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黃仕忠 頁數(shù):332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琵琶記〉研究》是關(guān)于元高則誠《琵琶記》的專題研究。雖然這里只是就一部獨立的戲曲作品作評論和考證,但由于這一作品本身的復(fù)雜性,其間涉及的問題仍是十分廣泛的,因為它與戲曲史的諸多重要問題相關(guān)聯(lián)。筆者企望借助這一研究,對于認(rèn)識和評價其他古代戲曲作品,對于理解戲曲史有所幫助。
書籍目錄
緒言作者篇一 高則誠行年考述二 高則誠卒年考辨詮釋篇三 知音君子這般另做眼兒看四 從《趙貞女》到《琵琶記》五 作品·現(xiàn)實·歷史六 諸說平議七 《琵琶記》與中國倫理社會八 《琵琶記》與中國倫理悲劇九 《琵琶記》悲劇緒說人物篇十 說蔡伯喈十一 說趙五娘十二 說張公十三 說牛丞相十四 說牛小姐版本篇十五 《新刊元本蔡伯喈琵琶記》考十六 《風(fēng)月錦囊》摘匯本《蔡伯皆(喈)》考十七 潮州出土本《蔡伯皆(喈)》考十八 昆山本《琵琶記》及其裔本考十九 《蔡中郎忠孝傳》考二十 明人稱引之《琵琶記》版本系統(tǒng)探考二一 陳眉公批評本《琵琶記》是贗本二二 “元譜”與《琵琶記》的關(guān)系比較篇二三 《琵琶記》與中國戲曲史二四 從《元本琵琶記》看明人對原作的歪曲二五 從《琵琶記》的評論與改訂比較元明之戲曲觀二六 《琵琶記》與《紅樓夢》雜說篇二七 論“朱教諭所補”及其他二八 《琵琶記》與說唱文學(xué)二九 雜說三題主要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該志高則誠傳后還有小注云:“見舊志?!笨芍@一傳文是沿襲舊志而來的。舊志即永樂乙未(1415)成書的《瑞安縣志》。永樂志編纂時,距高則誠之死不過五十六年時間(倘取入明受征說,則不過四十五六年),其時高則誠《柔克齋集》尚未散佚,知悉高則誠的耆舊、親友尚有在世者,如果高則誠果真在明初受到過朱元璋的征召,志書決無不載之理,更不可能讓辭方國珍“不就”后的行蹤存在空白長達(dá)十?dāng)?shù)年?! “押胫喂锖ィ?503)鄧淮、王瓚修撰的《溫州府志》及嘉靖丁酉(1537)張孚敬纂的《溫州府志》所載的高則誠傳與沿永樂志而來的嘉靖《瑞安縣志》相對勘,顯見二種府志中的高則誠傳均源于永樂《瑞安縣志》,惟字句略有刪改而已。弘治府志敘高則誠晚年事,在記辭方國珍強邀后,即云“臥病而卒”,更接一語“有詩文行于世”,便結(jié)束傳文;嘉靖府志刪去“臥病而卒”一語,而是直記“有文集”以結(jié)束傳文,均與余堯臣的記載相近。二志都沒有高則誠人明受征召事?! ∽钕劝讶嗣魇苷髡僖皇聦懭霚乜ぶ緯邉t誠傳中的,是王光蘊編纂的《溫州府志》,該志成書于萬歷三十二年(1605)。此后,高則誠入明受征之事為清代各家所修的溫州府志和瑞安縣志所采用??既f歷《溫州府志》,其中高則誠傳的前半部分大致同弘治《溫州府志》,后半部分所記入明受征諸事,同嘉靖《寧波府志》。因此該志并非從瑞安耆宿處得秘本材料,不過是抄嘉靖《寧波府志》。而嘉靖《寧波府志》之說并不可靠(詳后)?! ∮?,明萬歷間成書的凌迪知的《萬姓統(tǒng)譜》、徐象梅的《兩浙名賢錄》所敘高則誠履歷,也是據(jù)上述沿襲永樂《瑞安縣志》的志書略加刪削而成,均于謝絕方國珍強邀后,徑書“臥病而卒”,此外無所增益,也不載人明受征召事。清全祖望續(xù)成的《宋元學(xué)案》所載高則誠事則據(jù)《萬姓統(tǒng)譜》?!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