蹤跡學藝術的文化穿越

出版時間:2006-3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作者:張強  頁數(shù):26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中國本土藝術現(xiàn)代化叢書之一!在中國本土藝術的現(xiàn)代化研究過程中,一個最具挑戰(zhàn)性與想象力的事情,就是研究者的學術可以伴隨著研究對象一起成長。本書是在叢書的前幾本的學術基礎上編著而成的,加上相關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一部面向“心靈”的書稿脫胎而出!從本書中,你可以沿著蹤跡看到藝術的文化穿越。    在中國本土藝術的現(xiàn)代化研究過程中,一個最具挑戰(zhàn)性與想象力的事情,就是研究者的學術可以伴隨著研究對象一起成長。 有了前面的學術基礎,加上相關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一部面向“心靈”的書稿脫胎而出,這就是《蹤跡學——藝術的文化穿越》。 說它是面向“心靈”,其含義如其印: 第一,它不是因為任何外在的任務所致。其學術的出發(fā)點是來自于“內在”的強烈需求。第二,它與我個人的一個藝術方案密切相關。它與“張強蹤跡學報告AB模型”,“張強蹤跡學報告AC模型”有著觀念互補性、概念的提升性有關。第三,它的寫作過程是一個不斷地由“個人經(jīng)驗”向“學術原則”的一個還原的過程。最初我個人的藝術經(jīng)驗占據(jù)了相當?shù)钠kS著寫作的持續(xù)進展。以及在后來的反復修改中,我個人的藝術創(chuàng)作作為案例,不斷地淡化著,直至完全消失。這個過程使我不斷地相信,只有來自于更為廣闊的學術原則,本書的學術力度才有可能得到強化。第四,這部書的寫作,一直秉承了如此的理想:從中國當代學術情境所生發(fā)的概念,是可以具有穿越人類文化所有屏障的力量。

作者簡介

張強,1962年出生于山東肥城。曾任山東藝術學院教授、院學位委員會委員?,F(xiàn)系四川美術學院教授、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教學委員會委員、與代視覺藝術研究中心上任;東南大學客座教授、西南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現(xiàn)代書法藝術學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主編出版“中國畫學叢書”(河南美術出版社)、“中國木土藝術現(xiàn)代化叢書”(重慶出版社)。出版?zhèn)€人專著13種,其中《中國畫論系統(tǒng)論》(江蘇美術出版社)被列入“文化部九五規(guī)劃全國高等藝術院校研究牛通川教材”;《視覺文化:從藝術經(jīng)驗到學科體系》(中國文史出版社)被列入“全國高校百部優(yōu)秀社科專著文庫”。作為倫敦大英博物館250年首位當代藝術表演者(2002),先后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瓦利克美術館(1998)、美國堪薩斯大學斯賓塞博物館(2000)、澳洲亞澳藝術中心(2004)、法國圖盧茲(2004)、韓國漢城市立美術館(2005)、香港藝術公社國際美術館(2002)等地表演、展出。作品被人英博物館、澳門藝術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書籍目錄

總序第一章 蹤跡學的起源與發(fā)生  第一節(jié) 蹤跡的起源與起源的理由  第二節(jié) 蹤跡的文化起源  第三節(jié) 蹤跡的“后發(fā)生”與“前發(fā)生”第二章 蹤跡概念的分辨  第一節(jié) 蹤跡:作為哲學、藝術哲學、作為形式、作為詞語的概念  第二節(jié) 蹤跡的類型  第三節(jié) 蹤跡內涵的擴容與限定  第四節(jié) 概念:蹤跡、蹤跡學、蹤跡性、蹤跡藝術、蹤跡主義第三章 最初的跡象  第一節(jié) 創(chuàng)始的漫想  第二節(jié) 中國哲學情境中的蹤跡意識  第三節(jié) 蹄印爪跡與人文轉化第四章 文字跡象及其書寫實踐  第一節(jié) 跡象的約解A——象形  第二節(jié) 跡象的約解B——偶合與理式  第三節(jié) 書寫A——喻象、取象到跡  第四節(jié) 書寫B(tài)——方法與方式第五章 藝術史的蹤跡及其維度(上)  第一節(jié) 繪畫的概念及其板塊區(qū)分    一、繪畫    二、繪畫    三、繪畫    四、繪畫    五、繪畫    六、繪畫  第二節(jié) 中國繪畫的蹤跡性第六章 藝術史的蹤跡及其維度(下)  第一節(jié) 西方蹤跡藝術  第二節(jié) 西方具象繪畫中的蹤跡性第七章 心理考古  第一節(jié) 蹤跡的心理維度(上)    一、蹤跡/行動/拋撒    二、行為心理/拓印蹤跡    三、書寫/行為心理與蹤跡  第二節(jié) 蹤跡的心理維度(中):立體與空間  第三節(jié) 蹤跡的心理維度(下):影像與立體  第四節(jié) 觀念裝置:蹤跡文化心理錯位的配置與命名第八章 它者與她者  第一節(jié) 它者    一、歷史學的誤會    二、主體與它者關系的確立    三、它者的關系譜系    四、當代藝術中的“它者”問題  第二節(jié) 她者    一、概念區(qū)分:“女性意識”與“女人”問的差異    二、女性意識發(fā)展的基本過程    三、女性主義在藝術與文化中的體現(xiàn)    四、表象與象征第九章 她者與它者  第一節(jié) 蹤跡學與女性藝術的邏輯  第二節(jié) 它者與她者相互兼容與吞噬的寓言:枕草子    一、《枕草子》圖像文字志    二、枕草子分析第十章 游戲:在被凍結的空間中嬉戲與狂歡  第一節(jié) 游戲:意義的剝落    一、非具象對具象的意義剝落    二、涂鴉對書寫的意義剝落    三、涂鴉對造型的解構    四、涂鴉藝術家    五、兒童繪畫    六、精神殘障者繪畫    七、動物繪畫  第二節(jié) 嬉戲:規(guī)則設立    一、蹤跡在行為中的可能性    二、嬉戲就是對過程的剝揭性顯示    三、戲劇、舞蹈及其他造型藝術過程性質的比較    四、行為藝術的蹤跡美學特質  第三節(jié) 狂歡:目的確證    一、蹤跡美學與性的精神隱喻    二、蹤跡學:性的懸置與漂浮    三、蹤跡美學:合歡第十一章 文本實驗:蹤跡在當代藝術中的考掘與命名  第一節(jié) 至柔至剛撞擊的心靈蹤跡·張大我  第二節(jié) 時間之維與空間之維的蹤跡切換·張永見  第三節(jié) 卑鄙與崇高交互的蹤跡緯度·李漢附錄1 精神自傳:從起源到狂歡的蹤跡世界  一、作為視覺圖式的蹤跡起源  二、“張強蹤跡學報告”中的男性與女性關系分辨  三、對話的悖論(上):對《張強蹤跡學報告A/B模型》女性主義含義質疑  四、對話的悖論(下)——女性拒絕與合作具有同樣的意義  五、“張強蹤跡學報告”關于“獨享”、“共享”與性別文化臨界點  六、涂鴉藝術概念與《張強蹤跡學報告/蹤跡吸納模型》附錄2 《張強蹤跡學報告》部分實施經(jīng)驗  一、蟬翼縹舉:張強蹤跡學報告A/C3模型之大英博物館經(jīng)驗  二、天體綻曝:張強蹤跡學報告A/C6模型之香港經(jīng)驗  三、仙羽飄飄——張強蹤跡學報告A/C7模型之羊城經(jīng)驗  四、SARS書寫——張強蹤跡學報告A/C9模型:重慶經(jīng)驗  五、擴散筆墨:張強蹤跡學報告A/C30模型之漢城經(jīng)驗  仙女山互動書寫七仙女:  張強蹤跡學報告A/C31模型之眾聲喧嘩總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在刑事案件的偵破中,最有效的證據(jù)往往集中在罪犯在作案過程中留下  的蹤跡,這些蹤跡忠實地紀錄著罪犯曾經(jīng)“在現(xiàn)場”。蹤跡在此既是進入作  案主體過程的物質線索,同時也是未來定罪的鐵證?! ∮谑?,蹤跡成了主體與跡象問直接產(chǎn)生關系的可能性、甚至說結果的直  接呈示。在藝術的范疇中,蹤跡最注重的可能是主體意志作用客體的神經(jīng)元  的最有效的延伸。在此意義上,蹤跡成為藝術家交感神經(jīng)的敏銳觸及的原始  結果。蹤跡指標也是批評家偵破藝術家精神活動奧秘的最有效的證據(jù)。蹤跡  在特定的情境中會成為一種藝術的有效方式,在更多的情況下,蹤跡就是基  本的痕跡而已,是語詞對現(xiàn)象的指涉的普通的現(xiàn)象,它的另外的所謂文化意  圖是在蹤跡學概念中顯示出來的?! .蹤跡學  蹤跡學是研究蹤跡的學科。作為學科的首先要求是對象化,也就是蹤跡  學的研究對象。我們通常規(guī)定在人文資源域度之內。但是,蹤跡學不可避免  地要面對更寬的域度。于是,另一個矛盾可能要顯示出來,那就是蹤跡概念  似乎指涉得過于寬廣而流于泛濫。不過,我們對于蹤跡學的對象界定往往是  一種隨機的對象化,也就是在人文的情境中,蹤跡學是開放的,同時也是隨  機封閉的。前者保證了它的對象的鮮活性,后者則證明它是被具有力度的觀  念所規(guī)定的?! ≯欅E學與當代學科的聯(lián)系注定了蹤跡對以往藝術標準的解構性與革命性  ,同時說明人文學科的革命往往更多地來自于“情境的轉換與目的的預設”  ,我們可以面對著蹤跡——這個最基本的文化方式與其他學科的比照關系:  現(xiàn)象學中對“它者”智慧的利用,消解了主體意志面向自我的濫情表現(xiàn);解  構哲學對傳統(tǒng)哲學尋找終極價值體系的消解,則是通過情境的轉換與判斷原  則的撤離來加以實踐的:女權主義來自于人類整體價值的尋求,對歷史上忽  略女性意識的批判與對女性主體的進一步張揚;當代語言學通過對語言能指  與所指的分離,體現(xiàn)出對人文歷史深度價值的削平,使得當代文化樣式進一  步從平面性上體現(xiàn)當代意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蹤跡學藝術的文化穿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對中國本土藝術現(xiàn)代化可能性的理論闡釋的一部包含方法論的難得好書
  •   收到后,書是壞的??赡苁沁\輸時弄壞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