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黃明 廣東省出版集團,花城出版社 (2009-04出版) 作者:黃明 頁數(shù):237
前言
重走唐僧西行路是一場盛大的文化之旅。本次活動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中國佛教協(xié)會、玄奘研究中心共同主辦,廣東電視臺、鳳凰衛(wèi)視、南方都市報協(xié)辦,廣東衛(wèi)視生存大挑戰(zhàn)攝制組擔當重任,拍攝了100集內容精彩充滿懸念的文化記錄片《重走唐僧西行路》并每晚在廣東衛(wèi)視連續(xù)播出。西行之路從2006年7月19日廣州新體育館舉行的祈福大典開始,包括廣東、湖南、湖北的“禪宗之路”,河南、陜西、甘肅、新疆和印度、尼泊爾的“玄奘之路”,歷經(jīng)半載磨難,行程中亞萬里,機緣百年不遇,壯舉千載難逢,恰逢佛教傳入中國1360年,中國經(jīng)濟改革開放28年之際,民族盛世,人逢喜事。此次活動的目的是增進中印兩大世界文明古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弘揚玄奘大師堅忍不拔、追求真諦的大無畏精神,倡導和諧人生、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用我們的文化苦旅祈福中華、福祉眾生,祝福家人朋友平安、民族昌盛、世界和平!作為國內商界的代表,毅然辭去大型國企老總的高官厚祿,從報名到入圍,我經(jīng)過了半年的嚴格選拔,在眾多的海內外參賽者中過五關斬六將脫穎而出,最終幸運入選四位文行者之一。在之后西行的整個行程中,我吃苦在前,忍辱負重,不畏艱險,年齡最長而以身作則,并且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兼任保健醫(yī)生和翻譯,涉沙漠、爬雪山,天當房、地當床……在跌倒受傷斷了一根肋骨的艱難情況下仍堅持不放棄,不辱使命。
內容概要
《重走唐僧西行路》內容為:一路上作者常思考,人生的終極是追求理想后的涅槃寂靜,人類的終極是高度文明下的和平自在。隨著人類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高度的物質文明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就像中國經(jīng)歷了“文革”與改革開放的40年就走完了歐洲老牌資本主義的400年。共產(chǎn)主義的美好境界是人人平等、世界大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不正與人類的終極目標不謀而合嗎?當代新經(jīng)濟給歐美國家?guī)砹私?jīng)濟的繁榮,其中的一些高福利國家人民生活無憂,物質豐富,已顯示出世界大同的端倪,按需分配的理想境界大有希望。從等級分明的印度教發(fā)展而來的佛教因為強調人人平等而在開始被斥為異端邪說,受到排擠打壓,但追求人人平等的不死精神使得如今南傳、北傳、藏傳佛教給各國人民帶來平安吉祥,也正說明追求人人平等的歷史潮流勢不可擋?! 《鞲袼乖u價說:“佛教徒處在理性思維的高級階段。人類到釋迦牟尼佛時代,辯證思維才成熟。辯證法最初來源于佛教?!边@才知道馬克思主義不僅來源于黑格爾的樸素唯物主義和古典唯物主義,也吸收了古代佛教辯證和先進的養(yǎng)分。愛因斯坦高度贊揚說:“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xiàn)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闭缧蚀髱煼g的《心經(jīng)》所言:“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狈鸾探?jīng)典中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恒的思想火花竟比近代物理學之父牛頓早了1000多年!
作者簡介
黃明,20世紀80年代第一個春天,作者積極投身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游戲,幸運跨入臨床醫(yī)學本科大門,后又竭力擠進“闖南方”熱潮的滾滾人流,攻讀暨南大學醫(yī)學碩士,畢業(yè)后按部就班成為廣州名牌醫(yī)院的專家大夫。90年代初卻自廢武功,放棄專業(yè)下海經(jīng)商闖蕩江湖,曾獲廣東省首屆“十大金牌營銷人”稱號,入圍中國南方人才十大貢獻精英,“抗非典”廣州市優(yōu)秀黨員。新世紀犬年機緣巧合命中注定,投身重走唐僧西行路文行者全球華人海選,脫穎而出后毅然割舍紅塵煙華,從此負重走戈壁,忍饑爬雪山,光腳涉流沙,赤身南北極,開啟了戶外徒步和周游碼字的逍遙旅程。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輝煌巨變的30年,不忘初衷,恪守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之志。 飽受物欲煎熬的渾濁靈魂渴望一劑清涼,和諧社會更需要一碟無公害的精神蔬菜。出發(fā)前對佛教、絲綢之路、印度一無所知,參加完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動一發(fā)不可收拾,又兩次進疆走完絲綢之路南線和北線,二進印度去到達摩故鄉(xiāng),四年磨一劍,寫下20萬字游記。有何神奇的見聞,領悟了多少真諦,取到真經(jīng)了嗎?
書籍目錄
自序一、禪宗之旅:從嶺南“西地初來”到中原“面壁九年”祈福大典南華寺里昕禪音六祖惠能顯真身乳源賑災云門禪深唯楚有才,于斯為甚夜過武漢長江大橋少林寺與達摩洞白馬寺與龍門石窟玄奘寺告別玄奘故里二、文化之旅:在秦川大地尋找大唐雄風原來唐僧是偷渡出去的玉華寺:玄奘大師最后圓寂之地取經(jīng)途中的感動:好心的張大爺沒有妖精有路霸,不打不相識遙望終南山路遇白龍馬法門之光途中的點點滴滴:從黑風洞到孔明廟通天河三、絲路之旅:河西走廊向西,再向西參拜伏羲廟麥積山石窟天梯山石窟過蘭州黃河大橋炳林上寺馬踏飛燕到武威沙漠丟羊甘南轉場馬蹄寺和金塔寺張掖大佛寺嘉峪關原來是明朝的玉門關懸壁長城瓜州瓜真甜鎖陽城葫蘆河掬水憶先賢尋找玉門關遙望野馬灘敦煌莫高窟榆林石窟走戈壁西出陽關無故人絲綢之路四、西域之旅:享受新疆大地冰與火的磨難山頂觀奇泉高昌古國吐魯番魔鬼城跟牧民學習打馕穿越北緯三十八度吐峪溝坎兒井翻越火焰山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穿越車師古道(之一)穿越車師古道(之二)穿越車師古道(之三)北庭故城吉木薩爾東歸英雄——土爾扈特人博斯騰湖鐵門關尋找羅布人相煎何太急心魔作祟克孜爾千佛洞的故事庫爾班大叔您好嗎?塔克拉瑪干掩埋了多少秘密回首南疆你們的羅布泊消失了神秘的樓蘭美女五、圣地之旅:縈繞在天竺古國的佛光中想不到的印度泰姬陵:天空中一滴巨大的眼淚哦!老天《大唐西域記》:中世紀黑暗的一盞明燈恒河:從天堂而來在大菩提寺的菩提樹下悟道一周有一天不說話那蘭陀:不知疲倦地施舍五十年才建成玄奘紀念館在大涅槃寺,摔斷右側第六肋骨南印度的漁民如何捕魚蘭毗尼:一只佛陀的腳印穿行尼泊爾難忘西行:千年一回取到真經(jīng)了嗎一段尚未走完的西行路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一、禪宗之旅:從嶺南“西地初來”到中原“面壁九年”云門禪深一日,西行團隊迎著朝霞上路,約摸上午10點,見到一處古剎,掩映在一片青山翠綠之中,順山勢而上,行到近處,抬頭看見山門高聳,門柱偉岸,上書蒼道大字。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原來這里便是禪宗一花五葉的其中重要一支法脈:云門寺。禪宗一花五葉縣指六祖惠能及弟子把中國化佛教發(fā)揚光大,形成的主要脈系,包括云門宗,曹洞宗,法眼宗,溈仰宗,臨濟宗。虛云長老曾經(jīng)在此主持,令云門寺平添輝煌,西行團隊的兩位法師出發(fā)前也專程到這里閉關。步入寺內,山上曲徑通幽的竹海,寺邊荷花盛開的放生池,別有洞天,相映成趣。用佛家六道輪回的說法,進一步解讀乳源云門寺對聯(lián),那就是:為善必昌,若為善“不昌”,其自身或祖上必有余殃,殃盡乃“昌”;為惡必殃,若為惡“不殃”,其自身或祖上必有余昌,昌盡乃“殃”。吃午飯時大家的話題轉到修煉成佛,有人說全世界只有1萬人能成佛,如此說來我等無才無能之輩希望渺茫:畢竟全世界人口60億,1/600000(60萬分之一)的比例太低啦,何況之前已有不少高僧大德修成正果,用完不少指標,如何讓升斗小民也有自己的盼頭才是。從佛陀拈花迦葉微笑,到達摩西來傳法禪宗,釋迦牟尼創(chuàng)立佛教開始,就主張不立文字,口口相傳,教外別傳,因而佛教的經(jīng)典開篇都寫“如是我聞”。佛教禪宗主張見性成佛,直指人心,故有佛祖拈花、迦葉微笑的典故。在盛唐中印文化交流鼎盛時期,禪宗惠能大師更是一位偉大的宗教改革家,使宗教平民化,人人都有佛性,每個人都可成佛,口心相傳,即心即佛,滿足了廣大信眾追求精神最高境界的心靈渴求,如按惠能大師的法理,大家看來此生都有希望?!秹?jīng)》記載惠能大師說法:“西方極樂世界其實離我們很近,只要我們每個人去除了私心雜念和錯誤見解,西方極樂世界就會出現(xiàn)在眼前。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東方人念佛可以轉生到西方,那西方人念佛又將轉生到哪里呢?其實,只要凈化自己的心靈,就能見到西方極樂世界,不必等到下輩子。”正如《四庫全書》把中國文化分為“經(jīng)”、“史”、“子”、“集”。佛教三藏理論依次為“經(jīng)”、“律”、“論”。而記載六祖惠能大師弘法言論的《壇經(jīng)》,在中國佛教史上是唯一尊為“經(jīng)”的著作。這次重走唐僧西行路,為印度人民帶去的四件寶貝中,有兩件與惠能大師有直接關系,《六祖壇經(jīng)》和中國佛教禪宗“一花五葉”法脈?;菽艽髱熣J為,要達到佛的境界,求得解脫,需從內心下工夫,主張佛向性中求、莫向身外求,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而不是單靠念經(jīng)修行來獲得解脫,與凈土宗的只要口誦阿彌陀佛就能靠佛和菩薩的加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修佛方法截然不同。將神圣的佛祖移到了凡人的心中。佛性本來就存在于人們的心中,與生俱來,只是由于貪念的干擾而蒙蔽。人之初,性本佛!體現(xiàn)了惠能禪宗的自尊,自信,創(chuàng)新。從西行前對佛經(jīng)一竅不通,我這個門外漢也算慢慢略知一二,拿著小筆記本,在云門寺上上下下轉悠,不時記述內心的感悟,不知不覺來到泉眼邊,用清涼的山泉洗把臉,頓時消除了酷暑的炎熱。西行偶得凈盤凈盤就是把桌上的齋菜吃完不浪費,快吃完飯時每人承包桌上的—份菜碟。飯后就著吃飯碗喝開水,這樣碗也干凈利落了。吃飯凈盤,是寺廟的習慣,而這個規(guī)矩對于我來說就不是規(guī)矩,而是習慣,太喜歡啦。這是小時候吃不飽肚子養(yǎng)成的,以至于現(xiàn)在都很難改掉。在家里吃飯我女兒不吃的老婆吃,老婆不吃的保姆乞,保姆不吃的我吃,我是家里的垃圾桶,長此已往這些已經(jīng)從習慣變成了性格的—部分。當然還有父母親的言傳身教:母親一定會扣掉在桌上的菜夾回自己碗中;—顆花生米滾落到地上父親一定會撿起來搓掉紅皮,吹一吹放到嘴里。有樣學樣,長大后,我在外面請客吃飯一定打包。“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鄙莩拗L不可長,節(jié)約是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浪費的資格,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鋪張浪費和公款吃喝時下還很盛行,國人請客送禮就愛個面子,好個理數(shù),虧錢不虧人。如果實在剎不住這股風,就讓打包之風也盛行吧。而在國家還沒有足夠財力高薪養(yǎng)廉的情況下,只好通過大吃大喝來發(fā)泄,求得心理的平衡。官場潛規(guī)則是大家都認同吃了喝了沒問題,只要沒有拿了揣了。當然也有會鉆營的吃喝娛樂場所,巴結關鍵領導搞消費提成,讓少數(shù)權力出租者明吃暗拿,唉!回扣之風由來已久,就連《西游記》里唐僧取經(jīng),也是送了紫金缽盂給阿儺尊者,才獲取真經(jīng),何況凡人眾生呢。在西行路上,我們去過很多大大小小不同寺廟的齋堂,雖然規(guī)矩會不一樣,但總的來說,食不言、寢不語是基本的原則,除了吃飯要凈盤,有的要在齋前默念經(jīng)文,有的用膳后要向佛像禮拜表示感恩。唯楚有才,于斯為甚進入毛澤東的故鄉(xiāng)湖南,衡山坐南朝北,湘江北去,極有反叛精神,孕育了一代偉人和湖南特有的血性和辣味,誰叫人家岳麓山上掛著“唯楚有才,于斯為甚”的牌匾呢!夜宿衡陽,遙望遠處朦朧的南岳衡山山脈,自己曾經(jīng)獨自登到山頂,竟發(fā)現(xiàn)是一處佛道合一的寶剎。而其實北岳恒山更是如此,那年我們登上北岳恒山腳下的懸空寺,竟驚奇地發(fā)現(xiàn)了儒、釋、道三位一體,在它的主殿正中同時敬供著孔子、釋迦牟尼、老子三位偉人的塑像!其實,如果你留心觀察還不難看到,在國內很多佛寺贈閱的書籍里除了有《了凡四訓》等佛家讀物,還有《弟子規(guī)》等儒家思想小冊子。在道教名山青城山也有觀音菩薩的牌位。民間文化的宗教熔融就是如此,沒有太多的講究和做派,也沒有理論的求證和爭執(zhí),實操方便,民眾認同就行。住在衡陽時條件較差,房間里總有一騷味揮之不去,無法入睡。讓我想起了20世紀70年代初上小學時響應毛主席號召下鄉(xiāng)為貧下中農(nóng)演出,我們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小隊員打起背包,晚上住在窮鄉(xiāng)僻壤的老鄉(xiāng)家,條件非常簡陋,幸運的同學被分配住在堂屋里打地鋪,而我和另外兩位同學則無奈地被安排睡在豬圈的空地,中間只用了一扇木欄桿潦草地隔開,整個晚上,只聽到豬八戒一會兒起床吃夜宵,一會兒起來拉屎屙尿,一會兒又人來瘋似的來回繞著圈子跑,還不時用臭烘烘的嘴拱我們頭頂上的木豬圈,搖頭擺尾并不時發(fā)出“嗯,嗯”的呼喚,那時也不知道是白天太累了還是因為對貧下中農(nóng)懷著深厚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感情,總之一夜睡得很香甜。毛澤東一生佩服的人不多:曾國藩、孫中山、惠能……粗略分析起來,同是湖南人的曾國藩,文人帶兵卻治軍有方,喜歡把一個村的老鄉(xiāng)編在一個連隊,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嘛,同仇敵愾,無堅不摧,太平天國也敗在他的手下,令人信服;曾國藩開創(chuàng)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和文化,一生克己慎獨,忠君報國,立德立功立言,可謂功德圓滿,世之楷模。而國父孫中山的反叛精神和百折不撓是一種改朝換代的大英雄主義氣概,眾所周知,這里就不再多說。我曾經(jīng)到過毛澤東故里韶山,據(jù)說毛澤東的母親是虔誠拜佛的,毛主席也寫過著名的詩句“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保@些不足以說明是毛澤東佩服惠能大師的原因。那么毛澤東到底為什么佩服1300年前的惠能大師呢?我也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是他們有什么相同之處?毛澤東他老人家一生既沒有隨大流出國留洋去尋找救國的真理,也沒有爭取名額去共產(chǎn)國際進修鍍金,而是潛心地調查研究中國國情民情,了解廣大民眾的疾苦和愿望,寫出極有價值的革命論文《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毛澤東最偉大的創(chuàng)舉是創(chuàng)造性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斗爭實踐相結合,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締造了新中國。惠能大師一生致力于佛教中國化,也沒有去印度取經(jīng),他將印度佛教理論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把半印度半中國的佛教改革創(chuàng)新,使印度佛教禪宗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創(chuàng)立了佛教禪宗。在國人公認的儒、釋、道三大教中,儒家和道教是本土創(chuàng)立,而佛教是實現(xiàn)了本土化的外來宗教。三大教的創(chuàng)始人正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東方三杰:孔子、老子和惠能。儒家有“人人皆可以為堯舜”,在圣不增,在凡不減。佛教有“眾生皆有佛性”,道生說法,頑石點頭,《涅槃經(jīng)》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往,無有變易”?;菽艽髱焺?chuàng)立的佛教禪宗,提倡明心見性,頓悟成佛,如醍醐灌頂。六祖惠能說:“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貪婪是地獄,愚癡是畜生”,“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都是禪宗的開示說法,大大縮短了凡夫俗子到佛門弟子的時空。剎那間,妄念俱滅一悟成佛。通俗簡潔,方便有情,利樂眾生。就連金剛怒目,呵佛罵祖都是佛;酒酣耳熱,風流倜儻也是佛。因為眾生即是佛!
后記
歸去來兮,《西游記》里唐僧師徒取經(jīng)歸來,五圣成佛,唐僧取經(jīng)弘法加升旃檀功德佛,悟空除妖降魔封為斗戰(zhàn)勝佛,八戒挑擔有功封為凈壇使者,沙僧牽馬有功封為金身羅漢,白龍馬負圣僧有功,加升為八部天龍馬。歸去來兮,而我們重走唐僧西行路回來,既沒有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得道成佛,也沒有披紅戴綠封官晉爵,而是歲漢歸位扣回原形,成了沒領待業(yè)證的卜崗人員。恰逢太太去美國做訪問學者,于是便心安理得在家看孩子做奶爸不出去上班,閑來無事生非,進而由“坐家”不知不覺轉為“作家”,白找苦吃伏案耕耘玩起碼字游戲。
媒體關注與評論
重走唐僧西行路圓滿完成兩年多了,終于看到記述的專著面世。由黃明執(zhí)筆。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他是才子,又是老資格驢友。佛即心,心即善,善及大眾,是為菩薩?!吨刈咛粕餍新贰氛故窘o我們的不僅是風光人文,更是心靈之旅、向善之旅、和諧之旅?! 腥A素食在線、中國佛學網(wǎng)總裁 陳品宏路途坎坷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心路崎嶇。所謂妖怪,萬變不離其宗,統(tǒng)統(tǒng)都是心魔作祟!佛祖和觀音堅持讓唐僧騎馬行路,卻從未擷取一朵祥云送他一程,這事看起來有些蹊蹺,但卻揭示了神界和凡界一個共同的規(guī)則——世上沒有捷徑可走。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即便是被神仙看好的人也不能例外。 ——廣州民營經(jīng)濟研究會會長 解聘如黃明不是玄奘,因而黃明一行也無須肩負龐大歷史使命。相對于恢宏的序幕。我更看重這次西行的過程,對生命意義的探尋、對歷史文化的求證、對佛教文明的溯源,這一切都比那些華而不實的作秀更契合西行的宗旨。行者們相互砥礪送走每一天的日升月落而沒有虛張聲勢的粉飾和矯情,他們虔誠執(zhí)著地丈量每一寸土地而不是通過炫耀苦難博取關注,當我看到他們歸來時空空的行囊和充實的眼神,我相信,他們已經(jīng)取到真經(jīng)了。 ——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副主席 吳東峰
編輯推薦
《重走唐僧西行路》介紹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合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行程數(shù)萬里,沿古絲綢之路從中國到印度,歷經(jīng)六個月,棄商道走佛道歷盡身心磨難。從花花世界到菩提凈土,一個人到中年的難取舍,從國企老總到文化苦旅,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新西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