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浙派印風(上)

出版時間:1999-12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作者:黃 總主編,余正 本卷主編  頁數(shù):210  

內(nèi)容概要

《中國歷代印風系列》的收集,囊括了從商代至近世的歷代印章,從印譜的分類上則可以說是諸類印譜的綜合。我們知道由于印章本身所具有的內(nèi)涵,編輯印譜的動機并非出于相同的立場。例如60年代羅福頤先生集輯《古璽匯編》就主要出自考古學的立場與之不同,《中國歷代印風系列》雖然必須借鑒和運用考古學、歷史學對印章的研究成果,但由于著眼于“印風”——即印章的藝術風格,因此它的視角主要是從藝術學的立場出發(fā)的。    在元代之前的實用璽印分類中,我們注意到了兩條必不可少的線索。一是時代順序之線索,二是藝術形式之線索。尤其值得重視的是造成諸種實用印章所具有的藝術形式的因素,如印章用途、印章形制、印章制度;入印的文字差異、地域的差異;印材的差異及不同的刻制方法等等,所有這些都決定著印章藝術形式的不同,決定著印章藝術風格的變異。并且因這兩條主線索與諸多決定形式美的因素交叉影響,形成了實用印章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為此,如何以藝術形式來確定藝術風格的分類成為我們工作的重要課題。    同樣,欲清理元、明、清以來流派篆刻藝術的各種風格類型,也并非一件簡單的事。首要的事情是確定代表作家和他們的代表作品,因此必須拂去時代塵埃的覆蓋,做一番去偽存真的考辨。關于印人的流派歸屬與界定、印風的形成與變化,都需要史料和印作圖版的支撐,尤其對于那些流派篆刻藝術史L模糊不清的問題更是如此。鑒于《中國歷代印風系列》的特殊視角和分類方法,我們希望在其編輯過程中對現(xiàn)存的許多問題有所清理并取得研究上的突破,以使人們對各時期印人、流派的印風有一明晰的認識。出于對歷史上印章文化的全面觀照,《中國歷代印風系列》還十分注意民間用印的收集和整理,諸如歷代印匋、元代押印、以及明清青花瓷器押印等等。以使讀者。廠解歷代印章發(fā)展中的另外一側。    概言之,《中國歷代印風系列》是以藝術風格的分類展現(xiàn)于讀者面前的。因此我們期望其不僅對研究篆刻藝術的專家來說是一套有價值的史料圖譜,也期望其成為篆刻家和篆刻愛好者們有價值的藝術資料和學習范本。從中既可看到各時代、各流派不同印風的代表作品,了解印風的形成與盛衰,也可以看到流派的承遞與篆刻家的成長之路。

書籍目錄

凡例中國歷代印風總序重論浙派圖版  丁敬  蔣仁  黃易  奚岡  陳豫鐘  陳鴻壽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清代浙派印風(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學浙派必備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