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5 出版社:吉林時代文藝出版社 作者:張賢亮,李天卿 編,郜玉樂 編
前言
張賢亮的臉 郭力家 張賢亮,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位詩人;郭力家,散淡意義上來講是一個詩意的人;2007年,我和一幫寫詩的人,去寧夏張公館會面了張賢亮先生;相當順眼和可人;于是我寫了一篇詩意散文((張賢亮的臉》,今天放在這兒,為其新書捧個場,是以為序—— 張賢亮的臉?看著就舒服。 張賢亮的來路?估計肯定是個大戶之后。 這張臉男生女相,天生備有克陰制陽的軟功和硬功。 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心情問題; 人生的根本問題是表情問題; 藝術的根本問題是心境問題; 這張臉在綜合解決個性人生的出路上,夠得上現(xiàn)代中國文化人的活標本和教科書。 這本書活生生地告慰各路懷揣著堅硬理由的冤鬼——不該死的時候,死了,問題可能出在活命的技術手段不夠豐富多彩;這本書警醒活人,在個人性命來去的重大技術關口,一定要堅持留得青山在不怕沒孩子的信念不動搖——太陽照常升起,心情在別處也行。 這張臉所以是活標本——他出自人而人無法如他而生,他緣于夢而敢于天風落地逞英雄。該英雄因了詩意赤足、平民如洗而逼人動容。 成千上萬的張賢亮年代的臉,在張賢亮的身邊倒下了,張賢亮呢?他一邊整頓眼光的顏色,一邊改變血液的流向,一邊擦汗,一邊不忘站起身來,拍拍屁股 L上路…… 他以大拙鑄大圣,反照世間太不平。 他幾乎動用了詩人特色的所有魔鬼聰明——他把心念世俗化、審美生活化、自戀行為化、思想勞動化、情感機械化、靈魂格式化、表情簡單化、起居軍事化、品位大眾化、衣著工農(nóng)化、飲食菜農(nóng)化、表現(xiàn)平民化、信念具體化、心念細節(jié)化、智慧國產(chǎn)化……就是靈魂不盲目充公。 、 這張臉時空倒錯、不期而遇、相當系統(tǒng)、完整、準確地踐行著郭力家先生提出的詩人發(fā)展觀——詩人愛上哪兒,哪塊兒早晚得疼出點聲兒。 嘿嘿,你聽啊——寧夏紅,寧夏涼,寧夏出了個張賢亮,他為人性求發(fā)展,他是人性上空的一顆星。 這張臉整出的動靜有點兒大,也挺好聽。 所謂人非草木,強盜不走空路一詩人怎么活,都覺著一條命兒擱手里,今生根本不夠用。何況張公階段性的心意已決——我入紅塵中,紅塵助我行。高人的標準:滿朝代廢話,你活得一句廢話也沒有;牛人的尺度:遍人群往垃圾方向蜂起狂奔,你從容若針。 一個民族最不幸的時候,就是它逼著一顆顆高貴的頭顱低下的時候。 一個時代最黑暗的時候,就是它迫使一張張面孔失去內(nèi)容的時候。 一個人群最無恥的時候,就是它眼看著同類倒地、集體把手插進褲兜的時候——這張臉曾如何痛哭,我根本沒有那傾聽的福分,這張臉如今怎么微笑,我眼里都是一個問號…… 張賢亮的臉旗幟鮮明地構成中國當代知識分子千問萬答的標志性建筑。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多難興邦,生死塑人。 鬼見了這張臉也只能一笑:張哥,你行。 在張賢亮的臉上,我感受到一種天外飛來的高貴和隱忍、自主和陽光,這陽光,非隱忍不得以天長地久,非高貴不足以飛流直瀉其人性本能的金屬之光——這張臉構建的普世美感,輕松橫越性別、黨派、國度、人種。 這張臉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悲涼,一分一寸都在丈量:一個人身負的百年高貴、千年卑賤,在現(xiàn)實的選擇上,不過是風推葉落,星夜一瞬。 生活就是組織,組織就是選擇,選擇就是命運,命運不計歸宿——誰能拽住往日的清風,暗換我們今天的心境? 這張臉夢起江南水鄉(xiāng),一路北上、應運西行,一路野火燒不盡,一路春風吹又生,一路國破山河在,一路城春草木深,一路秋風掃落葉,一路靈臺無計逃神矢,一路背負黃土祭生母,一路過世形骸原是幻,一路未來景界卻疑真,一路生命向死而生而不顧,一路上,一個人,揮灑無邊苦難權作身后財富,遍人生有了這等上乘武功,豈是一次性江湖得以夠用? 大苦難造大人格一與其說愛國不如說愛我, 大虛無化大冷熱——與其說看破不如說憐生。 1957年7月,這張臉上起風了,青春之風,自戀而任性,自由而無辜,孤獨且噴涌…… 1957年7月,這張臉2l歲。橫跨風雨雷電。 1957—2013,這首給張賢亮帶來青春厄運的激情浪漫之作(《大風歌》已出生56年。 大風歌(節(jié)選) ——獻給在創(chuàng)造物質(zhì)和文化的人—— 我來了! 我來了! 我來了! 我是從被開墾的原野的盡頭來的 我是從那些高聳著的巨大的鼓風爐里來的 我是從無數(shù)個深藏在地下的礦穴中來的 我是從西北高原的油田那邊來的 啊!我來了! 我是被六萬萬人向前飛奔所帶起來的呀! 我來了! 那無邊的林海被我激起一片狂濤 那平靜的山川被我掀得地動山搖 看呀!那些枯枝爛葉在我面前倉皇逃退 那些陳舊的樓閣被我吹得搖搖欲墜 我把貧窮像老樹似的拔起 我把陰暗像流云似的吹起 我正以我所夾帶的沙石黃土 把一切腐朽的東西埋進墳墓 我把昏睡的動物吹醒 我把呆滯的東西吹動 ??!這衰老的大地本是一片枯黃 卻被我吹得到處碧綠、生機洋洋 看!那大洋洶涌的波濤也在我鼓動下 狂舞而去 拍打著所有的海岸 一告知全人類我來到的消息 (郭力家,當代詩人,現(xiàn)為時代文藝出版社總編輯。2007年9月,寧夏詩會上,與張賢亮謀面親密交談,合影留念。本文作于2013年。)
內(nèi)容概要
《文人的另種活法》從激揚文字的青春少年到勞改犯,他在命運流轉(zhuǎn)中九死一生;從作家到政壇明星,他的一生和整個民族同行;而今,著作等身的他仍惦記那首給他帶來青春厄運的激情浪漫之作,仍在那塊給了他磨難與回報的土地上出賣著荒涼。張賢亮——一部活著的歷史。
《文人的另種活法》是當代著名作家張賢亮的人生筆記,也可以說是一部成功人士回憶生命過往的自傳。文字樸實無華卻又密實老辣。折射出作者豐富的人生體驗,對生活深切的感悟以及對社會責任和良知的理性思考。
作者簡介
張賢亮(1936- ):漢族,生于南京,江蘇盱眙縣人。國家一級作家、收藏家、書法家,“傷痕文學”的代表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聯(lián)委員,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六、七、八、九、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兼任寧夏華夏西部影城公司董事長。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靈與肉》、《邢老漢和狗的故事》等;中篇小說《無法蘇醒》、《綠化樹》、《青春期》等;長篇小說《男人的風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習慣死亡》、《一億六》等;長篇文學性政論隨筆《小說中國》;散文集有《飛越歐羅巴》、《追求智慧》、《中國文人的另一種思路》等。
書籍目錄
文人,文化觀與時代性 002參與、逃避和超越 006當代中國作家首先應該是社會主義改革者 014消遣的方式 016我的態(tài)度——在新浪博客上談國民素質(zhì)、民主制度及其他 019透視中國人的英雄觀 021中國土著的廉政觀 024雨·天話語——與余秋雨易中天的對話 033文學的殿堂在股票市場的樓上 039土地渴望生命和智慧——為三北防護林建設局所編的報告文學集而寫的序言 046加強地方人大、政協(xié)在地方政治生活的作用 048建設文化大國 051參政議政應有一定的前瞻性 055“三個代表”拓展了中國的未來——與日本《產(chǎn)經(jīng)新聞》記者的談話 058農(nóng)村產(chǎn)權制度改革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的根本 060關于籌建“文革”博物館的提案 文心,情與愛的世界 064亦師亦友說謝晉 068永遠的巴金 069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071天涯若比鄰——北歐的同行 082故鄉(xiāng)行 091野鳥原音——兩岸·十日·百年 102我失去了我的報曉雞 108大話狗兒 114發(fā)瘋的鋼琴 116老照片 123隨風而去 125悼“外公” 128父子篇 生存,文與商的合璧 146文化型商人宣言 149談“下海” 152文人下海 160寧夏有個鎮(zhèn)北堡 180出賣“荒涼” 187給中國西部“把脈” 189拖欠民工(員工)工資應受法律懲罰 191非“非典”的感悟——《鳳凰于飛》前言 歷史,文學與智慧的啟迪 196關于時代與文學的思考——致維熙 202我的傾訴 207變形語言的審美享受 209有感無序 211對生命的貪婪 214滿紙荒唐言 220睡前絮語 227心安即福地 231排泄與喧囂 235追求智慧 239東方、西方 246“文化大革命”與北歐 252一切從人的解放開始——謹以此文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 278今日再說《大風歌》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一切從人的解放開始——謹以此文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 20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倡導的“思想解放”運動,在中國思想史、文化史乃至中國整部20世紀史上,其規(guī)模及深遠的社會影響,我認為大大超過五四運動。那不是啟蒙式的、由少數(shù)文化精英舉著“賽先生德先生”大旗掀起的思潮,而是一種迸發(fā)式的,是普遍受到長期壓抑后的普遍噴薄而出;不僅松動了思想上的鎖鏈,手腳上的鐐銬也被打破,整個社會突然產(chǎn)生一種前所未有的張力。從高層和精英人士直到普通老百姓,中國人幾乎人人有話說。更重要的是那不止于思想上的解放,一切都是從人的解放開始。沒有人的解放,便沒有思想的解放。所以,人們才將那個時期稱之為“第二次解放”,并且我以為那才是真正的“解放”。 一 直到1978年底,我還在銀川市附近的南梁農(nóng)場勞動。職業(yè)是“農(nóng)業(yè)工人”,而身份卻很復雜,頭上戴著好幾頂“帽子”。為什么說“好幾頂”呢?頭上戴著幾頂帽子自己都不知道嗎?難道我是傻瓜或腦袋麻木?當然不是。但那時我確實不清楚。現(xiàn)在我們就來算一算:一頂是“右派分子”帽子;一頂是“反革命分子”帽子,這兩頂帽子是“實”的?!皩崱钡囊馑际怯姓轿募者M個人檔案的??墒鞘裁唇凶鳌罢轿募?,直到今天我仍不清楚。 當我在電腦上輸入這些字句,想表述明白,讓現(xiàn)在五十歲以下的讀者能夠理解的時候,我突然感到無能為力。這要比寫小說困難得多。雖然小說有想象的、虛構的成分,但我的寫作能力基本還可以勝任,這有我出版的多部小說為證。可是,如果限制我發(fā)揮想象力,不加一點虛構地描述那個荒謬的年代,真實地反映那一段歷史,我必須絞盡腦汁字斟句酌,仔細推敲??墒?,我發(fā)現(xiàn),這一來,我就陷入了要步步為營的迷魂陣。因為,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漢語就逐漸被搞亂了,漢語的詞語逐漸失去原本的意義而被另一種“嶄新”的意義替換了,更有大量的詞語變得粗糙,變得模糊。其實,我們現(xiàn)在說的“撥亂反正”,有很大部分在于詞語上的“撥亂反正”。其中很多我們已經(jīng)“反正”過來了。正因如此,所以現(xiàn)在我用同樣的詞語來表達就會讓今天的讀者難以理解。那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語言系統(tǒng),雖然使用的是同一個詞,可是其詞義往往不亞于古文和現(xiàn)代語文之間的差別??鬃诱f了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被質(zhì)疑了上千年,就因為“女”在古文中常作“你”和“你們”解,而現(xiàn)代漢語只當“女性”和“婦女”講,所以孔子在地下至今不得安身。因而,我覺得寫這篇文章要比寫小說吃力,在我企圖說明一個問題的時候,我還要把這個問題所涉及的詞語也加以解釋。 同時,作為一篇個人記錄,我也不想從已經(jīng)披露的歷史材料中搜尋依據(jù),雖然這已經(jīng)很方便,敲敲鍵盤點點鼠標即可,并能減少難度且更為可靠??墒悄菢右粊?,文章就成了資料的堆積,失去感覺和感受的色彩,而我正是要寫一代甚至兩代人的真實感受?,F(xiàn)在披露的歷史材料包括種種紅頭文件,在當時都是極其神秘的,只有極少數(shù)人掌握,絕大多數(shù)人只能受其擺布,即使陷入絕望的境地也莫名其妙,無處求告。所以,我以下的文字可能與歷史資料有出入,但它雖非“歷史”卻是“史實”。這是讓歷史學家永遠頭疼的難題:“歷史”往往與“史實”不同。
編輯推薦
《文人的另種活法》編輯推薦:從激揚文字的青春少年到勞改犯,他在命運流轉(zhuǎn)中九死一生;從作家到政壇明星,他的一生和整個民族同行;而今,著作等身的他仍惦記那首給他帶來青春厄運的激情浪漫之作,仍在那塊給了他磨難與回報的土地上出賣著荒涼。張賢亮——一部活著的歷史。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