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

出版時間:2007-12-01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作者:[俄] 列夫?托爾斯泰  頁數(shù):456  譯者:王景生  
Tag標簽:無  

前言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托爾斯泰:在我看來,這是人類為自己所建造的三座紀念碑?!备郀柣苏摻^非河漢斯言,大而無當。從近代歐洲乃至整個世界范圍的文學來看,能與托爾斯泰比肩同聲者,實無幾人。托爾斯泰有如高山,令后世所仰止?! ?9世紀50年代初期,托爾斯泰以自傳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和短篇小說集《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登上俄國文壇,旋即引起歐洲文學界的注意,然而直至19世紀70年代后半葉,托爾斯泰在歐洲文壇上卻還不是一個叫得響的名字。1879年,《戰(zhàn)爭與和平》法文譯本的出版震撼了世界文壇,為托爾斯泰贏得不世出的殊榮。托爾斯泰小說的聲譽從此鵲起,而后《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的發(fā)表更使其專美于世,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瑰麗篇章?!  稄突睢?1889-1899)是托爾斯泰晚年嘔心瀝血十余載的長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藝術的結晶?! ≌缤袪査固┐饲暗脑S多作品一樣,這部小說的情節(jié)取自一個真實的故事。據(jù)彼得堡某地區(qū)法院的一位法官回憶,1887年6月,他到托爾斯泰家做客時曾向作家講述過他親自接觸的一個故事。一次,法院審理一個妓女被控偷竊嫖客一百盧布的案子,陪審團中有一個青年,發(fā)現(xiàn)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個闊親戚家客居時誘奸的養(yǎng)女。于是他良心發(fā)現(xiàn),設法同她在獄中相見,并表示愿意和她結婚。后來,這個女犯病死獄中,那個青年也不知所蹤。當時,托爾斯泰非常認真地傾聽這個故事。毫無疑問,這個青年和妓女的故事觸發(fā)了作家的創(chuàng)作沖動。不過,在漫長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家數(shù)易其稿,描寫對象和主題幾經(jīng)提煉與深化,才最終寫出了這部鐵面無私的大書?! ⌒≌f名日《復活》,顧名思義,其中必有人“復活”。那么,“復活”的人究竟是誰呢?是聶赫留朵夫?還是瑪絲洛娃?抑或是兩者兼而有之?對此,評家眾說紛紜。不過,細品全書,聶赫留朵夫的“復活”恐怕更接近于作者的愿望?! ÷櫤樟舳浞蚱沸陨屏?,且有抱負。他對自己所擁有的貴族特權深為不滿,把名下的那一部分土地分給了農民。起初,他對姑母家的養(yǎng)女卡秋莎·瑪絲洛娃的愛是真誠的。后來,他參軍當了軍官,軍營生活卻使他墮落成為一個吃喝玩樂的花花公子。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誘奸了自己當初曾熱戀過的姑娘。此后。他在罪惡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法庭上遇見卡秋莎之前,他正與一個有夫之婦私通,同時又向一個貴族小姐求婚;此外,他已放棄否定土地私有的理論,準備接受母親的大宗遺產(chǎn)。法庭上和卡秋莎的不期而遇,極大地震撼了他的心靈,尤其是她被判苦役后發(fā)出的哭聲,更是觸動了他那似乎并未完全泯滅的良知。他痛悔過去的劣行,開始走上精神“復活”的道路?! 榱粟H罪,聶赫留朵夫多方替瑪絲洛娃奔走上訴,并打算同她結婚。他對事物的看法也發(fā)生了改變。比如,他對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感到不滿并持批評態(tài)度;對他曾想與之結婚的貴族小姐及其一家人的庸俗和虛偽心生厭惡;對他探監(jiān)時耳聞目睹的專制制度的黑暗更是深惡痛絕。于是,他的精神“復活”進入第二個階段,即從對自己的罪惡的認識上升到對整個統(tǒng)治階級的認識,從對瑪絲洛娃一人的同情轉到對整個勞動階級的同情。這時,他頭腦中的貴族階級思想逐漸為宗法制農民思想所代替。他認識到,農民貧困的根源就在于土地被地主階級所霸占。于是,他身體力行,把自己的土地分給了農民。應當說,在這一點上,“懺悔”的貴族聶赫留朵夫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輩:《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斀z洛娃的上訴被駁回,聶赫留朵夫對統(tǒng)治階級及其法律的本質的認識也達到了一定的深度。他的精神逐漸“復活”,伴隨瑪絲洛娃踏上了去往西伯利亞流放地的遙遠路程?! ≡谖鞑麃喌娜齻€月,是聶赫留朵夫徹底醒悟的三個月。他最終認清了統(tǒng)治階級吃人的本質,然而令他苦惱的是,他非但看不出任何可以戰(zhàn)勝它的方法,甚至連怎樣做才可以戰(zhàn)勝它也不能理解。無奈之中,他拿起了《福音書》,不料卻從中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為了擺脫苦難,唯一可行的方法便是在上帝面前永遠承認自己有罪,因而既不可懲罰他人,也不可糾正他人。聶赫留朵夫從此開始了一種全新的生活。他的精神和道德“復活”了。  不可否認,女主人公瑪絲洛娃也有她自己的“復活”歷程。不過,她的“復活”卻完全沒有聶赫留朵夫的那種贖罪的味道。當聶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監(jiān)時,她所“復活”的僅僅是她當初的那個清清白白的自我而已,她那時仍處于“墮落”之中。她習慣性地沖他媚笑,還索要盧布。聶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監(jiān)時,特意向她表示懺悔,并提出同她結婚的要求,這一切引起了瑪絲洛娃對往事的回憶和對他的仇恨;回憶的大門一經(jīng)打開,瑪絲洛娃便逐漸從渾渾噩噩的生活中蘇醒過來。聶赫留朵夫第三次見到她時,她同以前相比已經(jīng)判若兩人。聶赫留朵夫在日記中說她正在“復活”,的確不無道理。不過,瑪絲洛娃的“復活”雖然始自聶赫留朵夫的“懺悔”所引起的對美好往事的回憶,但它的最終完成卻是在她與流放地的政治犯接觸之后。她受到這些品德高尚的人的影響,學到了他們敢于為理想獻身的精神,尤其是西蒙松對她的發(fā)自內心的愛情,更使她意識到了人的尊嚴和自身的價值。她重新愛上了聶赫留朵夫,卻不愿因此耽誤他的前程而甘愿同西蒙松結合。少女時代的卡秋莎終于回歸。她的純潔的道德也失而復得?,斀z洛娃在精神上徹底“復活”了,或者毋寧說她得到了完全的新生。  毋庸諱言,小說中男女主人公通過各自的“懺悔”與“寬恕”,雙雙走向精神和道德的“復活”,使其“人性”得以復歸。這一切帶有濃厚的“不以暴力抗惡”及“道德的自我完善”的“托爾斯泰主義”的味道:作為說教者,托爾斯泰自有其可笑的地方。然而,作家借聶赫留朵夫上訪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對俄國城鄉(xiāng)的陰暗面以及對宮廷、法庭、監(jiān)獄和教會的抨擊與揭露,卻是他此前的文學作品中從未有過的,這一切分明表現(xiàn)出“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的特點;作為藝術家,托爾斯泰確有其偉大之處?! ≥^之為托爾斯泰贏得盛譽的《戰(zhàn)爭與和平》和有“藝術之神”稱號的《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的藝術性似有所不及。其中原因,則是深層次的。作為藝術家,托爾斯泰在思想和哲學方面的追求與探索,其執(zhí)著和真誠的程度,不但在俄羅斯文學,就是在整個世界文學中恐怕也難找到第二人。他一生苦心經(jīng)營自己的理想王國,試圖為俄國乃至全人類提供一幅道德完善、社會改良的美好藍圖(藍圖的正確與否暫且不論)。托爾斯泰本人也許并未意識到,其實正是他的文學作品才為他的思想贏得更多的讀者和崇拜者。盡管托爾斯泰有著思想家、宗教領袖、現(xiàn)代文明的批評者、俄羅斯的“良心”等諸般尊貴的稱號,但他主要是一位藝術家,而且是少數(shù)幾個攀上藝術頂峰的作家之一。不過,托爾斯泰似乎并未十分珍惜他作為藝術家所享有的極高地位和他文學作品的聲譽,尤其在他后期,文學幾乎成了他傳達思想的工具,他甚至為了思想追求而否定自己的作品。正如美國作家豪威爾斯所說,托爾斯泰“用人類的良心代替了藝術的良心”。假若我們的說法可以成立,那么它應當成為把握托爾斯泰后期一些作品藝術性衰弱現(xiàn)象的一個前提。  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即寫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隨著托爾斯泰世界觀“激變”的發(fā)生,他敘事的傾向明顯起了變化:一方面,試圖從根本上探尋社會和道德的真理;另一方面,則渴望以他所向往的真正的道德生活替代不公平的罪惡生活。托爾斯泰后期敘事的傾向性也使其敘事的風格產(chǎn)生了變化;其實,托爾斯泰敘事的風格此前并非一成不變,而是一直處在演變之中。即以心理描寫的方法為例,在托爾斯泰早期的作品中,主人公內心的直接意識活動十分突出地出現(xiàn)于敘述的前景。作為描寫直接意識活動最主要方法的內心獨白,包含性極為廣闊地躍然紙上,而作為內心獨自“極端形式”的意識流也同時得到了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創(chuàng)作《安娜·卡列尼娜》時期,托爾斯泰的敘事風格發(fā)生了變化。如果說托爾斯泰在此前的文學敘事中曾嫌普希金的心理描寫過于粗線條和“光禿禿”,那么此時則轉而強調研究普希金《別爾金小說集》這個“寶庫”和學習“普希金原則”的重要性。雖則如此,《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內心獨白依舊蔚然可觀,而意識流在其敘述上也跡近爐火純青的境界。托爾斯泰敘事風格的真正改變,誠如上述,始自其世界觀“激變”所引發(fā)的敘事傾向的轉移。仍以心理描寫的方法為例:中前期獨領風騷的內心獨白敘述退居次席,意識流幾乎完全消失,而占主導地位的則是“通過場面表現(xiàn)內心生活”和心理敘述(對人物心理活動的直接描寫和間接引語敘述)。  《復活》作為托爾斯泰后期敘事中最重要的作品,以“外部表現(xiàn)、動作、行為、場面”表現(xiàn)內心活動和心理敘述,自然成為托爾斯泰心理描寫的主要原則。于是,以細致展現(xiàn)人物心理變化過程見長的內心獨白,便失去了它以往的輝煌地位。《復活》的敘事中已然找不見多種類型競逐、意識全面展開的內心獨自敘述,有的只是次數(shù)稀少、類型簡化和長度縮短的內心獨白,且大多出現(xiàn)于男女主人公,尤其是聶赫留朵夫的意識活動中?! ÷櫤樟舳浞蚴峭袪査固┚裉剿餍椭魅斯盗兄械娜宋铩K木裆畹陌l(fā)展與變化是敘事的主旨之一。托爾斯泰往往更多地以敘述者的直接心理描寫和間接引語敘述來表現(xiàn)聶赫留朵夫的心理活動,作者的獨自、全知全能的作者的聲音在敘事中起著決定性的和結構上的突出作用。然而,從人物心理真實(托爾斯泰的敘事恰恰十分看重這一點)的角度而言,像聶赫留朵夫那樣熱衷于自我剖析的人物,他的內心活動中不出現(xiàn)直接內心話語則是不可想象的。不過,用于聶赫留朵夫身上的內心獨自敘述,其運用場合及次數(shù)卻頗有選擇性和節(jié)制性。例如,法庭審理瑪絲洛娃案件的二十幾章敘事中,聶赫留朵夫自始至終皆在場上。當認出被審的女犯便是他當年誘奸的卡秋莎時,他的第一個反應即用內心獨自的形式來表現(xiàn):“‘這絕不可能。’他目不轉睛地瞧著這個女被告的臉,暗自想道,‘可是怎么叫柳包芙呢?’聽到她的回答,他心里想?!贝撕蟮膶徖碇?,聶赫留朵夫還有兩句內心獨白。第十一章:“‘難道她認出來啦?’聶赫留朵夫心驚膽戰(zhàn)地想,感覺血直往臉上涌?!钡谑耪拢骸啊J出來啦!’他想。于是,聶赫留朵夫身子縮成一團,似乎在等待著打擊?!迸c瑪絲洛娃的不期而遇,猶如一塊石頭,激起聶赫留朵夫心海中的層層波瀾。再現(xiàn)意識活動的語言天地里。心理敘述占據(jù)了敘述的前臺,內心獨白似乎僅僅起著點綴的作用。但它無疑又是敘述中最為活躍的話語部分,或者換言之,是最為活躍的意識層次,而且是聶赫留朵夫心理活動的直接展示。這種適時的心理展示,畫龍點睛,為其敘述平添了生動之感?! ‖斀z洛娃內心世界的描寫,是托爾斯泰的一項“真正的藝術發(fā)現(xiàn)”。她道德淪喪和“復活”的過程,同樣是托爾斯泰的敘事主旨之一。作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瑪絲洛娃的心理活動中顯然缺少諸如聶赫留朵夫等貴族老爺們的那種復雜、多變、猶豫與反復的意識成分。但她的內心世界并非一片空白,“復活”后的瑪絲洛娃,身上閃現(xiàn)出動人的光彩。對于瑪絲洛娃的心理活動,托爾斯泰選擇的敘述方法,誠如俄羅斯學者所說,“不是大段的內心獨自和對話,夢,回憶,而是托爾斯泰本人所說的‘通過場面表現(xiàn)的內心生活’?!贝颂幫袪査固┧^的“場面”,指的是動作、姿勢、表情、眼神等心理活動的外顯行為,于是內心獨白似乎完全失去了用武之地。其實不然。在一些必要的地方,作者并未回避這種行之有效的敘述方法:  “他在明亮的車廂里,坐在絲絨軟椅上,喝酒說笑。我卻在這兒,在泥地上,在黑暗中,在雨里和風里:站著哭?!笨ㄇ锷?,停住腳步,把頭向后一仰,雙手抱住頭,放聲痛哭?!  芭形倚痰臅r候,我還哭了呢,”她說,“我真得終生感謝上帝才是。要不我一輩子也不會明白我現(xiàn)在知道的這些事?!薄 〉谝焕鲎缘谝徊康谌哒隆,斀z洛娃被判了苦役。那一夜,她久久不能入睡,想起了許多往事,唯獨沒有想到聶赫留朵夫,而且在法庭上也沒有認出他來。作者用倒敘的敘述方法向我們提供了她最后見到聶赫留朵夫時的情景:那天夜里,她便懷了孕,本指望他會順路來一趟的,但他打來電報,說不能來。她決定親往火車站見他一面。這是個秋天的夜晚,風雨交加。她跑到車站,剛剛從車窗里找到他,火車就徐徐開動了。她跟著火車走,聶赫留朵夫沒有看見她?;疖囋介_越快,她在后面跑,跑過水塔,風迎面吹來,吹掉了她的頭巾,她還在跑。一個女孩叫她。她停住腳,于是便有了上引之內心獨白,隔過三行敘述,又有一句內心獨白:“等會兒再來火車:往車底下一跳,就完事兒了。”  第二例摘自第三部第三章。她每天和政治犯在一起,盡管行路艱難,但這些她從未見過的人們,為她揭示了她從不知道的各種生活趣味。于是便有了這段思想的直接表露?! 【瓦@兩例內心獨白在敘述話語的時間位置而言,兩者皆出現(xiàn)于瑪絲洛娃人生道路的轉折點:前者是她精神的最初覺醒。她看清了車廂內外(實則是當時社會的縮影)兩個世界的對立,她從此不再信善,也不再信上帝。不過,在她當時的思想狀況下,這一覺醒卻導致她走向墮落,但這也是貧家婦女經(jīng)常遭到的可憐命運;后者則是她的最終覺醒,是她在“新同伴”啟發(fā)下獲得的新生。其敘事功能已不言而喻。從這兩個例子不難發(fā)現(xiàn),對于內心獨自的敘述方法,托爾斯泰此時已惜墨如金,只是在人物心靈變化的關鍵時刻才加以運用。至于內心獨白的話語特征,則是十分口語化的句型和詞匯,頗為符合瑪絲洛娃的身份?! ∫陨向唑腰c水式的分析,僅僅涉及《復活》敘事藝術的一個側面,但滴水中也可映現(xiàn)出太陽的斑斕。小說歷經(jīng)十年的慘淡經(jīng)營,其敘事的完整與統(tǒng)一,渾然天作,而情節(jié)的集中,結構的緊湊,細節(jié)的細膩,肖像的生動,足見托爾斯泰對藝術的追求,老來更其精純。  《復活》成書的那一年,托爾斯泰七十一歲。在世紀末的浮躁中,這位老人依然故我地在其精神世界中俯視俄國的社會,不辭辛勞地建造他的理想王國。他把自己的思想傾注在聶赫留朵夫身上。然而,一個七旬老翁,特別是“激變”之后的托爾斯泰那樣的老翁,與一個三十五歲的、喜愛聲色犬馬生活的青年貴族聶赫留朵夫,兩者的心靈硬安在一起,不免給人一種不自然的感覺,也缺乏客觀的真實性。聶赫留朵夫的形象畢竟作者夫子自道的色彩過于濃烈,現(xiàn)實生活中又能去哪里尋呢?而小說第三部的敘事,多次直接引用《福音書》中的道德說教,則尤為令人讀之生厭。小說的藝術感染力因而受到削弱,自不待言?! ‰m則如此,《復活》作為托爾斯泰的“藝術遺囑”,依舊不失為歌頌人類同情心的最華美的詩章之一。誠如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言,《復活》較之其他作品,能讓人更清楚地看到托爾斯泰那雙直達心靈的眼睛。

內容概要

  《復活》講述了青年貴族聶赫留朵夫在法庭上意外見到他曾愛戀并引誘過的女子瑪絲洛娃,遭遺棄淪為妓女的她被誣陷為殺人犯。兩人的不期而遇觸動了聶赫留朵夫尚未泯滅的良知,在他內心掀起痛悔的狂瀾。他想方設法贖罪,為她奔走伸冤,從此走上精神“復活”的道路。目睹下層勞苦大眾的悲辛和沙皇統(tǒng)治階級的殘暴、卑劣,聶赫留朵夫毅然放棄了家庭、財產(chǎn),跟隨瑪絲洛娃流放西伯利亞。從渾渾噩噩中蘇醒過來的瑪絲洛娃重新找到了人的尊嚴和自身價值,為了她愛的人的一生幸福,她無悔地放棄了與他的結合。這部史詩般的經(jīng)典著作被譽為“19世紀俄國生活的百科全書”。

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與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使托爾斯泰達到了藝術高峰,是他的“最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標志”。  王景生,1956年生,河北樂亭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博士。主要譯著:托洛茨基《文學與革命》(與劉文飛、張捷和譯)、《托洛茨基回憶錄》,另有專著:《洞燭心靈:列夫·托爾斯泰心理描寫藝術新論》。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  一  盡管幾十萬人集聚在一個不大的地方,千方百計把他們住得很擁擠的土地毀得面目全非,盡管他們在地上鋪滿石頭,不讓任何東西生長,盡管小草剛一出土就被除掉,盡管煤炭和石油燒得煙霧騰騰,盡管樹術遭到砍伐,鳥獸盡被驅逐——春天甚至在城市里,依舊還是春天。太陽暖暖地照著,青草在沒有被鏟盡的地方,不僅在林蔭路的草坪上,而且在石板的夾縫里,死而復生,呈現(xiàn)出一片綠色。樺樹、楊樹和稠李長出黏黏的、散發(fā)著清香的嫩葉,椴樹上鼓起一個個綻裂的幼芽。寒鴉、麻雀和鴿子像春天那樣歡快地筑起巢來,連被太陽曬暖的蒼蠅,也沿著墻根兒嗡嗡地飛動。植物啊,鳥雀啊,昆蟲啊,兒童啊,全都快快樂樂。唯獨人們—一大人們,成年人們——一卻永不休止地欺騙自己和相互欺騙,折磨自己和相互折磨。成年人認為,神圣而重要的不是這個春天的早晨,這種專為造福萬物而出現(xiàn)的人間的美——能激發(fā)和平、親睦、友愛的美,神圣而重要的是他們自己發(fā)明的那套一個人統(tǒng)治另一個人的把戲?! ∑┤?,省監(jiān)獄辦公室的人們就認為,神圣而重要的不是所有的動物和人都能感受春天的魅力和歡樂,而是前一天收到的一件編著號碼、蓋著大印、標著罪名的公文,上面指定今天,4月28日上午九點前,將獄中三名在押的案犯——兩女一男,解送法庭受審。兩名女犯當中,有一名是要犯,必須單獨解送。于是,遵照這道命令,4月28日上午八點鐘,看守長走進女監(jiān)又暗又臭的走廊。跟著他走進來的是一個面帶倦容、鬈發(fā)花白的女人,穿著袖口鑲金絳的制服,腰里系著藍邊的帶子。這是女看守。  “您提瑪絲洛娃?”她一邊問,一邊跟這位當班的看守長朝走廊里的一間牢房門口走去?! 】词亻L嘩啦一聲打開鐵鎖,拉開牢門,一股比走廊里更臭的氣味涌了出來。他吆喝道:  “瑪絲洛娃,去過堂!”又把牢門掩上,等她出來。  監(jiān)獄的院子里,還是新鮮的、爽人的田野上的空氣,那是風從城外刮過來的。然而走廊里卻是令人無法忍受的帶著傷寒病菌的空氣,充滿糞便、焦油和腐物的氣味,足以讓任何一個剛進來的人立即感到煩悶和憂郁。女看守雖然聞慣了這種惡濁的空氣,乍一進來,也免不了有這樣的感覺。她剛進走廊,頓時感到周身無力,昏昏欲睡?! ±畏坷飩鞒雒y的聲音:女人說話的聲音和光著腳走路的聲音。  “快點兒,找什么呢,別在那兒磨蹭,瑪絲洛娃,聽見沒有!”看守長沖著牢門喊道。  過了兩分鐘光景,一個身材不高、胸部非常豐滿的年輕女人,穿白衣白裙,外罩灰色囚袍,大步走出牢門,靈活地轉了一下身子,在看守長身旁站住。這個女人腳上穿著麻布長襪,外面套著棉囚鞋,頭上包著一塊白頭巾,幾綹鬈曲的黑發(fā)顯然故意從頭巾里露了出來。她臉色慘白,長期坐牢的人大多具有這種特別的臉色,仿佛地窖里的土豆新生出的白芽。她那雙不大的胖乎乎的手和從囚袍寬大的領口露出來的豐滿的白脖子,也是這種顏色。在這張臉上,尤其是在慘白無光澤的臉色的襯托下,那雙烏黑發(fā)亮的眼睛叫人稱奇,眼睛稍稍有些浮腫,但非常有神,其中一只眼睛略微帶點兒斜視。她把身子挺得筆直,豐滿的胸脯高高聳起。她來到走廊上,微微仰起頭,徑直看著看守長的眼睛,停住腳,露出一種順從的神情。看守長剛要關上牢門,不料一個沒戴頭巾的白發(fā)老太婆,從門里探出她那張蒼白、冷峻、布滿皺紋的臉來。老太婆剛開口對瑪絲洛娃說著什么,可是,看守長把門抵住那老太婆的腦袋,她的腦袋就縮回去了。牢房里響起女人的哄笑聲?,斀z洛娃也微微笑了一笑,把臉轉向牢門上裝著鐵柵欄的小窗口。老太婆從里面湊近窗口,用沙啞的嗓音說:  “最要緊的,—句話也別多說,咬定了就別改口,這樣就行啦?!薄  爸灰袀€結局就夠啦,反正不會比現(xiàn)在更糟的?!爆斀z洛娃說著,搖了一下頭?!  爱斎唬Y局只會有一個,不會有兩個,”看守長說,露出一種長官的自信,顯然以為自己講話很俏皮,“跟我來,開步走!”  老太婆的眼睛從小窗口消失了。瑪絲洛娃回到走廊的中央,邁著細碎的快步,跟在看守長的后邊走著。他們沿著石頭樓梯下去,走過比女監(jiān)更臭更鬧的男牢房,每個牢門的小窗口里都有男犯的眼睛注視著他們。然后他們走進辦公室,里面已經(jīng)站著兩個持槍的押解兵。坐在那兒的文書把一份滿是煙味的公文遞給一名士兵,指著女犯說道:“交你接管吧?!薄 ∧敲勘新樽拥募t臉膛下諾夫戈羅德漢子——把公文掖在軍大衣袖口的翻頭里面,目光瞟著女犯,笑嘻嘻地朝顴骨很高的楚瓦什卡同伴擠了擠眼睛。兩名士兵押著女犯下了樓梯,向大門口走去?! 〈箝T上的一扇小門打開了,這兩名士兵押著女犯跨過小門的門檻,來到院子里,然后走出圍墻,沿著鋪滿石子的街道穿過鬧市區(qū)?! ●R車夫、小店伙計、廚娘、做工的、官吏們紛紛止住腳步,好奇地打量著女犯。有人搖搖頭,心里想道:“瞧,這就是干壞事兒的下場,還是我們這樣做人好?!焙⒆觽兛謶值赝畯姳I,只是她被士兵們押著,不會再為非作歹,才使他們安下心來。一個鄉(xiāng)下漢子,賣掉了木炭,在茶館里喝足了茶,走到她跟前,畫了個十字,送給她一個戈比。女犯臉紅了,低下頭,嘴里說了句什么?! ∨赣X察到眾人投向自己的目光,并不轉過頭去,而是悄悄地斜視那些瞧她的人,大家對她的注意,使她感到開心。春天的空氣,與牢房里的氣味相比,清爽多了,也使她感到開心,不過,她好久沒有走路了,這時又穿著笨重的棉囚鞋,雙腳在石子路上走得生疼,于是她瞧著自己腳下,盡可能把步子邁得輕些。他們經(jīng)過一家面粉店,店前有許多鴿子,搖搖擺擺地走來走去,沒有受到誰的欺負,女犯的腳差點兒碰到一只瓦藍鴿;鴿子騰地飛起來,扇動著翅膀擦過她的耳邊,掀起一陣清風。女犯微微一笑,接著想起自己的處境,不禁重重地嘆了口氣?! 《 ∨脯斀z洛娃的身世極為平凡?,斀z洛娃是一個未婚女農奴的女兒,母親跟隨喂牲口的外祖母住在兩個地主小姐的莊子里。這個沒出嫁的女人每年都生孩子,并且像鄉(xiāng)下常有的那樣,孩子受過洗禮,做母親的就不再給這個她不愿意他出世、不需要而且妨礙干活兒的孩子喂奶,孩子很快就被餓死?! ∫呀?jīng)有五個孩子這樣死掉了。他們都受過洗禮,然后都吃不到奶,也就都死了。第六個孩子是和一個過路的茨岡人私通后生下的,是個女孩兒,她的命運本不會有什么兩樣,可是事有湊巧,兩個老小姐中的一個來到喂牲口女工們住的木頭房子,訓斥她們做的奶油有股牛臊氣。當時產(chǎn)婦和漂亮的胖娃娃正躺在房子里。老小姐訓斥她們奶油做得不好,又訓斥她們不該讓一個剛生過孩子的女人住進來,罵完正要走,忽然看見那孩子,動了惻隱之心,表示愿意做她的教母。她真的為女孩兒施了洗禮,而后因憐憫自己的教女,時常送些錢和牛奶給母親,于是女孩兒活了下來。兩個老小姐兇此叫她“得救妞”?! ⌒『洪L到三歲,她母親得病死了。喂牲口的外祖母覺得外孫女是個累贅,兩個老小姐就把女孩兒帶到自己身邊撫養(yǎng)。這個黑眼睛的小姑娘長得十分活潑可愛,兩個老小姐從她那兒得到不少樂趣?! ±闲〗闶墙忝脗z:妹妹索菲婭?伊萬諾夫娜心地比較善良,為小姑娘施洗的就是她,而姐姐瑪麗婭?伊萬諾夫娜卻比較嚴厲。索菲婭把小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還教她讀書,一心想把她調教成自己的養(yǎng)女?,旣悑I卻說,應當把這孩子調教成一個會干活的人,一個出色的侍女,因此對她要求嚴格,常常處罰她,遇到心情不好時,甚至還打她。于是,在兩種教育態(tài)度的影響下,當小姑娘長大時,她的身份半是侍女,半是養(yǎng)女。她的名字的叫法也不偏不倚,既不叫雅氣些的卡金卡,又不叫俗氣的卡吉卡,而是叫普普通通的卡秋莎。她做針線活,收拾房間,用白粉擦拭圣像,煎炸食品,磨咖啡豆,煮咖啡,洗些零散衣物,有時陪兩個老小姐坐坐,給她們讀書消遣?! ∮腥讼蛩蠡?,可她誰也不想嫁,覺得跟那些向她求婚的干力氣活的人過日子,她受不了,她已過慣地主家舒適的生活了。  就這樣,她生活到十六歲。在她滿十六歲那年,老小姐家里來了一個在大學念書的侄子,是位很有錢的公爵,卡秋莎一下子愛上了他,卻不敢對他講,甚至也不敢對自己承認這一點。后來過了兩年,這位侄子在奔赴戰(zhàn)場的途中,順路來到姑姑家,在她們那兒住了四天,臨行前夜,他誘騙了卡秋莎,第二天塞給她一張一百盧布的鈔票,就走了。他走后五個月,她才清楚地知道,自己懷了孕?! 哪菚r起,她對一切都感到厭煩,心里只想著怎樣才能擺脫即將臨頭的恥辱,她不樂意服侍兩個老小姐,敷衍了事,而且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發(fā)起脾氣來。她對老小姐講了不少無禮的話,過后自己感到后悔,就提出辭工的要求?! 蓚€老小姐也對她很不滿意,放她走了。從她們家里出來,她到一個區(qū)警察署長家當侍女,但只在那兒待了三個月,因為署長雖是個五十歲的老頭兒,卻不停地調戲她。有一次,他糾纏得特別兇,她發(fā)起火來,罵他是渾蛋和老鬼,使勁推了他一下,他就倒下了。她因粗暴無禮而被解雇。再找地方做事兒已無必要,不久就將生產(chǎn),她住到鄉(xiāng)下一個又做產(chǎn)婆又販賣私酒的寡婦家里。分娩很順利。可是那產(chǎn)婆剛給村子里一個有病的女人接過生,把產(chǎn)褥熱傳染給了卡秋莎,生下的男嬰被送進育嬰堂,據(jù)送去的老太婆講,嬰兒一到那里就死了?! 】ㄇ锷徇M產(chǎn)婆家時,身上共有一百二十七盧布:二十七盧布是她做工掙的,一百盧布是勾引她的那個公爵給的。等她離開產(chǎn)婆家時,她手里只剩下六個盧布。她不會省錢,不僅自己花,別人向她要錢,她也總是給他們。產(chǎn)婆收她四十盧布算作兩個月的生活費——伙食費和茶點費,二十五盧布用去作送嬰兒去育嬰堂的費用,四十盧布被產(chǎn)婆借去買奶牛,另外二十盧布買了些衣服、禮物,隨便花掉了,因此當卡秋莎病體復原時,她已身無分文,非找工作不可了。她在一個林務官家里找到一份事兒。林務官是有妻室的人,但也和警察署長一樣,從第一天起就開始調戲卡秋莎??ㄇ锷钟憛捤M力加以回避??墒撬人暇毢徒苹?,更主要的他是主人,可以任意支使她到什么地方去,終于抓住個機會,占有了她。妻子知道了這件事,有一次正巧碰見丈夫單獨和卡秋莎在房間里,就撲上去打她??ㄇ锷桓适救?,兩人廝打起來,結果卡秋莎被趕了出來,連工錢也沒給。于是,卡秋莎到了城里,住在姨母家。姨丈是個裝訂工,以前日子過得不錯,可如今丟掉了所有的主顧,酗起酒來,家里的東西,逮住什么拿什么,都換酒喝了。  姨母開著一個小小的洗衣店,她和孩子們以此糊口,并供養(yǎng)不可救藥的丈夫。姨母希望瑪絲洛娃到她店里當洗衣工??墒?,瑪絲洛娃看到姨母店里的洗衣女工們過的苦日子,心里猶豫起來,又到薦工所找做女仆的差事。差事找到了,雇主是一位太太,她家只有她和兩個上中學的兒子。她到那家才一個星期,上中學六年級的留著小胡子的大兒子,就丟下功課,調戲瑪絲洛娃,不讓她安寧。做母親的把一切都怪罪到瑪絲洛娃頭上,將她辭掉了。新的差事一時沒有著落,可巧瑪絲洛娃在薦工所遇到一位手上有好幾個寶石戒指、光裸的胖胳膊上戴著手鐲的太太。這位太太知道正在找事兒的瑪絲洛娃的處境后,給她留下自己的地址,約請她到家里去?,斀z洛娃去了她家。太太親熱地招待她,請她吃餡餅,喝甜酒,并打發(fā)侍女送一張條子到什么地方去。晚上,一個留著已經(jīng)變白的長頭發(fā)和白胡須的高個子男人走進房間;這個老頭兒立即坐在瑪絲洛娃身邊,眼睛閃著光,笑瞇瞇地上下打量她,同她開玩笑。女主人把他叫到另一個房間,瑪絲洛娃聽見女主人說:“是個雛兒,鄉(xiāng)下來的?!比缓笈魅私鞋斀z洛娃過去,對她說,這是位作家,錢多得很,只要她討他喜歡,他是不會舍不得金錢的。她討他喜歡了,作家給了她二十五盧布,答應和她常常相會。錢很快用得精光,一部分還了欠姨母的費用,一部分買了新衣服、帽子和緞帶。過了幾天,作家派人接她再去一次。她去了,他又給了她二十五盧布,并要她搬到一個單獨的房子里去?! ‖斀z洛娃住在作家租下的房子里,卻愛上了住在同院的一個快活的店員。她自己把這件事告訴了作家,然后搬到一個很小的單獨的房子去住。那個店員起初答應和她結婚,后來卻不辭而別,去了下諾夫戈羅德,顯然把她拋棄了,瑪絲洛娃又成了孤身一人。她本想一個人住在這個房子里,可是不準她住。警察分局的局長對她說,只有領取黃色執(zhí)照,經(jīng)過醫(yī)師檢查,她才能住下去。她只好又去姨母家里。姨母看到她身上時髦的連衣裙、披肩和帽子,十分恭敬地招待她,再也不敢提要她當洗衣女工的事,認為她現(xiàn)在過的是上層生活。而對瑪絲洛娃來說,如今的確不存在當不當洗衣女工的問題。她現(xiàn)在十分同情地看著前面幾間屋子里的洗衣女工們過的那種苦役般的生活,她們臉色蒼白,胳膊枯瘦,有的已經(jīng)得了癆病,冒著三十度的肥皂水的蒸汽,在不論冬夏都大開著窗戶的屋子里不停地洗呀,熨呀,她想到自己也要服這種苦役,就不寒而栗?! ≌窃谶@個時候,在瑪絲洛娃沒人作靠山而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個專為妓院物色姑娘的牙婆找到了瑪絲洛娃?! ‖斀z洛娃早就吸上香煙,而在她與店員姘居的后期和被他拋棄之后,又越來越迷戀上喝酒。酒所以吸引她,并非因為酒味甘美,而主要是因為酒可以使她忘記她所遭遇的痛苦,可以使她隨心所欲,增強自尊,沒有酒,她就不可能這樣。沒有酒,她總是感到心情沮喪,白慚形穢?! ⊙榔耪堃棠赋燥垼熏斀z洛娃灌醉,然后提出要她進本城一處上好的、最高等的場所,又向她列舉這一行當?shù)姆N種好處?,斀z洛娃面臨著一場選擇:要么是屈辱的女仆地位,這將使她難以避免來自男人的糾纏和秘密的、臨時的通奸;要么是有保障的、安穩(wěn)的、合法的地位和公開的、法律許可的、報酬優(yōu)厚的、經(jīng)常的通奸。她選擇了后一種。此外,她想以此來報復誘騙她的公爵、店員和所有欺負過她的男人。同時還有一個吸引她并使她最終作出決定的原因,那就是牙婆說的,她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衣服——絲絨的、羅緞的、真絲的衣服和舞會上穿的袒露肩膀和手臂的服裝。當瑪絲洛娃想象著自己穿上黑絲絨滾邊的黃燦燦的袒胸露臂的真絲連衣裙時的情景,就冉也經(jīng)不住誘惑,把公民證給了牙婆。當晚,牙婆叫來一輛馬車,將她送進了著名的基塔耶娃妓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復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