠基人。他學貫中西,藝通古今,成就卓著,為發(fā)展我國的文藝事業(yè),加強我國同世界各國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一九一二年,十七歲的劉海粟與其畫友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所高等美術院校 ——上海美術圖畫院。一九五二年,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與蘇州美術??茖W校及山東大學藝術系合并,建立華東藝術??茖W校,后改為南京藝術學院,歷任校長、院長、名譽院長。桃李滿天下,弟子遍及海內外?! 端囆g叛徒》一書從其著作中選錄了不同時期的二十四篇文章,包括師友雜憶、往事回首、天地壯游、談藝精言,這些文章行文自由,抒情、敘事、議論常常是三位一體,生動有趣,從各方面展示了大師生平、交游、游歷、藝術創(chuàng)作和批評等內容,具有極佳的閱讀性和珍貴的文獻價值。
書籍目錄
序 周積寅 李芹輯一 師友雜憶康南海老先生回憶吳昌碩川江棹歌——憶張大千懷念悲鴻憶徐志摩輯二 往事回首我的道路回憶當年的“模特兒事件”知遇之恩引導之情——紀念周恩來總理誕辰八十七周年老梅香馥自年年——談我的愛情生活輯三 天地壯游瑞士紀行從師到友畫黃山第四次到巴黎笑迎劉郎十度來——十上黃山詩話莫奈畫院輯四 談藝精言藝術叛徒漫話人體藝術藝術與生命表白談中國畫的特征談油畫藝術畫?,崙浨屑伞皾M”和“擠”評陳大羽的畫評莊壽紅的畫兼談畫童的習作閎約深美——與青年朋友們談治學
章節(jié)摘錄
康南海老先生康有為老先生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晚年又號更生,因所居叫“游存廬”,亦號“游存老人”,在上海定居后又辦“天游書院”,有時署名天游化人。一八五八年生于廣東南海縣銀壙鄉(xiāng),故而也尊稱他為南海先生。我初識康老,已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他那銳利的談鋒,爽朗而又富于感染力的笑聲猶如銅鐘,到現在想起,還不能相信他已去世五十余年,似乎他還住在嶗山或杭州。想到他的一生沒有得到施展才華,晚年報國無門的熱情,不免扼腕浩嘆一九二一年盛夏,“天馬會”在美國傳教士李嘉自所建的尚賢堂(即今南洋醫(yī)院)舉辦畫展。因為地處淮海中路,交通方便,綠樹成陰,碧草如毯,環(huán)境幽靜,適于辦美展。“天馬會”的展覽品強調創(chuàng)新,很受觀眾歡迎。一個下午,康老帶著女婿潘其旋,和兩名長隨,到場參觀畫展,這對參加展出的每位畫友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鼓勵和安慰。我當時不在場,據接待康老的王濟遠、丁慕琴事后告知我:老先生對拙作《雷峰塔》、《回光》、《埠》等油畫看得很仔細,久久才把視線從畫幅上移開?! 】道峡赐曜髌?,濟遠給了他一張六尺宣,請他題幾個字作留念,老先生欣然同意,并提出:“我想找劉海翁談談!”濟遠、慕琴把康老送出門口,剛巧我踏著石階準備進入,在展覽廳門口不期而遇了。 兩位先生把他介紹給了我?!澳闶?-劉海翁的兒子吧?”老先生銀眉揚起。目光炯炯地看著我。早在幼年時期,母親就多次對我講過康先生不顧清廷禁止士人干政的明文規(guī)定,領頭上書請求變法的故事。等到我有了閱讀能力之后,也曾認真看過《新學偽經考》與《大同書》,對康老和梁任公先生的學問,譚嗣同壯烈犧牲的精神,都很佩服。震撼世界的“戊戌變法”雖然被頑固勢力所鎮(zhèn)壓,但他們救國愛民的宏志,在二十年代的中國知識分子心目中,可以說是影響甚大、記憶猶新的?!澳愕挠彤?,老筆紛披,氣魄雄厚!難怪享名多年,我還當你是五十上下的人呢!”弄清情況之后,他接著問道:“不知道在中國畫家中,你服膺的是什么人?”“王維,吳道子的原畫已不得見。荊浩真跡,人世稀少。關仝我收集了一張,雖被吳缶老、葉遐翁定為真跡,我個人也只能肯定是南宋以前的作品,不敢下定論。以我個人有限的見聞來說,覺得黃大癡、吳仲圭、倪云林、沈周、徐渭、八大、石濤,都是震爍古今的杰出畫家。 他們的杰作不僅僅表現了自然美和藝術美,更重要的是表現了畫家卓絕千古的人格,并不是單純追求筆墨技法的人可以望其項背的?!蔽业幕卮鸷芩臁!霸谖餮螽嫾耶斨校阌窒矚g一些什么人呢?”康先生的眼角漾出笑紋,看來他并不認為我的回答很膚淺狂妄?!拔姨貏e喜愛達·芬奇作品的博大精深;拉斐爾的作品表現了他對人類純潔的愛,說明人不是上帝的仆役,教皇的奴隸。他畫的圣母,妙在極有人間煙火味,他那熟練的技法,鞭辟人最深處,能撥動觀者之心弦。米開朗基羅的繪畫雕刻,好像崇山峻嶺上的暴風雨,他所傾訴的是人間疾苦,所謂神,只不過是一種外衣。這些都是我所敬佩,并且著重研究的!”康先生毫不掩飾地縱聲大笑,他握著我的手說:“太好了!明天請你到我家里來,我有吳仲圭、沈石田真跡,也有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的油畫,那是我在歐洲時,請高明的畫家臨摹而成,你可以來研究一番。”次日八時,我按照康老臨別時所留下的地址,來到愚園路七百一十二號。我對這位領導“戊戌變法”的思想家很欽佩,他為人剛正、終生誨人不倦。光緒十四年戊子(1888年),我國的鄰邦越南、緬甸、錫金為英、法侵占;英國又發(fā)動侵略西藏的戰(zhàn)爭;沙俄不以侵占我國相當于十三個江蘇省面積的領土為滿足,繼續(xù)鯨吞西北國土,還想進軍黑龍江以南;日本進逼朝鮮,國勢危險,康老上了第一書,凡五千言,請翁同和轉呈。翁在日記中評論此書:“語太訐直,無益,只生釁爾。決覆謝之?!贝斯苜p識南海的學識,怕他上書獲罪,有意保護他?! ≈骺脊傩焱┱J為他不安分,斥為“如此狂生”,原來鄉(xiāng)試內定他為第三名,結果落選南歸。他含憤地吟出“治安一策知難上,只是江湖志未灰”的詩句,開始了教育家的生涯。一八九一年,他被聘為冬學助教,這是每年冬至之后至開考之前秀才們補習的學校,由于康老博學善辯,每言一事,必上下古今,講究得失沿革,再引用歐、美時事加以比較論證,名聲鵲起?!洞笸瑫贰ⅰ缎聦W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即做于這一時期,梁啟超將這些論著比作“火山噴發(fā)”,可見其影響之大。
媒體關注與評論
揮毫端之郁勃,接煙樹之微茫。僧繇笑例,楊升心降,是謂海粟之狂?! 獎⒑K?/pre>編輯推薦
本書是“藝術大師經典文叢”中的一本,本叢書按類編排,從他們的人生成長經歷、藝術師從、讀書治學、天地壯游,到他們的談藝作畫、品藻鑒賞,眾芳皆備,無美不臻。有空的時候,一杯清茶,一卷書香,靜下心來讀讀這些大師的文章,就像與大師對面晤談,能悟出許多人生的真諦。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