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9-10 出版社: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王錨深 編 頁數(shù):451
前言
山詈暑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因古為晉國而簡稱晉。早在一百多萬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里勞動、生息和繁衍,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和華夏文化,可以說,山西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fā)祥地。相傳,華夏民族的開山始祖黃帝、炎帝曾主要在這一帶活動;我國史前的三位偉人堯、舜、禹也都先后在山西建都立業(yè)。人稱山西是表里河山、帝王之鄉(xiāng)、華夏之祖、炎黃之根?! ≌沁@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給山西留下了豐富、古樸、厚重的寶貴遺產(chǎn),文物古跡遍及 全省,構(gòu)成了豐厚而又獨特的人文和自然旅游景觀。有世界五大佛教圣地的五臺山,我國三大 瀑布之一的黃河壺口瀑布,享譽中外的大同云岡石窟,著名的北岳恒山懸空寺,全國獨特的應 縣木塔,道教三大祖庭的芮城永樂宮,武圣關羽出生地運城關帝廟,世界文化遺產(chǎn)平遙古城, 炎黃子孫尋根祭祖之地洪洞大槐樹,歷史上曾出過59個宰相的聞喜裴村,北方民居建筑明珠喬 家大院,以及恒山、北武當山、龐泉溝、蘆芽山、歷山、靈空山等風光秀麗的自然保護區(qū)。有 雄偉的太行山和壯麗的呂梁山。山西的旅游景觀以它獨有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海內(nèi)外游客, 使山西旅游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潛力。 以不同的方式宣傳山西,讓更多的海內(nèi)外游客了解山西、認識山西,尤其諳悉山西旅游資 源的鮮明特色和文化內(nèi)涵,是發(fā)展山西旅游業(yè)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山西省旅游局、山西旅游 學院的同志們,在查閱大量歷史文獻資料和重點考察旅游景點的基礎上,運用導游語言編纂和 創(chuàng)作了《山西導游》一書,較為全面、系統(tǒng)、翔實地反映了我省旅游景觀的基本情況。這對于 宣傳山西旅游資源,推動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規(guī)范導游用語,提高導游人員的素質(zhì)和水平,將會產(chǎn) 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是為序?! ∩轿魇「笔¢L
內(nèi)容概要
山西有著久遠而輝煌的歷史,山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主要發(fā)祥地之一,山西山川壯麗,景色獨特,悠久的歷史給山西這塊寶地留下了豐富的人主觀旅游資源?!渡轿鲗в巍穼⒆屇私馍轿?,詳細為您介紹山西風光。
書籍目錄
序前言太原導游 晉陽一太原 晉祠 雙塔寺 崇善寺 天龍山 龍山 凈因寺·竇大夫祠 崛蟈山·多福寺 文廟·純陽宮大同導游 平城一大同 九龍壁 華嚴寺 善化寺 云岡石窟 恒山風景名勝區(qū) 恒山懸空寺 崇福寺 應縣木塔忻州導游 五臺山風景名勝區(qū) 代縣邊靖樓代州文廟楊家祠堂天臺山趙杲觀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蘆芽山自然保護區(qū)天池鱗錦汾源靈沼天橋峽……
章節(jié)摘錄
書摘多福寺 從舍利塔向西北望去,一座古剎立于半山坳中,這就是名播遐邇的多福寺。寺院坐北面南,依山而建,三面峻嶺,如封似閉,東臨深谷,氣象森然。 多福寺建于唐代貞元二年(公元786年),原名崛峒教寺,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之一,唐宋兩代香火很盛。宋末毀于戰(zhàn)火,明洪武年問重建,是晉王宗室的重要禮佛之所,弘治年間(公元488年一1505年)改名多福寺。后又多次重修。 進入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千佛殿由南而北,鱗次列于中軸線上,構(gòu)成三進院落。兩旁鐘鼓樓、配殿、禪堂布局嚴整。山門與天王殿合一,內(nèi)塑哼哈二將和四大天王。天王殿對面這座大殿便是寺院的主建筑大雄寶殿。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五問,四周圍廊,前后出檐均有明柱,屋頂四周琉璃剪邊,宏偉而瑰麗。殿內(nèi)供奉三佛四菩薩,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兩邊是藥師佛和彌陀佛,普賢、觀音、文殊三位菩薩分立三佛之前,另在釋迦佛背后還有一尊倒坐觀音。大殿墻壁繪有84幅連環(huán)畫,反映釋迦牟尼佛的生平事跡,畫法嫻熟,線條流暢,著色講究,立體感強,形象逼真,是難得的明代壁畫精品。大殿于80年代中期曾落架大修。 二進院主體建筑藏經(jīng)樓是一上閣下洞的雙層復合體,六根大柱把上下緊緊連在一起,渾然天成,相得益彰,洞名乘息洞,閣日文殊閣,洞門石柱上淋漓酣暢的墨跡為傅山先生手書,頗為珍貴,最東邊洞內(nèi)有傅山塑像。藏經(jīng)樓東側(cè)的紅葉洞,傅山先生曾在此讀書行醫(yī)治病,洞頂?shù)顑?nèi)神龕內(nèi)三尊菩薩像為近年所塑。藏經(jīng)樓西側(cè)龍王殿內(nèi)有龍王塑像,殿前水井即為文殊菩薩所賜“龍池”。 三進院的主建筑千佛殿高居全寺最上部,殿內(nèi)供三世佛、四大菩薩,三面墻壁共有870多尊佛像。殿前牡丹池內(nèi)原有500多年前的牡丹,可惜毀于動亂年代。 倚多福寺東墻向東望去,是一條蒼翠蔥郁的深谷。令人稱奇的是,峽谷南坡盡是蒼松,而北坡卻都是翠柏,這“南松北柏”構(gòu)成崛峒山又一景觀。最引人注目的是峽谷北岸懸崖上兩棵高大的連理柏,兩棵柏樹連根生長,互相扭抱在一起,并向深谷微傾,被稱為“合抱柏”、“陰陽柏”,又名“夫妻柏”。相傳這是一對為純真愛情殉難的青年男女的化身。男青年是山下一家地主的長工,女青年為地主的女兒,二人深深相愛。但地主發(fā)現(xiàn)這一秘密后,將小伙子鞭打出門,將女兒幽閉深閨。但閨門鎖不住愛情,二人仍設法偷偷相會。有一次,正當他們?yōu)椴荒苡肋h相伴而相擁痛哭之時,忽然喊聲四起,原來是地主帶著家丁捉拿他們來了。二人聞聲逃人崛峒山,但地主的追兵也尾隨而至。前面是深淵,后面是大敵,二人走投無路,一狠心就相抱跳向深谷之中。從此,這對生前未能成親,死后緊緊相依的戀人,就化作兩棵扭結(jié)在一起的翠柏,永遠屹立崖頭,向世人訴說他們的愛情悲劇。 文廟·純陽官 三晉大地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參觀游覽山西省博物館對了解山西的歷史和文化極有幫助。由于省博物館分設于文廟和純陽宮,所以大家在認識三晉歷史文化的同時,還可以欣賞這兩處景點的古建和園林之美。文廟 太原文廟原位于城西水西門,因遭水淹,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山西巡撫張之洞便將文廟遷到崇善寺廢墟,按照原文廟的布局,利用崇善寺遺存的原材料予以重建。文廟即孔廟,所以建筑格局仿曲阜孔廟,三進院落占地13000平方米,中軸線主建筑由南而北為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欞星門前面有寬闊高大的團龍照壁,大成殿后面有祭祀孔子先人牌位的崇圣祠。 欞星門即文廟的大門。古時傳說欞星為天上文星,取此為名,寓義人才輩出,文運亨通。欞星門設計成3間6柱帶斗拱的木牌坊,并間以4個綠色琉璃團龍,與其說是一道門,不如說是一個精美的建筑藝術品。門前的4尊獅子為富麗堂皇的欞星門憑添威嚴莊重之感。值得告訴大家的是,門外左右這兩座六角井亭是崇善寺大火中保全下的遺物,在建筑學上有較高的價值。走進欞星門,便是文廟的前院,在院落北部的圓形小池上原有貫虹橋,稱狀元橋,相傳,從狀元橋上走過就可能在科舉考試時中狀元。可惜狀元橋早已不復存在。 大成門是文廟的第二道門,此門名源于孟子所云:“孔子之謂集大成也者。”舊時此門只逢祭孔大典時開放,平時均從兩旁的“金聲”(東)“玉振”(西)二門出入。穿過大成門便是中院,院內(nèi)這幾株古柏樹齡均在千年左右,其中東北部這株仍枝葉繁茂。旁邊還生長著一株碗口粗細的桑樹,形同子母。另兩株河柳的年代亦很久遠。中院后部這座大殿就是文廟的主體建筑大成殿,面闊7間,進深4間,單檐歇山頂,在殿前大月臺的襯托下顯得巍峨莊嚴。月臺上這4個鐵牛是晉南永濟出土的黃河鎮(zhèn)河鐵牛的復制品,與大殿輝映,為文廟增色。大成殿內(nèi)原供孔子塑像于中間,兩旁是顏回、曾參、孔伋、孟子的塑像,另外還有十二先賢的造像。大月臺長28米,寬18米,高1.3米,是祭孔的場所,清朝末年每年2月和8月上旬丁日在此舉行祭孔大典,稱作“丁祭”,農(nóng)歷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辰也在這里舉行祭孔儀式。 大成殿后面這一小院,叫后院。后院的主要建筑是崇圣祠,祠里除供奉孔子先人牌位之外,還供奉著孔子夫人的牌位。 解放之初,人民政府在文廟籌建了山西省圖書博物館,1953年改名為山西省博物館,利用這一宏大的清代建筑群展示三晉的歷史文化。文廟作為省博物館的總部所在,主要以年代順序展現(xiàn)山西的歷史演變,分“山西古代史”、“山西近代史”、“山西革命史”三個部分,圖文并舉、配以文物,系統(tǒng)地展示了山西的歷史,也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愛省教育的理想基地。 純陽宮 在頗具現(xiàn)代都市色彩的五一廣場西北隅,有一處紅墻綠瓦的古代宮殿建筑,這就是我要介紹給大家的省博物館二部——純陽宮。 純陽宮原本是供奉唐代著名道士呂洞賓的道教廟觀,所以又叫呂祖廟,因呂洞賓道號純陽子,故稱純陽宮。純陽宮是宋代末年張奉先創(chuàng)建,初為小廟。相傳,元代道教長春真人的弟子宋德方主持過這座道觀。明萬歷年間重修,在宮內(nèi)構(gòu)筑了許多洞樓亭閣,將道觀建筑藝術和園林藝術巧妙結(jié)合,融為一體。清嘉慶時。又在后院窯頂新建巍閣三層,使純陽宮成為太原城內(nèi)勝景之一。解放之初,辟為太原市文物館,1953年合并于山西省博物館,成為省博物館二部。并將宮門外空地,包括牌坊另建一個院落。且在東邊用太湖石堆砌了這座假山,山上建有風景亭,可觀賞五一廣場景致。亭內(nèi)有關公橫刀勒馬銅像,全像高約3米,關羽左手握韁,右手持青龍偃月刀,刀為鐵制,長近2米,整個塑像工藝細膩,造型威武,展示了關公的英雄氣概。作品出自元代,是1951年從后鐵匠巷的關帝廟移來。 ……
媒體關注與評論
序山詈暑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因古為晉國而簡稱晉。早在一百多萬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里勞動、生息和繁衍,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和華夏文化,可以說,山西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fā)祥地。相傳,華夏民族的開山始祖黃帝、炎帝曾主要在這一帶活動;我國史前的三位偉人堯、舜、禹也都先后在山西建都立業(yè)。人稱山西是表里河山、帝王之鄉(xiāng)、華夏之祖、炎黃之根。 正是這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給山西留下了豐富、古樸、厚重的寶貴遺產(chǎn),文物古跡遍及全省,構(gòu)成了豐厚而又獨特的人文和自然旅游景觀。有世界五大佛教圣地的五臺山,我國三大瀑布之一的黃河壺口瀑布,享譽中外的大同云岡石窟,著名的北岳恒山懸空寺,全國獨特的應縣木塔,道教三大祖庭的芮城永樂宮,武圣關羽出生地運城關帝廟,世界文化遺產(chǎn)平遙古城,炎黃子孫尋根祭祖之地洪洞大槐樹,歷史上曾出過59個宰相的聞喜裴村,北方民居建筑明珠喬家大院,以及恒山、北武當山、龐泉溝、蘆芽山、歷山、靈空山等風光秀麗的自然保護區(qū)。有雄偉的太行山和壯麗的呂梁山。山西的旅游景觀以它獨有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海內(nèi)外游客,使山西旅游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潛力。 以不同的方式宣傳山西,讓更多的海內(nèi)外游客了解山西、認識山西,尤其諳悉山西旅游資源的鮮明特色和文化內(nèi)涵,是發(fā)展山西旅游業(yè)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山西省旅游局、山西旅游學院的同志們,在查閱大量歷史文獻資料和重點考察旅游景點的基礎上,運用導游語言編纂和創(chuàng)作了《山西導游》一書,較為全面、系統(tǒng)、翔實地反映了我省旅游景觀的基本情況。這對于宣傳山西旅游資源,推動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規(guī)范導游用語,提高導游人員的素質(zhì)和水平,將會產(chǎn)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是為序。 山西省副省長
編輯推薦
山西有著久遠而輝煌的歷史,山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主要發(fā)祥地之一,山西山川壯麗,景色獨特,悠久的歷史給山西這塊寶地留下了豐富的人主觀旅游資源。本書將讓您了解山西,詳細為您介紹山西風光。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