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 作者:曹昇 頁數(shù):304
Tag標簽:無
前言
自序: 這是劉秀的故事,據(jù)說一切都是真的。先從劉秀的起家寫起。此一階段,可以“努力”二字點題。今人多言加油,古人大致無油可加,所以言努力。尤其在劉秀所處的時代,“努力”一詞更是當時的口頭流行語,譬如:(劉秀等人)進至下博城西,遑惑不知所之。有白衣老父在道旁,指曰:“努力!信都郡為長安守,去此八十里?!薄逗鬂h書?卷一》光武謂(王)霸曰:“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fēng)知勁草?!薄逗鬂h書?卷二十》更始大悅,謂(趙)憙曰:“卿名家駒,努力勉之?!?——《后漢書?卷二十六》。和他的先祖劉邦一樣,劉秀也是取代了一個短命王朝,從而成就了自己的輝煌帝業(yè)。而劉秀所取代的這個短命王朝,便是王莽的新朝。新朝末年,天下大亂,是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大黑暗時期。當大黑暗時期結(jié)束之時,已有將近五千萬人(約占當時總?cè)丝诘?0%)死于饑荒、戰(zhàn)亂。在這樣的大黑暗時期,神州淪為叢林,叢林淪為煉獄,每個人都有著各自的努力——有人努力讓自己活著,有人努力讓別人活著;有人努力殺人,有人努力避免被殺;有人努力吃人,有人努力避免被吃。而劉秀的努力,卻使他從一個沒落王孫,搖身一變成為光武皇帝,開創(chuàng)出壽命長達一百九十五年的東漢帝國。在關(guān)注劉秀努力的同時,有一事必須注意。劉秀與歷史上其他的開國帝王有一絕大不同,那便是即使劉秀尚未起兵造反,皇位似乎就已經(jīng)非他莫屬。讖曰:“劉秀當為天子。”指名道姓,舍他其誰?換而言之,劉秀生來就是該當皇帝的命,他必須當皇帝!他要是不當皇帝,連老天爺都得跟他急!而由此也就引發(fā)出一個極其有趣的問題:如果某物命中注定是你的,那么努力是否還有必要?努力的意義又在哪里?或者說,是人成就了宿命,還是宿命成就了人?扯遠了,打住。簡單地說,我想寫一個在宿命中努力的故事。宿命,本無所謂有,也本無所謂無的。努力,是否也是同樣如此呢?書名《劉秀的秀》,源自莎翁名句:世界是一個大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都只是演員而已(The whole world is a big stage。All the men and women just are some actors)。本書為上冊,起自公元第三年,止于公元二十三年——這一年,劉秀二十九歲,其命運正從天堂墜入地獄。曹昇2010年7月4日于杭州
內(nèi)容概要
《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劉秀的秀》 在《流血的仕途:李斯與秦帝國》中,曹昇復(fù)活了千古一相李斯的風(fēng)采,對這位傳奇人物的刻畫及其精神世界的重建,更是入骨三分,力透紙背?! 《@一次,這個史界第一才子,將他睥睨的目光轉(zhuǎn)向了古代第一帝王——漢光武帝劉秀?! ⌒伦鳌妒妊幕使冢汗馕浠实壑畡⑿愕男恪罚诓軙N天馬行空之文筆下,重現(xiàn)新朝末年至東漢初年歷史的風(fēng)云際會,歷史的血色風(fēng)流,將劉秀、劉縯、王莽這一個個人物,隔著綿長的時間帶到讀者面前,帶給我們另一種理解歷史的境界?! 『颓厥蓟氏啾?,我不折騰; 和劉邦相比,我不流氓; 和王莽相比,我不拍腦袋; 和李世民相比,我愛我的兄弟; 和趙匡胤相比,我統(tǒng)一了中國; 和朱元璋相比,我不殺功臣?! ∥沂莿⑿悖瑬|漢的開國皇帝。 這是我的故事?! ∥也幌嘈帕訋膨?qū)逐良幣, 如果世間壞人當?shù)?, 那只是因為好人還不夠努力。
作者簡介
曹昇,15歲入浙江大學(xué),19歲畢業(yè)。研究歷史十余載。
2007年,《流血的仕途:李斯與秦帝國》上冊一經(jīng)出版,便在“2007年中國書業(yè)年度評選”中,被讀者評為“年度最受歡迎的人文社科書”,同時也是天涯“煮酒論史”兩年來最受歡迎的歷史小說,該書出版上市不到五個月,就獲得近四十萬冊的驚人銷量。三十而立的曹昇,一舉成為歷史寫作新一代大師級領(lǐng)軍人物。讀者稱其為“曹三公子”。
新作《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劉秀的秀》,在曹昇天馬行空之文筆下,重現(xiàn)新朝末年至東漢初年歷史的風(fēng)云際會,歷史的血色風(fēng)流,將劉秀、劉縯、王莽這一個個人物,隔著綿長的時間帶到讀者面前,帶給我們另一種理解歷史的境界。曹昇之書,以心證史,仿佛親歷。
書籍目錄
自序第一章 少年 葬禮/呼嘯山莊/養(yǎng)士/原罪/官場守則/ 家族中人/冠禮/第二章 洛麗塔 酒醉/心醉/第三章 太學(xué) 步入長安/神童/哀太學(xué)/麗人行/忘川/第四章 從中興到末路 長安米貴/新同舍生/駐京辦主任/ 長安教父/最后的告別/第五章 新帝王莽 溫故人/誅心者/新生代/東山再起/ 通天之路/糧食與理想/第六章 地皇二年 兄弟同心/勿生帝王家/老友記/家事國事/ 傷心事/反賊賊多/流民生存報告/第七章 地皇三年 序曲/命運/越獄/未婚妻/夢中人/仇家/單刀赴會/ 化敵為友/悲慘世界/胎死腹中/第八章 十月改革 一個字頭的誕生/大風(fēng)/班底/人為財死/ 傾城之亂/先舍后得/第九章 沘水大捷 亢龍有悔/危機/飲鴆止渴/兩地書/新年快樂/英雄/第十章 更始皇帝 神話/野心家/舌戰(zhàn)/真實的謊言/搶劫/鄧氏雙璧/第十一章 鎮(zhèn)國之寶 沖喜/傷離別/不敗名帥/約法三章/天下一局棋/大戰(zhàn)前夜/第十二章 昆陽大戰(zhàn) 昆陽十三騎/首戰(zhàn)/將帥之別/夜襲/意外/自摸/援交/石頭記/ 宛城之降/桃花源中人/情場中人/戰(zhàn)場中人/初試鋒芒/ 四渡昆水/麥田守望者/靜夜思/決戰(zhàn)/潰奔/ 名將論/吊昆陽/第十三章 手足之斷 一夜成名/落星劍/彌天大網(wǎng)/鴻門宴/末路悲歌/ 自投羅網(wǎng)/活著/入戲/非禮/拯救/完璧/第十四章 新朝覆滅 眾叛親離/暮悲/哭城/兵臨城下/城破/再見王莽/第十五章 潛龍勿用 以舊換新/漢官威儀/離騷/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1NO.1:葬禮于是,時光席卷著我們,無可挽回地開始倒流。逆流而上的歲月之舟,不停倒退,進入過去,最終停泊在西漢平帝元始三年。這是一個初秋的清晨,地點為南陽郡蔡陽縣舂陵鄉(xiāng)。一切已然發(fā)生,我們來此見證。遠遠傳來的,是那首凄涼的挽歌《蒿里》,在晨霧中反復(fù)吟唱:“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焙坪剖幨幍乃驮彡犖?,穿越霧靄,緩緩向山上行去。歌聲停歇下來,送葬的隊伍也停了下來,墓地到了。執(zhí)紼的小男孩退到一旁,閃開道路。在一陣短暫的默哀之后,八條大漢抱著使命必達的信念,走向安置棺槨的馬車。作為職業(yè)抬棺者,他們已將抬棺提升為一門藝術(shù),即使將滿滿一碗水擱在棺槨上面,一路上也絕不會灑下半滴。漢子們抬起棺槨,在死者親友的抽泣聲中,在婦人們哭天搶地的拉扯之下,步伐堅定地邁進早已挖好的墓穴,將死者送入另外一個世界。棺槨擺放完畢,人群忙碌起來,將金銀珍寶、印綬樂器、車馬生禽等隨葬器物填滿墓坑。然后,泥土像雨點似的落下。墳上堆起了一座土丘。人群魚貫而上,用力將新土踩踏結(jié)實。時已午后,送葬隊伍徐徐回返,與來時的莊重肅穆不同,氣氛此時已輕松了許多,隊形也變得渙散而隨意,時不時有歡笑聲響起。對大多數(shù)出席葬禮的人來說,葬禮結(jié)束了,意味著一樁事了了,他們將重新過回原來的生活,不會因死者的逝去而有任何改變。但對死者的兒子們來說,父親的離世,意味卻是格外深長。死者的長子劉縯,高大的身軀在人群中顯得異常醒目。父親的辭世,不僅帶給他悲傷,更讓他猛醒。父親這一死,意味著他在死神面前少了一道最重要的屏障,或早或晚,他也將像父親那樣死去,埋于地底,永遠地失去呼吸。既然死亡不可逃避,那活著的意義和動力又在哪里?劉縯追悼著父親的一生,在他看來,那是乏善可陳的一生,做了一輩子縣令,既無功績,也無名聲,雖然衣食不愁,卻終究只是在麻木而庸碌地混著日子,眼一閉,一睜,一天就過了,眼一閉,不睜,一輩子就過了。更可怕的是,他的未來很可能就和他父親一樣。一念及此,劉縯悚然而不甘。他不愿意重復(fù)父親的命運,不愿意像父親那樣,滿足于做一個縣令,生前在小水坑里撲騰,動靜不大,死后在小土坑里長眠,動靜全無。在他看來,這樣的一生,豈止可悲,簡直就是可恥!既然整個宇宙都是一頓免費的午餐①,不,更準確地說,是一頓免費的自助餐,那么一旦降臨人世,就意味著你已經(jīng)擁有了一張入場的餐券。而自助餐的意義就在于,重要的不僅是管飽,而且一定要比別人拿得更多,占有更多,吃不吃得下另說,總之,一定要值回票價。遙想當年,他的祖先漢高祖劉邦,斬蛇而起,破強秦,誅項羽,一統(tǒng)四海,君臨九州,溥天之下,莫非我土,率土之濱,莫非我臣, 那是何等的氣概,怎樣的風(fēng)流?從吃自助餐到吃霸王餐,大丈夫固當如是哉!劉縯正狂想著,一個小身影跟了上來,舉手牽住劉縯的衣袖,也不說話,只是默默跟著他走。那是他最小的弟弟劉秀,只有九歲,稚氣的臉龐上,既有未干的淚痕,又有莫名的恐懼。劉縯拍拍劉秀的頭,勉強笑道:“別怕,還有我在。” 劉秀點點頭:“我不怕?!鳖D了頓,仰首對劉縯道:“你也別怕?!?劉縯心中一陣溫暖,一時竟說不出話來。兄弟兩人牽手走著,遠遠看去,一短一長,恰好構(gòu)成一個互相支撐的人字形狀。不知何時,天空中開始有雨絲揚起。母親在后面喚著劉秀:“上車來?!眲⑿懵犜挼嘏郎像R車,靠在母親的懷里。透過車窗,阿父的新墳猶然在望,而在劉秀的眼神之中,卻分明多了一分和他年齡不符的憂傷。他仿佛已經(jīng)知道:“在這個細雨的黃昏,他的童年永遠地結(jié)束了。NO.2:呼嘯山莊葬禮過后,年幼的劉秀便跟隨官居蕭縣令的叔父劉良,來到沛國蕭縣,由劉良撫養(yǎng),并進入小學(xué)讀書。又五年之后,到了公元八年,忽然便有王莽篡位的消息傳來——這一年,王莽對西漢王朝實施了安樂死,自己登基稱帝,改國號為“新”,是為新朝。初聞亡國噩耗,劉良望長安而慟哭。他自問無力奪回劉氏失去的江山,而且也缺乏以死殉國的勇氣,但至少有一件事,卻是勢在必行,那便是棄官掛印。這縣令已經(jīng)沒法當了,盡管不能為劉氏報仇,但也絕不能給劉氏的仇人當走狗。?劉良于是下令府中收拾行裝,準備歸鄉(xiāng)。夫人勸道:“雖然新皇臨朝,可也沒說要撤你的官,如此匆忙做甚?”劉良怒道:“這天下已經(jīng)不是咱劉家的天下了,這官還能是咱劉家的官嗎?夫人道:“那也等朝廷詔書到了,再走不遲。畢竟,合府上下數(shù)十口人,都還指望著老爺?shù)馁旱擆B(yǎng)活呢。劉良撂下行裝,不走了,口中卻悻悻罵道:“真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矣!在他看來,他之所以做不了忠臣孝子,全是因為被府中的這些女子和小人拖了后腿?!眲⑿阍趯W(xué)堂也聽到消息,下學(xué)后向劉良求證,得知所傳非虛,不禁大為困惑,正逢當時學(xué)到《史記?刺客列傳》刺客列傳,于是脫口便道:“要殺王莽,一刺客足矣。以天下之大,竟無一壯士,能取王莽之人頭?”劉良大驚失色,一把捂住劉秀的嘴巴,斥道:“不得胡說。否則,有滅族之禍?!?總之,在蕭縣縣令的位子上,劉良好歹又賴了兩年。到了公元十年,王莽政權(quán)已然穩(wěn)固,于是頒下詔書,凡是劉氏子孫,一律雙開,即開除公職,開除爵位,統(tǒng)統(tǒng)貶斥為民。劉良早有心理準備,倒也坦然,印綬交割完畢,便帶領(lǐng)一家老小返回老家舂陵不提。?對于老家舂陵,劉秀其實并不熟悉。他自幼便隨父親四處游宦,又跟著叔父劉良在蕭縣生活了七年,從出生到現(xiàn)在,他在舂陵待的時間前后加起來不到一年,對他來說,老家的一切都顯得既親近,又陌生。也正因為如此,他反而能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迅速見出老家的真面目——在舂陵田園牧歌的背后,正醞釀著一場憤怒和躁狂的風(fēng)暴,其鋒芒隱隱直指新皇帝王莽。?對普通百姓而言,誰當皇帝并無所謂,反正皇帝不外乎兩種,操蛋的,更操蛋的。廟堂之上的事情,他們這些升斗小民根本無法關(guān)心,也無權(quán)關(guān)心。他們卑微地活在世間,努力證明著自己渺小的存在,然后匆匆告別人世,仿佛從未出現(xiàn),卻又永遠消失。他們永遠是沉默的大多數(shù),他們已經(jīng)打了幾百年醬油,并將繼續(xù)再打近兩千年的醬油。?對于王莽篡位,舂陵的劉氏子弟們卻無法如此超然。大而言之,祖宗基業(yè)旁落,既是國仇,又是家恨,身為高祖劉邦之后,豈容坐視茍安!小而言之,自王莽篡位以來,他們曾經(jīng)高貴的皇室血統(tǒng),便被烙上了恥辱的印記,變得和賤民無異,他們所有的尊嚴、特權(quán),全都在新朝過期作廢,化為烏有。劉氏的老一輩們大抵和劉良一樣,疲怠了,麻木了,不愿抗爭,他們以為物盛則衰,天地之常數(shù)也。漢室氣數(shù)已盡,即使沒有王莽,也會出來一個張莽或者李莽,革漢室的命,另立新朝。而年輕的劉氏子弟們,則對這套辯證唯物主義并不感冒,他們不滿于安穩(wěn)而乏味的生活,他們渴望再造漢室,重返榮耀,甚至不憚為此而犧牲性命。?革命的風(fēng)暴隱晦地盤旋在舂陵上空,漸行漸強,直到把舂陵變成一座呼嘯山莊。而讓劉秀備感意外的則是,這風(fēng)暴的中心,居然正是他的長兄劉縯。NO.3:養(yǎng)士臨淵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王莽篡位之后,作為亡國的王孫,劉縯并沒有作無謂的詛咒,以奪取精神上的勝利,而是大力招攬賓客,開始培植自己的武裝和嫡系?;筐B(yǎng)賓客之風(fēng),由來已久。上溯兩百多年,前有戰(zhàn)國四公子,后有秦國呂不韋、嫪毐。及至漢際,此風(fēng)更盛,上到王公貴族,下到低級官吏,乃至平頭百姓,無不以多招納賓客為榮。養(yǎng)客者眾,于是便有了爭奪客源的競爭。和那些勢大財雄的王侯豪族比起來,劉縯無疑缺乏競爭力,他要想以弱勝強,只能細分市場,不求天下賓客盡入我彀中,而是先以其中一類賓客為突破口。劉縯選中了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亡人和逃犯。亡人和逃犯,或為仇家追殺,或為國家通緝,收留這些人為賓客,無異于惹火上身,弄不好,連主人自己都得跟著搭進去,因此,一般養(yǎng)客者對這些人總是敬而遠之。人棄我取,劉縯便先從這群人招攬起。劉縯豢養(yǎng)賓客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為了造反。這群人既然連人都敢殺,難道還怕造反?消息傳開,亡命之徒紛紛來奔,劉縯客無所擇,皆善遇之,不出兩年,麾下便聚集了數(shù)百之眾,威震南陽,號為豪杰之首??垂賳柫?,這天下不是還沒大亂嗎?哪來的這許多殺人之徒?殺人之徒眾多,固然有殺人者的主觀因素,但更重要的,卻是殺人受到了國家的慫恿和鼓勵。一個國家,居然會慫恿和鼓勵殺人的發(fā)生,聽起來不免難以置信,然而卻是確有其事,問題就出在西漢和新朝的頻繁大赦上:西漢共大赦八十七次,平均兩年半一次大赦。新朝共大赦九次,平均二十個月一次大赦。①換而言之,如果閣下你殺了人,在西漢只需要逃亡兩年半,在新朝只需要逃亡二十個月,然后便可以跟沒事人似的,一切重新開始。譬如說閣下你正在殺人,倘若當場被抓了現(xiàn)行,那算你倒霉;如果沒有當場被抓,那就好辦了,逃唄??蓜e說你逃都懶得逃,你還是得逃,你得給官府這個面子,不然,你殺了人照樣在原籍大搖大擺地晃悠,官府想不抓你都不好意思。你這一逃,自然需要有個落腳的地方,能至少每天管頓飽飯,睡個好覺。嗯,聽說南陽的劉縯不錯,他那府上,號稱是風(fēng)能進,雨能進,官府不能進。哦,這位仁兄,你剛剛也殺了人,那好,同去,同去。于是同去。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是故人君惜赦。后世西蜀偏弱,而諸葛亮以不赦為治,遂能鼎足三分。漢帝與王莽雖不及見此,然《管子》卻早已預(yù)警在先:“凡赦者,小利而大害者也,久則不勝其禍。”頻繁之大赦,不僅嚴重破壞現(xiàn)存法律,更大大降低了犯罪的風(fēng)險成本。倘若犯罪的風(fēng)險成本降低為零,這世界將會變成怎樣?或許正應(yīng)了王爾德那句著名的戲言:如果所有人都能夠隨便殺人而不用承擔任何后果,一天之內(nèi),人類就將徹底滅絕。NO.4:原罪劉縯當時聲望之隆,由以下細節(jié)可見一斑:在南陽境內(nèi),但凡提及劉縯,無人直呼其名,而是習(xí)慣性地稱呼其字伯升,以示敬意。至于四方之豪杰,甭管是否真認識劉縯,都是一口一個“我的朋友劉伯升”,擺出一副和劉縯爛熟的樣子,以借光長臉,自抬身價。然而,不厚道地說,劉縯養(yǎng)客賺來的這點聲望,就和水滸傳中的宋江一樣,大半還是靠錢砸出來的。劉縯提供給門客的待遇,雖然不可能像戰(zhàn)國四公子那樣奢侈鋪張——平原君之門客,“刀劍室以珠玉飾之”;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躡珠履”——然而數(shù)百門客的衣食住行,即使僅僅維持在一個溫飽水準,其花費也是可想而知。自父親劉欽死后,劉縯一家驟然中衰。以中衰之家,養(yǎng)數(shù)百賓客,必然是捉襟見肘。然而,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賓客,劉縯一切以養(yǎng)客為重,對自己則是能省便省,冬日鹿裘,夏日葛衣,粢糲之食,藜藿之羹,自奉之薄,無以復(fù)加。劉秀初回舂陵,見了劉縯的生活質(zhì)量,不免大吃一驚,販夫走卒都過得比這強呀,于是責(zé)問劉縯何必自苦如是。劉縯不想劉秀為家中的經(jīng)濟狀況擔心,強自掩飾道:“錦衣玉食還不簡單!我所以不為者,乃是效法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以志亡國之恥?!眲⑿悴划敿也恢衩踪F,于是信了劉縯。實在支撐不下去的時候,劉縯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想法賺上一筆快錢,以解燃眉之急。俗諺曰:用貧求富,農(nóng)不如工,工不如商。要想發(fā)財,最快莫過于經(jīng)商。什么,經(jīng)商來錢還是太慢?那你還不如去搶了。沒錯,劉縯及其門客正是去搶。他們多的就是暴力,有暴力,當然就要追求暴利。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劉縯等人瞄準的行當便是劫道。至于劫完道之后,順便劫個色什么的,這種事情咱們并不敢說一定沒有。劫完道之后,遇見膽敢反抗的,順便捅上那么幾刀,這種事情咱們也不敢說一定沒有。用今天的價值觀來衡量,劉縯及其門客完全應(yīng)該定性為有組織的黑社會犯罪團伙。然而在當時,像劉縯這樣的強宗豪族,將自己凌駕于法律之上,以暴力強取豪奪、魚肉地方,早已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即便是官府,也只能默認現(xiàn)狀,聽之任之,并不敢多加干涉。何以如此?如果能有幸采訪到某位官府高層,并且在同意隱去其姓名的前提之下,他將向你透露:其實,他們也是有苦衷的。NO.5:官場守則首先,要鎮(zhèn)壓劉縯這樣的強宗豪族,勢必動用軍隊不可,而地方政府卻并沒有常備軍隊可以調(diào)用。自秦朝廢除郡縣駐軍之后,西漢和新朝在地方上同樣也不設(shè)駐軍。倘若地方長官鐵了心要鏟除此類強宗豪族,也有變通之法,那就是征召受訓(xùn)過的壯丁,臨時組建起一支軍隊。然而,類似這樣的發(fā)兵,必須先請示朝廷,征得朝廷的同意,再由朝廷派使者持虎符前來合符,然后才能行動。如果朝廷未賜虎符而地方長官擅自發(fā)兵,此為弄兵之罪,論死。很顯然,極少有地方長官愿意麻煩朝廷,更不敢擅自發(fā)兵,從而賠上自己的性命。是以,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選擇武力鎮(zhèn)壓。況且,類似劉縯這樣的強宗豪族,不僅在當?shù)匾皇终谔?,朝中也往往有人在背后為其撐腰,各種關(guān)系盤根錯節(jié),真要想連鍋端掉,只恐怕拔出蘿卜帶出泥,萬一惹怒了某位朝中顯貴,最后倒霉的恐怕還是自己。更為諷刺的是,地方長官并不總是處于主動進攻的狀態(tài),在強宗豪族面前,他們并不擁有理當擁有的權(quán)威,相反,他們還要成天提心吊膽,擔心反而遭了強宗豪族的暗算。要知道:“強宗豪族豢養(yǎng)的門客當中,不乏冷血刺客,職業(yè)殺手之流,在這些人看來,只要能報主人之恩,管你二千石的太守,還是一千石的縣令,那都只是一刀的事而已。①正是由于以上重重顧慮,各級地方官員一般都會息事寧人,默認強宗豪族的特殊地位,彼此相安無事,豪族的歸豪族,官府的歸官府。至于由強宗豪族引發(fā)的民憤和冤情,只要未曾驚動長安,那便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是非曲直不管。你得琢磨這些地方官員的心態(tài)。他們就好比是一間上市公司,根本不在乎真實業(yè)績,只要交出的報表好看就足夠了。這些官員們的報表,在那時被稱做“計書”,由自己填寫,在每年歲末,一級級地往上奏報,縣奏報給郡,郡奏報給朝廷,匯報一年來自己轄區(qū)里的租賦﹑刑獄﹑選舉等情況。而朝廷對他們的政績考核,也主要便依據(jù)這份計書。是以,即使轄區(qū)內(nèi)民不聊生,盜賊群起,到了計書上,照樣是歌舞升平、五谷豐登??h欺其郡,郡欺朝廷,成為當時的政壇一景。只要動動筆桿子,寫出一份花團錦簇的計書,便可以仕途升遷,飛黃騰達,試問,又有哪位官員會真的費盡心力去為民除害、造福一方?民諺曰:“力戰(zhàn)斗,不如巧為奏?!钡莱龅恼沁@些官員們的普遍心聲。話說回來,對豪族而言,不管怎樣,官畢竟是官,代表著朝廷的臉面,除非實在是被逼得走投無路,否則他們也不會真去刺殺一位朝廷命官。他們也不是傻瓜,物種容易滅絕,可貪官你殺得完嗎?殺了一個,朝廷再派一個,再殺再派,他媽的累死你為止。既然地方長官已經(jīng)容忍了強宗豪族,強宗豪族當然也識趣地投桃報李,以各種方式向長官們表示敬意。于是,經(jīng)常便有某位官員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案上多了許多熟悉的金玉,床上多了幾位陌生的美女。英雄不問出處,一律笑納,從此,豪族的便是官府的,官府的便是豪族的。這種豪族和官府的勾結(jié)交易,早在西漢初期便已開始,西漢末年越演越烈,等到了新朝,這種交易更是到了公開化的程度。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曹昇以一顆嬉皮落寞的現(xiàn)代心靈和歷史人物的心靈相對話,成為自成一家的“曹氏心靈史學(xué)”。毫不夸張地說,通讀完此書,就好像過了一次劉秀的虛擬人生。讀《嗜血的皇冠》,不但是讀史,也是醒悟人生的過程。 ——潘石屹劉秀的人生歷程,是在若有若無的宿命下一個沒落王孫的一部奮斗史。人與宿命的抗爭,濃縮了一個真正朝代的毀與興,以一己之力促成了神話般時代的形成,血腥中帶著耀目的燦爛。 ——李承鵬《嗜血的皇冠》文筆上流暢順溜,結(jié)構(gòu)上更是深得形散神不散的真?zhèn)?,放得出去,收得回來。用中外文學(xué)的經(jīng)典,文理工科的素材,再加上東西方流行音樂的節(jié)奏,不停地迷惑著每一個讀這本書的人。 ——史杰鵬
編輯推薦
《嗜血的皇冠:光武皇帝之劉秀的秀》編輯推薦:讀一遍參曉歷史,讀兩遍醒悟人生?!读餮氖送尽分蟛軙N再度以心讀史,聚焦東漢風(fēng)云變幻。這是劉秀的故事,據(jù)說一切都是真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