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國學系列叢書(套裝共4冊)

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洪應明、 李志敏 福建美術出版社 (2012-04出版)  作者:(明) 洪應明 著  頁數(shù):621  

前言

《菜根譚》是明代洪應明所著一部論述修養(yǎng)、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    洪應明,明代萬歷年間人,字自誠,號還初道人?!恫烁T》一書在萬歷年間初刻于北京,現(xiàn)存最早的版本是據(jù)清乾隆年間刻本翻刻的同治乙丑年(公元1865年)寶光寺本。本書即以此本為底本編輯而成。    本書書名“菜根譚”系取宋汪革氏“人咬菜根,百事可做”語意。指人若能經(jīng)受得清苦,則可成就任何事業(yè)。還有一種解釋說:“菜之為物,日用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發(fā),故凡敵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是此書所說世味及出世味皆為培根之論?!彼砸喈敗?   《菜根譚》從形式上看,文字皆由排比對仗的短句組成,一段語錄字數(shù)不多,但十分精粹。除作者自己的心得外,有些還是從先哲格言、佛家禪語、古籍名句、民間諺語轉(zhuǎn)化而來,所以十分便于背誦流傳。    從內(nèi)容上看,本書涉及的范圍極為廣泛,可以說它闡述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問題,涉及的方面如此之多。但本書的核心主題多而不散,只有兩個,一是入世,另一是出世。    關于入世的論述,本書基本上是站在儒家的立場上。儒家認為正心、誠意、修身乃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內(nèi)圣”的功夫是“外王”事業(yè)的根本,所以本書將“修省”列為第一個標題。在修養(yǎng)這一問題下,又可分為很多方面,如修心性,本書說:“完得心上之本來,方可言了心”,“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學問”等等;再如修品經(jīng),本書說:“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德者事業(yè)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將德行看得比才能重要,是成就事業(yè)的根本,這種觀點是儒家的一貫主張;再如論述人的品德形成,必須經(jīng)過艱難困苦的磨煉,“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鍛來”,“橫逆困窮,是鍛煉豪杰的一副爐錘”等等;再如論述人應心懷仁愛的精神,書中說:“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故君子于一蟲一蟻,不忍傷殘”;再如論述人若要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品德,必須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義之門”。關于修養(yǎng)的各個方面還有很多,如慎獨自省、不為功名所累、不貪圖富貴等等。    人將自我的心性品德修養(yǎng)好,就可以從事待人處世的活動了。關于這個方面,本書首先強調(diào)處世要有操守原則,除原則性外,遇事還要靈活機動,二者的關系是有機的、辯證的,但原則性是第一位的,書中說:“操守要有真宰,無真宰則遇事便倒,何以植頂天立地之砥柱?應用要有圓機,無圓機則觸物有硬,何以成旋乾轉(zhuǎn)坤之經(jīng)綸?”遇事要認真,不能疏忽大意,“酷烈之禍,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滿之功,常敗于細微之事?!痹谏鐣弦愫萌穗H關系,推己及人,寬厚待人,能容人之過,“人之短處,要曲為彌縫,如暴而揚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頑的,要善為化誨,如忿而疾之,是以頑濟頑?!标P于如何處世,書中還詳細論述了很多方面,如不要恃才惹禍、沽名釣譽等等。    關于出世的內(nèi)容,本書基本上是采用禪、道的思想,因為儒家是不主張出世的。首先本書宣揚了很多關于人生如夢、世事如煙的觀點,如“一場閑富貴,狠狠爭來,雖得還是失;百歲好光陰,忙忙過了,縱壽亦為夭”,“狐眼敗砌,兔走荒臺,盡是當年歌舞之地;露冷黃花,煙迷衰草,悉屬舊時爭戰(zhàn)之場。盛衰何常?強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本書宣揚這種觀點,其目的是為了破除人們對人間事物的迷戀和執(zhí)著,以產(chǎn)生向道之心。書中還有很多作者學道、悟道的心得,如“掃地白云來,才著工夫便起障;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等等。    因為本書的思想是儒、釋、道三家合一的,所以作者并不主張完全拋棄人間事務不管,而是將出世與入世有機結(jié)合起來,對于修行來說,出世與入世的目的都是相同的,沒有什么差別,書中說:“思入世而有為者,須先領得世外風光,否則無以脫垢濁之塵緣;思出世而無染者,須先諳盡世中滋味,否則無以持空寂之苦趣?!?   總之,《菜根譚》是一部有益于人們陶冶情操、磨煉意志、奮發(fā)向上的讀物。書中文辭優(yōu)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邃,耐人尋味,很值得生活中的人們品味閱讀。    由于編者的水平有限,謬誤之處在所難免,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內(nèi)容概要

  《菜根譚(超值典藏版)(套裝共4冊)》以明代常見的格言體,論述了修身、處事、待人、接物等人生處世哲學,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釋家的出世思想以及作者的生活體驗為一體,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結(jié)晶。其中的格言警句文詞優(yōu)美,對仗工整,短小精粹,耐人尋味,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恫烁T(超值典藏版)(套裝共4冊)》問世400多年來,廣泛流傳于民間并遠播海外。

作者簡介

作者:(明)洪應明 編者:李志敏

書籍目錄

抱樸守拙,涉世之道心事宜明,才華須韞出污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和氣致祥,喜神多瑞靜中觀心,真妄畢現(xiàn)得意須早回頭,拂心莫便放手澹泊明志,肥甘喪節(jié)路要讓一步,味須減三分義俠交友,純心做人退即是進,與即是得驕矜無功,懺悔滅罪完名讓人全身遠害,歸咎于己韜光養(yǎng)德人能誠心和氣,勝于調(diào)息觀心攻人毋太嚴,教人毋過高客氣伏而正氣伸,妄心殺而真心現(xiàn)軒冕客志在林泉,山林士胸懷廊廟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富者應多施舍,智者宜不炫耀居安思危,處亂思治人能放得心下,即可入圣超凡知退一步之法,加讓三分之功對小人不惡,待君子有禮留正氣給天地,遺清名于乾坤種田地須除草艾,教弟子嚴謹交游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不流于濃艷,不陷于枯寂立身要高一步,處世須退一步修德須忘功名,讀書定要深心真?zhèn)沃溃辉谝荒畹勒邞心臼模囗毦咴扑ど迫撕蜌庖粓F,惡人殺氣騰騰多心招禍,少事為福處世要方圓自在,待人要寬嚴得宜忘功不忘過,忘怨不忘恩推己及人,方便法門惡人讀書,適以濟惡崇儉養(yǎng)廉,守拙全真讀心中之名文,聽本真之妙曲苦中有樂,樂中有苦無勝于有德行之行為,無劣于有權(quán)力之名譽寬嚴得宜,勿偏一方大智若愚,大巧似拙謙虛受益,滿盈招損心地須要光明,念頭不可暗昧陰惡之惡大,顯善之善小君子居安思危,天亦無用其技中和為福,偏激為災多喜養(yǎng)福,去殺遠禍謹言慎行,君子之道殺氣寒薄,和氣福厚正義路廣,欲情道狹磨練之福久,參勘之知真勉勵現(xiàn)前之業(yè),圖謀未來之非養(yǎng)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君子德行,其道中庸未雨綢繆,有備無患臨崖勒馬,起死回生動中靜是真靜,苦中樂是真樂舍己毋處疑,施恩勿望報厚德以積福,逸心以補勞,修道以解厄人生重結(jié)果,種田看收成多種功德,勿貪權(quán)位當念積累之難,常思傾覆之易只畏偽君子,不伯真小人春風解凍,和氣消冰操履不可少變,鋒芒不可太露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富貴而恣勢弄權(quán),乃自取滅亡之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文章極處無奇巧,人品極處只本然凡事當留余地,五分便無殃悔忠恕待人,養(yǎng)德遠害持身不可輕,用心不可重人生無常,不可虛度持盈履滿,君子兢兢勿犯公論,勿諂權(quán)門直躬不畏人忌,無惡不懼人毀從容處家族之變,剴切規(guī)朋友之失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藏巧于拙,寓清于濁盛極必衰,剝極必復奇異無遠識,獨行無恒操毋偏信自任,毋自滿嫉人毋以短攻短,毋以頑濟頑震聾啟賾,臨深履薄有識有力,魔鬼無蹤大量能容,不動聲色困苦窮乏,鍛煉身心辨別是非,認識天體親近善人須知機杜讒,鏟除惡人應保密防禍節(jié)義來自暗室不欺,經(jīng)綸繰出臨深履薄不夸妍好潔,無丑污之辱富貴多炎涼,骨肉多妒忌位盛危至,德高謗興陰惡禍深,陽善功小應以德御才,勿恃才敗德窮寇勿追,投鼠忌器過歸己任,功讓他人警世救人,功德無量須冷眼觀物,勿輕動剛腸量弘識高,功德日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功名一時,氣節(jié)千載自然造化之妙,智巧所不能及真誠為人,圓轉(zhuǎn)涉世一念能動鬼神,一行克動天地情急招損,嚴厲生恨急流勇退,與世無爭文華不如簡素,讀今不如述古修身種德,事業(yè)之基心善而子孫盛,根固而枝葉榮勿妄自菲薄,勿自夸自傲道乃公正無私,學當隨時警惕信人示己之誠,疑人顯己之詐春風育物,朔雪殺生厚待故交,禮遇衰朽君子以勤儉立德,小人以勤儉圖利學貴有恒,道在悟真心虛意凈,明心見性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慈悲之心,生生之機明利害之情,忘利害之慮操持嚴明,守正不阿渾然和氣,處事珍寶誠心和氣陶;臺暴惡,名義氣節(jié)激礪邪曲和氣致祥瑞,潔白留清名忍得住耐得過,則得自在之境心體瑩然,不失本真忙里偷閑,鬧中取靜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處富知貧,居安思危清濁并包,善惡兼容勿仇小人,勿媚君子疾病易醫(yī),魔障難除金須百煉,矢不輕發(fā)寧為小人所毀,勿為君子所容忘恩報怨,刻薄之尤讒言如云蔽日,甘言如風侵肌戒高絕之行,忌褊急之哀處世要道,不即不離老當益壯,大器晚成藏才隱智,任重致遠過儉者吝嗇,過讓者卑曲喜憂安危,勿介于心宴樂、聲色、名位,三者不可過貪過滿則溢,過剛則折冷靜觀人,理智處世量寬福厚,器小祿薄惡不可即就,善不可即親酷則失善人,濫則招惡友急處站得穩(wěn),高處看得準,危險境地早回頭和衷以濟節(jié)義,謙德以承功名事上敬謹,待下寬仁處逆境時比于下,心怠荒時思于上不輕諾,不生嗔,不多事,不倦怠讀書讀到樂處,觀物觀入化境上智下愚可與論學,中才之人難與下手守口須密,防意須嚴責人宜寬,責己宜苛幼不學,不成器濃夭淡久,大器晚成靜中見真境,淡中識本然言者多不顧行,談者未必真知春色為人間之裝飾,秋氣見天地之真吾世間之廣狹,皆由于自造樂貴自然真趣,景物不在多遠心靜而本體現(xiàn),水清而月影明觀形不如觀心,神用勝過跡用心無物欲乾坤靜,坐有琴書便是仙歡樂極兮哀情多,興味濃后感索然知機其神平,會趣明道矣萬象皆空幻,達人須達觀泡沫人生,何爭名利極端空寂,過猶不及廣狹長短,由于心念栽花種竹,心境無我知足則仙凡異路,善用則生殺自殊守正安分,遠禍之道與閑云為友,以風月為家退一步寬平一步修養(yǎng)定靜工夫,臨變方不動亂隱者無榮辱,道義無炎涼去思苦亦樂,隨心熱亦涼居安思危,處進思退貧得者雖富亦貧,知足者雖貧亦富隱者高明,省事平安超越喧寂,悠然自適濃處味短,淡中趣長理出于易,道不在遠動靜合宜,出入無礙執(zhí)著是苦海,解脫是仙鄉(xiāng)臥云弄月,絕俗超塵鄙俗不及風雅,淡泊反勝濃厚身放閑處,心在靜中云中世界,靜里乾坤不希榮達,不畏權(quán)勢得詩家真趣,悟禪教玄機來去自如,融通自在憂喜取舍之情,皆是形氣用事夢幻空華,真如之月欲心生邪念,虛心生正念富者多憂,貴者多險讀易松間,談經(jīng)竹下人為乏生趣,天機在自然煩惱由我起,嗜好自心生以失意之思,制得意之念世態(tài)變化無極,萬事必須達觀世間原無絕對,安樂只是尋常接近自然風光,物我歸于一體生死成敗,一任自然處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勘破乾坤妙趣,識見天地文章猛獸易服,人心難制生活自適其性,貴人不若平民處世忘世,超物樂天寵辱不驚,去留無意苦海茫茫,回頭是岸求心內(nèi)之佛,卻心外之法徹見真性,自達圣境心月開朗,水月無礙毀譽褒貶,一任世情不為念想囚系,凡事皆要隨緣自然得真機,造作減趣味徹見自性,不必談禪心境恬淡,絕慮忘憂真不離幻,雅不離俗布茅蔬淡j頤養(yǎng)天和萬心悟性,俗即是僧機神觸事,應物而發(fā)操持身心,收放自如自然人心,融和一體不弄技巧,以拙為進以我轉(zhuǎn)物,逍遙自在任其自然,萬事安樂思及生死,萬念灰冷卓智之人,洞見機先風月木石之真趣,惟靜與閑者得之天全欲淡,雖凡亦仙勿待興盡,適可而止修行宣絕跡于塵寰,悟道當涉足于世俗人我一視,動靜兩忘人我合一之時,則云留而鳥伴禍??鄻?,一念之差若要功夫深,鐵桿磨成針機息心清,月到風來落葉蘊育萌芽,生機藏于肅殺雪夜讀書神清,登山眺望心曠萬鐘一發(fā),存乎一心要以我轉(zhuǎn)物,勿以物役我不可徒勞身心,當樂風月之趣何處無妙境,何處無凈土順逆一視,欣戚兩忘風跡月影,過而不留月盈則虧,履滿者戒觀物須有自得,勿徒留連光景陷于不義,生不若死

章節(jié)摘錄

抱樸守拙,涉世之道    【原文】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譯文】    一個剛踏入社會的人閱歷雖然粗淺,但所受社會不良影響也較少;一個飽經(jīng)事故的人固然閱歷深廣,但其陰謀詭計等惡習也隨之增加。所以一個正人君子,與其圓滑世故,不如誠實淳樸;與其謹慎小心,不如豁達大度。    【解讀】    看電視連視劇《武松》時,極喜武松“醉”打蔣門神的精彩片斷:手握酒杯,仰脖而干,身子東倒西歪,步履輕飄虛浮,蔣門神于漫不經(jīng)心之際,鼻梁突著一拳,尚未回過神來,眼額又遭一腿……當其終于醒悟這絕非是酒鬼的“歪打正著”之時,其身已受重創(chuàng)而無還手之力了。有武林中人告之:此謂“醉拳”,乃武術中一高難度拳術,委實厲害之極。聞之而思,言道:懂了!    “醉拳”之厲害,在于一個“裝醉”,表面上看來跌跌撞撞,偏偏倒倒,踉踉蹌蹌,不堪一擊,而其實呢,醉醺醺之中卻暗藏殺機,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時,卻挨上了“醉鬼”的狠招。    真醉和裝醉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情況,愚者和裝愚者是迥然相異的兩種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虛”處,是迷惑對手,而“拳”卻擊在“實”處,招招致命。裝愚的是“外愚而內(nèi)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主旨,無關大局,而“精”卻“精”在節(jié)骨眼上,事關一生命運。蔣門神遭武二郎一頓狠揍而退出霸占的快活林,最終死于二郎刀下,喋血鴛鴦樓,自是惡貫滿盈,令人痛快之至;而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卻令人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    在政治風云中,有時當危險要落到自己頭上時,通過裝傻弄呆,還可以達到逃避危難、保全自身的目的。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大師孫臏,遭到龐涓暗算后,身陷絕境。然而孫臏不向惡勢力妥協(xié),他決定佯狂詐瘋,以懈龐涓的警惕之心,然后再圖逃脫之計。    【事典】    為成大志,修身立德    早年的曾國藩,在他還沒有發(fā)達的時候,就經(jīng)常自比于李斯、陳平、諸葛亮等“布衣之相”,幻想“夜半霹靂從天降”,將他這個生長在僻靜山鄉(xiāng)的巨才偉人震拔出來,成為國家棟梁。隨著學識的增加,思想的逐漸成熟,其對志向的思考更加深入和具體。    曾國藩是按照中國圣賢的內(nèi)圣外王之道來要求自己的,即《大學》中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八個步驟。曾國藩道德修養(yǎng)的具體內(nèi)容,正如他自己總結(jié)的“八德”,即:勤、儉、剛、明、孝、信、謙、渾。    曾國藩指出:“勤、儉、剛、明四字,皆求諸己之事;孝、信、謙、渾四字,皆施諸人之事?!倍鞍说隆钡男纬桑谟趥€人的精神修養(yǎng)。曾國藩認為,精神的修養(yǎng),全是內(nèi)心所要做的功夫。所謂治心之道,如懲忿窒欲、靜坐養(yǎng)心、平淡自守、改過遷善等等,都屬于精神方面的修養(yǎng)。因而,在他的遺著中,尤其是在他的日記和家書中,關于這方面的言論頗多。他主張,精神修養(yǎng)必須按照靜坐、平淡、改過這三個步驟去進行。    所謂靜坐,這是儒道佛三家所共有的初步門徑。自東漢以來,儒家的積極入世人生哲學與老莊自然淡泊的消極出世人生哲學始終是互為補充的。至于佛家所說的“明心見性”,更要求人們先有靜的境界。因而,它們都強調(diào)一個“靜”字,也都成為中國士大夫階層最基本的修養(yǎng)功夫。曾國藩綜合儒道佛三家之說,把靜字功夫看得非常重要。他在日記中說:“靜”字功夫要緊,程夫子成為三代后的圣人,亦是“靜”字功夫足。王陽明亦是“靜”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動心。若不靜,省身也不密,見理也不明,都是浮的。    曾國藩對理學的“靜”則達到了自我感悟。他認為只有心靜到極點時,身體才能寂然不動,所謂沒有絲毫雜念,但這畢竟未體驗出真正的“靜”境來。真正的“靜”境是在封閉潛伏到極點時,逗引出一點生動的意念來,就像冬至那一天,陰氣殆盡,陽氣初動,此時根正本固,這才可以作為一切的開始。致此,神明則如日之升,身定則如鼎之鎮(zhèn)。否則,即使深閉固拒,心如灰死,自以為靜,生機的意念幾乎停止,那也不能算真正的靜。況且這也就沒有真正的靜。    所謂平淡,實際上主要是對老莊淡泊寡欲之說的繼承和闡發(fā)。我們知道,一個健康的人,如果對世間之事不能看得平淡,一切都視為至關重要,都想去得到它,那么他的心境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被外物所擾亂,精神就會時時受到牽累,常常會因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耿耿于懷,就會影響到待人接物、處世治事的好壞成敗。因此,曾國藩在強調(diào)“靜”字的同時,還主張要有平淡的心境。他說:“思胸襟廣大,宜從‘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庶幾胸懷日闊?!辈⒈硎疽耙郧f子之道自恰,以荀子之道自克”,“世俗之功名須看得平淡些”。因為他認識到,一般人之所以胸襟狹窄,全是物欲之念太重,功名之念太深。更具體些說,則是私欲困擾于心,精神無安靜之日,自然也就日覺有不愉快的心境。他這里所謂的宜在“平、淡”二字上用功,即是要使心中平淡,不致為私欲所擾亂,務使精神恬靜,不受外物之累,然后可以處于光明無欲的心境。    所謂改過,拿曾國藩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人,如果在心境上不能平淡,則究其所以未能平淡的原因,然后在這個問題上痛下針砭,去檢討、去改過。為此,他在一生中堅持寫日記,把每天的所作所為,認真檢討,如實地記錄下來。綜觀他寫下的一百多萬字的日記,其內(nèi)容有相當一部分是自艾自責的語句。譬如,他在朋友家中見到別人奉承賣唱之女子,“心為之動”;夢中見人得利,“甚覺艷羨”,等等。于是,他痛責自己:“好利之心至形諸夢寐,何以卑鄙若此!方欲痛自湔洗,而本日聞言尚怦然欲動,真可謂下流矣!”僅在1842年冬天,他就連續(xù)一個多星期,寫下了諸如說話太多、且議人短的“細思日日過惡,總是多言,其所以致多言者,都從毀譽心起”、“語太激厲,又議人短,每日總是口過多,何以不改”等語。對于友人的忠告,曾國藩則強制自己虛心接受,力求改過。邵蕙西曾當面責他“交友不能久而敬”、“看詩文多執(zhí)己見”、“對人能作幾副面孔”,他視為“直哉,吾友”,并決心“重起爐冶,痛與血戰(zhàn)一番”。此外,從他所作的銘聯(lián)箴言以及格言警句單字等,大部分體現(xiàn)了他要借以提醒自己不忘改過、立志自新的精神。    曾國藩不僅從這三層深入修行,以求達到“內(nèi)圣”的最佳境界,更重要的是其將之細分為四個方面:慎獨、主敬、求仁、思誠。這樣,對自身來講,修身更易于操作。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月的一天,曾國藩讀了《易經(jīng)·損卦》后,即出門拜客,在杜蘭溪家吃了午飯,隨即又到何子敬處祝賀生日,晚上又在何宅聽了昆曲,到了“初更時分”才拖著疲倦的身軀回到家中。當天的日記又充滿自責,說:“明知(何子敬生日)盡可不去,而心一散漫,便有世俗周旋的意思,又有姑且隨流的意思??偸橇⒅静粓?,不能斬斷葛根,截然由義,故一引便放逸了”。日記中仍不忘“戒之”二字。    道光二十三年(1843)二月的一天,曾國藩前往湯鵬家赴喜筵,席間見湯的兩個姬人,曾國藩故伎重施,“諧謔為虐,絕無閑檢?!痹鴩缙谌沼浀念愃朴涊d不限于以上幾例。這說明血氣方剛、剛過而立之年的曾國藩也有七情六欲,也是一個正常人,曾國藩早年有“三大戒”,其中之一是戒色。他也認為,沉溺于此是妨礙事業(yè)的。他還認為,在外人面前,夫妻間尤不能過分親密。雖然如此,曾國藩還是很難做到,罵自己是禽獸。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曾國藩為了能他日有所作為,嚴格限制自己的情欲,甚至夫妻之間正常的情感交流都嚴加克制。曾國藩認為,人的私欲、情欲一旦膨脹就難以收拾,終會妨礙大事業(yè)。他以后位極人臣,但堅決不納妾,由此可見其修身之嚴,意志之堅,決心之大。也正是因為如此,曾國藩終成就其功業(yè)與德行。    P1-3

編輯推薦

洪應明編著的《菜根譚(共4冊超值典藏版)》糅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無為、佛家的出世和自身生活的體驗,形成了這樣一套處世為人的方式,表現(xiàn)了中國古人對人性、人生和人際關系的獨到見解。本書通過整理加工,除將原文列出并譯成白話外,還對每條內(nèi)容加以通俗性評析,文字簡潔淺顯、說理透徹明白。熟讀此書,理解此書,運用此書,可以使人受益終身。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經(jīng)典國學系列叢書(套裝共4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書的質(zhì)量不錯雖然沒便宜多少內(nèi)容還沒看都是文言文,得慢慢讀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