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花城 作者:梁漱溟|校注:鄭大華//任青 頁數(shù):53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這部《梁漱溟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生導師鄭大華先生編注,共分五輯,分別為第一輯: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第二輯:中國文化要義;第三輯:人心與人生;第四輯;東方學術概觀;第五輯:憶往談舊。第一輯到第四輯較為集中地展示了梁漱溟先生在融合中西、出入儒佛、上下求索,力圖還原儒學和孔子以及中華文化的本真面目,辨析中西文化的異同,以期濟世致用的探求和思考。第五輯為梁漱溟先?的憶舊懷人文字,記事寫人都細膩坦陳,字里行間世事真情自然流露。
作者簡介
梁漱溟(1893-1988),中國現(xiàn)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F(xiàn)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后一位儒家”之譽。在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旅程中,他先后經歷過甲午戰(zhàn)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北伐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國共和談、解放戰(zhàn)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知識分子改造運動、反右斗爭、“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改革開放等重大歷史事件,是20世紀中國歷史的見證人。他一生都在追求光明和真理,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積極追求探索,以畢生之力探求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的解決路徑,其在思想探求和社會實踐的努力和成就,無論在20世紀中國思想史還是政治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書籍目錄
導言一、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三方思想情勢簡表 西洋哲學之情勢 印度哲學的情勢 印度文明之所由產生 中國哲學之情勢 中國形而上學的大意 孔子對于生之贊美 孔子之一任直覺 孔子所謂仁是什么? 孔家性善的理 孔子之不計較利害的態(tài)度 禮運大同說之可疑 孔子生活之樂 孔子之宗教 試說從來的中國人生活 西洋人生哲學 三方生活之真解二、中國文化要義 以道德代宗教 中國民族精神所在 人類文化之早熟 文化早熟后之中國三、人心與人生 人心之基本特征 理智與本能 人類生命之特殊 理性與理智之關系 身心之間的關系 東西學術分途 道德——人生的實踐四、東方學術概觀 儒者孔門之學 道家之學 佛家之學 東方學術的共同特征 儒佛異同論 今天我們應該如何評價孔子五、憶往談舊 在辛亥革命中我的活動 有關民國初年政史的見聞紀實 五四運動前后的北京大學 赴香港創(chuàng)辦民盟言論機關《光明報》前后 回憶參加調查國民黨暗殺李聞案 我參加國共和談的經過 我所了解的蔣介石 追記在延安北京迭次和毛主席的談話 紀念蔡元培先生 紀念梁任公先生 記彭翼仲先生 回憶李大釗先生 懷念熊十力先生 憶蔣百里先生 略談胡適之 懷黃遠庸 梁漱溟年譜簡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