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嶺南美術出版社 作者:方孝坤 頁數(shù):122
內(nèi)容概要
本書通過書法家容庚的生平事跡、交游事略的講述;對其作品的書法淵源與風格、碑學思想與創(chuàng)作、書史地位與影響作了詳細分析。
作者簡介
方孝坤,文學博士,華南師范大學副教授,南海校區(qū)公共藝術教育中心主任兼中文系副主任,碩士生導師。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廣東書法院客座研究員,廣東藝壇書畫院學術委員,《書鏡》副主編、《書法教育》編委。系國際簡牘學會會員、中國文字學會會員、中國筆跡學會(籌)常務理事、實力派筆跡分析專家、廣東中國文學會理事,廣東語言學會會員,廣東高校美術與設計教育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字學、書法、筆跡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生平行歷
第二章 重要交游
第三章 學術貢獻
第四章 書法成就
附錄一 東莞容氏世系家傳
附錄二 容庚小傳
附錄三 容庚年表
附錄四 參考文獻
附錄五 作品欣賞
章節(jié)摘錄
十世 矩 乃行道公之次子,字子方,號東圃。娶陳氏,生一子定,合葬于官橋嶺。 十一世 定 乃子方公之長子,字汝靜,號懸圃。娶翟氏,生三子:懋伸、懋為、懋志,公葬于九隴山,妣墓在公墓左第二穴?! ∈馈 №?乃汝靜公之長子,字允卿,號悅峰。娶盧氏,生二子:大成、口成。公葬于九隴,妣葬于大林澗?! ∈馈 〈蟪?乃允卿公之長子,字集虞,號敬峰,秉質(zhì)純良,賦性勤敏,拮據(jù)經(jīng)營。家克成立,以忠厚著聞,為鄉(xiāng)間推重(致政公始遷板橋村,其后再遷羅村,三遷西城外迎恩街,約在此時)。生于明隆慶丁卯年二月初三日寅時,終于崇禎丁丑年四月廿一日午時,年七十一歲,葬于東峰嶺,順治辛丑年十一月遷葬于大林嶺黃竹坑。娶羅氏,生六子:一龍、一鯤、一鰲、一鶚、一驥、一駿。卒葬于梅林象牙嶺,娶周氏,生一子:一鯨。卒葬于赤嶺?! ∈氖馈 ∫基?乃集虞公之第四子,字長庚,號挺云。生于明萬歷乙未年九月十三日,卒于清順治己亥年八月初八日,年六十五歲,葬九牙嶺。初公與一驥好堪輿,誓同生共穴,合擇得九牙嶺仰天穴。公葬穴右,弟葬穴左,世傳塤犴義冢云。娶翟氏,生一子士英。 十五世 士英 乃長庚公之長子,字君秀,番禺癢生。生于明天啟丙寅年十一月十六日亥時,卒于清康熙癸丑年九月十七日申時,年四十八歲。娶袁氏,乃附生袁杰士之長女,生于明天啟丙寅年八月二十四日酉時,終于清順治癸巳年六月二十八日寅時,年二十八歲,生一女。繼娶張氏,乃張鶴林之女,生于崇禎丁丑年八月初八日戌時,卒于康熙己卯年五月十七日,年六十三歲。生三子:起敬、如敬、本敬。公與二妣合葬于九牙嶺?! ?/pre>編輯推薦
方孝坤編著的《容庚》內(nèi)容介紹: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有賴于先進文化的引領和支撐。先進文化能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qū)的發(fā)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走自主創(chuàng)新道路,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其中重要一環(huán)還在于文化創(chuàng)新。要創(chuàng)新就必須先繼承,因此整理和挖掘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當前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毛筆書法是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形式,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傳承和發(fā)展,形成了壯麗而多姿的獨特文化景觀。嶺南書法也曾經(jīng)有過輝煌和燦爛,從先秦至南越國時期,便有墨書、陶文、磚銘和木刻等傳世;隨后,秦磚漢瓦、晉銘隋碑層出不窮。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