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是貴人

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時代文藝  作者:(清)梁章鉅|譯者:江俊偉  頁數(shù):369  譯者:江俊偉  

前言

自序古時候?qū)θ说姆Q呼,各有其等級輩分的差異,不能隨隨便便地相互借用。古代的種種稱號,大概都是在周公旦的那個時候確定下來的?,F(xiàn)在,我們?nèi)匀荒茏x到的與稱謂有關(guān)的書籍,以《爾雅?釋親》和《大戴禮記?曲禮》最為翔實(shí),也最為權(quán)威。其后,隨著世代的增加積累,稱謂也變得越來越繁雜了。比如孔鮒的《小爾雅》、揚(yáng)雄的《方言》、劉熙的《釋名》,以及張揖的《廣雅》等書,都各有增補(bǔ)之處。至于散見于歷代史書及各家著述中的稱謂,那就更多了。只可惜迄今為止,還沒有將這些稱謂分門別類、薈萃成冊的。這樣的著作想必既可以幫助人們了解古事,又利于人們掌握更多用語。從前,我與恩師阮文達(dá)先生在探討學(xué)問時曾提到過此事。文達(dá)笑著說:“只怕這些內(nèi)容過于細(xì)碎而難以成書。不過,為什么不嘗試一下呢?除了像你這樣博覽群書的人,還有誰能承擔(dān)這一工作呢?”我心中也一直懷著這個念頭,卻一直沒有時間來做這事。想當(dāng)年,后周時盧辯曾撰寫過《稱謂》一書,共計五卷,可惜早已散佚了。我雖然沒有讀到過這部書,卻未嘗不可以仿效他的做法。于是,我便在辭官歸田后,利用閑暇時間,將散見于各類典籍中的稱謂用語輯錄成書。只因我見聞短淺,加上寓居客邸,期間缺乏資料,只能盡力搜集,因此難免會有疏略遺漏之處。只可惜文達(dá)先生已飄然仙逝,無法與他商榷,我心中也一直深感遺憾。道光廿八年,戊申歲,霜降日福州七十四歲老叟梁章鉅自序于東甌郡齋林則徐序我聽說先生打算撰寫《稱謂錄》一書時,就認(rèn)為這部書的書名非常貼切。您的這一義舉實(shí)在是一件盛事。試想,有此一著作,像《稱謂錄續(xù)錄》、《稱謂錄廣錄》之類名目的作品,以后一定會有人著手編撰。編撰這樣的書,收集的詞條資料必定會力求廣博,因?yàn)檎l也不想被人指摘在收錄中有明顯的遺漏。大江南北有能力商榷此事的,似乎也不乏其人。比如阮閣老,本來也可以提出許多有益的意見,只可惜他年事已高。像您這樣修養(yǎng)道行、健康長壽而又博學(xué)多識的長者,普天之下還能再找出第二個嗎?對于您的大著,我有幸拜讀過許多。其中的杰作,如通達(dá)經(jīng)書、博采史籍的《文選旁證》,又如言行一致的《退庵隨筆》,尤其使我欽佩不已。此次承蒙您寄來《稱謂錄》的全稿,我匆匆一讀,便感覺如同進(jìn)入唐代的郇公廚一樣,各種稱謂被細(xì)分為若干門類,無所不包,令人不由眼前一亮。像這樣博古通今的作品,如果不是具有相當(dāng)?shù)膶W(xué)養(yǎng),是很難完成的。此書一旦出版,人們必將爭相先睹為快,家家戶戶都購買一套,人手一本,其受歡迎的程度自不待言。但如今當(dāng)務(wù)之急是盡快將它刊印出來,以滿足大眾的需要。您在大作完成之后,要我寫一篇序文。我一向自慚學(xué)問疏陋、文辭拙劣,哪敢像佛頭著糞般題我的名,于倉促間玷污了這部著作呢?因此,請允許我慢慢地構(gòu)思。如果您急于將此書刊行出來,我的序文恐怕一時也難于送到?;蛟S也可以將這封書信作為序文。大體上,我所要表達(dá)的意思也都寫在這里了。敬請林老前輩教正丁未小陽(指道光廿七年十月),林則徐恭敬呈上

內(nèi)容概要

  《親戚是貴人:親戚師友稱謂大全》以清代名士梁章鉅的《稱謂錄》為底本,在進(jìn)行白話譯注的基礎(chǔ)上,補(bǔ)錄當(dāng)代南北各地對親戚、師友的稱呼而成。在條目的選取上,我們摒棄了部分生僻和已然消失的稱呼。增補(bǔ)了當(dāng)代稱呼和部分方言。使之更貼近和符合當(dāng)代人的閱讀需要和實(shí)際生活需要。書中貫用了堂、表兩條線索。脈脈相承,一目了然。除了親戚、師友間的正確稱呼問題,《親戚是貴人:親戚師友全都稱呼明白》還對族譜、碑銘等也提供了詳實(shí)的材料。是讀書、寫作、日常交往中必備的工具讀本。

作者簡介

作者:(清代)梁章鉅 譯者:江俊偉 編者:倪泰一

書籍目錄

前言自序林則徐序卷稱呼遠(yuǎn)祖遠(yuǎn)祖·太高·太尊·先·祖先·先君·先人·祖考稱呼始祖始祖·鼻祖稱呼高祖高祖王父·高祖·顯考·長祖·高門稱呼高祖母高祖王母稱呼曾祖曾祖·曾祖王父·曾祖父·皇考·府君·太翁·次長祖·曾翁·曾門·曾大父·曾父·曾太公·大王父·王大父稱呼曾祖母曾祖王母稱呼祖父祖·祖父·王父·大王父·祖王父·大父·祖君·祖翁·翁翁·耶耶·阿翁·公·太公對人稱呼自己的祖父家公、家祖稱呼他人的祖父尊祖父稱呼自己已故的祖父亡祖·王考·皇祖考·府君·先祖·先子·先亡丈人稱呼他人已故的祖父大門中各地方言對祖父的稱呼大老·波·漢了秘稱呼祖母祖母·王母·大母·太母·太婆·祖婆稱呼他人的祖母尊祖母稱呼已故的祖母皇祖妣稱呼祖父的妾季祖母·妾祖姑對父母的通稱嚴(yán)君·膝下·親戚·尊老稱呼父親父·嚴(yán)親·翁·家翁·阿公·尊·家尊·叟·老兒·靈椿父親對自己的稱呼乃公·乃翁·阿爹、阿八·哥哥子女對父親的稱呼大人·先生·夫子·公·耶·爺爺·爹爹·兄兄·哥·官·君對人稱呼自己的父親家嚴(yán)·家君·家公·家父稱呼他人的父親尊大人·尊君·尊公·尊侯·喬稱呼自己已故的父親亡父·考·皇考·王考·顯考·府君·家府·先君子·先君·先大夫·老大夫·先父·先公·先臣稱呼他人已故的父親尊先君·尊府……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內(nèi)則》又謂:冢子未食,而見必執(zhí)其右手;適子、庶子已食,而見必循其首。以冢子與適子并稱,則冢子與適子亦當(dāng)有別。冢嫡《唐故孝子太原郭府君墓志銘》:易州府君冢嫡。冢嗣《書敘指南》:后姜撫長子日冢嗣。冢息《唐書·桑道茂傳》。李鵬為盛唐令,道茂日:“君位止此。冢息而位宰相,次息亦大鎮(zhèn)。”正室《禮·文王世子》:正室守大廟。注:正室,適子也。義嗣《左傳》:吳子諸樊既除喪,將立季札。季札辭日:“君義嗣也,誰敢奸君?”注:諸樊適子,故日義嗣。嗣子《禮記》:大夫、士之子,不敢自稱日嗣子某。疏:此諸侯之大夫、士之子也。諸侯在喪稱嗣子某,臣之子避之也。世子《儀禮》賈疏:世子,惟據(jù)天子、諸侯之子。代子《白虎通》:諸侯王之嫡子稱代子。案:此疑唐人避諱改之,唐世宗亦稱代宗。樹子《轂梁·僖九年傳》:無易樹子。范注:樹子,嫡子。案:諸侯之嫡子,天子命為之嗣者日樹子。門子《周禮·春官·小宗伯》:其正室皆謂之門子。注:將代父當(dāng)門者也?!秶Z·晉語》“育門子”注:門子,大夫之適子。后子《墨子》:君與父、母、妻、后子死,三年喪服。案:后子者,為父后之子,即長子也?!稇?zhàn)國策》謂齊太子申為后子,《荀子》謂丹朱為堯后,并同。元子《漢豫州從事孔褒碑》:泰山都尉之元子。又:《郎君鄭固碑》:著君元子也。大子《儀禮》賈疏:案《服問》云:君所主,夫人妻,大子適婦。鄭注云:言妻見大夫以下,亦為此三人為喪主也,則大子下及大夫之子,不通士?!侗鎻V例·孫叔敖碑》陰:世伯有六男,大子字長都;孝伯亦有六男,大子字惠明。其下五子俱稱次第,為后來文字所罕見者。

編輯推薦

《親戚是貴人:親戚師友稱謂大全》:親戚師友是成就自身的最佳社會資源。長輩、晚輩、夫妻、遠(yuǎn)親、故戚、師友,各種稱謂全具備。?把古代僅存的,清朝人梁章鉅所著《稱謂錄》中的親戚、師友部分譯成白話文,以便人們輕松理解閱讀。同時,為了彌補(bǔ)譯注時可能出現(xiàn)的不當(dāng),《親戚是貴人:親戚師友全都稱呼明白》末附錄了文言原文,以便讀者參照。?根據(jù)現(xiàn)在全國各地的稱呼習(xí)慣,對各種稱謂進(jìn)行了補(bǔ)錄,使書寫和面稱都能查閱。?繪制了血親、姻親、師友最全面的關(guān)系圖,以便讀者在需要時能一目了然地查找。你強(qiáng),是因?yàn)槟汴P(guān)系多人際關(guān)系的好壞,有時甚至可以決定一個人人生的成敗。我們在面對許多問題時,大都會問詢或請托他人,目的肯定是為了有一個理想的結(jié)果。無論誰,不管他能力有多強(qiáng),在面對紛繁復(fù)雜的現(xiàn)實(shí)人生時,都會感到單打獨(dú)斗的局限。所以更有人說。一個人力量的強(qiáng)大與否,不完全取決于他的學(xué)識和勤奮,而取決于他的社會關(guān)系的多寡。親戚師友會讓你變得更強(qiáng)在人的全部社會關(guān)系中,親戚師友最可靠,受托后也更盡力。有人說,親戚師友不利于共事。是說親戚師友間。因?yàn)殛P(guān)系微妙,在面對利益沖突時,很難處理妥當(dāng),不傷情份。所以,只要排開利益沖突,親戚師友的親密性就不會受損,就會轉(zhuǎn)而成為你工作、生活中的強(qiáng)援。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在遇到困難時,首先想到的是找親戚師友幫忙的原因。搞懂稱謂你就掌握了開啟人脈資源的鑰匙。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親戚是貴人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fèi)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