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2 出版社: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 作者:周紅五 頁數(shù):31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心理援助》重點討論與學生成長相關的校園危機事件及在心理危機干預方面的應對措施。通過對校園自殺、暴力、性侵犯和性罪錯、家庭暴力、父母離異、親人去世,以及校園自然災害、校園安全事件、校園食物中毒等突發(fā)惡性事件的分析,從學校管理與干預、班級管理與干預、自我管理與干預等方面提供可依據(jù)的、可操作的心理危機干預理論、措施和方法,提供校園心理危機干預系統(tǒng)的建構和校園心理危機干預預案。
作者簡介
周紅五,1951年出生。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浙江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負責人,兼任中國心理學會學校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學校心理學和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學會理事,國際學校心理學聯(lián)合會(ISPA)中國代表?! ≈饕獜氖聦W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曾主持編寫和出版《美的情操》、《青少年心理咨詢手冊》、《浙江省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人·自然·社會》等書,先后在國內外報刊雜志上發(fā)表30多篇論文和文章,主持編寫和出版的《中小學生平安100分》(3冊)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推薦為2005年優(yōu)秀圖書。
書籍目錄
前言 導言 一、你屬于本書的讀者群嗎 二、你知道本書有哪些特點嗎 第一章 當校園危機事件發(fā)生的時候 真實案例研究:黑龍江省寧安市特大洪水災害 一、引起校園心理危機的重大危機事件 (一)與學校成員相關的自然災害性事件 ?。ǘ┡c學校成員相關的社會惡性犯罪事件 ?。ㄈ┡c學校成員相關的社會重大災難事件 (四)校園內發(fā)生的暴力、沖突、傷害事件 ?。ㄎ澹┬@內發(fā)生的自虐、自殘、自殺事件 二、校園危機事件發(fā)生第一時間里的應對措施 ?。ㄒ唬┙⑿@危機事件應急管理隊伍 ?。ǘ┍U细鞣N人員的安全 (三)與醫(yī)療救護、公安、火警、交警的協(xié)調 ?。ㄋ模┍Wo各種事發(fā)現(xiàn)場的基本措施 ?。ㄎ澹┪C事件信息的搜集、整理與上報 ?。┩ǜ?zhèn)麊T和死亡人員的基本方法 (七)與學生父母和家庭人員的聯(lián)系與溝通 附錄: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第二章 緊急心理援助的基本操作程序 真實案例研究:山西沁源縣特大交通事故 一、緊急心理援助的基本常識 ?。ㄒ唬┦裁词蔷o急心理援助 (二)為誰提供緊急心理援助 ?。ㄈ┯烧l來提供緊急心理援助 ?。ㄋ模┰谑裁磿r候實施緊急心理援助 (五)在什么地方提供緊急心理援助 ?。┚o急心理援助的基本內容 ?。ㄆ撸┚o急心理援助的主要特點 二、緊急心理援助的實施 (一)緊急心理援助人員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 ?。ǘ┚o急心理援助人員提供心理援助的基本方式 ?。ㄈ┚o急心理援助人員與兒童和青少年的交往 (四)緊急心理援助人員應該注意避免的行為 三、緊急心理援助的實施準備 ?。ㄒ唬┻M入危機事件現(xiàn)場 ?。ǘ┨峁┚o急心理援助 ?。ㄈ┍3掷潇o形象 ?。ㄋ模┳⒁馕幕鄻有浴 。ㄎ澹╆P注高危人群 附錄:讓我們生活得更安全——危機事件中的自我安全救護 第三章 緊急心理援助的八項基本任務 一、接觸與交流 (一)目的 ?。ǘ┳晕医榻B和詢問對方需求 二、安全與安慰 ?。ㄒ唬┠康摹 。ǘ┐_?,F(xiàn)場人員生理上的安全 ?。ㄈ┨岣邔ξC事件進展的預感和控制的敏感性 (四)提供危機事件的發(fā)展情況和應對服務的信息 ?。ㄎ澹┨峁┥砩系陌参俊 。┩苿尤穗H交往協(xié)調 ?。ㄆ撸┡c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的交往 ?。ò耍┓乐惯M一步的危機經(jīng)歷和危機事件回想 ?。ň牛κダ碇堑膫€別人的特別處理 ?。ㄊ椭鷥和颓嗌倌辍 ∪⒖刂坪头€(wěn)定 ?。ㄒ唬┠康摹 。ǘ┛刂坪头€(wěn)定情緒過度激動的人 ?。ㄈ┡c情緒過分激動的人的談話要點 (四)“腳踏實地”自我調節(jié)技術 四、收集有關信息 (一)目的 ?。ǘ┬枰占痛_認的十三個方面的信息 五、對需求提供支持幫助 ?。ㄒ唬┠康摹 。ǘ┐_認當前最需要的幫助 ?。ㄈ┯懻摑M足這些需要的行動 ?。ㄋ模┎扇》e極的態(tài)度滿足當事人的這些需要 六、與社會支持力量建立聯(lián)系 ?。ㄒ唬┠康摹 。ǘ┡c最基本的支持人員建立聯(lián)系 (三)鼓勵使用即時的、有效的支持 (四)就尋求支持和給予支持進行討論 ?。ㄎ澹┊斏鐣С植荒芷鸬阶饔玫臅r候 七、提供應對心理危機方法的信息 ?。ㄒ唬┠康摹 。ǘ┨峁┥硇膽し磻幕拘畔ⅰ 。ㄈ┪C事件后的典型心理反應 (四)提供應對心理壓力方法的基本信息 ?。ㄎ澹┱故竞唵蔚男睦矸潘杉记伞 。和峁┨厥怅P懷 ?。ㄆ撸Πl(fā)展性活動提供幫助 (八)為“憤怒管理”提供幫助 ?。ň牛┘皶r處理嚴重的負面情緒 ?。ㄊ橛兴哒系K的人提供幫助 (十一)有效處理“物質濫用”的問題 八、與其他救援服務建立聯(lián)系 ?。ㄒ唬┠康摹 。ǘ┡c所需要的救援服務建立直接聯(lián)系 (三)推進救援服務系統(tǒng)之間的長期服務關系 附錄:緊急心理援助——參與危機事件應急求援人員必讀 第四章 對學生自殺危機的特別考慮 真實案例研究:12天里4個中學生跳樓自殺案 一、關于青少年學生自殺意念及相關因素的研究 (一)關于中國的自殺死亡狀況 ?。ǘ╆P于我國青少年自殺意念的發(fā)生率 二、關于自殺的引發(fā)因素和可能采取的方式 ?。ㄒ唬﹪鴥汝P于自殺引發(fā)因素和可能采取的自殺方式的研究 ?。ǘ﹪怅P于自殺引發(fā)因素和可能采取的自殺方式的研究 三、關于自殺的危險征兆及常見的認識誤區(qū) (一)青少年自殺前在行為和語言方面的預警信息 ?。ǘ╆P于對自殺干預效能的一些誤解 ?。ㄈ╆P于幫助有自殺意念的青少年的要點 四、青少年學生自殺的預防與干預 ?。ㄒ唬㊣級干預預案:自殺潛伏期 ?。ǘ蚣壐深A預案:自殺萌生期 ?。ㄈ蠹壐深A預案:自殺猶豫期 ?。ㄋ模艏壐深A預案:自殺現(xiàn)場危機干預 附錄:各種自殺現(xiàn)場的緊急搶救 第五章 學校管理者對校園心理危機的應對 真實案例研究:重點高中學生在校園里上吊自殺 一、校園危機事件對相關人群產生的心理影響與評估 ?。ㄒ唬┬@危機事件心理影響的評估范疇 ?。ǘ┬@危機事件心理影響的評估重點 ?。ㄈ┬@危機事件可能引發(fā)的情緒和行為問題 二、學校教師和管理人員對校園危機事件的不良心理反應 ?。ㄒ唬┏赡耆诵睦韷毫κд{的典型癥狀 ?。ǘ┏赡耆诵睦韷毫κд{的主要原因 三、兒童和青少年學生對危機事件的心理反應 ?。ㄒ唬┎煌挲g組學生的不良心理反應 (二)兒童和青少年的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 四、校園危機事件后相關人群心理的及時恢復 (一)影響從危機事件中恢復心理平衡的主要指標 ?。ǘ┙?jīng)歷悲哀情緒的過程 ?。ㄈ┎煌挲g的兒童和青少年對死亡的理解程度 ?。ㄋ模┪C事件當事人如何獲得心理支持和心理服務 五、校園危機事件后學生和教師可能產生的罪惡感 (一)罪惡感的主要存在形式 ?。ǘ┳詺⑹录l(fā)生后師生可能產生的兩難反應 六、校園危機事件發(fā)生后學校可以提供的心理危機干預服務 ?。ㄒ唬W校管理者可以采取的心理危機干預措施 ?。ǘW校心理服務者可以采取的心理危機干預措施 ?。ㄈW校班主任和其他教師可以采取的心理危機干預措施 七、校園危機事件后創(chuàng)建積極的心理環(huán)境 ?。ㄒ唬W校管理者創(chuàng)建積極心理環(huán)境的基本途徑 ?。ǘW校教師創(chuàng)建積極心理環(huán)境的基本方法 附錄:在校園危機事件發(fā)生時,學校教師的應對方法 第六章 校園心理危機干預預案 真實案例研究:馬家爵暴力兇殺案 一、建構校園心理危機干預系統(tǒng) ?。ㄒ唬┙嬓@心理危機干預系統(tǒng)的意義 ?。ǘ┬@心理危機干預系統(tǒng)的基本定義 ?。ㄈ┬@心理危機干預的分類及其功能 二、校園心理危機干預系統(tǒng)的基本架構 ?。ㄒ唬┬@心理危機干預的預警系統(tǒng) ?。ǘ┬@心理危機干預的應急系統(tǒng) ?。ㄈ┬@心理危機干預的維護系統(tǒng) 三、校園心理危機干預預案的結構與內容 ?。ㄒ唬┬@心理危機干預預案的定義 ?。ǘ┬@心理危機干預預案的分類和工作重點 ?。ㄈ┬@心理危機干預預案的實施原則 ?。ㄋ模┬@心理危機干預預案的基本內容 四、各種危機事件中的校園心理危機干預預案 (一)應對自然災害事件的校園心理危機干預預案 ?。ǘ獙ι鐣盒苑缸锸录男@心理危機干預預案 ?。ㄈ獙ι鐣卮鬄碾y事件的校園心理危機干預預案 ?。ㄋ模┬@暴力、沖突、傷害事件中的心理危機干預預案 ?。ㄎ澹┬@自虐、自殘、自殺事件中的心理危機干預預案 附錄:《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解讀 第七章 心理危機自我應對的基本方法 真實案例研究:新疆克拉瑪依火災 一、危機事件應激的基本理論 (一)應激的基本定義及應激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ǘし磻娜N類型 (三)應激反應的三個方面 二、危機事件應激反應的自我應對方法 ?。ㄒ唬┬睦砦C發(fā)展的四個階段及其相關因素 (二)心理危機沖擊期的心理自我救護 ?。ㄈ┬睦砦C防御期的心理自我控制 (四)心理危機解決期的心理自我調節(jié) ?。ㄎ澹┒冗^心理危機后的心理自我發(fā)展 三、情緒智力與心理健康發(fā)展 ?。ㄒ唬┣榫w智力的定義 ?。ǘ┣榫w智力與心理健康 (三)發(fā)展情緒智力的基本方法 附錄:自我催眠方法 第八章 校園危機事件干預結束后的應對措施 真實案例研究:北京某高中兩班學生為籃球賽群毆打傷老師貴陽某學院連續(xù)發(fā)生群毆事件20名學生受傷 一、校園危機事件應急處理后要考慮的措施 (一)危機事件后需要認真反思的方面 ?。ǘΑ澳7滦浴毙@暴力事件的考慮 ?。ㄈ╆P于危機事件當事人的“二次傷害” ?。ㄋ模╆P于危機事件周年紀念日或有特殊意義的時間 (五)當危機事件當事人或肇事人返回校園的時候 二、對校園危機事件干預人員的心理關懷 (一)危機事件干預人員的情緒變化 ?。ǘ╆P于危機事件干預人員的心理倦怠 (三)危機事件干預人員的自我心理調整 附錄: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 第九章 心理危機干預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 真實案例研究:臺風桑美過后浙江展開心理救援 一、心理危機干預及其基本模式 ?。ㄒ唬┬睦砦C干預的目的 ?。ǘ┬睦砦C干預的基本模式 二、同理當事人的理論與方法 (一)同理心——與危機事件當事人溝通的基礎 ?。ǘ┩硇摹龠M相互有效溝通的基本條件 (三)向當事人傳遞同理心的五個層次 ?。ㄋ模┰诒磉_同理心時要堅持的基本立場 ?。ㄎ澹┘訌娮晕摇巴硇拿舾卸取钡挠柧殹 ∪?、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與方法 (一)條件反射理論 ?。ǘ┥鐣W習理論 ?。ㄈ├硇郧榫w療法 (四)認知一行為干預模式 四、情緒疏泄治療的理論與方法 ?。ㄒ唬╆P于情緒和情感 ?。ǘ┣榫w產生的基本機制 ?。ㄈ┣榫w疏泄的基本方法 五、危機事件壓力報告法(CISD) (一)危機干預六步法 ?。ǘ┪C事件壓力報告實施注意事項 ?。ㄈ┪C事件壓力報告實施的六個階段 六、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及應對治療理論與方法 ?。ㄒ唬㏄TSD的概念及基本癥狀 (二)關于PTSD的認知理論解釋 ?。ㄈ╆P于PTSD的認知行為療法 參考文獻 一、心理危機干預書目 二、心理危機干預網(wǎng)站域名 全國部分心理危機干預熱線電話
章節(jié)摘錄
1.危機事件發(fā)生后的應激反應主要有三種類型 (1)侵入性反應(intrusivereactions)。這種應激反應的主要特征就是災難性經(jīng)歷不斷地進入自己的思想。這種應激反應包括,腦海里總是無法控制地浮現(xiàn)出悲痛的思想或災難性的景象(如所看到過的情景),或者總是夢見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對于兒童來說,可能總是做噩夢,盡管夢中出現(xiàn)的并不是事件發(fā)生的情景。侵入性反應也包括由于曾有過的經(jīng)歷而產生的令人難受的情緒上的和生理上的反應。有些人會在行為上表現(xiàn)出他們又一次遭受了最可怕的危機經(jīng)歷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叫做“回閃”(flashback)?! 。?)回避性和退縮性反應(avoidanceandwithdrawalreactions)。這種應激反應的主要特征是采用回避或者自我保護的方法來躲避侵入性反應,包括盡量避免對已發(fā)生的危機事件進行談論、回想或者感覺和體驗。情緒上的表現(xiàn)可能是自我壓抑甚至是麻木發(fā)呆,以此方式來保護自己。危機事件當事人會產生成為他人附屬物的感覺,或者被他人疏遠的感覺,這些感覺都可能導致當事人的社會行為退縮。這種退縮性行為在青少年的身上通常會表現(xiàn)為對平時非常感興趣的活動失去了興趣。 ?。?)生理激起性反應(physicalarousedreactions)。這種應激反應的主要特征是人的生理反應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整個身體反應始終處在危機就要發(fā)生的狀況,包括神經(jīng)系統(tǒng)持續(xù)不斷地對危險保持著緊張狀態(tài),始終處于憤怒就要爆發(fā)的狀態(tài),難以入睡或者整夜無法入睡,難以集中注意力或分配注意力等?! 【o急心理援助人員要注意,在和危機事件當事人交談這些信息時,要根據(jù)當事人的文化和教育水平、生理和心理年齡來確定交談時所使用的詞匯。尤其是在與兒童和青少年交談中,要盡量避免使用專業(yè)化的詞語,要盡量避免“病理化”?! ?.緊急心理援助人員和危機事件當事人討論一下災難事件、缺失物以及艱難時刻等殘留現(xiàn)象對應激反應所起的作用,對幫助當事人做好自我調節(jié)也會是十分有益的 ?。?)災難事件殘留現(xiàn)象。災難事件殘留現(xiàn)象包括災難性事件發(fā)生時的景象、聲音、地點、味道、特別的人物、環(huán)境條件,甚至當時的感覺等所產生的殘留,這些殘留總是和恐懼或焦慮相聯(lián)。殘留現(xiàn)象通常會激起人們的痛苦感覺和對所發(fā)生事件的回想。如聲音就可能包括風的聲音、雨的聲音、直升飛機的聲音、尖叫的聲音、哭喊的聲音、當時在現(xiàn)場的某些特殊人物的聲音等。不同的殘留現(xiàn)象又都和不同的危機事件相關聯(lián),如火山爆發(fā)、洪水泛濫、地震、火災、暴力沖突等所形成的殘留現(xiàn)象就可能不同。即使回避這些殘留現(xiàn)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殘留現(xiàn)象依然會影響當事人去做他們日常做的事情,或者影響需要他們去做的事情?! 。?)缺失物殘留現(xiàn)象。缺失物包括缺失的人、物品,還有寵物等。缺失物殘留現(xiàn)象也包括景象、聲音、地點、味道、特別的人物、環(huán)境條件,以及當時的感覺的殘留。缺失物殘留可以把一個已失去的所愛的人帶回我們的腦海,如看到他(或她)的照片,看到他(或她)的衣物等都會使當事人引起回憶。想念某個死去的人或失去的寵物通常會引起當事人的強烈的情緒和感受,如悲傷痛苦、緊張恐慌、空虛迷茫、難過生氣、孤獨蒼涼、無助無能等。同樣,回避這些缺失物殘留現(xiàn)象,也會影響人們去做他們日常所做的事情,或者影響需要他們去做的事情?! 。?)艱難時刻殘留現(xiàn)象。艱難時刻是指從危機開始發(fā)生到當事人從危機中得到解救之間的時間和過程,在這個時間和過程中所形成的殘留現(xiàn)象往往很難得到恢復。艱難時刻所發(fā)生的一切都會對危機事件當事人,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留下額外的印痕,而這些印痕又都會與人們的焦慮、壓抑、急躁、空虛以及身心衰竭感等相關聯(lián)。艱難時刻殘留現(xiàn)象包括家庭破碎、財產丟失、沒錢少物、缺食斷水、缺醫(yī)少藥、身體病痛、與家人或朋友分離等。此外,還包括等候損失賠償?shù)倪^程,學校關閉的日子,搬遷到新住地的過程,以及孩子們失去了玩耍的時間等?! 。?)變化更迭殘留現(xiàn)象。這類殘留現(xiàn)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事情、活動,以及艱難時刻。這類殘留現(xiàn)象可以使人們想起現(xiàn)在的生活和災難事件發(fā)生前所熟悉的生活的不同點。這類殘留現(xiàn)象可能會由一件很不同的小事引起,如早晨從一個與原來完全不同的床上醒來;或者去上了一所完全不同的學校;或者居住在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甚至即使是美好的事情也會使我們想起事情發(fā)生了多大的變化,使人們懷念以前曾有過的生活?! ?.其他一些應激反應還包括悲傷反應、抑郁反應,以及生理應激反應 ?。?)悲傷反應。悲傷反應通常會流行在那些從危機事件當中存活下來,但遭受大量損失的人當中,包括那些失去了所愛的人、失去了家庭、財產、寵物、學校,甚至失去了自己所習慣的社區(qū)的人群。這種缺失會導致悲傷的情緒、憤怒的情緒、有罪的情緒、后悔的情緒,以及對死者的懷念情緒,也可以表現(xiàn)為當事人常常做與那些缺失的人和物有關的夢。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悲傷反應表現(xiàn),但都是正常的。在事件發(fā)生后的很多年里,這些悲傷反應表現(xiàn)依然會在當事人的情緒反應上存在。世界上不可能有某一種“正確的”表達悲傷的方式,個人的、家庭的、宗教的、文化的不同特點形成了不同的表達悲傷的方式。盡管悲傷反應是一種痛苦的經(jīng)歷,尤其是在危機事件剛結束的時候,但是,這是一種健康的心理反應,它反應了所失去的人或物對活著的人的重要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悲傷反應逐漸趨向于把一些更愉快的想法和活動包括進來,如積極地緬懷往事,或者尋找積極的方法來追憶或紀念所愛的人?! 。?)災難性悲傷反應。當兒童或成年人在災難性事件中失去了所愛的人時,就會產生災難性悲傷,而且這種悲傷情緒常常使人感到很難表達。在災難性死亡發(fā)生時,人們會把思想集中在死亡的環(huán)境和原因上,包括總是在想“如果當時怎么做或許就能防止死亡事件的發(fā)生”“在事件發(fā)生的最后一刻會是怎么樣的”,以至于一直思考著事件發(fā)生的各種過程。災難性悲傷反應包括:由于當事人對死者的消極回憶與緬懷而引起的侵人性、干擾性的對死亡方式的想象;推遲健康性的悲傷反應的產生;逃避與家庭或朋友的親密關系;躲避從事原來經(jīng)常進行的活動,因為這種活動會使自己想起災難性死亡。災難性悲傷反應會改變其他家庭成員計劃和預期的悼念過程,會使有這樣應激反應的人變得更加孤立。通常,當事人的災難性悲傷反應行為可以通過不斷進行的、文化的或者宗教的悼念形式來調整和改變?! 。?)抑郁反應。抑郁反應是需要特別加以關注的危機應激反應。抑郁通常都和長久的悲傷反應相關聯(lián),并且會由于災難后的不幸境遇而被加重。抑郁反應包括:持續(xù)的壓抑心態(tài)或急躁心態(tài);沒有胃口;睡眠受干擾,常常很早就醒來,醒后無法人睡;對于生活中的各種活動都失去興趣或樂趣;總是感到疲乏,沒有精力;總覺得生活無意義或有罪惡感;總有無助感;時常想到自殺。由于災難事件發(fā)生后所產生的逆境不能按照當事人預期的發(fā)展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危機事件當事人又拋棄了改變自身命運的想法,就會產生上述這些抑郁反應?! 。?)生理應激反應。生理應激反應是危機事件當事人都會經(jīng)歷的一種反應,即使在危機事件中身體上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沒有得任何疾病的當事人也會有這種應激反應。這種應激反應包括:頭痛、頭昏眼花、胃痛、肌肉疼痛、心跳加快、胸口有壓迫感、沒有胃口、難以控制圓形物體等。
編輯推薦
《心理援助》通過對各種校園心理危機具體案例的分析,為學校、家庭、社區(qū)中的各種人員提供有效的、可操作的心理危機發(fā)生征兆的識別方法、預防措施;提供應對校園心理危機發(fā)生的各種預案;提供在心理危機發(fā)生現(xiàn)場、心理危機發(fā)生之后數(shù)天、心理危機發(fā)生之后數(shù)周、心理危機發(fā)生之后數(shù)月的各種干預措施和干預手段。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