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7 出版社:湖北美術 作者:曹國鑒 頁數:72
Tag標簽:無
前言
我從事傳統(tǒng)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和研究六十余年,通過六十年的藝術實踐我深刻地認識到學習傳統(tǒng)、繼承傳統(tǒng)和發(fā)揚傳統(tǒng)乃是中國畫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正如幾十年我所走過的路就是師古人與師造化相結合不斷深化、不斷發(fā)展的一條路。如李可染先生所講的“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這也是我所努力的方向。值得慶幸的是在九歲的童年有機會得到著名花鳥畫大師汪溶(慎生)先生的面授,能經常在老師身邊觀摹先生作畫,聆聽先生的教誨。老師把他珍藏多年的畫譜,也是他當年學畫入門的向導一日文版《支那南畫大成》的“梅、蘭、竹、菊卷”、“花鳥卷”借給我作為習畫臨摹的教材。遵照老師的教導,每天一頁,循環(huán)往復反復對臨、背臨和意臨達四年之久,至今已過去六十余年,仍記憶猶新,歷歷在目。老師為人誠摯篤信、質樸無華,對后學晚輩總是循循善誘,熱心將金針度人,口講筆授多是發(fā)自肺腑。舉凡用筆、用墨、用水、用色,以及各種技法無不盡心傳授,發(fā)人深省。我從學畫的一開始,明清陳道復、周之冕、石濤、趙之謙等不同流派的名家名作,在我頭腦中已開始扎下根。幾年的啟蒙教育,使我真正認識到傳統(tǒng)繪畫的博大精深,為以后的藝術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回顧幾十年的成長,我能在畫壇有點成就,首先要歸功于我的老師汪慎生先生,沒有老師的培育就沒有我的今天?! ∩蟼€世紀五十年代初,遵照汪老師的教誨,我又從傳統(tǒng)工筆畫人手并深入提高,在故宮繪畫館臨摹黃荃《珍禽圖》、趙昌《寫生蛺蝶圖》及宋人畫冊等名作的真跡,同時又對李公麟《維摩詰演教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和《八十七神仙卷》等人物畫作了深入的臨摹和研究,歷時又是四年。六十年代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也是我發(fā)憤圖強的艱苦歲月,每周能有兩次時間從開門到閉館以頑強的毅力在故宮繪畫館遍臨了明清寫意花鳥畫的手卷、冊頁等小品,達兩三遍。斷斷續(xù)續(xù)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紅衛(wèi)兵造反時。這段時間我把臨畫當作人生最大樂趣,臨起畫來忘了一切,當然也忘了饑餓。一卷林良的《灌木集禽圖》長卷,先后持續(xù)十四年時間終于臨完,它跨越了“文革”的前后,我的這種臨摹的執(zhí)著精神也感動了繪畫館的工作人員和陳列部的負責人。從臨摹不同流派、不同風格代表畫家的真跡中,我探索了畫家之間的師承關系和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演變,從綜合研究中撰寫了論文兩篇。
內容概要
曹國鑒,字慕植,室名雅怡堂。祖籍安徽歙縣,三國魏曹操的后裔?,F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書畫家協(xié)會顧問、中國畫研究會理事、今日華夏藝術中心特聘畫師。 本書是其基于六十多年從事花鳥畫創(chuàng)作和研究的經驗而編撰的一部教材,是結合教學對花鳥畫論及近現代名家的畫論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的適合廣大花鳥畫學習者的實用教材,同時也是對教學實踐的匯總結晶。 該書共分上下兩冊,本書為其中的下冊。
作者簡介
曹國鑒,字慕植,祖籍安徽歙縣,室名雅怡堂,研究員。1963年出生于北京一個書畫世家。幼承家學,九歲習畫,師從汪慎生先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反復臨摹《芥子園畫譜》《支那南畫大成四君子卷、花鳥卷》以及老師的畫作,從筆法、墨法中領會傳統(tǒng)藝術的精髓?! ?0世紀50年代以十余年的精力在故宮繪畫館遍臨宋元工筆花烏畫及明清寫意花烏畫的真跡,探索諸流派代表畫家不同的藝術風格,并在筆法、墨法及用色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在刻苦學習傳統(tǒng)技法的同時兼顧師造化,足跡遍及十幾個省市的植物園、動物園,積累大量素材。從寫生中認識物象的結構規(guī)律、物情、物理及物態(tài),以指導創(chuàng)作。這期間又先后得到陳半丁、高希舜、王雪濤諸先生的教誨,畫藝日趨成熟。師承上融會古今,取精用宏,博采眾長。畫風受林良、陳淳、石濤、八怪及海派畫家的影響,清逸灑脫,筆墨秀潤蒼古,設色古雅,清超絕俗。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并為博物館、紀念館和國際友人收藏,報刊登載?! 〗陝?chuàng)作百米《四季花烏長卷》及《群鶴圖》,作品《雪梅圖》被中南海收藏?!独夏陮W書畫寫意花鳥畫技法系列》十二本分冊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擅長瘦金書法、行草書,擅長壁畫臨摹,曾參與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的臨摹、偃師東漢墓墓室壁畫出行圖及磁縣北朝墓壁畫的臨摹,作品發(fā)表于考古學研究??χ袊佬g史、古代裝飾紋樣亦有所研究,有《杏園東漢墓壁畫臨摹札記》《靈武窯西夏瓷的裝飾藝術》等論文發(fā)表?! ≡沃袊缈圃嚎脊叛芯克芯繂T,現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畫研究會會員、今日華夏藝術中心特聘畫師。文化部僑聯文華閣書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書畫家協(xié)會顧問,并在新華社、外交部等十余所中央部委的老年大學任教。藝術簡歷刊于《中國當代書畫有印款辭典》《中國歷代書畫名家大辭典》。
書籍目錄
荷花的畫法潑墨畫荷葉筆墨枝法的步驟圖示風荷與殘荷的筆墨技法及用色的示意荷花、花蕾的點勾技法示意鵲鎢烏的筆墨技法、動態(tài)變化的畫法步驟翠烏的畫法步驟、筆墨枝法與用色荷花與鵲鴿烏的章法組合荷花與翠烏的章法組合山茶花的畫法山茶花的勾點畫法步驟與蕊萼枝葉的畫法山茶花勾點畫法在畫面上的章法組合雞的畫法公雞的結構特點與筆墨技法的示意母雞、雛雞的結構與畫法步驟圖示公雞、母雞與雛雞的章法組合鴨的畫法鴨的結構筆墨技法及用色的分解步驟圖示不同動態(tài)的鴨在畫面上的章法組合鵝的畫法鵝的結構筆墨技法及用色的分解步驟圖示群鵝的章法組合桃花的畫法桃樹枝干的筆墨技法與花葉的畫法步驟圖示鴛鴦鳥的畫法、筆墨與用色的分解步驟圖示燕子的畫法分解步驟圖桃花與鴛鴦烏的章法組合桃花與燕子的章法組合松的畫法松樹的主干、枝條及松針畫法的筆墨與渲染用色仙鶴的結構、動態(tài)、筆墨技法與畫法步驟的圖示松齡鶴壽——松樹與仙鶴的章法組合柏樹的古本、枝條的筆墨枝法與柏葉點法的示意柏樹與八哥鳥的章法組合鸚鵡的畫法鸚鵡畫法的筆墨,用色的程序步驟圖玉蘭畫法示意鸚鵡與玉蘭的章法組合螳螂與蜻蜓的畫法螳螂與蜻蜒的結構,筆墨技法與畫法步驟荷花與蜻蜓的章法組合螳螂與萱草的章法組合黃鸝的畫法黃鸝烏的結構、動態(tài),筆墨枝法與用色的步驟圖紫藤與黃鸝烏的章法組合凌霄與八哥鳥的章法組合示意蝦的畫法蝦的畫法步驟分解圖游蝦不同姿態(tài)的穿插組合蟹的畫法蟹的畫法步驟分解圖四蟹的穿插組合畫法示意鱖魚的畫法鱖魚的結構,筆墨枝法及用色的分解步驟圖示桃花流水鱖魚肥——鱖魚與桃花的章法組合金魚的畫法金魚畫法步驟圖示金魚與浮萍水草的章法組合構圖分析花鳥畫的圖式分析與構圖方法(上)花烏畫的圖式分析與構圖方法(下)花烏畫的題字與款式
章節(jié)摘錄
梅的畫法梅樹的老干粗枝與嫩莖的畫法分解 畫梅樹老干用勾皴法,分勾、皴、點、染四個步驟完成?! ∫弧⑾扔糜埠炼柖饭P蘸灰墨(筆上水分宜少,處于半干狀態(tài)的渴筆)落筆前再蘸深墨在畫盤上稍加點按,使其墨色前后過渡,先從暗面一側入筆,側鋒逆行,邊勾邊點邊沿,其一側用枯澀的筆墨皴擦長短弧線;二、這一側完成后隨即用余墨皴寫出另一側受光面的部分弧線,并勾出這一側的斷續(xù)輪廓。如此分段地完成主干畫法;三、在暗面部分適當勾出樹節(jié)位置,并用墨色銜接好前后弧線皴;四、在勾皴墨色全干后,用焦墨點出苔點,暗面部分宜多、宜大,亮面部分宜少。苔點要有聚散、疏密和大小的變化。待整體墨色全干后,再用赭墨色罩染;五、講粗枝的畫法,用潑墨法從上往下畫,經過中間的頓挫轉折再銜接第二筆,即五(二)這一筆,從左上用拖鋒拖至頓挫的轉折處;六、講細枝嫩莖的畫法,畫嫩莖的用筆要挺拔勁健,用中鋒取其剛勁圓潤。嫩莖從右上的一側斜出,然后銜接六(二)一側從上斜人的一條嫩莖,再銜接往左下方向的另一條嫩莖,見六(三)。潑墨法畫粗枝的方法亦為側鋒逆行,行筆要蒼勁、果斷,墨色上要講變化,有干有濕。幾個大的焦墨苔點增加了筆墨的神韻。梅樹的老干粗枝與嫩莖的筆墨技法 這是一幅梅的主干、粗枝及嫩莖發(fā)枝的整體構圖。從這幅構圖上可以看出其相互關系和筆墨上的變化。主干、粗枝與嫩莖的取勢(章法的走向),主線和輔線都是朝左上,惟嫩莖的發(fā)枝在構圖中發(fā)生了變化,兩組嫩莖一上一下相呼應,嫩莖的穿插三筆互有長短,形成了“女”字結構,這是梅枝穿插上的特點。勾皴法的主干與潑墨法的粗枝,兩者在章法上的結合完全體現了梅花的精神所在。梅樹的凌霜傲雪、不畏懼任何邪惡勢力的品格,正是中華民族“傲骨”精神的化身,這是畫梅首先要強調的。畫梅畫好不在花,而在枝干,枝干畫不好其精神就難于體現。所以畫枝干必須強調筆墨的神韻,出枝的柔弱,少蒼勁,穿插上的雜亂無序是畫梅的大忌。 嫩莖穿插之間的空間是為下一步添花作的準備,凡枝干交叉密集之處,往往是著花最繁茂的地方。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