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05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季羨林 頁數(shù):329
Tag標簽:無
作者簡介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zhèn)。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 ∽娓讣纠咸?,父季嗣廉,母趙氏,農民。叔季嗣誠。幼時隨馬景恭識字。 6歲,到濟南,投奔叔父季嗣誠。入私塾讀書。 7歲后,在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附設新育小學讀書。10歲,開始學英文。12 歲,考入正誼中學,半年后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 在高中開始學德文,并對外國文學發(fā)生興趣。18歲,轉入省立濟南高中,國文老師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譯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過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于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業(yè)方向德文。從師吳宓、葉公超學東西詩比較、英文、梵文,并選修陳寅恪教授的佛經翻譯文學、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俞平伯的唐宋詩詞、朱自清的陶淵明詩。與同學吳組緗、林庚、李長之結為好友,稱為"四劍客”。同學中還有胡喬木。喜歡"純詩",如法國魏爾蘭、馬拉梅。比利時維爾哈倫,以及六朝駢文,李義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譯德萊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學期間,以成績優(yōu)異,獲得家鄉(xiāng)清平縣政府所頒獎學金?! ?935年9月,根據(jù)清華大學文學院與德國交換研究生協(xié)定,清華招收赴德研究生,為期3年 。季羨林被錄取,隨即到德國。在柏林和美國與喬冠華同游。10月,抵達哥廷根,結識留學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學,"我夢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讀一點書,讀點古代有過光榮而這光榮將永遠不會消滅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這個夢?!保ā读舻率辍罚 ?936年春,季羨林選擇了梵文。他認為“中國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太大了,我要對中印文化關系徹底研究一下,或許能有所發(fā)現(xiàn)”。因此,“非讀梵文不行”。“我畢生要走的道路終于找到了,我沿著這一條道路一走走了半個多世紀,一直走到現(xiàn)在,而且還要走下去。”(《留德十一年》)“命運允許我堅定了我的信念。” 季羨林在哥廷根大學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學,學梵文、巴利文。選英國語言學、斯拉夫語言學為副系,并加學南斯拉夫文。季羨林師從"梵文講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學者瓦爾德施米特教授,成為他唯一的聽課者。一個學期 40多堂課,季羨林學習異常勤奮。 佛典《大事》厚厚3大冊,是用混合梵文寫成的,他爭分奪秒,致力于讀和寫,"開電燈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羨林在論文答辯和印度學、斯拉夫語言、英文考試中得到4個"優(yōu)",獲得博士學位。因戰(zhàn)事方殷,歸國無路,只得留滯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學漢學研究所擔任教員,同時繼續(xù)研究佛教混合梵語,在《哥廷根科學院院刊》發(fā)表多篇重要論文。"這是我畢生學術生活的黃金時期,從那以后再沒有過了。"博士后"的歲月,正是法西斯崩潰前夜,德國本土物質匱乏,外國人季羨林也難免"在饑餓地獄中"掙扎,和德國老百姓一樣經受著戰(zhàn)禍之苦。而作為海外游子,故園情深,尤覺"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祖國之思和親情之思日夕 索繞,"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941年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后曾師從語言學家E.西克研究吐火羅語。 1945年10月,二戰(zhàn)終結不久,即匆匆束裝上道,經瑞士東歸,"宛如一場春夢,十年就飛過去了"。離開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羨林率中國社會科學代表團重訪哥市,再謁83歲高齡的瓦爾德施米特恩師,相見如夢。后來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946年5月,抵達上海,旋赴南京,與李長之重逢,經李介紹,結識散文家梁實秋、詩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謁清華時期的恩師陳寅恪,陳推薦他去北京大學任教,遂又拜見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會北大文學院院長湯用彤?! ?946~1983年,被北京大學聘為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創(chuàng)建該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語言學家馬堅、印度學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繼續(xù)擔任北大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從事系務、科研和翻譯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譯本有德國《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1955 年),梵文文學作品中譯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達羅》(劇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書》(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優(yōu)哩婆濕》(劇本,1962年)等,學術著作有《中印文化關系史論叢》(1957年)、《印度簡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義》(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54年、1959年、1964年當選為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并以中國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訪印度、緬甸、東德、前蘇聯(lián)、伊拉克、埃及、敘利亞等國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幫"及其北大爪牙的殘酷迫害。1978年復出,繼續(xù)擔任北京大學東語系系主任,并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 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外國語言文學評議組組長、第二屆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名譽會長、第6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常務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和《語言文字卷》編輯委員會主任等等。其學術成就最突出地表現(xiàn)在對中世紀印歐語言的研究上頗多建樹。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頌中限定動詞的變位》(1941年,系統(tǒng)總結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頌所用混合梵語中動詞的各種形態(tài)調整)、《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1944年,發(fā)現(xiàn)并證明了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羅語的特點之一)、《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1985年)(論證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闡明了原始佛教的語言政策、考證了佛教混合梵語的歷史起源和特點等)、《〈福力太子因緣經〉的吐火羅語本的諸異本》(1943年)(開創(chuàng)了一種成功的語義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語言論集》(1982年)等。作為文學翻譯家,他的譯著主要有:《沙恭達羅》(1956年)、《五卷書》(1959年)、《優(yōu)哩婆濕》(1959年)、《羅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等。作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潤集》(1981年)、《季羨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雜憶》等?! ?978年~1984年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其著作已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 1988年,任中國文化書院 院務委員會主席。并曾以學者身份先后出訪德國、日本、泰國?! 〖鞠壬L年任教北大,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研究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的多部經典,現(xiàn)在即使在病房每天還堅持讀書寫作。 季羨林先生為人所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還因為他的品格。他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書,不僅是老先生個人一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歷程的反映。季羨林先生備受關注的《病榻雜記》近日公開發(fā)行。在書中,季羨林先生用通達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頭上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這三項桂冠的,他表示:“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薄 ?0年代后期以來擔任的學術回體職務有:中國外國文學會副會長(1978年)、中國南亞學會會長(1979年)、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 1980年)、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1981年)、中國語言學會會長(1983年)、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1983年)、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1984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1984年)、中國作家學會理事(1985 年)、中國比較文學會名譽會長( 1985年)、中國亞非學會會長(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雜憶》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認為"這是一本用血淚換來的和淚寫成的文字。這是一代宗師留給后代的最佳禮品"。季羨林的學術研究,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并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 ≡弧?006年感動中國”獲獎人物之一 季羨林,當代著名語言學家.散文家.東方文化研究專家。他博古通今,被稱為“學界泰斗”?! ?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930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西語系?! ?934年畢業(yè)后,在濟南山東省立高中任教。 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國留學,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文?! ?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 季羨林的學術研究涉及的范圍: 1.印度古代語言,特別是佛教梵文 2.吐火羅文 3.印度古代文學 4.印度佛教史 5.中國佛教史 6.中亞佛教史 7.唐史 8.中印文化交流史 9.中外文化交流史 10.中西文化差異和共性 11.美學和中國古代文藝理論 12.德國及西方文學 13.比較文學及民間文學 14.散文及雜文創(chuàng)作 這個分類只是一個大概的情況。
書籍目錄
輯一 尋根齊魯輯二 魂斷德國輯三 清華夢憶輯四 燕園春秋輯五 擁抱自然輯六 馨香市井輯七 感悟人生輯八 品味書香輯九 屐印芳草輯十 收藏落葉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五月草長鶯飛,窗外的春天盛大而曖昧。這樣的春日,適合捧一本豐沛的大書在陽光下閑覽。季羨林的《清塘荷韻》,正是手邊一種:清淡的素色封面,一株水墨荷花迎風而立,書內夾有同樣的書簽,季羨林的題款頗有古荷風姿?! 堉行性谛蜓灾姓f,季先生一身具有三種難能:一是學問精深,二是為人樸厚,三是有深情。這三個詞,用于荷花也適合。在我看來,季先生學貫中外,兼容百家,既博且專,所通梵巴語、吐火羅語,均屬國內絕學,是公認的學界泰斗,其精深與樸厚,均可想見,恰如荷花灼灼其華,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唯“深情”二字,不讀他的散文,難以意會,就像不愛荷花的人,自然不能領會其清凈與孤高?! 〈髮W問家長于散文隨筆者多的是,季羨林先生算不得最好,但用心之多、用情之深,過之者寥寥。這情,一是對散文寫作的迷戀,書中所收文章,最近的二篇,《清華夢憶》寫于2000年11月7日,《九十述懷》寫于同年12月20日——步趨期頤之年尚筆耕散文不輟,應該寄托著無限的生命情緒吧;二是季老表達的對世事人生的深情,全書共十輯,“尋根齊魯”,“魂斷德國”,“清華夢憶”,“燕園春秋”,“擁抱自然”,“馨愛市井”,“感悟人生”,“品味書香”,“屐疊芳草”和“收藏落葉”,從年輕時的才俊文章,壯年時的得意佳作,到耄耋之年的懷舊之文,貫穿始終只一個字——情。人老情不枯,相反卻濃厚有加,這已經奇了,季先生的奇特之處還不僅在此:一方面理智發(fā)達,足以成長為大學者,另一方面又多情敏感,修煉成散文大家?! 〖鞠壬菍W問家里少見的多情之人,甚至可以說多愁善感,他的散文,悲情遠大于歡意。他喜愛動物花草,“經常為一些小貓小狗小花小草惹起萬斛閑愁”——馬纓花慰寥寂寞,二月蘭同其痛苦,牡丹、香櫞振奮精神,枸杞、夾竹桃憑添詩意,二十歲與兔子,八十多歲與老貓、喜鵲經歷同樣的悲歡離合。在他眼里,書,齋,小胡同,山水,無一不關情,可以說寓情深于草木蟲魚,寄心魄于日月星辰。還有家國之愛恨,凡世之情愛,最讓人不能卒讀的是他的懷人之作,悼師友之誼淚濕青衫,念母親之恩五內俱焚,尤其《母與子》、《三個小女孩》、《一雙長滿老繭的手》、《夜來香開花的時候》、《重返哥根廷》,幾乎就是和著淚寫成,在明媚的五月,讀來添無限惆悵。同樣懷胡適,張中行寫來滿紙詼諧,季羨林憶得卻通篇心酸,這種情感,在他寫陳寅恪、吳宓、傅斯年、沈從文、胡喬木中俯首皆拾。季羨林散文向來被視作“學者散文”一派,因為他學問大,飽經憂患,又見多識廣;敢說真話,又洞明世事,集史、識、才、情于一身。但他的情之濃,郁之深,悲之切,同類大家中恐怕無人能及。季羨林寫他最喜歡的書,是《史記》、《紅樓夢》,杜甫詩,李煜、納蘭性德詞,等等,多是悲郁之作,想來也就釋然?! ≌f來也怪,季先生深情如斯,卻幾乎不提自己的情感糾葛。前些日子翻看雜志,偶然讀到一篇關于季羨林婚戀的文章,是根據(jù)季先生回憶錄《留德十年·邁耶(Meyer)一家》寫的。年輕的季羨林在留學德國時與邁耶家的伊姆加德小姐相戀,一臺打字機是他們之間的橋梁,但季羨林因為國內有妻兒,拒絕了愛情。季羨林在回憶錄中寫道:“而今我已垂垂老矣。世界上還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會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時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沒有了?!薄 ∥恼伦詈笳f,有好事者被這段愛情故事所感動,專程到哥廷根遍尋伊姆加德的下落,最后終于找到了她。結果出人意料之外:伊姆加德小姐終身未婚,獨身至今,而那臺老式的打字機依然靜靜地放在桌子上。 好一對深情人。可惜了。這是題外話。季羨林先生文章一片真情,有口皆碑。對于他的高深學問,像我這樣的普通讀者只有景仰,抑或淡漠,而對他表達的情感世界,卻可以品味,甚至妄加揣測。季羨林在談到散文創(chuàng)作時曾寫道: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這二字也可以分開來講:真,就是真實,不能像小說那樣生編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份。即使是敘述文,也必須有點抒情的意味。這是他的為文之道,亦是為人之道,散文人生,此之謂也。學問無大小,人生無貴賤,文章無高低,情感卻有真假濃淡深淺——算是這個春天我讀季老文章的一大收獲吧。季羨林自述 中國歷史充斥著金戈鐵馬,但細細聽去,也回蕩著胡笳長笛。 只是,后一種聲音太柔太輕,常常被人們遺忘?! ∵z忘了,歷史就變得獰厲、粗糙?! ∵@本書要捕捉的,就是曾經讓中國人癡迷了兩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聲?! ∈昵埃以蚺_灣的聽眾描述過這種笛聲?! 堵?lián)合報》之邀,在臺北中央圖書館發(fā)表了一個有關昆曲的演講。演講之余,還與我所敬重的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作了一次有關昆曲之美的長篇對談,發(fā)表于《中國時報》。那是我第一次到臺灣,《文化苦旅》還沒有在那里出版,因此我留給臺灣的第一印象是一個昆曲研究者。 十二年間經歷了很多事情,我的主要精力投注在對人類各大文明廢墟的實地考察上。忘了是在地球的哪一個角落,我得到消息,昆曲被聯(lián)合國評上了世界文化遺產。這個消息,使我荒涼的心境間增添了一份滋潤。我在萬里之外,聽到了來自蘇州的笛聲?! 〔痪糜致牭搅硪粋€消息,世界遺產大會將在蘇州召開。蘇州有這個資格,種種理由中有一項,必與昆曲有關,我想?! 』貒笪矣謳锥仍L問蘇州。奇怪的是,似乎冥冥中已有安排,每次都遇到白先勇先生。他忙忙碌碌地往來于美國、臺灣和蘇州之間,只想把昆曲藝術再一次隆重地推向海內外。他向我介紹蘇州昆劇團的演員和劇目時,如家人捧持家珍示客,這讓我感到慚愧。我們常常與珍寶相鄰咫尺而不知相護相守。所謂文化,就在這相護相守間。 近年來,古吳軒著意重振蘇州文化的歷史榮耀,囑我談一談昆曲藝術。這個建議使我的心情重歸平靜,慢慢地翻閱以前從事這方面研究時留下的一些文字,終于把十二年前在臺灣的演講和有關篇什整理成冊,以襄盛舉。文陋心誠,藉以獻給美麗的蘇州,獻給那似遠似近的悠揚笛聲。
媒體關注與評論
代序 張中行 季羨林先生是中外知名的學者。知名,這名確是實之賓,與有些人,舍正路而不由,也就真像是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不同??墒沁@實,我不想說。也不能說,因為他會的太多,而且既精且深,我等于站在墻外,自然就不能瞥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不過退一步,不求美,不求富,我也不是毫無所見。就算是概貌吧,大致有三個方面。一是語言,他通很多,母語即漢語之外,世上通行的英、法、德之類也可不在話下,他還能早已作古的梵語和吐火羅語。另一個方面可以算作重點,是研究、翻譯有關印度的經典著作。這方面,他用力最多,貢獻最大;說大,還有個理由,是這類必須有為學術而獻身的精神始能從事的工作,很少人肯做,也很少人能做。還有一個方面是他興趣廣泛,有時也從象牙之塔里出來,走向十字街頭,就是說,也寫雜文,甚至抒發(fā)幽情的散文。 方面這樣廣,造詣這樣高,成就這樣大,我這里是想說閑話,只好躲開沉重的,另找點輕松的。這輕松的是自從我們成為不遠的鄰居之后我的見聞。北京大學校園(雅稱為燕園)內東北部有六座職工宿舍樓,結構一樣,四層,兩個樓門,先為黃色,一九七六年地震后修整變?yōu)榘咨?。五座在湖的東部,由南向北排列;一座單干,在湖的北部偏西。我女兒住東部由北向南的第二座,我自七十年代中期到那里寄居。其時老北大時期即任數(shù)學系教授的申又棖先生住湖北部那座樓,我們有來往。地震以后不久,申先生因病逝世,申夫人遷走,房子空出,大約是八十年代早期,季先生遷來。我晨起沿湖濱散步,必經季先生之門,所以就成為相當近的鄰居??墒俏也桓覟樽R荊而登門,因為我據(jù)以推斷的是常情,依常情,如季先生名之高,實之重,也許要拒人于千里之外吧?就是經過同事兼老友蔡君的解釋,我還是沒有膽量登門。蔡君也是山東人,與季先生是中學同學,每次來看我,總要到季先生家坐一會兒。我本來可以隨著蔡君去拜訪,仍是常情作祟,有意而終于未能一鼓作氣。蔡君才也高,而舉止則慢條斯理,關于季先生,他只說中學時期,英語已經很好。這就使我想到天之生材,如季先生,努力由己,資質和機遇,總當歸諸天吧? 結識之前,有關季先生的見聞,雖然不多,也有值得說說的。用評論性的話總而言之,不過兩個字,是“樸厚”。在北京大學這個圈子里,他是名教授,還有幾項煊赫的頭銜,副校長,系主任,研究所所長,可是看裝束,像是遠遠配不上,一身舊中山服,布鞋,如果是在路上走,手里提的經常是個圓筒形上端綴兩條帶的舊書包。青年時期,他是很長時期住在外國的,為什么不穿西服?也許沒有西服。老北大,在外國得博士學位的胡適之也不穿西服,可是長袍的料子、樣式以及顏色總是講究的,能與人以瀟灑、高逸的印象。季先生不然,是樸實之外,什么也沒有。語云,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季夫人也是這樣,都市住了多年,還是全身鄉(xiāng)里氣。為人也是充滿古風,遠近鄰居都稱為季奶奶,人緣最好,也是因為總是以忠厚待人。與季夫人為伴,家里還有個老年婦女,據(jù)說是季先生的嬸母,想是因為無依無靠吧,就在季先生家生活并安度晚年了??傊?,單是觀察季先生的家(包括家內之人),我們的印象會是,陳舊,簡直沒有一點現(xiàn)代氣息。室內也是這樣,或說更是這樣,墻,地,以及家具,陳設,都像是上個世紀平民之家的。惟一的不同是書太多,學校照顧,給他兩個單元,靠東一個單元裝書,總不少于三間吧,架上,案上,都滿了,只好擴張,把陽臺封上,改為書庫,書架都是上觸頂棚的,我隔著玻璃向里望望,又滿了?! ?/pre>編輯推薦
五月草長鶯飛,窗外的春天盛大而曖昧。這樣的春日,適合捧一本豐沛的大書在陽光下閑覽。季羨林的《清塘荷韻》,正是手邊一種:清淡的素色封面,一株水墨荷花迎風而立,書內夾有同樣的書簽,季羨林的題款頗有古荷風姿。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