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養(yǎng)生五行掌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吉林科技  作者:茹凱  頁數:169  字數:160000  

內容概要

為了讓大家迅速體驗中華健身養(yǎng)生學的科學與文化魅力,體悟中華養(yǎng)生文化的精神內涵,共同維護與提高我們的生命健康品質,我從許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健身術中精選了在歷史上產生廣泛效用的6種經典與大家分享,本冊為五行拳——內功養(yǎng)生,運化五臟。
這六大經典養(yǎng)生法,都是經國家專門研究機構統(tǒng)一整理編創(chuàng),非常精練簡捷,好用易用。在本次編寫中我們還結合相關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文化一起講解,力求更通俗易懂、更生活化,也更講究其實用性與操作性。

作者簡介

茹凱,畢業(yè)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養(yǎng)生康復學學士、針灸推拿學碩士,中醫(yī)氣功學博士?,F(xiàn)任首都體育學院武術與養(yǎng)生教研室副教授,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學碩士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東方哲學訪問學者、世界醫(yī)學氣功學會理事,中國醫(yī)學氣功學會理事。多年習練并研究傳統(tǒng)易筋洗髓功法,是少林八段錦、易筋經傳人,北京市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張三功夫”申報和負責人之一。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六字訣》主創(chuàng)者之一,健身氣功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級裁判。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五行掌中的中醫(yī)密碼
第二章 五行掌預備,用心體味
第三章 五大招法用心練,從此疾病不見面
第四章 特殊人群如何有針對性地練習五行掌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我們知道,人體的氣血總量是相對恒定的。五臟六腑是人體生命力量的源泉所在之地,所以氣血首先要滿足內臟器官的需求,然后才會提供給四肢百骸。人體的臟腑又是生成氣血以及儲藏氣血的源頭,只有臟腑的健康、功能的調、并進行高效的團隊合作,才會有充足的氣血源源不斷地供給人體使用。如果我們過多地鍛煉形體肌肉,卻完全不顧及內臟器官的需要,那么五臟六腑相互間氣血的分配就會被打亂。氣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僧多粥少”的境地,四肢就會與臟腑爭奪這有限的氣血資源。這樣,肌肉粗壯了,可是臟腑因缺血而削弱了正常的生理功能。每一臟腑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每個器官都有它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不完成都不行,哪怕在氣血欠缺的情況下,它們還是必須要完成消化吸收、新陳代謝、免疫防御、神經調節(jié)、內分泌激素調節(jié)等等一系列重要工作,此時,身體內有限的氣血資源怎么辦呢,只好拆東墻補西墻,這樣,就逐漸引發(fā)一些臟腑功能障礙,那些原本功能就不好的臟腑會變得更差,而長期氣血不足則會導致臟腑功能早衰,進而影響人的壽命。那么一般的鍛煉方法,的確不容易起到這樣的作用,它們對內臟最多只能產生間接效果,并且效果不很好。那這就必須要用到我們的傳統(tǒng)健身功法了,比如五行掌,看上去它外在的動作花樣并不多,但它非常注重鍛煉人的內部,要不怎么被稱為是內功呢。內功,實際上就是通過有效呼吸來推動肺臟下面的膈肌,使五臟六腑間接地運動起來。莊子有言:“真人呼吸深入腳,凡人呼吸淺在喉”。五行掌采用調息法,幫人們培養(yǎng)真氣,貫通經絡,推動真氣循經運行,直接對五臟六腑進行按摩,清爽通透,徹底強身。所以說從現(xiàn)在起我們都要有這個意識,要善于鍛煉內臟器官,首先就可以從學習五行掌這一內功開始。

編輯推薦

《臟腑養(yǎng)生五行掌》動靜兼練、剛柔相濟、虛實變換、松緊相輔,全面運動,滋養(yǎng)五臟調理六腑,春夏秋冬,選擇練習強身健體。推法——脅肋升降調肝肺——主動經營好你身體的肝肺化工廠,拓法——開胸呵氣降心火——“心”主神志,又是氣血的泵,云法——呼濁升清調脾胃——讓水谷精微有效地遍布全身吧,捏法——彎弓射箭肺心理——請讓氣血暢通,暢通,再暢通,摸法——旋轉帶脈腎肝和——“腎”之保養(yǎng)多講究。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臟腑養(yǎng)生五行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有時間能堅持 練,非常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