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儀式與戲劇表演形態(tài)研究

出版時間:2005-6  出版社:第1版 (2005年6月1日)  作者:倪彩霞  頁數(shù):386  字數(shù):34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國古代戲曲和古代文學作品,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華夏子孫,有責任發(fā)掘開采,分析整理,讓體現(xiàn)著東方文化的瑰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煥發(fā)光輝。自然,我們也不能一味陶醉在祖先遺澤之中,審視它,研究它,揚其糟粕,取其精華,使之有助于祖國精神文明建設,才是我們整理古代戲曲、古代文學的目的。    近幾年,廣東經(jīng)濟有了飛躍的發(fā)展,許多有識之士,認識到在這塊熱土中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性。因而采取多種方式,大力推動對中華文化的學術研究。因時際會,“廣東中華文化王季思古代戲曲、古代文學研究基金”,得以乘風御氣,建立起來。有了這個條件,我們就有可能出版叢書,在研究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領域中,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工作。    我們出版這套叢書,也是為了紀念王季思老師。    王起,字季思(1906—1996),浙江溫州人。早歲師從孫詒讓、吳梅先生,以《西廂五劇注》名世。20世紀40年代后期,王季思老師到廣東中山大學任教,歷任中文系主任、古文獻研究所所長等職。數(shù)十年來,他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文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學和科研的工作中,在古代戲曲、古代文學領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拔幕蟾锩焙?,撥亂反正,王季思老師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顧問,被公認是中國古代戲曲古代文學研究的權威。    王季思老師一生熱愛學生,教育青年。他常說:學術乃天下公器。學生和后輩學者向他求教,他從來都認真、熱誠地給予幫助。直到七八十歲高齡,他還培養(yǎng)碩士生、博士生,石乞石乞窮年,不遺余力。他經(jīng)常強調(diào)建設祖國教育和文化事業(yè),要有人繼承,渴望薪火相傳,讓中華文化之光一代又一代照遍大地。    弘揚中華文化,繼承王季思老師匡扶后進的精神,是受過他老人家教誨的學生的共同心愿。1993年,廣州市政協(xié)和中山大學聯(lián)合主辦“慶祝王季思教授從教七十周年大會”。其后,諸位校友像楊資元、賴春泉、陳紹基等學長,深感為促進學術的發(fā)展,應做一些更加切實的工作,朱孟依先生積極支持。經(jīng)過各方面的努力,我們決心出版這一套叢書,希望能實現(xiàn)王季思老師多年的心愿,幫助熱心于中國古代戲曲古代文學而又甘心坐冷板凳的學者迅速成長,讓學術之花也在生長紅棉的土地上盛開。    學術的殿堂是靠一磚一石壘成的,我們希望扎扎實實地奮工添瓦,不想欣賞海市蜃樓。目前,我們的能力有限,更兼文化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們的想法是:環(huán)繞著中國古代戲曲、古代文學的論題,逐年出版有較高水平的學術著作。只要持之以恒,鍥而不舍,日積月累,代代相傳,我們一定能在祖國學術領域的南天,壘筑起一座豐碑。

書籍目錄

緒論:從宗教儀式到戲劇表演的人類學思考第一章  道教音樂與戲曲音樂  第一節(jié)  源自道教授的曲牌考述  第二節(jié)  龍虎山道樂與弋陽腕  第三節(jié)  道情與道情戲  本章小結第二章  道教儀式與戲劇舞蹈  第一節(jié)  宋雜劇、金院本中的道教內(nèi)容  第二節(jié)  戲曲劇本中的道教儀式表演  第三節(jié)  來自道教儀式的舞蹈程式  本章小結第三章  道場與戲劇舞臺、服飾及化妝  第二節(jié)  道壇與戲臺  第二節(jié)  道教與戲劇的服飾及化妝  本章小結第四章  道教活動與演出習俗  第一節(jié)  道教活動與戲劇演出  第二節(jié)  道教神系與戲神崇拜  第三節(jié)  道教儀式與破臺、掃臺  本章小結第五章  道教與儀式劇  第一節(jié)  宗教戲劇、祭祀戲劇與儀式戲劇  第二節(jié)  道教活動與儀式戲劇  第三節(jié)  源自道教儀式的儀式戲劇   本章小結結論參考文獻  附錄一 師公戲“三元”祖師考  附錄二 從角觝抵戲《東海黃公》到粵劇《祭白虎》  附錄三 道教與瓊劇的醞釀——瓊山縣新坡鎮(zhèn)“鬧軍坡”調(diào)查報告(附圖)  附錄四 瓊劇團生存現(xiàn)狀調(diào)查報告——道教與瓊劇的現(xiàn)狀(附圖)  附錄五 道教與瓊劇考論(附圖)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道教儀式與戲劇表演形態(tài)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