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游歲月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劉再復(fù)  頁數(shù):31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精選了劉再復(fù)先生二十年間十余部海外散文集中的作品近百篇,充滿了對自然和人生的哲思,彰顯出一種思想者散文的大氣。    這些文字,是一位漂泊者的心靈自傳,可讓我們看到高尚心靈不平凡的心路歷程,還可看到思想的淬煉和生命的驕傲。

作者簡介

劉再復(fù):
  一九四一年出生于福建南安劉林鄉(xiāng)。
一九六三年畢業(yè)于廈門大學中文系并到北京工作。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文學研究所所長。四十八歲赴海外后,曾在芝加哥大學、科羅拉多大學、斯德哥爾摩大學、卑詩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臺灣中央大學、東海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講座教授和訪問學者?,F(xiàn)任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名譽教授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客座研究員。著有《性格組合論》、《魯迅美學思想論稿》、《文學的反思》、《放逐諸神》、《現(xiàn)代文學諸子論》、《紅樓夢悟》、《共悟紅樓》、《傳統(tǒng)與中國人》、《罪與文學》(與林崗合著)、《告別革命》(與李澤厚合著)和《劉再復(fù)散文詩合集》、《人論25種》、《漂流手記》九卷等三十多部學術(shù)論著及散文等。作品已譯成英、韓、日、法、德等多種文字出版。

書籍目錄

遠游者的沉思(序一)漂泊者的心靈自傳(序二)第一輯  漂泊的故鄉(xiāng)  瞬間  第二人生之初  漂泊的故鄉(xiāng)  轉(zhuǎn)世難  谷底  草地  孤獨的領(lǐng)悟  “骷髏”的領(lǐng)悟  聽濤聲  背著曹雪芹和聶紺弩浪跡天涯  海悟  又是圓月掛中天  又看秋葉  腳踩千秋雪  秋天安魂曲  乞力馬扎羅山的豹子  西尋故鄉(xiāng) 第二生命三部曲  夢里已知身是客第二輯  玩屋喪志  玩屋喪志  學開車  草地上的客人  征服蒲公英  女兒的學校  畢業(yè)贈言  海德格爾激情  洛磯山下美麗的瞬間  欲望之城  采蘑菇  醉臥草地  占有孤獨第三輯  遠游歲月  初見溫哥華  悟巴黎  純粹的呆坐  “寧靜”的對話  失明的眼睛更明亮  怪杰之鄉(xiāng)  尋找舊夢的碎片  徘徊冬宮  嫁錯了對象的國家  嚴峻的自由城  丟失的銅孩子  甜蜜的哥本哈根  世界最后的歸宿  走訪海明威  二○○五年的浪跡第四輯  閱讀美國  新哥倫布的使命  杰弗遜遺愿  杰弗遜誓辭  走訪黑山四總統(tǒng)  再悟紐約  西部牛仔  小城守望者  風景獨好的科羅拉多  Arnish部落  科羅拉多慘案二題  (一)科羅拉多慘案  (二)再談科羅拉多慘案  富人喜劇  納博科夫寓言  阿諾德啟示錄第五輯  思想者種族  思想者種族  兩個給我力量的名字  命運之賜  死得其時的落葉  陽光,陽光真好  人生的盛宴  羅丹:三點啟示  茨威格的絕望  十字架大悲情的復(fù)活  佛羅里達之游二題  (一)快樂園里說快樂  (二)深、淺二字論人生  兩則“專欄”開篇語  (一)努力做一個人  (二)當作家易,做一個人難  活著多么好  童年的長度  救援我心魂的幾個文學故事  今昔心境第六輯  難過  難過  慈母祭  另外婆  苦汁  亡靈的金唱片  端午節(jié)  夏威夷的思念  山那邊的小鹿  共一冰冷的鑰匙  莎士比亞橡樹第七輯  兩地書寫  兩地書寫的快樂  論慧根與善根  論靈魂的根柢  論快樂的巔峰  論生命場  論思想的韌性  “柔與剛”的選擇  香港大都市的隱喻  世俗之城與精神之城第八輯  獨語天涯  《獨語天涯》自序  《面壁沉思錄》第一章  《山海經(jīng)》的領(lǐng)悟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輯 漂泊的故鄉(xiāng)  “骷髏”的領(lǐng)悟  在駛向彼得堡的船上,我和幾位朋友與李澤厚聊天。他說四年前曾在自己的書架上擺設(shè)了一具骷髏。我忘記這是他買的還是朋友送的,但記得決非是他自己制造的。  思想者常常有點怪,這種擺設(shè)也怪。但李澤厚沒有向朋友解釋自己的怪想。聊天后的那個夜晚我曾想,如果我也做這樣的擺設(shè),在漆黑的夜里面對著布滿空洞的白骨,可能不會覺得怎么有趣,而且一定會遭到妻子和女兒的抗議。不過,如果在白天的書柜里,放置一具骷髏,常常對著它想想,倒確實是有意思的。特別是像我這種已經(jīng)跨過五十年齡界限的人?! ∧芘c骷髏對視與對話,至少會想到,人生必須面對一個鐵鑄一樣的事實:總有一天要變成骷髏。誰也逃不了這個結(jié)局,誰也無法擺脫這種命運。那些把自己裝在紀念堂與水晶棺里的偉人們,以為可以擺脫這個命運,其實,他們也只是包裝起來的骷髏,而且總有一天,連這一層包裝的皮囊也要化做塵土。  歷史并不公平,但有一點是平等的,即無論什么人,最后都要化為骷髏。不管現(xiàn)在他是怎樣飛黃騰達,聲名赫赫,也不管他今天是何等躊躇滿志,金銀滿箱,即使此刻他手持布滿寶石的御杖,頭頂耀目的珍珠王冠,到頭來,也要變成一具骷髏,一具什么光彩也沒有的、丑陋的、干癟的骷髏?! ∠肫鸾裉烊缁ㄋ朴竦拿廊耍鹞伙@的帝王將相和一切擁有無窮財富與無窮權(quán)力的大小猛人們都將以骷髏為最后的歸宿,真覺得人生如夢,大自然的法則真是絕對的無情與殘酷?! ∪欢?,想到這最后的結(jié)局也可以產(chǎn)生力量,甚至也可以產(chǎn)生自愛、自尊、自信,從內(nèi)心中洶涌起生命的激情:未成為骷髏的生命多么美,多么值得珍惜。趁生命尚存,趕快寫,趕快做。肉體會變成骷髏,生命智慧則未必,它確實可以凝聚成一種比肉體更長久的東西。多少偉大的生命,他們在監(jiān)牢里還在思索,還在寫作,殘酷的命運并不能把他們擊倒。這些精神的強者也許正因為他們想到:壓迫算不了什么,頂多是把我早一點變成骷髏,但我的信念和文字卻仍然與活著的生命同在?! ∵€有更多的思想者悟到,此去的生命將化為一具骷髏,那么此身尚在時,為什么要背叛自己和奴役自己呢?于是,他們反抗自我背叛與自我奴役,拒絕說假話,說謊話,說為了鉆人權(quán)勢者之心的獻媚話。一個敢于面對骷髏的人,心理總是比較健康和強大的,不那么容易為了活命而賣掉尊嚴而扭曲自己的天性與靈魂。我記得詩人艾青說過,因為人生有限,所以不要說假話。這種判斷,邏輯似乎簡單,但其意義絕非膚淺?! ∥译m然沒有想到擺設(shè)一具骷髏,但是也想到人一定要死的事實。人生總有一了,身外沒有不散的筵席。一切華貴的盛宴,總有一天要化作輕煙,散作塵芥,這一“總了”是難以回避的。想到這一點,也有如面對骷髏。我喜歡《紅樓夢》中的(好了歌),也與此感悟相關(guān)。有這種感悟,對身外之物就自然看得淡,看得輕了。一切好景都會過去,一切“好”終歸要“了”,既然一切都會“了”,生時就該知道什么才是“好”。那些真正好的東西,并不是顯耀一時的峨冠博帶,金彩銀光,而是那些聯(lián)系著自己的天真天籟的純樸天性,還有那顆與人類道義的絕對命令緊連著的心靈。這些最為簡單平常的東西是不能丟失的。其他的,在俗眼里迷醉的一切,都讓它去吧,許多人們羨慕與追求的東西并不一定珍貴。那一切,那一切才是骷髏的洞穴。寫到這里的時候,大女兒劍梅走了過來,俯首看著稿子,驚訝地說:你怎么寫這樣的題目。我問倘若你見到桌上有一個骷髏,你想到的是什么?回答說:“我想到他活著時美麗的瞬間。”孩子的心是純正的,能知道人生中有一美麗的不被社會病毒污染的瞬間就夠了。數(shù)十年的歲月,不過是一個瞬間,如何安排這個瞬間,骷髏確實能給人以啟迪,其啟迪的力量也許并不遜于革命導師們獅子般的呼吼?! ÷牆暋 ∥液芟矚g聽大海的濤聲。童年時代不在海邊而在山邊,聽不到海濤,就聽松濤、柳濤、楓濤。故鄉(xiāng)大森林的節(jié)拍,使我從小就愛詩與音樂?! 〕鰢?,無論是在瑞典的波羅的海海岸還是加拿大的維多利亞海岸,我都喜歡在岸邊尋找一塊渾圓的石頭坐下,極目滄浪,獨自享受濤聲。我特別喜歡月明星稀的夜晚,那時萬籟寂靜,空曠無邊的天地問唯有濤聲,時間與空間全凝聚在波濤之上。濤聲有如萬馬的蹄疾,從遙遠的古戰(zhàn)場直奔今天,一直奔馳到我的腳下,然后在大地的巖壁上和我的胸脯中拍擊出鼙鼓一樣的響聲。我的生命之歌需要這種聲音的伴奏?! ∥页B犎曄暎渤B牻暫勇?,但是我最喜歡聽的還是海的濤聲。一聽這濤聲,就神旺氣旺。記得一本史書上這樣描述過科學家牛頓,它說一聽到牛頓的聲音,就知道他是一頭獅子。我一聽到深沉的濤聲,就知道它發(fā)自一個天地間最偉大的胸襟。  走出國門之后,我仿佛覺得自己不是走向世界,而是走向歷史——走向歷史的深處。我走到每一個地方,都把生命投進歷史,然后在生命與歷史的交接處領(lǐng)悟人生。而這濤聲,又仿佛是我的使者,它總是把我引向時間的深處與空間的深處,如同把但丁引向歷史深處的真純的貝蒂姬。唯有大海的波濤歷盡大自然的滄桑,覽閱過人類無數(shù)朝代的興亡。它積淀下歷史,而不被歷史所埋葬?! ÷牆晻r發(fā)現(xiàn)歷史也發(fā)現(xiàn)自己。在聆聽的時刻,我感到自己不僅可以像大海那樣自由呼吸,而且可以把心胸伸展得和大海一樣遼闊。遼闊得可容下星辰與日月。一顆擁有萬里碧波萬重山岳的心靈是莊嚴而不可褻瀆的。波浪的每一起落,濤聲的每一節(jié)拍,都在呼喚我的尊嚴,提醒我在天空下抬起頭來,在人類精神的土地上站立起來,像大海一樣自由地揚起它的無限波瀾?! ∮幸淮卧诩永D醽喓0兜纳碁┥?,我坐著聽濤聲聽得發(fā)呆,妻子到處找我。見到妻子,我請她坐下,此時,我突然產(chǎn)生一種向她傾吐的欲望,并立即問她,你發(fā)現(xiàn)了沒有?濤聲把我們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我們已經(jīng)遠離一個時代:一個心靈被褻瀆的時代。我們的心靈已被褻瀆得太久了,必須在濤聲中抹掉它的陰影與污跡。在生命之旅中,每次聽到那些自我顯耀的空話與謊言就有心靈被褻瀆的感覺。被褻瀆久了,一旦從被褻瀆中覺醒,就向往心的干凈,像貞女被褻瀆后想沖洗一下身子,然后求個安寧的坐處,忘掉被褻瀆的恥辱。我喜歡聽濤聲,與這意思相去不遠,就是希望遠離人間的那種種褻瀆心靈的噪音,在大海的一章一節(jié)中重悟人生的尊嚴?! ∥艺嫦矚g聽濤聲,我的音樂耳朵是粗糙的,但我的心靈耳朵卻很靈敏,它懂得愛這大自然壯闊的天籟,傾聽一輩子也不會疲倦?!  x自香港天地圖書一九九七年版《西尋故鄉(xiāng)》  背著曹雪芹和聶紺弩浪跡天涯  三四年來浪跡四方,在東西大陸里來回往返,逼迫我必須輕裝前行,把喜愛的書籍留在原處。書籍實在太重,一部《史記》,就比一件大皮襖還重。可是,此次我要去的地方是瑞典,名副其實的雪國,書固然重要,皮襖也很重要?! ≌l陪我去浪跡天涯呢?從孔夫子到王國維,從柏拉圖到海德格爾,從屈原到馬奎斯,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撿起,和妻子女兒爭奪幾個箱子的地盤。妻子重視的是形而下,民以食為天,以穿為地,書本再重要,也得先求生存。而我嗜好形而上,以文字為天為地,于是,總是爭吵,朱熹、尼采就被她從皮箱里驅(qū)逐過好幾回。沒有爭論的只有那些我愛女兒也愛的詩集,屈原、李白、李煜、蘇東坡等,在皮箱里,總有他們的位置。  明知前去的學校圖書館很容易找到,但還是一定要他們陪我漂泊的古人是司馬遷和曹雪芹?!都t樓夢》中那一群天真而干凈的少男少女是我朝夕相處的朋友,生活在社會的爛泥中是需要一群干凈的朋友的。大觀園的少男少女,無論是林黛玉、薛寶釵,還是賈寶玉,我都喜歡。我真恨那些把他們劃分為不同階級的紅學家,厭惡他們給這些充滿天籟的人類花朵帶上骯臟的政治帽子,這比“佛頭點糞”還讓我難受。而不會戴帽子的俞平伯先生還挨了他們一陣亂棍??墒?,這些棍子們很快就會化為塵芥,而我喜歡的天真朋友,卻在四面八方的精神土地里笑著、鬧著、相思著?! 〕恕都t樓夢》,就愿意背著《史記》。當朋友把《史記》從大陸寄到芝加哥時,我高興了好久。我真喜歡這部又是歷史又是文學的奇書,而且喜歡司馬遷的精神,在嚴酷的命運面前絕不屈服的精神。一部龐大而殘暴的政治機器,只能閹割肉體,卻無法閹割掉這種精神?! ‖F(xiàn)代作家中我所敬愛的聶紺弩,也是一個司馬遷似的任何力量都無法閹割其精神的人。

編輯推薦

  李歐梵:  劉再復(fù)的可貴之處,正在于他以散文形式完成了他的心靈上的懺悔,“主體性”十分鮮明。它的自傳性不是對外的(雖然寫的大多是外在的事物),而是一種“內(nèi)省”的文體。他不把自我放在歷史的大范疇中,而是把“自我”從過去的歷史中解脫出來,這才是“漂泊”的正面意義。  林崗:  因西海行走,劉再復(fù)經(jīng)歷了料想不到的人生大轉(zhuǎn)折、大滄桑,其艱難困苦的程度,亦只有他自己冷曖自知,然而玄思徹悟落于筆端,妙想指涉皆成文字,這未嘗不可以說是天意的報償、造物的厚愛。  劉劍梅:  作品不是點綴品,更不是面具,而是靈魂訴說的需要,是生命自明、自證、自救的需要。身在漂泊,心在訴說,漂泊史即心靈史。父親在海外近二十年所寫的文章,是漂泊文章,也是心靈傳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遠游歲月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0條)

 
 

  •   由于不幸的原因造成劉再復(fù)的遠游,卻又由于不幸的遠游獲得了幸運,這就是讀《遠游歲月》后得到的最突出的感受。如果劉再復(fù)的遭遇僅僅是他個人的命運,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們甚至用不著給予特別的關(guān)注,就當成是命運之神的惡作劇那樣,只給予他這樣一個生命個體輕描淡寫地對待,然后我們將把眼光放遠,去審視廣闊的蕓蕓眾生。但是,最后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遠游其實是一種放逐,而這種放逐竟始自遙遠的古代,仿佛讓人看到屈子在汨羅江行吟的背影,只不過從這本書的字里行間流瀉出來的,沒有那么多可以絞殺生命的悲憤,更沒有了卻此生的決斷,有的倒是對命運的抗爭和精神的奮進 。
    從古至今,放逐者排成了長長的隊伍,相隨著走入歷史的陰影。這已經(jīng)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的命運了。他們總是不合時宜,總是孤獨地走在異鄉(xiāng)的土地上,他們被從生活中連根拔起,投擲到另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中,死生由命。這樣,也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guān)注,而這種關(guān)注因其是炎黃子孫,更讓我們牽腸掛肚。到底這是為什么?他們經(jīng)歷了怎樣痛苦的心路?他們在異國他鄉(xiāng)還的軀殼里,還有中國魂嗎?一株吸慣了黃土地營養(yǎng)水分的草,在異鄉(xiāng)的土地上將何以自存?
    我們從書中看到,作者經(jīng)歷了難以忍受的孤獨和失落之后,卻出現(xiàn)了精神的超越,那種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文化影響并沒有消解。他慶幸自己找到了精神上的第二故鄉(xiāng)。看得出,作者比任何時候都更熱愛自然,更珍愛生命和親情,也更明了自由的真正的含義。他懷著超然的心情,審視著異國的文化,作著中外文化的對比,他心里裝著祖國,又欣賞著異國優(yōu)秀的地方,保持著人格上的獨立;他特別提到馬斯洛的“高峰體驗”這個詞,但我明白,這是近乎宗教體驗的一種審美和詩意的激情。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作者高昂的精神狀態(tài),祝賀他從谷底躍上了高峰。
    我讀的是劉再復(fù),卻讀懂了馬思聰、殷承宗、李澤厚,或許還有當初在法國的范曾......。上個世紀,在詩人艾青銷聲匿跡的日子里,《大堰河,我的保姆》依然在我的耳邊低吟,我的眼睛,無時不刻在尋覓詩人的身影。而現(xiàn)在我又關(guān)注著劉再復(fù)、李澤厚的身影和聲音。

    .



  •   劉再復(fù)先生被漂泊海外20年了,但其文字依然充盈著拳拳愛國心。走到哪里都是中國當下一流學者,一流詩人
  •   劉再復(fù)的散文溶知識性和審美性,具有學者的眼光和作家的深情,遠游歲月的作者,作為世界公民的,作為遠游的漂泊者,作品充滿感傷,優(yōu)美的情調(diào).
  •   劉再復(fù)先生是我尊重的作家,我差不多看過他五本散文集。他文章表現(xiàn)出來的善良、和諧、思想、勞動、友誼、交流等深刻地影響了我的人格和行動。韓君健
  •   思想者的散文
  •   跟著作者的筆觸把我?guī)У搅怂哌^的世界里。精彩的生活里充滿了深情和智慧表現(xiàn)出感恩生命感激生活的美好心靈。“讀書,行路”此書之中有思考有深意。
  •   從快遞員手里接過后,就迫不及待打開來,一目十行的看了幾篇文章,感覺就像久旱的土地迎來了一場春雨,解渴,清新,生命喚發(fā)了新機。不愧是著名學者??傊?,是我想要的。
  •   難得在大陸出版,期待《告別革命》這本書也出版!
  •   很好的一本書,文字優(yōu)美,加上是作者的老鄉(xiāng),更加感覺到一種親近感.很喜歡.只是書的印刷排版不是很讓人滿意.當然,因為喜歡作者的文字,印刷的質(zhì)量就忽略不計.但還是有點遺憾.
  •   文章看了有二三十篇了,令我感觸最深的是作者對祖國文化深深的愛。印刷精美,紙張考究。
  •   文筆樸實無華,作者很執(zhí)著,在遠游中升華。
  •   人生幾起浮沉。。。。沉淀下的一些感悟和體會。。。。
  •   走近劉先生,更加認識了先生!
  •   學長好文筆,深刻與優(yōu)美統(tǒng)一
  •   好書,值得一看,感慨頗深。
  •   非常棒的書,大師就是不一樣,讀了感受很多
  •   一直很關(guān)注劉的文章,漂泊海外的學人,他的心路歷程都在每一集的散文中流露。這個選本上的文章我看過了大半,但是我還是買了收藏。相信關(guān)注劉的讀者一定不想錯過。
  •   從外面瞅自己,瞅得更細致
  •   還么時間開始看~等看完手上的這本接下來就是看這本??!
  •   書都幾好看,無聊看一下不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