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09中國文化地圖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崔向紅 編  頁數(shù):27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對改革開放至今中國文化成就及文化潮流的總結(jié),分人物、論爭、書籍、潮流四個版塊。作者都是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權(quán)威專家及精英。本書內(nèi)容深厚豐富,兼具工具書、史料及文化藝術(shù)價值。

書籍目錄

【人物】 哲學·李澤厚  80年代思想界第一人 詩歌·北島  “四五”詩歌的發(fā)揚者與接替人 詩歌·海子  一個巨大的詩歌文化熔爐 小說·張愛玲  大眾因應(yīng)時代的路標 小說·王朔  90年代歷史空場的補白大王 小說·王小波  一代人的精神標識  非物質(zhì)遺產(chǎn)·白先勇  一己之力盤活了“百戲之母” 戲劇·孟京輝  擁抱市場的叛逆者 藝術(shù)·蔡國強  中國符號的國際代表 思想者·韓寒  抵抗體制的新生代寨主【論爭】 “人道主義與異化”大討論:什么是真正的人道主義 朦朧詩:“看不懂”的詩意味著什么? 先鋒文學:沒有先鋒,哪有文學的未來? 《廢都》之爭:是作家寫照還是現(xiàn)實隱喻? 《中國可以說不》之爭:說“不”就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嗎? 現(xiàn)代人文精神大討論:人文精神是否應(yīng)有世俗訴求? “二王二張”之爭:躲避崇高還是以筆為旗? “二余”之爭:主動懺悔應(yīng)從何人開始? “長江讀書獎”風波:公權(quán)面前,知識分子何為? 國學熱:傳統(tǒng)文化何以復(fù)興?【書籍】 《萬歷十五年》:史學的面孔從未如此親和 《美的歷程》:“美學熱”因它而起 《北方的河》:寫民族的心靈史 《丑陋的中國人》:給國人下劑猛藥 《拯救與逍遙》:是超脫還是救贖 《顧準文集》:在黑夜中發(fā)出思想的光 《陳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讓更多的人認識陳寅恪 《動物兇猛》:撬開時代的鎖 《沉默的大多數(shù)》:為了大多數(shù)人的尊嚴 《潛規(guī)則》:把新史學帶回故土【潮流】 文化大散文:一種文體的潮起潮落 現(xiàn)代舞:暗合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舶來品” 文化遺產(chǎn):信念與現(xiàn)實交織,希望與憂慮同懷 行為藝術(shù):身體行動顛覆固有觀念 DV:在技術(shù)革新中進行時代記錄 動漫:虛擬世界的快意 中文維基百科:人人可編輯的書 卡拉OK:庶民的集體狂歡 博客:三十年的河東與河西 電子游戲:玩物兇猛,中土逐鹿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李澤厚太注重他個人在當代思想界的地位,才有抱怨之情,他沒有看到,其實他當初的路子,不但沒有被淡忘和拋棄,反而已經(jīng)化為學院中的主流、產(chǎn)業(yè),乃至體制。他的主體性哲學,無非是用當代國外各種新思潮新理論補充發(fā)展馬克思的學說,給馬克思主義冠以新名稱或加上新的形容詞。我們可以看到當今中國各個大學,不知道有多少教師在“當代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之類的名目下從事各種各樣的“課題”、“項目”、“創(chuàng)新工程”,乃至建立“基地”?! ∑鋵崳诶顫珊竦闹黧w性哲學如日中天的80年代,另一種路數(shù)完全不同,預(yù)示了今天思想界方向的思路已經(jīng)萌芽出土。1981年,北京大學一位研究生發(fā)表題為“試論霍布斯的政治學說”的論文,1986年,北京大學另一位研究生發(fā)表題為“評盧梭人民主權(quán)論的專制主義傾向”,他們的觀點遠沒有李澤厚的觀點有影響,首先是因為他們尚未出茅廬,沒有什么話語權(quán),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比起李澤厚的思路,他們的思想太過超前,脫離中國人的接受水平。直到90年代,王元化發(fā)現(xiàn)了顧準思想的價值,將其概括為從理性主義到經(jīng)驗主義的轉(zhuǎn)變,才有直到今天還方興未艾的對于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和思想史的根本性反思。這是更有價值和生命力的思路,真正切中中國問題要害的思路。李澤厚80年代的思路“播下的是龍種,收獲的是跳蚤”,在今天為萬千人提供了俸祿,帶來萬千甚至更多的課題經(jīng)費,以及學術(shù)研究中泡沫式的熱鬧,但思考中國命運的思路是另一條。  李澤厚的學術(shù)思想感覺實在是好,他在《告別革命》中說,他在1978年就提到了法國式和英國式革命之分。看來他對這里說的另一種思路并不隔膜,但無論如何,他的著力點和影響完全不在這里。他是中國20世紀50年代大學文科教育中最為出類拔萃之才,他沒有顧準、王元化那種現(xiàn)實的“疼痛感”。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我從未懷疑過,海子的詩歌無論從詩歌面貌上還是從詩歌精神上絕非“青春寫作”所能蓋棺定論的?,F(xiàn)在,距離海子辭世已整整20年了。我可以負責地說,海子的詩歌是一種極其高級的文學類型。海子更看重他的長詩,把他的那些抒情短詩看成是長詩寫作間歇的小品。這一點,我和他不同,我的看法是,海子的長詩其實反倒是他的短濤的碎片?! ?mdash;—臧棣《詩歌·海子:一個巨大的詩歌文化熔爐》  像我這樣的人,討論公共話題,抨擊這個,批評那個,總得頂盔帶甲才行,照照鏡子,感覺像個武士了,才踏實,雖然知道自己其實就是個堂·吉坷德,無非是拿著扎槍跟風車作戰(zhàn)??身n寒不是這樣,他只是順便撿起一塊石頭,順勢對風車扔過去,其實并不在意將風車怎樣了,只是石頭扔過去,碰巧碎片濺進軸承,還真叫這風車難受上好一陣子?! ?mdash;—張鳴《思想者·韓寒:抵抗體制的新生代寨主》  思想總是以一種吊詭的方式進入社會生活,孔孟如果看到明清皇帝一邊尊孔一邊大興文字獄,不知要如何痛心疾首。馬恩如果看到斯大林一邊尊馬列一邊搞屠殺,不知要如何目瞪口呆。因而,這個時代  需要的,不但是濃重的歷史感,而且是哲人的審慎?! ?mdash;—陳壁生《國學熱:傳統(tǒng)文化何以復(fù)興?》  我也經(jīng)常改同學何的論文,這一代啊,在網(wǎng)絡(luò)知識唾手可得的時代,他們再不用推敲文字,通篇都是拾人牙慧。我覺得好可惜,這樣下來,他們?nèi)绾文軌蚶斫馔跣〔ㄔ凇段业膸煶小防镎劦降臐h語的韻律和詩意,又如何贏得“遠離偏執(zhí),從建設(shè)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中獲取幸福”這種思維的樂趣?  ——艾曉明《小說·王小波:一代人的精神標識》

編輯推薦

  這張“文化地圖”分四個部分,分別以“人物”對應(yīng)三十年來的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以“潮流”對應(yīng)三十年來的文化潮流現(xiàn)象,以“論爭”對應(yīng)三十年來文化界發(fā)生的諸多爭論,以“圖書”對應(yīng)三十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十種圖書。書中內(nèi)容深厚豐富,兼具工具書、史料及文化藝術(shù)價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1978-2009中國文化地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文化地圖”全景式概括了改革開放以來各種文藝形式和文化潮流。有“史”的感覺。希望以后有續(xù)編,或者每年編年鑒式的文化記錄。不過,經(jīng)過幾十年的淘洗,把風光于一兩年的人和事淘汰了,也有它獨特的眼光。編史也要先作“長編”,再提煉的。
  •   從當當銷量以及此書的印數(shù)來看,算不得熱門書,但是我要推薦。對1978-2009年這段時期的文化現(xiàn)象做了一次很好的解讀。
  •   本書相當不錯,文筆很好,脈絡(luò)清晰,有助于我們理解撥亂反正時代以來的中國文化發(fā)展。
  •   在書店看到實體書后覺得喜歡來當當買的
  •   觀點獨特,好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