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門事親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山西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  作者:張子和  頁數(shù):301  
Tag標簽:無  

前言

  是書也,戴人張子和,專為事親者著。論議淵微,調(diào)攝有法。其術(shù)與東垣、丹溪并傳。名書之義,蓋以醫(yī)家奧旨,非儒不能明;藥品酒食,非孝不能備也。故日:為人子者,不可不知醫(yī)。予幼失怙,慈親在堂,逾七望八。滫髓既具,未嘗不防以藥物。每慮當有所饋,委之時醫(yī),恐為盡道之累。將欲遍閱方書,諸家著述繁雜,竊為是皇皇者數(shù)載矣。近得是書,如獲寶璐,執(zhí)是以證,何慮臆說之能惑!惜其板久失傳,本多亥豕之訛,因付儒醫(yī)聞忠,較訂鋟梓,與世之事親者共云。

內(nèi)容概要

  《儒門事親》共十五卷。首列三卷,傳為子和稿,其下系子和友人及其弟子就所聞于子和的記述,擴充成為一部以子和學(xué)說治驗為主的專集?!度彘T事親》內(nèi)詳細介紹了他所用三法的理論和臨床實踐。讀者可從他的寶貴經(jīng)驗中,深切體會。作為學(xué)習(xí)、研究,以及臨床上的參考,有一定的幫助,且可獲得獨立思考的啟發(fā)。

作者簡介

  張子和(約1156年-1228年),名從正,號戴人,睢州考城人,金代醫(yī)學(xué)家,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其生平治法,大旨主張用攻,著名的“汗吐下”三法,即是他的杰出貢獻?!度彘T事親》是金代張子和的代表作。

書籍目錄

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

章節(jié)摘錄

  方有七,劑有十,舊矣。雖有說者,辯其名而已,敢申昔人已創(chuàng)之意而為之訂。夫方者,猶方術(shù)之謂也?!兑住啡眨悍揭灶惥?。是藥之為方,類聚之義也。或日:方,謂五方也。其用藥也,各據(jù)其方,如東方瀕海鹵斥,而為癰瘍;西方陵居華食,而多頵贅癭;南方痔霧卑濕,而多痹疝;北方乳食,而多臟寒滿病;中州食雜,而多九疸、食癆、中滿留飲吐酸腹脹之病。蓋中州之地,土之象也,故脾胃之病最多。其食味居處,情性壽天,兼四方而有之。其用藥也,亦雜諸方而療之,如東方之藻帶,南方之丁木,西方之姜附,北方之參苓,中州之麻黃遠志,莫不輻輳而參尚。故方不七,不足以盡方之變;劑不十,不足以盡劑之用。劑者,和也;方者,合也。故方如瓦之合,劑猶羹之和也。方不對病則非方,劑不蠲疾則非劑也。七方者,大、小、緩、急、奇、偶、復(fù)也。十劑者,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也?! 》虼蠓街f有二,有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有分兩大而頓服之大方。蓋治肝及在下而遠者,宜頓服而數(shù)少之大方。病有兼證而邪不專,不可以一二味治者,宜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王太仆以人之身三折之,上為近,下為遠;近為心肺,遠為腎肝,中為脾胃胞膻膽,亦有遠近。以予觀之,身半以上其氣三,天之分也;身半以下其氣三;地之分也;中脘,人之分也;又手之三陰陽亦天也,其氣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儒門事親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