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杜梅 編 頁數:400
前言
生養(yǎng)和培育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是所有父母的心愿。所以初為人父人母的你,都會想了解一些有關養(yǎng)育嬰幼兒的知識。本書就是針對父母們這一迫切需要,結合我們多年的嬰幼兒早期教育和科學育兒知識的經驗而編寫的。希望父母們能從我們的書中學到科學的育兒知識,真正有效的幫助和培養(yǎng)寶寶。本書中,著重介紹了0~3歲中不同階段的優(yōu)秀育兒方法,讓讀過這本書的父母們,能夠正確了解嬰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掌握不同階段嬰幼兒的各方面的發(fā)展水平:讓父母們懂得用什么樣的科學方式去培養(yǎng)、教育寶寶,讓他們快樂、健康且聰明、優(yōu)秀的成長起來。此外,本書為了便于閱讀和理解,還特別為新手媽媽準備每月育兒問答,對每月育兒常見問題予以解答,希望以此來愉悅讀者的心情,輕松的掌握養(yǎng)育孩子的重點,增加養(yǎng)育孩子的樂趣,更好的為父母們提供指導,幫助父母們科學有效的培養(yǎng)健康、聰明的寶寶!本書在編著時,由于時間比較倉促,所以不足之處,再所難免,希望廣大的讀者,在愉閱本書時,若發(fā)現不足之處,請給予批評指證,以便下次再版時及時修改,謝謝!
內容概要
新的生命在準爸爸媽媽的期盼下降生了,要如何盡快適應為人父母的新角色,如何給寶寶更周到的照顧昵?本書根據不同階段嬰幼兒生長發(fā)育的特點.為新手父母在養(yǎng)育寶寶過程中提供了各方面的知識,內容囊括了嬰幼兒O~3歲的養(yǎng)育護理、喂養(yǎng)需求及方法、日常護理、疾病護理、早期教育等,相信本書一定能讓新手父母受益匪淺,養(yǎng)育出健康聰明的寶寶。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準備迎接——新生命第二章 出生0~1個月——特殊的護理期第三章 出生2個月——讓寶寶在微笑中成長第四章 出生3個月——用撫摸進行交流第五章 出生4個月——觀察情緒 了解感受第六章 出生5個月——讓寶寶感受多彩的世界第七章 出生6個月——給予更多的關愛第八章 出生7個月——增強視覺與行動的協(xié)調第九章 出生8個月——關注爬行中的“探險”第十章 出生9個月——在活動中進行誘導第十一章 出生10個月——幫助寶寶邁出人生中的第一步第十二章 出生11個月——建立雙向的良好溝通第十三章 出生12個月——蹣跚中獨立行走第十四章 出生1歲1~3個月——培養(yǎng)寶寶的獨立性第十五章 出生1歲4~6個月——善于利用寶寶的語言模仿第十六章 出生1歲7~9個月——訓練寶寶的注意力第十七章 出生1歲10~12個月——提高寶寶的觀察力第十八章 出生2歲~2歲半——培養(yǎng)寶寶好的行為習慣第十九章 出生2歲半~3歲半——面對永無止境的“為什么”
章節(jié)摘錄
插圖:鬧。所以當寶寶哭起來時,別急著下結論。除了是饑餓導致。還可以從以下原因中找一找:吃奶時肚子里進了氣。感覺不舒服。寶寶需要媽媽的懷抱。需要滿足額外的吸吮要求。尿布臟了或者小屁屁上長了尿布疹。穿得太多。感覺太熱:反之,會感覺冷。媽媽心情過于焦慮,導致寶寶煩躁不安。寶寶的身體或者是心情方面的不適。媽媽吃了某種導致寶寶過敏的食物。比如芥藍、蔥。蒜。辣椒、酒等刺激物?;蛘呷橹破?。很多人不了解的一個事實是。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即使吃飽了母乳。還能夠再吃下去50一100毫升的奶粉。這并不表明他們仍然餓。而是寶寶的一種天性。有些寶寶吃完奶粉就安靜了。家人誤以為這是因為母乳沒吃飽。奶粉喂飽了。實際上寶寶只是需要額外的吸吮。奶粉不過是滿足了這個吸吮要求。所以寶寶安靜下來了。其實寶寶并不需要這些額外的熱量,最好的滿足。依然是媽媽的乳頭。另外。有些寶寶睡眠時間長。有些睡眠時間短。母乳原本就比奶粉容易消化。一兩個小時吃一次是很正常的。每次喂奶要花費1個多小時好像總也喂不飽。寶寶并非吃奶。有時只是叼著乳頭。有的長輩說這是壞毛病。實際上寶寶不叼乳頭。也會叼著毛巾、被角,那才是壞毛病。別的新媽媽奶水比自己的多。因為生理構造的不同。每一個新媽媽乳汁的量是不一樣的。媽媽的乳汁可能少于其他人。但是對于自己的寶寶來說是足夠的。感覺奶水很稀,擠出來好像上面都飄著一層油。寶寶前10分鐘吃的奶都屬于前奶。比較稀。水分較多;之后的奶稱為后奶。后奶有豐富的脂肪。呈乳白色。所以母乳喂養(yǎng)提倡一側乳房要吃二三十分鐘。如果換得太快,寶寶會吃不到營養(yǎng)豐富的后奶。寶寶吃一會兒奶就睡著了。其實并不是真正睡著了。而是累了在打瞌睡。往往要吃一會兒再睡一會兒。反復兩三次才能真正吃飽。
編輯推薦
《實用同步育兒百科》:權威專家傾力打造科學全面實用的育兒知識指導百科。是可信,最可行的養(yǎng)育和教育知識打造聰明寶寶從此開始。權威的專家指導,溫馨的養(yǎng)育提示。滿載新手父母育兒問答,盡覽育兒方法精粹。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