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民俗風情

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廣西民族出版社  作者:吳鵬毅 編著  頁數(shù):171  字數(shù):18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侗族是我國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人口約300萬,世代居住在湘、黔、桂、鄂毗鄰山區(qū),生活在恬靜、安逸的農(nóng)事勞作環(huán)境當中。侗家人性情溫和,勤勞,容易接近,好客。然而,想要把這樣一個淳樸的民族介紹清楚,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書的編著過程,是自己又一次精神歷煉的過程。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一方面,自己雖身為侗家人,也一直在思考侗家人的生活、研究侗族文化,卻一直弄不好該如何把自己熟悉的生活簡單明了地說出來,讓人聽,讓人了解;另一方面,一個民族的文化如此的深遠,又如何能在這么一冊薄薄的書本中說得清道得完?為了這些問題,少不了心中緊張。幸好,有朋友就告訴我說,沒事兒,你就想辦法把這個民族當做一個漂亮的姑娘,講她是從哪里來,她現(xiàn)在在干嘛,她心里裝了些什么,在想什么,她喜歡什么,愛好什么,有什么特長,一一道明之后,這個漂亮的侗家姑娘就活生生的“站”在你的面前了。于是,自己便日夜思量著這位姑娘。明明知道相思苦,卻又偏偏對她牽腸掛肚。帶著這種“痛苦”、這種“歷煉”在煎熬??墒牵筋^來,發(fā)現(xiàn)這種痛苦是如此的幸福。    就有了這本小冊子的構(gòu)架,也就是有了講述侗族——這位美麗姑娘的故事情節(jié)。首先是侗族的族源、其生存狀態(tài),通過故事講述出來;其次是把侗家人的生活、生產(chǎn)習俗、社會交往習俗、節(jié)慶活動、飲食習慣、婚戀習俗,人生禮儀習俗以及民間藝術(shù)和宗教信仰,放在侗家人的生活情景當中來觀測,來閱讀和理解。這樣,就基本上能把“姑娘”推到讀者的眼前了。    本書遵循了“族內(nèi)人”眼光與“族外人”眼光相結(jié)合編輯原則。各篇章節(jié)中所用材料,大多是侗族人身份(本身是侗家人)所撰寫的文章,如楊樹清的《熱鬧南瓜仗》等。也有族外人(即不是侗家人的游客)到侗鄉(xiāng)采訪、調(diào)研所看到的情景,比如《“過三朝”:有趣的侗族生育習俗》等,作者在他不熟悉侗族文化習俗情況下,把看到的場景一一進行描寫與介紹。這樣,我們就較全面的通過“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兩種視角,來打量這位侗族姑娘了。    侗家人柔韌、溫和、善良。侗家有一首古歌說到,荒古時候,洪水滔天,侗家先祖姜良姜妹兄妹按照上天的旨意與安排,躲在一個大大的葫蘆里幸存下來,之后兄妹開親結(jié)婚生子,生下的孩子是一個肉團,他們用孩子的腸子做漢人,用骨頭做苗人,用肉團做侗家人,所以,腸子做的漢人聰明,骨頭做的苗人硬朗,用肉團做的侗家人柔韌、溫和、善良;之后,又有侗、苗先祖一同上天庭討歌,選蘆笙,挑歌挑蘆笙到人間來傳歌傳藝;侗、苗、瑤先祖一道遷徙,互幫互助,共同找尋生活歇息的理想之地;等等。流傳下來的這些古歌,一代傳一代,深深地根植在侗家人的心中。侗家人這種“用孩子分親,你我都是身體上的一部分”的文化心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親相愛,永遠流傳在各民族大家庭中。我想,這就是我們在這里,細細思量這位美麗姑娘——侗族的共同心愿吧。

內(nèi)容概要

  《侗族民俗風情》由廣西區(qū)內(nèi)長期從事民俗文化教學、研究工作的專家學者吳鵬毅編寫,內(nèi)容包含歡樂的勞動場景、瑰麗的生活畫面、繽紛的歲時節(jié)日民俗、五彩的民族服飾、多樣的民族美食、莊重的民族禮儀、愉悅的游藝民俗、動人的民族觀念、璀璨的民族藝術(shù)、豐富的民間文學等等,具有鮮明的特色和代表性。
  《侗族民俗風情》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圖文并茂,使讀者在愉悅的閱讀中感受八桂大地世世代代發(fā)揚和傳承的民間民俗文化和廣西侗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的真、善、美。

書籍目錄

開頭的話
第一章 悠久的族屬淵源
 1.樹木庇護下的侗族
 2.掩映在林木問的神奇居地
 3.原始民族聯(lián)盟韻味的團寨
 4.民族遷徙生活遷出的侗家人
第二章 歡樂的勞動場景
 1.喊寨防火
 2.拉山——男子漢的“團歌”
 3.人工孵化云霧魚
 4.悠悠吟唱的榨油坊
 5.小小草標見人心
第三章 獨特的社會組織
 1.團寨里的“補拉”組織
 2.民間自治的侗款組織
 3.薪火相傳侗歌隊
 4.“土味”濃厚的侗戲班
第四章 多樣的飲食習俗
 1.精神盛宴油茶會
 2.食魚花樣多
 3.香濃多樣的糯食
 4.侗不離酸
 5.艾粑粑飄香
第五章 繽紛的歲時節(jié)慶
 1.侗家年俗
 2.民族融合的奇特畫卷:富祿花炮節(jié)
 3.祭奠英雄的三王節(jié)
 4.祈禱豐收吃新節(jié)
 5.吹起蘆笙跳起舞
 6.熱鬧南瓜仗
第六章 莊重的民族禮儀
 1.彬彬侗禮
 2.答謝貴客的百家宴
 3.“月也”:侗族的集體串門
 4.古樸獨特的“吃相思”
 5.成長的記憶——滾泥田
 6.添糧祝壽
第七章 深情的婚曲戀歌
 1.“月地瓦”:古老的戀愛形式
 2.土王節(jié)坡會
 3.笑語歡歌十五茶
 4.行歌坐夜
第八章 久遠的民族信仰
 1.自然萬物都有靈魂
 2.侗鄉(xiāng)無處不在的薩神
 3.飛山公
 4.暖暖的火塘屋
第九章 璀璨的民間藝術(shù)
 1.福橋
 2.鼓樓
 3.涼亭
 4.三江侗族大歌
 5.侗族服飾
 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拉山——男子漢的“團歌”    拉山,是侗家男子漢一種壯力美與粗獷性格的結(jié)合,是山野里的屬于男子漢的“團歌”!而春節(jié)期間日夜喧騰于鼓樓與巖坪上的團歌,則是拉山的模擬和彩排。那間距均勻的隊列,那踏有鮮明節(jié)奏的舞步,那緊纏或互攀肩膀的手臂,那雄渾高昂的歌聲和喊聲,那凝聚著集體主義信念而超然忘我的情境,兩者何其相似!    拉山,是力量、智慧和技藝的嚴峻競賽,是齊心團結(jié)的嚴格考試,是循規(guī)蹈矩毫不含糊的檢驗,是一村一寨英雄好漢膽魄和陣營的大檢閱。作為拉山者,要具備強健的體魄,才能與別人搭檔,才能與對手抗衡。作為拉山的一員,要掌握扛木、抬木和拉木的所有招數(shù),還得具有聽從指揮,樂于與人配合的胸襟。要搬運很大很長的木頭,拉山人便像螞蟻抬食物一樣,踩著“團歌”的節(jié)奏,簇擁著龐然大物前行。還要看道路的寬或窄而采用不同的搬運形式。碰上木頭出山的路比較寬,能容下兩人并排行走的,常用牛釘?shù)跆?。兩人一杠、一杠一組,至于哪根木頭要安排多少杠抬,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和能力而定,量力而行,大木頭把粗棕索吊得繃直,它還不時摩挲著抬杠者的大腿,隨著“團歌”的腳步而輕輕晃蕩。抬牛釘時要求各人向前稍傾同一個角度,如果有誰直著身子取消這個最佳角度,他和他的搭檔都將前倒后仰,以致“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亂了幾組人的陣腳,破壞“團歌”的和諧,嚴重的還會造成工傷事故。    要是碰上了不容兩人并排走的狹路和田基,就只好采取“抬翅”了。即在被抬的木頭下方捆上一根根短而粗的杠子(每根只有一只手臂的長度,而且削得中間肥大兩頭稍瘦),乍一看,這根大木頭長了一雙雙“翅膀”?!俺岚颉甭湓趦扇思纾缆穮s不容兩人并行,大木頭怎么“飛”起來呢?相信拉山好漢們的絕技吧,他們會像出色的雜技演員,表演出高難度的動作,在獨木橋一樣窄的山路上“并駕齊驅(qū)”,成功地“鋌而走險”。兩位搭檔的好漢分別用相挨的那只手臂緊緊有力地纏住“翅膀”,扣穩(wěn)對方,他們幾乎面對面,側(cè)著身子并排走,小心地踩著號子的節(jié)奏,交換著“團歌”的腳步,有條不紊地占有和使用有限的插針之地。走到最窄處,兩人的膝蓋和腳板簡直像齒輪一樣,相銜,相交,步步都得像鉚釘一樣踏實、鉚緊。要知道,危險正在他們頭上虎視眈眈,只要稍稍出現(xiàn)頭重腳輕和左右擺動情況,后果就不堪設想。    不要以為脫離搭檔獨自扛運時可以隨心所欲,無所顧忌。拉山,處處是集體觀念的顯露和體現(xiàn)。那肩扛的接力賽更是令拉山人熱血沸騰,干勁倍增。經(jīng)過協(xié)商,由各人包一截路,幾丈、數(shù)十丈,距離不定,由一號“選手”扛運傳給二號“選手”,次第傳下去。按規(guī)定,后者要從前者的肩上接過去,不許在地上扛“死木”。所以一號“選手”還未到達之前,二號“選手”一定得在規(guī)定的交接點等待了。要是一號到了,而二號不來,一號就會毫不客氣地把木頭擱在地上,這對于后者,是一種羞辱。速度!速度!既緊張又有鮮明節(jié)奏,步步充實著“團歌”的神韻和豪氣。    最驚心動魄的莫過于跑棧道拉木了。    如果要出山的木頭很多(常指杉木條),而且路途又比較遙遠,人們便用它們鋪設具有四尺至五尺寬的雙軌棧道。兩軌間,稀疏地捆上一些小雜木條,以承受拉過的木頭。就這樣拆了后頭的雙軌拉來鋪設前頭的棧道,邊拆邊鋪,拆掉最后一截木軌時,也就是此次拉山大功告成之時——這批原木已經(jīng)全部集萃于它的目的地了。長長的雙木棧道截彎取直,越深溝,過沖壕,飛架水田,按緩緩的坡度俯沖而下,配上橫捆的雜木條,有如一架斜靠的山上的長梯子。拉木頭的好漢,兩人一根長杠,各踩一根杉木軌,拉著牛釘深楔棕索緊吊的杉木風一樣掠過,發(fā)出因杉木與小雜木條摩擦而發(fā)生的雷鳴般的響聲。兩位搭檔不偏不倚,通過木杠互相頂著,不先不后,利用木杠互相撥著,以保持平衡,讓邁著“團歌”的步子不會左偏右歪而導致滑足。分不清是人拉著杉木跑,還是杉木帶著人跑,是眼睛上生了腳,還是腳上長了眼,步步如此漂亮,回回這么利索。這就是“團歌”的威力和奇跡!    P30-33

后記

廣西地處祖國南疆,瀕臨北部灣,自古以來,這里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qū),壯族、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了悠久燦爛的歷史,擁有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    出版本叢書的初衷,就是立足于廣西豐富的民族歷史文化和風土民情,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直觀生動的圖片編寫一套展示廣西多姿多彩民俗風情的圖書。以促進各民族間的相互來往、互相尊重,同時為民俗學者提供鮮活的研究資料,且有利于各級領(lǐng)導在充分了解民族習慣的基礎上,以少數(shù)民族群眾容易接受的方式宣傳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指導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使讀者在愉快的閱讀中感受八桂大地世世代代發(fā)揚和傳承的民間民俗文化和廣西各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的真、善、美。    該叢書的出版得到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新聞出版局以及廣西區(qū)內(nèi)長期從事民俗文化教學、研究工作的專家學者們的關(guān)心和支持。叢書主編,廣西新聞出版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于琛教授為叢書制定了指導思路,確立了編寫大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民族事務委員會組織專家對書稿的政治性、民族性進行了審定;在圖片征集過程中,得到了廣西民俗攝影家協(xié)會唐建強會長、江曉東秘書長,隆林各族自治縣縣委宣傳部,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民俗攝影家協(xié)會,東蘭縣民俗攝影家協(xié)會,廣西著名攝影家李桐、余亞萬、張小寧等諸位老師、前輩以及相關(guān)少數(shù)民族網(wǎng)站的熱情支持,在此,謹致以我們誠摯的謝意!書中未署名的圖片,多由著者、編著者提供,圖片說明中不再贅列,少部分圖片因時間關(guān)系未能及時聯(lián)系到拍攝者,深表歉意,敬請相關(guān)作者見書后與編輯部聯(lián)系,以便奉寄稿費。    今雖付梓,然因出版時間緊迫、編者水平有限,紕漏之處在所難免,誠望讀者不吝賜教。以便今后再修訂時正誤補遺。    編者

編輯推薦

八桂大地世世代代發(fā)揚和傳承著的良間民俗文化,凝聚著廣西各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的真、善、美。    吳鵬毅編著的《侗族民俗風情》采集有關(guān)廣西侗族的歷史文化、風土民情加以整理編寫,內(nèi)容包含歡樂的勞動場景、瑰麗的生活畫面、繽紛的歲時節(jié)日、莊重的民族禮儀、愉悅的游藝民俗、璀璨的民族藝術(shù)等,具有鮮明的特色和代表性,使讀者從中感受到廣西經(jīng)典獨特的民俗風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侗族民俗風情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