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海峽出版發(fā)行集團,福建美術出版社 作者:陳永靜 頁數(shù):96
內(nèi)容概要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瑯邪臨沂人,后移居會稽山陰。他一生曾任秘書郎、參軍、刺史、會稽內(nèi)史、右軍將軍等職,人稱“王右軍”。后辭官,與諸名士游于山水之間。王羲之少時學衛(wèi)夫人書法,后來得到叔父王虞的指導。他能夠博采眾長,轉(zhuǎn)益多師,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書法藝術境界,也對后世書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書代表作,此帖集王羲之尺牘二十九通,裝裱為一卷,《十七帖》是一部匯帖,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xiàn)傳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記載了《十七帖》原墨跡的情況:“《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nèi)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跡與言語以類相從綴成卷。”此帖為一組書信,據(jù)考證是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347-361),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fā)展的重要資料。《十七帖》在唐宋以來一直作為學習草書的最佳范本,它在草書中的地位可以相當于行書中的《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十七帖》屬于今草范疇,筆意精到,風格沖和典雅,不激不厲而風規(guī)自遠,無一般草書狂怪怒張之習,透出一種中正平和,雍容瀟散的氣象,結(jié)字平中寓奇,去除了章草中的波磔,全帖字字獨立,行行分明,左右之間字勢顧盼生姿,上下行勢有筆勢相連之意,以斷為主,形斷意連,行氣貫通,連帶筆畫起伏變化,富有節(jié)奏感,筆勢相承;《十七帖》集字成行的方法不是依靠字與字之間的牽連來強化整體感,而是依靠字形的大小、單字姿態(tài)的欹正搭配、筆畫的粗細變化來達到氣脈貫通。字形大小、欹側(cè)、疏密錯落有致,古樸典雅之氣樸面而來。朱熹說:“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其所謂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者?!薄 妒咛酚霉P點畫方圓并用,寓方于圓,藏折于轉(zhuǎn),而圓轉(zhuǎn)處,藏剛健道勁于婀娜婉媚之中,簡潔練達而動靜得宜。王羲之的草書去古未遠,能增損古法,裁成今體,將漢魏以來質(zhì)樸的書風自創(chuàng)出妍美流便的新體,成為一代大家并為后世楷模。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