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狀閃電

出版時間:2005-6  出版社:四川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作者:劉慈欣  頁數(shù):281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球狀閃電》以一種“絲絲入扣的張力”,緊緊地讓讀者鎖定眼球,書中蘊含的思想,更是使讀者的心靈在初讀之后便得到了強烈的震撼,正是這樣的看似平淡的宏大,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又一個值得深刻思考、甚至一輩子不能大徹大悟的哲學問題。故事從一個十四歲的少年的生日之夜開始,在那個離奇的雨夜,少年第一次目睹了球狀閃電,這天地間最奇妙之物……

作者簡介

  劉慈欣,六十年代生人,祖籍河南,山西陽泉長大,高級工程師,現(xiàn)在山西娘子關(guān)電廠工作。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發(fā)表作品,第一篇發(fā)表作品為短篇小說《鯨歌》。目前為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被譽為中國科幻的領(lǐng)軍人物。  劉慈欣成功地將極端的空靈和厚重的現(xiàn)實結(jié)合起來,同時注重表現(xiàn)科學的內(nèi)涵和美感,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幻文學樣式。其作品因宏偉大氣、想像絢麗而獲得廣泛贊譽,并多次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

書籍目錄

序曲上篇中篇下篇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今天是我的生日,直到晚上爸媽點上了生日蛋糕的蠟燭,我們?nèi)齻€圍著十四個小火苗坐下來,我才想起這事?! ∵@是個雷雨之夜,整個宇宙似乎是由密集的閃電和我們的小屋組成。當那藍色的電光閃起時,窗外的雨珠在一瞬間看得清清楚楚,那雨珠似乎凝固了,像密密地掛在天地間的一串串晶瑩的水晶。這時我的腦海中就有一個閃念:世界要是那樣的也很有意思,你每天一出門,就在那水晶的密簾中走路,它們在你周圍發(fā)出玎玲的響聲,只是,這樣玲瓏剔透的世界,如何經(jīng)得住那暴烈的雷電呢……世界在我眼中總和在別人眼中不一樣,我總是努力使世界變形,這是我長這么大對自己惟一的認識。暴雨是從傍晚開始的,自那以后閃電和雷聲越來越密,開始,每當一道閃電過后,我腦海中一邊回憶著剛才窗外那轉(zhuǎn)瞬即逝的水晶世界,一邊繃緊頭皮等待著那一聲炸雷,但現(xiàn)在,閃電太密集了,我已經(jīng)分不出哪聲雷屬于哪個閃電了?! ≡谶@狂風暴雨之夜最能體會出家的珍貴,想象著外面那恐怖危險的世界,家的溫暖懷抱讓人陶醉。這時你會深深同情外面大自然中那些在暴雨和雷電下發(fā)抖的沒有家的生靈,你想打開窗讓它們飛進來,但你又不敢這么做,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你不敢讓一絲外面的寒冷的氣息進入到家的溫暖空間里來?! ?ldquo;人生啊,人生這東西……”爸爸一口氣喝干了一大杯酒,眼睛直勾勾地看者那一小群火苗說,“變幻莫測,一切都是概率和機遇,就像在一條小溪中漂著的一根小樹枝,讓一塊小石頭絆住了,或讓一個小旋渦圈住了……”  “孩子還小,聽不懂這些。”媽媽說?! ?ldquo;他不小了!”爸爸說,“他已經(jīng)到了可以知道人生真相的時候了!”  “你自己好像知道似的。”媽媽帶著嘲諷的笑說?! ?ldquo;我知道,當然知道!”爸爸又干了半杯酒,然后轉(zhuǎn)向我,“其實,兒子,過一個美妙的人生并不難,聽爸爸教你:你選一個公認的世界難題,最好是只用一張紙和一只鉛筆的數(shù)學難題,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費爾馬大定理什么的,或連紙筆都不要的純自然哲學難題,比如宇宙的本源之類,投入全部身心鉆研,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不知不覺的專注中,一輩子也就過去了。人們常說的寄托,也就是這么回事?;蚴窍喾?,把掙錢作為惟一的目標,所有的時間都想著怎么掙,也不問掙來干什么用,到死的時候像葛朗臺一樣抱者一堆金幣說: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關(guān)鍵在于你能迷上什么東西。比如我——”爸爸指指房間里到處擺放著的那些小幅水彩畫,它們的技法都很傳統(tǒng),畫得中規(guī)中矩,從中看不出什么靈氣來。這些畫映著窗外的電光,像一群閃動的屏幕,“我迷上了畫畫,雖然知道自己成不了梵高。”  “是啊,理想主義者和玩世不恭的人都覺得對方很可憐,可他們實際都很幸運。”媽媽若有所思地說?! ∑綍r成天忙碌的爸媽這時都變成了哲學家,倒好像這是他們在過生日?! ?ldquo;媽,別動!”我說著,從媽媽看上去烏黑濃密的頭發(fā)中拔出一根白頭發(fā),只白了一半,另一半還黑著?! “职帜弥歉^發(fā)對著燈看了看,閃電中,它像燈絲似的發(fā)出光來:“據(jù)我所知,這是你媽媽有生以來長出的第一根白發(fā),至少是第一次發(fā)現(xiàn)。”  “干什么嘛你!拔一根要長七根的!”媽媽把頭發(fā)甩開,惱怒地說。  “唉,這就是人生了。”爸爸說,他指著蛋糕上的蠟燭,“想想你拿著這么一根小蠟燭,放到戈壁灘上去點燃它,也許當時沒風,真讓你點著了,然后你離開,遠遠地你看者那火苗有什么感覺?孩子,這就是生命和人生,脆弱而飄忽不定,經(jīng)不起一絲微風。”  我們?nèi)齻€都默默無語地看著那一簇小火苗,看著它們從窗外射入的冰冷的青色電光中顫抖,像是看著我們精心培育的一窩小生命?! 〈巴庥忠魂噭×议W電?! ∵@時它來了,是穿墻進來的,它從墻上那幅希臘眾神狂歡的油畫旁出現(xiàn),仿佛是來自畫中的一個幽靈。它有籃球大小,發(fā)著朦朧的紅光。它在我們的頭頂上輕盈地飄動著,身后拖著一條發(fā)出暗紅色光芒的尾跡,它的飛行路線變換不定,那尾跡在我們上方劃出了一條令人迷惑的復雜曲線。它在飄動時發(fā)出一種嘯叫,那嘯叫低沉中透著尖利,讓人想到在太古的荒原上,一個鬼魂在吹著塤。  媽媽驚恐地用雙手抓住爸爸,我恨她這個動作恨了一輩子,如果她沒有那樣做,我以后可能至少還有一個親人?! ∷^續(xù)飄著,仿佛在尋找著什么,終于它找到了。它懸停在爸爸頭頂上半米處,嘯叫聲變得低沉,斷斷續(xù)續(xù),仿佛是冷笑。  這時我可以看到它的內(nèi)部,那半透明的紅色輝光似乎有無限深,從那不見底的光霧的深淵中,不斷地有大群藍色的小星星飛出來,像是太空中一個以超光速飛行的靈魂所看到的星空?! 『髞碇?,它的內(nèi)部能量密度高達每立方厘米兩萬至三萬焦耳,而即使是TNT炸藥的能量密度也不過是每立方厘米兩千焦耳。雖然它的內(nèi)部溫度高達一萬多度,表面卻是冷涼的?! “职窒蛏仙硎?,他顯然并不是去摸它,而是想護住自己的頭部。當他的手伸到最高點時,似乎產(chǎn)生了一種吸力,把它吸到手上,就像一片樹葉的細尖吸下了一滴露珠?! ∫坏漓拍康陌踪|(zhì),一聲巨響,仿佛世界在身邊爆炸?! ‘斞劬σ驗閺姽庠斐傻陌奠F散去后,我看到了將伴隨我一生的景象:像在圖像處理軟件的色彩模式中選了黑白一樣,爸爸和媽媽的身體瞬間變成了黑白兩色的,更確切地說是灰白色,黑色是燈光在褶皺處照出的陰影。那是一種大理石的顏色。爸爸的手仍舊向上舉著,媽媽仍舊傾身用雙手抓著爸爸的另一條手臂,在這兩尊雕像的面容上,那兩雙已經(jīng)實話的眼睛仍舊栩栩如生?! 】諝庵杏幸环N怪異的氣味,后來我知道那是臭氧的氣味?! ?ldquo;爸!”我喊了一聲。沒有回答?! ?ldquo;媽!”我又喊了一聲。沒有回答。  我向那兩尊雕像靠過去,這是我一生中最恐懼的時刻。我以前經(jīng)歷過的恐懼大多是在夢中,在噩夢的世界中我之所以沒有精神崩潰,是因為我的一個下意識在夢中仍醒著,一個聲音在我意識最偏遠的角落對我喊:這是夢。我現(xiàn)在也在心里拼命地沖自己這樣喊,這是支撐我走過去的惟一動力。我伸出顫抖的手,去觸碰爸爸的身體,當我的手接觸到他肩膀那灰白色的表面時,感覺像是穿透了一層極薄極脆的薄殼。我聽到了輕微的劈啪聲,像是嚴冬時倒入開水的玻璃杯的暴烈聲,兩尊雕像在我眼前坍塌下去,像一場微型的雪崩?! 〉靥荷铣霈F(xiàn)了兩堆白灰,除此之外什么都沒有了?! 〉麄冏^的木凳還在那里,上面也落了一層灰。我拂去上面的灰,看到它的表面完好無損,而且摸上去是冰涼的。我知道,在火葬廠的爐子中,要把人體完全化為灰燼,要在2000度的高溫下燒30分鐘,所以這是夢?! ∥颐H凰念?,看到有煙從書架中冒出來,有玻璃門的書架中充滿白煙。我走過去拉開書架的門,白煙散盡,我看到里面的書約有三分之一變成灰燼,顏色同地毯上那兩堆灰一樣,但書架沒有任何燒過的痕跡,這是夢。  我看到一股蒸汽從半開的冰箱中冒出,走過去拉開冰箱門,發(fā)現(xiàn)里面的一只生凍雞已經(jīng)變成熟的,發(fā)出一股香味,還有那些生對蝦和生魚,都熟了,但冰箱完好無損,正發(fā)出壓縮機啟動時的聲響,這是夢。  我身上有些異樣的感覺,拉開夾克,一片灰燼從我的身上散落下來,我里面穿的背心被燒成了灰,外面的夾克好好的,我剛才更沒感覺到什么。我翻夾克的口袋,手被狠燙了一下,拿出來一看,裝在里面的掌上機已經(jīng)變成一團熔化塑料。這的確是夢,好奇妙的夢?。  ∥夷救坏刈匚业奈蛔由?,我看不到桌子對面地毯上那兩小堆灰,但知道它們在那。外面的雷聲弱了,閃電少了,后來雨停了,再后來月亮從云縫中探出來,把一抹神秘的銀光投進窗。我仍木然地坐在那,一動不動,這時在我的意識中世界已經(jīng)不存在,我懸浮在無際的虛空中。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窗外的朝陽喚醒了我,我木然地站起身,拿起書包去上學,我要摸索著找書包,摸索著打開門,因為我的兩眼一直木然地看著無垠的遠方……  當一個星期后我的精神基本恢復正常時,記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那夜是我的生日之夜,但那個蛋糕上應(yīng)該只插一根蠟燭,哦不,一根都不插,那是我的新生之夜,以后的我再也不是以前那個我了。  像爸爸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說的那樣,我迷上了一樣東西,我要去經(jīng)歷他所說的美妙人生了?! ?hellip;…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劉慈欣用旺盛的精力構(gòu)建著一個光年尺度上的展覽館,里面藏滿了宇宙文明史中科學與技術(shù)創(chuàng)造出來的超越常人想像的神跡?! ∵M入劉慈欣的世界,你立刻會感受到如粒子風暴般撲面而來的澎湃激情——對科學、對技術(shù)的激情。正是這種激情,使他的世界燦若銀河之心。  這激情不僅體現(xiàn)在他構(gòu)建宏大場景的行為上,也體現(xiàn)在他筆下人物的命運抉擇中。那些被宏大世界反襯得孤獨而弱小的生命的抉擇從另一個角度給人震撼,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 ?mdash;—《科幻世界》副主編:姚海軍  首先,作為一個讀者,我很喜歡看劉慈欣的作品,因為很過癮。講的都是些明明白白的故事,說的都是些人話,節(jié)奏很緊張,情節(jié)很吸引人。有暴力、戰(zhàn)爭、死亡等等。想像奇特,漫無邊際,汪洋恣肆,像莊子。  再者,我其實是一個對技術(shù)、對工業(yè)文化很崇拜的人,覺得那是一種很神圣和很精致、很嚴格和很大氣的東西。劉慈欣的小說滿足了我的這樣一種欲望。因此,有時覺得他像牛頓:但不知為什么,不是很像愛因斯坦?! ×硗?,就是軍事方面。一眼就看得出來,劉慈欣對武器有一種天生的熱愛。這個方面我大概也有些貪戀。因此,很喜歡讀他的東西。這個時候,劉慈欣又有些像庫茨涅佐夫,但不太像巴頓或者古德里安。他有一種執(zhí)拗的、屬于上上個世紀的英雄氣質(zhì)?! ?mdash;—著名科幻作家、《瞭望東方周刊》副總編:韓松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球狀閃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5條)

 
 

  •   經(jīng)典圖書,很不好買
  •   中國科幻開篇者。。
  •   國內(nèi)第一科幻
  •   大劉的作品,都是很不錯的
  •   球狀閃電
  •   中國的科幻小說
  •   劉的筆力浪費了他的故事
  •     這本書出版日期是2004年,算是大劉早期作品。先看三體,再看球狀閃電,所以覺得并不會那么出彩。后記里明白大劉寫科幻的準則:物理基礎(chǔ)構(gòu)建的想象世界。而這本是他對球狀閃電其中一種想象。建議想看大劉作品的先看這本,再看三體會好很多。而且,《三體》中也會提到丁儀和球狀閃電。也有些許提示三體人。
  •     《球狀閃電》是我讀過的第一本劉慈欣的小說,小說里通過球狀閃電構(gòu)建了另一個世界“宏世界”,展現(xiàn)了科學家(代表我們已知的世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情感沖突。圍繞著對球狀閃電的探索,也展示了人物的自我成長。小說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失去親人的傷痛,但是每個人面對傷痛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在探索的路上放棄,絕口不提;有的人經(jīng)歷痛苦、矛盾最終坦然接受,歸于平凡的生活;也有的人一條道走向黑,最終走向毀滅……
      
      我沒有立場評判誰對誰錯,因為知道自己未必能夠做得更好。未知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世界的多元性,折射出人性的弱小。但有一些準則還是不可拋棄,比如已所不欲,勿施與人。因為戰(zhàn)爭、新式武器而犧牲的孩子們肯定是無辜的。如果對生命都可以漠視,比較而言,未知反而不足以為懼。所以,最后林云的歸宿是走向毀滅,永遠地屬于宏原子——弦,也永遠地屬于軍隊。
      
      作者是一個邏輯嚴明的講故事的人。通過自然界的球狀閃電勾筑起了一片星光燦爛的物理世界。作者說球狀閃電是一個巨大的電子,還有相對應(yīng)的宏原子、宏中子……整個故事充滿了科幻色彩,又很真實。理科背景出身的我,在求學時便已經(jīng)知道,世界并不僅僅是我們知道的這樣,但面對未知的世界,我們會如何面對,或許“我”、林云、丁儀、張彬等人就是我們的寫照。
      
  •      看完了《三體》欲罷不能之際,趁熱打鐵,翻閱劉的舊作《球狀閃電》,雖然不再像看三體那樣觸目驚心,但仍不免激動萬分,科學的故事化甚至科幻化,無形之中有一種超然的魅力,在亦真亦幻之間沖擊著三觀,而劉對此顯然駕輕就熟,沒有最好的文筆,但只要有最好的故事,仍不失為一部好的作品,而況《球狀閃電》應(yīng)該說文筆以及故事的緊湊性連貫性至少是要優(yōu)于《三體III》的。
       "------我要瘦成一道閃電! -----哦,可是閃電也有球形的”,這是偶然看到的人人上的一個段子,也是我第一次聽說“球狀閃電”這個詞,忍俊不禁之余真心好奇竟有這種閃電的存在! 然而問了下度娘,雖然早期未置可否,現(xiàn)在球狀閃電的存在卻是確鑿無疑的,而其鬼魅般的性狀也與劉的小說中大致無二:球形(書中有人喚作“雷球”),移動神出鬼沒,不受氣流影響,能穿透墻壁和窗子。。。只是現(xiàn)今球狀閃電的形成原理仍是未解之謎,應(yīng)用則更是奢談,毫無疑問,如此神奇的東西竟然無法理解,那么,在科幻中橫空出世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小說開篇即營造了一種神秘的氣氛,球狀閃電的神出鬼沒和殺傷方式之奇特使它成了一個迷,而也造就了各色人物對它的癡“迷”。
       首先,是一個因球狀閃電遭遇了悲?。ǜ改杆烙谇驙铋W電,灰飛煙滅)的少年——“我”,著魔般的想要解開這個深藏的謎,而這也成了一個紐帶,將“我”與另一個同樣在童年時代遭遇悲?。赣H因中越戰(zhàn)爭中轉(zhuǎn)基因蜜蜂武器慘死)的女孩——林云聯(lián)系在了一起,懷著不同的動機和相同的目的,他們共同沉醉于解開球狀閃電之謎,動用大型機進行復雜的計算,遠赴西伯利亞尋找可能的希望,殫精竭慮難以自拔。對目標的專注、堅定甚至迷戀,在這兩個靈魂的身上體現(xiàn)的尤為惹眼,特別是林云,作為一個軍中的少校,將軍之女,這種專注在她身上也折射的更為極端和冷酷。這種冷酷是戰(zhàn)爭給她的,是武器給她的,她迷戀武器,忘乎所以,童年的遭遇使得一個本來應(yīng)該在母愛的照耀下成長,即便不會臨風流淚至少也該溫潤如玉的女子變得冷艷非常,一種走向物化的冷,不擇手段不計成敗的冷。而當她邂逅了鬼魅般能殺人于無形的球狀閃電,研究它,擁抱它,將它作為最厲害的武器,這種想法也就在情理之中,然而冷歸冷,在慨嘆之余她卻仍讓人理解和敬畏,沒有嗔怪沒有責備,對她的最終逝去我仍然滿懷悲傷。而相比于林云的冷,“我”則要自控的多,球狀閃電帶來的痛苦轉(zhuǎn)化為了“我”對它的癡迷,甚至一度要將其作為一生的目標去追求,然而僅僅是迷而已,“我”從未想將它作為武器,而只是想尋找能造福于人的技術(shù)。然而殊途同歸,劉在此表達了一種事實的殘酷:物本身是中性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噩夢般的球狀閃電可以被善用,而看似無害的龍卷風預測系統(tǒng)卻將一個航母艦隊毀于一旦。
       此外,還有“我”的導師張彬和他的妻子鄭敏,對球狀閃電的癡迷可謂至死不渝。張彬畢生只愿再見一次球狀閃電,因癌癥病逝之后仍要求用球狀閃電火化 ,按書中的說法,仿佛一個富翁傾家蕩產(chǎn)淪為乞丐只為尋找一瓶世間最好的酒,而在臨死之前終于如愿,仍能無怨無悔地深情感嘆:“此生足矣!”鄭敏則近乎玄幻,因球狀閃電而死,死后作為量子態(tài)仍執(zhí)著地揭開了謎底,并啟發(fā)丁儀找到了宏原子。
       再說丁儀,《三體》、《朝聞道》中都曾出現(xiàn)的理論物理學家,其對球狀閃電的癡迷也是顯而易見的,只不過他的癡迷是最為理性的,就像他不斷宣稱的那樣,他的命屬于物理學!而球狀閃電顯然只是他的癡迷之中的一部分,他的深邃和智慧是超脫于解開球狀閃電之謎這樣單純的事件的。也正是這樣具有大境界的非凡思維廣度和深度的人,才最終解決了球狀閃電之謎,甚至捕捉到了宏電子、宏原子,華麗麗地秒殺周遭一堆球閃腦殘粉!
       當然,這部作品的意義絕不限于對這些癡迷的人物的塑造,作為科幻小說,劉對球狀閃電的實質(zhì)的想象也是令人嘆為觀止的。
       首先是對球狀閃電本身的解釋,劉借丁儀之口,指出這是一個宏電子,被閃電激發(fā)而發(fā)生能級躍遷的的宏電子,我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宏電子泡泡,只是由于其透明的本性而被忽略,而其作為電子,已然是比原子更小的結(jié)構(gòu),自然不會受到宏觀物質(zhì)的影響,因而其能隨意穿透墻壁、不受氣流影響云云也就不足為怪了(與波動性也有關(guān))。既然有宏電子,那么是否有宏原子呢?(在書中丁儀預言了其存在并找到了它)這成了一個很自然要問的問題。于是,一個微觀、宏觀甚至宇觀的世界再次呈現(xiàn),就像三體中表達的一樣(在此之前因為課堂上講解細胞全能性,我也有過類似想法,詳見《一花一世界》),宇宙也許是一種全息狀態(tài),微觀世界中有著更微觀的世界,而宏觀世界之外是不是也應(yīng)該有著一個更宏觀的世界呢?無法確認,然而足以讓人遐想和激動。
       其次,對球狀閃電對目標打擊的準確性問題、神出鬼沒之原因的闡述以及林云、鄭敏等人死后量子態(tài)的存在,劉將哥本哈根學派的量子理論部分地引入了進來(若非去年暑假在另一本書《上帝擲骰子嗎?》中看到過,必然又是驚呆的節(jié)奏):當有觀察者時,本來作為概率云般隨機存在的球狀閃電的波函數(shù)坍縮了,表現(xiàn)出一種確定的狀態(tài),因而打擊準確性極高,幾乎萬無一失(除非受電磁場影響),也因而通??吹降那驙铋W電似乎總是突然地出現(xiàn);量子態(tài)的人亦是如此,處于概率云的某個狀態(tài)時活著,一旦出現(xiàn)觀察者則坍縮為死亡狀態(tài)(這甚至部分解釋了鬼神之說,還言之鑿鑿)。這種觀點玄之又玄,卻是如今量子物理學中同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波爾的互補理論同樣重要的理論,作為觀察者的觀察對物質(zhì)運動的影響聽起來已經(jīng)有些唯心主義的味道,這是作為唯物主義的科學所不能容忍的,薛定諤、愛因斯坦均對此展開過批駁(如著名的薛定諤的貓)。然而既然這未成定論,何況更有眾多高大上的物理學界的支持者,焉知其不是真正的真理呢?三體中說,神跡正是那些用現(xiàn)今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而量子物理的波函數(shù)坍縮神跡,劉在球狀閃電中已經(jīng)給予了最生動的闡釋和預言,真真假假,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有人說科幻小說首先應(yīng)該是小說,我表示強烈反對??苹眯≌f不同于其他小說的地方就在于它對于未知的思考,對這個世界無限可能性中的某種可能的猜想。所以我認為文筆不是最重要的(沒說不重要),重要的是想法不是么?
       《球狀閃電》對于宏電子的猜想寫的很棒,而且基本能夠自圓其說,雖然不理解林云最后出現(xiàn)的時候為毛還穿著衣服。。。關(guān)于人物,極度熱愛武器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林云,天才的丁儀,還有沉默而執(zhí)著的主角,我沒覺得有什么問題啊,如果寫的過于有個性過于拉風了不是很搶鏡么。
      PS:今天看到新聞“中國研究人員首次拍攝到神秘球狀閃電”,想到了這本書,重溫了一下。
  •     摘要:劉慈欣的《球狀閃電》中的主要科幻想法基于誤解的量子力學;經(jīng)管如此這本小說仍然演繹了一個完整的、引人入勝的故事。
      
      
      高中時讀劉慈欣的《球狀閃電》震撼頗大,世界上竟然有這么神奇的東西,既可以溝通陰陽又可以傾國滅城。劉慈欣的解釋是『宏觀尺度的電子』。當然大劉沒有告訴我們?yōu)槭裁催@個籃球大小的『宏電子』會『發(fā)著朦朧的紅光』,『拖著一條發(fā)出暗紅色光芒的尾跡』,而它『微觀弟兄』普通電子里卻不會。大劉似乎了解讀者的疑問,馬上借丁儀之口縐了一個混合了『廣義相對論』、『弦論』、『宇宙學』的概念:『宇宙是幾何的而不是物理的』,宏電子是『一個自封閉的彎曲空間』,它是『宇宙大爆炸后』『隨著能量級別的降低,空間皺折』而產(chǎn)生的。
      
      既然是『電子』,那么就符合量子力學。按照劉慈欣的意思,『球狀閃電』所有『詭異』的行為都可以用量子力學來解釋。仔細看劉慈欣版本的量子力學,卻非??梢伞A孔恿W里說,觀測(測量)會使波函數(shù)(波包)按照一定的概率『坍縮』(坍縮到測量量的本征態(tài)上) —— 這就是量子力學中大名鼎鼎的神秘的『波包坍縮』。劉慈欣大概不屑與讀本量子力學,硬生生地將這個概念按照表面意思理解了。于是乎,『球狀閃電』的飛行路線『變換不定』;于是乎,被『球狀閃電』擊中的陳氏夫婦、鄭敏仍然像幽靈一樣存在著;于是乎量子化以后的頭發(fā)會『拖著一道』『由許多頭發(fā)自身的轉(zhuǎn)瞬即逝的映像組成』的尾跡憑空消失;于是乎『在沒有觀察者的情況下,它們(球狀閃電)呈量子狀態(tài)』,『擊中目標的位置只占很小的概率』。劉慈欣所謂的『觀察』就真真的是字面意思的觀察 —— 用眼睛看(其實大劉也提到了攝像機) —— 換句話說眼睛(或者光學成像系統(tǒng))是世界上最神奇最特殊的東西了,因為它竟然能夠直接影響到物質(zhì)的運動規(guī)律 。大劉讓書中的林云替讀者問,這是不是太『唯心主義』了 —— 其實林云應(yīng)該問,這是不是太『唯目主義』了。其實量子力學里所謂的觀測(measurement)其實是測量,有人翻譯成觀察(observe)大概是從可觀察量(observable)來的。測量是一種主動的操作,而不是用眼睛或相機看這么簡單的。觀測電子時導致波包坍縮的不是眼睛或相機,而是照射到電子上的光(一部分光反射到眼睛里,于是我們看到)。換句話說,只要光仍然照射到電子上,閉不閉眼睛是沒多大區(qū)別的。
      
      其實量子力學雖然艱深,卻一點也不陌生。我們生活中接觸到的物質(zhì)材料其微觀組成(電子、質(zhì)子、中子、光)都可由量子規(guī)律描述。按照劉氏量子力學,那所有材料都應(yīng)該呈現(xiàn)不生不死的幽靈狀態(tài),而且經(jīng)不起人們觀察。顯然,劉慈欣誤解了量子力學,且將其扯得玄乎其玄了。除了這個想法外,劉慈欣的其他想法也能找到相應(yīng)的科學的影子 —— 空間皺折來自量子引力中的時空量子化(space-time foam);彎曲空間大概來自弦論、額外維度(universal extra dimension); 宏電子的尾跡、劉慈欣的幽靈大概來自多世界理論和薛定諤的貓;劉慈欣的唯目主義哲學來自量子測量里的波包坍縮。
      
      這不是說,所有科幻作品的幻想成份必須要能經(jīng)得起嚴苛的科學事實的審查。想像是科幻作品的源動力,科幻作品不是科技論文,不需要對科學準確性負責。盡管如此,這不意味著科幻作者就可以信口雌黃。因為科幻作品尤其是硬核科幻仍然需要對讀者負責任。普遍的原則是,不要在基本的科學概念上犯明顯的錯誤。這就要求作者起碼應(yīng)當理解自己所說的概念 —— 無疑是對科幻作者科學素養(yǎng)提出了要求,這種要求恰恰是讀者所期待的。一般來說,對技術(shù)方面的幻想其限制是較小的。大多數(shù)作品聚焦在討論技術(shù)力對社會政治文化的影響,而社會科學本身就存在及其豐富的解釋。但純科學方面的幻想作品對作者的挑戰(zhàn)就稍大一些。
      
      服用了這么多科學元素,大劉的這本科幻似乎足以『硬』起來了。不過正如我們分析過的那樣,劉慈欣的《球狀閃電》所應(yīng)用的科學元素,總讓人讀來不太安心,他既不是僅僅套個科學的外皮,也不是認真地去探索這些科學想法,而是在興致勃勃地構(gòu)建他自己的偏見。所以,劉慈欣的科幻雖然硬,確是一個中年男人自己擼起來的 —— 這樣的作品與其稱為『科學幻想作品』莫不如稱為『幻想科學作品』,可能還要冠上『民間』兩個字來形容劉慈欣作品對『傷痕文學』的迷戀和缺乏現(xiàn)代氣息。
      
      總起來說,劉慈欣的風格是保守的和守舊的,雖然他也借鑒了不少流行的美國科幻作品。在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上,大劉的小說具有一種宗教式的虔誠,這在七零/八零科幻中是廣泛存在的,雖然他們對技術(shù)的態(tài)度受美國科幻作品的影響更大些。不過也許這些的批評可能對『中國頭牌科幻作家』苛刻了點?;孟胱髌肥袌稣J可是一切,風格保守或許應(yīng)當說是個特色濃郁,思路偏頗反而會有人贊暢想自由。額外獎賞還有,它無可救藥地適合拍成好萊塢式的科幻大片。劉慈欣自己也認可這一點,并認為《球狀閃電》將是一個適合作為開始的項目。這個劇本不缺乏好故事、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意外的轉(zhuǎn)折和宏大的場面。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那對久旱的中國電影界不啻是一場甘霖。我唯一的額外建議是劉慈欣當學習點王晉康的情色描寫 —— 這口不需要讀書學習中老年男人天然擅長它。
      
      更新:一四年二月十三日
      
      另:想起金剛經(jīng)里一句話(也是我知道的唯一一句),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更新:一四年二月十五日
      
      補充摘要。意識到對《球狀閃電》缺乏故事性完整性方面的的批評(因此導致整體評價顯得非常負面)。打算將來補上。
  •     很多人都是讀了《球狀閃電》之后對量子力學產(chǎn)生興趣,然后才去讀相關(guān)書籍,而我恰好相反。這學期剛學了量子力學,又讀了一本非常有趣的科普書《上帝擲骰子嗎:量子力學史話》后,對量子力學有了一定的了解,才來讀劉慈欣的這本小說。我只想談?wù)勎谊P(guān)注的幾點:
      1.剛開始讀到球狀閃電是宏電子時,心里有些失望,因為這和柏拉圖的理性世界觀有些類似,而我本能地討厭柏拉圖的那套學說,但后面任由作者的想象帶著,慢慢地接受了,不再那么排斥了。球狀閃電的不斷變色被解釋為電子地不斷躍遷,不是很有趣嗎?
      2.電子未被觀察時成概率云在空間展開,處在各個量子態(tài)的疊加態(tài),在被觀測時坍縮為一個確定的態(tài),在小說里認為是意識的作用,其實這只是一種解釋,稱為哥本哈根派解釋,當然這是比較正統(tǒng)的解釋。其他的解釋還有,多宇宙解釋,退相干歷史解釋等。
      3.量子力學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不確定性原理(又稱測不準原理),就是無法同時確定電子的動量和位置,小說中運用一個數(shù)學模型確定了宏原子核的位置,這在量子力學中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4.一些細節(jié)表明作者在寫這部小說時就有《三體》的構(gòu)思了,比如揭開球狀閃電之謎時用到的維度展開,結(jié)尾時暗示有外星人的存在。
       5 作者在書中的某些觀點真是深得我心,比如開頭是主人公的父親談?wù)摰摹凹耐小保约白髡邔ξ锢韺W的理解,“到最終你會懷疑物理學是否存在”。
      
      作者將微觀粒子的量子效應(yīng)拓展到宏觀尺度上,天馬行空的想象令我嘆為觀止(其實這句話可以用來評論他的每一部作品)。讀罷,腦中浮現(xiàn)出兩句話,“To be or not to be,it's a question.”地獄天堂,皆在人間。
      
      其實我用理論的眼光來分析這部小說是很無聊的,就如作者在后記中所說——“自從目擊球狀閃電之后,近二十年來,我不由自主地對它產(chǎn)生了多種想像,這部小說描述了這些想像中的一種,不是我覺得最接近真實的那一種,而是最有趣最浪漫的那一種。它只是一個想像的創(chuàng)造物:一個充盈著閃電能量的彎曲的空間,一個似有似無的空泡,一個足球大小的電子。小說中的世界是灰色的現(xiàn)實世界,是我們熟悉的灰色的天空和云,灰色的山水和大海,灰色的人和生活,但就在這灰色的現(xiàn)實世界之中,不為人注意地漂浮著這么一個超現(xiàn)實的小東西,仿佛夢之鄉(xiāng)溢出的一粒灰塵,暗示著宇宙的博大和神秘,暗示著這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與我們的現(xiàn)實完全不同的其他世界......”
  •     剛看完劉慈欣的又一科幻著作《球狀閃電》,再一次被他的超級想象力所折服。宏電子、宏原子核、量子存在態(tài)和毀滅態(tài),都是我從未想象過哪怕一絲一毫的概念!這本書寫于《三體》系列之前,個人覺得在哲學層面的思考弱于《三體》,但是結(jié)局卻更為浪漫,或者說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推薦
  •     作為《三體》的前傳,事實上《球狀閃電》提出的理論和猜想更加深刻,即多維度的宇宙問題。在本書中,粒子可以多種維度展開,因此體積也會變大變小。其實并非真正提及改變,而是同時出現(xiàn)在多個空間,這也是符合“四維蟲子”假說的。
      
      在《三體》中,多維宇宙已進入實用,智子即是一個表現(xiàn)。
      
      關(guān)于多維宇宙問題,可以參看科幻小說《Flatland》。
  •     最初看這本書是因為《三體》給我的印象不錯,我想劉慈欣無論如何其它作品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吧,于是找來電子書看了。結(jié)果是沒有看完,還是差得很多,擱了兩年左右,這學期在京東上買了套《三體》全集,里面還有《球狀閃電》和《超新星紀元》,這有點京東特色,喜歡在你要買的東西里加點別的而你又欣然掏錢,就好像是買手機又順便買個手機套子一樣。同學王某看我收了這套書,說這書你也收,不過《球狀閃電》我倒是挺喜歡的,不如送我吧。書是全套的,不能送,況且質(zhì)量不好,毛邊都切得不整齊????當然這是借口,只是書舍不得送,無論多么不好,占有似乎是種本能。通過對他渴望的認識,我覺得這本書應(yīng)該還是可以繼續(xù)看下去的,于是寒假拿了回來,花了半天功夫看了,因為以前看過,再加上字數(shù)不多,看得很快。總的來說,屬于寫得很一般的科幻小說,也許是重復看經(jīng)不起考驗,我有了和讀《三體》雷同的感覺——大劉兄畢竟不是搞純文學的,從文字間就看得出來不怎么練筆,尤其這《球狀閃電》一書,更能完全看透他的創(chuàng)作理念,下筆的生澀讓他的寫作技巧捉襟見肘,不過值得肯定的是,對于球狀閃電認識的層層深入,讓人有一點閱讀欲望。
      
      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字技巧了,高中時候我的同桌李戈向我推薦《三體》的時候說,別人說文筆很好,我后來反饋文筆真的很好這一信息給他的時候,他告訴我他不懂怎么才能看得出文筆好不好,對此我表示理解,因為有好幾次他看到我的作文本,說,完全就是一本字帖嘛!高中時候的作文是字好一半文,字寫得好點有以次充好的意味,我想他不是這個意思,他是真的對文字不敏感,這也使得他能夠沒有阻力地去閱讀一個故事。而我就似乎有點吹毛求疵了,我其實很喜歡好的故事,不過爛的文筆往往讓我以點概面,完全否定一部作品。我想談?wù)劇肚驙铋W電》是因為我想改變一下我的觀點,還因為這本書有幾個閃光點,盡管不如王某說的那樣精彩。作者似乎在描寫方面力不從心,尤其是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比如中心人物林云,簡單的外貌描寫,近乎偏執(zhí)的行為,最后瘋狂的舉動,這個人應(yīng)該是沒有原型的,我想作者本人的體會應(yīng)該都很空虛,由于人物刻畫的不成功,后面對應(yīng)的感情和命運就無法與讀者產(chǎn)生共鳴。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寫作技巧的匱乏,說話的時候直接引用大量類似百科的段落,《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就是這種幽默,而《球狀閃電》里面大多數(shù)人都是這樣,仿佛是小學生寫作文模仿大人的語氣,嚴重的失真和不合情理。
      
      另一方面是文字技巧不足帶來的影響——上面已經(jīng)提到的性格不鮮明,以及節(jié)奏把握得不太好,詳略重點沒有看到處理過的痕跡。文中寫到的幾個異象應(yīng)該是后來添加上去的,不合情理地標注了一二三四,感覺怪怪的,其實前面異象之一寫到自己回家看到一切煥然一新,中間還有個不錯的細節(jié)描寫(“我”明明記得想到把杯子倒扣過來以免進灰塵,但已經(jīng)走到門口嫌麻煩就直接走了,很久以后回來卻發(fā)現(xiàn)杯子已經(jīng)扣了過來),這里已經(jīng)很清楚地暗示了量子態(tài)人的存在,(我有必要懷疑一下,既然量子態(tài)的父母還活著,他們吃飯睡覺過他們的生活,為什么還要把杯子扣過來?),后面寫量子態(tài)的羊叫(這是不是一種觀察?這就好比是不打開薛定鍔關(guān)著貓的箱子,卻拿起來亂搖一通聽聽叫聲以確定它是否活著)就非常啰嗦了,當然用量子態(tài)的字跡慢慢消失(前面張彬筆記修改的大叉是否矛盾)有助于情節(jié)的推進,但一個故事發(fā)展到那個地步了,就是完全不懂物理也用不著作者假裝驚訝并生硬地標注“這是異象”,這是說作者真的不明白讀者想看什么,可惜!更可惜的是,這本來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故事,但是近于線性的情節(jié)讓吸引力大打折扣,只是粗略地描寫人物的生老病死以及理想人生這些讓本來性格就不鮮明的人物更加蒼白,動不動就拿自己的心理陰影來營造悲情顯得很淺薄。尤其是西伯利亞那一段,陌生的外景切換本來是個好好用筆的地方,仍然可惜還是沒有把握好情節(jié)的推進,俄羅斯老毛子幾段話就把自己的革命經(jīng)歷以及喪子之痛說完了?????不過這還不算硬傷,前文提到他們的屏保網(wǎng)站一天不過五十個人,后文說突然出現(xiàn)了一條英文留言,讓他們?nèi)ザ砹_斯找球狀閃電的資料。那位俄羅斯老毛子會天天坐網(wǎng)吧里拿谷歌搜索關(guān)鍵字,找這樣的小網(wǎng)站看有沒有人對球狀閃電感興趣嗎?是的,這是個奇跡,他媽的還真找到了!
      
      唯一讓人覺得安慰的就是球狀閃電本身的魅力了,作者很好地抓住了這一重點,在各種非常認真專業(yè)的假想之后引出丁儀來慢慢道破天機,就是好看。作者在后記中提到球狀閃電至今仍然是一個迷,這足以證明他的想像力是非凡的,第一次看到有人把大學學的東西如德布羅意、量子力學、法拉第籠等拿來推導物理現(xiàn)象,我開始覺得我應(yīng)該認真看看量子力學方面的書了,很有意思,雖然我還沒有辦法理解其中的很多東西。作者的知識面很廣,如文中提及的武器、戰(zhàn)爭、政治、軍隊、機構(gòu)這幾方面都非常深入,雖然文法有點如上面已經(jīng)說過的那種百科式的生硬正式,但作為一名工程師,算得上理論造詣不錯的胚子了,如果他能夠認真了解下社會啊心理啊生活情趣啊等等軟性的東西,我相信他還是可以把科幻小說寫得很好。作家不可能為了寫一篇科幻小說而去了解大量科學知識以使自己能夠引用起來隨心所欲,但科學家卻可以認真寫點東西而找到自己的語言風格。
      
      正如王小波所說,寫小說這件事,每個人只要認真去做,最后都會寫得很好。
      
      再說說《三體》,語言非常不錯,可以看得出刻意為之的痕跡,只是后面寫到葉文潔去找當初在文革武斗中斗死她父親的那幾個紅衛(wèi)兵的情節(jié),其中一個人說,你看過最近的一部叫《楓》的電影沒有????是歷史的錯????自不必說還是有點百科味,我個人覺得是個人語言駕馭能力的問題,有力的證據(jù)是《三體3:死神永生》的開頭,情節(jié)不至于虎頭蛇尾,但語言風格卻出現(xiàn)了變臉,從唯美華麗到簡單樸實,這當然不是個過渡問題,而是他無法耗費那么多的精力去注意語言。我猜想他本人也是想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的,不過沒有那么多功夫而已,去年他到成都來簽售《三體3》我沒有去(還是有點功夫,畢竟是年度最受期待的科幻小說),王某去看了回來說,一個胖子????不妨再說說我對語言風格的認識,金庸的《笑傲江湖》一直我都很喜歡,一般來說只要去注意了語言的人都會發(fā)現(xiàn)開頭很生澀,甚至有點爛大街武俠書的感覺,到后來才越來越深入。王朔當年寫《我看金庸》中“捏著鼻子看了半本”的描寫想必就是因為這樣的開頭,《天龍八部》恰好也是這樣,王朔的書我也是很喜歡的,不敢說非常了解王朔,但是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注意文字表達的,有的地方你甚至可以發(fā)現(xiàn)因為文字影響其表達,或者因為一個字漂亮而順著寫一篇小說的情況,很顯然一個爛的開頭讓他失掉了寬容,他也失掉了一個好的故事,這是他的損失。
      
      我并不覺得一個好的故事一定要有好的語言來敘述,從王朔作品變化看來他通過不停地寫,有些書連他自己后來都說完全是寫來騙錢的,無論他本人是說自己沒文化的那種謙虛,還是刻意過低地自我定位以避免世人詬病,我十分慎重地認為他很多早期作品真的是騙稿費的。但后來他煉出來了,《我的千歲寒》那種語言風格想必是他最自然的表達方式,《看上去很美》考究的文句詞語應(yīng)該也是他修煉風格最上乘的選擇,所以說到最后真的是可以寫得很好?!肚驙铋W電》難得的是大劉的想象力,很傳統(tǒng)但很深入,我有理由相信他能寫出很好的作品。我看他的書后面都有《科幻世界》某某或者著名科幻作家某某的推薦語,字句斟酌得好像感動中國的頒獎詞,這對我讀一本書或者評價一本書毫無幫助,這大概是圈內(nèi)表示認同的附和形式(心里抱著中國科幻已死的信念,但還想騙讀者買幾本書,安慰幾句說中國科幻不容易)。最后我想提下《狼圖騰》這本書,對于探討語言問題算得上很好的反面教材,無論幾易其稿都可以看出,作者姜戎極力想要躋身經(jīng)典,經(jīng)歷過慘痛文革,思想又歷經(jīng)洗禮,平時又寫點字,出個書不僅倍兒有面子還能多少撈點錢,完全一副王朔的嘴臉,我想這書出來也就理所當然了。該書以六、七十年代特有的嚴肅格調(diào),無比沉重地討論所謂的圖騰文明,不過我仍然要說可惜,因為他個人精神層次過低使得他根本沒有能力深刻解析狼圖騰。思想比語言更重要,語言固然難得,思想的改變卻十分困難。
      
       小二黑
       2012?1?20
      
  •     首先吐槽一下我下載的那個電子版,在kpw上看完的,里面經(jīng)常出現(xiàn)拼音打錯和重復的段落,還有缺頁,不過應(yīng)該沒上次看放學后那樣直接刪減了重要情節(jié)那么坑。難道我下載的是個手打版嗎?那么同志我不吐槽你了,謝謝你的辛勤付出T^T
      說回正題,讀三體的時候在好幾個地方都有那種讓人拍案叫絕的地方,而球狀閃電也同樣有這樣的精華存在。宏世界的設(shè)想,坍縮,平行世界,都是。個人覺得與其把它當小說讀,不如把它看作是大劉利用現(xiàn)實世界搭起一個舞臺,作為其構(gòu)想的試驗場。不得不說這個構(gòu)想真的很贊,一個與微觀世界相對應(yīng)的宏觀世界,以概率云的形式存在(其實我不是很懂?。S著觀察者的出現(xiàn)而坍塌。的確在自然面前人類確實太過渺小,究其越深,就會越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知和有限。這類的科幻小說其實在拓寬作者自己和讀者的想象空間時,也是在自證我們平常的思維是如何局限在一個既定的思維里。但這是在小說所構(gòu)建的情況真實存在的情況下。然而現(xiàn)實中我們沒法證明,我們所不知道的那部分宇宙奧妙到底是超乎我們的想象,龐大得讓我們無法洞悉,還是像人類目前技術(shù)可知的范圍內(nèi)那樣,也許科幻作家的想象遠比現(xiàn)實瑰麗?
      在《三體》中,呈現(xiàn)的是人物的群像,不同人的性格更加的豐富多彩;而在球狀閃電中,幾個主角的身上都有一種對不同事物的堅定和偏執(zhí)?!拔摇钡膶μ剿髑驙铋W電的執(zhí)念,張彬?qū)σ姷角驙铋W電的執(zhí)念,林云危險的對武器的迷戀。還有那個莫斯科的大叔和養(yǎng)攻擊蜂的女人的執(zhí)念?;蛟S是因為小說背景設(shè)定在軍事研究基地、大部分人物是軍人的緣故?他們那種不顧一切貫穿生命的追尋擊穿了現(xiàn)實中大部分人的日常瑣碎,也因此更容易透出悲涼的意味。自始自終讀來都覺得有種愁緒,直到最后的量子玫瑰,才讓我覺得有點希望。像是希望。這是里面哪個地方提到了的啊給忘了。
      然后不知道為什么我這么一個那么不喜歡理科的人每次讀到科幻小說里面的物理知識都還是挺感興趣的,這里面又有挺多,像薛定諤的貓,量子狀態(tài),電弧什么的,很大一部分依舊看不懂。讀完這本我決定還是把大劉其他的作品都給啃了吧!
  •     硬科幻,物理術(shù)語相較三體少了很多,有《生活大爆炸》、《時間簡史》及《三體》的科普,這本書已經(jīng)好消化多了。
      劉慈欣不自戀,從主角的設(shè)定可知,連名字都沒有,僅有一個姓而已,外貌不夠突出,性格不夠堅韌,思想也沒有爆棚之深遠,所幸道德品質(zhì)尚佳。
      新概念武器的殺傷力大到可怕,各種匪夷所思,可是從哲學和科學的角度來看卻都是理所當然。沒學好物理和數(shù)學真的是虧了。
      宏電子,果然存在嗎?量子態(tài)的有意識的物體,果然存在嗎?呃,他們吃什么?是永恒存在的嗎?會變老嗎?
      廣袤的宇宙,我們是那么微小的存在。
  •     大劉的想象力實在讓人五體投地!看完了《三體》,毫不夸張的說,我被黑暗森林的“理論”嚇到了,第一反應(yīng)是大劉怎么能這么想?我怎么從來沒這么想過?非常棒,所以馬上就找來他的球狀閃電來看了。
      看完以后覺得稍遜三體,但是那瘋狂的想象力,一個罕見的自然現(xiàn)象被賦予了如此多的內(nèi)涵,了不起。
      好看的小說!
  •     一直以來,都特別怕自己成為一個無趣的人,恨不得學盡十八般武藝討人喜歡。  但事實是,我們靈魂里的沮喪是偽裝不了的。 練習過再多次的溫暖笑臉,也抵不過一個不經(jīng)意的索然眼神。當你渴望得到某種東西時,最終一定能夠得到,因為這愿望來自宇宙的靈魂
      
  •     久聞《球狀閃電》,昨天無聊,又想起它,遂找來翻看。一口氣,一下午加一晚上讀完了??吹乃俣忍欤锩婧芏嗟胤絹聿患白屑毜难芯亢退伎?。緊湊的情節(jié),使得我讀完后,腦海里就只有一句話——閉上眼睛這個世界就不存在。
      偉大的小說總是用簡單的故事來闡述深刻的哲學?!肚驙铋W電》作為一部杰出的科幻小說,用一個科幻題材故事,去闡釋大劉心中的世界。如同方儀,哲學、物理學雙料博士。方儀在這本書中的意義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意義。
      當沒有觀察者時,量子就會坍塌成量子云,只有有觀察者在場,球狀閃電才不會坍塌。睜著眼,這個世界就存在,閉上眼睛,整個世界就只有你的心。
      在南陽上學時,似乎和武大探討過類似的問題,這個世界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個存在?你閉上眼睛的時候,關(guān)閉自身同這個世界之間的感官聯(lián)系時,你怎么知道這個世界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這個世界的存在?你確定你看見的就是真正存在的?武大和我扯來扯去,也沒扯出什么名堂?,F(xiàn)在武大在中央黨校讀哲學史,也不知道他發(fā)現(xiàn)哲學的真諦沒?他是否還走在唯物主義的道路上?
      唯物主義并沒有錯。只有拿在手里的,吃在嘴里的,才是最實在的。心里面想的都是扯淡的。在我天朝上國若干年唯物主義哲學的教育下,唯心主義被認為是一種封建迷信。哈哈,是的,唯心確實是帶著仙氣,帶著靈氣的一種東西。
      從唯心主義推開來,就是宿命論。本科時,年少輕狂,和很多人說過我所謂的宿命論,大家除了認為我是胡扯,沒人去仔細想過胡扯背后的真相。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明天中午去食堂吃什么飯菜,其實早已經(jīng)被決定好了。你為什么會選擇番茄炒蛋,為什么不現(xiàn)則黃瓜炒蛋呢?追究的再遠,你也說不清楚你為什么作出這樣的選擇(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不展開討論)。
      閉上眼睛,這個世界到底還剩下什么?
      只剩下我們的心罷了。
      那些睜著眼時看到的名利,看到的聲色犬馬,全抵不過你心中的一念。一念開滅之間,世界輪回數(shù)次。走的累了,停下歇歇,聽聽心中所發(fā)出最真的聲音,那才是屬于你的世界。
      小說中,在南方某靶場后來進行的無觀察者實彈射擊試驗全部命中。大劉賣了個關(guān)子,沒說是地方衛(wèi)星還是某種神秘的觀察者在觀察。小說的結(jié)尾,尋找外星人時,在礦井中的某些球狀閃電也沒出現(xiàn)坍塌。大劉并沒有否認那個神秘的觀察者的存在。這個神秘的觀察者可能就代表著所謂的舉頭三尺有神明。小說的結(jié)尾,花瓶里的那只藍玫瑰,沒人看的見,卻一直存在著。
      閉上眼睛,這個世界就不存在。閉上眼睛才是你的世界。
  •        因為之前看過《三體》,所以對大劉的作品存有好感,而且很多人也推薦《球狀閃電》,于是找來閱讀,的確是很不錯的小說。個人覺得一本好的小說就應(yīng)該越讀越吸引人,不感拖沓,讀完酣暢淋漓,還要細細回味一番,現(xiàn)在有太多濫竽充數(shù)的作品,當讀到好的作品時,就如同撿到寶了。
         《球狀閃電》最開始描寫年少時的生活,我對這種懷舊文筆很沒有抵抗力,因為自己就常常懷舊,讀著讀著就想起自己的舊時光,都說不要太過沉浸于過去,會使人悲傷,而且男人嘛,不能太多愁善感,但是觸景生情的時候,還是忍不住。主人公父親說的一句話也讓我印象很深,"美妙人生的關(guān)鍵在于你能迷上什么東西",好像是這樣啊,迷上一樣東西,你就會很投入,很用心,就不會無聊了,我很缺少這種感覺,總是心里浮躁,小時候似乎對很多東西著迷,現(xiàn)在卻似乎對什么都不著迷了,這種變化讓自己很是不安,擔心心死……
         科幻小說的迷人之處在于它為人們描述了一個可能的未來世界,也許有生之年都能碰到,《球狀閃電》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它所描述的宏電子、宏原子,也許就存在于現(xiàn)實世界(本人物理不好,可能根本沒有,理論大牛不必介意),這總是讓我浮想聯(lián)翩,周圍都飄著一個個透明的球狀物、弦狀物,似乎是個挺浪漫的世界呢!
         故事中也有一段淡淡的愛情,"我"愛著林云,但是對于這樣一個美麗又出色的女子,"我"完全沒有自信,直到最后也沒有表白,而林云對"我"是什么感覺,也很讓人揣摩。最后量子玫瑰的故事簡直就是愛情電影的結(jié)局,即使再也不見,但我知道你在那里,至少在我心里。
         這里我也向朋友們推薦此書——愛情科幻《球狀閃電》。
  •     過一個美妙的人生并不難,聽爸爸教你:你選一個公認的世界難題,最好是只用一張紙和一只鉛筆的數(shù)學難題,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費爾馬大定理什么的,或連紙筆都不要的純自然哲學難題,比如宇宙的本源之類,投入全部身心鉆研,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不知不覺的專注中,一輩子也就過去了。人們常說的寄托,也就是這么回事?;蚴窍喾?,把掙錢作為惟一的目標,所有的時間都想著怎么掙,也不問掙來干什么用,到死的時候像葛朗臺一樣抱者一堆金幣說: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關(guān)鍵在于你能迷上什么東西。
      以前看過對劉慈欣的評價 寫一部科幻小說不難 寫一部適合評論家評論的科幻小說也不難 可貴的是劉慈欣的作品 只是把他當作過程而不是目的 他只是在完成自己的目的的同時做到了以上兩點 我喜歡他刻畫的人物 喜歡他繪制的風景
  •     感想太多,一一寫下,等以后沒事翻翻吧。
      
      這本書最開始讓人震驚的是對事物探索的層層深入。第一層是“我”大學整日在圖書館學習相關(guān)課程,有了堅實的基礎(chǔ)之后在研究生博士生階段建立數(shù)學模型。這一點已經(jīng)需要非常高的數(shù)學技巧了,而研究生導師張彬?qū)η驙铋W電的漠視推想中國的學術(shù)界對這種虛無縹緲的研究應(yīng)該毫無興趣,自然而然地讓人以為“我"的研究已經(jīng)足夠深入。第二層則是后來通過交流得知張彬?qū)η驙铋W電也做過不少研究。之后”我“看過了張彬建立的數(shù)學模型,不但囊括“我”的博士論文的模型,還指出了其錯誤,并且有不少其他模型。到了下一層,則是夢提醒了“我”,球狀閃電可能只是在適當?shù)臅r機的電流激發(fā)了空氣中的某種裝置?!拔摇币才c林云合作制造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球狀閃電。接下來則是天才丁儀的出現(xiàn),他發(fā)現(xiàn)空氣中能被激發(fā)球狀閃電的是宏觀電子,并設(shè)法捕捉。
      
      在一層一層深入的過程中,每一層到了盡頭時我們都以為已經(jīng)快接近真相了。就好比《灌籃高手》中每次對決,大家都認為櫻木早已發(fā)揮了自己的極限,而實際上這不過是他提高到另一層面的起點。在這不同層次的跳躍過程中,讀者的認知一再被打破。雖然回過頭來看似乎得出的結(jié)果如此自然,但當初困在死胡同時的那份無助,恐怕無人能夠忘卻。
      
      另外則是書中所提到的科學終端的哲學思考。閃電槍能否打中人,完全取決于有沒有人在觀察。這就好比“薛定諤的貓”的理論。微觀世界本來與宏觀就不是一個概念,但宏電子的出現(xiàn)更加加大了這種感官上的沖突。而一個人被毀滅后,他/她的量子態(tài)的存在,似乎與宗教上的靈魂的概念不謀而合。所以我們似乎能夠稍微理解為何晚年的牛頓與愛因斯坦都轉(zhuǎn)而投向宗教的懷抱,因為到了他們的層次,物質(zhì)世界似乎不是理論所能解釋得完全的。
      
      文中丁儀的出現(xiàn)也讓人感慨,天才的世界真是無人能及。從出生到現(xiàn)在,自己很少在世界中見到智商高到不可思議的人,承認確實會有人比我聰明,但書中丁儀的天才完全打破了我以前的習慣。“我”和導師張彬?qū)η驙铋W電的研究不可謂不深。鉆研數(shù)十年下來的各種數(shù)學模型,以及“我”的夢給“我”的領(lǐng)悟,讓讀者以為主角才是發(fā)現(xiàn)球狀閃電的最終人物。而情節(jié)卻給我們開了一個如此大的玩笑:丁儀只是用幾個小時推算,就知道激發(fā)球狀閃電的機制是空間中的宏電子。數(shù)十年和兩個小時,這是多么令人絕望的差距啊。除了大劉的作品,只有古龍的書才會給我這種深不可測望塵莫及的感覺。
      
      還有兩點,自己懶得展開了。一為對大劉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二則是思想的偉大力量。
      
      回頭看自己寫的書評,總感覺詞不達意,想來是一方面對相關(guān)科學研究不深,以致于內(nèi)容看起來很是淺??;另一方面應(yīng)是自己的文字還有待錘煉,畢竟高中過后很少寫文章了。
      
  •     一個科幻片寫成了鬼片,由于作者是對基礎(chǔ)物理做了一系列YY,這使得只要基礎(chǔ)物理不進步,這篇文章的科技就不過時,而基礎(chǔ)物理進步有非常慢,所以雖然是老小說,但是仍然非常有看頭?。?!
      
      
      ============================
      再說點不可理的地方:
      1. 宏電子:一個電子到了宏的地步,收到的互相作用就不會想微電子一樣,所以微電子的特性不一定會帶到宏電子商
      2. 薛定諤的貓:你看他,你才“知道”他的狀態(tài),這也僅僅是知道,而不是控制他去作用。
  •     最大的感覺就是作者深厚的物理功底,我一文科生,這本書似淺非淺地介紹著量子物理,倒也能讀個一知半解,不拿來當小說,當當科普讀物倒也未嘗不可。最開始接觸劉慈欣的書應(yīng)該是《三體》,作者很喜歡在宏大的時代背景下去描寫個體的行為,用冷峻的硬科學描寫溫情的人性。
       《球狀閃電》提出了一個宏電子(后半部提出宏原子核)的命題,當然從物理學上我不知道是否存在,但隨著這個宏電子的提出,目前整個世界觀的存在似乎都已經(jīng)基于此而動搖。。宏電子,宏原子核意味著有一個無法探測的宏世界,那地球呢?人類呢?亦或者地球只是宏世界中的一顆原子嗎?
       看本書不太明白的,當然是量子無法觀測的問題,本書中作者提出,只有當有人觀測時(不論是人眼,機器,衛(wèi)星亦或是外星人),宏電子能有準確的軌跡,如杜絕一切觀測,則宏電子無序。這雖然符合薛定諤的貓定律,但這似乎太過于執(zhí)著觀測者這樣一個角色了,甚至帶有了很濃的唯心色彩。
       本書不光是在介紹科學,其中的故事主線也十分精彩,主角父母被球狀閃電所殺,主角一生研究并破解球狀閃電秘密,軍方想將此用于軍事,第一次實戰(zhàn)就被對手破解,研究球狀閃電的副產(chǎn)品,宏原子核反而成為終結(jié)戰(zhàn)爭的鑰匙。
       當然,讀此書最大的收獲在于,可以讓人對量子科學產(chǎn)生興趣,小孩子讀讀,然后再趁熱打鐵看看量子力學入門的書,說不定世界上又多了個愛因斯坦呢。。。
  •     自從讀了劉慈欣的<<三體>>后,便喜歡了這位作者天馬行空的幻想.
      
      而這本<<球狀閃電>>令我這個物理盲科普了一下量子理論和球狀閃電.
      
      球狀閃電的內(nèi)部能量密度為每立方厘米兩萬至三萬焦耳(TNT炸藥內(nèi)部能量密度只不過是每立方厘米兩千焦耳),
      其內(nèi)部溫度高達一萬度,而表面卻是冷涼的.
      
      假如能制成球狀閃電武器,
      它的作用當然不是靠他取敵性命,而是用來大規(guī)模破壞敵人電子設(shè)備.
      但是,
      假如你不小心踫到它的話...你將會在瞬間變成灰白色的雕像...
      再假如有人不小心踫了你...那人會聽到輕微的爆裂聲,而你會從雕像變成一堆白灰...
      再再假如有一陣風吹過...你將會在這世上完美消失...
      
      
      而最佩服作者的幻想是將球狀閃電假想成宏觀尺度的電子,
      而這些宏電子本來就存在我們的世界里,
      之所以能產(chǎn)生球狀閃電是因為普通閃電激發(fā)了"宏電子",
      "宏電子"由低能級被激發(fā)到高能級,
      球狀閃電的消失則是由高能級跌回低能級的過程.
      
      并且還假想有宏中子、宏原子、宏宇宙、宏地球和宏中的你我,
      并一句帶過宏宇宙可能是平行宇宙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
      
      而最感到驚喜是讓我這個物理盲終于明白了薛定諤的貓的有趣.
      "所有死于球狀閃電的人,都處于量子態(tài),嚴格地說他們并沒有真正死去,他們都是薛定諤的貓,在不確定中同時處于生和死兩種狀態(tài),而當你觀察時他們便會立刻塌縮成毀滅態(tài),坍縮到他們的骨灰盒或墳墓中."
      
      
      并且關(guān)于鬼魂的存在劉慈恩也用了量子論YY一把..
      引用一下..
      -------------------------------------------------- --
      "量子態(tài)的她被你們觀察了那么久竟不會坍縮?"
      "其實,在第一次發(fā)現(xiàn)宏觀量子態(tài)的存在時,我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一個量子態(tài)的有意識的個體,與普通的無意識量子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區(qū)別,在描述前者的波函數(shù)中,我們忽略了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參數(shù),具體說是忽略了一個觀察者。"
      "觀察者?誰?"
      "它自己,與普通量子粒子不同,有意識的量子態(tài)個體能夠進行自我觀察。"
      "是這樣,那么這種自我觀察能起什么作用呢?"
      "你看到了,它能抵消其他的觀察者,維持量子態(tài)不坍縮。"
      "那么,這種自我觀察是如何進行的呢?"
      "那無疑是一種極其復雜的過程,恐怕我們無法想像。"
      "那么她還會那樣回來嗎?"我滿懷希望地問出了這個最關(guān)鍵的問題。
      "可能不會了。與宏聚變能量發(fā)生共振的實體,在共振完成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其存在的概率要大于毀滅態(tài),這就是我們能夠在聚變時看到那些概率云的緣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量子態(tài)將發(fā)生衰減,最后毀滅態(tài)將遠大于存在態(tài)。"
      -------------------------------------------------- ----
      
      劉慈欣的作品果然值得一讀,
      雖然他的人物刻畫弱了點,
      但是他的故事情節(jié)總是那么令人震憾和他在故事中展現(xiàn)的哲學思想總是能引人深思.
  •     下午又去看中醫(yī),醫(yī)生例行把脈看舌苔之后開始在病歷本上開藥。我問他覺得我是什么體質(zhì),他抬頭看了我一眼,給出的答案竟然與我在網(wǎng)上做的測試一模一樣。
      看著他拿著小稱,在寫滿中藥名的小柜子間穿梭抓藥,我聞著淡淡的藥香,牛膝、大黃、當歸、白芷茯苓、狗脊……這些名字實在是對我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想起前年暑假爸爸因闌尾炎住院的時候,為了看液和叫護士,有幾天我天天熬夜。午夜十二點過的時候在醫(yī)生的辦公室玩,看著墻上人體的掛圖入了迷。大半夜的,坐在那些年輕的實習醫(yī)生旁邊,看著拿著厚厚的醫(yī)書做筆記,寫病歷,“做醫(yī)生就是得不斷學習啊”,他們雖然累但個個精神抖擻,我與他們一樣幸福。
      是的,每次去醫(yī)院,不管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我心里都有一個聲音在反復的問自己,為什么我會學軟件?
      
      《球狀閃電》是前一段時間讀的了。當時除了作者筆下的林云很讓我折服,“宏電子”這個構(gòu)想使我驚嘆,但最撼動我的,莫過于文章開篇主人公爸爸說的那段話。
      “過一個美妙的人生并不難?!?br />   “你選一個公認的世界難題,最好是只用一張紙和一枝鉛筆的數(shù)學難題,比如哥德巴赫猜想或費爾馬大定理什么的,或連紙筆都不要的純自然哲學難題,比如宇宙的本源之類,投入全部身心鉆研,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不知不覺的專注中,一輩子也就過去了。人們常說的寄托,也就是這么回事?;蚴窍喾?,把掙錢作為唯一的目標,所有的時間都想著怎么掙,也不問掙來干什么用,到死的時候像葛朗臺一樣抱著一堆金幣說:啊,真暖和啊??”
      “所以,美妙人生的關(guān)鍵在于你能迷上什么東西。”
      
      我的球狀閃電呢?屬于我的球狀閃電又在哪里?
      
      大概是宅久了,整個人精神萎靡。在許多被漏掉的時間空隙——比如隨爸爸一起去菜市買菜,他俯身挑選的瞬間;或者是下午回家,正好碰上中學生放學,無數(shù)青春的面龐潮水般向我涌來的時刻;再或者是敲下這些字的現(xiàn)在,我腦子里都會冒出一個聲音:這一切有什么意義?生活有什么價值?
      生命總是在以某一種形式被消耗著。不管當下的你是幸?;蛲纯?,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過去了的,就讓一切都顯得毫無意義。
      pointless,meaningless,useless,worthless。
      
      昨天甚至去wiki了一下“虛無主義”,卻偶然的看見一段麥克白的臺詞:
      Out, out, brief candle! “熄滅吧,熄滅吧,短命的燭!”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人生不過是一個過路的影子”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一個在舞臺上指手劃腳的蹩腳藝人”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馬上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卻”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生命是傻瓜口中故事”
      Signifying nothing. (Act 5, Scene 5) “喧鬧無比,卻空無一物”
      當我發(fā)現(xiàn)自己能夠切身體會這段話的感情并且有窒息感的時候,我知道情況有些不對了。
      
      因為一直奉行著“過程不重要,結(jié)果最重要。”但是到頭來發(fā)現(xiàn),所謂的“結(jié)果”,只是意味著一個新的過程而已。就像那個富翁與漁夫的故事,“最后你賺了大錢,又能做什么呢?”漁夫問?!拔揖涂梢宰诤_吺娣臅裉柪玻 备晃痰靡獾幕卮?。漁夫笑了:“我現(xiàn)在不就已經(jīng)達到了這個目標嗎?”富翁說不出話來。
      因此擔心自己與富翁一樣,追求著所謂目標,卻忘了初心。
      
      而這一切的根源,大概也要歸于我沒能找到自己的球狀閃電吧?;蛘哒f找到了,但它不能賺錢,又太累,呵呵。
      我是對人體有著巨大的興趣的。太多的未知帶來無數(shù)的可能性。
      為什么要學軟件?前面已經(jīng)有無數(shù)的人做出了卓越的成果,我不過是啃食別人的殘渣。如同我現(xiàn)在偏愛自然風光勝過人文景點,什么語言、框架,都是別人吃剩了的東西,面對這一切我心里懷疑的聲音越來越強烈,不知道這些有什么好學的,所謂的創(chuàng)新也更難了,至少于我來說。因為我不喜歡,或者說,雖然感情可以培養(yǎng),但我不是一直在尋求一種本能嗎?
      
      但為自己的理想,不,或者說是愛好,喜歡的事,奉獻一生,也實在是太理想主義的想法了。
      
      本能論是不靠譜的。
  •      繼《三體》后我又讀了劉慈欣的《球狀閃電》,感覺其中還是有不少創(chuàng)意的,但有的地方卻是有點玩過頭了,即便是勉強解釋也難以自圓其說,并不想《三體》中那樣能夠諸多的創(chuàng)意完全包容進來,時時刻刻的給人以驚喜。
      
       先來談一下自己受到的一點啟發(fā),那就是又回到了本原的物理學。本原的物理學就是研究具體對象的,最原始的物理學是專門研究水、火、土、氣等等具體對象的;后來就把物理對象概括為物質(zhì),轉(zhuǎn)為研究力、熱、電、光等物質(zhì)的性質(zhì);再后來就引入數(shù)學工具轉(zhuǎn)為理論物理,變成了對各類物理模型的理論性研究?,F(xiàn)代物理主要就是理論性的,對具體對象的研究已經(jīng)變成了應(yīng)用物理的某個分支,這主要是因為至少宏觀世界中,可以研究的東西基本上都研究得差不多了,但小說中的球狀閃電卻是一個例外,作者把它解釋為宏世界中的電子,這樣就把它重新變成基礎(chǔ)物理研究的范疇了。
      
       作者還由此引入宏世界的量子效應(yīng),相當于把物理學家對量子力學所做的推測,以宏觀的形式放大給我們看,這無疑又是一個創(chuàng)見。在討論宏電子的量子力學作用時,作者說觀察者會帶來球狀閃電的塌縮變化,盡管它與常識相違背,但確實是量子力學中思想??勺髡哌€說可以利用這個影響來識別觀察者的存在,盡管這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即便可能的話也應(yīng)該通過對不同觀察者的影響效果疊加進行計算才是,不能像小說中所描繪得那樣簡單,看到塌縮態(tài)就說明云層還躲著未知的觀測者。從理論上來說,假若你在觀察的話,那么這個塌縮態(tài)可能就是你的觀察帶來的;假若你不在觀察的話,那么你又怎么會知道它處于塌縮態(tài)呢?就小說中的打靶情節(jié)而言,是通過靶子的事后作用來確認的,換句話說靶子實際上就充當?shù)挠^察者的角色。當然,我們可以像小說中提到的那樣解釋,說靶子的觀察精度沒有人或者攝像機那么強,因此算是稍微有點干擾效果,卻依然不足以保證最后的命中。
      
       假若小說只寫到這里,應(yīng)該說是相當完美的了,可作者就又借助量子力學的不確定形式,讓逝去的生命以幽靈的形式出現(xiàn),這無疑就是一大敗筆了。試問:那些受到球狀閃電攻擊的人是被宏電子的燒了灰了,還是轉(zhuǎn)化成宏量子狀態(tài)了呢?假若是前者的話,他們顯然不會變成類似幽靈的形式;假若是后者的話,那么那些白灰又是哪里來的呢?也許你會分辨說,宏電子的作用有選擇性,白灰都是由毛發(fā)之類無關(guān)緊要的東西燒出來的,人的肉體還是直接變成了量子狀態(tài)。可在序篇中作者的父母是直接被燒成雕像的,只有毛發(fā)變成灰的話,恐怕是不可能依然保持站立的狀態(tài),我想這個BUG應(yīng)該是沒辦法再修補的了。
      
       也許作者這么寫是想給讀者一點溫情,但卻不幸喪失的小說的嚴肅性,結(jié)果使得好好的硬科幻變成了鬼故事。即便是從文學角度來說,死者更能夠體現(xiàn)出未知世界的恐怖與對科學探索的嚴酷現(xiàn)實,使得這部硬科幻作品更具有感染力?。?br />   
  •   要不要研究一下為什么統(tǒng)治了整個銀河系創(chuàng)造出過超級人工智能連心理史學這么反人類的東西都發(fā)明出來了還能夠培養(yǎng)心理超能力的人類世界最高端的能源驅(qū)動方式是核裂變?
  •   每一篇科幻作品都有硬傷。
  •   據(jù)我所知觀測坍縮還沒有作為一個定理被承認吧,僅僅是一個解釋而已。那么科幻小說忽略并用自己的猜想代替之也是很正常的事。
  •   @Victor 量子測量是量子力學的公理之一。劉慈欣明顯是在引用量子測量里面的波包坍縮的概念 —— 只可惜他引用的不對。假如科幻作家想要自己另搞一套,那他做好說清楚我這個是超越了量子力學的新理論。否則,就會被當成民科 —— 物理學家之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很嚴苛實在是被民科們的郵件轟炸給搞煩了。
  •   作為一個一無所知卻對大劉在該書中圍繞球狀閃電展現(xiàn)的奇妙世界而頗感興趣的文科女,求樓主普及常識……作者在書中提到的那一套宏原子、宏電子等理論是確有其事么?樓主可了解球狀閃電的最新研究呢?
  •   @重璺 大劉這個選題很好,想法也很妙(球狀閃電是種基本粒子)。因為球狀閃電一直是大氣物理的一個未解之謎。主要原因是缺乏直接觀測證據(jù),而大量未必可重復的目擊證據(jù)無法作為直接科學研究的起點。2014年,蘭州西北師范大學的岑建勇等人可能首次拍攝到了球狀閃電及其光譜(參看http://journals.aps.org/prl/pdf/10.1103/PhysRevLett.112.035001)。一般來說,球狀閃電的起源一共有兩類解釋,一類認為是閃電(電?。┐驌舻孛鎸⑼寥览锏墓璧炔牧险舭l(fā)然后氧化燃燒形成的火球。另一類解釋認為閃電(電弧)電離空氣中的水、空氣等后由這些離子和閃電所提供的強電磁場構(gòu)成的可自持的等離子體球(劉慈欣的小說也提到了這種等離子體理論)。劉慈欣的宏觀粒子的理論當然不可能。因為這個能級上的宏觀粒子假如存在早就在實驗室觀測到了(50-80年代是粒子大發(fā)現(xiàn)的時代)。岑等人的光譜觀測支持第一種解釋。
  •   我也是最近看到關(guān)于中國科學家對球狀閃電最新觀測的新聞才對此深感好奇,然后就看到這篇小說了,謝謝樓主科普。
  •   樓主可能有點偏激了。大劉在后記里寫到他著重于構(gòu)造一個超脫空靈的故事而不是去刻意的接近事實,所以我猜他大概不是不懂,有可能是有意為之
  •   @Johnny.B.Goode : 假如劉慈欣的小說用『劉子力學』、『慈欣引力理論』、『偽時空場論』或其他任何杜撰的理論 —— 只要不冒用『量子力學』等物理理論之名詞,我都不會這么『偏激』。該因『量子力學』、『量子引力』、『廣義相對論』等物理理論有明確的含義,作者如果未理解這些理論很可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倘若著者有意為之,容易導致讀者不知到作者在說什么,則是差勁的作品。
  •   怎么說呢,可能我們喜歡大劉的這一類人大多數(shù)都屬于你說的對文字不敏感,對我們來說一個好的故事內(nèi)核才是最重要的,文字的上是技巧只要詞能達意即可
    你說的文字很好的文章,有時候我們反而讓我們受不了,
    當然我不能代表“我們”,但我真心覺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對文字那么敏感
  •   主要是覺得挺可惜的,科幻小說上面大劉是很有造詣的,但還不能稱為大師
  •   其實在我看來,你并不是宿命論者,宿命論者多少有點聽天由命的感覺,但是你并不是這樣,你更像是一個很好的接受者。那個番茄雞蛋還是黃瓜炒蛋的道理很簡單,如果今天只是炒蛋,你不會去選擇,你選擇番茄雞蛋,也許是因為你個人喜好,喜歡酸甜口感的番茄,又或者你進入到食堂第一眼看到了番茄炒蛋,你不抗拒番茄,不抗拒炒蛋,你很好的接受了兩者的混合,你也就湊合地吃了。不過我贊同你最后一句,世界本就是混沌的綜合體,兩眼所能見畢竟有限,而且廣度和深度都不夠,只有自己用心體會的世界才有真的屬于自己的愛恨情仇。
  •   你觀察它,它確定了狀態(tài),沒觀察,就無法確定狀態(tài),狀態(tài)是以概率的形式存在,可能這樣也可能那樣,但小說里寫的這點,個人感覺是存在問題的。特別是武器實驗那里很明顯,沒觀察,狀態(tài)就不確定?觀察了就打準了?這里應(yīng)該是不對的!
  •   同感`
  •   你沒觀察,只能說你作為觀察者不能確定它的狀態(tài),而不能說你不觀察,它的狀態(tài)就是隨機的。
    人類沒觀察宇宙的時候,難道宇宙就是隨機運行的?
  •   大家都忽略了其實作者設(shè)定它是有波粒二象性的,根據(jù)量子力學,確實是觀察能夠決定狀態(tài)如何的。這點不是想象YY,只不過是作者把這種特性嫁接到宏電子上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