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遼寧科技出版社 作者:遼寧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 編 頁數(shù):103
前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科技叢書》已經(jīng)編輯出版了兩批共20種,總的看反響不錯,有的根據(jù)農村需求已再版印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茀f(xié)作為黨領導下的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在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促進農民素質全面提高這一基礎性社會工程中完全可以大顯身手,有所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艱巨的歷史任務,既要靠黨的政策,又要靠科學技術;既是物質文明建設,又是精神文明建設;既要徹底改變農村面貌,又要培養(yǎng)農民的全面發(fā)展。我們必須樹立以農民為主體的觀念,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需,從根本上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目前,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用新技術送往農村,讓村村戶戶都能有“明白人”,真正掌握一兩項技能,不斷提高致富本領,給農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這是各級科協(xié)組織的當務之急,也是今后一段時間的基本任務。我們組織編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科技叢書》,是直接送技術知識給農民,同時也是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施展聰明才智、服務“三農”搭建一個有效平臺。
內容概要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茀f(xié)作為黨領導下的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在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促進農民素質全面提高這一基礎性社會工程中完全可以大顯身手,有所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艱巨的歷史任務,既要靠黨的政策,又要靠科學技術;既是物質文明建設,又是精神文明建設;既要徹底改變農村面貌,又要培養(yǎng)農民的全面發(fā)展。我們必須樹立以農民為主體的觀念,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需,從根本上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目前,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用新技術送往農村,讓村村戶戶都能有“明白人”,真正掌握一兩項技能,不斷提高致富本領,給農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這是各級科協(xié)組織的當務之急,也是今后一段時間的基本任務。我們組織編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科技叢書》,是直接送技術知識給農民,同時也是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施展聰明才智、服務“三農”搭建一個有效平臺。
書籍目錄
一、優(yōu)質高產新品種(一)谷子(二)糜(黍)子(三)蕎麥(四)綠豆(五)小豆(六)黑豆(七)芝麻(八)向日葵(九)馬鈴薯(十)甘薯二、矮稈谷子高產栽培(一)龍豐谷的選育(二)矮稈谷子栽培配套技術(三)龍豐谷夏播栽培(四)龍豐谷間作套種栽培(五)谷子主要病蟲害防治三、糜(黍)子高產栽培(一)栽培技術(二)夏播復種技術(三)主要病蟲害防治四、蕎麥高產栽培(一)栽培技術(二)間套復種栽培(三)主要病蟲害防治五、綠豆高產栽培(一)種植方式(二)栽培技術(三)主要病蟲害防治六、小豆高產栽培(一)栽培技術(二)主要病蟲害防治七、黑豆高產栽培(一)栽培技術(二)主要病蟲害防治八、芝麻高產栽培(一)栽培制度(二)栽培技術(三)主要病蟲害防治九、向日葵高產栽培(一)栽培技術(二)主要病蟲害防治十、馬鈴薯高產栽培(一)栽培技術(二)主要病蟲害防治十一、甘薯高產栽培(一)種植方式(二)育苗(三)栽培技術(四)主要病蟲害防治
章節(jié)摘錄
雜糧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品種繁多,資源豐富,在食物構成和農業(yè)生產結構中具有重要意義。雜糧品種有幾百種之多,大體可分為4種類型。第一種是谷物作物,如谷子、糜子、黍子、蕎麥、燕麥等;第二種是豆類作物,如綠豆、紅小豆、蕓豆、黑豆、豇豆等;第三種是油料作物,如向日葵、芝麻等;第四種為薯類作物,主要指甘薯、馬鈴薯等。我國雜糧栽培面積較大的有谷子、糜子、黍子、蕎麥、燕麥、青稞、江米、綠豆、小豆、豌豆、蠶豆、豇豆、蕓豆、扁豆、黑豆、芝麻、向日葵、馬鈴薯、甘薯等,主要分布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四 川、云南、貴州等干旱與半干旱地區(qū),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從歷史上看,我國雜糧生產屬于自給自足經(jīng)濟,種植分散,生產規(guī)模小,主要分布在溝壑丘陵、低山坡腳地帶,靠“天”收獲,形成了長期的自由發(fā)展狀態(tài)和傳統(tǒng)落后的生產方式。傳統(tǒng)觀念的桎梏影響著現(xiàn)代雜糧產業(yè)的發(fā)展,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主栽品種不突出,數(shù)量多而雜,尤其是優(yōu)質高產專用的強勢品種少,長期沿用傳統(tǒng)的農家品種,混雜退化嚴重;二是栽培管理粗放,產量低而不穩(wěn),比較效益低,直接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三是標準化栽培等先進實用技術應用起步艱難,優(yōu)質安全雜糧產業(yè)尚未形成,成為雜糧經(jīng)濟生成的瓶頸;四是龍頭企業(yè)規(guī)模小,在農戶與市場的聯(lián)接上動力不足,牽動作用較弱;五是產品多為初級加工,品種單一,附加值低,質量和檔次仍處于低水平狀態(tài)?! 〗鼛啄?,全世界雜糧的消費量和價格水平呈逐年上升趨勢,國際雜糧市場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局面。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