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訪談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作者:余瑋,吳志菲 著  頁數(shù):427  

內(nèi)容概要

  作品全情解密畢淑敏、柯巖、賀敬之、余秋雨、袁鷹、鄧友梅、陳建功、綠原、牛漢、屠岸、舒乙、車延高等當(dāng)代文壇一批大作家的文緣與心事,揭示這作作家成名背后的故事。如,余秋雨作為學(xué)者、作家、藝術(shù)理論家等不同角色變換的陣痛與夢想,他對“封筆”和辭“作家”稱號等傳聞的回應(yīng),他最開心的事情和最讓人費(fèi)解的生活方式,等等;陳建功如何以《丹鳳眼》一炮打響,為文壇矚目,最終成為中國作協(xié)領(lǐng)導(dǎo)班子中的一員,等等。

書籍目錄

畢淑敏:用愛破解幸福密碼的“生活家”
余秋雨:走得最遠(yuǎn)的文人
賀敬之:人生之詩因跌宕而動人
牛漢:詩壇上倔犟的“老黃?!?br />綠原:詩壇上的“綠林好漢”
屠岸:用生命與美的詩魂擁抱
李瑛:用真情頌歌時代最強(qiáng)音
柯巖:扎根生活的巖之柯
袁鷹:腳踏新聞界和文學(xué)界的“兩棲人”
文潔若:破譯“天書”寫真情
鄧友梅:“京味”作家的文才與心史
陳建功:大作家的發(fā)“家”史
舒乙:眾人稱甲的“愛國者‘搗蛋”’
陳早春:花開早春勝晚霞
丹增:“云南模式”總導(dǎo)演最引以自豪的“財(cái)富”
史鐵生:站在文壇的“輪椅硬漢”
汪國真:“詩壇王子”的再出發(fā)
車延高:“脫掉外衣”的“政壇詩人”
張正?。很娭小肮P桿子”用腳寫作
吳學(xué)先:腹有詩書氣自華
成君憶:大“煮”管理與人生的“真經(jīng)”
王曉云:讀懂流水年華
余瑋:出入紅墻的“余高端”

章節(jié)摘錄

在生活的成淡里體味“無價孝心”    畢淑敏出生在新疆伊寧,籍貫是山東文登。她沒有在山東生活過,只是小時候隨父母回老家探親時待過幾天。前些年,畢淑敏利用自己在山東講學(xué)的機(jī)會,特地提出去一趟文登。到了老家的村口,只見滿目蔥綠、春意盎然,幾個蔥農(nóng)正忙著把新挖出土的大蔥進(jìn)行清洗、打捆。畢淑敏走了過去,蔥農(nóng)一聽說是北京來的大作家,忙放下手中的活,圍著她攀談起來。畢淑敏向他們了解了一下大蔥的種植特點(diǎn)與銷售行情,并自己掏錢買了一把大蔥。蔥農(nóng)說什么也不要錢,畢淑敏卻堅(jiān)持付錢,蔥農(nóng)最后拗不過畢淑敏,象征性地收了錢。    到了老家門口,畢淑敏看到一口機(jī)井。她想到這家鄉(xiāng)的水一定是母親的最愛。就用隨身攜帶的礦泉水瓶子灌了滿滿一瓶家鄉(xiāng)的水。她試著喝了一口,清清涼涼,頓覺心曠神怡、疲勞盡散。她巴不得把家鄉(xiāng)清新的空氣也打包帶回北京給母親??上н@是做不到的。    “月是故鄉(xiāng)明,水是家鄉(xiāng)甜?!蹦赣H看到女兒自文登帶來的大蔥與井水,有些激動。大蔥飄出的香味讓母親回味著兒時的生活,純凈透徹而甘甜可口的井水讓老人不禁憶及老家的人與事,對故里的依戀割舍不斷。    一次山東文登駐京同鄉(xiāng)聯(lián)誼會上,文登市市長請畢淑敏?;丶铱纯?。畢淑敏與家鄉(xiāng)的父母官相約:把手頭的事情忙完后,一定回父母生活過的地方待上一段時間。她開玩笑地說:“父母的長輩以及兄弟姐妹都不在了,我沒有要去的哪一家。就是想去看看那一塊土地。雖然是故鄉(xiāng),卻不知該找誰。”市長說:“你就奔市政府吧?!?   這些年來,畢淑敏寫過的數(shù)百萬字作品中,有關(guān)父母的文字并不很多。“不是不想寫,而是因?yàn)樘貏e尊崇他們,我的力量還不足以更深刻地理解他們以及他們那一代人,包括他們生活的環(huán)境和經(jīng)歷的年代?!边@不是個人的謙遜,而是一種對長輩的敬畏!    好吃的是餃子。有一年,母親親手做好一盒餃子,托人從石家莊帶給身在北京的畢淑敏。那人叫畢淑敏馬上嘗嘗,因?yàn)楫厠寢屧粫孪塘艘粫碌硕钸恫煌?。畢淑敏就吃了一口,但“什么滋味都沒嘗出來,只覺得喉嚨口很熱,像有塊炭卡在那里……”畢淑敏吃在嘴里,暖在心底。    包裹著溫情的餃子,像根心弦,無意間觸及,撩撥出的是一曲悠長的旋律。畢淑敏記得,早年受生活條件限制,吃餃子只能挨到年節(jié)。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地包上一頓餃子,就成了全家人的節(jié)日。她記得小時候媽媽和完面后,會把面團(tuán)搓成長條,然后揪成一個個小面團(tuán),放在撒了薄面的面板上,自己用小手搶著要搟餃子皮……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情景歷歷在目。    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餃子自然不再是稀罕食物了。然而,母親依舊在過年過節(jié)時包餃子,給子女送餃子。在母親的眼里——餃子的象征意味極濃,圓滿、團(tuán)圓、和睦、和諧、闔家歡樂。那一個個精巧的餃子里浸滿濃濃的母愛、濃濃的親情。品嘗著鮮美的餃子,畢淑敏仿佛看到母親爬滿皺紋的額頭和那稀疏的白發(fā)。淚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轉(zhuǎn)。    畢淑敏連連說,味道很好,不成也不淡。來者聽后,很高興地表示要告訴畢媽媽“您女兒很喜歡吃您包的餃子”。畢淑敏卻匆忙地拒絕了,因?yàn)槿绻f好,母親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做這件事情,那她太辛苦了,并一再囑咐他要說“餃子從石家莊帶到這兒,路太遠(yuǎn),都餿了,沒法吃了”。    畢淑敏可以想象得出,母親是“在凄清的早晨,一個人披衣起身,孤零零地?fù){餃皮,孤零零地包……一次只能搟幾張餃皮,多了一個人也包不來,就皴了。媽媽是極講究餃子的質(zhì)量的,這許多餃子她一定包了許久許久……也許她會先拿小鍋,煮幾個嘗嘗……她總說我的口味比她重,一定是自己覺得咸淡適中了。又加上一把鹽……過后想想又怕咸了,心中不安……”為了不讓母親再這樣起早摸黑孤零零地辛苦為她包餃子,也不想母親心中再被那個考慮是太咸還是太淡的不安所折磨,她就只好撒謊了。    畢淑敏那年搬新家,首先想到的是把母親接到身邊住。她說:“我最高興的事兒就是可以給媽單獨(dú)布置一間房,并且按她的意思把墻刷成玫瑰紅的顏色,我覺得上了年紀(jì)可以隨心所欲用各種顏色,媽有這個特權(quán)。如果一個人愛世界、愛別人.首先要愛自己的母親。”    當(dāng)今文壇上,畢淑敏是一位始終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關(guān)注并維護(hù)人的尊嚴(yán)與價值的作家,她以冷靜的筆觸為我們描寫了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和畫面。她的母親喜歡看由她的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等改編成的電視劇。其中,《血玲瓏》將母愛、戀情、倫理、高科技等諸多現(xiàn)代生活中的重大問題糾結(jié)在一起,形成一對對復(fù)雜的矛盾.流露出畢淑敏那濃得化不開的母愛情懷。畢淑敏的母親看了很受感染,沉浸在女兒塑造的角色中,幾乎是噙著淚水看完,一集不落,每天早早地守在電視機(jī)前。有時母親看到某處懸念,著急地問畢淑敏結(jié)果如何時,原作者的她只得一笑,說我也不知道啊——因?yàn)榫巹〔皇亲约?,有些故事情?jié)改動很大。    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經(jīng)”。在家庭中,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最明顯和最常見的是出現(xiàn)在婆媳關(guān)系上。會念“婆媳經(jīng)”的畢淑敏說.婆婆也是母親,是先生的母親,也是自己的母親?!捌牌艑ξ?guī)椭艽?,我的兒子是她一手帶大的。盡管她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但我們溝通、交流沒有什么障礙?!碑吺缑舻膬鹤訌某錾旌螅秃湍棠躺钤谝黄?。婆婆付出了巨大的辛勞。    做媳婦的畢淑敏十分尊敬、關(guān)心婆婆,遇事總愛和老人商量。,必要時,自己遷就老人的某些習(xí)慣。每逢年節(jié)或婆婆的生日,都不忘給婆婆準(zhǔn)備些禮物。有一年,畢淑敏自新疆帶回兩斤營養(yǎng)豐富的大紅棗,回到家先給了婆婆一斤。婆婆品嘗后,高興地說:“淑敏子帶回的紅棗,果大脆甜,很不錯!”先生覺察后,很奇怪地說:“怎么還留一半?舍不得全部給老人?”畢淑敏笑了笑,湊過來耳語:“我要讓媽媽多開心一次。下次再給她不是更好嘛!”先生一聽,樂了……    這讓記者想起,畢淑敏在《媽媽的水仙》一文中提及的母親養(yǎng)水仙因方法失當(dāng)使水仙過早凋零的事。她注意到水仙因?yàn)槟赣H澆水過多而長速反常,為此提議將水仙由暖氣邊移至窗臺,然而母親發(fā)現(xiàn)后立即移回。結(jié)果,在一天晚上,“水仙訇然一聲倒伏。像被伐倒的空心木”。畢淑敏知道,一切皆因母親方法失當(dāng)而導(dǎo)致水仙過早仙逝。原本的快事變成了憾事,白忙一場,這樣的結(jié)果一定會給母親留下一些失落、惆悵、自責(zé)。    次日清晨,母親發(fā)現(xiàn)水仙再也扶不起,吃了一驚。這時,畢淑敏為了不讓母親養(yǎng)花的信心受挫,對母親的丁點(diǎn)快樂加以保護(hù),最大程度上給母親增添成就感,沒有責(zé)怪母親澆水過多、放花位置不對,而是一味地“自責(zé)”:“是我不小心碰倒了它,又沒有及時發(fā)覺……”這美好的謊言里,讀出的是孝順與體恤,讓人敬佩、感動!P7-9

編輯推薦

《中國作家訪談》作者(吳志菲、余瑋)以大量第一手資料與采訪及圖片,解密鐵凝、畢淑敏、柯巖、臧克家、賀敬之、李瑛、季羨林、文懷沙、舒乙、余秋雨、張海迪、袁鷹、鄧友梅、雷抒雁、陳建功、于丹、綠原、牛漢、屠岸、肖復(fù)興等一批大作家的文緣與心事,揭示這些作家成名背后的故事,感悟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品讀他們的思想與成功要訣,細(xì)述中國文學(xué)新時期發(fā)展與繁榮的軌跡,很有可讀性、史料價值與激勵意義。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作家訪談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jì)1條)

 
 

  •   如果想成為作家,該書是最好的教材,學(xué)習(xí)別人,就能提高自己,何樂不為呢?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fèi)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