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針刺手法精讀

出版時間:2005-8  出版社:內(nèi)蒙古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作者:王銳  

前言

針刺治療疾病歷史悠久,適應癥廣泛,效果靈驗。保證和提高針刺療效涉及到針刺臨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而針刺手法操作是其中關鍵的一環(huán)。清代針灸醫(yī)家李守先在《針灸易學》中指出:“習此,首學手法,次學認證,而以尋穴為末務,蓋所難不在此也。”此論雖為一家之言,但也可見針刺手法的重要性。編者結(jié)合多年來的針灸臨床實踐經(jīng)驗,重點講述了臨床中常用針刺方法的手法操作,以及這些針刺方法在106種常見病證中的應用。另外還附錄了常用腧穴、頭針穴線和耳穴的定位和主治,以便隨時查找。全書力求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易學易用,可作為廣大針灸工作者的臨床參考書。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和錯誤之處,敬請同道批評指正。

內(nèi)容概要

針刺治療疾病歷史悠久,適應癥廣泛,效果靈驗。保證和提高針刺療效涉及到針刺臨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而針刺手法操作是其中關鍵的一環(huán)。清代針灸醫(yī)家李守先生在《針灸易學》中指出:“習此,首學手法,次學認證,而以尋穴為末務,蓋所難不在此也。”此論雖為一家之言,但也可見針刺手法的重要性。
編者結(jié)合多年來的針灸臨床實踐經(jīng)驗,重點講述了臨床中常用針刺方法的手法操作,以及這些針刺方法在106種常見病癥中的應用。另外還附錄了常用腧穴、頭針穴線和耳穴的定位和主治,以便隨時查找。全書力求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易學易用,可作為廣大針灸工作者的臨床參考書。

書籍目錄

上篇 針刺手法一、毫針刺法(一)針刺前的準備1.選擇針具2.選擇體位3.消毒(二)針刺方法1.進針法2.針刺的角度和深度3.行針與得氣4.針刺補瀉5.留針與出針(三)異常情況的處理及預防1.暈針2.滯針3.彎針4.斷針5.血腫(四)注意事項二、三棱針法1.操作方法2.注意事項三、皮膚針法1.操作方法2.注意事項四、皮內(nèi)針法1.操作方法2.注意事項五、頭針法1.操作方法2.注意事項六、耳針法1.操作方法2.注意事項下篇 治療一、急癥1.休克2.中暑3.心絞痛4.膽絞痛5.腎絞痛6.尿潴留二、內(nèi)科病證1.感冒和流行性感冒2.支氣管炎3.支氣管哮喘4.高血壓5.心律失常6.三叉神經(jīng)痛7.周圍性面神經(jīng)麻痹8.面肌痙攣9.枕神經(jīng)痛10.肋間神經(jīng)痛11.橈神經(jīng)麻痹12.正中神經(jīng)麻痹13.股外側(cè)皮神經(jīng)炎14.坐骨神經(jīng)痛15.腓總神經(jīng)麻痹16.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17.偏頭痛18.腦血管意外及后遺癥19.癲癇20.神經(jīng)衰弱21.癔病22.失眠癥23.老年性癡呆24.震顫麻痹25.自發(fā)性多汗癥26.食道賁門失弛緩癥27.胃下垂28.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29.神經(jīng)性嘔吐30.膈肌痙攣31.腸炎32.便秘33.急性腎小球腎炎34.慢性腎小球腎炎35.甲狀腺功能亢進癥36.糖尿病37.肥胖癥38.白細胞減少癥39.肩關節(jié)周圍炎40.風濕性關節(jié)炎三、外科病證1.顳頜關節(jié)紊亂綜合征2.落枕3.頸椎病4.肱骨外上髁炎四、婦科病證五、兒科病證六、五官科病證附錄一、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二、頭針穴線的定位和主治三、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章節(jié)摘錄

3.行針與得氣行針也稱“運針”,是指將針刺人腧穴后,為了使之得氣,調(diào)節(jié)針感以及進行補瀉而施行的各種針刺手法。得氣也稱“針感”,是指將針刺入腧穴后產(chǎn)生的經(jīng)氣感應。當這種經(jīng)氣感應產(chǎn)生時,醫(yī)者會感到針下有沉、緊、澀、滯的感覺;同時患者也會在針下出現(xiàn)相應的酸、麻、脹、重等,甚或沿著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擴散傳導的感覺。若無經(jīng)氣感應而不得氣時,醫(yī)者則感到針下空虛無物,患者也無酸、麻、脹、重等感覺?!稑擞馁x》說:“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沉??;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邃?!睂Φ脷馀c否作了形象的描述。臨床實踐證明,針感的有無及強弱,直接關系到治療效果的好壞?!鹅`樞·九針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云,明乎若見蒼天。”《金針賦》也說:“氣速效速,氣遲效遲。”都說明針刺得氣與否,是治療成敗的關鍵。一般而言,得氣迅速,療效較好,得氣較慢,療效稍差,如無得氣,則可能無效。因此,在針刺過程中,如得氣較慢,甚至不得氣,就要分析經(jīng)氣不至的原因。如屬取穴不準、針刺角度有偏差或未達到一定的深度,即可重新調(diào)整針刺的部位、角度和深度,再次行針時,往往就會得氣。如因患者病情較久、正氣虛弱致經(jīng)氣不足,或因其他病理因素致局部感覺遲鈍者,可采取行針催氣和留針候氣的方法,促使針下得氣。也可在針刺部位的上下,采用以指循經(jīng)輕叩等方法,以助經(jīng)氣的來復。極少數(shù)患者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仍不得氣的,為臟腑機能衰退的表現(xiàn),可考慮改用其他治療方法。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編者結(jié)合多年來的針灸臨床實踐經(jīng)驗,重點講述了臨床中常用針刺方法的手法操作,以及這些針刺方法在106種常見病癥中的應用?! ∪珪η蠛喢鞫笠?,重點突出,易學易用,可作為廣大針灸工作者的臨床參考用書?! ”緯卑Y針刺手法,內(nèi)科病癥針刺手法,外科病癥針刺手法,婦科病癥針刺手法,兒科病癥針刺手法,五官科病癥針刺手法等內(nèi)容。

編輯推薦

編者結(jié)合多年來的針灸臨床實踐經(jīng)驗,重點講述了臨床中常用針刺方法的手法操作,以及這些針刺方法在106種常見病癥中的應用。全書力求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易學易用,可作為廣大針灸工作者的臨床參考用書?!冻R姴♂槾淌址ňx》包括急癥針刺手法,內(nèi)科病癥針刺手法,外科病癥針刺手法,婦科病癥針刺手法,兒科病癥針刺手法,五官科病癥針刺手法等內(nèi)容。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常見病針刺手法精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以為特色多一些,就是一般啦,沒什么,都會的常用手法,針刺深度啦,教材上都有,把著重點在書名上做文章,增加吸引力,也挺有腦瓜的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