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舶庸譚

出版時間:1998-03  出版社:遼寧教育出版社  作者:董康  頁數:135  
Tag標簽:無  

前言

  序  原夫藏家之錄,直齋防諸《解題》;紀游之篇,石湖矜其《入蜀》。至乃奇蕓襲錦,胥宇螂娠,香霧迷天,扶舟蓬海,留酒痕于襟影,志清話于書林,并作一篇,俾傳奕葉者,其惟吾鄉(xiāng)綬金尚書《庸譚》之作乎?歲紀丙宣寅,斗躔辜月,云迷榆塞,魚爛江南。鄧林杖策,莫返虞淵之日;杜鵑唬碧,自征軹道之亡。尚書謀國老成,先凜止戈為武之誡;持躬櫛沐,冀遂勘亂返治之途。乃不諒于群倫,終無已于一顧。銅仙辭漢,最怯稷薔;上客入秦,至蘊姓氏。固未忘乎結習,猶復耽于異書??丈H?,彌殷宿懷;故京一椽,欣謀舊雨。苔芩之誼,縱越國而匪遙;切之憂,亦異人以同任。時則五云璀璨,櫻島騰輝,二酉駢蕃,木天端義。聚圖書于奎壁,美娩琳瑯;分翰墨于青藜,情多縞絲。問字或資以載酒,假書無待于乞瓻。老眼猶明,庶荊州之可借;橫曋偶化,自脈望之能神。上啟長思,拜綠章于除夕;濃熏短炷,檢云笈于清宵。烏絲紅篆,露纂晨鈔,繭紙濤箋,遐搜邇討?;騽t詳.考板本,縷述淵源,摩挲斷墨,蕘翁無恤佞宋之名;綜掇遺芬,惺吾別開留真之譜,雖行款而必舉,并偏諱以悉陳,此其敦古之情,好雅之至,足備傳訂者一也。或則董理散亡,搜羅遺佚,闕文必志,沿誤互糾,務使劍合延津之美,璧藉和氏以傳,束皙《白華》之詠,補亡于劉漢;汲冢秘笈之靈,上闡夫成周,單證亦窮其源,孤行必迻其副,此則耆好之專,甄校之細,足垂矩范者又其一也。若乃怒蛙可式,作壯氣于山河;磨盾以須,標芳徽于簡冊。長吉之心肝盡嘔,視死以如歸;季倫之姬侍偕亡,偷生而不惜。蛾眉宛轉,禍啟強藩,黃鳥咨嗟,輒傷國士。事異愾仇,亦勵匪躬之節(jié);情非島市,同申橫劍之悲。就義從容,備采風之一格;填膺慷慨,覘異俗于遐陬。凝睇含毫,別具會心;大書深刻,薄俗以敦,此則廉頑立懦之思,教忠尚貞之訓,足資激發(fā)者又其一也。至于家山夢里,微聞蠻觸之爭;消息云邊,尤深麋鹿之懼。舊裁諫草,霜研生棱;不廢罪言,斜行作草。舍吾謀而不用,天意何如?蹈往轍以重尋,橫流未已。辟地滄海,卜居將屈平之問天;引駕神山,登樓擬王粲而作賦。把臂識樵蘇之路,酬答林竽;羈棲攬云水之鄉(xiāng),琤淙清籟。人常多恨,花不知名。帶眼頻移,游子切天涯之感;流蘇乍卸,蘭房怯少婦之思。玩綽約以柔紅,每吟秀句;剪參差于嫩綠,慵賦新詞。環(huán)珉凌虛,曲瓊時驚夫綺緒,江湖滿地,斜陽獨映天貞姿。凡飫珍聞,咸歸珊網;資之排日,頻寄遐思。親偽體以別裁,集群言為識小。蓋其性嫻樂道,志切藏書,積歲月以勤求,亦吐哺而無閑。躬監(jiān)剞氏,不惜萬本之傳;手訂殘篇,必正一宇之敚。李中麓詞山曲海,結習使然;邢元理敗蓆折鐺,于茲益篤。偶抽余緒,便泐宏規(guī),義例兼記傳之菁英,掌故備軺艖所涉歷。庶來學得資以津逮,同好得征其事端,允宜鎮(zhèn)庫付諸寫官,寧止藏山緘之寶枕而已!庚午六月既望,后學趙尊岳。

內容概要

  《書舶庸譚》作者董康,字授經,又字綬經、綬金,號誦芬室主人,江蘇武進人,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光緒進士,曾任法律館提調、刑部主事、大理院推中。入民國后歷任大理院院長、司法總長、財政總長,晚年任上海法科大學、東吳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教授。1937年底偽華北政府成立,出任司法委員會委員長、最高法院院長。1940年底偽華北臨時政府并入汪偽國民政府,又繼任華北臨時政務委員會委員,為重慶國民政府下令通緝??箲?zhàn)勝利后被捕,于民國三十六年(1947)死于獄中?! 《险紊牡慕K結是如此不光彩,但在文化史上,他則自有不可磨滅的功績。除了以中國古代法律史見長的法學研究外,他更以藏書與刻書著稱。所刻《誦芬室叢刊》,多海內孤本,又精雅絕倫,久已蜚聲士林;與王國維、吳梅等校訂的《曲??偰刻嵋?,亦對向不為學者所重的民間戲曲小說的研究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而自著中最負時譽的,則是他這部以訪書為主要內容的東游日記——《書舶庸譚》。

作者簡介

  董康,字授經,江蘇武進人,生于同治六年(1867),維新時,曾與梁啟超共辦《時務報》。董康曾七次到日本,居停間訪書不輟,積累大量資料,這些資料集中反映在本書中。

書籍目錄

  本書說明  《書舶庸譚》序  胡適  序  自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章節(jié)摘錄

  董授經先生于十五年的底避禍游日本,往來京都、東京之間,十六年四月底歸國。我那時正從美洲回國,也在日本住了二十多日。董先生到過的地方,我也游過不少;他見著的朋友,我也會著不少。但我在日本沒有日記,二十多日印象感想遂都已模糊了;他有了這四卷的詳細記載,不但替他自己留下了永久的紀念,還使我們讀這書的人得著很大的益處。我在東京京都見的各位支那學家,人人都極口贊嘆董先生功力之勤苦?,F(xiàn)在我讀這四卷日記,想像這位六十歲的學者伏案校書的神情,真使我這個少年人慚愧汗下了?! 《壬谒淖孕蚶?,已說過他這書大旨有三點:第一是訪求古書。“凡遇舊槧孤本,記其版式,存其題識。七厄之余,得睹珍笈,以語同癬,諒深忻慨?!钡诙撬言L小說。董先生是近幾十年來搜羅民間文學最有功的人,他在這四卷書里記錄了許多流傳在日本的舊本小說,  使將來研究中國文學史的人因此知道史料的所在。第三,董先生是個多情的人,他的一生曾經過幾度很深刻的戀愛歷史;他在這日記里留下許多情詩,記著幾番綺夢,“春蠶理緒,垂死方休;秋蛩善啼,向宵彌咽”,使我們約略窺見董先生性情,知道他不僅是一個書蠹,不僅是一  個法家,而是一個富于情緒的老少年。  我們先看這三點?! ∮涊d海外古書的工作,自從楊守敬先生以至董先生和傅沅叔先生最近的訪書記,都是嘉惠學者的事業(yè),不用我在這里特別贊揚。董先生的日記里特別注重日本藏書的歷史,如金澤的略傳,如狩谷掖齋的詳傳,如佐伯獻書記,如增上寺三藏的歷史,如高野山的詳記,如秘閣藏書的源流表,都可以使我們明了日本先代貴族學者提倡文藝的歷史與精神。南葵,東洋,靜嘉堂諸文庫,不過是繼續(xù)這種愛好文藝的遺風而已?! £P于小說戲曲的訪求和記載,董先生的書也有重要的貢獻。如內閣所藏小說中,有《封神演義》,是明刻本,編者為許仲琳。此書作者的姓名,在中國久無可考,賴有此本可供考證。又如(岳武穆演義),本子最多,最難考證;《內閣目》有明余應整編的八卷本,有明熊大木編的十卷本;又有十一卷的嘉靖三十年本,前八卷為熊大木編,后集三卷為李春芳編。北京朱希祖先生藏有明刻本,編者為理學名儒鄒元標,也和今本大不同。若合此諸本,將來定可以看出此書演變的線索了。又《英烈傳》也有種種不同的本子,內閣所藏也有三種明刻本,都可供比  較的研究?! £P于第三點,我也有點感想?!∪沼泴儆趥饔浳膶W,最重在能描寫作者妁性情人格,故日記愈詳細瑣眉,憊有史料的價值。董先生此記,不但把他少年的軼事坦白示人,并且把他老年夢境也詳細寫出。記中各夢,多可供心理學者的研究,例如柳絲一夢:  一月十三日 夜夢柳絲隨一姥至,似初嫁來者,絮絮情話,並出一素縑索書。余題有  “臂痕乍褪泰宮赤,眉嫵新留京兆妍”之句,忘其全律?! ×z者,昔年金陵棘闈中所夢女子,懷中抱一兒,自古今名,與余前世結褵未久棄世  ,遺蛻葬某剎前柳樹下,屬為改葬。自后每值患難,或病中,輒夢之。往歲漫游,歐美往  復,兩度夢之于橫濱港舟中……    董先生自己的解釋,我們可以不論;但此等材料,若遇弗洛得派的心理學者,便成了可寶貴的材料。記夢之作,必須記者誠實可信,方有價值。記得明朝成弘間,有位理學家羅一峰所著文集后附《夢稿》二卷,紀夢多至三百余首。今董先生雖不談理學,平生治事素主篤實,他自  記的綺夢豈有不可信的嗎?    以上申述董先生所指出的三點。三點之外,我以為還有兩事,值得讀者特別注意。其一事為四月二十五日補記庚子拳禍一長篇,近三千字。董先生當時在圍城中,又是監(jiān)斬啟秀徐承煜的人,故他這篇記載雖作近三十年后,應該還有史料的價值?! ∑湟皇聻樗脑露沼浻胃咭吧搅g而附錄豐臣秀次切腹事及秀次的姬妾被誅事,一日之記近七千宇,可算是最長的日記。其中記秀次切腹事,最悲壯動人,最可令人想見大和民族的武士道。全文分六節(jié):第一節(jié)記秀次聞切腹之命;第二節(jié)記和尚隆西堂自請從死;第三節(jié)記從死諸人分劍與題劍;第四節(jié)記最后之宴,及萬作、山田、山本三人切腹,秀次親為他們“介錯”(切腹后,須斷其首,名為介錯);第五節(jié)記秀次與隆西堂同時切腹,淡路為秀次介錯,心悸目眩,進三刀方才斷頭;第六節(jié)記淡路切腹:  ?! 〉氛Z二使曰:技拙殊惶愧。今介錯者為主公,目眩心悸,狼狽特甚?!嘟褡嗉迹埞仁媚?;若覆前轍,斯狼狽也。即切腹作十字形,出其臟腑于兩股,置劍合掌。古  兵衛(wèi)就而進刃焉。(卷四,頁三六)    切腹是何等慘事,然而日本的武士卻把此事看作一種藝術,要做的悲壯淋漓,要做的美:他們不惜死,卻不愿讓人笑他“技拙”,笑他死的不美,這真是日本文化的最大特色。凡觀察一國的文化,須看這文化之下的人怎樣生活,更須看這文化之下的人怎樣死法。董先生一日發(fā)憤記七千宇,只是要我們看看古日本武士怎樣死法?! 《壬小读g吊秀次詩》四章。我也和他一首小詩,題他這一日的日記:  ?! ∫凰啦蛔阆?,技拙乃可恥。要堂堂的生,要堂堂的死?!  ?/pre>

媒體關注與評論

  序  原夫藏家之錄,直齋防諸《解題》;紀游之篇,石湖矜其《入蜀》。至乃奇蕓襲錦,胥宇螂娠,香霧迷天,扶舟蓬海,留酒痕于襟影,志清話于書林,并作一篇,俾傳奕葉者,其惟吾鄉(xiāng)綬金尚書《庸譚》之作乎?歲紀丙宣寅,斗躔辜月,云迷榆塞,魚爛江南。鄧林杖策,莫返虞淵之日;杜鵑唬碧,自征軹道之亡。尚書謀國老成,先凜止戈為武之誡;持躬櫛沐,冀遂勘亂返治之途。乃不諒于群倫,終無已于一顧。銅仙辭漢,最怯稷薔;上客入秦,至蘊姓氏。固未忘乎結習,猶復耽于異書??丈H?,彌殷宿懷;故京一椽,欣謀舊雨。苔芩之誼,縱越國而匪遙;切之憂,亦異人以同任。時則五云璀璨,櫻島騰輝,二酉駢蕃,木天端義。聚圖書于奎壁,美娩琳瑯;分翰墨于青藜,情多縞絲。問字或資以載酒,假書無待于乞瓻。老眼猶明,庶荊州之可借;橫曋偶化,自脈望之能神。上啟長思,拜綠章于除夕;濃熏短炷,檢云笈于清宵。烏絲紅篆,露纂晨鈔,繭紙濤箋,遐搜邇討?;騽t詳.考板本,縷述淵源,摩挲斷墨,蕘翁無恤佞宋之名;綜掇遺芬,惺吾別開留真之譜,雖行款而必舉,并偏諱以悉陳,此其敦古之情,好雅之至,足備傳訂者一也?;騽t董理散亡,搜羅遺佚,闕文必志,沿誤互糾,務使劍合延津之美,璧藉和氏以傳,束皙《白華》之詠,補亡于劉漢;汲冢秘笈之靈,上闡夫成周,單證亦窮其源,孤行必迻其副,此則耆好之專,甄校之細,足垂矩范者又其一也。若乃怒蛙可式,作壯氣于山河;磨盾以須,標芳徽于簡冊。長吉之心肝盡嘔,視死以如歸;季倫之姬侍偕亡,偷生而不惜。蛾眉宛轉,禍啟強藩,黃鳥咨嗟,輒傷國士。事異愾仇,亦勵匪躬之節(jié);情非島市,同申橫劍之悲。就義從容,備采風之一格;填膺慷慨,覘異俗于遐陬。凝睇含毫,別具會心;大書深刻,薄俗以敦,此則廉頑立懦之思,教忠尚貞之訓,足資激發(fā)者又其一也。至于家山夢里,微聞蠻觸之爭;消息云邊,尤深麋鹿之懼。舊裁諫草,霜研生棱;不廢罪言,斜行作草。舍吾謀而不用,天意何如?蹈往轍以重尋,橫流未已。辟地滄海,卜居將屈平之問天;引駕神山,登樓擬王粲而作賦。把臂識樵蘇之路,酬答林竽;羈棲攬云水之鄉(xiāng),琤淙清籟。人常多恨,花不知名。帶眼頻移,游子切天涯之感;流蘇乍卸,蘭房怯少婦之思。玩綽約以柔紅,每吟秀句;剪參差于嫩綠,慵賦新詞。環(huán)珉凌虛,曲瓊時驚夫綺緒,江湖滿地,斜陽獨映天貞姿。凡飫珍聞,咸歸珊網;資之排日,頻寄遐思。親偽體以別裁,集群言為識小。蓋其性嫻樂道,志切藏書,積歲月以勤求,亦吐哺而無閑。躬監(jiān)剞氏,不惜萬本之傳;手訂殘篇,必正一宇之敚。李中麓詞山曲海,結習使然;邢元理敗蓆折鐺,于茲益篤。偶抽余緒,便泐宏規(guī),義例兼記傳之菁英,掌故備軺艖所涉歷。庶來學得資以津逮,同好得征其事端,允宜鎮(zhèn)庫付諸寫官,寧止藏山緘之寶枕而已!庚午六月既望,后學趙尊岳。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書舶庸譚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