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生的故事

出版時間:2005-2  出版社:四川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作者:[美] 特德·蔣  頁數(shù):273  譯者:王榮生 等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這本短篇集收錄了特德·蔣迄今為止發(fā)表的全部小說。  《你一生的故事》講述了人類與外星人的交流,著力于最基本的地方:語言。科幻小說界,從來沒有人把語言表現(xiàn)得如此細致而富有魅力。在作家筆下,外星人的語言仿佛是有生命的活物。出乎意料、卻又早已注定的結(jié)局給讀者以極大的沖擊。

作者簡介

  特德·蔣,美國華裔科幻作家。1967年出生于美國紐約州杰斐遜港,1989年畢業(yè)于布朗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現(xiàn)為一名自由職業(yè)者,為計算機程序撰寫文檔。少年時代起,特德就開始接觸科幻小說,并嘗試創(chuàng)作,向雜志投稿。從“號角”科幻寫作班畢業(yè)后,特德·蔣因處女作《巴比倫塔》一炮而紅,榮獲1990年星云獎最佳短篇小說獎。特德·蔣的產(chǎn)量不高,到目前為止發(fā)表的作品只有八篇,但它們都保持他特有的高水準,其中大部分入圍或獲得 “雨果”、“星云”等科幻大獎。 

書籍目錄

特德·蔣的八個世界
《巴比倫塔》是特德·蔣的處女作,榮獲1990年星云獎。特德·獎在《巴比倫塔》中用一連串令人驚嘆的細節(jié),舒展自如地將一座只能存在于想像世界中的通天塔永久地矗立于讀者心間。小說中恣肆張揚的想像,凝練傳神的語言,充分展現(xiàn)了人類想像力的奇?zhèn)ァ!栋捅葌愃愤€探討了好奇心對人類的左右。一代又一代,我們一直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探尋??茖W在突飛猛進,我們的狂妄在與日俱增,正如同那些努力鑿穿天底的工匠。特德·蔣在小說結(jié)尾給出了向上帝挑戰(zhàn)的結(jié)局,當然,更恰當?shù)刂v,這個結(jié)局只是我們作為人類一員自省的開始。
《你一生的故事》是一篇少見的以語言學為核心的科幻小說,榮獲1998年的星云獎和斯特金獎。對于那些熱衷于描寫地球人與外星人交往的科幻作家來說,智慧生物之間交流所必需的語言本是他們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但是很顯然,絕大多數(shù)作家都狡猾地回避了這個問題。在他們的故事中,語言障礙總是被一筆帶過:故事開始不久,他們就讓地球科學家拿著自動翻譯器出現(xiàn)在了外星人面前。
從語言學角度切入描寫兩種智慧生物的交流是對想像力的挑戰(zhàn)。科幻有史百余
年來,只有特德·蔣在應(yīng)對這種挑戰(zhàn)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赌阋簧墓适?br />》在將語言學的魅力表現(xiàn)到極致的同時,更奠定了特德·蔣科幻名家的地位。《你一生的故事》中的外星人被稱為“七肢桶”。七肢桶文字,頗有幾分像中國的象形文字,所不同的只是,七肢桶不是靠一個個具有獨立意義的字詞來表意,而是將所有需要表達的語意都統(tǒng)一在一個字內(nèi)。語意越是繁復(fù),這個字就越是復(fù)雜。
更奇妙的是七肢桶語言背后的感知世界的方式。那種方式與我們完全不同。我們依照前后順序感知世界,將各個事件之間的關(guān)系理解為因與果;而“七肢桶”則同時感知所有事件,過去、現(xiàn)在、未來在他們眼中沒有界線,恰如一本完整的史書,既可以先看“因”,也可以先看“果”。 這種感知世界的方式深深影響了故事的主人公(她受政府委托掌握七肢桶語言的過程,就是她感知世界的方式發(fā)生改變的過程),她因而洞悉了自己,以及她那個暫時還不存在的女兒的一生。雖然我們很明白這意味著什么,但是,當讀到“然后,突然間,我已經(jīng)在太平間。一個勤雜工掀開罩單,露出你的臉。我看見的是二十五歲時的你(她的女兒)”時,那種驚悚,還是讓我們猝不及防。小說獨具匠心地采用了第一人稱視角與第二人稱視角交替推進的手法,字里行間充溢著科幻小說特有的奇異感。讀者在感受七肢桶語言獨特魅力的同時,更感受到一種緣于宿命的憂傷:那憂傷融和著詩一般的意象,最終凝聚成女主人公的感嘆——“一瞥之下,過去與未來轟然同時并至,我的意識成為長達半個世紀的灰燼,時間未至已成灰。我的余生盡在其中。”
同《巴比倫塔》一樣,《地獄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和《七十二個字母》寫的都是一個完全由想像力創(chuàng)造的假想世界,前者榮獲2001年的雨果獎、星云獎和軌跡獎,后者榮獲2000年的日本科幻大獎。
《地獄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可謂別出心裁,是一篇以“點子”取勝的幻想小說杰作。小說講述了天使下凡在給人間帶來恩惠的同時,所引發(fā)的災(zāi)難與信仰沖擊;通過對尼爾宗教情感心路歷程的追尋,探討了愛與回報以及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仰的問題。這些探討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回想空間。
《七十二個字母》中的想像世界比《地獄是上帝不在的地方》更為奇特。那是一個以名字驅(qū)動一切的“魔法”世界,科學大師們通過命名賦予萬物以靈性。命名師是那個世界中最偉大的職業(yè),他們中的一員甚至已經(jīng)開始研究能夠自我“繁殖”的自動偶人的佳名。當然,這一研究被一個關(guān)乎人類種族存亡的問題所打斷,偉大的命名師必須先找出人類的佳名,讓人類繼續(xù)繁衍生息。
《除以零》也許是一篇令人費解的故事。它講述了一個女數(shù)學家科學信仰的崩潰,但給人的感覺卻好像是從數(shù)學問題的裂縫中對愛情生活的一次觀察。數(shù)學上,任何數(shù)字除以零都不會得出一個有意義的數(shù)來;而在愛情生活中,純粹的理性正如同數(shù)學中那個不可以作除數(shù)的“零”。
比較而言,《賞心悅目》是這本小說集中最平實的一篇,其故事核心是新發(fā)明“審美干擾鏡”所引起的社會反應(yīng),是一篇典型的反思型科幻小說。特德·蔣在這篇故事中提出的問題是:相貌歧視是否應(yīng)該或者可以用技術(shù)手段予以消滅?
在特德·蔣發(fā)表的八篇作品中,《人類科學之演變》是最特別的。從篇幅上看它只能算是一則小品,但在邏輯想像方面卻同樣極為出眾。特德·蔣仿佛是一位先知先覺者,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當科學發(fā)展到常人再也無法理解時的未來圖景。兩千字的短文,令人心生千般遐想。
《領(lǐng)悟》是特德·蔣作品中情節(jié)性最強的一篇。荷爾蒙K療法為我們的世界創(chuàng)造
了兩位超人。他們中的一個一心要重塑世界,而另一個卻只想利用自己超人的智慧探求宇宙的終極真理。他們最終狹路相逢,展開了一場生死決戰(zhàn)。特德·蔣對這場決戰(zhàn)的描寫想像超絕,激蕩心神,堪稱經(jīng)典——或許只有弗諾·文奇《真名實姓》中的超人爭霸才可與之媲美。《領(lǐng)悟》是對傳統(tǒng)的超人爭霸題材的一次超越。這超越源自于特德·蔣對他筆下的一位超人的引導(dǎo)。他讓這位神一樣的人物摒棄世俗欲求,走上科學探索之路,最大程度上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你一生的故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9條)

 
 

  •     
      
      如果知道最后會分開,還會牽手嗎?
      如果知道至親會死于登山事故,還會鼓勵她發(fā)掘這一天賦嗎?
      如果知道交流并不能帶來溝通,還會對話嗎?
      話語和行為可分為試探性的和儀式性的嗎?前者因不可知而行為,后者明知故為。
      
      當無意中洞悉了后來的細節(jié),可以如俄狄浦斯四處逃避而最后被命運裹挾,可以如寶玉似懂非懂??傊K將撲面而來流淌而過。
      
  •     有關(guān)自由意識和決定論的矛盾有很多,如何給決定論一個合理的解釋或給自由意識一個肯定性的回答?似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其實沒明白七爪怪的思維方式,正像我在看 酔步男 時對支撐它邏輯鏈條的基石的質(zhì)疑。
      其中一段讓我想起天涯上一個帖子,dasdas8452——自由意識就是沒有選擇,當你掌握所有的信息,就不會像蒼蠅一樣亂撞。熵值最低時你便獲得最大的自由,不必選擇的自由——你的一生清晰地在你眼前鋪展開來。
  •      《巴比倫塔》構(gòu)想了一個奇異的空中生活世界,在好奇心的驅(qū)動下,人們建造了通天之塔,在建造的過程中,人們形成了各種空中生活的場景,產(chǎn)生不一樣的價值觀,“如果一個人失足墮下,沒有人覺得特別難過,但如果掉下去的是一塊磚頭,砌磚的人會傷心得哭起來,因為換一塊磚需要一年時間?!边@比通天之塔還讓人著迷。結(jié)局出人意料,揭示上帝的大設(shè)計。
       《領(lǐng)悟》精彩在描述人的認知能力的境界。比電影《永無止境》更能把洞察力的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展現(xiàn)出來。變成超人的兩個人的對決精彩萬分,頗有大寫意的味道。這種精彩無法用《黑客帝國》中的尼莫和電腦人的雷霆萬鈞的打斗場面相比。文字構(gòu)建世界的魅力可見一斑。語言稱為超人的殺手锏。就像《七十二個字母》里的命名師,確定人類自我繁殖的個體編碼。
       《除以零》與其在說一個女數(shù)學家因為證明了數(shù)學的缺陷而崩潰,不若是說夫妻對相知相守的信念的崩潰,正如最后的標題9a=9b。而超短篇的《人類科學之演變》則對超人下的科學研究狀況進行了設(shè)想。
       《你一生的故事》采用了兩條線交錯并行的方式來敘述。一條是女主對女兒的回憶,正敘和倒敘結(jié)合。另一條是女主對外星人“七肢桶”的文字研究過程。女主探窺到外星文字的奧秘:“我發(fā)現(xiàn)自己仿佛進入了某種冥想狀態(tài)。在我的冥思中,前因與后果不再是各自獨立的兩個個體,而是交織在一起,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二者不可分割。觀念與觀念之間并不存在天生的、必然的排列順序,沒有所謂“思維之鏈”,循著一條固定的路線前進。在我的思維過程中,所有組成部分的重要性都是一樣的,沒有哪一個念頭具有優(yōu)先權(quán)。如果有優(yōu)先權(quán)這個說法,那么,所有組成部分都具有相同的優(yōu)先僅?!迸饔谩捌咧皡s發(fā)展成同步并舉式的意識模式”洞悉了女兒的宿命還是選擇了已知的命運“從一開始我就知道結(jié)局,我選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來的必經(jīng)之路?!睔埧釁s溫暖。
       《賞心悅目》是對人們青睞美貌之人的現(xiàn)象的逆襲,作者幻想出來審美干擾儀來消除人們的偏見,并在后記中標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如果今后真的出現(xiàn)了這篇小說中的審美干擾儀,我肯定會試一試”。
       《地獄是上帝不在的地方》極富哲學意味。到底我們是通過什么來對待信仰?特德蔣把天使下凡想象成了一種像打雷閃電的現(xiàn)象,而且天使下凡會給人們帶來或憂或喜的遭遇。特德蔣認為信仰是自己相信,因為信所以信,不是因為德行和上帝的神跡。好人并不一定有好報。
       特德蔣的幻想之花開得如此絢麗奪目,盡管不是鴻篇巨制,但構(gòu)建了一個個獨具想象力的場景,帶給我們諸多感悟和思考。
      
      歡迎訪問博客:http://buffet.blogbus.com/
      
  •     C:
      
      我總是在校園里看見那個火災(zāi)燒傷的男孩,和兩個患有白化病的女孩。每次看到他們,心里總充滿了同情與關(guān)懷,但生理上,卻很難對那樣的臉不作出排斥反應(yīng)。
      
      那個火災(zāi)燒傷的男孩子的臉,第一次見時,仿佛身處恐怖片中。在食堂的窗口打飯,如果看見了他,一中午的食欲都不見了。
      
      他身邊有時候會有同學相伴,一起走路,一起吃飯。每次我都覺得那個同學實在是太勇敢、太高尚了。換做自己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我相信那個男孩一定有一顆美好的心靈,但在那樣一張臉面前,我根本沒有勇氣抬頭,更何況走入他的心靈呢。
      
      白化病的女孩也很讓人同情。雖然一白遮百丑,可白成白化病那樣,須發(fā)、眉毛盡白就不是什么美麗,而是可怖了。她們好像總是只有那么幾件衣服,深色系,襯得肌膚更加慘白。最常是在電梯里見到,她們總是點外賣,可能是不喜歡去公眾場合吃飯吧。
      
      她們兩人并不認識。大概過得很孤獨。
      
      如果有了審美干擾鏡,對燒傷男孩和白化病女孩相貌的歧視應(yīng)該就會消除吧,那樣對他們真是太好了。我也會有勇氣和他們交往,并成為朋友的。
      
      E:
      
      似乎從來沒有人考慮過,審美干擾鏡將帶走多少審美的愉悅。
      
      似乎所有人都覺得,長相平庸的女孩對長相出眾的女孩所擁有的心情,只有嫉妒,只有覺得不公的憤懣。而審美干擾鏡可以改變這一切。
      
      可我卻要來否定這種想法。我是一個相貌平庸的人,但我非常喜歡那些長得漂亮的男生或女生。不帶任何嫉妒之心的喜歡,因為他們?nèi)缣焐癜愕娜菝步o了我巨大的審美愉悅,他們代表著一種更好的、更美的東西,造物主在制造他們時一定花了更多的心思,用了更好的技術(shù)。能夠欣賞到這樣高水準的造物,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難道你不覺得,在街道上和一個美女擦肩而過,如果她又對你微笑了一下,那么一整天都會被照亮嗎?
      
      至于嫉妒,這種情緒其實很好避免。很簡單,上帝非常公平,美貌的人通常智力平庸,或性格糟糕。所以他們也體會不到很多平凡人所擁有的樂趣。沒有什么值得嫉妒的,沒人要求他們頭腦也聰明起來,讀更多有深度的書,他們只要漂漂亮亮的展現(xiàn)著自己的美就好。
      
      社會各有分工。
      
      而今審美干擾鏡卻要把這種審美愉悅而剝奪,對此我十分反對。
      
      B:
      
      爭論的焦點總是集中在美麗的人和丑陋的人身上。他們一方面覺得自己的權(quán)利遭到了侵犯,另一方面覺得自己終于得到了公正對待。
      
      怎么沒人替大多數(shù)人,我是說,長相不上不下的普通人考慮一下呢?
      
      
      在這個世界上,他們本是活得最自如的一群人。與美麗的人們比起來可能會自慚形穢,但與丑陋的人相比還會覺得自己也不錯哩,由此而產(chǎn)生了一種平衡感。
      
      那你會說,如果有了審美干擾鏡,沒有了美丑之別的全社會都會進入這樣一種平衡,這不是很好嗎?
      
      可是不要忘了,這種平衡開始并不平衡,它也失衡過,它是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反復(fù)比較中,才艱難建立的。
      
      當你消弭了這一切的區(qū)別之后,連比照的參照物也將不復(fù)存在,大家都有著同樣一張面目——辨識度不高,平庸的面目。這樣的社會將會是一潭死水。
      
      我長得并不美,見過的人都會得出這種看法。但我的母親,我的男朋友都覺得我美極了,所以我也覺得我很美。每次看到鏡子中的自己,我都覺得很滿意。這樣不就足夠了嗎?說到底,美麗與否雖然也有外部標準,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屬于內(nèi)心的一種東西。它是無法用機械,從外部加以革除的。
      
      應(yīng)該治療和矯正的并不是人的眼睛,而是人的心靈。
      
  •     《巴比倫塔》
      
      有個叫“高度”的unsigned變量,
      一幫子geek想看看如果不停地增大這個變量的值能咋樣,
      結(jié)果最后溢出(overflow)了
      
      
      《72個字母》
      
      名字即代碼
      描述即生產(chǎn)
      主角發(fā)明了宏
      反而遭到了碼農(nóng)(雕塑師)協(xié)會的抵制
      
      能繁殖的名字
      就是能生產(chǎn)代碼的代碼
      人類的代碼次序變得越來越簡單
      簡單到最后已經(jīng)無法自己產(chǎn)生名字
      
      野心家想自己控制人類代碼的分發(fā)
      最后被一段Quine代碼所打敗
      
      《你一生的故事》
      
      在外星程序員的幫助下
      看破紅塵的女主角找到了自己的不動點
      
      
      
      
      
      
      
  •     讀一本杰作與讀一本劣作大不同,因為前者必不可少浸滿了作者本人的影子,連夜細細讀完此書的感覺如同與特德抵足而談?wù)?對他的個性,思路的習慣出發(fā)點與理論體系的建構(gòu)模式都了然如同老友.這是種奇妙的感覺.
      特德是個悲觀者, 略略偏右,思想的集中點在循環(huán),無始無終,自由意志與注定的沖突,他的文章里那種強烈的悲劇氛圍動人而又令人戰(zhàn)栗.實際上在幾乎每篇文中,都充斥著那種窮盡超人的時間精力與智慧去完成一件事最終失敗的索然與完成一個龐大計劃中途內(nèi)心隱隱的不安,特德一直在質(zhì)疑整個世界,可能會成功嗎?有值得相信的嗎?
      克萊因瓶結(jié)構(gòu)的巴別塔,全程神明袖手旁觀,人類悲壯而徒勞的完成巨大的計劃,建成的時刻塔沒有在上帝的怒火中坍塌,而將在之后漫長歲月里因人類的絕望和膩煩而荒廢,這是個巨大的reminder,時刻提醒人類的無力,徒勞與渺小.
      特德說: 如此一來,就知道上帝為什么沒有毀掉那塔了,為什么沒有因為人們努力越出為他們設(shè)定的界限而懲罰他們,因為再長的旅程也僅僅只能讓他們回到原來出發(fā)的地方。他們幾個世紀的辛勤勞作不會揭示出比他們所知道的更多的創(chuàng)造,他們最后所看到的只是上帝
      無比杰出的藝術(shù)才能。
      通過這種才能,上帝的存在才被指明,而又被隱藏起來。
      而人們就知道了他們應(yīng)該呆在應(yīng)該呆的地方。
      
      領(lǐng)悟中最吸引眼球的當然是另類方式的超人對決,而最有價值的是特德對格雷科達到不同層次頓悟了然狀態(tài)的描述,他盡力摒除了形而上的描述,努力描繪出那種狀態(tài),神奇而玄而又玄.但最能表示他心理他思想的,是格雷科做了什么,沒有做什么.
      格雷科最大的智慧不在于注射荷爾蒙后多出的知性力量與學習理解速度,而在于哪怕是在最開始也立刻選中了自己將走的道路,追求的目標并矢志不移,這是他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每次升級之后所得是內(nèi)心中因明悟了然而獲得的快感,而他的行為完全是在為終極明悟做的準備,他并沒停下來窮盡學問或是享受飆升的智力所帶來的快感,而是不停的在心智與體力上準備準備準備著,然后去搞藥,繼續(xù)升級.
      在臨門一腳的時候遭遇了雷諾茲,此處調(diào)和的可能并非為零,格雷科的想法是單純的不以世界與人類為意,獨善其身一意沖擊美與存在的極致,而雷諾茲只是忌憚格雷科的存在可能影響他的計劃,消除不安定因素而已.由于他們這種層次,想法永遠無法對對方保密,而戰(zhàn)斗的勝負把握始終五五開,因此存在互相制約達到博弈均衡的條件,格雷科在與雷諾茲的交流中獲得了知音的快感和最大程度的促進智力發(fā)揮的效果,無疑雷諾茲是他完成理想道路上最好的伙伴和催化劑,而雷諾茲懼怕的是格雷科破壞自己計劃,讓他留在自己身邊時刻監(jiān)視其行動即可消弭這一擔憂,而格雷科若心存歹意他也可第一時間察覺,彼時再戰(zhàn)不晚,比起戰(zhàn)斗的強大不確定性與辛苦達到如此超人等級心智被抹殺的后果,這點風險不值一哂.
      但是特德選擇戰(zhàn)個痛,因為格雷科注定徒勞,在抵達天堂的前一刻,一切努力與成就歸零.
      
      徒勞徒勞徒勞,特德這個悲觀的右狗在宿命與自由意志對立中永遠選擇宿命,努力不能得到回報在他書中與其說是現(xiàn)實存在的一種悲劇的可能不如說是常態(tài),例如地獄是上帝不在地方中的直言不諱,為什么約伯要得到報償,為什么一定要是大團圓的結(jié)局,為什么德行一定會得到回報呢?
      所以特德一定是天秤座,那種標志性的悲觀與對徒勞的懼怕讓他無數(shù)次的重復(fù)徒勞的故事,而同樣也只有天秤座,會對無所得的付出,不打算收到回報的付出欣然接受樂在其中,給予和付出只是習慣,只是做事方式與風格而已.
      所以比格雷科在領(lǐng)悟后一剎掛掉更可悲,尼爾在沐浴上帝之光后死去,靈魂升入天堂過程中詭異一頓,落入地獄,然后在全身心的信仰與上帝不在身邊的痛苦中被折磨著經(jīng)歷永生.
      這合乎特德的心理但是與這個故事的設(shè)定不同,另外尼爾的故事存在另一個危險的可能,這個可能在同名中篇,你一生的故事中體現(xiàn)的更加明顯.
      你一生的故事和附錄2的商人與煉金術(shù)士之門是這本書中的雙璧,而論及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的同樣瑰麗,你一生的故事毫無爭議的掄元.費爾馬最少時間律的變分原理本質(zhì)只是個幌子,最大的創(chuàng)舉在于,七肢桶語言文字體系,語言只是隨意的無順序要求的相關(guān)詞匯集,而文字體系結(jié)合了書法構(gòu)圖,會意語言與象形文字,并具備了了解這套文字書寫體系就可以同時洞察因果這樣的奇妙能力,而且,在具備這樣的能力以后,語言,文字乃至所發(fā)生過,將要發(fā)生的一切,都被剝離行為性,剝離實用性,變成最簡單的儀式性.而你一生的故事最巧妙之處就在于第一人稱主人公敘事的時間點!在最后一句出來之前,一切都在朦朧,最后一句出來之后,結(jié)構(gòu)轟然矗立,一切昭然若揭,那種驚人的震撼感如發(fā)生在此刻.
      好的科幻和壞的科幻嚴格來說都不應(yīng)該用科學理論來證偽,科學是一種宗教,這話的內(nèi)涵是科學與宗教所不能解釋的問題都是絕大多數(shù),那些信仰科學的理性與無所不能的人只是盲目,信仰的思路與本質(zhì)與相信上帝無所不能者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而科學看似比宗教理性的原因只是依照科學規(guī)律可分析可解釋的事件較多而已,而實際上,任何一件事,你都無法就其與宗教相關(guān)這個說法證偽!
      所以科幻重中之重是邏輯,如此看來,你一生的故事邏輯體系極為簡單明了,自由意志與宿命不兩立,在學會七肢桶文字以后,主人公具備了洞察因與果,了解過去未來一切事的能力,因而接受了一切,選擇了自己要走的路.
      我讀到這里時深深震撼,同樣深深不解,首先,究竟怎樣,才使得主角選擇認命,放棄拯救自己的女兒的生命呢?是因為掌握了七肢桶文字后的所得令她有了莫測的了然和無力感嗎?
      其次,如果女兒的死是果,是不可改變的,她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如果因果被設(shè)定為不可變更的點,而自由意志決定其中細節(jié)的話,什么是果呢?為什么他們是果呢?所謂理論,不應(yīng)該事無巨細一體均沾嗎?
      再次,她【選擇】了自己要走的路,這里當真沒有自由意志的存在嗎?
      最后!和尼爾一樣,她能明確的證明,自己不是被上帝之光,與七肢桶文字這樣奇妙的難以理解的東西洗腦了嗎?
      
      最后的商人和煉金術(shù)士之門是全書我最喜歡的一篇,標志性的特德,循環(huán)無休止與徒勞無功,劇情與文字不需要說了,讀到最后一篇,我已經(jīng)對特德充滿信心,除以零的結(jié)局甚至有了卡佛的味道,最厲害的作家是那種你看著他在莫名其妙的東寫西寫,卻莫名其妙的打動你震撼你,所以卡佛,亨利米勒等人讓我膜拜,而除以零的結(jié)尾同樣給了我這種感覺,戛然而止。
      我只想討論邏輯問題,時間穿越,過去的自己與未來自己相遇,這些都不是新鮮事情,我只是興趣濃重的想知道,這個循環(huán)的道理。
      年輕的哈桑到二十年后,年老的哈桑告訴他有財寶,年輕的哈桑挖到了財寶而富有,年老的哈桑是怎么知道的呢?因為他是年輕的哈桑長起來的,在他年輕的時候年老的哈桑告訴他有財寶,年輕的哈桑挖到了財寶而富有,如此循環(huán)。
      好比我拿著一根燒不完的火把去二十年后燃燒的這根火把上點燃了它,二十年后燃燒火把燃燒的原因是上一秒它在燃燒,以此類推,每一秒火把的燃燒都是因為上一秒的燃燒,但是,二十年前我的火把的燃燒卻是因為二十年后那只火把的燃燒,當循環(huán)連接起來時,這是一個自證的命題!
      但是真的沒有個點,讓這一切從無到有嗎?
      無論哈桑還是阿吉布,都有很多改變這個循環(huán)的方式,對年輕的自己做點不同的事情就可以了,但是他們都沒有,如果他們有呢?也許會坍塌,也許不會,但是那就不是特德了,因為一旦因與果被他確定,他是絕對不會讓自由意志對進程進行影響的。
      而更有趣的想法是,如果我找到了一根世間獨一無二的材料制成的火把,這支火把只能被這種材料燃燒時的火焰點燃,現(xiàn)在,我拿著火把去二十年后,那么,面對著兩種可能:
      1:二十年后的火把在燃燒,于是我成功點燃了火把,于是二十年后的火把燃燒
      2:二十年后的火把沒有燃燒,于是我沒有點燃火把,于是二十年后的火把不燃燒
      現(xiàn)在你們知道平行宇宙理論多么可愛,多么省事,多么把我們從邏輯困境中拯救出了吧。
      
      而這種循環(huán)理論不成立,平行宇宙理論成立的最有利例證,來自拉迪婭拯救哈桑的項鏈行動,具體細節(jié)自己看書去。
      如果,循環(huán)理論成立,二十年后的拉迪婭跑來把項鏈送給二十年前的自己,而根據(jù)特德設(shè)定,不同時間的相同物品或者人物相見不會引起坍縮,那么二十年前的拉迪婭就有了兩條,二十年后她也有了兩條,然后再跑回二十年前把這兩條送給二十年前的自己,二十年前的自己有了四條,以此類推。
      還用什么二十年前啊?如果我有個時間間隔合適的門,就可以來回刷物品刷錢,使之按照指數(shù)倍增長,按照循環(huán)理論,這種遞增機制完全沒有問題。
      
      不過這又能怎樣呢,這個故事本身的凄愴與感人,這本書本身的水準,已經(jīng)遠凌駕于科幻之上,直指人心,直指本性,這是特德唯一一本書,已經(jīng)跳出科幻,成為一代宗師,而單論科幻,又有哪本的設(shè)定全然無懈可擊呢?
      我是那么的喜歡特德,喜歡這個悲觀的右狗,即使我不太贊成他的因果論與自由意志無用論,也更傾向于時間片-平行宇宙理論,但是我知道,我很了然,特德是那種你可以和他一起真情朗誦詩句的人,雖然他按年紀來說是我的父輩:
      我用盡所有的努力,只完成普通的生活……….
      
      如是
      
  •     如果我們通過眼睛可以直接讀懂二維碼,不就行了嗎?
      當然,他們的文字比二維碼還要復(fù)雜,應(yīng)該還包含了這個黑白點之間的關(guān)系,而且不僅僅是黑白點,還有很多各種“點”,甚至可以是各種顏色,或者其他屬性,
      用一張畫來表示也是可以的,他們的一張畫甚至可以表達整個文明。
  •     接觸特德 蔣起于百度百科上的那段介紹,想起10年讀過的《圖靈蘋果》,當時就對其中小鷹人三十幾階的語言復(fù)雜性很是著迷。語言是文明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至少承載著思考的大部分,且單是它本身便有著無窮的魅力(不禁想到鼠疫中格朗對用詞略顯病態(tài)的要求)。所了解的人類的語言像漢語與英語,大致都是相通的,而不同的語言究竟可以相差到何種程度?
      七肢桶的語言,由書面與聲音兩種截然不同的構(gòu)成,尤其是書面文字,將一句話完整的語義寫成一個文字,沒有先后和時序。
      故事由第二人稱來寫,集現(xiàn)在,將來,過去式為一體。
      未讀之前看了前言,對故事大致有了了解。后來十分后悔,劇透大大縮減了初讀時的興奮與震撼。但即便如此,讀到結(jié)尾才恍然:過去與未來轟然同時并至,一切盡收眼底,人生的幾十年如同灰燼一樣已燃盡成型,而“我”依然選擇沿已定之路緩緩走下去——作為一個語言學家,在研究地外文明“七只桶”的語言文字之后,“我”洞悉了它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沒有因果順序,一切并行而至,同時也知曉了自己的命運。于是在有女兒之前的那一晚,“我”以第二人稱向女兒講述過去,現(xiàn)在以及將來要發(fā)生的事情,要經(jīng)歷撫養(yǎng)女兒的快樂,經(jīng)歷離婚,并最后在女兒二十五歲時永遠的失去她,即使提前通曉了自己的命運之書,這樣的人生,也要依之而行。
      文章?lián)]之不去的憂郁之感源于無法抗拒的宿命。這樣的風格與敘事方式與《泰克引擎》十分相似,沒有查到兩篇小說誰先誰后,第二人稱與過去現(xiàn)在將來時態(tài)的運用讓它們都有一種別樣的感覺,如同歌中所唱:you win a while, and then it is done。一切已定,在殘酷的命運面前,有一種悲劇性的美。
      
      特德 蔣的幻想世界, 是秩序嚴謹?shù)纳衩赝鯂?,這篇也毫不例外。
  •     《你一生的故事》是個短篇小說集,里面大多數(shù)故事我都給四星,有幾個極短的故事給三星,為什么總共打五星(其實是四星半),主要還是《除以零》和《你一生的故事》這兩篇小說太出色了。
      
      整本書都不像其他科幻類小說那么科幻,比如具有宏大場景以及硬朗的科幻風格的史詩級小說《三體》,又比如描寫歷史的《基地》系列,再比如...好吧,沒有了,我看科幻小說不多。這本書更多的是帶有一些奇幻色彩的故事,描述一些人生的感悟與對世界的認知。
      
      《你一生的故事》描述的是一個語言學家受命于政府,與外星人交流學習研究外星人語言的故事。外星人在小說中叫“七肢桶”,他們有兩種語言,一種是口頭語言,一種是書面語言。我們的社會,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是同一種,我們通常想問題時都是用我們唯一的語言在腦袋中思考。對于“七肢桶”來說,他們使用書面語言思考,使用另外一種語言表達。故事中,在主人公的漫長交流研究之后,主人公慢慢的掌握了“七肢桶”的書面語言并能夠在大腦中使用這種書面語言思考,最終她發(fā)現(xiàn)這種書面語言的高效性以及不可思議的對未來的認知能力,當她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能夠認知未來的時候,她也就知道了她的女兒一生所發(fā)生的故事。
      
      《你一生的故事》中描述清楚了學習掌握了一種外語的關(guān)鍵性標志——使用外語思考,這當然是語言學習的終極。故事的更重要表達的是已經(jīng)能夠認知未來之后,人生的感受。小說中的“七肢桶”跟主人公交流的時候并沒有任何的抵觸,而是非常配合,為什么會那么配合呢?其實“七肢桶”是已經(jīng)能夠認知到未來,覺得配合只是符合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也就是演這么一場戲,也就是說“七肢桶”演都要演給主人公看。這就正好合了很多人認為的“人生就是一場戲”的觀點。確實,我們沒有認知未來的能力,但是當我們發(fā)現(xiàn)社會的很多規(guī)律之后,迫于這個社會的種種不可改變的事情,你只能服從,只能去適應(yīng),當然很多理想主義者(包括我),在掙扎過后最終認輸(其實我還沒有)。我最近也覺得有些事情卻是無法改變,我現(xiàn)在的心態(tài)就是:我演都要演給他們看。這又像是《百年孤獨》中的布恩迪亞家族中的每一個人一樣,不管他們多么反抗,他們最終都明白了孤獨是什么。孤獨是多年以后奮力掙扎的突然醒悟; 孤獨是多年以后看破一切的心如止水; 孤獨是多年以后擺脫不了的命中注定。的確,有些事情命中注定,不可改變,我最近越來越認知到這種不可改變性。盡管如此,我還是在奮力的掙扎,就算不能扭轉(zhuǎn)方向,我還是想要去嘗試。就像《悟空傳》中的孫悟空和唐僧,把自己的生生世世都搭上去,試圖去改變根本不能改變的世界,這就像是人生的一種使命,也算是一種命中注定,命中注定奮力掙扎過后的不可改變。這也是另外一個故事《地獄是上帝不在的地方》中,不管天使做的事情正確與否,你都只能認了一樣。
      
      《除以零》是描寫一個數(shù)學家研究數(shù)學的一致性問題之后,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不具備一致性后而瘋狂的故事。什么是數(shù)學的一致性,簡單的說,就是數(shù)學獨立與我們這個宇宙而存在,數(shù)學的任何東西都不依賴于物理世界的東西。這個故事的科學想法很符合我對科學的一種淺顯認識。很多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中都強調(diào)數(shù)學是通用的,數(shù)學是任何人(包括外星人)都能明白的一種“語言”,也存在很多描寫通過發(fā)射電磁波與外星人通信的科幻小說與電影。我一直存在一個疑問,我們通常把電磁波的波峰和波谷表示我們數(shù)學上的二進制的1和0,但是問題是外星人是否也會這樣表示呢,他們的數(shù)學也許根本就沒有二進制、十進制等各種進制,就算有二進制,那他們也不見得會使用波峰和波谷來表示1和0了,那這就根本談不上理解電磁波信號的含義了。其實我一直覺得我們的數(shù)學就是我們對這個物力宇宙的一種抽象,當然對數(shù)學沒啥研究,純粹個人理解。
      
      第一次寫書評,不知道怎么結(jié)尾,那就宣揚一下我的價值觀吧:人類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認知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就讓我們?nèi)フJ知和改造這個世界吧!誰能告訴我宇宙之外是什么,我這一生也就夠了。啊哈哈!
  •     這篇科幻小說很特別,作者沒有談什么外星科技和軼事,談的是最根本的:外星生物的語言以及這背后的世界觀。
      與人類單一的語言系統(tǒng)不同,外星生物有兩個,口語的和書面的分屬不同的語言系統(tǒng)。
      局限于口頭的發(fā)音的次序性,外星生物的口語系統(tǒng)與人類一樣,都是線性的,也就是一句一句的表達。
      但是它們的書寫系統(tǒng)對于人類來說是完全混沌的一團麻。它們把各種有意義的字(符號)根據(jù)語境組成在一起。一句話,一篇文章,一本書,在我們看來都是混亂的各種符號雜糅在一起,只是面積不同而已。
      
      關(guān)鍵就在這里,這樣的書面語言系統(tǒng),注定了它們可以從任意一個地方讀起,然后像墨水一樣擴展開,直到讀完整個圖形。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它們寫任何東西之前,必然已經(jīng)知道整個圖形。
      再細想下去,可以推斷,對它們來說,過程是不重要的,因為做任何事情之前,它們已經(jīng)知道了或者決定了結(jié)局。
      
      事實上,這就是它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比如,光線進入水中折射這個現(xiàn)象,人類是從光的直線傳播以及光速在真空不變性出發(fā),用到折射率等知識才能解釋光為什么會折射。而在外星人看來這是最基本的無需解釋的現(xiàn)象,因為光只有沿這條路線才是用時最短的。
      
      注意“用時最短”,只有我們知道起始點和終點的時候,我們才能說從這里到那里怎樣“用時最短”。也就是說,在外星人看來,任何光線射出前,它們已經(jīng)知道光的目的地在哪里。
      所以,它們是先知的,它們關(guān)注的只是“最大化”或“最小化”的目的(光線最短時間到達),而不管這其中的過程(折射)。
      
      以下是扯淡:
      我突然想到一句話:人,永遠只能是目的,而不能是手段。
      如果把某項無比偉光正的事業(yè)當作目的的話,那么人就成了這過程中無足輕重的手段。上個世紀的紅色恐怖都因這產(chǎn)生,所以之后,“人,永遠只能是目的,而不能是手段”這句話成了文明世界的共識,胡主席說的以人為本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提出的。
      
      
  •      特德·蔣用他令人驚奇的想象力進行著一個個永恒的思考,如果是這是科幻作者的基本功的話,那栩栩如生的細節(jié)描寫和多種敘事手法則可以媲美主流文學作家。他的主題也與一般科幻作家不一樣,經(jīng)常進入意識的層面去探索,而不僅僅是天馬行空的場面和情節(jié)。
      
       《巴比倫塔》,一個通向天堂之塔,人類在好奇心和欲望的指引之下,打開了天堂水庫,最終卻發(fā)現(xiàn)自己又回到了地面,上帝永遠不會讓人類知道他住在哪,給人創(chuàng)造的世界其實是一個卷筒,上下連接,上帝就讓人們在這里來來去去,永遠保持著希望和目標,就算到了盡頭也只是到了原地。
       這里面透露著人類悲劇性的根源,那就是欲望和孤獨,對真理的追尋或不存在事物的探索都來源于此,到最后可能一無所得,但充滿了夢想的人生又是美好的。
       作者對這個世界的描寫令人驚奇,他說“人們用一個雕刻有符合的滾筒滾過一塊柔軟的泥板,滾筒就在上面形成了一幅圖畫印。符合可能出現(xiàn)在泥板相反的兩端,但他們在滾筒上卻是肩并肩的排列。人們把天堂和地獄看成一張泥板相反的兩頭,中間是天空和星星。然后,世界以某種奇異的方式卷起來了,天堂與地球就成了滾筒上兩個并列的符號?!边@種科幻形象太深入人心了。
      
       《你一生的故事》,確實是少有的關(guān)注外星人語言的作品,怎么描述外星人的語言?想必大部分科幻作家都會感到困難,所以他們省略了,但蔣以他的語言學知識,融合物理定律,想象構(gòu)造出了一個令人難忘的外星人語言形象,而語言透露著思維。
       七肢桶的語言是并列式的,一個字可以通過變形表達很多意思,如“聽”,弧度變了一下,就表達了“清楚地聽”這個意思。而最重要的是,通過語言,他想象了外星人的思維!在以往的科幻作品中,外星人要么是很低端的那種,地上爬的,根本沒有思維,像邪惡的蟲子。要么就是像人一樣思考的,或者干脆干出一些奇怪的事,讓人來推測,但蔣卻直接描述了他們的思維!一般人是不敢這么去寫的。
       他通過費爾馬定理這樣的變分定律來說明七肢桶的目的導(dǎo)向思維。這使得他們能看到未來,但看到未來意味著自由意志的實效,我們能自由選擇,這是自由意志,但看到了未來,我們就無法自由選擇了,這個悖論難以解答。如果一切都被確定好了,人生什么意義?外星人相信宿命論嗎?在我看來,人類社會的終點很確定,那就是滅亡,但這不能保證我們不去做什么改變吧
       我是這么想的,也許我們的終點已經(jīng)確定,但細節(jié)沒有確定,我們可以選擇,這樣一來問題就解決了。
       平行敘事的手法也很好,看到了沒出生的孩子的一生,與被七肢桶思維同化的過程交叉敘事,相得益彰。
  •      在過去我有一個偏見,那就是覺得科幻小說中總是要出現(xiàn)一些奇奇怪怪的外星人,還有擁有各種稀奇古怪名字的高科技武器,他們要和地球人因為種種原因而來一場或多場大戰(zhàn)。我覺得這樣才好看。
      
       但我錯了。
      
       過去我讀過的科幻小說并不多,現(xiàn)在也沒讀過幾本,但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不少科幻小說的主題并不在戰(zhàn)爭,更多的人試圖思考的是社會以及人性。這也許是因為科技會發(fā)展,但人類的社會和人性卻很難有巨大的改變,有些小說是借古諷今,那么科幻小說在某些作家眼里恐怕就是借技諷今了。
      
       這次讀特德·姜的這本短篇集《你一生的故事》也是源于一個偶然。他的小說就并不突出對于科技的描繪,而將重點放在對人性的考究上,其中以《你一生的故事》和《賞心悅目》為最。下面就分篇來談?wù)劇?br />   
      《巴比倫塔》
      
       對于圣經(jīng)里的經(jīng)典故事的全新詮釋。故事中的人們一直在畏懼上帝的懲罰,但他們還是在無限增高的巴比倫塔上生活工作,只為有一天能接觸到天堂的穹頂,他們把這種行為視為是一種對上帝表達自己虔誠的方式,但誰又知道他們真正的心思呢?圣經(jīng)中的說法也可以解釋通,凡人試圖接觸上帝的天堂本身就是種傲慢,做出與自己身份不相稱的行為從來都是種罪。而且假如人類可以做到只有神才能做到的事情,那么神也就不再是神,甚至連普通人都不如,我們已經(jīng)見慣了被拉下神壇的神,他們的下場往往并不比被燒死的女巫愉快。
      
       但是上帝在故事里并未出現(xiàn),事實上上帝從未在本書中出現(xiàn)過。面對天堂的穹頂,凡人們雖然戰(zhàn)戰(zhàn)兢兢,但還是抓起了鑿洞的工具。直到最后人們終于在坑道中被無盡的水洗刷,以為自己就要死掉的時候才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回到了塔底,是的,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多年,主角又回到了多年前自己初到巴比倫時到過的地方,但是他知道從此以后一切都將不同了。也許他沒見過上帝,但他以后的日子恐怕都將在對上帝的敬畏中度過。有時候你確實會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是否真的存在根本毫不重要,事實上關(guān)鍵的僅僅是你是否認為他存在。在這里信念的力量超過了現(xiàn)實。上帝不需要費力地變亂人們的語言,只需一個小小的空間門,就會讓人們永遠對他敬畏下去,直到人們也知道空間門的制作方法為止。
      
      另外不要討論巴比倫塔的材質(zhì)以及建造技術(shù)還有材料的來源了吧……
      
      《你一生的故事》
      
       對于七枝桶來說是不存在過去與未來的,在他們的思維里過去未來是并行的。這對人類來說根本無法理解,因為預(yù)知未來對人類來說是不可想象的,那是超能力的一種,而對七枝桶來說預(yù)知未來并不比人類知道自己一小時前在干什么更困難。七枝桶的神秘來訪到底是基于何種原因在文中并沒有表明,但由于他們的來訪而開始研究七枝桶文字的女研究員卻因為學會了他們的文字而擁有了感知未來的能力。文中采用了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交互使用的方式,第一人稱的敘述是主角“我”的故事,而第二人稱則是敘述主角未出生的女兒“你”的故事,“我”與“你”的故事交錯出現(xiàn),其中以邏輯為線索,而不以時間為線索,所以故事中的時間線并不是統(tǒng)一的。不過故事其實也沒什么復(fù)雜的,基本就是:“我”受命與另一個科學家一同搭檔研究七枝桶語言,研究取得重大發(fā)現(xiàn),“我”習得七枝桶文字,獲得感知未來的能力,七枝桶神秘離去,“我”與科學家結(jié)婚,生孩子,孩子的故事,離婚,孩子的故事,孩子死亡。作品的真正時間應(yīng)該是“我”與丈夫決定要一個孩子的那個夜晚,這是在結(jié)尾表明的,所以整篇故事是混雜了對過去和對未來的“回憶”。雖然對未來回憶這個說法很奇怪,但對于已經(jīng)擁有七枝桶思維的主角來說這又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摹?br />   
       人類與七枝桶的思維方式不同決定了兩者的科技發(fā)展并不相同,甚至可以說雙方的科技樹是相反的,我們認為艱深的技術(shù)理論對他們來說是入門級的。因為人類很難同時拋開時間去理解什么東西,而對于七枝桶來說一切都是可以預(yù)見,所以他們的行為對人類來說多了一股宿命論的味道。這里提到宿命論,后面有一篇故事還會提到這個,人類是傲嬌的,在很多時候無法接受一些事實,因為他們覺得某些事實會傷害到他們脆弱的自尊心。比如假如你的一切行為都是既定的,我覺得那并不構(gòu)成什么威脅,事實上從宇宙角度來說這確實是可以理解的。每顆星星都在按著一定的規(guī)律運行著,只要你知道足夠的數(shù)據(jù),你可以知道什么時候哪一顆星星會爆炸,它的碎片又會飛向何處,碎片又可以砸死誰,這些只要有足夠的數(shù)據(jù)支撐都是可以預(yù)見的。你甚至可以認為假如宇宙最初真的是因為上帝推了一下才開始運轉(zhuǎn)的話,那么在既定的規(guī)律之下,數(shù)萬年甚至數(shù)億年之后的情況都是可以遇見的,這就和在電腦里運行模擬數(shù)據(jù)一樣,只要給出足夠的參數(shù),一切都是可以遇見的。假如這就是宿命論,我覺得并不難接受。人類無法接受的恐怕是自己的命運被自己以外的智慧生物操控吧,就像一個小說家寫的劇本,或者是一個游戲里的人物。但也沒什么難以接受的,假如真是這樣,那么別扭的性格也是設(shè)定之一,你的不滿也是宿命之一。
      
      《七十二個字母》
      
      很精妙的設(shè)定,有時候一個故事?lián)碛幸粋€優(yōu)秀的設(shè)定就足夠支撐起整篇文章。
      
      這個故事中的世界里所使用的技術(shù)力是“名字”,命名師就相當于是我們的科學家,他們研究各種各樣的名字放在各種各樣的地方使用。直到最后他們面對一個最為艱巨的問題:他們需要給人類命名,否則人類遲早會死于生殖力不足。
      
      最后主角們找到了突破點,也就是讓人類的名字擁有類似于自我復(fù)制的能力,這樣后代就會不斷產(chǎn)生,而無需額外思考了。最后是自我增值式的邏輯思維拯救了人類,不是嗎?
      
      《前路迢迢》
      
      自由意志與宿命論也許并不是對立的。
      
      《除以零》
      
      假如一個數(shù)學家證明了數(shù)學毫無價值他的信仰會崩潰嗎?假如他的信仰是數(shù)學的話,那么他也許真的會崩潰吧。有些人覺得自己沒有信仰,事實上人不可能沒有信仰,人就是一個杯子,總會裝上一些東西,也許是一杯美酒,或者是一杯可樂,我比較喜歡一杯清水,當然也不排除有人是一杯地溝油,至于其他更惡心的東西,你們可以自行想象。
      
      我不知道人類的邏輯是否有一些關(guān)鍵的漏洞,但是據(jù)說真的有一些邏輯悖論可以把人逼瘋。就像你可以給電腦輸入一個無解的回路讓它自己燒壞自己一樣,但我覺得人類恐怕沒電腦那么單純,不過總有些問題我們只能切到后臺,而不能徹底關(guān)閉的。人腦畢竟不是電腦,沒有拔掉插頭那么簡單。關(guān)鍵是你如何才能找到一個人的軟肋,畢竟人類的偽裝要比電腦復(fù)雜的多,科學家的軟肋也許是對上帝的信仰,神學家的軟肋也許是邏輯,而有些人也許根本無法理解這種高端的東西,他們的腦袋自動屏蔽了太過復(fù)雜的問題。
      
      《地獄是上帝不存在的地方》
      
      如果“天使”只是一種自然災(zāi)害,天堂與地獄只是每個生命必然會去的地方,但并不清楚每個靈魂怎樣才會去天堂或地獄,你該如何選擇?我想這篇文章給出了一個不錯的答案。
      
      好人未必有善報,而惡人也未必就得不到善報。這個世界假如真的是有嚴密規(guī)則的,那么我認為這個規(guī)則也僅僅是物理層次的,而非道德層次的,因為對世界來說道德根本不存在。畢竟道德只是人類自己約定俗成的東西。
      
      《賞心悅目》
      
      這篇有個副標題《審美干擾鏡提案風波紀實》。
      
      事實上我覺得這篇是整本書里內(nèi)涵最為深邃的一篇。它提出了一個問題:假如我們可以使用技術(shù)手段屏蔽掉相貌歧視的可能性,那么我們是否有必要將這個技術(shù)推及到各個地方?
      
      我覺得沒必要。
      
      首先這可能剝奪掉美貌人士的某些權(quán)力,是的,也許這些權(quán)力是所謂的特權(quán),但并不能因為保護丑陋者的權(quán)力而采用可能剝奪掉美貌者權(quán)力的提案,不論美貌還是丑陋,事實上都是平等的。而傾向于丑陋,事實也就是歧視美貌不是嗎?
      
      其次歧視并不單單是相貌。事實上我們都知道,歧視無處不在。有人試圖以相貌為一個切入點來做出巨大的改革,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有野心的想法,但考慮到歧視恐怕是人類的本性之一,所以我覺得這并不容易實現(xiàn)。人類總是善于找出自己與他人的不同,然后互相對立起來。相貌不再是歧視的關(guān)鍵,那么下一個可能就是出生地,出生時間,血型,身高,智商之類的,實際上現(xiàn)在這些東西都已經(jīng)可以被當成歧視的理由了,那么只去掉一個相貌,又會有什么改變呢?
      
      最后有時反對并不意味著簡單的反對。故事中關(guān)于是否使用審美干擾器,贊成與反對雙方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但在后面你會看到某個廣告公司通過技術(shù)手段增強了自己演說者的煽動力,從而使很多人失去了判斷力,而選擇了支持他們,也就是反對使用審美干擾鏡。這個行為在曝光后導(dǎo)致很多人轉(zhuǎn)而支持審美干擾鏡,他們無法忍受自己的判斷被他人的技術(shù)手段所輕易左右,但實際情況是,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是否被人當槍使。也許你覺得自己的義憤填膺或理智矜持都是出于自我意志,但假如有人告訴你他們可以輕易讓你產(chǎn)生這種“我在為自己做主”的幻覺呢?即使沒有那種技術(shù)力,現(xiàn)在也有很多類似的替代品,而且很多方法還無毒無害,只需要在你腦袋里安一個小小的開關(guān),任何人都無法發(fā)現(xiàn)你只會在特定問題上才會被左右,這并不是什么不可實現(xiàn)的問題。而且民意真的很重要嗎?多少時候我們覺得自己的聲音應(yīng)該被考慮,最后卻只是發(fā)現(xiàn)根本沒人在乎你的選擇?那種感覺自己只是一個螻蟻的感覺是否每個人都有過?“權(quán)力”這種怪物并非人力可以駕馭,但偏偏有人認為自己就是權(quán)力的化身,他們覺得自己可以控制民意,對于反對的聲音可以視而不見。在某些情況下確實如此,那么你又有什么反對的籌碼呢?是的,多少時候我們都需要籌碼。蝙蝠俠為什么要留下滿滿一屋子的氪石?我想答案可以有很多很多。
      
      《領(lǐng)悟》
      
      這篇小說讓我想起了《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短時間擁有超越人類極限的智慧我覺得并不是什么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文中的兩個因為治療而獲得超級智力的人好像都沒有思考過這一點,主角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渴望窺見宇宙間一切的奧秘。而另一個超級智力的擁有者則希望徹底改變?nèi)祟惿鐣?。這一篇的故事我不是很喜歡,因為有《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珠玉在前。至于使用超級智力改造人類社會,我是持悲觀態(tài)度的,我覺得當務(wù)之急是這個超級智慧擁有者最好還擁有超級道德,超級演說力,無限生命,否則也和其他生命沒有什么區(qū)別,都是過客罷了。萬世帝國永遠只是夢想。
      
      《人類科學之演變》
      
      人類對超越自己的動物是恐懼而憎恨的,“超人”與正常人之間的戰(zhàn)爭在所難免。
      
      《商人與煉金術(shù)士之門》
      
      有時候你無法改變過去,但你至少能聽到一句讓你感恩至今的話語,只因你早回來了一小會。
      
      至于某些人的發(fā)達必須要通過時間旅行的介入才能達到,就不要去考慮到底是誰第一個發(fā)現(xiàn)那塊石頭下面有財寶了。無限世界導(dǎo)致了你根本無法理解某些真相。
  •     有些作家很善于提出問題,卻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他們的故事讓你意識到這些陰暗面,卻給不出一個答案,只是讓你變得更加憂郁。相比之下,特德蔣或許也沒給他的問題做一個明確的答復(fù),但你能夠看見他在努力思考,從每一個角度分析這個問題,力求把問題解釋的透徹。而他也真的都解釋的很透徹,從淺到深,方方面面他都替你想到了,說明了。不必再就他的問題想更多,再想,也都是他想過的,說過的。
      而他擁有如此如此絢爛的想象力!真要閃瞎我的眼睛了。他又有如此精湛的講述技巧,總是把驚人的故事不動聲色的講出來,那種舉重若輕的派頭真是迷死個人!
      ps. 《72個字母》里的名字,我起先覺得其原型大概是類似計算機程序的東西,后來涉及到人類,又想到根本就是基因?;蛟S斯特雷頓他們是我們古老的祖先,在他們滅絕之前終于得出了那個不朽的真名。
      
  •     《巴比倫塔》構(gòu)想了一個奇異的空中生活世界,在好奇心的驅(qū)動下,人們建造了通天之塔,在建造的過程中,人們形成了各種空中生活的場景,產(chǎn)生不一樣的價值觀,“如果一個人失足墮下,沒有人覺得特別難過,但如果掉下去的是一塊磚頭,砌磚的人會傷心得哭起來,因為換一塊磚需要一年時間?!边@比通天之塔還讓人著迷。結(jié)局出人意料,揭示上帝的大設(shè)計。
       《領(lǐng)悟》精彩在描述人的認知能力的境界。比電影《永無止境》更能把洞察力的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展現(xiàn)出來。變成超人的兩個人的對決精彩萬分,頗有大寫意的味道。這種精彩無法用《黑客帝國》中的尼莫和電腦人的雷霆萬鈞的打斗場面相比。文字構(gòu)建世界的魅力可見一斑。語言稱為超人的殺手锏。就像《七十二個字母》里的命名師,確定人類自我繁殖的個體編碼。
       《除以零》與其在說一個女數(shù)學家因為證明了數(shù)學的缺陷而崩潰,不若是說夫妻對相知相守的信念的崩潰,正如最后的標題9a=9b。而超短篇的《人類科學之演變》則對超人下的科學研究狀況進行了設(shè)想。
       《你一生的故事》采用了兩條線交錯并行的方式來敘述。一條是女主對女兒的回憶,正敘和倒敘結(jié)合。另一條是女主對外星人“七肢桶”的文字研究過程。女主探窺到外星文字的奧秘:“我發(fā)現(xiàn)自己仿佛進入了某種冥想狀態(tài)。在我的冥思中,前因與后果不再是各自獨立的兩個個體,而是交織在一起,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二者不可分割。觀念與觀念之間并不存在天生的、必然的排列順序,沒有所謂“思維之鏈”,循著一條固定的路線前進。在我的思維過程中,所有組成部分的重要性都是一樣的,沒有哪一個念頭具有優(yōu)先權(quán)。如果有優(yōu)先權(quán)這個說法,那么,所有組成部分都具有相同的優(yōu)先僅?!迸饔谩捌咧皡s發(fā)展成同步并舉式的意識模式”洞悉了女兒的宿命還是選擇了已知的命運“從一開始我就知道結(jié)局,我選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就是未來的必經(jīng)之路?!睔埧釁s溫暖。
       《賞心悅目》是對人們青睞美貌之人的現(xiàn)象的逆襲,作者幻想出來審美干擾儀來消除人們的偏見,并在后記中標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如果今后真的出現(xiàn)了這篇小說中的審美干擾儀,我肯定會試一試”。
       《地獄是上帝不在的地方》極富哲學意味。到底我們是通過什么來對待信仰?特德蔣把天使下凡想象成了一種像打雷閃電的現(xiàn)象,而且天使下凡會給人們帶來或憂或喜的遭遇。特德蔣認為信仰是自己相信,因為信所以信,不是因為德行和上帝的神跡。好人并不一定有好報。
       特德蔣的幻想之花開得如此絢麗奪目,盡管不是鴻篇巨制,但構(gòu)建了一個個獨具想象力的場景,帶給我們諸多感悟和思考。
  •     看完了特德姜的短篇小說集,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許多人認為短篇(或中篇)才能稱為真正的“小說”,顯然有一定道理。翻譯也還是不錯的。有人說《巴比倫塔》最后抖包袱那里有誤譯:“人間與天堂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首尾相連”,說天地相連的方式應(yīng)該是一個莫比烏斯環(huán),懷疑翻譯沒翻譯清楚。我找原文核對了一下,原文就是in a fantastic way,并沒有明說是“莫比烏斯環(huán)”;巴比倫塔建造的時代人們不可能有“莫比烏斯環(huán)”這樣的名稱,而且如果明說的話小說的留白就不存在了。更何況根據(jù)文意,天地是以滾筒外壁的方式相連,并不是莫比烏斯環(huán),所以這里翻譯并沒有問題。
      
      《你一生的故事》這篇我實在是非常喜歡。科幻小說也是小說,也有文學性,所以好的科幻作品不僅要有天才的想法,還要有能撐起這個想法的筆力。特德姜的點子都很新鮮,出人意料,但是這篇以一個母親對孩子的口吻來寫,并且文筆相當細膩,很難想象是出于一個并沒有結(jié)婚生子的男作家之手——其增強感染力的手段就比一般科幻小說高明不少。這個故事的核心想法顯然也像當代的文史哲所有科目一樣,深深受到了索緒爾現(xiàn)代語言學的影響。整個故事實際上就是在證明索緒爾的觀點:“語言是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而不是描述世界的方式”。學會外星人的語言,就學會了一種與我們截然不同的認識世界的方式——這個主題真是充滿現(xiàn)代主義色彩。
      
      特德姜絕對是一個非常有天分的作家,雖然他產(chǎn)量很低,幾年才出一個短篇或者中篇。不過大概濃縮就是精華?
      
  •     最近重讀了特德蔣的《你一生的故事》。特德蔣是我非常喜愛的科幻作家。他作品的特點不在于故事的科幻性,事實上,他的故事背景往往脫離現(xiàn)實的科學背景,屬于相當軟的科幻小說。他的特色在于按照設(shè)想的規(guī)則制定一個想象中的世界,規(guī)則可以荒謬如神話,但在此之上建立的世界卻是非常嚴謹?shù)摹?br />   《巴別塔》、《地獄是上帝不在的地方》、《你一生的故事》,三個故事建立在各自的世界法則上。《巴別塔》的世界描述了一個扭曲的桶狀空間?!兜鬲z是上帝不在的地方》描述了一個理想中的上帝形象:如果真有上帝,他應(yīng)該是那樣的(可能受到老子的影響)——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赌阋簧墓适隆芬约傲硪粋€講時間之門的故事(呃,叫什么?),很清晰地描繪了一種沒有方向的時間觀。在這種時間觀里,前后事件發(fā)生不具有我們設(shè)想的因果關(guān)系,前面的事情之所以發(fā)生,是為了后繼的事,一切都已經(jīng)決定,所以就算知道一切,也只能按照既定軌跡運動。這在我們這種具有強烈的方向性時間觀的人眼里,非常地不可理解。我們看到女主角洞悉未來的一切,本能的想法就是,為什么她不改變。因為在我們看來,事件發(fā)生有先后也有因果,如果因改變,則就會有不一樣的果——很多描述穿梭過去未來的科幻建立在這個時間觀里,當然另一些,基本具有與特德蔣一樣的時間觀(未來不可改變),卻沒有那么明晰地、上升于哲學角度地表達出來。
      在《你一生的故事》里,雖然作者比較明確地表達了這種時間觀,但是讀者囿于慣性思維,卻常不能理解。在通讀作者的作品集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時間觀并不局限在一個故事里,在時間之門的描述中更為通俗、明確。因此讀完整個作品集,就可以明白作者建立的世界的美妙,這種美妙建立于思辨之上。
      《你一生的故事》之所以備受推崇,還因為它在結(jié)構(gòu)上的巧妙。作者把先后發(fā)生的事件拆分開來,按照事件中的要素加以重新組合。這種模式很像我們平時生活中,因為一些關(guān)鍵詞而觸發(fā)回憶到某些過去的事件——但作者把這種觸發(fā)的回憶延伸到了未來的事件。要寫好這樣的結(jié)構(gòu),首先作者必須構(gòu)思出完整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然后進行反復(fù)的組合(不過也許他足夠聰明,不需要“反復(fù)”)。這種結(jié)構(gòu)如果發(fā)揮得稍有欠缺,容易讓讀者看不懂(我讀過法國作家的一本《植物園》,就是這樣意識流的作品,坦白說,看不懂、看不完)。但是蔣的故事,讓人讀到最后的時候,不僅可以將整個作品完整地連貫起來,更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這樣的奇妙的時間觀??梢哉f他這樣的結(jié)構(gòu)安排也是為了體現(xiàn)這一時間觀而必須的,并不像其他大多數(shù)作品一樣玩腦力游戲、故弄玄虛。因此,這個故事是經(jīng)得起反復(fù)咀嚼的。awesome!
  •     他講故事的方式實在是很別致!在這些小說中,其實我最先看到的是《巴比倫塔》,在另一本科幻合集里,故事本身自然非常引人入勝,但總覺得偏離了科幻的軌道,但又不是奇幻,也許介于兩者之間!讓人回味!《領(lǐng)悟》好像沒獲得什么獎,但是是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最后兩位高手過招,一點不輸于武俠小說中的任何一次巔峰對決!總之,文科背景的人寫不出這些東西來!同是也為華裔能在科幻領(lǐng)域占有一席之地而高興!
  •     存在就是奇跡,思考便是樂事
      文/舊書
      
      總有一些故事,讓你終生難忘 。
      
      希拉平原上聳立起了一座高塔。它連接著大地與穹頂,是巴比倫人試圖與上帝溝通而建成的奇跡造物。來自艾拉買的赫拉魯穆同其余的礦工一起,欲登上塔頂鑿開穹頂,與上帝溝通。在登塔的過程中,礦工們發(fā)現(xiàn),造塔的工人們已經(jīng)把塔作為一生的居所,在塔的每一層中,人們農(nóng)耕織布、結(jié)婚生子。當?shù)V工們達到比太陽在天空中照耀的位置還要高的塔頂之后,發(fā)現(xiàn)天頂是一塊由花崗巖組成的堅實壁壘。最終,礦工鑿穿了壁壘,一股洪流從天頂沖刷而下。拉赫魯穆本以為自己抵達了天堂的水庫,往上游就能抵達真正的天堂遇見上帝,卻發(fā)現(xiàn)整個世界其實是上帝巧妙的藝術(shù)才能的展現(xiàn)?!巴ㄟ^這種才能,上帝的存在才被證明,而又被隱藏起來。”
      
      這是華裔科幻作家特德?姜(Ted Chiang)筆下的第一個故事,寫于二十一年前,他從《圣經(jīng)?舊約》里汲取靈感,重新塑造了一座精妙絕倫的通天塔。 而我在五年前讀到這則故事的時候,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好像我也隨著姜細膩翔實的筆觸,登上了巴比倫塔,從塔的邊緣向下鳥瞰,世間萬物在我的眼中變成了螻蟻一般。頃刻間,我感到了深深的卑微,這種個人之于世界的渺小,除了特德?姜以外,我只在劉慈欣的作品中感受過。然而,不同于信奉冰冷生存法則的大劉所帶來的悲觀主義,姜的小說即使充滿了殘酷與美的真相,卻也在真相之外給予讀者積極樂觀的精神鼓勵。《巴比倫塔》(Tower of Babylon)這則故事,我重讀的次數(shù)已經(jīng)難以計數(shù),故事中創(chuàng)造的奇觀至今仍然歷歷在目——“所謂的夜,就是大地把它自己的陰影投射到了天空上?!彪m然只是想象力筑就的世界,但是當我拋開書本,脫離故事,卻也覺得現(xiàn)實世界同樣精妙絕倫。好奇心驅(qū)使人類探索世界,世界以其穩(wěn)定的運作回報人類。
      
      發(fā)表處女作的二十一年來,姜只寫了12個短篇或中篇故事。其唯一一本小說集《你一生的故事》(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中的同名小說《你一生的故事》(Stories of Your Life),是科幻讀者作為推崇的經(jīng)典篇目。
      故事以一名女性語言學家的視角出發(fā),展現(xiàn)了人類破解外星人語言的過程。接觸人類的外星人擁有七根均勻分布在桶裝軀體上的長肢,因為這種極其勻稱的身體結(jié)構(gòu)得名“七肢桶”。女主角在學習七肢桶語言的過程中,竟然擁有了和七肢桶一樣體驗世界的方式——同時看見過去與未來。小說中的另一條故事線,說的就是女主角“回憶”還未出生的女兒一生的生活片段。她知道了女兒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句要說出來的話,卻無力改變它?!白杂梢庵镜拇嬖谝馕吨覀儾豢赡茴A(yù)知未來。而我們之所以知道自由意志的存在,是因為我們直接體驗過它。意志是個人意識的本質(zhì)部分。 ”人類的思維方式是線性的,而七肢桶是并舉式的,女主角被夾在兩種思維方式之間,自由意志已成“過去式”,剩下的,只有女兒出生、成長、死亡同步呈現(xiàn)的記憶輪回,快樂與痛苦交替,匯聚為無窮無盡的感嘆。
      《你一生的故事》全文透著一股深深的宿命論味道,而這種宿命論,是姜的多篇小說中共同提及的話題——以阿拉伯國家為背景、一千零一夜式的《商人和煉金術(shù)師之門》(The Merchant and the Alchemist's Gate)中,姜用溫婉且平靜的語調(diào)道出了幾則時間旅行的故事?!拔摇笨邕^時間之門進入二十年前的開羅,穿越沙漠、歷經(jīng)風暴抵達巴格達,最終仍未能在意外事故發(fā)生之前拯救死去的妻子。這則靈感出自量子力學研究的寓言故事里,姜徹底澄述了他的觀點——“無論過去與未來,我們都無法改變,只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它們?!辈还苁瞧咧把壑械氖澜邕€是我們眼中的世界,因果關(guān)系是既定的,人類無法改變時間的流向,只能隨波逐流,接受現(xiàn)實?!叭绻覀兊娜松前怖v述的一個個故事,那么我們即是故事的聆聽者,又是故事中的角色。聆聽和扮演人生這個故事,我們最終才能從中得到教益?!?br />   
      個人對抗個人命運的無力感僅僅只是姜對于宿命論話題的蜻蜓點水,之后,個人對抗宇宙的狂想在《呼吸——宇宙的毀滅》(Exhalation)得到了淋漓精致的展現(xiàn)。這篇小說以手札的形式詳述了另一種生命形式發(fā)掘宇宙真相的過程。 這些軀體由連桿、活塞構(gòu)成,空氣提供動力的生命體,通過自我解剖的 方式發(fā)現(xiàn)了自己種族的記憶之謎,以及每個個體與宇宙緊密聯(lián)系的真相——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和宇宙息息相關(guān),每一次呼吸都把宇宙推向必定的滅亡。
      姜塑造了一個別具一格的架空世界,生動闡述了何為“熵”論,還用這般“鏡像”映射出我們這個宇宙終結(jié)的可能性之一——熵寂。
      
      從微觀的個體到宏觀的宇宙,姜徹底貫徹了“自由意志無法改變命運 ”這一立意。宗教角度講述的另一個故事《地獄是上帝不存在的地方》(Hell Is the Absence of God),莫此為甚。這是姜唯一一篇奇幻小說,故事里的天使可以任意下凡人間,帶來治愈同時也帶來災(zāi)難。尼克?菲斯克的妻子在一次天使下凡中因意外升入天堂,自私的尼克為思念痛不欲生,而唯一能與妻子相遇的方法就是從一個無神論者轉(zhuǎn)變?yōu)轵\的基督教徒,死后升入天堂。然而問題出現(xiàn)了,如果帶著不純潔的目的皈依上帝的話 ,這種信仰就是不虔誠的。于是尼克決定成為一名追光者,去圣地朝圣。因為一旦看見了天使下凡那一瞬間的“天光”,便能毫無理由地升入天堂。尼克看著了天光,在瞥見塵世之美好的瞬間找到了對上帝的信仰,然而最終尼克還是去了地獄——那個上帝不存在的地方,與妻子永遠隔絕。
      姜作為一名華裔美國人,自小受基督教文化熏陶,從《巴比倫塔》中對《圣經(jīng)》的“改編創(chuàng)作”就可見一斑。但由于姜本身并不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可以跳出信仰文化去理性思考,所以我們才能讀到《地獄是上帝不存在的地方》這樣銳利的故事 。
      
      不同于其他科幻作家,在他們筆下,時間可以分流,命運可以改變。姜的小說里沒有“外祖父悖論 ”,姜似乎把“時間”與“命運”這兩大詠嘆調(diào)看作了物理法則一般的無法改變的存在,如同湯姆?戈德溫(Tom Godwin)的《冷酷的方程式》(The Cold Equations)一般殘忍,卻又合情合理,讓人信服。姜在科學短文《科學≠魔法》(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and Magic)里談到:“在科幻小說當中,世間萬物運行的規(guī)律不會因人而異;這些規(guī)律對不同的人、對人和機械都是同樣適用?!边@一句話不僅道出了姜的創(chuàng)作基點,也反映了科幻小說這一文學載體的魅力——理性與感性、主觀與客觀之間的沖突是科幻小說永恒的主題。
      
      除去以上提到的篇目,姜的其他故事同樣值得品讀——《除以零》(Division by Zero)里姜鉆入了一個并不存在的數(shù)學漏洞,從中衍生出人對世間萬物的懷疑與恐慌?!额I(lǐng)悟》(Understand)與《七十二個字母》(Seventy-Two Letters)是兩場深度與娛樂度兼具的好萊塢大片,前者說的是超人之間的腦力大戰(zhàn),劇情跌宕起伏教人大呼過癮;后者描述了一個以名字驅(qū)動偶人的架空世界,有兇殺有陰謀有拯救世界,充滿了蒸汽朋克的味道?!顿p心悅目》(Liking What You See: A Documentary)是一場對于人類關(guān)于相貌歧視是否應(yīng)該消除引發(fā)的論戰(zhàn),但姜對這篇小說不太滿意,甚至退出了當年的雨果獎(Hugo Award)最佳短篇小說的角逐。 《人類科學之演變》(The Evolution of Human Science)和《前路迢迢》(What's Expected Of Us)兩篇短小精悍,分別預(yù)測了超人出現(xiàn)和思維探測器發(fā)明對人類社會產(chǎn)生的影響,后一篇也是關(guān)于“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的思辨。
      
      特德?姜的科幻小說中往往充滿了卓絕的立意構(gòu)思以及犀利的價值觀拷問,每一個問題的拋出都是對讀者的一次挑戰(zhàn)。正是因為他極其緩慢的創(chuàng)作速度,從而保證了作品的質(zhì)量,幾乎每一篇作品都成為了科幻讀者奉若圭臬的經(jīng)典。即使是不常讀科幻的人也可以嘗試著接觸這位作家,收獲必定不小。今年姜為我們帶來了《軟件體的生命周期》(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一出手就毫無懸念地拿下了雨果獎最佳長中篇科幻小說獎,相信這篇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新作同樣能讓我們?nèi)绔@至寶。
      
      最后以《呼吸——宇宙的毀滅》一文的篇尾作結(jié)吧,這句話可以看作是姜送給讀者們的諍言:
      “仔細想想,存在就是奇跡,思考便是樂事。我覺得自己有權(quán)告訴你這一點,因為刻下這些文字的我就是這樣的?!?
      
      
      *舊文,寫于閱讀《軟件體的生命周期》之前
  •      本來想借《一生》,結(jié)果搜到的卻是《你一生的故事》。一個錯誤,美麗的錯誤。
      
       這本書很有噱頭:作者只寫了八篇小說,五獲大獎,三次摘冠雨果獎。真的令人好奇啊!
      
       作者的幻想力確實名不虛傳?;孟氲某靶悦烂畹觅潎@,而技術(shù)性則繁復(fù)得精確。故而,他的文筆帶著文科的飄渺還有工科的嚴謹。真的是一次對觀念及想象力的擴延。
      
       其實,“科幻”兩字,科為定語,幻為主體。豐富的幻想是眼,是干,是框架;而科學技術(shù)是血肉,是枝葉,是填充。科技可以渲染,可以夸張,可以豐富或具體,但沒有幻想的利益點做支撐,文章智慧流于平庸。所以好的科幻故事最妙的地方就是特別的想象,然后才是入木三分的描寫。
      
       所以,創(chuàng)造力才是一切的前提。尤其對我這種喜新厭舊的人來說。
      
  •     探險家有兩種:第一種,即使獨自一人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也要剃得下巴發(fā)青,網(wǎng)上大魚來麻利地一剖兩半,抹上海鹽烤得噴香,從不虧待自己的肚子,睡前禱告,憑借勇氣和智慧平安地結(jié)束航程,驚濤駭浪里把命撿回來,拿著花紅回到情人身邊花天酒地;第二種,命運多戧,死活已經(jīng)無所謂了,只想把航程一直進行下去,越刺激越出乎想象越好,鯊魚這種無聊小魚就壓根兒不要和他提,塞壬?老天,你就這么點兒見識,拿真家伙出來!宇宙紅移?總算能讓我不打瞌睡了!逃離雙星黑洞?好,嚼著口香糖陪你玩一玩。結(jié)果某天發(fā)現(xiàn),世界的盡頭就是他出發(fā)時的熱炕頭,拿出大槍放在自己嘴里,砰!玩老子?讓你沒得玩!
      
      巴比倫塔的悲劇就在這里,第二種探險家的悲劇結(jié)局。鑿?fù)颂焯玫牡匕?,進了水庫,憋著老長一口氣來到水面,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又回到了地球。該死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該死的有界無邊模型!上帝就是個高明的雜種,彰顯著他的力量,卻從不現(xiàn)身。
      
      折騰吧,物理學家們,測不準原理等著你們
      折騰吧,數(shù)學家們,哥德爾定理等著你們
      折騰吧,邏輯學家們,集合悖論等著你們
      折騰吧,社會學家們,人心的貪欲等著你們
      折騰吧,計算機學家們,那個永恒的疑問等著你們
      
      想起了小時候和剛孵出來的小雞睡在炕上,只要小雞走到炕邊,就把它們捉回來,從來沒有讓它們掉下去過……在它們眼里我一定也是個狗娘養(yǎng)的。
      
      
      
  •     外星人,基地,穿越,愛情,親子。光是這幾個關(guān)鍵字,就不知能讓多少飛船在銀幕上墜毀,多少蘑菇云冉冉上升,多少倒霉蛋時空錯亂,多少情侶終成了眷屬,多少家庭妻離了子散——但那些和這故事都無關(guān)。這是個寂寞又寒冷的故事,被細膩的溫軟筆尖,一縷一縷,勾到刺骨。
      
      這樣的故事,可說的地方多到讓人發(fā)愣啊,那么干脆說說題外話吧 >_<
      
      比如這情節(jié)設(shè)定,讀來像走在一條人字屋脊,往左點就踩著了西方的斜屋頂,往右點又踏到東方的青瓦片。西方人的故事里,總有個暗黑世界,總有個dark side。星球大戰(zhàn)有維達,哈利波特有伏地魔,指環(huán)王有索隆,一切超人巨人各種俠都有個暗黑的對手,就連功夫熊貓里面的反派雪豹,都是從暗黑監(jiān)獄里逃出來的。兩派的戰(zhàn)爭永遠是你死我活,哪像東方的壞蛋還有回頭之日,或者大頭目也可以亦正亦邪。哪個故事像這樣,沒有光明與黑暗,只有一場努力且足夠真誠的溝通。沒有好的外星人和壞的外星人,只有一群理解不能的陌星人。這讓好萊塢拿去怕要砸了票房吧,倒適合拍個蔡明亮式的默片兒,把女主對女兒的絮絮叨叨都放進一個個的長鏡頭。
      
      這是屬于姜峰楠的青瓦片,那么特德姜的斜屋頂在哪里呢?我說在作者對語言的遐想里。東方人的觀念中,語言是人對自己的企圖和目的的表達。所以才有文字獄這種傳統(tǒng),不光不合時宜的行為要禁止,激起這些行為的言也得一塊禁;因為崇尚言行一致,說了是真的要去做的。相比之下,西方更強調(diào)語言和感官的關(guān)系,語言是外間世界在腦中的抽象。使用什么樣的語言,我們腦中就產(chǎn)生什么樣的世界。語言承載的是信息,情感和行為的激發(fā)倒不能全算在它頭上。這樣看來,語言改變了女主對世界的感知,是西方人的戲碼。
      
      但撇開東西都不談,我覺得這故事最動人的是它講出了誰都能體會到的幾許況味:每個人與生俱來注定要背負的孤獨,和在奔向終點的途中路遇的脈脈溫情。這是不管東方西方,每個人的溫暖又冰涼的一生的故事。
      
  •      巴別塔(注意不是巴比倫塔)的故事,記載于《圣經(jīng)》舊約的律法書中,是創(chuàng)世紀的第11章第1到第9節(jié)。全文如下:
       1.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的。2.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3.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作磚,把磚燒透?!彼麄兙湍么u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4.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6.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后他們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7.我們下去,在那里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同?!?.于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9.因為耶和華在那里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權(quán)第三,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就是“變亂”的意思)
       之所以要不厭其煩地全文收錄,是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進行比較。
       它就和所有經(jīng)典故事一樣,人們對它有著各自不同的看法?;蛘哌@個故事只是某個人編造出來用以解釋為什么人們彼此會言語不同。信徒則認為這是神的警示,警告人類不要妄圖用人的力量去侵犯神的領(lǐng)域。然而,革命者所說的是,“這是上帝害怕凡人的證據(jù)!”
       不過,我們要談的不是這些?;蛘哒f,我覺得這篇小說要表達的,不是這些。
      
       人類的一個顯著特定就是——擁有好奇心。而好奇心最簡單、最普遍的表現(xiàn)方式,就是問問題。當我們睜開眼睛,第一次看到這個美麗而奇妙的世界時,我們會問:為什么天空是藍的?鳥兒可以飛多高?花朵又是怎樣變成果實的.....這完全是自發(fā)的,甚至可以說是本能。我們的問題各種各樣,千奇百怪。但其中有一個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會想過。因為它是開始的問題,是本源的問題:
       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人還是一種不易滿足的動物。對,我們知道天是藍的,鳥兒可以飛很高,蘋果花可以結(jié)出蘋果。但這不夠,遠遠不夠!這些事太常見了,太普通了,而且只是整個世界的一小部分。好奇心向往的永遠是更大的未知。到了最后,我們要的不再是拼圖上的幾塊碎片,而是整張拼圖。只要將世界盡收于我們眼底,我們才會滿足。
       這就是他們建造巴別塔的理由,也就是徐霞客出游的理由,也就就是哥倫布航海的理由,也就是我們發(fā)射哈勃望遠鏡到外太空的理由。
      
       但我們一定會成功嗎?
      
       與其最后才讓希望破滅,倒不如一開始就絕望。因為等它慢慢積累然后才敲碎,無疑會給予人們更大的失望和痛苦。所以說,小說里的上帝真的給人們開了一個很是殘酷的玩笑。當然,前提是那個世界真的有神的話。雖然這篇小說是脫胎于宗教典籍上的故事,而且小說中的社會也是有著深厚的宗教信仰氛圍。甚至他們建造塔德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讓上帝有機會下凡。盡管角色們有這堅定的信仰,但我依然覺得在那是個沒有神的世界。
       因為我認為這次人類的對手不是上帝或者其他超自然的高級存在,而是世界本身。
       事實上,憑著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理論和證據(jù),科學家們似乎可以確定我們的世界,更準確地來講是我們的宇宙,是“有限而沒有邊界的”。那么怎樣去理解這個概念呢?簡單點來說,就是假設(shè)你在宇宙中任意一點出發(fā),一直沿著直線前進的話,那么到了最后你就會返回原點。
       似曾相識,對吧?
       沒錯,聽起來這很不可思議。因為我們是三維生物,而宇宙據(jù)說是思維的。維度的差距是難以彌補的,因為它把經(jīng)驗完全撇去了。試想一下,你怎么向一個只活在平面上的智慧生物解釋正方體呢?
       不過也不是完全無法理解的。通常這個時候我們會用到類比:滾筒在三維中是頭尾相接,然而它在二維紙面上的投影卻是頭尾分開的;宇宙在四維中是頭尾相接的,然而它在三維空間中的投影卻是頭尾分開的.....
       所以即使宇宙是有限的,但我們卻永遠到達不了它的邊緣,永遠不會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這篇小說讓我想起劉慈欣先生的《山》。并不是因為兩者都是關(guān)于探索的科幻小說,而是因為其中的一句話。大概是“光速不也是一種限制”之類的。
       原來人的力量終歸是有限的。
       因為我們就是活在這個受物理規(guī)律限制的宇宙里。
       光速、絕對零度、普朗克常數(shù)...這一切都讓“人定勝天”成為自欺欺人的笑話。
       它在提醒我們,就算神不存在,人也沒有自大的資格。
      
      
       另外,蔣先生講述故事的手法也是十分有趣的。
       譬如說,他用間接的方式,生動地寫出了塔的高度。
      
       文字是最為抽象的,但有時候我們只能用它來描繪具體的事物。
       例如在小說里。
       自然,讀者的想象力很重要。但作為一個作家又應(yīng)該怎樣幫助讀者在腦海里形成自己的印象呢?
      
       說塔高,很高,非常高?
       不行,可供想象的材料太少了。
      
       說塔有一千二百三十四公里高?
       看似很準確,但這種方法只有進行工程的時候才會有用的。
       普通人又怎么知道一米有多高呢?就算知道,到了一定的數(shù)量級,單位對人來說也失去了意義了。
      
       (待續(xù))
  •     你一生的故事,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觀察角度。
      
      一種就是作者特德姜所喜歡的,譯者也在前言里說過的,露易絲在學習七肢桶語言的過程中,得到了預(yù)知未來的能力,整篇故事是她在接受丈夫要求的時候,對未來的預(yù)知,中間夾雜一些對以前學習過程的回憶。
      
      另外一種角度,露易絲在學習七肢桶語言的過程中,改變了線性的思維方式,故事內(nèi)容,是她在所有這些事情發(fā)生之后,對它們進行的回憶。這大概不是作者的原意,不過由于書中奇怪的敘述方式,也勉強可以自圓其說,有些地方甚至還能找到一些支持這個觀察角度的點。
      
      最開始有一段,“而你爸爸將和那個我不記得名字的女人一起生活”,本來這里的“記得”可以作為支持論據(jù),因為只有回憶才會說記得,預(yù)知大概不會有這個用詞,但是后來一查原文,“and your dad will be living with what's-her-name”,沒用到remember之類的東西,讓我非常失望。
      
      不過沒關(guān)系,后面還是出現(xiàn)過“remember“,而且次數(shù)還不少。點這里,117頁到169頁之間的都是
      
      (補鏈接: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1lgq_Ie2BpEC&printsec=frontcover#v=onepage&q=remember&f=false)
      
      書里其實也有說過這種記憶的方法,
      
      “有關(guān)未來的記憶好像拼圖游戲的拼板,一塊塊拼合起來,每一塊都是過去或未來的歲月,它們并不依次而來順序拼接,但不久便組合成為長達五十年的記憶?!?br />   
      其實整篇小說的敘述結(jié)構(gòu),遵照了這句話的描述,和七肢桶接觸的內(nèi)容作為主體,中間看似隨意的插入女兒一生故事的各個片段。
      
      為什么說它看似隨意呢,因為在“非零和游戲”那里, 可以看出,片段出現(xiàn)的順序還是經(jīng)過精心設(shè)計的。這個詞同時連接了七肢桶部分和女兒部分,于是在敘述過程其實也就是露易絲的記憶過程中,被特意放到了一起。
      
      以這個解釋作為基礎(chǔ),沙拉缽那里也就好理解了,買沙拉缽的時候,突然插入未來女兒不小心被它砸破頭的橋段,只是因為沙拉缽聯(lián)系了兩段記憶,于是順帶回憶了出來,并不表示當時是在預(yù)知未來。
      
      這樣下來,大部分的東西都算是可以解釋,但還是飄著兩朵烏云。
      
      第一朵,露易絲背著三歲女兒攀巖的夢,譯文里接在你三歲爬樓梯后是,“那時我會想起這個夢”,似乎表示在女兒三歲的時候,就做了一個女兒最后攀巖摔死的夢。不過幸好,原文只是“and i'll remember that dream”。再順便把上面被夢驚醒那段前后的銜接看作個常見的敘述陷阱,就算蒙混過關(guān)了。
      
      第二朵,結(jié)尾部分,“我們彼此所說的,雙方都預(yù)先知道”以及最后“我新獲得的能力也不能提供答案”。這個是最頭疼的部分,要強行把這里解釋為后來回憶時的判斷以及整合記憶的能力,很難說是十分妥當,也只好由它去了。
  •   你這個說法好有趣呀
  •    我用盡所有的努力,只完成普通的生活
    絕了
  •   哎呀我可喜歡這篇小說了,八九年前看的了,一眼就被震傻了,當時頭一次看到基于語言學的科幻小說!并,據(jù)說要改編電影了。
  •   @Elbereth 是啊這一篇超好看的,而且感覺拍成電影應(yīng)該也會很有味道,剪碎的鏡頭表達全局化什么的……我是那天上Sapir-Whorf Hypothesis的時候突然想起來這個,于是趕緊重溫了一遍……
  •   寫得真好啊,印象中以前到這個頁面來的時候沒有這篇書評的,然后才發(fā)現(xiàn)是今天剛寫的!
    真的要改編電影了么,很期待啊!
  •   如果人類的語言是2維的話,我正在幻想小隊長對著隊友發(fā)出了一個愉悅又激情又光明并且偏淺藍色的攻擊性指令,尖兵隊員小A回答了一個難耐又開心又緊張又信服又充滿了浪漫情感的肯定回答,信息兵小B回答了一個不安又暴躁又難過又憂郁又服從的回答,于是小隊長在醫(yī)療兵小C繼續(xù)做出一個肯定的指令之前得先讓小B更加堅定而明確的服從自己的指令,因此,在這個僅僅由6個人組成的特勤攻擊小組的隊伍完全明確好各個人的任務(wù)與使命之前,他們還需要一天的時間來確定每個人都要贊同進攻這個指令。。。淚奔中
  •   寫得不錯,本人國內(nèi)高二,閑時看看科幻,《物理屬于相愛的人》咱也看過,除了結(jié)尾雷人其余還好,狂愛特德姜一類的小說、
  •   超喜歡姜老師的這部小說。
    關(guān)于人類的線形文字結(jié)構(gòu),我想是這樣,朗朗餓夠,某個原始人餓了,對另一個原始人說,我餓了,后來,出現(xiàn)了文字,就把我餓了三個字按發(fā)音順序記錄下來。
    因為人的發(fā)聲器官一次只能吐出來一個音節(jié),所以沒辦法,文字就變成線形結(jié)構(gòu)了
    亂彈,哈哈。感謝lz的文章。
  •   在寫了這篇書評之后,我認識了一個人,他告訴我們,語言雖然是樹型的,卻依然有各種線性的制約條件。先是賓語或者先是謂語的區(qū)別,又引發(fā)了其他許多區(qū)別,一個個區(qū)別疊加起來才是我們看到的不同語言的最終形態(tài)。
    等上完他的課再回頭看這篇評論,我才意識到我們對語言的了解實在是太少了。
  •   假如,有這樣一種智慧生物,比如另外一個平行地球上的人,他們天生擁有兩個聲帶,兩個舌頭,兩個嘴巴,嗯。。。請別介意這個設(shè)定。
    他們每次都可以同時發(fā)出兩個音節(jié),而他們的耳朵可以清晰的分辨出不同的音節(jié),那么他們的文字會是什么樣子呢?
    瞎說玩著,哈哈。
  •   天哪 難道不是 過于甘于庸正老統(tǒng)的客觀 ,才 磨滅了 主觀勇往直前曲折遞進的憧憬感召追尋感么
  •   天啊,你在說什么
  •   大部分好科幻作家都或多或少有點悲觀色彩
  •   不止科幻作家,如卡佛
  •   或者反過來說,一旦一個人喜歡寫喜劇,人們就傾向于認為他有點膚淺。
  •   也是,不然為什么總忘不了莫作棟。而且life sucks嘛
  •   最愛的還是《七十二個字母》和《你一生的故事》
  •   嗯,沒看過??丛u論方式倒蠻專業(yè),這個這個,這個領(lǐng)域我還是撤吧
  •   很好
    有空看看
  •   哥德爾定理是美的,悖論才要命,但悖論又往往是摧毀舊體系,建立新理論的炮火
  •   是Ted Chiang啊。泰德 蔣《你一生的故事》,呵呵。我也喜歡他。
  •   想看這篇的英文原文了 樓主有么?
  •   google books里這篇是可以免費預(yù)覽的,只少了最后一兩頁
    上面那個鏈接就是
  •   我這里點開來看是no preview available啊……印度IP,難道有限制?
  •   好像還真有限制
    昨天我是一直開著vpn查的,所以沒注意到.
  •   果然是IP的問題,美國IP就可以看到preview……Google到處搞歧視嘛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